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1~3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第一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1~3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第一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1~3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第1~3节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文章写作与修改》

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节联想与想象

第三节学会沟通

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文章具有多样性、独特性的特点。

2. 学会联想、想象的手法,在写作中能正确运用。

3. 学会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语言。

4. 尝试进行个性化写作。

三. 教学步骤:

(一)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

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个性?简单说,就是同学们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内容,写出的文章有新意。自主,就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外部因素的干扰。真实,就是说真话,诉真情。有新意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独立思考,发表独到见解;就是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具有新的风格。

写作时同学们往往会经历以下过程:

首先,由模糊到清晰;

其次,由无序到有序;

再次,由残缺到完整;

最后,还要寻求表达你思想情感的语言形式。

要想写出有个性的作文,要有个性化的思维、个性化的选材、个性化的谋篇布局。

(二)第二节联想与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中发散思维的动力。

1. 联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生活的感觉所唤起的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思想飞跃,它能帮助写作者打开记忆的仓库,突破题材的局限,向横处扩展,往纵处延伸,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原不相连的凑近粘合,从而使文章血肉丰满,主题深刻,达到出奇制胜、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复合联想要比单纯联想难度大。单纯联想就是只沿着联想的一个方向做延伸思考,复合联想就是在一篇之中兼顾联想的几个方面。

由于事物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联想也有不同的方式和类型。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相类联想,指同类事物间的质同联想。

(2)相似联想,指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

(3)反向联想,由事物间具须的相反的特点而引起的联想,也叫对比联想。

(4)连锁联想,从已知的信息,联想到某一观点,然后由此及彼地联想下去,思维流向随之一层一层向纵深发展下去,就是连锁联想。

(5)变形联想,从原信息点出发,合想地增加一些与它有关的信息材料,来诱发思维、拓展思维的又一种心理过程。

2. 想象: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对写作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想象,可以将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串连起来;可以开拓思路,推动构思;可以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丰富表现内容和手段;可以塑造生动新颖的艺术形象。想象能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

想象一般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客观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写作中运用想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关联,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

(2)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对未来进行想象。

(3)大胆虚构,超越时空,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

联想可以使我们思维缜密,想象可以使我们思维活跃。

虚构:“客观相连”,想象的事件与真实事件在感情上互相联系,而前者比后者表达得更为强烈。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虚构,可以培养、发展我们的想象能力。

(三)第三节学会沟通

学会沟通就是要学会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地使用语言。

首先,要了解你的对象。

对象决定着内容的取舍;

对象决定着表达的重点;

对象决定着措辞。

其次,要了解相关环境。

特定的环境能让你要传递的信息畅通无阻,让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很快地在读者心中滋长。

例:以下文字节选自郭沫若的《白鹭》,请自选角度进行扩写。注意调动丰富的想像与联想: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修改前:

水田钓鱼

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下面是一望无际的清水田。水田的岸边,稀稀疏疏地竖立着几枝芦苇,它们的影子映在水中。那水特别清澈,水底的卵石依稀可见,不时有一些小鱼虾在它们脚下穿梭嬉戏。

闲暇时分,你朝那清水田望去,准会望见白鹭矫健的身影。或三只,或两只,它们悠闲地站在水中央。那一身洁白的羽毛,显得尤为耀眼。只见那白鹭直挺着脖子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水田的一角,看来,它准是找着食物了。果不其然,只见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长喙伸入水中。不一会儿又露出水面,铁色的长喙里出现了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那小鱼拼命扭动着尾巴,试图逃脱,白鹭仰起长长的脖子,咕嘟一下便吞了下去。

白鹭美滋滋地吃完了一餐,它轻快地拍了拍翅膀,抖了抖全身的羽毛,又慢悠悠地朝田的另一边走去,寻找着新的目标。吃饱了的便满足地将长长的脖子探入翅膀,修理着它那洁白美丽的羽毛。于是原本水平如静的田间便荡起了一圈圈细碎的波纹,惊动了那倒映于水中的蓝天,白云,青山,大树……

多美的一幅水田垂钓图啊!

