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收在我国财政中的作用

浅谈税收在我国财政中的作用
浅谈税收在我国财政中的作用

浅谈我国税收及其财政收入的作用

姓名:王丹学号:20095011136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摘要: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财政收入又是政府组织财政支出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而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我国税收及其财政收入的作用,为实现更好的组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实现社会公平作出重要参考价值。

来自于很多方面,

关键词:税收;政收入;原则;作用;影响因素

前言

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税收是财政收入中最基本、最稳定可靠的形式,税收过程就是国家组织筹集财政收入的过程,也是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有重要作用。在财政收支和税收征管中都要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财政和税收都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调节手段。

一、税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2、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以法律、法令形式对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 权力) 与义务进行制约,既不是由纳税主体按照个人意志自愿缴纳,也不是按照征税主体随意征税,而是依据法律进行征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税收

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征税过程中。

3、税收的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一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财政统一分配,而不直接向具体纳税人返还或支付报酬。税收的无偿性是对个体纳税人而言的,其享有的公共利益与其缴纳的税款并非一对一的对等,但就纳税人的整体而言则是对等的,政府使用税款目的是向社会全体成员包括具体纳税人提供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税收的无偿性表现为个体的无偿性、整体的有偿性。

4、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预先规定了统一的征税标准,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这些标准一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税收的固定性包括两层涵义: 第一,税收征收总量的有限性。由于预先规定了征税的标准,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征税数量就要以此为限,从而保证税收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适当比例。第二,税收征收具体操作的确定性。即税法确定了课税对象及征收比例或数额,具有相对稳定、连续的特点。既要求纳税人必须按税法规定的标准缴纳税额,也要求税务机关只能按税法规定的标准对纳税人征税,不能任意降低或提高。当然,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某一个时期而言的。国家可以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地修订税法,但这与税收整体的相对固定性并不矛盾。

二、我国的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依据国家权力从社会产品分配中所筹集的财政资金。它是社会产品分配中归国家占有和支配的部分

(二)财政收入原则

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原则

2.兼顾三者和两级利益原则

所谓“兼顾三者利益”是指财政在处理国民收入分配,并财政收入统计图相应取得自身收入的过程中,不能只顾财政收入的取得,还应将必要的财力留

给单位和个人,以调动和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兼顾中央与地方两级利益”是指国家财政在处理国民收入分配,并相应取得自身收入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兼顾中央级财政和地方级财政的利益关系。按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我国的国家财政是分别由中央预算和地方总预算构成的两级财政。两级财政有各自具体职能,也形成各自的利益关系,因此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应兼顾两级利益关系。

3.“合理负担”原则

“合理负担”原则主要体现在税收中,就是指在组织财政收入时,按纳税人收入的多少,采取不同的征收比例,实行负担能力强的多负担,负担能力弱的少负担。它通常采取不同的征税范围,不同的税率,减免税等方式来实现。实行合理负担,是实现企业公平竞争的需要,也是保证国家财力的需要。

(三)财政收入的作用

1、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财政分配是收入与支出的统一过程,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财政收入则是财政支出的前提和保证,在一般情况下,收入的数量决定着财政支出的规模,收入多才能支出多。因此,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聚集资金,才有为更多的财政支出创造前提。

2、财政收入是实现国家的职能的财力保证。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社会产品,财政收入正是家资金的重要手段。对实现国家职能有重要意义。

3、财政收入是正确处理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财政收入的取得不仅仅是个聚集资金的问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取得多少、采取何种方式,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涉及到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处理。只有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才能达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分配关系的目的。

三、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

税收具有组织收入的重要职能。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从早期的奴隶社会起,税收就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如我国夏、商、周三代的“贡”、“助”、“彻”,相传罗马的土地税、古埃及向农村公社强制进行的农产品摊派等,都是当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在中国,素有“皇粮国税,自古有之”之说,就是例证。

税收财政职能发挥,要处理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

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职能的发挥程度,首先取决于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如果税收比重过低,意味着人们把较多的财政收入任务放在其他收入形式上,税收筹集资金功能的发挥不可能充分; 而当税收成为最主要财政收入形式后,意味着税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其组织财政收入职能才会有较大程度的发挥。

2.税收( 财政收入) 总量。

当税收确立其最主要财政收入形式的地位后,税收总量的确定,实际上就是财政收入总量的确定。这个总量的确定,应坚持满足国家履行职能的需要,又不能超过社会经济负担能

3.税收筹集资金的形式结构。

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职能的发挥,总要借助若干个具体的税种,这就牵涉税种形式结构的问题。税种形式结构问题包括税种数量和各税种在税收总额中所占的地位等问题,科学合理的税种结构有利于发挥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作进一步的讨论。

