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缝有哪些设置条件

沉降缝有哪些设置条件

沉降缝有哪些设置条件?沉降缝有哪些设置条件?

①平面形状复杂、高度变化较大、连接部位比较薄弱;

②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层数相差两层以上或层高相差超过10米;

③建筑物相邻部位荷载差异较大;

④建筑物相邻部位结构类型不同;

⑤地基土压缩性有明显差异处;

⑥房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⑦房屋分期建造的交接处。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原则及规定

在总体布置中,为了消除结构不规则,收缩,和温度应力,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变形破坏有害影响,可设置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将房屋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 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①伸缩缝 设置部位:伸缩缝由基础以上设置.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 5m。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 ②沉降缝 设置部位: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处;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 设置要求:其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在软弱地基上五层以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沉降缝处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沉降缝由地基条件决定,其宽度应该符合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的要求. ③防震缝 设置要求:防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的层数及结构类型有关.防震缝应有一定的宽度,否则在地震时相邻部分会互相碰撞而破坏.伸缩缝的间距要符合要求,宽度不小于防震缝的宽度.

地下车库沉降缝漏水处理方案

地下车库沉降缝漏水处理 方案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地下车库沉降缝漏水处理方案 1 工程概况 地下车库工程位于杏林家园小区,车库整体深度为,上方为休闲广场,地下水位较高,常年处于地下3米以上,现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该项目基础为350mm厚现浇混凝土,基础面积约11400m2,属大体积混凝土,存在4条环形后浇带。 2 渗漏原因 地下车库主体建成后,车库一段顶板堆放的土较高,三段顶板堆放的土较少,由于覆土不平衡及最近下雨较多地下水位上移,将三段车库上浮,导致各联结段出现垂直沉降落差,将沉降缝中双层止水带拉破。沿止水带出现大渗漏。 3 防水堵漏方案设计 根据现场情况,该工程的墙面也有局部渗漏现象,主要问题为混凝土沉降缝止水带破裂,地下水高压渗漏。一般传统表面堵漏的方法难以取得成效。解决该问题需要全面分析,认真对待,堵、防结合,综合治理才能成功。 堵漏 首先是堵漏,先将大量漏水点用高压化学灌浆方法堵住。 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是导致混凝土建筑物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裂缝引起的渗漏水解决起来很困难。一般传统的堵漏方法,是将裂缝或渗水处凿开进行表面堵漏,结果是堵

住这里那里又开始渗漏,因为裂缝在混凝土内部是无规则的,水可以在裂缝中自由串动,从相对薄弱的部位渗出。 化学灌浆是指将由化学材料配制的浆液,通过钻孔埋设注浆嘴,使用压力将其注入混凝土的裂缝中,使其扩散、凝固,达到堵漏、防水的目的。常用于修补较深的混凝土结构裂缝。根据灌浆的压力和速度,可分为高压快速灌浆法和低压慢速灌浆法。前者用于混凝土深层裂缝漏水堵漏,后者适用于结构补强加固,本工程适于使用高压快速灌浆法。 高压化学灌浆堵漏可利用灌浆机产生的持续高压,将化学浆液灌注到混凝土内部的缝隙中,并将缝中的水完全沿来水通道挤走,并与水反应形成凝胶,将原来渗水缝隙完全填充满,达到永久止水目的。 这种灌浆方法的优点: 压力高,一般可达20Mpa,并能稳定恒压,能让化学浆液完全进入混凝土结构深层微小缝隙内部,止水效果好。 化学灌浆液生产技术成熟,品种齐全,基本上都已实现单组份成品化生产,贮存稳定性好,开桶即可使用,不需现场配制。浆液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好,且对混凝土无腐蚀,固化后无毒环保,可永久防水。 施工工艺简单易行,施工速度快,止水效果立竿见影。工人劳动强度小,施工效率高,比传统作法快5-10倍。 施工不受季节与天气限制,可用于各种工程,包括新建与抢修工程,饮用水工程等。施工综合费用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显着。

