专题 建筑总平面优化设计 风环境 热环境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设计方案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0858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c.png)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设计方案一、概述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设计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段,使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等因素达到舒适的状态,提高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品质。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为相关设计工作者提供指导。
二、设计原则1. 保持舒适度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持舒适度。
人们长时间在室内工作、生活,需要处于一个舒适的温度范围内。
因此,设计者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类型,合理设置供暖、制冷设备,确保室内温度适宜。
2. 节能环保在设计建筑物室内热环境时,应该注重节能环保。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地热等,减少能源浪费。
另外,在设备选择和布局上,也要考虑能源利用效率,尽量减少能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安全可靠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设计方案必须确保安全可靠。
设备的安装、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防止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此外,在供热、供冷过程中,也要注意火灾防范和人身安全。
三、设计方法1. 合理布局在设计建筑物室内热环境时,首先要合理布局供暖、制冷设备。
设备应该分布均匀,保证整个建筑空间的温度分布均匀。
此外,应考虑设备的容量和效率,确保能够满足室内各个区域的需求。
2. 选择合适材料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设计方案中,选材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应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和散热性能的材料,减少能量的损失。
同时,要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和耐久性,确保室内环境质量。
3. 控制通风通风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重要因素。
设计时要考虑通风口的位置和面积,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畅通。
在夏季,可以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减少制冷设备的使用。
而在冬季,则需要考虑通风口的遮挡,避免冷空气进入室内。
四、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维护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设计方案执行后,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预防故障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安全防护在供热、制冷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规范,确保安全。
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检查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基于CFD的校园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
![基于CFD的校园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bcd6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a.png)
收稿日期:2022-01-04作者简介:胜兴(1985-),男,辽宁沈阳人,高级工程师,硕士。
基于CFD 的校园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胜兴1,崔洁1,季爱宇2,李晖1,刘宇昕1(1.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辽宁沈阳110136;2.辽宁长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开原112300)摘要:针对某大学校园的室外风环境问题,建立校园内建筑的三维计算模型,通过PHOEN ‐ICS 软件确定合理的计算区域、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利用模型算法对夏季和冬季的校园风环境分别进行模拟计算。
根据模拟结果,探讨校园内存在的风环境问题及形成的原因,结合相关的评价标准及行人的舒适度对室外风环境做出评价,总结该高校校园的风环境特征,从校园整体布局、建筑群布局优化、建筑单体设计等方面提出优化风环境的策略,为校园的建设和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校园建筑;CFD 模拟;室外风环境中图分类号:TU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603(2023)03-0001-05DOI :10.13888/ki.jsie (ns ).2023.03.001第19卷第3期2023年7月Vol.19No.3Jul.2023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Natural Science )风环境作为室外影响人体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1-2],已经受到业内诸多学者的关注。
目前,研究室外风环境的方法主要有3种:实地测量、风洞试验及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 )技术对流场进行模拟。
张泽超等[3]利用HYBPA2019软件,对某住宅区室外风环境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该小区冬夏两季的风速、风压及空气龄数值。
单雅琪[4]利用ENVI-met 模拟了布局模式在高层住宅园区内的冬季风环境情况,分别从风速值和风速变化比两个方面分析了建筑周围的风环境,得出了高层建筑园区内的不同布局形式对建筑室外的风环境的影响。
藏风纳气 内外相融——以郑州某剧院为例探讨方案设计的绿色策略
![藏风纳气 内外相融——以郑州某剧院为例探讨方案设计的绿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5f41003c5da50e2524d7fba.png)
2017年第9期(总第45卷第319期)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设计d oi: 10.3969/j.issn. 1673-7237.2017.09.010藏风纳气内外相融—以郑州某剧院为例探讨方案设计的绿色策略*李宝鑫,陈奕,李旭东,刘玮,朱铁麟(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〇74)摘要:从中西方传统建筑理论中对气候的适应性入手,研究不同季节的气流、降水、日照等气候因素对建筑环境和舒适度的影响,以及绿色建筑对气候环境的应对策略。
同时,以郑州某剧院方案设计为例,以气候、场地基础条件分析为契入点,通过对风环境、光环境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模拟分析,探讨了绿色建筑从策划、设计到运营管理的技术要点,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设计;气候分析;微环境;模拟仿真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7237(2017)09-0051-09Gentle Wind Field’Internal and External Harmony: Green desig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one theatre in ZhengzhouLI Bao - xin, CHEN Yi, LI Xu - dong, LIU Wei, ZHU Tie - lin(Tianjin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Tianjin 300074, China)Abstract : r/ze effects of climate factors such as air flow, precipitation, sunshine and other climatic factors on th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comfort, and the strategies of the green building to the climate environment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climat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eory.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factors from planning to design and operation phases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alysis such as wind simulation, sunshine and shadowing sim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one theatre project design in Zhengzhou to achieve the lifecycle sustainability.Keywords:green building;sustainable design;climate analysis;micro environment;simulation0引言在社会发展与能源消耗之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可持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 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重视。