四、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作用

(一)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

1、是税收来源的广泛性。税收不仅可以对流转额征税,还可以对各种收益、资源、财产、行为征税; 不仅可以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征税,还可以对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征税; 等等。税收保证财政收入来源的广泛性,是其他任何一种财政收入形式不能比拟的。

2、是税收收入的及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因此税收就把财政收入建立在及时、稳定、可靠的基础之上,成为国家满足公共需要的主要财力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作用

(二)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但市场配置资源,也有它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如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外部效应、自然垄断等)。这时,就有必要通过税收保证公共产品的提供,以税收纠正外部效

应,以税收配合价格调节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企业和行业的生产,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三)调节需求总量的作用

1、运用税收对经济的内在稳定功能,自动调节总需求。累进所得税制可以在需求过热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自动增加课税,以抑制过度的总需求;反之,亦然。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

2、根据经济情况变化,制定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在总需求过度引起经济膨胀时,选择紧缩性的税收政策,包括提高税率、增加税种、取消某些税收减免等,扩大征税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压缩社会总需求,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反之,则采取扩张性的税收政策,如降低税率、减少税种、增加某些税收减免等,减少征税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

(四)调节经济结构的作用

1、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税收涉及面广,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可以鼓励薄弱部门的发展,限制畸形部门的发展,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

2、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通过税收配合国家价格政策,运用高低不同的税率,调节产品之间的利润差别,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

3、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对生活必须消费品和奢侈消费品采取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五)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决定的分配机制,不可避免地会拉大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客观上要求通过税收调节,缩小这种收入差距。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公平收入分配。通过开征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可以适当调节个人间的收入水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鼓励平等竞争。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由于价格、资源等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平等竞争,需要通过税收进行合理调节,以创造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六)保护国家权益的作用

1、根据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各国进行税收谈判,签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交往。

2、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进口商品征收进口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和幼稚产业,维护国家的经济独立和经济利益。

3、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某些出口产品征收出口关税,以限制国内紧缺资源的外流,保证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

4、为扩大出口,实行出口退税制度,鼓励国内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5、根据发展生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七)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强税收监督,督促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有:

1、保证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偷逃税款的现象,使国家财政收入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加强税收监督,严肃税收法令和纳税纪律,才能保证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任务的顺利完成。

2、保证经济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税收监督,可以了解税收政策的效应,有利于协调税收活动同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相吻合,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同时,将搜集到的税收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可以使税收更好地发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3、保证国家税法的正确贯彻执行。通过税收监督,可以揭露、制止和查处违反国家税法的行为,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从而保证国家税法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

4、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通过税收监督,积极配合公安、司法、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财经纪律,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

参考文献:

[1]、张志超,李平.政府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Martin Feldstein.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邓子基等.比较财政学[M].北京:中

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4] 刘新利. 宏观经济均衡中的税收负担和税收收入决定因素[ J] . 税务研究, 2000.

[5] 宋鹏源. 关于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J ] . 财税纵横,2008, ( 5) .

[6] 樊丽明, 张斌. 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的关联分析[ J] . 论坛, 2003.

[7]邝随,梁品荣,林京华,罗建文,马维胜,丁颖.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J].税务研究,1997(05).

[8]吴春祥.新经济增长下的税收收入探析[J].唯实,2001(02).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知识归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一、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2.财政收入的构成: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3.分配政策的影响 (1)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2)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点拨:(1)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行使国家职能,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2)但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妨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3)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还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必须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必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财政支出及其构成