变形缝设置规范-12页word资料

变形缝设置规范 篇一: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9)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9)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9)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19)第4.3.1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

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 某些标准图集和《2019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 (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9)第5节。 篇二:变形缝设置一般要求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

地下车库沉降缝漏水处理方案

地下车库沉降缝漏水处 理方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地下车库沉降缝漏水处理方案1工程概况 地下车库工程位于杏林家园小区,车库整体深度为4.2m,上方为休闲广场,地下水位较高,常年处于地下3米以上,现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该项目基础为350mm厚现浇混凝土,基础面积约11400m2,属大体积混凝土,存在4条环形后浇带。 2渗漏原因 地下车库主体建成后,车库一段顶板堆放的土较高,三段顶板堆放的土较少,由于覆土不平衡及最近下雨较多地下水位上移,将三段车库上浮,导致各联结段出现垂直沉降落差,将沉降缝中双层止水带拉破。沿止水带出现大渗漏。 3防水堵漏方案设计 根据现场情况,该工程的墙面也有局部渗漏现象,主要问题为混凝土沉降缝止水带破裂,地下水高压渗漏。一般传统表面堵漏的方法难以取得成效。解决该问题需要全面分析,认真对待,堵、防结合,综合治理才能成功。 3.1堵漏 首先是堵漏,先将大量漏水点用高压化学灌浆方法堵住。 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是导致混凝土建筑物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裂缝引起的渗漏水解决起来很困难。一般传统的堵漏方法,是将裂缝或渗水处凿开进行表面堵漏,结果是堵住这里那里又开始渗漏,因为裂缝在混凝土内部是无规则的,水可以在裂缝中自由串动,从相对薄弱的部位渗出。 化学灌浆是指将由化学材料配制的浆液,通过钻孔埋设注浆嘴,使用压力将其注入混凝土的裂缝中,使其扩散、凝固,达到堵漏、防水的目的。常用于修补较深的混凝土结构

裂缝。根据灌浆的压力和速度,可分为高压快速灌浆法和低压慢速灌浆法。前者用于混凝土深层裂缝漏水堵漏,后者适用于结构补强加固,本工程适于使用高压快速灌浆法。 高压化学灌浆堵漏可利用灌浆机产生的持续高压,将化学浆液灌注到混凝土内部的缝隙中,并将缝中的水完全沿来水通道挤走,并与水反应形成凝胶,将原来渗水缝隙完全填充满,达到永久止水目的。 这种灌浆方法的优点: 3.1.1压力高,一般可达20Mpa,并能稳定恒压,能让化学浆液完全进入混凝土结构深层微小缝隙内部,止水效果好。 3.1.2化学灌浆液生产技术成熟,品种齐全,基本上都已实现单组份成品化生产,贮存稳定性好,开桶即可使用,不需现场配制。浆液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好,且对混凝土无腐蚀,固化后无毒环保,可永久防水。 3.1.3施工工艺简单易行,施工速度快,止水效果立竿见影。工人劳动强度小,施工效率高,比传统作法快5-10倍。 3.1.4施工不受季节与天气限制,可用于各种工程,包括新建与抢修工程,饮用水工程等。施工综合费用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显着。 堵漏采用高压化学灌浆方法进行,施工人员全部受过专业培训且有专业防水施工经验。 在施工前都应在渗漏部位作出标记或画出范围,然后进行清理-----钻孔-----埋注浆咀-----洗缝-----封缝-----灌浆----拆咀-----封口防水等工序进行(详见施工工艺部分)。 3.2混凝土板防潮防渗 注浆堵漏后,根据裂缝漏浆、漏水情况,采用抗渗1号(防水型)进行裂缝漏水处理。

建筑变形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什么是变形缝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 1、名词解释 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2、需要设缝的情况 ①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 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③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3、设置原则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4、缝的间距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P112页表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5、缝的构造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6、其他要求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③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管线穿越伸缩缝 沉降缝处理工艺标准

