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角度看网络调查方法的案例

合集下载

几个很有启发性的关于“数据会说谎”的真实例子

几个很有启发性的关于“数据会说谎”的真实例子

这也是有实际数据佐证的。

简单结论是,单方面做数据推算,而忽略了与用户、客户的交互影响,就会做出错误的推断。

3、某同事,名校计算机博士,算法达人,做了一条曲线,A和B高度相关,得到结论,A会导致B ,看一眼结论我就骂人了,狗屎结论,实际上是A和B均受C的影响,所谓高度相关是C的因素带来的,这是只看数据不懂业务的典型。

4、样本偏差,特典型的就是沉默的大多数现象,简单举例,去IT论坛,发个投票,百度好不好,腾讯好不好,多数人会说不好。

但是真正的用户是不会去IT论坛,更不会参与这种无聊的投票;所以这种投票得到的结论,你要真信,你就傻了。

此外,还有比如送礼品的票选,喜欢这种礼品的用户,本身就有倾向性,如果票选内容与礼品有关,那么结论显然是不可靠的。

5、有人提到预测未来,补充一点,就是用户不知道自己的未来。

这也是普遍做样本调查容易产生的误区。

如果时间前溯10年,你问一个用户,你会去买苹果手机吗?他肯定会说,你是不是疯了。

但是当真的很酷的苹果手机放到他手上,他才会有感觉。

这是有真实案例的,十几年前,手机还叫大哥大,还是大款们才特有的玩物,真有调查公司跑到路边采访行人,说你需要买手机吗,行人纷纷表示不需要。

他们不知道这玩意对他们人生的改变有多大。

10年前,又有类似的事情,上网当时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表现,报纸媒体开始忧心忡忡年轻人的网瘾和被网络的伤害;然后又有媒体去采访,很多人表示,上不上网无所谓。

这些都是当年一些新闻电视里出现过的典型场景。

如果你相信,你就真完了。

这里的问题是,用户不能预知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群体乃至自身的改变;当然,有的人能看到,1997年,还在读书,我一直纠结大学毕业能做什么,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我坚定,这是改变人类的东西,这是我一辈子的职业。

6、举一个前几天碰到的真实的例子吧。

选取音乐电台用户的一个子集,共2W人;分成AB两组,每组1W人;对每一组使用不同的推荐算法。

统计在一天内每一组的用户一共点击了多少次喜欢的按钮和不喜欢的按钮。

网络舆情分析与情感分析研究

网络舆情分析与情感分析研究

网络舆情分析与情感分析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交流的主要平台。

在新闻事件、社会事件、政治事件等各种事件发生时,网络上的舆论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而情感分析则是对舆情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有效地理解和解释网络舆情。

一、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分析是通过对网络上的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等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揭示社会上的舆论倾向和态度。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可以了解人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还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走向。

网络舆情分析可以用于政府、企业、媒体等机构的决策,同时也是很多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

网络舆情分析可以分为多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形成数据集。

数据集包括各种形式的信息,如文本、图片、视频等。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数据集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处理。

其次,需要通过模型建立来分析网络舆情。

模型建立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了多种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库等。

最后,需要通过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工具来提取和展示舆论数据。

统计分析帮助提取关键信息,而可视化工具可以让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

二、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一种对文本进行情感分类的方法,通常被用来分析网络舆情中的情感倾向。

情感分析把文本分成情感正面的、负面的和中性的三类,从而揭示文本作者的情感态度。

在网络舆情中,情感分析可以帮助分析舆情方向以及人们对某些事情的看法。

情感分析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

其中,机器学习技术包括分类算法、聚类算法等。

情感分析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广告、品牌管理、社交网络分析、金融分析、政治分析等。

情感分析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统计的方法。

基于规则的方法是通过预定义的规则来识别文本中的情感,例如通过文本里出现的关键字、情感词库等进行匹配。

而基于统计的方法则是利用机器学习来预测文本的情感分类。

《网络新世界》教学案例

《网络新世界》教学案例

《网络新世界》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体会如何有效利用网络。

2、懂得要讲究网络道德,遵守网络规则,学会文明安全的上网。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了解网络游戏的利弊,掌握避免沉溺网络游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身体验、小调查、提建议、观看视频感悟、网络游戏规则设计、情境体验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做到文明安全上网,避免沉溺网络游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对新媒介素养。