修改后:

水田钓鱼

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下面是一望无际的清水田。水田的岸边,稀稀疏疏地立着几枝芦苇,它们的影子映在水中。那水特别清澈,水底的卵石清晰可见,不时有一些小鱼虾在它们脚下穿梭嬉戏。

闲暇时分,你朝那清水田望去,准会望见白鹭矫健的身影。或三只,或两只,它们悠闲地站在水中央。那一身洁白的羽毛,显得尤为耀眼。只见那白鹭潇洒地扬着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水田的一角,看来,它准是发现目标了。果不其然,只见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长喙扎入水中。不一会儿又露出水面,铁色的长喙里咬着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那小鱼拼命甩动着尾巴,试图逃脱,白鹭仰起长长的脖子,咕嘟一下便吞了下去。

白鹭美滋滋地吃完了一餐,它轻快地拍了拍翅膀,抖了抖全身的羽毛,又慢悠悠地朝田的另一边踱去,寻找着新的目标。吃饱了的便满足地将长长的脖子探入翅膀,梳理着它那洁白美丽的羽毛。于是原本水平如静的田间便荡起了一圈圈细碎的波纹,惹动了那倒映于水中的蓝天,白云,青山,大树……

多美的一幅水田垂钓图啊!

【典型例题】

1.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 远离家乡的亲人,怎能不望月感怀?

B. 钟启明看见爸爸正和他的叔叔闲聊。

C. 不增加拨款,这工程无法继续进行。

解析:A项“远离家乡的亲人”可以是动宾短语,也可以是偏正短语。由于这一短语的结构难以确定,致使句子的主语难以确定。B.“他”的指代不明,是“钟启明”,还是“爸爸”?

答案:选C。

2. 请你把句子中“美丽”前面的修饰语转换成具体的意象,使其表述生动形象。

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美丽,一种永不退缩的美丽。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__________的美丽,一种_____________的美丽。

答案示例:(就会有一种)秋菊傲霜(的美丽),(一种)冬梅笑雪(的美丽)。

3. 日常交际中的语言表达要看对象。假如你(17岁)作为一个人口普查员,到下列三个对象家里去调查其配偶的出生年月,你该怎样发问?

调查对象一:农村五十多岁的大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对象二:城市四十岁左右的女性知识分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对象三:自己的语文老师,男性,五十多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对象一:大娘,请问您老伴(小孙子的爷爷)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对象二:阿姨(老师),您先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对象三:老师,师母(您太太、夫人)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4.(2006高考北京卷)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在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准确、鲜明、生动运用语言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它比短评还要简短。它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以新闻报道为依托,从具体事实中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1)要读懂新闻。要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新闻,了解这个新闻的有关背景,熟悉其主要事件及相关细节,把握其精神实质,为点评打下了基础。

(2)要准确点评。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目标集中而准确。

(3)要有理有据。好的点评应做到以理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以理服人,发人深省,切不可凭空漫说。

(4)要简洁生动。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力求简洁、鲜明、生动,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语言上还要尽量做到生动形象有文采,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答案:(1)“爱心大巴”遭怀疑,大学生不信任感拷问学校教育,折射社会现状。

(2)“爱心大巴”冲不破世俗的藩篱,善意举动却换来无奈的尴尬。

【模拟试题】

1. 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主体为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形似_________,又似________,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_________,表达________。

①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愿望

②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中国结”

③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④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

A. ②④⑧①

B. ②④①⑧

C. ④②⑧①

D. ④②①③

2. 北京、广州等城市最近兴起了一种名为“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一些公共场所书架上的图书贴着纸条,纸条上写着“您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请把它放回‘漂流书架’;您如果有想‘放漂’的图书,也可随时上架”。请你也“放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写一段话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提醒他继续参与“图书漂流”活动。要求字数在90字以内(不含标点符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

⑴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⑵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⑶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⑷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⑸苍松翠柏环抱着它,⑹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⑺青山绿水依傍着它。⑻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⑼表