工艺标准图名称 管线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处理工艺标准 编号 JWA-JDGG-003 标准参考图 标准要求 ①②风管穿越变形缝一端(左)设置活动吊架。另外一端(右)设置风管固定吊架。 ③风管穿越结构变形缝处应设置三防帆布柔性短管(消防风管采用防火帆布),其长度每边长出变形缝宽度100mm 。负压风管要采用金属软接。 ④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上应设置防火阀。 ① ② ③ ④

⑤⑥金属软接一端设置活动吊架,另外一端设置防晃吊架。 ⑦给水管道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 形缝时,应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柔性软接应为金属软接,不应为波纹补偿器。 ⑧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 的净空。 ⑨电线管穿越变形缝采用金属软管连接两线盒,并作跨接处理。 ⑩?连接板右段的螺栓紧密固定,左端的螺栓留有缝隙,便于伸缩,并对两侧线槽进行跨接。 ?带槽活动桥架连接板。 其它要求: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

2、给穿过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在穿墙处做成,水平安装。 不得穿越沉降缝、、变形缝、烟道和风道。 、给排水工程 建筑物内排水管道布置不得穿过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缝、烟道和风道。 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①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②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③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和电缆,不应敷设在变形缝内。当其穿过变形缝时,应在穿过处加设不燃烧材料套管,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套管空隙填塞密实。 2、电气工程 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当电缆桥架、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均应设补偿装置。 地下铁道工程暗配电线保护管通过变形缝时,应沿止水带内侧通过,保护管及配线应有补偿措施。 在地铁主体结构段两端的变形缝或沉降缝处附近,应按设计要求焊接引出杂散电流测防端子。 3、通风工程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上应设置防火阀。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设置要求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着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

沉降缝施工要求

沉降缝施工要求 1、为防止结构物不均匀沉降,产生不规则裂缝,故预先设置规则施工沉降缝,满足结构物变形要求,一般为通缝。 2、沉降缝设置位置一般地构造物设计图中已明确说明,本标段沉降缝设置位置有:通道、涵洞墙身之间(包括基础)、重力式桥台左、右幅之间、八字墙等洞口建筑与洞身处,其它防护、排水工程顺延路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均应设沉降缝。 3、沉降缝设置要求: (1)、挡土墙沉降缝每隔10-15m设置一道,缝宽2cm沿挡墙内、外、顶用沥青麻絮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墙体之间填胶泥或粘土。 (2)护面墙每隔10m设置沉降缝一道,缝宽2cm,深度不小于15cm,其余部分填塞粘土或胶泥。 (3)排水沟、边沟每隔10m设置沉降缝一道,缝宽1cm,内填沥青麻絮,深度不小于15cm,砼板排水沟深度为8 cm。 (4)涵洞台身间、八字墙与台身间沉降缝缝宽2 cm或按照设计要求,内填沥青麻絮,深度不小于15cm,沿内、外、顶分别填塞,其余部分用粘土填塞。 (5)通道基础之间、台身之间沉降缝采用浸沥青的木板,缝宽2厘米,贯通设置。 4、沥青麻絮主要起防水、防杂物进入沉降缝内的作用,在填塞过程中,应填塞密实、牢固,在材料选用上,要选用优质合格的材料,沥青为块状的粘性大的煤沥青或石油沥青,麻絮为新的未变质的麻絮。

5、美观作用:沥青麻絮由于其颜色为黑色,相对较灰色的构造物来说,非常显眼、突出,因此,在填塞过程中,要求做到缝宽均匀一致,长度顺直,呈凹缝状,不得污染其它表面,如污染及时清除。 6、一、二管区各施工队按上述要求进行设置施工,已施工部分,对照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返工处理,技术人员按此要求进行施工、监控。 施技科 2003-8-23