遵守网络规则,学会文明安全的上网。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对网络是有所了解的,因为学校从三年级起就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生已经掌握了文字的输入、上网搜索资料、制作简单的ppt等技能,也学会了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线上学习。

从家庭条件来说,家里都配备着电脑和智能手机,高科技的电话手表,多功能的平板电脑。

家长更是互联网生活的主力军,家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网络媒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了解到互联网给生活带来便捷服务。

孩子也是网络游戏的爱好者,但孩子对网络游戏有可能存在危险可能不是非常了解,如何合理的玩游戏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

三、教学设计思路:眼下社会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人类的时空观念、交往方式。

我们老师也常常听到家长的吐槽:孩子一有空闲就拿着手机看视频,玩游戏,双休日想一家人去户外活动,孩子却觉得没兴趣;甚至与家人欢聚吃饭时,孩子还是拿着手机玩。

孩子太热衷于网络虚拟交往,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没兴趣,造成道德情感淡漠。

网络中庞杂的信息,甚至网络犯罪行为也困扰着家长和孩子。

所以让青少年有一双慧眼,在纷杂的信中,具有正确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健康媒介的解读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要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

而对于网络游戏,我们的教育态度不能是一味认为孩子玩网络游戏就是不好的,我们要让孩子从正面的角度来了解网络游的价值,比如网络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玩网络游戏本身也是孩子们进行同伴交往的一种方式。

新媒体时代的网红带货现象分析以李佳琦为例

新媒体时代的网红带货现象分析以李佳琦为例

新媒体时代的网红带货现象分析以李佳琦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红带货现象异军突起,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文化景观。

本文以知名美妆博主李佳琦为例,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红带货现象。

李佳琦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专业的产品知识和高超的推销技巧,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粉丝,并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实现了商品销售的大幅增长。

本文将从网红带货现象的背景、特点、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和社会价值,同时探讨其对于消费者、品牌和整个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李佳琦等典型网红带货案例的剖析,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新媒体时代网红带货现象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网红带货现象呈现出许多独特而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李佳琦等头部网红的成功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互动性强:新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B站等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功能,使得网红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深入。

李佳琦在直播中经常与观众互动,回答观众的问题,甚至根据观众的反馈调整推荐的产品,这种即时互动极大地提升了带货效果。

个性化推荐:新媒体平台利用算法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推荐相应的网红和商品,大大提高了带货的精准度。

李佳琦作为美妆领域的专家,其推荐的产品往往能精准匹配到对美妆感兴趣的目标用户。

内容多样化:网红带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告形式,而是融合了娱乐、教育、社交等多种元素。

李佳琦的直播内容不仅包括产品介绍和使用方法,还涵盖了化妆技巧、护肤知识等,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传播速度快:新媒体平台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条受欢迎的网红带货视频或直播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用户转发和分享,迅速形成话题和热点。

李佳琦的直播经常能够引发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和热议,从而带动商品销量的快速增长。

信任度高:网红与粉丝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信任关系,粉丝往往愿意相信网红的推荐并购买相关商品。

