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docx
基于中国视角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解读
基于中国视角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解读作者:路玮丽,王慧玉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24期内容摘要: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米尔斯海默根据美国的发展史,推断中国将效仿美国、谋求霸权,从而对美国国家利益和现行国际秩序形成威胁。
米尔斯海默将中国的发展推断为“中国威胁”,固然是基于其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还受到历史记忆和镜像思维影响。
学术界应破解该错误推断,构建诠释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大国政治的悲剧》镜像思维中国威胁论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提出,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永远不可能准确把握别国的意图。
因此,为了确保生存与安全,理性的大国总是尽可能攫取超出其对手的权力。
他总结了美国的发展之路,指出美国的发展史充满扩张与征服,并预测,中国必然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能力,“会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
[1]他坚持认为中国也会谋求霸权,“也就是说实际上会效仿美国”, [1]从而对美国形成威胁。
中国的发展被米尔斯海默预测为“中国威胁”,原因何在?固然,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是该推断的主要根源。
同时,镜像思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
美国经过大陆扩张、海外扩张,逐渐发展成强国、超级大国,其崛起路径和历史记忆不可避免地影响对中国崛起的认知。
厘清这种认知的根源,有利于化解中美认知差异、避免战略冲突、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一.镜像思维是米氏“中国威胁论”的认知根源镜像思维是导致分析判断失误的一种认知障碍,指的是分析人员设想本国处于类似情况时会采取何种行为与意图,以此来预测别国的行为与意图,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成功融合了文化迥异的各国移民,更容易认为别国的思维方式、战略意图与美国相似,即更容易受到镜像思维的影响。
美国情报史上因镜像思维导致的情报失误并不鲜见:在珍珠港事件中,美情报机构认为,日本会正视美日实力悬殊的现实,不可能悍然对美发动袭击,然而事实证明,日本人的意图与行为显然与美国人不同。
《大国政治的悲剧》第三章 财富与权力
1. 所以作者选择从物质能力来定义权力。
精选课件ppt
8
3.人口与财富:军事权力的原动力
这一节作者讨论了财富对建立强大军队的重要性。
• 潜在权力构筑用来建立军事力量的社会资源。尽管这种资源的类别有 多重,但一国的人口和财富规模是生产军事能力的最重要的要素。
精选课件ppt
4
1.概述
• 国家有两种权力:
1.潜在权力 2.军事权力(有效权力)
1. 紧密相连却并不等同。
2. 不等同是因为他们源自不同类别的资产。 3. 紧密相连是因为前者潜在权力是用来构筑后者军事权力
的。
精选课件ppt
5
1.概述
• 潜在权力:
– 是指它与竞争对手竞争时所能调动的潜能总和(资金,技术, 人员等),以一国的财富和总的人口规模为基础。
1. 什么是权力? 2.如何度量权力?
精选课件ppt
3
1.概述
• 众所周知,权利是国际政治的核心,作者认为权力是以国家拥有 的某些物质能力为基础的。
• 因此权力均势是一个有形资产的函数,这些有形资产包括每一个
大国控制的装甲师和核武器等。(权利是物质的)
什么是均势?
