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46-电路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doc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9 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841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1842自动控制理论 5845水力学 8848运筹学 8915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10959 结构力学A 16960 结构力学B 17复试考试大纲18机械工程综合18动力工程专业综合20电子技术综合25土木工程综合考试28管理信息系统31工程水文学33理论力学34船舶结构力学35初试考试大纲841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一、考试性质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理论课程。
作为选拔性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察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常用工质的热物理性质的了解,有关图表及计算公式的综合运用。
对典型热力工程和热力循环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对热量传递的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热量传递工程计算方法。
能源合理利用及其高效转换的基本观念的掌握。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选择20%,计算题80%四、考试内容(一)基本概念1、主要内容:(1)热力系。
(2)热力状态和平衡状态。
(3)工质的状态参数。
状态方程。
热力参数坐标图。
(4)功和热量。
热力过程,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热力循环。
2、具体要求:理解热力系、理想气体、平衡状态和可逆过程的基本概念。
掌握工质基本状态参数和热效率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了解热力系的分类和特点、工质状态参数性质。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主要内容:(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内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4)焓和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2、具体要求: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来源和本质。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不同热力系的表达方程、应用特点和工程计算方法、热与功的计算。
理解内能、焓、比热的定义和含义。
(三)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1、主要内容:(1)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
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41-社会保障概论

641-社会保障概论
一、考试目的
社会保障概论是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考试,评估学生对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历史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水平分析、社会保障立法和政府责任、以及针对具体人群和具体需要的社会保障实务等。
1. 社会保障的概念,体系及其功能
1)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体系
2)社会保险
3)社会救助
4)社会福利
5)社会保障的功能
2.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2)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
3)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5)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
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3. 当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经济转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3)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4. 社会保障基金
1)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山东大学2018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专业目录_山东大学考研网

山东大学2018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1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02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微电网技术03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优化控制04高效逆变焊接电源05电力传动系统控制1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7自动控制原理同等学力加试:1.运动控制系统2.计算机控制技术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3系统工程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4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7自动控制原理或825线性代数与常微分方程同等学力加试任选两门:1.运动控制系统2.计算机控制技术3.过程控制系统4.自动检测技术0811Z1物流工程01物流系统优化理论与技术02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与仿真03物流自动化系统04智能机器人05供应链管理与优化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7自动控制原理或851计算机基础综合同等学力加试:1.计算机仿真2.物流信息系统083100生物医学工程01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分析与远程传输02现代医学仪器03波谱学在医学中的应用04生物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05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8电子技术基础同等学力加试:1.数字信号处理2.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测量085207电气工程01全日制7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同等学力加试:1.运动控制系统02非全日制③302数学二④908自动控制原理(专)2.计算机控制技术085210控制工程01全日制02非全日制561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08自动控制原理(专)同等学力加试任选两门:1.运动控制系统2.计算机控制技术3.过程控制系统4.自动检测技术085230生物医学工程01全日制02非全日制11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21数字信号处理同等学力加试:1.生物医学电子学2.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测量085240物流工程01全日制02非全日制6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20物流工程与管理系统同等学力加试:1.计算机仿真2.物流信息系统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考试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人才。
二、考试要求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基础;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由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阶段:复试科目满分值:100考试科目:模拟电子线路科目代码: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长:180分钟一、科目的总体要求考生应具备下述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分立器件与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基本应用方法和基本计算方法等重要基础理论与技术;具有分析电子线路的能力和分析由集成运放构成各类应用电路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1、半导体器件(1)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基本应用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2)理解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掌握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