李佳琦凭借其专业的美妆知识和诚实的推荐态度赢得了众多粉丝的信任和支持。

传统媒体介入网络舆情热点的案例解析

传统媒体介入网络舆情热点的案例解析
从9月上旬组织各县区宿迁经济开发区湖滨新城开发区及苏宿工业园区招商人员随江苏省代表团赴厦门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始延绵报道到11月初报道了宿迁市以建设现代化食品产业园为目标重点发展食品产业先后引进娃哈哈汇源嘉士利蒙牛一统豪蓓特等食品行业领军企业及国家白酒检测中心实现了从一个苏北农业大市到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食品工业城的华丽转身使传统媒体始终立于主流媒介的制高点
传统媒体集中噤声 必将严重脱离受众
媒 介决定 了受众 的认知 , 决定人们关注什么,决定人们 以什么样的视野和角度分析看 待这个问题 . 传统媒体在网络 舆情 热点 中的 集体 " 噤 声 " , 必将丧失议程 心 得
将脱离受众 . 更为严重的是, 前却步 ? � 两篇文 章也试图去 长此以往,丧失的将是媒体的 正面解读云南省委宣传部此举 引导方法要多样 公信力 . 在现实的操作层面, 的正面意义. 把住度当好桥梁 并非传统媒体的从业者没有认 南方日报之所以要介入此 识到这个问题,而恰恰是其认 事的报道,基于正确的 判断 . 网络舆情热点如果把握不 识到了网络突发事件报道的特 网络的喧嚣背后的流行心理在 好, 就会 引起 负 面效 应 . 因 殊风险 . 于公众对看守所 , 监狱曝光牢 此,传统媒体对热点问题的报 以 2009 年云南 " 躲猫猫 " 头 狱霸 打死 人的 事件 时 有传 道的关键是把握好 " 度 " .做 事件为例,事件的引爆来自一 出,公众对这种制度设计已有 到心中有数,掌握火候,注意 条普通的社会新闻 . 而真正把 所不满情绪 . 事件的积极意义 分寸 .这就要学会用辩证唯物 这 一 事件 推向 高潮 的 是 2 月 在于作为掌控舆论的宣传部门 主义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 1 9 日 云南省委宣 传部出炉 的 正面回应此事并采取积极的探 题, 既看 正面 , 又看 它 的反 � 关于参与调查 " 躲猫猫 " 舆 索态度,这首先是对中央提出 面; 既看 主要 的 ,又 看 次要 论事件真相 的公告 �,据媒体 " 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 " 的 的;既看整体,又看局部 .要 披露,当时陆续开始有媒体向 一次具体实践探索 .无疑,这 避免片面性或误导 .最终要通 云南省委宣传部打电话询问信 个标本的象征意义太于实际意 过报道促进改革,促进经济发 息 的真实 性 . 2 月 20 日, 南 义 .事件的逻辑推演就在于政 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 都网眼版以 � 云南邀请网友调 府试图在" 短兵相接" 中赢得 江苏四大淡水湖之一, 名 查 " 躲猫猫 " � 为 题再次披露 政府公信力,而摒弃了传统的 扬千年的骆马湖是古城宿迁的 了这一进程. 也是在这一天下 " 拖 , 堵 , 压 , 删 " 的老办法 一张名片 . 可是 201 0 年 5 月 午,南方日报决定派记者前往 来处理此事 . 由官方主动组织 初,当地却闹起了一场骆马湖 云南采访 .此时距事件发生已 民间人士进行独立调查,这种 " 改名风波 " 有人擅自把湖名 经过了一周 之多 ." 躲猫猫 " 探索无论成效如何,都极其宝 改成了 " 马上湖 " !原 因据说 已经在网络 "红 "了好几天. 贵. 是因为" 骆马" 谐音 " 落马 " , 从 " 躲猫猫 " 事件的报道 "犯了忌讳" .一时间,网上舆 可以看出,其一,对网络舆情 合情合理介入引导 论沸热. 宿迁日报 ,宿迁晚报 的不重视抑或不敏感,直接导 呈现高端视野空间 联合扬子晚报等主流媒体很快 致 了传 统媒 体的 " 耳不 聪, 出击,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进 目不明 " ;其二,既然网络已 传统媒体的任何观望都将 行介入调查 .连续多日在报纸 经成了热点,传统媒体的任何 丧失最好的报道时机 .我们比 头版的重要位置刊记者采访的 观 望都 将丧 失最 好的 报 道时 较一下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 见闻 , 调查报告和评论. 正确地 机 . 这 是新 闻传 播的 规 律使 在这个事件报道中的差异:南 把握方向,引领舆论 . 进入 8 然 .对传统媒体而言,既不能 方都市报穷追不舍,紧跟事态 月,宿迁市区各大菜场烤鸭店 为网络的偏激所引导,又要推 进展,并配发社论,先后发表 出售烤鸭油的新闻和沭阳县全 动 事件 向 有利 的 方 面 演 化 , 了� " 躲猫猫 "官方 Q Q 群聊天 民招商, 良田闲置, 厂房空置等 还 应 当 规 避 可 能 的 报 道 风 "假太空 " 记录大揭秘� , �疑凶家人不 问题, 在全国务大上 险 .就 议 程 设置 的 进 程来 知道 " 躲猫 猫 " 事件 �, �躲 流网站迅疾传播,引发了网民 说 ,笔 者以 为, 事件 背 后掩 猫猫新结论:不是游戏,是狱 们的激昂问质. 这些 " 家丑 " 新 藏 的极 端民 意诉 求以 及 事实 霸行凶 � 等多篇文章,从报道 闻,再次把宿迁迅速推上了网 真 相本 身 , 事件 推 演的 逻辑 事件到介入调查. 而南方日报 络舆情的风口浪尖 . 力 , 党 政的 应对 , 最大 范围 从 2 月 21 日才开始 第一篇报 宿迁" 烤鸭油 " 经媒体连 内 的拓 展评 论语 境 , 事 后的 道� 云南警 方公布 " 躲猫猫 " 日报道后,宿迁市政府迅速采 反 思等 这些 领域 中, 当 是传 事件调查结 果 � , 其后 �云南 取措施,接连开了三次会议 , 统 媒体 主流 声音 以及 其 高端 有 关 部门 撬动 真相 的实 验 价 宿迁 日报 , 宿 迁 晚报 配 合工 视野 的呈现空 间 . 值� 眺 IJ 意模式 在网络口 水 商, 药监等部门在整治 " 烤鸭