不是势均力敌或是实力相当的意思 而是平衡状态下的稳定的相对实力对比
• 有效权力(军事权力):
– 一国军事力量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与对手的军事实力对 比的情况。
• 在很大程度上均势等同于军事权力均势。
• 尽管军事权力是最直接有效的,但是国家也特别在乎潜在权 力,因为充足的财富和众多的人口是建立庞大军队的先决条 件。(潜在权力转化为军事权力的能力)
2011-03大国政治的悲剧
读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大国政治的悲剧》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其核心观点正如书中所言:“大国总是在寻找机会攫取超出其对手的权力,其最终目标是获得霸权,除非存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
这种观点不允许维持现状国家的存在,相反,体系中到处是心怀修正主义意图的大国。
”简单概括的说,“大国谋求最大限度的占有世界权力”或者换句话说,“大国存有进犯的预谋”因此,大国彼此之间在此种进攻性思维的互动之下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大国政治的悲剧。
在本书第一章中,米氏简要说明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背景。
以下章节回答了关于权力的六大问题。
第二章回答了国家为什么掌舵权力和追去霸权。
第三和第四章给权力下了定义,并解释如何度量权力。
第三张集中讨论潜在权力,主要包括一国的人口规模及财富数量。
第四章讨论军事实力。
第五章主要探讨大国为获取和维持权力所运用的策略。
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是对历史进行考证,看是否存在支持作者观点的证据。
第八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单结论,解释大国何时建立均势以及何时选择推卸策略,然后运用历史记录检验该理论。
第九章讨论战争的诱因。
第十章预测了21世纪前叶大国在欧洲和东北亚两个地区的可能冲突。
冷战后现实主义的江河日下与理想主义的死灰复燃,民主和平论、相互依赖和平论、国际制度和平论甚嚣尘上,但冷战后十年的发展表明,这种乐观主义显然是一种虚幻,世界依旧处于动荡与非和平之中。
在这种背景之下,米氏提出了进攻性现实主义。
为什么大国之间要争夺权力?而这种权力争夺如何导致悲剧?米氏首先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即:“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大国本身具备某些用于进攻的军事力量,为其彼此伤害甚至摧毁提供必要的资本”、“国家永远无法把握其它国家的意图”、“生存是大国的首要目标”、“大国是理性的行为体”。
而当这五个命题具备时,它们就为大国萌发并采取针对他国的进攻行为创造了强大动力。
而伴随着这五个命题而来的则是大国政治的悲剧,在米氏看来,“没有人有意预设和构想这种局面真是一个悲剧。
(完整word版)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
解析《大国政治的悲剧》内容简要:本文旨在解析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就其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主导变量与理论模型;理论的延伸与比较;写作的方法与方法论;以及米氏版的“中国威胁论”这一具体问题进行批判行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悲剧。
关键词:解析;大国;大国政治;悲剧国际政治的历史就是大国兴衰的历史,从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1】到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2】再到基辛格的《大外交》,大国政治始终是国际政治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
2001年底,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的新作《大国政治的悲剧》【4】一书出版,在国际政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继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后国际政治理论的中现实主义的最重要贡献,是国际关系课程的标准教材”【5】下文,笔者将对这一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进行批判性解析,以求揭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本质。
一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一)基本概念米尔斯海默强调,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发生的变故影响最大。
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基本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实力国家的决策和行为。
例如,1945-1990年间,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政治都深受美苏角逐的冲击”。
【6】何谓大国?米尔斯海默认为“大国主要由军事实力来衡量,一国要具有大国资格,它比须拥有充足的军事资源,以承受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打一场全面的常规战”,【7】这一大国的定义与马丁.怀特的大国定义有相似之处,怀特认为“大国是能够自信地对另一个大国开战的国家”【8】,但怀特同时强调“大国是具有普遍利益的国家,即拥有同国家体系本身一样广泛的利益”【9】。
用军事实力这个变量来衡量“大国”,在怀特时代还有情可原,因为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军事力量作用很大,但在60年后的21世纪,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使软权力的作用变的更加重要。
【10】经济的相互依赖、国际舆论与道德以及国际机制作用的增强,使得军事力量的作用相对下降,战争的代价沉重。