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⑽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⑾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⑿重温先生的教诲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生活中往往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偶然情况发生,这时候就需要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做出反应,立即组织语言临场发挥,这种语言就是应变语。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在广州主持一台大型文艺晚会,上台时不小心踩空摔了一跤,请你为杨澜设计一段应变语,以化解这种尴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点一线”俨然灰色的校园生活挂在大家的感叹里,写在大家的作文里。其实,当你匆匆穿梭于校园的时候,你错过了许多美丽的风景,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作文素材。在我们的校园里,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和思考。你注意过吗?在运动场东北角的一支树梢上,一直挂着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这只风筝的背后会有什么故事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以《那只断线的风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试题答案】

1. A(注意与文中“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这一句的前后内容照应。)

2. 大观园里有衔玉而生的宝玉,有诗心画意的黛玉,还有温柔贤淑的宝钗和开朗爽直的湘云,他们是您的客人。请您听完他们的倾诉后,护送他们回到图书漂流中,让书香飘散开去。

3. 此题语段(1)处“先生们,女士们”的称呼不合常情、不合常理,称呼与对象身份不合。对象是中学生,应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5)(6)(7)三处语序不当,“苍松翠柏”“青山绿水”两句应放在一起才更符合观察顺序。故(7)处与(6)处对调,或(6)处与(5)处对调。(10)处“故地重游”与第一句“第一次”矛盾,用词不准确,不符合事理,应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

4. 杨澜当时的应变语是:中国有个民间舞蹈叫“滚绣球”,为了感谢大家的到来,我刚才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动作,不过表演得很不成功,请大家原谅!

5. 略。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过关卡14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时间:20分钟分数:60分)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相似程度__(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__ 亲缘__关系和__进化__关系。 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__形态结构__等方面的特征。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种__。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__藻类植物__、__苔藓植物__、__蕨类植物__、__裸子植物__、被子植物。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__形态结构__,在被子植物中,__花、果实和种子__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动物根据体内__有无脊柱__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由简 单到复杂顺序为__鱼类__、__两栖类__、__爬行类__、__鸟类__、__哺乳类__;无脊椎动物学主要类群有原生动物、__腔肠动物__、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__环节动物__、__节肢动物__。 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__形态结构__,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__生理功能__。 4.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__界__、__门__、__纲__、__目__、__科__、__属__、__种__。 “__种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5.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__多__,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__小__,共同特征越__少__,亲缘关系越__远__;分类单位越__小__,包含物种越__少__,而共同特征越__多__,亲缘关系越__近__。 6.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__生物种类__的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__基因__的多样性,__生态系统__的多样性。 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__基因的多样性__,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7.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数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班级_______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装置及原理 【预习导学】 一、非金属单质——碳 1、同素异形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碳的同素异形体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的化学性质 (1)与O2反应 O2充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CuO)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非金属氧化物(如H2O、CO2、SiO2等)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强氧化剂(如浓硝酸、浓硫酸等)反应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熔点高,有滑腻感,用于制润滑剂;质软,在纸上划过留痕迹,用于制铅笔芯 B.金刚石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刻画玻璃的工具 C.“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CO2的缓释,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 二、碳的氧化物 1.CO _______色、_______味的气体,_______毒,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 作为_______的主要成分,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2.CO2(酸性氧化物)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水溶性__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___,固体时俗称________。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不助燃。 ②氧化性:(与C、Mg等反应) 方程式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CO2 + Ca(OH)2—②CO2 + CaCO3 + H2O— ③CO2 + NH3 + NaCl(饱和) + H2O —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Na2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CO2通入NaOH与Ca(OH)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的先后顺序?