生态建筑设计对环境的贡献
![生态建筑设计对环境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b41722a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0f.png)
生态建筑设计对环境的贡献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建筑理念,更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它为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传统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生态建筑则通过优化设计,从选址、布局、材料选择到能源利用等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在选址方面,生态建筑设计会优先选择自然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区域。
这样可以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干扰,同时也能够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如采光、通风等,降低建筑的能源需求。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风力较大的地区,可以考虑利用风力发电,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
在建筑布局上,生态建筑注重空间的合理规划,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比如,采用开放式的布局,增加窗户的面积和数量,让阳光能够深入室内;设计通风廊道,引导自然风在建筑内流通,降低室内温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建筑朝向和间距,避免相互遮挡,保证每个房间都能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空气。
材料的选择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生态建筑优先选用环保、可再生、可回收的材料,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使用木材、竹子等可再生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性能,还能给人带来自然、温馨的感觉;采用回收的钢材、玻璃等材料,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同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此外,新型的环保材料,如高性能的保温材料、节能玻璃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能源利用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绿色建筑专篇
![绿色建筑专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63d7e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c.png)
绿色建筑专篇xxxxxx绿色建筑专篇xxxxxx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二星以上标准设计;可上人屋面绿化比例≥30%;硬质地面透水面积比例≥50%,透水地面面积比例≥55%,下凹式绿地率≥50%。
1 节地与室外环境1.1 建设场地本项目位xxxxx,建设场地不破坏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农田、森林。
1.2 场地内危险源建设场地无洪灾、泥石流以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1.3 光污染学校建筑外立面无玻璃幕墙,采用仿石漆涂料,不会对周边建筑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边建筑日照要求。
1.4 污染源场地内无污染源。
1.5 施工保护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如控制扬尘、减少施工噪音,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工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1.6 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xxxxx南部,周边为城市道路,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
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1.7 室外风环境控制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
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
1.8 空间绿化设计对教室、实验室、会堂及食堂屋顶设置屋顶绿化,其余开敞式走廊及图书室设置垂直绿化设计。
1.9 绿化物种控制绿化物种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式绿化;1.10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报告厅地下空间设计机动车库与非机动车库,减少地面停车,最大限度提供地面绿化面积。
1.11 透水地面设计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设计。
车行道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高出两侧绿化地面并不设路缘石,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草皮砖)铺装地面。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
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55%。
运动操场采用天然草皮设置草坪,球场采用透水混凝土地面。
2节能与能源利用2.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满足《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_96—2010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体型控制。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某小区室外风环境CFD模拟分析报告(详细版)含软件操作过程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某小区室外风环境CFD模拟分析报告(详细版)含软件操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88e9c75022aaea998f0f56.png)
某小区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模板)项目名称:委托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负责人:审核人:编制人:报告日期:20XX-10-10目录1模拟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风环境简述 (1)1.3参考依据 (3)1.4评价说明 (3)2技术路线 (4)2.1分析方法 (4)2.2湍流模型 (5)2.3几何模型 (7)2.4参数设置 (8)2.5气候状况 (10)3 模拟结果分析 (11)3.1夏季及过渡季 (11)3.2冬季 (15)4 结论 (19)1模拟概述1.1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街道XX北路以东、新北路以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拟建10栋高层住宅、商业及配套用房,地下非机动车库及地下机动车库。
该地块总用地面积为20万m2,总建筑面积15万m2,计容面积2万m2,总建筑占地18万m2,容积率2.2,建筑密度30.3%,绿地率25.3%。
1.2风环境简述建筑群和高大建筑物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
近地风的状况与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周围地形地貌有着很复杂的关系。
在有较强来流时,建筑物周围某些地区会出现强风;如果这些强风区出现在建筑物入口、通道、露台等行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则可能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带来伤害,形成恶劣的风环境问题。
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小气候和环境的舒适性;一旦遇到大风,这种影响往往会变成灾害,使建筑外墙局部的玻璃幕墙、窗扇、雨棚等受到破坏,威胁着室内外的安全。