评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
学号:1101211530姓名:金晟专业:国际关系课程:国际关系理论专题浅谈进攻性现实主义——评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大三下学期保研之前,有一位老师在课上布置了一个饶有意思的讨论题:用进攻性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分析同学保研过程的行为。
这大概是第一次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视角去看待和自己生活如此紧贴的事项,笔者记得当时在同学们之间有许多富有想象力的辩论和探讨,也发现进攻性现实主义独特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事情有很大的意义。
当然,进攻性现实主义不仅仅是提供一种视角,它还是现实主义大阵营中的一种重要理论范式。
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大国政治的悲剧》(“The Strateg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一书被认为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是1979年华尔兹(Kenneth 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之后现实主义最有分量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分析大国政治乃至国际关系的最具解释力的理论范式之一,认为该理论“即便不能不能照亮每一个角落和缝隙,但在大部分时间内它仍是引导人们穿越黑暗的极好工具”1。
作者成书于10年前,也是冷战结束10年后,10年时间过去了,国际政治格局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中国的强大,似乎对《大国政治的悲剧》最后一章做了正面的回应。
人类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经历了至少几千年的斗转星移,历史长河中多少记忆随着尘埃一起湮灭,而留下来的大多是围绕大国所展开的,米氏认为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所发生的变故影响最大。
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实力国家的决1【美】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9策和行为”2。
大国政治的悲剧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出版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堪称从现实主义理论你角度对冷战后可能陷入危险之中的大国关系进行最为系统阐述的著作。
该书的出版适逢其时,与9`11事件后美国日趋保守和强硬的国际政策恰成呼应,从而颇受国际关系界的重视。
冷战结束后,政界和学界对国际关系理论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即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如中国存在的“民主和评论”他们对民主和平的进步高奏凯歌。
而悲观主义者正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而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是悲观派中的一个典型的权威著作。
此书的理论基础很简单,按照坐着的说法,本书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回归并发现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当代的意义,以挑战当前流行的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的乐观主义思想。
在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尼尔斯海默的理论是最狂热的,是一种“攻击性的现实主义”。
这种理论是古典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的柔和。
①这种攻击性现实主义吧现实主义推向了极端。
攻击性现实主义理论在强调结构决定性的前提下,断定国家追逐权力的本性也是未泯的,就是说,国家总是尽力所为,以获得最大化的权力,以成为霸权国家。
通常我们认为,国际结构很少鼓励国家去追求额外的权力,国际结构使国家尽力维持既有的均势;但是攻击性现实主义认为,世界政治上竭力维持现状的国家是很少的。
大国政治的悲剧: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并以缜密的逻辑阐述了骑“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
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安全的稀缺性,为获取安全而展开的激烈竞争迫使国家采取进攻性的战略,结果便常常导致冲突和战争,大国被迫最大地扩充他们的相对权利,因为这是获得安全的最佳途径。
在这部著作中他指出:21世纪早期,中国的崛起将“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而“美国将竭力阻止中国获得地区霸权,因为美国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其结果便是中美之间激烈而危险的安全竞争,这种竞争类似于美苏冷战期间那种对抗,这就是近些年来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威胁论“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国际政治是大国政治、权力分配决定了大国政治模式影响联盟的形式;大国意志在陆地上的表现是成为地区霸权(为了最安全的生存),而水域的阻遏力量使全球霸权不可能实现;大国政治的历史是修正主义国家间冲突的过程,尽管全球霸权无法实现,但大国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一企图,因此大国间处于无休止的安全竞争状态;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成功实现(美洲)地区霸权的国家,他扮演了一种“离岸平衡手”的①古典现实主义:自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出版以来,古典主义曾经一度是国际关系中最具主导性的理论。