网络市场调查的本质、工具与优势

网络市场调查的本质、工具与优势

安徽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 论文 ] 题目:网络市场调查的本质、工具与优势院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09 年 ** 月**日目录网络市场调查的本质、工具与优势 (1)一、网络市场调查 (1)(一)网络市场概述 (1)(二)网络市场调查概论 (2)(三)网络市场调查定义 (2)二、网络市场调查的工具 (2)(一)网络市场调查的策略 (2)(二)网络市场调查的方法与工具 (3)三、网络市场的优势 (4)(一)网络市场调查的特点 (4)(二)网络市场调查与传统市场调查相比优势 (6)四、案例分析 (6)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网络市场调查的本质,工具与优势[摘要]:网络市场调查是一个新型的网络工具,它是在传统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借用计算机技术使其变得成熟。

一般来讲,企业在新产品投入市场或是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会选择市场调查。

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去开展市场调查,因为网络市场调查在很大程度地减少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时间等各方面的投入成本。

[关键词]:网络市场调查工具优势Title:The nature of Internet market research, tools and advantages DiscuessAbstract:Internet market research is a new web-based tools,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market research developed, and to borrow computer technology to make their technology has become mature. In general, enterprises in the new products entering the market 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will choose to market research. Therefore,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effective way to conduct market research, because the Internet market research to a large extent reduced the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of enterprises still have time to input costs in various areas.Key words:Internet Market Research Advantages Nature一、网络市场调查(一)网络市场概述什么是网络市场?网络市场是互联网上商品交换的场所,如网上商城,网上交易平台。

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案例

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案例

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案例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影响力渠道。

对于政府、企业和公众而言,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回应公众关切、改善品牌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个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的案例,分析其方法和效果。

案例描述某政府机关在执行一项政策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部分市民的不满和抗议。

相关事件引发了媒体关注和社交媒体热议。

政府机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需要及时回复和解决。

于是政府机关决定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以了解市民们的意见和关注点,为回复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政府机关借助第三方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工具,实时监测和分析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上与该政策相关的信息。

监测工具不仅能够对帖子、评论等信息进行自动抓取和整理,还能够通过人工筛选和标注,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

在分析过程中,政府机关还通过民意调查和媒体采访等方式,获取了一些关键信息,以增强分析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结果分析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政府机关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政府机关了解到了市民们的反对和抗议的原因和要求。

其次,政府机关对热度和义愤值等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以便全面评估情况的严重性。

最后,政府机关还对监测数据进行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以推断市民们的诉求和感受,为回复提供依据。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政府机关快速回复了市民们的关切和问题,以化解矛盾和推进政策改进。

同时,政府机关还通过改进政策、加强宣传和沟通等措施,提高了公众对其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总结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政府机关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上的信息,了解公众的看法和感受,为制定政策、回复问题、维护品牌形象等提供依据。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政府机关和企业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公众对其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市场调研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市场调研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可口可乐:跌入调研陷阱百事以口味取胜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