浅谈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税收分析是税收理论和税收工作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一个效能工具。税收分析的目的就是分析税收与经济的适应度,通过税收分析,能够准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及时发现日常征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程。对反映和检验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反馈和监督税收法律政策执行情况、保障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税收分析既是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征管、监控税源变化、评估税收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方式。目前,税收分析总体上看还处于初级阶段,效果还不太理想,和新时期税收与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目前税收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县级局存在对税收分析工作重视不够,相关部门参与分析不够的现象,税收分析仅限于由计会岗位人员独立完成撰写任务。 (一)税收管理人员参与税收分析的意识不够造成分析依据不充分。税收管理员工作在税收征管的最前沿,能够充分掌握所管辖的各行业、各部门的税源变化,但往往税收管理员或是没有深入实际调查,或是懒与动笔,或是敷衍应付,不能够为计会部门提供详尽的分析、预测的可靠依据,而计会岗位人员对税源管理又不熟悉,与实际业务联系很少,造成税收分析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的现状。 (二)税收分析中“就数字论数字”现象不能揭示内在规律。有些税收分析通常是大量的数据堆砌,却缺乏产生这些数字的充分理由。这样的税收分析不能揭示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内在的主要矛盾及问题,不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弱化了税收的预测、指导作用。 (三)税收分析“八股文”定式的存在影响税收分析的质量。现阶段的税收分析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存在公式化模式分析的误区,束缚了税收分析人员的创新意识,使税收分析不够深入、角度不新、内容没有深度、千篇一律,不能够准确分析出增、减收入的深层次的原因,不能充分反映某一时期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四)税收分析中“以偏概全”影响分析质量。以个别、典型实例为根据来说明税收问题的整体状况。比如:典型的情况是在说明本地税源不足时,只举出某重点税源企业,今年税源比上年减收多少,就得出结论“本地税源严重萎缩,难以完成本年的收入任务”。等到年底超额完成收入任务时,转而又列举其他企业增收原因来说明“经济税源的发展是今年税收收入超收的根本原因”。这种只顾眼前,以偏概全,而导致前后逻辑混乱。 (五)税收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税收分析要求分析人员不仅要精通计会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很强的经济理论知识、税收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水平,还要对事物有一定的敏感性、创新性和前瞻性,而我们的计划分析人员在其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所欠缺。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怀集一中曾晓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理解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以及税收的三大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税收和利润的区别和联系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对我国税收的认识,帮助学生提高依法纳税,自觉纳税的意识 教学方法:举例法,讨论分析法,讲解法 导入新课:列举有关南昆铁路,京九铁路,三峡工程等事例,提问学生:“修建这些工程的钱从哪里来?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财政拨款 教师提问“财政收入主要又从哪里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税收――我们知道财政在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那么税收又有什么重要作用呢?我国税收是什么性质的税收呢?这些都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税收的性质(板书) 要求学生阅读有关课文,点出国家的性质决定税收的性质,虽然不同国家的性质不一样,既然都是税收,他们也是许多相同的特征,要求学生阅读完第一自然段,并归纳: (1)税收的共同特征:(板书) 1.税收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都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 3.税收具有共同的特征. 4.税收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5.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 6.税款都是取之于民

过渡:(这些特征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就形成了各自的独特特征) (2)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性质(板书) 投影显示材料一:1999年1-11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完成91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增收1225亿元。在已实现的9172亿元税收中,国内增值税,消费税“两税“收入完成42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增收315亿元。 这些税收都是来源于人民,与封建社会不同的是,国家并未将这些税收用于自己的利益而是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学,巩固国防,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投影二 1999年,国家财政支出540个亿用于提高居民收入,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了30%;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费得到了增加,全国受益人口达8400万,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比1998年增长9.3%,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可增长4%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税收在逐年增长,其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加重企业和人民的负担。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看出社会主义税收体现的分配关系而不是剥削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国家政治机构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得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1)。从税收的来源看……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从税收的使用来看…… 二.我国税收的作用(板书) (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板书) 提问:为什么是基本形式? 教师归纳:第一税收是国家实现其基本职能的基本形式,这是税收的基本作用。凭什么呢?政治权力 第二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5%,是基本形式 第三税收可以使财政收入得到尽快实现,因为他凭借政治权力,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受企业状况好坏影响。 要求学生思考课本上的想一想,进行课堂讨论

财政与税收重点

简答题 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P60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正向作用、线性关系 (2.)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制约作用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政 策倾向确定财政收入的水平 3、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由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是影响财政 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1)价格总水平 (2)价格结构性变化 二、国债发行的方式有哪些?P83 1.承购包销方式 2.公募拍卖方式 3.直接发行方式:亦称承受发行法 4.连续经销方式 国债负担是指国债的发行和偿还所产生的经济负担。包括: (1)债务人负担(借债要还本付息的负担) (2)债权人负担(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3)纳税人和其他劳动者负担(国债实际是捐税的预征,往往会形成债权人,债务人和纳税人的负担) 四、预算外资金的特点和定义P105 1、定义: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 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2、特点 (1.)自主性:财政专户存储,单位拥有支配权与使用权 (2.)专用性:专款专用 (3.)分散性:来源繁多、分散使用 (4.)灵活性:自行安排使用,管理灵活 五、财政政策的效应有哪些?P126 1.“内在稳定器”效应 2.乘数效应: ①投资或公共支出乘数效应;②税收乘数效应;③预算平衡乘数效应 3.奖抑效应 4.货币效应