熟练掌握分压偏置式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以及利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计算相关指标。
(3)掌握共源和共漏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动态参数计算方法。
2、集成运算放大器(1)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的估算方法。
(2)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静态、动态分析方法。
(3)掌握反馈放大电路极性及组态的判断方法以及深度负反馈电路性能指标的分析和计算。
3、集成运放的应用(1)掌握比例运算电路、加法、减法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2)掌握电压比较器的作用以及单门限比较器和窗口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传输特性。
(3)了解波特图的意义和有源滤波电路的作用和分类。
4、信号发生电路(1)掌握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和幅度平衡条件;掌握文氏桥正弦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2)理解各种非正弦波发生电路,包括方波和三角波的工作原理。
5、功率放大电路(1)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以及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
(2)掌握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估算方法。
(3)理解交越失真的概念以及克服交越失真的基本方法。
6、直流稳压电源(1)掌握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
(2)理解串联型线性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49-药学专业综合

649-药学专业综合
注意:有机化学为必答部分,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任选其中一科作答。
有机化学部分
一、考试目的
《有机化学》是从事药学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
《有机化学》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有机基础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1.有机化学概述
1)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结构理论、共价键的参数及断裂方式、酸碱理论
3)光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4)各类化合物的命名
2.烷烃
1)同系列、同分异构现象、结构和构象
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和卤代反应机理)
3.环烷烃
1)同分异构、稳定性、结构和构象(环己烷的构象)
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加成反应)
4.立体化学基础
1)对映异构
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映异构体和构型的表示方法,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概念,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
2)对映异构的合成及化学
手性中心的产生,外消旋体的拆分及烷烃卤代反应的立体化学。
5.烯烃
1)同分异构及构型的表示
2)化学性质
1。
846 山东大学

846-电路一、考试性质《电路》是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电路》考试要力求反映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电路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电路理论和方法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电路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1.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参考方向[参考方向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参考方向对电路方程的影响,实际方向的判定] 功率[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定]电阻元件[元件的定义和电压电流关系,参考方向对关系式的影响]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独立源与非独立电源的特点与差异] 基尔霍夫定律:KCL和KVL[定律的表述、应用范围及物理意义、相应方程的列写]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等效变换[等效变换的内涵及其在以后各章节中的体现]等效电阻与输入电阻[两者的求解方法,适用条件及数值关系]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有源一端口的化简方法之一]Δ-Y等效变换[记住RΔ=3RY];线性电路的概念。
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支路电流法[构造方程的理论基础,方程列写规律]回路(网孔)电流法[构造方程的理论基础,列写方程的规律与技巧]结点电压法[构造方程的理论基础,列写方程的规律与技巧]三种电路方程的比较图论的基础知识4. 电路定理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定理在电路中的应用]等效发电机定理[等效电路的几种求法,定理在电路中的应用,最大功率传输]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电路定理的综合应用对偶原理5. 储能元件电容和电感元件[元件的定义和电压电流关系,参考方向对关系式的影响]6.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换路定理与状态量的初始值;0+等效电路与非状态量的初始值;齐次微分方程的特征根与时间常数;非齐次微分方程的强制(稳态)分量和自由(暂态)分量;三种响应的关系]三要素法[在一阶电路分析中的应用]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两种响应的关系和求解方法]。
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906-数字电路(专)

906-数字电路(专)
一、考试性质
《数字电路》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数字电路》考试力求反映信息学科相关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国际化视野、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数字电路》是信息类学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测试考生对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3.考试题型
试卷由题库组题,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综合设计题等。
四、考试内容
(一)数制与码制
1.概述
2.几种常见的数制
3.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4.二进制算术运算
1)二进制算术运算的特点
2)反码、补码和补码运算
5.几种常用的编码
(二)逻辑代数基础
1.概述
2.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
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2]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一、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管理学原理占75分(50%)和管理经济学占75分(50%)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材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企业管理运营的规律,理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工具与方法。