然而,70年代中后期,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仅比百事可乐多7%;9年后,这个差距更缩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是:一、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以“百事新一代”为主题推出一系列青春、时尚、激情的广告,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人的可乐”;二、进行口味对比。

请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分别品尝没有贴任何标志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将这一对比实况进行现场直播。

结果是,有八成的消费者回答百事可乐的口感优于可口可乐,此举马上使百事的销量激增.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口味测试对手的步步紧逼让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它试图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

1982年,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可口可乐设计了“你认为可口可乐的口味如何?”“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可口可乐的口味变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满意?"等问题,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可口可乐的决策层以此为依据,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

没过多久,比老可乐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乐样品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新可口可乐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邀请了近20万人品尝无标签的新/老可口可乐.结果让决策者们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费者回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认为新可口可乐味道胜过百事可乐的也超过半数。

至此,推出新可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背叛美国精神可口可乐不惜血本协助瓶装商改造了生产线,而且,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

新传媒格局下网络舆情事件传播模式及治理思路——以翟天临事件为例

新传媒格局下网络舆情事件传播模式及治理思路——以翟天临事件为例

分网民(大多畏 翟天临粉丝)极 力维护翟天临; 另一部分人质疑 其博士学历存在
主流媒体尚未发
涉事方暂无回 应.
于涉事高校发出第一条官微声明后,才开始密集发声批判学
临博士毕业了,
水分。
术造假、教育不公行为。相比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和其它自
却没有发表论
媒体,主流媒体介入时间滞后、报道量较少,且多为评论性信 息,但主流媒体的发声代表全社会对事件的关注,并直接引 起教育部门的重视,推动了事件的最后解决。
临晒出北大博士 舆论分化,一部
节,助推事件向前发展。 随后,主流媒体的介入使事件由网上发展到网下,经由
网络空间延伸到现实人际网络,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使网 络舆情事件发展为影响重大的社会公共事件。尽管主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
发生: 1.31-2.6
后录取通知书, 上了热捜榜。
2月6日,知乎 用户@潜龙的问 题《为什么崔天
图1翟天临事件的符号化
其次,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结合,成为扩大舆论影响的主 要路径。综合几家舆情分析平台信息发现,2019年2月8日 至23日期间,微博、微信、网络媒体三大平台共发出两千多 条相关信息。其中包含了《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 媒体开设的微博账号、网站发布的信息。本该由专业媒体跟 进调查的事件,却在舆论爆发不久,即有网民自发开展调查 掘密。有的网民公布翟天临论文查重结果,有的网民将翟天 临以往言行曝光,更有网民将调查对象指向了相关高校管理 层。还有网民详细梳理了事件疑点并与其他网民协作,从多 方面搜集证据,如北京电影学院博士毕业要求、翟天临论文 存在的问题、翟天临读博期间的表现、翟天临19名同届博士
一、个案分析:翟天临事件 2019年2月6 0,"翟天临问知网是什么"被推至微博 热搜榜第一。刚刚被录取为北京大学博士后的人气明星翟天 临,被质疑取得博士学位却不知知网,不合常规。在接下来 的十多天内,翟天临被质疑未达博士资质却顺利毕业,引发 "舆论地震”,网民质问教育不公现象,涉事各方的学术腐 败、学术不端等问题不断被揭露。直至2月中旬,涉事高校陆 续公布处理结果后,网络舆论才逐渐消退。下文结合翟天临 事件的公开报道和网络信息,着重从议题性质、传播媒介、 网民参与和政府回应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事件的传播模式:

从虐猫事件谈谈我对网络媒体的认识

从虐猫事件谈谈我对网络媒体的认识

从虐猫事件谈谈我对网络媒体的认识在张老师的一节《媒介经典案例赏析》课上所放的视屏上,我看到了那个在很多网上论坛上出现过的一个成功的人肉搜索案例——虐猫事件。

自传统媒体发现网络的价值以来,网络就一直被称为"第四媒体"。

网络作为一种媒体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极强的时效性、广泛的覆盖面、海量存贮能力、强烈的互动性、传播的灵活性、多媒体手段并存等等。