六、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P123 1.税收(税收作为调节手段,一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是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2.财政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公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财政工具) 4.财政预算(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反映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和收支差额上) 七、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1.社会保险 2.社会福利 3.社会救济 4.社会优抚 八、税负转嫁的主要形式以及定义是什么?P150 1、定义: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 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2、主要形式: (1.)税负前转:亦称顺转或向前转嫁, (2.)税负后转:亦称负逆转或税负向后转嫁 (3.)税负消转 (4.)税负辗转 (5.)税负叠转 (6.)税收资本化 九、增值税的特点有哪些?P182 1.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避免重复征税 2.具有征收的广泛性:税源充裕、道道征税 3.具有税收中性:同一商品同一税负 4.实行税款抵扣制度 5.实行价外税制度:消除对成本、利润和价格的影响 十、影响税收制度结构的因素有哪些?P168 1.生产力发展水平 2.经济结构 3.政府调节经济的意图 4.税收征管水平 5.历史原因 6.国际影响 计算题 一、增值税

税收作用研究论文

分类号密级 U D C 编号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的作用 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 年级2012级 学生姓名吴利玲 学号 指导教师贺晶 二○一五年四月

汉口学院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引言 (2) 2 税收的职能作用 (3) 2.1 税收的职能 (3) 2.2 税收的基本作用 (4) 3 浅析我国税收的作用 (5) 3.1 我国不同时期的税收作用 (5) 3.2 当前条件下我国的税收作用 (5) 4 探究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作用 (8) 4.1 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 (10) 4.2 税收对经济总量的调节 (10) 4.3 税收是矫正经济外部性的重要工具 (9) 4.4 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10) 5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高一政治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识记: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的作用。 2、理解:举例说明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适用: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 板书设计: (1)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同点 1、税收的基本特征见图表 (2)不同制度下税收的不同点 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的 (2)“取之于民”反映的是劳动者局部利益与我国税收的2、我国税收的性质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正确结合性质和作用(3)社会主义税收是“用之于民”的 (4)“用之于民”反映税收代表这部分社会产品 和国民收入归全社会共同占有,为全体劳动 人民的利益服务 (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我国税收的作用(2)税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杠杆 (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主要手段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方法:复习—导语—学生自学—讲解重点、难点—归纳小结—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什么叫税收? 2、税收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税收,那么,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税收的性质是不是都一样呢?我们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讲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课:(看书自学,思考题投影打出) ①各国税收有哪些共同点? ②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③我国税收的作用有哪些? 教学要点: 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板书)

绿色税收与中国

绿色税收与中国:浅谈绿色税收体系在我国的现状与完善措施 蒋欣怡2009211408班09211915 摘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小视,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对我国现行的绿色税收进行分析,得出完善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方法有: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收入中性原则、专款专用原则;不断绿化现行税制;择机推行“费改税”;设立新绿色税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环保税收的宣传,提高公民自觉纳税的意识。 关键词:绿色税收绿色税收体系完善 1 我国环境资源现状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小视,温室效应、能源匮乏、大气污染、人口膨胀和物种灭绝时时刻刻威胁着国民的生存环境。 1.1.1 水污染 目前中国正面临的最可怕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资 源紧缺的形势严峻。 1.1.2 大气污染 我国的资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也不断扩大,直接造成我国大量林木死亡,土壤和水体酸化。同时,烟尘与粉尘也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烟尘的主要排放源是火电厂和工业锅炉,可是我国目前许多电厂使用的大多为低效除尘器,因此烟尘排放量居高不下,严重危害大气环境。另一方面,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近年来数量增长迅速,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尾气中的铅也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1.1.3 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而对于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又明显不足,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储存状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 2.国外绿色税收体系主要内容与借鉴 2.1 国外绿色税收历史发展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一直是欧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到了20世纪初,欧盟主要工业化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完成了君主政体向民主政体的改组。工业和人口的高度密集,在排放没有限制的情况下,造成了许多环境污染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因工业污染物高度聚集,造成60人死亡,几千人发病。1952年12月,由于全城居民燃煤取暖排放含硫量高含粉尘量大的有害气体,英国伦敦5天内死亡4000多人。20世纪50年代以后,汽车工业、无机和有机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煤和石油成为欧盟的主要能源,工业排放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公害事件有增无减。环境公害事件的频繁出现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欧盟实行民主政体的国家,其民众中的呼声及民众的选票对政党执政、政府行为、政府决策及政策的制订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争取选票,