建筑合理布局是改善室外行人区热舒适的关键;主要是避免在寒冷冬季室外行人区风速加速(西北风情况下),如风巷效应,同时在与西北风垂直方向最好增加裙房,加大底座尺寸,避免冲刷效应和边角效应等,如图2所示。
调查统计显示:在建筑周围行人区,若平均风速V>5 m/s的出现频率小于10 %,行人不会有什么抱怨(在10 %大风情况下建筑周围行人区风速小于5 m/s,即可认为建筑周围行人区是舒适的);频率在10%~20%之间,抱怨将增多;频率大于20 %,则应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小风速。
建筑风环境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分析
![建筑风环境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47e80c4693daef5ff73de9.png)
建筑风环境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分析在绝大部分地区,为了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外环境,在建筑的室内外空间设计上,既要满足夏季良好的自然通风,又要避免冬季室外风速过大,并优化建筑散热保温效果,从而降低建筑运营能耗。
本文结合建筑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建筑风环境模拟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
特别是在建筑设计前期的方案推敲与优化阶段,建筑风环境模拟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绿色建筑的优化设计方面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建筑设计案例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建筑风环境模拟分析与绿色建筑前期设计的关系。
1.风环境模拟分析与建筑形体布局对比本文以中国整形外科医院改扩建竞标方案作为案例分析,该方案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基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长约160米,占地面积为62923平方米(面积计算准确吗?我计算是48000),用地内地势平坦,基地周围交通便利。
地块东侧临八大处路,西临疗养院路,南侧为永定河引水渠,北侧为院区家属院和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在该建筑设计前期,主要有两个概念方案,各有其特色,但其建筑形体布局有着较大不同。
现以北京的自然气候条件为基础,从绿色建筑理念出发,以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风环境的要求作为参考,运用流体模拟软件Airpak,对整形外科医院的两个方案进行冬夏两季室外风环境的仿真模拟,从而为整形医院取得良好的建筑通风,减少建筑能耗,避免污染物扩散,创造舒适的室外环境提供模拟成果及理论支持,为建筑方案的对比和筛选提供依据;同时,该模拟结果可以用来指导该医院建筑布局的优化以及室外景观的合理布置,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适宜的休养康复环境。
北京冬季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夏季是东南风。
石景山区,4月平均风速为全年之最4.7m/s。
在建筑风环境模拟过程中,取风速为5m/s,测试建筑室外风环境;本文将分别模拟以下两个设计方案的冬季和夏季风环境,来对比探讨不同建筑方案的自然通风,行人舒适度、污染源扩散、气压差值等方面的问题。
建筑知识: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
![建筑知识: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53971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b.png)
建筑知识: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合理的气候适应性设计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增加舒适性,还可以减轻建筑带来的环境影响,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和绿色的生活环境。
一、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的意义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设计应该考虑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创造健康、舒适、可持续的空间。
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正是考虑建筑与当地气候条件融合,以确保建筑具有可持续性和适应性的设计策略。
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的生态效益,以更加环保的方式运用自然资源,同时降低室内暖通空调系统的使用频率,从而降低能耗和排放。
通过在建筑的设计中提供优秀的热舒适条件和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高舒适度,进而提高人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二、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气候适应性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具体如下:1.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应该尽量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创造合适的微气候环境来满足建筑功能需求。
例如,如果建筑处在寒冷气候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日光、太阳辐射等条件,通过太阳能温室实现太阳温室效应。
2.提高建筑外墙的隔热性能建筑的外墙是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第一道防御线,它的隔热性能对建筑的节能性能影响很大。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建筑外墙的隔热性能,采用有效的隔热材料,如保温砖、聚氨酯泡沫等。
3.优化建筑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创造舒适室内环境等方面非常重要。
对于建筑来说,采用自然通风可以有助于节能、降低室内温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的性能。
可以利用日光、风力等自然资源,结合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资源,设计合理的自然通风系统。
4.采用节能型设备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需要尽可能地采用节能型的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LED灯具,以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在采用节能设备的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维护成本等因素,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环境优化设计——以北京地区为例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环境优化设计——以北京地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bf0d6d69ec3d5bbfc0a7400.png)
出大洪 山度假 产品 的特 色性和 休 闲性 ; 深入挖 掘地质 旅游体
验文化 , 突 出地 质 旅 游 在 整 个 大洪 山 国 家 森 林 公 园 旅 游 产 品
【 4 1 卢云亭、 王建军. 生态旅游 学. 旅游教育 出版社 , 2 0 0 1 『 5 1 李文正 . 陕南地 区生 态旅 游开发 的 S WOT分析 与 对 策. 安徽农业 学报 , 2 0 1 0 . 4
面 的热损 失 , 因此在设计 中尤 为要避免 不利 的风 流 , 减少建筑 由冷风渗透 引起 的热 损失。表 1是我国北方严寒及寒冷地 区 主要城市 1月份 风向统计 结果 。 1 . 冬季风环境模拟 C F D亦称 为计 算流体动 力学 , 通过 数值 求解控制 流体 流 动 的微 分方程 , 得 出流体 流动 的流场在连 续区域上 的离散 分 布, 从 而 近似模 拟 流体流 动 的情 况。采 用 C F D可 以 方便 的 建筑 外环境进行 模拟 分析 , 从 而设计 出合理 的建筑 风环境和 室 外热环境 , 大大 提高 了建筑环 境设计 的效率和相 关数据 的 准确性 。 P h e o n i c s即是其 中一款模 拟流 动的通用流场计 算软 件 。我们运用 P h e o n i c s对冬季主 导风 下的宿舍楼外环境 进 行风环境模拟 :
置的优化策略 。
三、 北 向风环境 的优化设计
寒 冷地 区冬 季季 风形成 的强烈冷 风气 流 , 风速 强、 温度
低, 对 建筑 物 造 成 强 烈 的冷 空 气 侵 袭 , 增 加 建 筑 物 和 场 地 外 表
关键词 : 建筑节能 环境 被 动式 建筑 室外 的风 、 光、 热环 境会通过传 导、 辐射、 对流 、 自然 通风等形式通过建筑 的外维护结构作用于室 内环境 。合理 的 植被布置 , 可 以通过影响建筑周 围的微环境 , 减 少人们冬季对 采暖 , 夏季 对空调 的依 赖 , 不仅降低 了能耗 , 还能减 少建筑对 环境的污染 , 实现 建筑 与环境 的和谐相 处。 项 目介绍
西安地区住区热环境优化设计研究
![西安地区住区热环境优化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3ea8fe9e3143323968935d.png)
达 到 改善区域 热环境 目的。
2
.