不设沉降缝解决沉降不均匀问题的几种方法

不设沉降缝解决沉降不均匀问题的几种方法 摘要:在建筑过程中,建筑的结构、建筑构造、基础处理和施工等工作均会因为设置沉降缝而变得复杂、开展不利。本文针对此种情况,对于需设沉降缝的主要原因——沉降不均匀问题提出了几种不予设置沉降缝来加以解决的方案,如拉结墙、后浇带、桩基础和提高基础刚度等。通过实践证明,合理的基础形式和结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沉降不均匀问题,通过不同措施,沉降缝的设置工作完全可以避免。 关键词:桩基;沉降缝;荷载差异;后浇带;不均匀沉降 前言: 地基受到载荷时会引起土体出现剪切变形并进一步导致沉降现象,同时还会在土体骨架移动中发生次固结沉降,因土体空隙的压缩效应导致固结沉降,在建筑工程基础中,如果相邻的两个部分或两个基础出现过大的沉降差异值,则会导致其各自对应的上层结构承受额外的应力,当超过一定年限时,建筑物就会出现各种危情如倾斜、裂缝、甚至主体结构遭到破坏等。针对于此种情况,施工中常常设置沉降缝来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沉降缝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将建筑基础与主体一起分割为两个或者数个各自独立的单元,单元之间的缝隙则称为沉降缝。依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在建筑过程中符合设置沉降缝的情况为下列几种:①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在长高比过大情况下的合理部位;②建筑荷载差异处、高度差异处以及平面转折处;③砌体承重结构在长高比过大情况下的合理部位;④分期建造完工的建筑交界处;⑤地基土具有明显的压缩性差异、或建筑基础类型差异处。在设置沉降缝后,各部分分割而出的沉降单元具有较小的长高比、模块简洁、结构相对单一且地基也相对均匀,因此在单个沉降单元中,不均匀沉降现象较少,由此导致的上部结构承受的应力也非常小,从而达到了避免沉降差异和结构受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收缩等效应产生的危害影响等目的。但是,设置沉降缝对施工过程和建筑物能效发挥也带来不利影响,沉降缝的设置使建筑结构更为复杂,因而使工程造价成本攀升,施工过程的复杂性也进一步增加,建筑物整体美感受到破坏,使用功能发挥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使用面积缩减;尤其是地下室,若其防水措施不当很容易导致局部渗水、漏雨现象,容易出现对倾碰顶的现象。基于此,笔者针对拉结墙、后浇带、桩基础和提高基础刚度等不设置沉降缝解决沉降不均匀问题的方案展开探讨。 一、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因素 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影响有很多,例如建筑物的结构模式、上部荷载差异、平面形式、上部结构刚度、基础刚度、基础形式、地基承载力、土质在基础平面影响范围下是否均匀分布等等。在这其中,越大、越均匀的上部基础和结

缝的设置原则

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建筑中须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主要有三类: 一是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 二是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三是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有关结构规范。P167页表8.1和8.2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二、伸缩缝的构造: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1、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 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2、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3、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沉降缝的设置原则: 沉降缝: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同或各部分荷载差异较大等原因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沉降缝外观处理方案

TA1 施工方案报审表 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

新建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工程施工Ⅰ标段 关于DK64+105、DK65+582.6沉降缝 外观处理方案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目录 一、沉降缝垂直度问题 (4) 1、按设计要求使用混凝土切割机,切通连接。 (4) 2、沥青防水料填充 (4) 3、错缝位置 (6) 二、墙体内夹木板问题 (6) 1、将木板清除并凿毛 (6) 2、将伸缩缝用混凝土切割机切通,确保框身整体环形贯通 (6) 3、切通后填充防水涂料 (7) 4、修补木板 (7)

关于DK64+105、DK65+582.6沉降缝外观处理方案 一、沉降缝垂直度问题 1、按设计要求使用混凝土切割机,切通连接。 1.1、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电动机、电缆线均正常,保护接地良好,防护装置安全有效,锯片选用符合要求,安装正确。 1.2、启动后,应空载运转,检查并确认锯片运转方向正确。 1.3、切割厚度应按机械出厂铭牌规定进行,不得超厚切割。 1.4、加工件送到与锯片相距300mm处或切割小块料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送料,不得直接用手推料。 1.5、将涵洞沉降缝切通连接。 2、沥青防水料填充 涂盖材料是在卷材生产过程中,用于涂盖在胎体表面的,并且含有矿质填充料的沥青材料,俗称面油。涂盖材料对提高胎体的防水性、抗拉强度,提高防水卷材的热稳定性、使用耐久性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择涂盖的材料,掌握配制工艺,是制备性能良好的涂盖材料的关键。为获得能满足生产油毡用优良涂盖材料,需要不断提高涂盖材料的炼制技术,目前生产的卷材大都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沥青中加入高聚物改性剂来改善沥青的耐低温性、耐热性、不透水性、耐老化性等。 配制涂盖材料用的沥青,需按所使用原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作为卷材涂盖材料可以用高标号的沥青直接融化,再添加填料

