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战略
一.战略基本情况介绍;
2014年9月“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二、为什么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一政治意义:
1.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符合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它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
3.符合当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世界多极化,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时代潮流,亚洲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中坚力量;如何巩固和平发展,进一步凝聚亚洲国家的共识和力量,增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和谐亚洲是亚洲国家的共同课题;
4.体现了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既密切关注自身国家核心利益,又对他国利益合理关切,在加快中国发展同时共同促进世界发展;
5.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国与国之间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调整,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6.体现了我国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是替人民负责的政府;
二经济意义:
1.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新举措;据中国经济网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
2.是我国经济领域创新的举措,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经济增长,综合国力增强;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3.是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客观要求,是应对国际经济挑战,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化解国内优质过剩产能的有限途径;是主动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提升中国经济实力的举措;
4.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理念是加强同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
贸合作,中国同中亚及东南亚各国历史上有着共同的发展经历,文化相通,合作基础坚固;中国新一轮的
改革开放举措有利于通过共建“一路一带”丝绸之路形成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所以关键是处理好中国
与中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发挥好上合组织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推动诸边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打造好同西部邻邦及东南亚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5.逐步形成两个辐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基础,可以逐步形成连接东欧、西亚和东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我国同东南亚的经贸关系,同时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共建丝绸经济带的倡议之所以深受中亚各国的欢迎和赞同,因为在已有的上合组织框架下,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振兴势必会形成对阿拉伯和东欧国家的辐射作用,其结果有利于新的欧亚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的形成;对中国来说,可以带动内陆沿边向西开放,相当于扩大西部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
6.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开放所到之处,经济即进入活跃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形成于2000年之后,同东部沿海相比起步较晚,必须加快对外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内陆沿边开放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的重要内容,只要加快推动和落实,将进一步激活内陆和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结合我国周边外交的发展重点,通过开放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全面提升内陆和沿边开放性经济水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成为扩大中西部开放、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版的主引擎;
7.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地区经过30多年的率先对外开放,已形成了贸易驱动型的外向型增长模式;目前企业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和海外投资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同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加快企业产品结构的升级至关重要;东部省份应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三文化意义:
1.有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扩大优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有利于不同文化相互理解与互信;“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3.有利于文化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文化具有多样性,是我们和中亚国家实施文化交流的一个有效途径;
4.是对传统丝绸之路文化意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传统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新举措,实质就是中华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高文化竞争力;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哲学意义:
1、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维;
2、体现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反映了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的方法,整体部署,分步实施;
3、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示求是的观点,为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
4、坚持了辩证否定观点,落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革命精神,注重创新;
5、体现了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既讲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又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能从中国国情出发,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我们主动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调整生产关系;
三、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我们该怎么去做
一经济上怎么做
1、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大家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
2. 进一步做好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衔接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方面鼓励企业走出去,消化优质过剩产能,对外开展工程承包,基本建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国内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加强联系,提高开放水平;
3.鼓励创新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不能依靠要素驱动;
4.中西部经济扩大开放,东部地区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二政治上怎么做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坚持认清经济和科技竞争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举措;
3、坚持互惠互利,求同存异的原则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
4、要把维持国家利益作为根本点;
5、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
三文化上怎么做
1、做好对传统文化的健康与发展,对传统文化做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注重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他国民族文化的交流,认同本民族文化,注重他民族文化;
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共同发展;
4、实施文化创新,要把文化走出去战略
哲学基本命题要点:
辩证唯物论观点:
唯物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方法论: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辩证唯物论有两个基本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方法论:1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并为人类造福;
物质的运动的,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承认运动,又要相对静止;
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但是又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认识理论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方法论运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是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动力;人类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坚持实践标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丰富和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2认识过程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将认识向前推移; 3真理原理及方法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 4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
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唯物辩证法观点: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决问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发展观;事物发展经历了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上既要注意量的积累,防微杜渐,注重从小事做起;又要注意把握质变的时机,把握发展机遇;
对立统一原理原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全面地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相互转化原理原理: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原理: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就是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它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在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它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由于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产生的,它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遇到旧事物的抵抗,因此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的新
生事物,它必将战胜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必然性、上升性的体现;但是它的成长过程又是异常艰难曲折的,有时还会出现暂时的复辟、倒退,这是上升运动中曲折性的表现;那种一遇曲折,就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的态度,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态度;
第二,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如果看不到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外国东西,要有选择地吸收,“洋为中用”,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既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分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作用原理及方法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分原理2.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
对独立性;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即相信群众前提,依靠群众手段,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目的;青年学生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就要在“情”、“理”、“行”三方面来一个转变;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价值观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和坚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2 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5.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
原理内容个人和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首先,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其次,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它是我们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青年学生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6.人生价值两个方面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其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基本前提和条件;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既不能否认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从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然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7.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原理内容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和可靠标志,是一切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应把自己与社会,与人民联系起来,竭诚地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时候要从他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多少来衡量,既要看到他的物质贡献,又要看到他的精神贡献;
8.人生价值的实现
原理内容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又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