_大国政治的悲剧_霸权逻辑的脆弱性_
2004年7月第13卷 第4期东北亚论坛Northeast Asia ForumJ ul.,2004Vol113 No14《大国政治的悲剧》霸权逻辑的脆弱性———评约翰・米尔斯海默的“中国威胁论”宋衍涛(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由于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这本书刚出版不久,所以目前国内对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国际政治理论进行研究的并不多,从逻辑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为鲜见。
作者与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的辩论内容主要包括5个部分:逻辑起点:进攻性现实主义辨析;逻辑支点:民主和平论辨析;逻辑基点:人口和财富辨析;逻辑推论:“一个国家要想生存下去就必然成为霸权国家”辨析;结论。
关键词:霸权逻辑;中国威胁论;进攻性现实主义;民主和平论;市场经济的扩张性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11(2004)04-0094-03 约翰・米尔斯海默先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芝加哥大学温德尔・哈里森杰出贡献教授。
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于2001年出版后不仅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受到各国外交界的高度重视。
虽然人们很难断定米尔斯海默理论对华盛顿的保守势力有多大影响,但由于该书出版恰逢“9・11”事件之后不久,其保守主义历史观以及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正好为当前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提供了完整的战略思考和理论基础。
约翰・米尔斯海默特别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中美冲突将不可避免。
他预计中国会和当年的美国一样,提出亚洲版的“门罗主义”,将美国赶出亚洲,因而他主张及时限制中国的发展,反对接触并主张遏止中国。
约翰・米尔斯海默院士接受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邀请于2003年11月4日上午做了“当代国际关系:历史根源与现实思考”的专题演讲,阐述了他写作《大国政治的悲剧》的思维逻辑,并重申“中国威胁论”,其观点主要体现了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利益,而对外关系委员会则代表美国统治集团的利益,为永葆美国强权开药方。
《大国政治的悲剧》与米尔斯海默的悲剧
《大国政治的悲剧》与米尔斯海默的悲剧
饶咬成
【期刊名称】《湖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确实是一个悲剧,它是米氏带着悲观主义有色眼镜审视国际政治的必然结果.米氏自身天生的悲观主义来自于他的文化背景、经历和美国学者的心理优势.
【总页数】3页(P108-110)
【作者】饶咬成
【作者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湖北,丹江口,442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0
【相关文献】
1.大国政治的悲剧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悲剧 --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J], 王义桅;唐小松
2.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批判——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解读 [J], 隋竹玉;;
3.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批判——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解读 [J], 隋竹玉
4.进攻性现实主义:自然状态下大国的战略选择——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评介 [J], 周骏
5.《大国政治的悲剧》霸权逻辑的脆弱性——评约翰·米尔斯海默的“中国威胁论” [J], 宋衍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国政治的悲剧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悲剧 --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
大国政治的悲剧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悲剧 --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王义桅;唐小松【摘要】本文在评述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基础上,提出了把握国际关系理论的三个维度,即科学、假说和理念三层面及评判国际关系理论的三个层面:作者个性-国家性-时代性.着重指出,分析国际关系理论的理念层面是把握其本质的关键所在;作为理念方面在国家性的重要体现,米氏理论和其他美国式国际关系理论一样,是美国例外论的又一展示--国际关系理论是解释美国之外的国家行为的,美国例外--这正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悲剧.【期刊名称】《学术界》【年(卷),期】2003(000)006【总页数】10页(P259-268)【关键词】进攻性现实主义;大国政治;悲剧【作者】王义桅;唐小松【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20043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系,广东,广州,5104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3串{学水~}( Alt}J 刊) ,I、第 103 剿,2003.6 A CADE肌1ICS 卧《 CHINANo.6 Nov.2003 大阁政。