3、能够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工具以及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考试内容管理学原理部分(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2、管理的基本职能;3、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和意义;4、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2、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3、梅奥的霍桑试验和人际关系学说;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6、西蒙的决策理论;7、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8、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和意义;2、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3、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四)管理的基本方法1、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的特点与作用及正确运用法律方法;2、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特点与作用及如何正确运用行政方法;3、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特点及如何正确运用经济方法。
(八)管理决策1、决策概念和分类;2、决策的原则与过程;3、决策的影响因素;4、决策的方法。
(九)计划与计划工作1、计划的概念及其内容;2、计划的性质;3、计划的分类;4、如何编制计划;5、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6、滚动计划法的优缺点;7、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和优缺点。
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28理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理论化学》是2014年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理论化学》考试要力求反映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培养综合素质高、复合型的化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考生应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具备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理论化学》试卷满分150分。
其中,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合计100分为必答,另外50分可选择无机化学(50分)或分析化学(含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50分)作答。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答题时允许使用计算器。
四、考试内容: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100分)该科目大纲共计十九章,其中第一至第十章考题占75分,第十一至第十九章(结构化学部分)考题占25分。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1.1 热力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1.2 热力学基本概念:体系与环境,体系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和状态函数 2.热力学第一定律2.1 热和功 2.2 热力学能2.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3.体积功与可逆过程3.1 等温过程的体积功 3.2 可逆过程与最大功 4.焓与热容4.1 焓的定义4.2 焓变与等压热的关系 4.3 等压热容和等容热容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5.1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5.2 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 5.3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6.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 8.化学热力学8.1 化学反应热效应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反应进度;8.2 赫斯定律与常温下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赫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8.3 标准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卡诺定理 3.1 卡诺循环 3.2 卡诺定理4.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4.1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的概念 4.2 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体系的熵变 5.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据5.1 克劳修斯不等式 5.2 熵增加原理6.△S的计算6.1 简单状态变化过程△S的计算6.2 相变过程△S 的计算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与熵的统计意义 7.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7.2 熵和热力学概率—玻兹曼公式8.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8.1 热力学第三定律 8.2 规定熵8.3 化学反应过程熵变的计算 9.亥姆霍兹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9.1 亥姆霍兹自由能及△A判据 9.2 吉布斯自由能及△G判据 10.过程△G的计算与应用 10.1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G的计算 10.2 纯物质相变过程△G的计算 11.热力学关系式11.1 四个热力学基本关系式11.2 对应系数关系式与麦克斯韦关系式第三章化学势 1.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2.偏摩尔量与化学势2.1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集合公式2.2 化学势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3.稀溶液中两个经验定律3.1 拉乌尔定律 3.2 亨利定律4.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4.1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4.2 非理想气体的化学势5.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1 理想溶液的定义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2 理想溶液的通性 6.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7.稀溶液的依数性 7.1 蒸汽压下降7.2 凝固点下降和沸点上升 7.3 渗透压8.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与活度的概念第四章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与标准平衡常数 1.1 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1.2 标准平衡常数 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1 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复相化学平衡3.1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2 解离压力4.平衡常数的测定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5.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5.1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5.2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改变的计算 6.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1 温度对平衡常数影响—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6.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3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同时平衡与反应的耦合第五章多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2.