3 规 划布 局对 住 区热环 境 的改 善
2 2 绿 化对 住 区热 环境 的 改善 .
通 过 前 期测 试 分 析 , 绿化 能 明显 改善 住 区 的温 度 ,
小 区 建 筑 的 布 局 方 式 对 住 区 热 环 境 影 响 主 要 原 因
优化 设计 l
o i i a i n d sgn ptm z to e i
4 o 2 '
.
4 . 1o 4 , 0o 3 9o 3. 8o
一
3 70 3 60
一 -
嗣 3 5O
3 40 3 30
3 2o 3. 1o
3. OO
图 3 紫薇臻 品住 区各测点 1. m处 温度变化图 5
铺 装 表 面 温 度 的 变 化 , 本 次 实 验 通 过 测 试 植 草 砖 、草
地 、 地 砖 、 大 理 石 、 木 板 、 泥 土 、 水 泥 、 橡 胶 七 种 属 性
下 垫 面 的表 面 温 度 , 并 通 过 测 试 对 不 同材 质 表 面 温 度
进行 比较分 析 。
由图 5和 图 6 可 知橡 胶 的表 面 温度 波动 最 大 , 差 值
要 靠 其 蒸 腾 作 用 。而 树 木 则 是 遮 阳 和 蒸 腾 的复 合 结 果 。
与 草 坪 相 比, 树 木 的 绿 化 效 果 更 加 突 出 。 西 安 属 于 干 旱 气 候 ,绿 化 则 需 要 景 观 灌溉 用 水 , 与 草 坪 相 比, 树 木 的
季 气 温 较 其 他 寒 冷 地 区 为 高 , 因 此 在 住 区 热 环 境 优 化 时 应 综 合 考 虑 夏 季 的 降 温 与 冬 季 的 防 风 。 由 于 高 层 住
CFD技术在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中风环境的模拟分析应用
![CFD技术在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中风环境的模拟分析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0dcbe25ef7ba0d4a733bae.png)
CFD技术在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中风环境的模拟分析应用作者:刘迎春来源:《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年第05期摘要:CFD是英文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简称。
CFD是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
在建筑行业,CFD 模拟技术正被越来越广泛工程师使用于室内外风热环境的模拟。
本文分别对风环境模拟和CFD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项目实际分析案例天鸿美和院进行了相应介绍,对天鸿美和院项目的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模拟计算采用的软件为ANSYS® FLUENT 软件,预测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布局进行论证和提出相关建议,并通过此次的CFD技术的应用研究,能为后续其他项目的风环境模拟分析积累经验。
关键词:CFD、天鸿·美和院、规划设计、风环境、模拟分析中图分类号:TB12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1. 风环境模拟简介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对建筑内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的建筑环境标准受到关注,表现在相关的各个方面如室内的气流组织控制,污染物消除与分布预测,舒适性分析,灾害分析等和室外小区风热环境等方面。
传统采用粗略大空间平均计算的结果,难以适应现代建筑物理精细化分析的数据需求。
因此,在建筑行业,计算流体力学正被越来越广泛使用于室内外风热环境的模拟,CFD 技术在这些方面的细致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和成本降低,使CFD 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同时,随着对建筑内外流场研究的深入,对上述问题进行描述的专业模型越来越完善,模拟结果越来越接近真实,很高的可信度,对设计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就建筑外环境而言,对建筑内部居者的生活确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筑小区二次风、小区热环境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采用CFD 技术可以方便地对建筑外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并结合地形地貌,建筑布局,绿化水景等设计,构建出良好的区域风环境。
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
![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4291e5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a.png)
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当今建筑设计领域中的重要理念。
对于建筑设计者来说,如何在保持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第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建筑设计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例如,利用阳光的照明和采暖系统、利用风能的通风系统、利用雨水的排水系统等,都是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法。
第二,优化建筑结构和材料。
建筑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对于节能环保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使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断热窗户,可以减少建筑物对外界温度的依赖,降低空调和采暖的能耗。
此外,选择环保材料和低碳材料也可以减少建筑过程中的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第三,智能化建筑设计。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建筑物更加高效和节能。
例如,自动化的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光线强度和使用情况自动调节照明亮度,避免能源的浪费。
智能化的空调和采暖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智能化的建筑管理系统也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建筑的能耗情况,提供节能优化建议。
第四,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的建筑。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更低的能耗、更高的室内环境质量和更少的环境污染。
绿色建筑的设计包括多个方面,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废物的处理与回收、室内环境的舒适和健康等。
通过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总之,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今建筑设计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只有通过优化设计和选择环保材料、利用自然资源、智能化和绿色建筑等方法,才能实现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住宅小区迎风面积比及架空率设计研究——基于室外风环境优化