台筒悲剧与国际兵条理伦的悲剧一一一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铸〕=‘ 。
王义税1 ,唐小松2(1.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系,广东广州 510420)〔摘要〕本文在许这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基础上,提出了把握国际关系理论的三个维度, lip科学、假说和理念三层面及许多j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个层面:作者个性一国家性一时代性。
着重指出,分析国际关系理论的理念层面是把握其本质的关键所在;作为理念方面在国家性的重妥体现,米氏理论和其他美国式国际关系理论一样,是美国例外论的又一展示一一国际关系理论是解待美国之外的国家行为的,美国例外一一这正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悲剧。
〔关键词〕进攻性现实主义;大国政治;悲剧〔中图分类号〕四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1698(2003)-06-0259-10 2001 年底,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最杰出的学者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 (John Mearsheimer)的新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出版〔 l 〕,立即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引起了极大反响。
米尔斯海默
《大国政治的悲剧》读书笔记《大国政治的悲剧》是一部严肃的国际关系理论专著,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被认为是自1979年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后现实主义又一里程碑式的著作。
作者米尔斯海默是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1970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任空军军官五年之久,具有渊博的国际关系历史与军事知识。
米尔斯海默的理论落脚于应对欧亚大陆可能出现的地区霸权对美国构成威胁这一美国式的经典命题。
作者在书中指出,在21世纪初,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中国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并提出美国应该扮演“离岸平衡手”(offshore balancer)的角色。
这是作者理论上的推测,并不是针对中国,作者认为21世纪在亚洲对美国的全球霸权能够构成威胁的潜在霸权国是中国,美国应在亚太地区保留其大量驻军,以防止一个崛起的中国对美国的亚太主导话语权构成挑战。
作者提出,日本虽然有称霸亚洲的野心,但是它缺少核武器,这是一个重要的威慑力量,也是当今时代一个国家想要提升地位不可缺少的条件;此外日本虽然具备成为霸权国的条件,但是其与亚洲大陆被大片海域隔开,现在的中国与朝鲜比以前强大了许多,即使日本想要两栖登陆,也很难突破这两者的防守。
俄罗斯在2020年之前要成为东北亚的潜在霸主国也不太可能,难以想象它在经济上超过日本和中国。
但即使它出现奇迹般的经济增长,它在人口上也很难超越中国;同时,俄罗斯的疑难问题掺杂着它对欧洲和南部边界的严重安全关注,这限制了它能投入东北亚的军事资源。
中国具备成为一个潜在霸权国的人口、领土、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并且现在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很可能超越美国。
中国是21世纪崛起的国家,作者认为强大的中国会对美国的霸权构成威胁。
这是作者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而非作者主观上认为中国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基于理论上的推导,2002年米尔斯海默明确的提出联合日本、越南、韩国、俄罗斯、印度共同遏制中国的观点。
我认为进攻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抹杀国家个性,单纯的从理论推导来决定实践的走向,其所杜撰的“中国威胁论”只是为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寻找逻辑基础的现实举措。
大国政治的悲剧-第六章·行动中的大国
进攻性现实主义 VS 防御性现实主义
防御性现实主义:
大国扩张权力的行为不能通过进攻性现实主义解释,认 为①扩张是被误导的,②是国内恶性政治力量的主要后 果,把扩张看作是国家自杀的药方。
VS 进攻性现实主义:
①历史记录表明,扩张有时也会带来大量的利润; ②各种不同政治体系的各种各样的国家都曾采用进攻性 的军事政策,即便是民主体制,也不能确保为保卫安全 不采取进攻性军事政策
20世纪50年代美国核政策为大规模报复政策一场先发制人的摧毁苏联所有和能力打击致力于获得对苏联的核优苏联倾向一种目标性政策要防止一场核战争和限制苏联可能受到的打击就要建立一支迅速的和大规模的打击军事力量来应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战争发动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苏之间处于相互确保摧毁的局面但美国深感不安投入大量资源来获取对苏联的核优势
②没有一个可以获得相对与另一方 有意义的核优势,相互确保摧毁的 政策有利于建立一个稳定的世界, 对于核优势的追求必定是美国和苏 联的不良国内政治造成的;
②军事技术往往以一种难以预测 的方式发展很快。大国常倾向于 成为新技术发明的创造者,它们 要确保其对手不会将它们打败以 及获得相对于它们的优势;
结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追求核优势既非不合逻辑,也不令人惊
二、自我拆台的行为?
二、自我拆台的行为?