克拉贝龙方程 3.相律3.1 独立组分数、自由度 3.2 相律4.单组分体系的相图—水的相图 5.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5.1 双液系:理想和非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杠杆规则与蒸馏原理;部分互溶和不互溶双液系5.2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体系5.3形成化合物体系: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 5.4 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双液系的相图 6.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6.1 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法 6.2 部分互溶的三液体体系 6.3 二盐一水体系第六章统计热力学初步(非必考内容)第七章电化学(一)电解质溶液1、离子的迁移(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和离子迁移数的概念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1)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2)电导测定的仪器及方法(3)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规律(4)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离子摩尔电导率3、电导测定的应用(1)求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及电离平衡常数(2)求算微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3)电导滴定4、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1)溶液中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2)离子强度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基本了解)(1)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公式(2)不对称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盎萨格电导公式(二)可逆电池电动势6、可逆电池(1)可逆电池必须具备的条件(2)可逆电极的种类及电极反应(3)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方法原理、所用主要仪器)(4)电池表示式(电池组成及结构的书写惯例)(5)电池表示式与电池反应的―互译‖7、可逆电池热力学(1)可逆电池电动势与浓度的关系A.能斯特(Nernst)公式及其中各参数的意义B.电池标准电动势的测定和求算(2)电池电动势E及其温度系数与电池反应热力学量的关系(3)离子的热力学量8、电极电势(1)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A.电极–溶液界面电势差B.溶液–溶液界面电势差、盐桥(构成及作用)C.电池电动势的产生(2)电极电势A.标准氢电极(构成及规定)B.任意电极电势数值和符号的确定C.电极电势的能斯特(Nernst)公式D.参比电极(种类及作用)9、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1)单液化学电池(2)双液化学电池(3)单液浓差电池(4)双液浓差电池(5)双联浓差电池10、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1)判断反应趋势(2)求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3)求微溶盐活度积(4)求离子平均活度系数(5)pH值的测定(6)电势滴定(三)不可逆电极过程11、电极的极化(1)不可逆电极电势(2)电极极化的原因(浓差极化、活化极化)(3)过电势(概念、测量方法及仪器)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1)阴极反应(2)阳极反应1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现象及原理(2)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14、化学电源(1)化学电源定义及种类(2)常用化学电源(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等)(3)高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第八章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一)表面现象1、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物理意义)2、纯液体的表面现象(1)附加压力(2)曲率对蒸气压的影响(3)液体的润湿与铺展(4)毛细管现象3、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1)气固吸附(定义、作用)A.气固吸附的类型(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比较)B.吸附平衡与吸附量C.吸附曲线的种类及特征(2)朗格缪尔(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A.朗格缪尔气固吸附理论(基本假设、吸附公式推导及应用)(3)BET多分子层吸附等温式(4)其它吸附等温式4、溶液的表面吸附(1)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A.正吸附、负吸附B.表面活性剂(定义、结构特征)(2)吉布斯吸附公式(3)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层结构(4)表面膜5、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2)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3)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作用类型、原理及与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的关系)(二)分散系统6、分散系统的分类7、溶胶的光学及力学性质(1)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现象、应用)(2)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扩散、沉降与沉降平衡)8、溶胶的电性质(1)电动现象(电泳、电渗)(2)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3)溶胶粒子的双电层(4)溶胶粒子的结构(书写或示意图表达)9、溶胶的聚沉和絮凝(1)外加电解质对溶胶聚沉的影响(2)溶胶的相互聚沉(3)大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10、溶胶的制备与净化方法11、高分子溶液(简单了解)第九章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1、化学动力学概论(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及目的(2)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3)反应机理的概念(总反应、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复合反应、反应分子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1)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化学法和物理法的原理及优缺点)(3)反应速率的经验表达式(4)反应级数的概念(5)质量作用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的关系)(6)速率常数(其单位与反应级数的关系)3、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规律(1)简单级数反应的定义,简单反应与简单级数反应之间的关系(2)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零级反应(对应的速率公式及其特点、半衰期公式及特征)4、反应级数的测定(1)积分法(2)微分法(3)过量浓度法(孤立法)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阿仑尼乌斯(Arrhenius)经验公式(2)活化能的概念及其实验测定A.活化分子与活化能B.