这也是大多数中外传统媒体加入到上网的大潮中的主要原因。

而我对于网络媒体的主要认识是从他对传统媒体的渗透。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渗透,在近几年来愈发明显。

传统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从互联网上吸取新闻线索。

这一点在一些晚报和都市文化类的周报上尤为突出。

正是由于网络上众多的论坛、社区和博客的影响,一些私人事件在互联网所构成的虚拟社会中变成了网络事件,并经由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逐渐变成全社会关注的社会事件。

虐猫事件就是这样一个首先从网络上开始,并经由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逐渐变成全社会关注的社会事件的。

一只非正常死亡的猫的图片于2006年2月6号首先在猫扑上发端,在以后的一个星期里,全国大大小小的论坛、社区和个人站点开始了大量的转贴,数万名网友表达了对“虐猫事件”的看法,一时间,在网络上形成了空前的影响。

三天后,3月1号的《北京晨报》上刊登了《网上出现穿高跟鞋女子踩碎小猫脑袋图片》一文,是现在能够得到的传统媒体关于虐猫事件的最早报道。

但是记者显然没有料到接下来虐猫事件带来的影响。

该报道只有短短的500多字和那组虐猫的图片,而且这些内容显然都是从网上照搬下来的,在该报道的结束部分,该报道援引了法律工作者和动物保护协会官员的话,表明了对虐猫事件的看法:虽然残忍,但是没有违法。

这些观点正是传统媒体在以后的报道中体现出的主流基调。

从3月1号虐猫事件在传统媒体上开始被关注,到3月15号央视新闻频道社会记录栏目的报道,仅仅半个月,传统媒体上关于虐猫事件就有篇的新闻、评论等各种形式的关注"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典型的能够吸引受众的话题,媒介的生产者,包括编辑和记者,其新闻素养会让他们予以注意。

网络调查定义

网络调查定义
作者名称
研究论文题目与发表时间
网络调查定义
黄鸣刚
《从媒体角度看网络调查方法》,2004年
网络调查是传统调查在新的信息传播媒体上的应用,它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的调查设计、收集资料和分析等活动
邢苗条
段安平
刘敏
《基于Web的网络调查统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5年
是指应用网络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现代调查统计技术
周莉
《网上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效果》,2005年
即指利用互联网针对特定的市场营销问题进行的调查设计、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活动
李锐
宋铁英
《国内网络调查研究分析》,2005年
根据客户的要求,通过网络技术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或者对网民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分析过程
曾鸿
钟蕾
《论网络调查与传统调查方法的综合应用》,2006年
网络调查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以互联网为信息传递工具,进行调查设计,资料收集、分析咨询等活动
石磊
《网络调查及其局限性分析》,2008年
网络调查是指借助联机网络、计算机通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在电脑网络上广泛发布问卷,在一定的时间内,征询一切应答者的回答,然后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对应答者的意见进行回收和统计,以实现研究人员研究目的的一种调查方法
刘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彭城
《我国网络调查系统的安全策略》,2008年
(networked investigate system,N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为完成特定目的,利用互联网等通讯设备为工具进行调查设计、资料搜集和处理,并提供信息查询、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方建文
《远程教学中网络调查的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2008年

融合新闻在调查性报道中的应用_以_卫报_解密国安局档案_专题为例_刘骏瑶

融合新闻在调查性报道中的应用_以_卫报_解密国安局档案_专题为例_刘骏瑶

融合新闻在调查性报道中的应用调查性报道通常是以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报道对象,更为注重挖掘业已发生的新闻事件内在的、隐秘的联系,并向公众解释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属于深度报道的一种。

在传统新闻报道中,调查性报道通常以文字、照片、视频三种形式出现,但这三种媒介形式各有侧重:文字重于分析,照片重于展现事件某个切片,视频重于记录。

如何通过改进新闻报道方式,使其更准确地展示一个庞大事件的全局,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探索领域。

美国在本世纪初出现融合新闻的尝试。

我国主要是从2006年开始,以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为主的学者将融合新闻理论引进国内,并展开了大量深入的研究[1]。