通过对日本、德国、苏联、意大利这四个国家历史的描 述,支持了这样一种主张: 大国应该寻求增加他们在世界权力中的份额;大国经常 乐于使用武力来达到这一目标,感到满足的大国在国际 政治中是很少见的;
进攻性现实主义 VS 防御性现实主义
大国追求权力,也许会卷入战争之中,但这并不属于自我拆台 的行为,而是出于安全战略考虑的结果
①苏联同美国一样,建立 了大规模的具有充分打击 力量的核武库;
评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
学号:姓名:xx专业:国际关系课程:国际关系理论专题浅谈进攻性现实主义——评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大三下学期保研之前,有一位老师在课上布置了一个饶有意思的讨论题:用进攻性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分析同学保研过程的行为。
这大概是第一次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视角去看待和自己生活如此紧贴的事项,笔者记得当时在同学们之间有许多富有想象力的辩论和探讨,也发现进攻性现实主义独特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事情有很大的意义。
当然,进攻性现实主义不仅仅是提供一种视角,它还是现实主义大阵营中的一种重要理论范式。
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大国政治的悲剧》(“The Strateg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一书被认为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是1979年华尔兹(Kenneth 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之后现实主义最有分量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分析大国政治乃至国际关系的最具解释力的理论范式之一,认为该理论“即便不能不能照亮每一个角落和缝隙,但在大部分时间内它仍是引导人们穿越黑暗的极好工具”1。
作者成书于10年前,也是冷战结束10年后,10年时间过去了,国际政治格局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中国的强大,似乎对《大国政治的悲剧》最后一章做了正面的回应。
人类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经历了至少几千年的斗转星移,历史长河中多少记忆随着尘埃一起湮灭,而留下来的大多是围绕大国所展开的,米氏认为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所发生的变故影响最大。
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实力国家的决1【美】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9策和行为”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大国政治的悲剧》内容简要:本文旨在解析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就其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主导变量与理论模型;理论的延伸与比较;写作的方法与方法论;以及米氏版的“中国威胁论”这一具体问题进行批判行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悲剧。
关键词:解析;大国;大国政治;悲剧国际政治的历史就是大国兴衰的历史,从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1】到保罗 . 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 2】再到基辛格的《大外交》,大国政治始终是国际政治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
2001 年底,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的新作《大国政治的悲剧》【 4】一书出版,在国际政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继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后国际政治理论的中现实主义的最重要贡献,是国际关系课程的标准教材”【 5】下文,笔者将对这一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进行批判性解析,以求揭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本质。
一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一)基本概念米尔斯海默强调,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发生的变故影响最大。
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基本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实力国家的决策和行为。