![住宅小区迎风面积比及架空率设计研究——基于室外风环境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e3bc94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a.png)
住宅小区迎风面积比及架空率设计研究——基于室外风环境优化刘晓群【摘要】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可以降低耗能,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文章分析了自然通风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PHOE-NICS作为工具,研究了某典型住宅小区的迎风面积比、架空率等规划设计参数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住宅小区室外风环境优化设计时的迎风面积比、架空率的取值范围.【期刊名称】《福建建筑》【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风环境;住宅小区;PHOENICS;迎风面积比;架空率【作者】刘晓群【作者单位】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福建福州3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5在建筑室外环境的舒适度中,建筑室外风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判定小区建筑规划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若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可以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等[1]。
由于自然通风的实现是一种依赖于建筑设计的被动式方法,因此其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的朝向、平面布局等因素。
由于自然通风在实际应用中的众多不确定性,目前关于自然通风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对技术理念的研究,而对于具体的应用效果缺乏相关的具体数据说明[2]。
所以,在自然通风优化设计方面进行研究,得出规划布局参数与自然通风效果的一般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强调居住区良好的自然通风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改善居住区热环境,增加热舒适感,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二是为了提高空调设备的效率,因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和热岛强度的下降可以提高空调设备的冷凝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节省设备的运行能耗[3]。
住宅小区是现代建筑群的主要形式之一,小区所处的地形地貌、建筑群布局方式、建筑体型、建筑间距、风向角等对室外风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由于自然通风设计不合理引发的问题也很常见,比如:高大建筑周边会出现局部风速增大、产生涡流等情况,将对行人造成不适感,甚至危及行人安全;而高层建筑密集的区域,由于建筑布局不当或体型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涡流和气流死区,影响建筑群内的通风、污染气体的排出和夏季的散热[4]。
041、基于风环境模拟的城市更新规划方案优化研究——以深圳上步一单元为例
![041、基于风环境模拟的城市更新规划方案优化研究——以深圳上步一单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88e656e45c3b3566ec8b06.png)
基于风环境模拟的城市更新规划方案优化研究——以深圳上步一单元为例李晓君俞露摘要:现代城市不断发展,旧城的历史遗留问题开始出现,土地配置低效日益突出,住宅拥挤与房屋破旧严重,基础设施滞后等现象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更新成为改善城市环境、产业升级和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城市更新规划主要关注单元地块居住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等,主要用调整用地类型的方式,较少从城市风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地块环境的改善。
本文运用CFD流体力学法,模拟城市更新规划方案与现状项目地块及周边地区风环境,分析规划方案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建筑外形优化调整措施,以不对现状城市风环境产生恶化影响为基准,为规划方案达到改善城市物理环境的目标做技术支撑。
从风环境模拟分析的角度对城市更新规划优化进行初步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规划;风环境;CFD ;1 引言改革开放后,由于前期的较为粗放式开发,城市发展已经开始面临土地紧缺及相关环境问题,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化不断发展,但是空间扩展受到土地的制约,因此建成区的空间改善和土地循环利用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城市发展内容[1]。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控制城市增长边界,同时保障城市经济正常稳定运行、并逐步优化服务格局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城市更新对存量土地空间进行潜力挖掘和优化调整,已经逐步成为中国城市在产业、空间、社会等全面转型期间的重要发展政策之一[2]。
由于城市建筑物与人群的高密度聚集,在城市空间形成了特殊的城市物理环境(风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城市物理环境是支撑城市生态系统运作的重要无机环境。
城市物理环境的性态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类活动、建筑物的密度和类型[3];同时,又影响气候环境、城市生物种类与分布、建筑能耗特性、城市居民舒适度及健康程度等。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主要体现在产业升级、用地布局、市政支撑等研究,但是极少关注及明确提出对城市物理环境进行研究。
2.设计BIM风、光、声、热环境分析管理规范(试行版) SZGWS BIM14-2017
![2.设计BIM风、光、声、热环境分析管理规范(试行版) SZGWS BIM14-2017](https://img.taocdn.com/s3/m/7687433fe009581b6ad9eb93.png)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标准SZGWS BIM14-2017设计BIM风、光、声、热分析管理规范(试行版)2017-12-11发布 2017-12-25实施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发布说明本《规范》是基于BIM三维可视化与模拟技术,实现对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风、光、声、热性能化的模拟分析,优化建筑形体与空间设计布局,并基于BIM技术实现建筑对外部自然环境的最大利用效果。