《保护生物多样性》导学案

第三节保护生物多样性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及其之间关系。 2.能够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多样性、的多样性和的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对人类有一定价值,要永续利用生物资源,必须保护生物及其生存条件。 3.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决定的,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的多样。 4.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的多样。 5.物种濒危会危及,物种的损失,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 二、合作探究 1.阅读116页我国部分生物类群的濒危种数目录,分析我国濒危物种现状。 2.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何意义? 3.作为一名公民,应该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达标检测】 1.数千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植被减少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频繁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 D.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 2.导致我国一些动物数量减少、分布区面积缩小、濒临灭绝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D.生物入侵 3.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威胁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4.三峡大坝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一种措施?() A.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 B.建立种质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 C.迁地保护 D.建立濒危植物的种子库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知识点复习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知识点复习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知识点复习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 “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 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 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 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2、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 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 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应当如何做? (1)人人都来植树造林;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巩固】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硬,石墨质软D.它们里面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E.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石墨F.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G.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H.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 A.苏打、小苏打B.胆矾、绿矾C.火碱、烧碱D.纯碱、烧碱 3、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最常用的方法是( ) A.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碳层 C.通过水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4、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3,最好的方法是( ) A.加热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D.两者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水 【学习目标】 1、了解Na2CO3和NaHCO3的相关性质。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在生产中的循环。 3、通过探究活动完成对Na2CO3和NaHCO3的鉴别。 【课内探究】 1、通过阅读P64和P65页相关内容,请整理Na2CO3和NaHCO3的所有性质和化学方程式 2、请试着把1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 3、阅读P65页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画出碳循环的网络图 4、阅读P68内容,请写出所有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找出还原剂。

【重点知识整理】 【巩固练习】 1、以下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碳酸盐的是( ) ①纯碱②蛋白质③大理石④方解石⑤胡萝卜素⑥菱铁矿⑦淀粉 A.只有①③④⑥B.只有①②③④⑥⑦ C.只有①③④⑤D.只有②③④⑤⑥ 2、当下列物质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是( ) 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贝壳④锅垢⑤白云石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④⑤C.只有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D.次氯酸钙溶液4、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B.其分子式为NaHCO3·10H2O,在空气里易风化 C.可以跟氢氧化钠起反应,生成正盐 D.与碳酸钠相比,若质量相同,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氢钠得到的CO2多 5、要除去硫酸钠里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的物质是( ) A.氯化钡溶液B.稀硫酸C.石灰水D.氢氧化钠 6、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 C.热稳定性比Na2CO3小 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Na与H2O反应:Na+2H2O====Na++2OH-+H2↑ B.Na2O与盐酸反应:O2-+2H+====H2O C.NaH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HCO3-+OH-==== CO32-+H2O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HCO3-+H+====H2O+CO2↑的是 ( ) A.NaHCO3+HCl溶液B.Na2CO3+HCl溶液 C.NaHCO3+Ca(OH)2(少量)溶液D.NaHCO3+NaOH溶液 9、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 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 10、可以说明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理由是()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复习导学案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第六单元第二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价值。 2.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3. 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自主合作学习提纲: (一)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分析课本P64有关资料以及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小组内合作总结出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知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各种_____________ 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_____________ ■勺多样性、 _________ ■勺多样性和_______ 的多样性。 2. 看哪个小组知道多,举例分析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3. 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你能完成下列内容吗? 遗传的多样性也称为__________ ■勺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多种多样的特性,都是由它们的_____________ 定的。生物的细胞内具有成 千上万个基因,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_____________ 。遗传的多样性导致了 生物 ________ 的多样性,它是生物___________ ■勺基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 活环境的多样性就构成了____________ ■勺多样性。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 __________ 反之,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造成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勺丧失。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衣食住行等直接或间接用到了哪些生物?它们和你有什么关系?你能分析给组内同学听吗?并完成下面知识?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 价值、___________ 价值和

高中化学《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是化学必修 1 中第三章《硫的转化》的内容。教材已经介绍了《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之后引入该节内容。因此,学生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已有 一定的基础,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活动。 硫及其化合物是本节教材的核心知识之一。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在于氧化性和还原性而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正好能够体现各种含硫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而且无论是自然界中火山的喷发,还是酸雨环境问题,以及实验室中对含硫物质元素物质的探讨,都以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为核心。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框架如下: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掌握含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二、学生分析