例如, 1945-1990 年间,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政治都深受美苏角逐的冲击”。
【 6】何谓大国?米尔斯海默认为“大国主要由军事实力来衡量,一国要具有大国资格,它比须拥有充足的军事资源,以承受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打一场全面的常规战”,【 7】这一大国的定义与马丁. 怀特的大国定义有相似之处,怀特认为“大国是能够自信地对另一个大国开战的国家”【 8】,但怀特同时强调“大国是具有普遍利益的国家,即拥有同国家体系本身一样广泛的利益”【 9】。
用军事实力这个变量来衡量“大国”,在怀特时代还有情可原,因为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军事力量作用很大,但在 60 年后的21 世纪,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使软权力的作用变的更加重要。
【10】经济的相互依赖、国际舆论与道德以及国际机制作用的增强,使得军事力量的作用相对下降,战争的代价沉重。
可见,米尔斯海默对大国的这一定义是有失偏颇的复古或倒退。
文章名为《大国政治的悲剧》,那么何谓“悲剧”?大国政治为何处于一种悲剧状态?总体而言,米尔斯海默所谓的“悲剧”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大国安全争是零和博弈——是悲的必然性。
【 11】“国政治从来就是一残酷而危的交易,而且永可能如此。
然大国争的激烈程度有消,但他是提防手,彼此争力。
每个国家倒一切的目最大化的占有世界力,意味着一国取力是以牲他国代价的⋯⋯大国的最目是成霸主( hegemon),即体系中唯一的大国”。
【 12】另一方面,种悲是一种永恒的悲。
“国体系中没有持状的国家,除了那种想潜在手保持支配地位的一霸主。
大国很少眼前的力感到心意足,相反,他刻着以自己利益中心的求机,他是有修正主意⋯⋯除非一国达到最高的霸目。
然而,由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取得全球霸,因此整个世界充斥着永久的大国争。
” [13] “大国注定要犯他国”【 14】,“大国力的无情追逐”【 15】注定了大国政治是一种悲政治,是攻性主的必然。
( 二)核心点“关于世界政治的假,深刻影响着一个人所看到的世界以及他如何构建解国事件的理”。
【16】米斯海默悲的世界、史深刻影响者其大国政治的构建,使其得出了一个悲的理。
《大国政治的悲》一的核心点是:国政治即大国政治,力分配决定了大国政治模式,影响盟的形成;了得最安全的生存,大国意志就是要成地区霸主,但是水域的阻隔力量( The stopping power of water )使全球霸不可能;大国政治的史是修正主国家( Revisionist states )的冲突程⋯⋯,大国于无休止的安全争状;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地区霸国家,它扮演一种离岸平衡手的角色,以防止出任何任何地区霸;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之的安全争不可避免,因而,作者反接触而主遏制中国。
【17】二、主导变量与理论模式新理的成功之在于他能从一个“新的角” 律作出解性述。
米斯海默的攻性主理与主和新主相比,在解国政治上没有提出人和新的角。
在摩根索提出的“人性”、“ 力”等量的基上,提出了“ 构” 一新的主量及理模型。
【 18】但是,米斯海默的理缺少量和理模型方面的原性,更多的是将以往的主、构主的基本教相合演推出来的。
无政府状是整个国政治学科的基本假,也是国政治和国内政治区的根本立足点。
米斯海默的攻性主同是以无政府状出点的,他“无政府状是一种制性法,体系由独立国家成,国家之上没有任何中央威”,即“政府之上无政府”。
【 19】在由主国家成的无政府世界中,无政府孕育着争和危,安全是稀缺的,大国要想得安全,必在境可的情况下力的最大化,以力的最大化安全的最大化,一国得的力越多在无政府世界中存在的机会就越多。
【20】一国除非得全球霸,否永不会停止争力,但是,在世界史上从没有一个国家得世界霸,因“占地球表面很大部分的海洋的存在使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得全球霸⋯⋯巨大的水域影响着地面力量的投送能力” 【 21】将能力看作事力量的主形式,“一国的力在很大程度上根植于它的以及支持些地面力量的海空力量” 【22】。
所以米斯海默国政治中没有状国家,得安全而采取的激烈的争使国家采取攻性略,致争和冲突繁生。
一国的目始是成体系中的霸主。
也,“国家的最初目是防御性的,但国体系的构迫使国家去做攻性思考,有是采取攻性行”【 23】以上就是米斯海默的攻性主理模型的解。
三、理论的延伸与比较米斯海默根据“引起国家争力的原因是什么,国家想要多少力”,将主划分人性主、防御性主与攻性主。
攻性主理的最大的特色是把理展到极端化。
【 24】(一)关于力首先,在引起国家争力的原因是什么的上,米斯海默的攻性主与的防御性主都是体系构因素所致,而以没跟所代表的人性主是“人性”使然,是国家内在的力欲望所致;其次,在米斯海默看来,主只述国家追求力是不的,看到他追求的是力的最大化。
所以,在明“国家想要多少力”的上,他与防御性主分道了,他“大国不止是了争大国中的中之⋯⋯;它的最目是成霸主,即体系中唯一的大国”【25】;再次,他,在追求力的程中,不存在摩根所索得持状政策,也没有持状的国家,只有修正主国家,国家永不会足力的欲望;最后,无是摩根索,都国家追求力有相的一站。