活化能的求算方法(3)阿仑尼乌斯公式的一些应用6、简单碰撞理论(1)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假设(2)碰撞数、有效碰撞分数的物理意义(3)简单碰撞理论的成功与失败7、过渡态理论(1)势能面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反应途径、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能(3)过渡态理论的成功与失败8、单分子反应理论(简单了解)第十章复合反应动力学1、典型复合反应动力学(速率公式及动力学特征)(1)对峙反应(可逆反应)(2)平行反应(竞争反应)(3)连串反应(连续反应)2、复合反应近似处理方法(1)稳态近似法(中间产物非常活泼且浓度极低)(2)平衡态近似法3、链反应(1)链反应的三个步骤(2)直链反应(3)支链反应4、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确定(稳态近似法和平衡态近似法的应用)5、催化反应(1)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作用)(2)不同类型的催化反应(均向催化反应、复相催化反应、酶催化反应)6、光化学概要(1)光化学定律、量子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光化学反应(2)光化学与热反应的比较7、快速反应及其研究技术(简单了解)第十一章量子力学基础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1)黑体辐射和能量量子化(2)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3)原子结构模型及氢原子光谱(4)实物微粒的二象性(5)不确定关系2、量子力学基本假设(1)状态的描述(2)力学量的描述(3)状态方程(4)测量问题(5)态叠加原理3.Schrodinger方程和一维势箱中的粒子4.三维势箱中的粒子第十二章原子结构1、单电子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2、单电子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的解(1)坐标变换(2)分离变量(3)Φ方程、R方程和Θ方程(4)单电子原子波函数(5)量子数的物理意义(6)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3、电子自旋和Pauli原理4、多电子原子Schrodinger方程及其解5、屏蔽效应和原子轨道能级第十三章原子光谱1、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1)相对论效应(2)电子自旋效应(3)选择定则(4)塞曼效应2、多电子原子的角动量和光谱项符号3、由电子组态求光谱项(1)不等价电子的光谱项(2)等价电子的光谱项4、多电子原子光谱第十四章分子的对称性1、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2、对称类型—点群3、分子的对称性及极性4、分子的对称性及旋光性第十五章分子轨道理论1、氢分子离子H2+的结构(1)氢分子离子H2+的Schrodinger方程(2)氢分子离子H2+的Schrodinger方程的解(3)关于积分Sab, Haa和Hab(4)结果的讨论2、分子轨道理论大意3、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和成键三原则4、双原子分子(1)同核双原子分子(2)异核双原子分子5、双原子分子的光谱项6、简单分子轨道(HMO)方法和共轭分子结构7、电荷密度、键级、自由价、分子图和化学活性8、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第十六章价键理论1、海特勒-伦敦法解H2分子2、价键理论大意3、价键理论对一些简单分子的应用4、杂化轨道理论(1)s-p杂化(2)s-p-d等性杂化轨道的简单讨论5、定域分子轨道和离域分子轨道-甲烷第十七章分子光谱1、分子光谱的产生2、跃迁矩3、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光谱4、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5、线性AB2(D∝h)型三原子的简正振动6、红外光谱7、拉曼光谱8、核磁共振9、光电子能谱第十八章晶体结构(了解)第十九章 X射线结构分析(了解)无机化学(50分)(一)基本原理1.物质状态:气体、液体、固体(晶体和无定形固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溶液的组成、浓度、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2018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1.考试总体要求
1.1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仪器分析属我校进行自命题的考试。
其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仪器分析基础知识。
考试对象为参加我校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复试的考生。
1.2考试范围
仪器分析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要掌握色谱分离分析、电化学分析和光学分析等主要内容的基本原理;掌握仪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功能;掌握定性、定量分析计算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历史及当前的科研动态。
1.2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参考书目
(1)考试题型:(包括其中的3种以上题型):
判断正误、选择、填空、问答题(含解释概念和证明题)和计算题。
(2)答卷方式:闭卷笔试(需携带计算器)。
(3)答题时间:2小时。
(4)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
色谱分离分析的基本内容约40% ;
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内容约30% ;
光学分析的基本内容约30% ;
(5)指定参考书目:
朱明华著. 仪器分析(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考试内容
第一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25-线性代数与常微分方程

825-线性代数与常微分方程
一、考查目标
线性代数与常微分方程是为招收理学数学学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数学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线性代数及常微分方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线性代数及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线性代数及常微分方程理论的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 题型结构
题型为计算题及证明题。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
Ⅰ.常微分方程
1.微分方程的一些基本概念
(1)考试内容
1)常微分方程
2)阶数
3)线性与非线性
4)解、隐式解、通解、特解
(2)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与客观世界中某些实际问题的关系
2)掌握微分方程中线性与非线性、通解与特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一阶方程及其解的几何意义
2.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
(1)考试内容
1)变量分离方程,齐次方程及可化为变量分离的方程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6-电路
一、考试性质
《电路》是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电路》考试要力求反映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电路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电路理论和方法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电路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1.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参考方向[参考方向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参考方向对电路方程的影响,实际方向的判定] 功率[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定]
电阻元件[元件的定义和电压电流关系,参考方向对关系式的影响]
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独立源与非独立电源的特点与差异] 基尔霍夫定律:KCL和KVL[定律的表述、应用范围及物理意义、相应方程的列写]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的等效变换[等效变换的内涵及其在以后各章节中的体现]
等效电阻与输入电阻[两者的求解方法,适用条件及数值关系]
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有源一端口的化简方法之一]
Δ-Y等效变换[记住RΔ=3RY];线性电路的概念。
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支路电流法[构造方程的理论基础,方程列写规律]
回路(网孔)电流法[构造方程的理论基础,列写方程的规律与技巧]
结点电压法[构造方程的理论基础,列写方程的规律与技巧]
三种电路方程的比较
图论的基础知识
4. 电路定理
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定理在电路中的应用]
等效发电机定理[等效电路的几种求法,定理在电路中的应用,最大功率传输]
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电路定理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