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幸福 既然是人之为人意义的实现,那么谁对 人生意义与本质的把握最透彻、追求最 执着,谁获得的幸福的可能性及质量就 越高。即,人生的境界与幸福的境界成 正比。从这一意义上看,提升人的人生 追求本身是提升人的幸福水平的前提。 因此幸福对于教师的生命质量和全部教 育活动的规定乃是不言而喻的。
可能是因为两点原因,人们往往很容易地用 享乐取代幸福。两点原因是: 一、人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及其快感更带有生物本 能的特质。0岁的婴儿即有满足的快乐和缺失的 痛苦。所以误认快乐(物质性的)为幸福是一 种自然的可能性。 二、幸福比快乐更需要人的努力。换言之,幸福 追求比之即时快乐更难获取。《圣经》中有言 “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除 了价值观念的问题之外,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 成为富人与成为幸福的人所付出的努力相比性 质不同,后者难度要大得多。
1.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
对幸福的理解、敏感、向往与追求, 都是一种有待于发展的主体能力。即 “幸福是一种能力” 。幸福能力又可以 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所谓狭义的幸 福能力,主要是指主体必须具有健康向 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品味人生意 义的价值性条件。
幸福能力之所以需要培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幸福与主 体的联系。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 福。由此可见,获得与感受幸福都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 能力。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类有一种追求精神价值的超越 性需要,即所谓“似本能”。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即属一种 似本能。似本能首先是说人对意义世界的寻找、人的向善的 属性是某种类似于生物性本能的东西,对于个体来说具有与 生俱来的“先验性”。当然,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看,这 一“先验性”的价值需求乃是人类整体历史实践所产生的积 淀或社会遗传。同时,“似”本能本身也说明人的价值需求 并不等于生物性遗传。马斯洛认为,似本能极微弱,因而极 易被忽视从而走向萎缩。因此人的超越性需要只是一种类似 本质的潜能和可能性。假如人的生活或教育过程忽视这一方 面,则人的价值需要本身就会萎缩,个体也会因此而走向心 理病态(无意义、枯燥、狂暴等)。由于幸福本身的精神性 和社会性,没有健康的价值需求与追求的人必定是远离幸福 的人。所以对幸福的需求人生而有之,但无论是幸福的感受 或创造能力又的确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潜能。从可能到现实的 重要中介就是道德教育和全部教育活动。
幸福不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自然性、即时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 为人意义实现所给予主体的精神性愉悦。故主体要具有的幸福能力至少有 三个方面: 1、主体必须有一个合乎人本质的人生目的。没有目的的人生就是漂泊的 人生,使命感的失去就是意义感的失去,幸福就无从获得。 2、主体必须有一种走向最终目标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有两种对于幸福 的意义。一是唯有创造才有合乎人类自由本质的合目的性的活动过程;二 是唯有创造,主体才更全面深入地参与生活,获得幸福的感受性就愈强。 当然,在追求生活意义或目的的途径中,困难与牺牲的存在也决定了创造 性存在的必要。所以没有创造性的人往往是不幸或难以获得较高强度的幸 福的人。 3、主体的合目的的创造性活动本身必须合乎人之为人的道德法则。正如 亚里士多德所言的:“幸福即是某种德性”,“幸福即是合乎德性的现实 活动”。幸福与德性的联系实际上意味着实现人性价值目标的手段也必须 是体现而非背离人的本质。通俗地说:一个人不能采取卑下的手段去追求 崇高的幸福。这也是一种“德福一致”,而且是一种没有冲突的“德福一 致”。因为手段与目的的冲突会削弱甚至取消目的及其可能带来的人生意 义。以上三项主体条件固然可以通过人生修养去实现,但毫无疑问道德教 育和全部教育活动在帮助人获得真正的人生目的、获得幸福人生所必须的 创造性和道德法则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换言之,人的幸福能力需要通过 修养、教育特别是道德修养与教育去获得。
二、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培养
幸福是一种能力吗?它是怎样一种能力? 我们认为,由于幸福的价值性质,并不是所有 人都能够创造和感受幸福。所以,幸福是一种 能力,是一种有关幸福实现的主体条件或能力。 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其培养实际上就是教师 幸福的实现问题。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两个方 面前提条件。一是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一是 广义幸福能力的培养。
“玩派”的全球性的存在和增长意味 着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尽管人类追求幸 福,但深知幸福奥秘者寥寥。同时一个巨 大的危机在于:幸福与快乐的混同可能最 终麻痹人类的价值感受性从而最终埋葬一 个与其它动物无本质区别的物种。幸福的 最大病态是享乐主义。在这样的状态之下, 幸福等同于俗福由
是大量幸福病态的存在。
有一个实证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日本社会 学家千右保曾经在一些国家作对比调查,问题为: 如果有足够的钱供你一生享乐而无须工作,那么你 是去享乐还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说“根据大约 二十年以前的调查,基本上没有人回答靠玩过日子。 美国的比率为2 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来, ‘玩派’骤然增多”。“根据1983年世界青年意识 调查对11个国家提问的结果,‘玩派’比率最高的 是瑞士,占39.8%;日本为19.8%,美国为21.8%”。 “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四年时间增 加了7.1个百分点”。至于中国,千右保写道:“令 人难以掩饰惊讶的是中国的数字。玩派着着实实接 近半数,占49.8%,创世界最高记录”
伦理学家石里克曾经提出过一个“任何时候 都要为幸福作好准备”的道德原则。他说:“人 们不能追求幸福,不能寻找幸福,因为它不能被 人们从远处认出来,而只会在它出现时突然揭开 自己的面纱。幸福是生活中的那样一些少有的时 刻,那时,由于看起来无意义的情况巧合在一起, 世界突然变得完美起来,热情的握手,清澈如水 的容颜,小鸟的歌唱,人们怎么能够‘追求’这 样的东西呢?幸福也不取决于这些东西,它只取 决于这些东西力求唤醒的心灵的接受能力……取 决于通向最高快乐而不谓丑恶行为所玷污的方 法。” 所以“人们不应该追求幸福,而应力求成 为值得享有幸福的人”,幸福能力就是“接受幸 福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