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了多样化的视角,以至于融合新闻的具体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美国“背包记者”先驱人物、学者简・史蒂文斯(Jane Stevens),他指出:“融合新闻是文本、照片、视频段落、音响、图表和互动性的集合体,它以非线性结构呈现在网站上,各种媒介的内容相互补充而不重复。

……媒体在制作融合新闻时要充分利用网络新闻的两大特征提供背景和保持传播的延续性,为其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

”[2]即融合新闻能够利用不同媒介的优势最有效地报道新闻。

本文尝试通过案例研究法,以《卫报》“解密国安局档案”(NSA files: Decoded)为例,观察融合新闻手段在调查性报道中的应用。

一、“解密国安局档案”专题简介2013年6月,原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员爱德华・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刘骏瑶 彭兰1)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供稿作者刘骏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以《卫报》“解密国安局档案”专题为例新闻界ISSN1007-2438 2014年第01期案例观察安全局(以下简称NSA)关于“棱镜”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该计划监控互联网活动、秘密手机电话记录。

网络成瘾案例的分析及教育-班主任工作案例

网络成瘾案例的分析及教育-班主任工作案例

网络成瘾案例的分析及教育前言: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和信息获取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和教育难题,这些现象在希望通过网络游戏来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的青少年中尤其严重。

一、案例小俊是我班高二的男生,父母均为固定单位职工,虽工作繁忙但对小俊的生活学习非常关注和重视。

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小俊开始出现上课无精打采,有同学反映他经常上课玩手机、睡觉。

我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找他谈话,了解到他平时大多数时间在“网”上度过,我让他要注意控制上网时间,提高学习积极性。

开始时有所效果,但过段时间情况出现反复。

这学期刚开始没多久,小俊突然无故不来上学,母亲非常着急,跑到学校向我反映情况,原来小俊前天晚上因为上网的问题和父母大吵一架,并威胁父母:“如果你们不给我上网,我就不上学!”果不其然,第二天上学时间到了,任凭父母怎么劝说,他也不来学校了,直接“罢工”在家睡觉。

综上,小俊在班里是一个患有网络成瘾倾向的特殊学生,我不得不认真思考对于他的问题我究竟该如何教育。

二、原因分析在小俊不来上学的第二天我进行了一次家访。

从多次和小俊的谈话和与其父母的谈话后我分析小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因:1、家庭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让小俊产生心理偏差。

小俊母亲言语中一直强调自己的孩子以前是多么优秀,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骄傲,邻里邻居都夸小俊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而现在小俊的表现让她觉得倍感困惑和难过。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自我意识迅速膨胀,他们渴望独立,更渴望获得赞许。

当小俊中考失利来到职校之后,父母停留在过去孩子乖巧懂事好学的印象中不可自拔,希望他能够尽快“出成绩”。

当孩子出现上网、玩游戏、玩手机等“不良”现象的时候,父母一味的强压,比如断掉网线、停掉手机、严厉苛责等,当然这种行为站在父母的角度可以理解,然而这在小俊看来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压力和苦闷。

危机公关及经典案例分析

危机公关及经典案例分析
只要人犯错,危机就难以避免!
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ect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 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 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爆发一场 龙卷风。
预防潜在危机发生,必须从源头进行控制,管理好企 业运营中的每一个细节,时刻关注企业内部的任何信 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做好预测。
危机处理的五种错误心理
(4)反应迟缓,敷衍塞责 对媒体的炒作,公众的批评,有关部门迟迟不作反应。最后,在媒
体和公众的千呼万唤的压力下,虽然有所回应,但犹抱琵琶半遮面, 三言两语,闪烁其词。据《南方周末》报道,山西一些地方的政府对 “黑砖窑”事件表现出惊人的迟钝。“舆论风暴已经开始,外界已酝 酿惊涛骇浪,而风暴的核心区,一片平静,洪洞的官员们几乎无人知 道。”
充分开发公关资源以打好基础. 6. 强化企业团队精神,努力争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以
免祸起萧墙。 7. 提高主要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强化他们对企业的责
任心。
建立日常危机处理机制
II. 经常性的自我问责工作
企业的高层要有自觉分析反思企业弱点的习惯。企业公关部门 的领导要经常分析传播中的弱点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要经常与 企业内外公众沟通。定期或在关键时期与企业内外公众(员工、供 应商、分销商、媒体、行业监管部门等)沟通、探讨,虚心听取他 们的意见和建议及对企业可能出现的危机提出的忠告。基本的内容 如:
网宣工作成功案例
王老吉地 震营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张家界景 区“哈利 路亚山”
营销
网络舆情管理的具体做法
1、加强日常监测 2、锁定监测的主要渠道 3、与舆情内容进行分类 4、网络舆情的监测周期 5、舆情阅评工作 6、敏感问题重点查办 7、组建网络发言人队伍 8、寻求意见领袖 9、加大与网民的沟通