得 出 本 节 课 需 要 我 们 探 究 的 是 - 2→0,+4→0,+4→+6,+6→+4 之 间 的价态转化 通过思考、回顾、小组讨论从理论上寻找代表物。 , 【探究二】预设方案 [讲]理论分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 具体能不能进行实施,我们还要考虑诸多的因素:有毒及腐蚀性药品我们不能选用、如果现象不明显,我们无法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这样的药品我们也不能选用、同时要求操作起来比较容易。请大家本着这样的原则,结合着实验盒中提供的药品,以小组单位完成学案中探究二的内容:设计预案。 , 进行预案设计, 小组讨论, 填写学 案。 序 号 转化 选择的试 剂 预期实验现象 反应方程 式 1 -2→0 2 +4→0 3 +4→+6 4 +6→+4 【探究三】论证评价 [讲] 大部分的小组已完成了预案设计,下面我们一起先来论证一下-2 价 0 ,+4 价 0 价的方案,有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们 小组的结果 再来论证一下+4 价→+6 价,+6 价→+4 价的方案有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们小组的结果 论证评价, 倾听,补充。 【探究四】实施方案填 写实验现象和结论 [讲]告诉学生改进的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提示学生实验安全 [巡视、指导]:看到明显现象、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方法 实施实验, 填写学案内容。

论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及其多样性指数

论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及其多样性指数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从基因、细胞、物种到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每一级生命实体都不止有一类,也就是说都具有多样性。多样性是所有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及其形成的生态过程,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内容的广泛概念,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又具有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三个方面的含义。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基因的差异性,包括不同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遗传的多样性发生在分子水平,并且与核酸的性质有关。种内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物种以上水平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水平的多样性,即一定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的生境差异、惊人的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另外,景观水平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研究也受到普遍重视。此项研究对于在实践中评估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区域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表现在各个组织层次上的,是相互关联的,都具有其各自特点和研究方法。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它们的作用远远超过人们已经了解的程度和想象。 2、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措施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综合的具有复杂相互关系的概念,所以,其研究内容也是极其多种多样的,根据当前的需要和可能应从下列几方面考虑:①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研究:主要通过区域性的生物区系研究,确定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建立或完善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通过保护生境的办法来保护生物多样性;②物种受威胁的情况和珍稀濒危物种的研究:通过对各个生物多样性中心生物区系研究,就应对物种受威胁的现况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编写和充实红皮书,制定相应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一些珍稀濒危物种更是如此,以维护其生存,发掘其潜在的利用价值;③生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研究:主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植物园、动物园(养殖场)网来完成。建立重点植物科属种质资源库,开拓有发展前景的种类;扩大濒危动物的种群,对一些在自然生境中已绝迹的种,应让其回归到自然中去;④栽培植物和畜禽遗传资源与野生亲缘种的研究:通过对各地农家品种和野生亲缘种的研究,为培育稳产、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品种,提供必要的遗传材料;⑤药用物种的研究:利用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生物化学多样性,以提取适合的化合物,提供制药的需要。同时,加强保护野生药用物种资源,大力建立栽培和伺养基地,开展保持药效的研究。人们正期待从中寻找治疗癌症和艾滋病的良药;⑥有开发价位的经济物的确定及其扩大发展的研究:首先,要按照物种经济价值的重要程度确定名录,确定其适宜发展区域和规模以提供实际应川;⑦不同生态系统关键种的研究:确定不同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卉洁其所起的生态作川和社会经济价值,为规划不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必要的资料;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得如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是否适当。急需设立一专题,选择若干有代表性保护区进行试点,以发挥其多功能作用;⑨提高主要农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我国的农区大多呈现戏培景观单调,品种一单一,生物多样性低,生产难以保持稳定。应强调利用本地物种发展综合农业,建立多种多样的栽工音工j七观,提高环境质量,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 3、多样性指数 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是刻划群落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物种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测度,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学案8鲁科版必修Word版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的多样性 课前学案 知识回顾: 一、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几个概念 1、风化: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风化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例如,日常生活中碱块(Na2CO3·10H2O)变成碱面(Na2CO3),就是风化现象。(自然岩石的风化是指岩石与空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长期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的作用。) 2、潮解:有些晶体能自发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它们的固体表面逐渐形成饱和溶液, 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无水氯化钙、氯化镁和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很容易潮解。 易潮解的物质常用作干燥剂。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新课预习: 一、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阅读】P65-67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思考】 (1)CO2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大气中没有CO2会怎么样?CO2过量又会怎么样?