税收的意义与作用

税收的意义与作用 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马克思指出: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 “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 ”19世纪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说: “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 ”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

用。 对税收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获得公共产品的需要。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公共权力(政治权力)。 税收征收的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是无权征税的。 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必然是政府管理社会和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 3、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4、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进行。 二、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在保证和实现财政收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国家可以通过设置税种、调整税目和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收等方式,有效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国家政权的存在又依赖于税收的存在。 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有效运转。 税收是国家经济交往中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在国际交往中,任何国家对在本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或个人都拥有的税收管辖权,这是国家权益的具体体现。 扩展资料:

浅谈税收对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浅谈税收对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131501510001 税务柏莉 摘要: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学中以帕累托效率作为衡量标准,现实中,资源配置后很难达到帕累托效率,但可能达到卡尔多效率。税收调整资源配置,使一部分人受损,另一部分人受益,因此“卡尔多效率”为政府运用税收调整资源配置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税收的构成要素角度,实现对资源配置调整。 关键词:资源优化配置帕累托效率卡尔多效率 一、资源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即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用途之间进行选择、安排和搭配。生产过程中,包含的四个生产要素分别为生产资料要素(资本和物质资源)、劳动力要素、管理要素、信息要素。资源配置就是产品生产者对上述四个要素分配和使用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资源都是有限的,处于稀缺状态,因此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一个社会所拥有的全部资源配置到最符合社会需要的各个部门当中去。优化配置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指配置过程获得最佳效率,也就是在既定的资源状况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资源配置尽可能高水平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如何衡量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现代经济学多以帕累托效率作为衡量标准。所谓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一种资源的调整可以不使其境况变坏而使他人境况变好。根据帕累托效率的一般表述,效率具体又可分为生产效率、交换效率、生产和交换结合效率。实现帕累托效率,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经济处于完全竞争,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影响,其中尚包含一些隐性的前提假设,如没有垄断、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因素,也包括没有来自制度或政策方面的扭曲因素,条件非常苛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由市场机制来完成的。市场机制的功能在于在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作用下,市场上各类商品价格会随着供求状况而高低变化,市场价格的高低又反映着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而引导着资源从经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节约和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以适应社会需要。在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没有任何外部干扰因素,市场机制会自发引导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税收应当保持“中性”,不应干扰市场机制的运行,以避免市场价格信号失真,使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此时,不存在税收调整资源配置问题。之前也提到,完全竞争的条件太苛刻,只是一种近乎理想的模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存在许多缺陷和诸多外部干扰因素,资源无法自发达到优化配置。政府需要借助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矫正市场缺陷,调整资源配置。 只要经济资源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就存在重新配置资源的问题。

浅析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

浅析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累积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威胁。加强环境保护,以税收强制手段控制全球环境退化度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些具有环保特点的经济概念,诸如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绿色会计、绿色营销、绿色税收等都相继出现。这些“绿色”概念,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将环境资源的消耗与补偿纳入经济范畴,从而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税收的概念最早主要是基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即对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主体征收特别税种,使外部成本内在化,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深化后,绿色税收概念被赋予更新、更广阔的内涵。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显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生产者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导致对森林草地资源的过度采伐和放牧,使森林、草场等植被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草场的退化;二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致使一些高能耗、重污染型企业发展迅速,致使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量骤增,对我国的大气、陆地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为了有效地治理和减少环境污染,就要求我们不仅需要采取法律、科技、计划等手段,而且需要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经济手段。税收作为我国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环保方面也应发挥作用,特别是随着“绿色税收”理论的提出和实践,使税收调控职能在环保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目前,我国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 1、增值税:对原材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研石等废渣的建材产品和利用废液、废渣生产的黄金、白银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免税优惠。 2、消费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鞭炮、烟火、汽油、柴油以及摩托车、小汽车等消费品列人征收范围,并对小汽车按排气量大小确定高低不同的税率。 3、内资企业所得税:规定利用废液、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可以在5年内减征和免征企业所得税。 4、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规定外国企业提供节约能源和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专有技术所取得的转让费收人,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其中技术先进、条件优惠的,可给予免税。此外,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也对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应当肯定,这些税收政策在减轻和改善我国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浅析当代中国税收