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设置原则

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设置原则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她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2、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与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与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与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与地面高差的影响。 4、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某些标准图集与《2003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她防渗漏措施处理。 8、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她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

室内沉降缝做法

室内沉降缝做法 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为了让建筑相关人员有一个鲜明的了解,小编以挡土墙沉降缝做法情况为例,基本内容如下: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由于受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如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产生裂缝甚至倒塌,影响使用与安全。其解决办法有: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来克服这些破坏应力,而不产生破坏;预先在这些变形敏感部位将结构断开,留出一定的缝隙,以保证各部分建筑物在这些缝隙中有足够的变形宽度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损。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预留缝隙被称为变形缝。 室内沉降缝做法: 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分成两次浇筑,严禁连同变形缝将相邻两单元仓一次浇筑完成。一侧单元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经质检员检查预埋止水带无损伤,方可进行下一仓浇筑。 ①橡胶止水带安装要求 变形缝处橡胶止水带在进货时严把质量关,消除施工隐患。每批进场的止水带,由项目部质测科委托专门检测单位进行试验。施工时由熟练技工安装,在安装前由工号施工员安排施工人员从料库领取,领取时由施工员做认真检查,确认无问题时方可使用。

②橡胶止水带交叉点做法及就位固定 根据设计图纸结构的尺寸,由止水带生产厂家提供按最长的实用单元制造的产品。橡胶止水带交叉点在止水带生产厂定做,现场接头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电热法粘接。止水带就位后,使用专门设计的止水带U字状钢筋固定夹,将其边缘夹紧后与结构钢筋绑牢,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止水带发生偏移和倒斜。 ③变形缝支模和止水带保护 各个构筑物的变形缝设置的位置不同,每个构筑物基础、墙体所设计的模板、模数也不尽相同,变形缝支模时依据各个构筑物设计的支模图进行。止水带做到直顺居中,封端模板牢固不变形。 基础变形缝模板支完后,将部分墙体的止水带卷起,用扎绑绳吊挂于距地面至少2m以上位置,以防止人为的损坏,影响施工进度,造成资源浪费。侧墙变形缝处止水带安装就位,模板支完后,由工号负责人组织验收。 ④变形缝与水接触面处理方法 浇筑混凝土前,在基础变形缝顶面放宽30mm、高20mm橡胶板。浇筑完混凝土,在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模板不因拆除橡胶板而损坏时,将该橡胶板取出,以形成整齐的凹槽,方便密封胶施工,保证其质量。通过橡胶板的使用,预留出的凹槽整齐方正,无变形或者出现深浅不一现象,而且橡胶板两侧的清理工作容易操作,与埋放聚苯板的方法相比工程效果更显着,施工质量更加稳定。

变形缝种类及要求

概念: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伸缩缝 定义: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作法: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缩缝间距为60m左右;宽度20mm ~30 mm。 2沉降缝定义: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作法:从基础底部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设置原则: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宽度:2、3层50~80mm;4、5层80~120mm;5层以上≥120mm 3、防震缝 定义: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 作法:从基础顶面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多层钢筋砼15m以下70mm;15m以上按烈度增大缝宽。 缝的两侧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设置原则: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规定:在地震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八.结构变形缝 1.伸缩缝:为防止因温度、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引起的过大结构附加应力而设置。(1)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结构类别室内或土中露天 排架结构装配式100 70 框架结构装配式75 50 现浇式55 35 剪力墙结构装配式65 40 现浇式45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装配式40 30