本规范为2017版,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为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将建议和意见反馈给署信息办,以便本规范的更新和完善。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BIM课题组中车信息技术公司BIM标准编制组1. 总则1.0.1 本规范适用于工务署实施BIM技术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务署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风、光、声、热环境分析管理,是工务署工程项目设计阶段BIM风、光、声、热环境分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通用规范。
1.0.3本规范是工务署工程项目设计阶段BIM风、光、声、热环境分析管理的指南。
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应遵循本规范的规定并根据实际内容进行调整和细化。
2. 术语2.0.1建筑性能(化)分析指除建筑日照分析以外,建筑风、光、声、热的四类分析内容。
2.0.2设计BIM风环境分析指建筑室外自然风在城市地形地貌或自然地形地貌影响下,形成受到影响后的风场,利用BIM模型对风场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2.0.3设计BIM热环境分析指利用BIM模型针对建筑室内温度环境,室内热环境的舒适要求进行的专项分析,是人对建筑环境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2.0.4设计BIM光环境分析指对建筑室内光环境进行的专项分析,利用BIM模型分析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对建筑室内光环境的综合影响。
2.0.5设计BIM声环境分析指利用BIM模型对建筑周边室外噪音,以及部分建筑室内空间(如音乐厅、歌剧院、电影院等场所)声音传播的综合分析。
3. 风、光、声、热BIM分析管理的基本规定3.0.1 风、光、声、热环境分析模型由设计单位进行创建,项目组组织BIM咨询单位或其他单位进行审核。
重庆《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2020版征求意见稿)
![重庆《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2020版征求意见稿)](https://img.taocdn.com/s3/m/21d4f895ee06eff9aef807b1.png)
结构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8 建筑物的外墙采用自保温系统时,自保温填充墙及热桥部位保温隔热
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9 每个供暖空调空间是否按供暖和空调季节新风量的要求设置新风口或
进行机械通风,新风口净面积与该空间的地板轴线面积比值是否符合 标准要求。 1 计算软件及版本是否有效。 2 建筑朝向及选用标准是否正确。 3 模型中围护结构(外墙砌体材料类型及厚度、热桥、保温材料类型及 厚度、门窗大小和类型)与设计图说是否一致。 4 模型中房间类型与设计图说是否一致。 5 各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的热工参数(包括密度,导热系数、蓄热系 数、修正系数)及外窗热工参数(传热系数、太阳得热系数、“四性”) 是否正确取值。 6 特殊部位建模 1)地下室车库等非保温区域与供暖空调房间隔墙应按普通外墙设置,开 敞车库与供暖空调房间楼板应按架空楼板设置,封闭车库与供暖空调房 间楼板应按功能转换处楼板设置; 2)模型中涉及的中庭和天井,应按实际设计情况设置; 3)住宅套内的地下室、储藏室等应纳入节能设计; 4)开间窗墙面积比计算是否正确,软件计算不准确的地方须人工复核 计算。 1 计算书各项材料的参数与节能设计说明及建筑节能计算模型是否一 致。 2 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3 外墙、门窗、屋面、楼面等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传热系数是否符合标准 规定的进行综合判断必须满足的条件。 4 避免使用禁止限制落后技术通告规定的材料。 1 内容应与节能设计说明及节能计算报告书、绿色建筑设计说明及分析
序号
项目 设计文件
节能设计 说明
节能设计 模型
节能计算 报告书 节能设计
审查内容 2 复核建筑设计总说明、装修一览表等内容与节能、绿色建筑设计一致。 1 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是否齐全、正确,版本是否有效。 2 围护结构各部位选用保温材料的热工参数是否正确、选用的材料是否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2020版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80b2b8aeaad1f346933fac.png)
施工图的专篇设计
1 设计深度应符合《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要求。
2复核建筑设计总说明、装修一览表、门窗大样及门窗表等内容与节能、绿色建筑设计一致。
节能设计专篇
1 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是否齐全、正确,版本是否有效。
2 围护结构各部位选用保温材料的热工参数是否正确、选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和管理规定。
基本级建筑专业绿色建筑
1 场地选址设计应符合4.1.1、4.1.2条的规定。
2 总平面及竖向设计应符合4.1.4、4.1.3、4.1.5条的规定。
3 场地交通设计应符合4.3.1、4.3.2、4.3.3、4.3.4、4.3.5、4.3.6条的规定。
4 建筑风环境设计应符合4.1.4、4.2.19、4.3.9、4.2.24、4.2.25条的规定。
13非中空玻璃的建筑入口大堂门(含透明窗和玻璃幕墙)设计应符合4.2.10条规定。
14建筑外墙采用隔热反射涂料应符合4.2.11条规定。
15种植屋面设计应符合4.2.12条规定。
16当不能全部满足4.2.1条中各项规定时,复核是否符合“标准”4.2.21条规定的进行权衡判断必须的条件。
17楼梯间、走廊、电梯间外窗设计应符合4.2.26条规定。
节能计算报告书
1 计算书各项材料的参数与节能设计说明及建筑节能计算模型是否一致。
2 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3 外墙、门窗、屋面、楼面等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进行权衡判断必须满足的条件。
4 避免使用禁止限制落后技术通告规定的材料
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基本情况表
1内容应与节能设计说明及节能计算报告书、绿色建筑设计说明及分析报告等相符。
高层建筑的风环境优化设计
![高层建筑的风环境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8208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1.png)
高层建筑的风环境优化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般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繁荣与发展的象征。
然而,这些高耸的建筑在为人们提供广阔视野和丰富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风环境带来的挑战。