八年级生物下册 6.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8、怎样理解自然保护区? 9、迁地保护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10、怎样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 11、怎样正确理解对生物多样性的利用? 二、学以致用: 三、回归课本,把下列横线内容圏划在课本上,再快速记忆。看谁记得既对又快,相信 你是最棒的! 1、 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国际生物多样日”是每年的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包括 、 以及加强 和 等,其中,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它的主要形式是建立 。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4、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自然 ”;是进行科学研究的“ 自然 ”;还是“ ”,是向人们普及生物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5、对某些极度濒危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生物种类的保护措施是 。把它们 原地, 动物园、植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等。 6、《中国自然保护刚要》明确规定:“对于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 见 课 本 91页 巩 固 提 高1、2题

6.3.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达标测试 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班级姓名得分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很本途径 C.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利用自然资源 C.“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D.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图5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归纳

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在分类学上,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和大豆的亲缘关系比与小麦近 B.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比与大豆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小麦和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等级越大,其中的生物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等级越小,其中生物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 【详解】 AB、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由于门比科大,因此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比水稻与大豆的近,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比与大豆的多,故A错误,B正确; C、在题干涉及的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C错误; D、小麦和大豆同属于种子植物门,所以它们之间有共同特征,D错误。 【点睛】 主要考查了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的认识。理解掌握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A.遗传染色体细胞B.遗传细胞物种 C.遗传物种生态系统D.细胞物种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多样性保护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 【详解】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及保护

目录 1 引言 (2) 2 生物多样性概述 (4) 2.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4) 2.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5) 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6) 3.1概况 (6) 3.2、面临的威胁 (6) 4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7) 4.1、自然原因 (7) 4.2、人为原因 (7) 5保护对策 (10) 参考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及保护 摘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生物多样性问题日趋严峻的现象,本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背景、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意义,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面临的威胁以及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保护对策,着重对生物多样性原因和措施的探讨,旨在通本文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日后对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出自身看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保护对策 (一)引言: 1992年12月29日,由15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从2001年起,每年的5月22日被改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此后,每一年都会有一个主题,2001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管理”(Biodiversity and Management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2002年主题为“林业生物多样性”(Forest Biodiversity)等。而今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早在2006年第61届联合国大会就通过决议,宣布2010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今年5月22日,又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今年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促发展、促减贫”。10月,在日本举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第十次大会,这次会议将重申公约已有的承诺,并将减少生物多样性流失的承诺纳入到国家计划中,确保每一个缔约国都制定并通过一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家战略。 与此同时,现实让我们不得不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根据2010年5月10

碳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王艳丽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与碳的多样性紧密相关。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归纳 金刚石、石墨、C 、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通过60 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认识碳酸盐与碳酸氢盐这些含碳化合物的 性质及转化关系,体现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通过介绍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 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认识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 之间的转化,体现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知识更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 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容易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预习各种碳单质,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 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而导致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 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碳的各种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通过对比,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通过预习,能够初步了解碳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3、灵活的运用对比、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完成预习案的过程中,体会团队合作的好处,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三、重点、难点 1、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CO、CO2的性质 3、Na2CO3、NaHCO3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预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并查阅资料,完成预习案。 (二)教师准备 1、将学生每六人编为一小组,每三组编为一大组。 2、编制导学案,帮助学生完成预习案。 3、准备实验用品(直尺、金刚石、石墨、C60模型、足球、等质量的碳酸钠 和碳酸氢钠固体、两支10mL的量筒、稀盐酸、两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镁条、酒精灯、试管等)。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知识点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 【概念与规律】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它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1、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是种内基因的变化,并反映在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上。 2、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现存的多种多样生物,经过漫长进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3、生态系统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生物适应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生态系统。 一、生物物种的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1、生物物种(species):是指能相互交配,并在交配后能产生有生殖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 2、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1)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不同生物生长在不同自然环境里,它们不仅形态不同,结构不同,功能更是不同。森林、草原、池塘、热带雨林等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物种就不相同,如热带雨林面积虽只占全球面积的7%,但由于终年高温多雨、能接受更多的太阳能、物种间杂交率高等原因,物种数量相当巨大,约占全世界物种的一半以上。 (2)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种多样性: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的分隔,使地球上某些区域处于隔离状态,在这种隔离状态的环境下,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因而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主要条件。物种的形成与不断分化是物种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如夏威夷群岛有显著的山脉分区,钩蛾亚种原来只有1个种,现已发展到43个种。 (3)物种数量:目前地球上现存生物约有500万种,有文献记载的约有175万种,物种最多的种类是昆虫类。 二、同种生物的差异性 1、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的性状差异:地球上的人虽都属于一个生物物种,但他们的相貌、指纹、血型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例如根据红细胞上凝集原的不同,通常可将血液分为A型、B型、O 型和AB型四种主要血型。只含A抗原者为A型,只含B抗原者为B型,既含A抗原又有B 抗原者为AB型,无A、B抗原者为O型。血型不同的血液相互混合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所以输血必须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通常人的相貌、指纹、血型终身不变,具有遗传性。 3、同种植物性状的差异:我们观察同一种植物时,发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会有不同之处。如同一品种辣椒的果实,不仅形状不同,颜色也不同。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概况:生物多样性不均匀地分布在全球168个国家,主要分布在热带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导学案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学生姓名:完成时间:分钟完成水平评价:【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导学, 形成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的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并深入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 [课前导学] 阅读课本P64,了解含碳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1.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的,可以形成有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可以形成无机化合物,如大气中的_________,多种碳酸盐像大理石、方解石(化学式_________)、白云石(化学式_________)、菱锌矿(化学式_________)、菱镁矿(化学式_________)和菱铁矿(化学式_________)等。 3.理论预测: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属于哪类物质? 预测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哪些化学性质?(结合课本方法导引内容)