防水工程及施工缝、沉降缝处理方案

第十一节 防水工程及施工缝沉降缝处理方案 1. 防水工程施工总体概述 本项目防水工程施工主要分布在屋面、外墙、地下室、种植土。其中: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级,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及外壁防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屋面采用2道防水设防;外墙防水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膜。外门窗洞与铝合金窗框之间的四周空隙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封堵; 本工程地下室外墙、底板、顶板和地下室后浇带防水、屋面防水等是防水工程施工的重点。其部位及做法详见下表: 部位 构造做法 地下室底板(二级防水) 地下室侧壁(与土壤接触的墙) 部位 构造做法 地下室顶板防水(填土种植绿化) 有保温层上人屋面(2级 防水) 2. 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2.1找平层施工方法 找平层与垂直面碰接交接处做成45°水泥砂浆三角形。按图示形成有泛水坡度的明沟与排水

口连接,并形成平整顺滑表面,抹平,才可铺防水材料。其平整度用2m 长尺检查。施工工艺如下: 2.2.防水卷材施工 2.2.1.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流程 2.2.2.防水卷材施工方法 2.2.2.1.基层处理 基层必须牢固,无松动、起砂等缺陷;表面应平整光滑、均匀一致;必须将突出基层表面的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杂物清除干净,最后高压空气进行清理;基层应干燥、含水率小于9%(测定方法是将1 ㎡卷材覆盖在基层表面上,静置4小时,若覆盖处的基层表面无水印,且靠基层一侧卷材表面也无凝结水痕)、无明水;基层若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用聚合物水泥粘结剂抹平;裂缝需用聚合物水泥粘结剂涂刷一遍。聚合物水泥粘结剂是由胶粉、水泥、水调制而成。 起砂处理 卷材测水 处 理前 处 理后 2.2.2.2.聚合物水泥粘结剂配制 配制聚合物水泥粘结剂时,先将水和胶粉加入容器内搅拌溶解,再加入水泥搅拌至无凝块、无沉淀方可使用。 制成的聚合物水泥粘结剂应在4小时内使用完,并根据挥发情况随时补水调和。 2.2.2.3.细部节点处理 将调制好的聚合物水泥粘结剂用毛刷或刮子对基层节点周边、转角处进行涂刷,待干燥后,再用调制好的聚合物水泥粘结剂用涂刷或刮子将基层全部涂刷一遍,干燥后应保持表面清洁,如 有污染,应重新涂刷处理,干燥后及时铺贴卷材。阴阳角增设附加层。 2.2.2.4.铺贴防水卷材 采用满粘铺贴防水卷材,先在基层上弹出一条基准线,然后由低向高铺贴,卷材搭接宽度要求为:长边搭接100mm ,短边搭接120mm 。相邻短边接缝应错开1m 以上,水平转角处(墙面与墙面或地面的夹角)接缝距转角大于0.3m ,附加层接缝必须与防水层接缝错开0.3m 以上。地下 防水中接缝应置于距转角0.6m 以上,铺贴后及时用橡胶压辊压实卷材,卷材的铺贴和搭接如下图: 卷材铺贴 2.2.2.5.收口处理 收口位置要用自粘聚合物密封。 2.2.2.6.保护层施工 验收合格后,卷材铺贴完成后24小时内施工保护层并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2.2.3卷材防水细部节点处理方法 1—防水层 2—附加防水层 3—金属箍(PVC 管)、 4—塑料排气道 5—密封材料 6—找平层 排气出口构造 B —搭接长度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 某些标准图集和《2003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

