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阅读方法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分析笔记全集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认读与理解能力点击
一、认读与理解能力基本要求概述
二、语言知识认读解题点击
(1)书写规范的掌握与运用
(2)近义词、反义词的辨识
①近义词:指意思相近、词性相同的词语
②反义词: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反义词应是同一类词,形容词里的反义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如果某个动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它就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但在—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词只能有一个意义,只能根据这个意义来辨识反义词。
解题:需要注意的是,词性需要一致;同一个词语,属性变化时,其对应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也应有相对的变化。
(3)修辞方法的辨识[7种]
①比喻:比喻就是平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比喻—般包括三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喻体(作比的事物)、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
★明喻:明显打比方、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像”、“如”、“好比”、“仿佛”等比喻词。
★暗喻:暗中打比方,把被比事物和比喻物的关系隐藏起来,常用“是、成、成了、变成了”等比喻词把两者联系起来。
★借喻:不露比喻的痕迹,直接用比喻物代替被比喻物,被比喻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解题:把(本体)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具有(喻体)的特点。
②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关键动词)。
解题:生动形象地赋予(某—事物)以人的动作、语言、情感等,更亲切直观。
③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致的旬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几个反问句或拟人句等并列组合在一起,也可以组成排比句。
解题:1、增强语气语势、节奏鲜明。
2、突出强调(赞扬、歌颂)了……的观点(情感)。
④夸张:
解题:1、突出了事物的……特征,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2、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⑤设问(自问自答):
解题:1、引发读者关注与思考。
2、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
⑥反问:
解题:1、增强语气语势。
2、强烈地抒发(强调)了…,情感(观点)。
⑦对比:
解题:1、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
2、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三、词句含义与作用理解解题点击
(1)词语的理解
①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必须从文章具体语境出发,去作深入的思考,不可搬字典义
解题:1、找到词语在文中的“具体位置”。
2、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明确该词语在文中的“具体所指”(表层含义)。
3、从“写作意图”的角度来揣摩该词语的深层含义。
②词语的指代:某个词语在一段文字材料中所指的是什么,或指代的是什么。
★要特别注重词语所在句子的上文,当然也不能忽视下文。
解题:1、联系上下文,“一般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答案在前面的句子里找。
2、如果是“短语构成的指代”,答案就不一定了。
③词语的选择与比较
★联系语言环境,联系全文。
解题:1、联系上下文,选择“含义正确”的词语。
2、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写作意图的角度来确定“最佳答案”。
文中某一个“词语”用得好不好(能否换作其他词语),为什么?
解题:1、词诱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
2、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3、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褒义贬用、贬义褒用)
4、词语在修辞手法上的运用(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备注:解题的第1、2点,在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中运用较多;在答题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严密性”、“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严密性、逻辑性”来进行词语赏析)
④词语的填写
解题:1、根据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确定补写词语的属性。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⑤词语的作用:指某个词语在文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目的有: ①突出或强调某种思想情感。
②让语言表达更严密。
③起修饰或限制的作用。
★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
解题:1、从表情达意(内容)上看:
①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②渲染(营造)…的气氛(氛围),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的形象。
③点明主旨……
④突出强调中心……
2、从篇章结构(写法)上看:
①总领(起)余文/总结全文。
②承上启下(过渡)/引出下文。
③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⑤作铺垫(打伏笔)。
⑥点题(题文照应)。
(2)句子的理解
句子的理解,基础在于掌握句子的语法意义,重点在于把握句子的语境意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而后者需要具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中考的重点也在考查句子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和具体表达效果。
①句子的含义
★把握句子的含义往往从句子结构切入、从关键词语切入、从修辞特点切入、从标点符号切入、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切入。
★句子含义的理解是多方面的,除了透过表层理解深层含义外,许多试题从分析原因角度考查句义的理解。
解题:1、找到句子在文中的“具体位置”。
2、理解句中“关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明确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所指”(表层含义)。
4、从“写作意图”的角度来揣摩这些词语的“深层含义”。
②句子的作用:主要指句子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有提起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点题、揭示中心等。有的句子作用是从表现手法角度来理解的,如运用了修辞、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描写方法等表现手法的句子,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解题: 1、从表情达意(内容)上看:
①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②渲染(营造)…的气氛(氛围),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的形象。
③点明主旨……
④突出强调中心……
2、从篇章结构(写法)上看:
①总领(起)余文/总结全文。
②承上启下(过渡)/引出下文。
③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⑤作铺垫(打伏笔)。
⑥点题(题文照应)。
③句子的比较
★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首先应仔细辨析句子之间表述上的差别,这是进行比较的基础。然后判断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比较,再根据这种类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答题。
④句子的赏析
★句子的赏析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是从句式角度赏析句子。句式通常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常见的句式有:(1)从肯定否定的角度看有肯定句与否定句;(2)从句子的表达语气来看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从句子形式是否整齐匀称角度看有整句和散句,等等。
★二是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句子。许多句子常常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不同修辞方法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三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句子。如描写、抒情等。
★四是赏析句子的其他特点,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如语言风格,包括准确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