浅析当代中国税收 作者:伍梁京 引言: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分配手段,税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维持在百分之90以上,但是基于中国特定的政治法律环境,作为财产的再次分配呈现出诸多不公平的现象,凸显政府企业个人的三方博弈,在此浅析一下中国当代各大税种的现状和问题。一:增值税理应取消 增值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增值税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增值税起源于法国,当时法国财政收入流转税依赖营业税不仅课税面狭窄而且存在重复增税的问题,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财政收入并且偷漏税严重,因此在税改的基础上引入了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本质上属于财产税间接税,转嫁性强,征收与否一直是学术界的一大争议课题。我国从1979年在部分城市试点增值税,93年实行增值税全面改革,采纳消费性增值税,由于增值税是对产品增值额增税,消费性增值税允许扣除生产资料和用于成产经营的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也就是说这类增值税课税对象不包括生产资料部分,仅限于当期生产销售的所有消费品。谈到上述两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增值税成为第一大税种,比例维持在60%上下,作为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重要来源【增值税在分税制改革实行共享税,中央享受75%,地方享受25%】,但是随着入世以来中国企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其他税种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逐年增加,况且除了税收以外,国家财政收入的其他来源,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等。因此,对于转嫁税本应作为附加调节税却成为我国第一大税种,本身的不合理性再加之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更添加了不光色彩,严重损伤了消费者的利益,作为弱势群体的一方,以及在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散,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局面下不得不提出取消增值税的这个构想,再次我从几个方面论证我的大胆构想。第一,增值税真正的缴纳者?众所周知,增值税是基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流转税,纳税人主要是从事生产销售活动的企业,企业是纳税人,由于普遍我们消费者的税收意识不强,我们总以为增值税是企业缴纳的,跟我们消费者无关,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前文所述,增值税具有转嫁性,也就是企业将税负以成本的方式转嫁给我们消费者,我们是真正的纳税人,换句话说是一个终端产品的增值的一部分收益归企业,另一部分税收在分配的形式归国家,承担税负的就是我们消费者,前文所述我们采纳的是消费性增值税,对于企业经营的生产性资料是允许抵扣的,所以企业几乎没有增值税的负担。增值税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是我们个人税负的最大负担,而非个人所得税,下文我将探讨个税的问题。第二,发票真的是维护消费者权益吗?我想一个小学生都知道买东西索取发票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不开发票就会导致商家或者企业偷逃税款,可索取发票了真的可以维护我们

绿色税收

我国绿色税收现状、问题及完善建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绿色税收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机。因此,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后引入了绿色税收制度并取得了成功。目前,中国绿色税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针对环境污染的专门税种欠缺,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弊端重重,相关税种设计时环保因素考虑不够等。针对相关问题我们采取了完善现行税收体系,以污染税代替污染费,确定独立的污染税税目,完善税收优惠措施,建立鼓励性税收制度等措施。 关键词:绿色税收税收优惠税制改革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十分脆弱,加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以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都将带来新的资源环境挑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极其艰巨。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其中税收政策的作用尤为值得重视。论文重点研究三个方面:一国外绿色税收的实践经验。二中国绿色税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三完善中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建议。 一、国外绿色税收的实践经验 (一)国外绿色税收的主要形式 发达国家征收的环境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废气税,如二氧化硫税、二氧化碳税。美国已在上世纪70年代开征了二氧化硫税。第二,水污染税。德国从1981年开征此税。第三,固体废物税,如一次性餐具税、饮料容器税、旧轮胎税、润滑油税等。第四,噪音税。美国对使用洛杉矶等机场的每位旅客和每吨货物征收1美元的治理噪音税,税款用于支付机场周围居民区的隔离费用,日本、荷兰的机场按飞机着陆次数对航空公司征收噪音税。第五,生态税,如森林砍伐税。 (二)绿色税收的优秀实践——丹麦的绿色税制 作为绿色环保运动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丹麦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显著环保目的的税种,尤其是1992年率先实施了二氧化碳税,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通过实施前所未有的生态税制改革,丹麦初步建立起以能源税制为主,其他税种相配合的绿色税收体系,现环境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0%左右,为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 能源税制 能源税的征税对象主要是矿物燃料和电(罐装液化气、燃料油、煤、电和天然气等),具体包括普通能源税和污染排放税(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 第一,普通能源税。最初适用于石油产品和电,其目的是促进能源节约和刺