设置沉降缝的目的

设置沉降缝的目的 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为此,应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将建筑物划分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沉降缝同伸缩缝的显著区别在于沉降缝是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全部贯通。沉降缝宽度与地基性质和建筑高度有关沉降缝的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的作法,必须保证相邻两个独立单元能自由沉降。 结构物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避免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陷,产生不规则的多处裂缝,而使结构物破坏。设置沉降缝后,可限定结构物发生整齐、位置固定的裂缝,并可事先对沉降缝处予以处理;如有不均匀沉降,则将其限制在沉降缝处,有利于结构物的安全、稳定和防渗(防止管内水流渗入涵洞基底或路基内,造成土质浸泡松软)。 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基础部分 可将原基础施工时嵌入的沥青木板或沥青砂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如基础施工时不用木板,也可用粘土填入捣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

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 涵身部分 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筋填塞,深度约为5cm,内侧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视沉降缝处圬工的厚薄而定。缝内可以用沥青麻筋与水泥砂浆填满;如太厚,亦可将中间部分先填以粘土。 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应紧密填实。 保护层 各式有圬工基础涵洞的基础襟边以上,均顺沉降缝周围设置粘土保护层,厚约20cm,顶宽约20cm。对于无圬工基础涵洞,保护层宜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胶砂,厚度10—20cm。

(完整版)沉降缝工程施工方案

沉降缝标准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山东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4、我项目部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及现场勘察情况; 二、编制范围 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一合同K0+000-K12+268段范围内所有桥涵沉降缝施工。 三、沉降缝设置目的 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避免桥涵工程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陷,产生不规则的多次裂缝,而使结构物破坏,又能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包括基础在内的整个断面。基础施工前,应测量确定沉降缝在基底面上的位置,在沉降缝两端地面上立垂直泡沫板直接定位施工。沉降缝端面整齐、方正,基础和台身上下不得交错。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对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施工图及沉降缝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操作方法。 2、材料准备 1)、沉降缝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符合规范及设计要

求。 2)、沉降缝位置、尺寸、构造形式等符合设计要求。 3)、沉降缝断面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以免影响沉降。 4)、填缝材料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连续填塞密实。 3、作业条件 1)、预留沉降缝在基础圬工开始时做好规划。 2)、沉降缝填塞前将缝内泥土、浮浆清除干净。 3)、选择连续晴天施工。 4)、施工人员、材料、机具准备妥当。 5)、安全质量措施健全。 五、沉降缝施工 1、沉降缝的位置提前放线,放出准确位置。保证沉降缝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泡沫板放置必须垂直牢固,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偏离、移位。 2、沉降缝自上而下竖直方向严格对齐,定位牢固,如发生倾斜、变形,拆除重做。沉降缝从上到下保持通缝,并控制好垂直度和缝宽。 3、沉降缝断缝板的外表5cm剔除,然后用沥青麻絮填塞;填缝填满抹平,规整、顺直,无翘边、变形,且不得污染墙身。 4、填塞材料的制备:填塞材料选用经防腐处理的麻絮。 沥青的熬制、沥青麻絮的浸制: 沥青用锅以火熬制。熬制沥青的铁锅必须有盖,以便沥青飞溅及着火时,用以覆盖。熬制处处于工地下风方向,与一般工作人员、堆料等保持一定距离。锅内沥青不能超过锅容积2/3。熬制中不断搅拌

规范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3.4.5 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3)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7.1.7 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3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 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5 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 6 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 6.5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6.5.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处。伸缩缝的间距可按表6.5. 1采用。 表6.5.1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注:1 对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砌块、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房屋,取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当墙体有可靠外保温措施时,其间距可取表中数值;

2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3 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4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5 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缝宽度应满足各种变形缝的变形要求;在进行立面处理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3.4.5 体型复杂的建筑并不一概提倡设置防震缝。由于是否设置防震缝各有利弊,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总体倾向是: 1 可设缝、可不设缝时,不设缝。设置防震缝可使结构抗震分析模型较为简单,容易估计其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但需考虑扭转地震效应,并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确定缝宽,使防震缝两侧在预期的地震(如中震)下不发生碰撞或减轻碰撞引起的局部损坏。 2 当不设置防震缝时,结构分析模型复杂,连接处局部应力集中需要加强,而且需仔细估计地震扭转效应等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 6.1.4 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 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3.4.9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设置防震缝。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 3.4.10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