[课堂探究] 根据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填写实验记录: 探究实验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发生反应 实验步骤: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试管口,将气球内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否与碱发生反应 实验步骤:在两支各加入3 mL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分别用胶头滴管滴入足量氢氧化钙(Ca(OH)2)溶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否与盐发生反应 实验步骤:在两支各加入3 mL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分别用胶头滴管滴入几滴氯化钡(BaCl2)稀溶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4: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的热稳定性 实验步骤:把少量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分别放在试管里,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学案4鲁科版必修Word版

碳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知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及其之间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3、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形式。 导学过程: 碳是自然界中的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其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 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1、金刚石: 的晶体,正八面结构,是最的天然物质,可用于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等。 2、石墨: 色、质,导电性,常用作: 3、C60足球烯 足球烯是:色固体 思考: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性质差别如此之大?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由碳元素与、、、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中碳主要以氧化物、碳酸盐等形式存在。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天然气:大理石: 方解石:白云石: 菱锌矿:菱镁矿: 菱铁矿:苏打: 小苏打:

课堂达标: 1、最近,科学家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C60中含离子键 D.C60的式量是720 2、以下气体因与人体的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是() A.Cl2 B.SO2 C.H2S D.CO 3、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事实是() A.都具有较高的熔点 B.都难溶于一般的溶剂 C.在O2里充分燃烧都只生成CO2 D.在一定条件下,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4、由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分析测知含氧质量分数为70%,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 A.1∶3 B.7∶33 C.33∶7 D.3∶1 5、将CO2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与其反应的是() ①Na2CO3②Na2SiO3③NaAlO2④C6H5ONa⑤Ca(ClO)2⑥CaCl2⑦CaCO3 A.①③④⑤⑥ B.①和⑥ C.只有① D.只有⑥ 5、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 (1)上图所示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合气→( )( )接( )( )接( )( )接( )( )接( )( )。 (2)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其理由是。 习题参考答案: 1、BD 2、D 3、CD 4、A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复习导学案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价值。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3.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自主合作学习提纲: (一)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分析课本P64有关资料以及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小组内合作总结出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知识。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_______以及各种___________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________的多样性、__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__的多样性。 2.看哪个小组知道多,举例分析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你能完成下列内容吗? 遗传的多样性也称为________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种多样的特性,都是由它们的__________决定的。生物的细胞内具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_________。遗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_________的多样性,它是生物_________的基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就构成了_________的多样性。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_________。反之,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造成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丧失。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衣食住行等直接或间接用到了哪些生物?它们和你有什么关系?你能分析给组内同学听吗?并完成下面知识?

《碳的多样性》教案(2)

碳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