第三章税收的职能和作用习题

第三章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本章重点和难点 1、税收的职能的概念。 2、税收的收入职能、调节职能、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税收的宏观作用机制的具体内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的作用。 学习目的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牢记税收职能、税收作用的概念;理解税收的收入职能、调节职能、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税收的宏观作用机制的内涵和具体内容;重点掌握税收作用和税收职能的区别;了解税收的调节职能的具体作用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的()是税收首要的、基本的职能。 A、经济职能 B、财政职能 C、分配职能 D、调节职能 2、把个人的经济资源转移到未来某个时期以便在未来得到满足的活动是() A、税收 B、投资 C、储蓄 D、消费 3、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主要是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但是市场调节有一定盲目性,需要国家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A、宏观调控 B、税收作用 C、价格杠杆 D、行政法规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 B 2.C 3.A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职能的特征在于它的() A、内在性 B、外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E、决定性 2、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 A、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B、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 C、适用比例的固定性 D、决定财政收入的强制性 E、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3、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主要表现在() A、税收对经济政策的调节 B、税收对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调节 C、税收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调节 D、税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E、税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 4、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低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国家() A、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B、扩大财政支出 C、减税 D.、增加消费E、使企业增加投资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作用表现在() A.、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资金需要 B、税收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C、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机制的形成

浅谈如何发挥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作为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的税收在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国家税收更能体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国力强大,税收政策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一、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建立与完善的税收制度 税收是一种分配方式,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国家征税是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如果不能科学管理,可能对纳税人或社会带来超额负担。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首先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其次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在税制建设上税制应该统一,公平,简化,扩大税基,合理制定税率,征纳成本低。 1、税收的宏观调控要求及时、足额、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掌握必要的财力、物力,在我国当前突出的表现应该是提高整个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调节供求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和防范通货紧缩,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矫正收入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包括缩小地区间差距。 2、改革流转税,实行内外资企业统一的流转税制,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扩大到整个工业生产和流通领域,税率统一,同时开征消费税和资源税,并实行差别较大的税率,体现税收对特种消费品高额收益和自然资源级差收益的调节。利用各种产品的供求弹性不同,影响税负转嫁的程度,从而影响产品的相对价格和生产者消费者的抉择。通过统一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行税利分流,取消国有大中型企业调节税,取消企业税后征集“两金”,取消奖金税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创造必要条件。 3、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公司制是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所采取的一种主要企业组织形式。税收作为对微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果进行课征的一种分配活动,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和产权制度的不断创新,其有关政策和制度也必须作进一步完善,以更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统一企业所得税,降低税负。建立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均采用统一的计税依据和税率,取消单独对外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的做法,平衡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企业所得税前的扣除项目应当按照国际通行的财务、会计准则设计,不合理的税前扣除规定应当修改。原则上,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支出和费用都应当允许在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对于工资和坏账核销等对金

浅析我国绿色税收

浅析我国绿色税收 论文关键字:绿色税收产生现状措施 论文摘要:我国改革开发年来国内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世界银行与环境经济专家在《关于中国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国,严峻的现实促使我们必须改变思路。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走“绿色税收”的路子,努力改善我国的环境状况,这也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绿色税收也称环境税收,是指对投资于防治污染或环境保护的纳税人给予的税收减免,或对污染行业和污染物的使用所征收的税。从绿色税收的内容看,不仅包括为环保而特定征收的各种税,还包括为环境保护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自年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掀起了绿色税制改革的热潮。然而,我国现行税制还未能充分体现生态环保目标,绿色程度不高。但是,绿色税收在国际上却是一种通行的经济手段,其目的就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强化纳税人的行为,引导企业与个人放弃或收敛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同时筹集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绿色税制的征收使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全球经济一体化、绿色税制的国际化势在必行,也是改善我国目前环境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绿色税收的产生和意义 1绿色税收的产生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机,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极大重视。加强环境保护,以税收强制手段控制全球环境退化度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与环境问题,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使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准则得以公认。随着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确立,为解决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退化问题,经济学家庇古率先提出“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是绿色环境税收得以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生产者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导致对森林草地资源的过度采伐和放牧,使森林、草场等植被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草场的退化;二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致使一些高能耗、重污染型企业发展迅速,致使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量骤增,对我国的大气、陆地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有关资料表明:燃煤、化工废气所造成的污染,使全国500多座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大多数都不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水使全国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有80%被污染,特别是淮河、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一些重要的大型湖泊,其污染程度已影响到城市的正常供水。可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治理和防止我国的环境污染,就要求我们不仅需要采取法律、科技、计划等手段,而且应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经济手段。税收作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环保方面也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绿色税收”理论的提出和实践,使税收调控职能在环保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2绿色税收的意义 (1)绿色税收的定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一些具有环保特点的经济概念,诸如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绿色会计、绿色营销、绿色税收等相继出现。这些“绿色”概念,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环保的重