摩根索期望人通最建立世界政府和平;希望均的持能保持力的相定;而米斯海默相信国家争斗永无止境。
(二)关于构关于构,“国家是一个注重自我利益的位,国家行的化主要因力的不同而不同,而不是由于其意形或者社会或政府形式的区。
在自助体系中,构的力要比意形或国内政治的力更大” 【 26】米斯海默也认为,“结构因素如无政府状态和权力分配等是解释国际政治的关键部分。
该理论对个人或意识形态等一些国内因素几乎不予关注,往往把国家当作黑匣子或台球一样看待” 【 27】。
没有人有意预想或构想大国政治成为悲剧。
虽然大国没有理由彼此攻击,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存。
但在无政府体系中,他们除了追求权力和政府其他国家之外别无选择。
可以说,米尔斯海默并没有对结构概念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更多的是借用华尔兹的观点。
二者的区别只是在这一“结构”之下,对权力和安全的关系的理解不同,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优先目标是追求安全,权力只是手段,国家的权力应不多余所拥有的,国家满足于均势结构的稳定;而进攻行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极力使相对全力最大化,追求所有能得到的权力,把霸权作为国家的终极目标。
与理想主义学派、自由主义学派、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等比较,无论对于人性的假设,还是对于国家间关系的认知,都充满了悲观主义色彩,继承了霍布斯政治现实主义原教旨倾向,是一种理论的复古。
米尔斯海默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现实相脱节的,除军事因素外,并没有看到在新的历史阶段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四、方法与方法论米尔斯海默这本著作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在于,将理论演绎与历史实证分析进行了紧密的结合。
作者的演绎法主要体现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从传统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的基本教义相结合演绎推导出来的。
作者从现实主义的五个基本前提假设【 28】,实际上就是三个核心命题 ( 即古典现实主义的能力决定意图;传统现实主义的国家具有权力最大化的欲望主张;结构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无政府的国际体系迫使追求生存和安全的国家采取自助的行为原则 ) 推导出了其核心观点。
米尔斯海默借用这三条现实主义的核心原则将其命题扩展为:能力决定意图,畏惧催生进攻,安全最大化等于权力最大化,权力最大化等于彼此进攻和侵略。
可见,进攻性现实主义对以往理论采取的是裁剪使得为我所用态度,他摒弃传统现实主义的人性恶的演绎起点,却拾取了其权力最大化的欲望主张;它不赞同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只追求适当权力和维持现有的体系的稳定的主张,而心去了它关于国际体系的性质和国家的首要目标制约国家行为的观点。
【29】其历史实证分析主要体现在历史个案与数据的结合。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米尔斯海默列举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大国作为个案进行研究。
这些个案包括:日本( 1868- 1945)、德国(1862-1945)、苏联(1917-1991)、意大利(1861-1943)、威廉德国( 1890-1910)、纳粹德国( 1933-1941)等共十八个。
其历史研究方法还表现在除较大的个案外,作者在行文中还随时列举一些历史事件来说明自己的点,中各史例共 152 个,尤其是在分析地面力量的首要地位作者列了很多史上的事例来明的决定作用。
【 30】五米氏版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威” 是米斯海默基于无政府状与力分配的效果两条索得出的必然。
米斯海默“任何大国的理想局面是成世界上唯一的地区霸,那一国将是一个持状的大国,它可以尽情地保持有的力分配。
今天的美国就是出于一种令人垂涎的位置⋯⋯,但是如果一个地区霸面一个可与之匹的手,那么它就不再是一个持状的大国”【31】。
两个地区霸国之必然生烈的安全争。
他,美国在21 世面的与之匹的手正是正在崛起中的中国,是其力的必然。
米斯海默将人口与富事力量的原力,而事力量决定一国的外交走向,其中地力量最重要,因此“国关系中最危的国家是有大的国”【32】。
而中国正是具有大的大国,他由此推断:基于中国的人口和模,以及其的高速增,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一个修正主国家。
因此,在冷后的不平衡的多体系中,“一旦中国得特富裕,他很容易成一个事超大国,挑美国” 【33】,容易爆中美之的激烈的安全冲突。
“ 不是因富裕的中国就会具有不良机,而是因任何一个国家来,使其生存机率最大化的最好方法是成地区霸主。
尽管中国肯定希望成北的霸主,但美国却可明不愿意种情况生” 【 34】。
因此,美国可能在朝和台湾两个上都陷入中国的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