风,这个无形的力量,对高层建筑的舒适度、安全性和能耗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因此,优化高层建筑的风环境设计成为了建筑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风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强风可能会在建筑周围形成漩涡和气流分离,导致风荷载的增加。
这不仅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威胁,还可能加大建筑材料的疲劳损伤,缩短其使用寿命。
其次,不合理的风环境会引起建筑表面的压力分布不均,从而导致窗户、幕墙等围护结构的渗漏和损坏。
此外,风在建筑之间的通道和峡谷中加速流动,会产生令人不适的风噪,影响室内的声环境质量。
对于居住和办公在高层建筑中的人们来说,风还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舒适度。
例如,在冬季,强风可能会带走人体表面的热量,让人感到寒冷;而在夏季,不稳定的气流可能会影响空调系统的效率,增加能耗。
为了优化高层建筑的风环境,建筑师和工程师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在建筑的外形设计上,流线型的外形通常能够有效地减少风的阻力和漩涡的形成。
例如,采用逐渐收缩的锥形或弧形的建筑轮廓,可以使风更加顺畅地流过建筑表面,降低风荷载。
此外,通过在建筑的边缘和角落进行倒角处理,也能够减少气流的分离和漩涡的强度。
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对于风环境的优化同样重要。
合理的朝向可以利用当地的主导风向,减少风对建筑的不利影响。
例如,在季风地区,将建筑的长边与主导风向平行布置,可以降低风的阻力,并促进自然通风。
同时,在建筑群的布局中,要考虑到建筑之间的间距和相互关系。
避免建筑之间过于紧密的排列,以防止形成狭窄的风道,导致风速的急剧增加。
在建筑的开口设计方面,精心规划窗户和通风口的位置和大小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的风环境。
例如,在迎风面设置较小的窗户可以减少风的渗透,而在背风面设置较大的窗户则可以促进自然通风。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公共建筑)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公共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ffb154bada38376bae1fae4d.png)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公共建筑)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证书等级:证书编号:项目负责人(设计总负责):设计人员一览表图纸目录(公共建筑)(可根据各设计单位图号编码方式编写)共页第页设计总负责人(设计总负责):完成日期:年月图纸目录(公共建筑)(可根据各设计单位图号编码方式编写)共页第页设计总负责人(设计总负责):完成日期:年月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公共建筑)-总表目次1总体说明 (02)2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总表填写说明 (04)3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建筑专业填写说明 (06)4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结构专业填写说明 (35)5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给排水专业填写说明 (41)6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暖通专业填写说明 (45)7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电气专业填写说明 (62)总体说明:1、本专篇是以我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中《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为蓝本,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及《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中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中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对(建筑节能设计说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要求,进行编制的;可作为建筑施工图说明中的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2、专篇按建筑设计的专业划分,将其中的设计理念、技术措施及方法,进行提炼;分解到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设计及暖通设计专业图纸中;形成独立的绿色设计专篇子项。
3、针对《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条款简约特性及工程项目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为方便使用者精准使用;特配套编制本《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填写说明》;通过对《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各条款来源、依据材料及备注等内容,以列表形式,对专篇中内容逐条进行说明与诠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置等值面图
设置查看范围 64
计算结果生成动画
1、做流线图动画。设定流线形式、数目、方向、起始和 终点位置。
2、单击 OK,弹出 Streamline Management对话框,选 择 Object—New,单击 OK就产生流线。
3、单击 Animate,即可看见流线运动
流线图的产生方法
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且室 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分。 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 得1分。 3)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 无风区;或50%以上建筑的可开启外窗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3分。
Geometry scaling换算
PHOENICS的默认单位 为米(m),如果导入的 CAD文件是以mm为单位 ,这里输入系数0.001, 将其转化成m。点击 apply ------》ok
21
(二 ) 计算域的确定
前导处则理:操作
模型的计算区域:建筑覆盖区域小于整个计算区域面积3% ;以目标建筑为中心,半径 6H(建筑物高度)范围内为水 平计算区域。建筑上方计算区域要大于3H (建筑物高度)
(二)标准要求
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第4章居住建筑 第1节节地与室外环境4.1.13规定“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 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湖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细则》
Phoenics界面和菜单
1、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 夏季的自然通风,评价分值:6分。评分规则如下:
11
二、建 模
1、CAD建模(闭合的PL线描摹建筑的外形,封闭该轮廓——reg( region)使建筑轮廓线变成面域——ext拉伸体——union组合体—— stlout输出为.stl格式的文件,“创建二进制STL文件”选“否”。
2、SketchUp建模:a)将SketchUp模型保存为dxf格式 b)将dxf文件 导入pro-e,选择“零件”。c)保存为STL文件,选择“asc2码”d) 导入PHOENICS。 注意:1)SketchUp里面的面需要是正的且各面能组成封闭的体,否 则导入会失败。2)各个封闭的体之间不能相互交叠。3)导入 phonenics时,需要改变定点坐标(0,0,0),比例0.001(如果在 sketchup中的单位是毫米的话)
专题 建筑总平面优化设计
设计要点:
综合分析场地室外的风环境、光环境(日照)与周边噪声 ,做好设计前期的分析工作,能够在设计时对场地的气候 环境、人工环境尽可能准确地掌握,以达到合理设计的目 的。
Ⅰ: 室外通风模拟
一、概 述
(一)计算依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5)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湖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细则》
41
4)源相设置
本处不做修改,使用默认设置,单击Top Menu
重力
循环边界条件(首尾相接)
科氏力
壁面函数 粗糙度
采用Inform增加源项
42
5)Numerics选项设置
可以设置计算时间(迭代步),收敛参数,松弛因子,差分格式等。
松弛因子 变量溢出限制
计算时间控制 收敛控制 矢量迭代控制 差分格式选择
2、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评价分值:4分。评分规则如下:
(1)夏季典型日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得4分; (2)当不便于按第1款评判时,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至少2项,得4分 : 1)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遮荫措施的面积超过50%; 2) 超过70%的建筑外墙和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 3) 超过70%的道路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 4) 夏季空调室外排热较标准情况降低50%以上。
选择object,鼠标右键 35
(五)前处理操作
1、项目命名
点击MENU为项 目标识名字
2、PHOENICS设置:
1)物理模型
主要在domain setting 窗口的Models里面选择 Model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常用模型:速度和压力场,温度场,舒适度, 湿度,烟气等。
38
Energy Equation——Temperature——off;Turbulence models——KEMODL
Current variable 当前变量 Minimum value 和maximum value 设置颜色标尺的最大最小值 Line 等值线 Transparent 透明 Averaged 平均值 Continuous 云图渐变过渡 Update palette 设置颜色块 Opaqueness 透明度
43
点击Numerices:Total number of iterations设为1500(针对小区);(迭代次 数越多越精确,但时间也会越长)
Output选项设置
Output项可以设置监视点的位置 ,合成速度输出设置,瞬态求解时各时刻输出 数据的存储设置等等 本处不做修改,使用默认设置,单击Top Menu
单击Free all,
则会均匀划分
网格
33
c 渐变网格
2020/6/23
正负号表示网格变化方向 |Power|>1, 表示网格渐渐变大 |Power|<1, 表示网格渐渐变小
34
D . 物体影响网格( Object affects grid ) 物体影响网格( Object affects grid )功能可以对三个方向进行选择
3.设置流 线形状
4.设置流 线粗细
3.设置流线 绘制方式
1.右击设置指针、 坐标显示
2.右击弹出流线设置对 话框(Streamline options)
3.新建流线
1.左键单击此流 线绘制图标出现 Streamline Management对话 框
2.调整指针位置 作为流线绘制起 点 4.单击 Animate 即可看见流线运 动
(一)、模型导入设置
1、打开PHOENICS软件,新建flair模块。
OK
前处理设置
FLAIR:是英国CHAM公司针对建筑及暖通空调专业设计的CFD专用模块
2、导入物体。 选择New Object,打开新建物体对话框。
3、设置物体的类型、大小、位置和形状。
➢设置物体形状,打开shape,从Geometry对话框可以找到 PHOENICS自带的各种各样几何形状的物体。
设置区域的大小:区域6H (绿建) 12-16H(研究) 高度方向:3-6H
•设置区域的大小 •设置物体的位置
NOTE: ➢选中物体模型时,Position和 size为在此模型的位置和大小 ➢没有选中如何物体时,Position 为probe(监测点)的位置,Size 为计算域大小
在此处设置位置及尺寸
速度矢量 vector toggle (风压)
点击此方向图 标显示如图中
风压矢量图
点击此方向图标显示如图中风速矢量图
点击此处,出现左侧对 话框(Viewer Options),
设置风速显示范围
输入显示的 风速最小值 、最大值。
风速标尺由整 个计算区域的 速度值勤范围 调整至设置值 勤范围
调整矢量图的疏密
2)材料和环境参数
物质属性的选择:材料属性有固体,液体,气体和其他材料选择 本处不做修改,使用默认设置,单击Top Menu
40
3)初始化设置
Activate Restart for all variables,激活后将以上次计算结果为初始条件进行计算 ,Reset initial values to default,重新开始计算。 点击 Reset initial values to default后,单击Top Menu接受修改
热岛强度: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两者差值表 示。
(三)自然通风、热岛效应分析软件
1、PHOENICS介绍
v PHOENICS软件是一款集室内、室外通风、热岛分析功能 于一体的绿色建筑节能评估软件。 v 可准确模拟建筑内部、建筑周围风速、风速放大系数、风 压、温度等分布情况,为优化建筑布局,改善建筑物朝向、开窗 位置、空调布局等提供方案指导。 v 同时PHOENICS软件在消防安全、火灾烟雾、城区污染物 扩散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模型导入PHOENICS软件的几点要求如下:
CAD的导出: 1.必须是三维实体图形 2.图形实体位于第一象限 3.输出格式为STL
SketchUP模型导入PHOENICS软件中的注意点: 1.必须是三维封闭的图形 2.所有的面的方向朝外 3.文件的输出格式为3DS,单位为m
三、计算流程图
1、模型导入 2、调整计算域:边界高度调整为实体模型最 高高度的3~6倍。 3、设置风的环境边界条件 4、调整网格数量。 5、设置具体的求解模型(前处理操作) 6、求解 7、分析图(后处理操作)
监测点位置
探头位置
导出量,如流场速度(XYZ方向速度合成)、热传系数、Mach数等 力和力矩输出
45
五、求解计算
收敛的判断
计算未完成但收敛良好的情况下可中途停止计算,方法如下: 1.按键盘任一键; 2.鼠标点击视图中的”Endjob”.
P---压力; T---温度; V---速度; C---参数控制.
61
设置矢量箭头长度 设置矢量箭头疏密度
Show grid 显示网格 Show slice显示切面 Show min max location显示最 大值和最小值 Show probe显示监测点 Show cell position 显示网格位 置 Show axes 显示坐标轴 Show plot title 显示标题 Show contour key显示颜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