财政与税收的教案

第8课财政与税收 考纲展示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主干解读】 理解1种意识 纳税人意识 把握2种关系 财政收支的关系、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理清2个构成 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支出的构成 牢记2个作用 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区分3个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 牢记4种行为 违反税法的行为 考点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考点梳理 1.财政收入 (1)财政 ①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②实现形式:财政主要是通过国家预算的形式实现的。

③本质:一种收入分配关系。 (2)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温馨提示】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财政支出 (1)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构成: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3.财政收支关系 (1)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温馨提示】合理的财政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过大的财政赤字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重难突破 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保障财政收入持续增加。 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全面认识财政赤字 (1)含义: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如果财政支出略大于财政收入,不属于赤字。 (2)出现的原因 ①收支不平衡:当年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财政收支结构失衡。 ②调节经济: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3)产生的影响

浅谈税法作用的法理(一)

浅谈税法作用的法理(一) 摘要:从法理角度对税法作用进行探讨与研究是社会进化到以人为本阶段所必须进行的工作。本文试从探讨法律一般意义的作用出发,对税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展开分析,以期为深入理解税法作用开拓思路。 关键词:税法法理规范作用社会作用 税法作用是税收理论与实践中一个极具重要意义的课题,历代经济学家,特别是财政、税务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该课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颇有裨益的结论。归纳起来,主要有:对国家财政收入的保证;对经济的调节;实现社会公平等。但对此若做进一步的思考,不难发现这众多的讨论多是从“税”的角度展开的,其结论也多反映为对经济理论的贡献。那么,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就会看到,对税法作用的研究还可以从法理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思考,沿着这个思路将会使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理论研究天地。为从法理角度展开对税法作用的探讨,先对“法”的一般意义上的作用表述做一扼要了解,并进而延伸至税法作用的法理思考。 一、税法的规范作用 税法作为国家庞大的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对特定范畴—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性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对特定的当事人—纳税人和国家税务机关及各相关机构;对其特定的行为—税款的缴纳与征收,及相关的管理活动;所作出的成文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它的规范作用体现在: 第一,对相关主体税收征纳行为的规范指引。 税法的指引作用是对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税款征缴行为提供决策的相关信息,以使当事人明确其在税收征缴活动中的权力与义务。税法的这种指引作用对税收征纳的双方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特点,即对税务机关的指引更多的体现为“个别指引”;对纳税人的指引则体现为“共同的规范指引”。所谓“个别指引”,即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对具体的人和事的指引。当某项法律或某项法律条款涉及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的时候,法律的指引就表现为“个别指引”。个别指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常是直接针对一些特定的、易控的机构。个别指引通常也需要很高的信息成本。从税法规范对税务机关的指引作用看,由于税务机关的特定身份,它是一个有内部约束力的有机整体,它的行为不是某一个自然人的任意行为,行为主体的外延也十分清晰。因此,税法中的各种针对税务机关的条款的指向就十分明确,发挥着个别指引的作用。所谓“共同的规范指引”是通过抽象的规则对同类的人和事的指引。由于一项法律规则可以对无数人、无数事件提供信息指导,这就大大节省了信息成本,提高了指引效率。税法中所有针对纳税人的规则都将发挥共同规范指引的作用。税法所涵盖的纳税人范围极其广泛,而且在各税种税法纳税人的界定时又取决于其是否拥有相应的课税对象,情况十分复杂。因而相关税法只能体现为共同的规范指引。税法的共同规范指引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统一性和可预测性的优势,在建立和维护税收征管秩序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 第二,对相关主体“自身”与“他人”纳税行为的预测与评价作用。 从法律的一般意义上讲,其预测作用就是指人们可以依据法律预先估计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从而对如何行为作出安排;其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具体到税法,可以看到,它不仅具有一般法律意义上的预测与评价功能,而且由于税法本身的特性,表现出其预测与评价的特定内容。 首先看税法的预测作用,税法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税收征纳的过程中给相关主体的行为提供一种大致确定的预期。这种预期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纳税主体进行经济核算必不可少的参照系,或者说,有了税法的明确规定,纳税人在进行生产经营以及其他经济活动之前,便可大致计算出其经营的后果,测算出可能的利润空间。纳税主体依据税法对他人纳税行为的预测更多地体现为将自身纳税义务与他人纳税义务的比较,从而决定对税法的遵从程度。一般讲,税法制定得越公平,每一纳税主体对他人纳税行为的预测结果就越具有积极意义;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