新闻案例分析

新闻案例分析

进入2010年不足半载,富士康集团位于深圳的工业园区已发生9起员工跳楼事件,7死2伤。

都正在20岁左右的青春年华,对生命和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年纪,一瞬间消失不在,难免会让人心生疑惑,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纵身一跳那一刻的果绝。

跳楼事件密集于一家企业,企业的管理模式、工作强度、人际关系、职工权利保障等问题,首当其冲会受到追问,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的思考方式。

关于富士康企业内部的状况,一直以来多有传闻。

接连的跳楼事件,舆论对企业亦颇多指责,最严厉的批评,是将其与“血汗工厂”等而视之,我看到网络上已有人表态,无论如何不敢再去这样的企业打工。

不知道富士康在职员工如今是情绪稳定还是人心浮动,潜在劳动力的畏之如虎,对企业未来发展肯定不是福音。

新华社和《南方周末》的实地调查报道,展示了关于企业的诸多细节,比如“人几乎被机器劫持”,“每天去加班”,“同寝室员工互不相识”,“工作纪律很严格,随便与同事说话就会被上司批评”,不容易找到放松和娱乐的场所,没有正式的工会组织等。

由此可以看出富士康员工在身体上的疲累和精神上逼仄。

或许还有权利保障上的缺失,说或许,是因为我看不出有工会组织的企业,又能对职工的权利保障有什么实质性的作为。

深圳市总工会一位副主席表态,认为连续跳楼事件暴露出富士康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我不知道这是个调查结论,还是一般性说辞。

但依总工会的职责,无论事前还是事后,都不应以坐而论道为满足。

富士康集团则极力避免将员工跳楼轻生仅仅视为内部问题,而是强调它的社会性。

我看到一些媒体也是从更为宏大的社会范围来进行讨论,比如第二代农民工的心理焦虑,学校阶段的情商教育等。

放大范围来思考,不失为一种方式。

富士康的深圳园区,40万员工,人口规模上比一般的县城都要大,那么它的自杀率是不是超出了一般城市?青年人整体上的精神状况是怎么样的,富士康青年员工的问题,是不是整体在局部的一个投射?若仅以企业来看,富士康的问题,是不是比同类企业更加严重?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社会问题,我都没有调查研究,不能得出仓促的结论。

新媒体时代“吸猫”青年群体的精神画像研究——以G校大学生投喂校园流浪猫为例

新媒体时代“吸猫”青年群体的精神画像研究——以G校大学生投喂校园流浪猫为例

第12卷第7期Vol.12 No.771一、问题的提出在高校中长期集聚着一个为数不少的流浪猫群体,这些流浪猫因高校优美宽敞的环境和大学生不定期的爱心投喂而生存下来。

它们虽然被学生投喂,但野性未除,仍具有攻击人类的潜在隐患。

而流浪猫攻击人类所造成的疾病,如狂犬病等,均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影响。

本文调研的G 校便发生过多起大学生投喂流浪猫后被抓伤的事件,引发家长对学校管理的不满,给高校带来一系列管理问题、卫生隐患和伦理争议。

目前各高校对待校园流浪猫现象的态度比较中立。

以G 校为例,G 校并未成立高校大学生动物保护协会,也没有针对校园动物管理的文件,仅在《G 校学生住宿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中,将“在宿舍楼内饲养动物,或携带动物进入宿舍楼内的”学生行为列入惩戒范围。

对此,G 校宿管中心的负责人曾袒露:“目前,对流浪猫还不能赶尽杀绝,以前没有猫,老鼠横行,现在猫多了,老鼠不见了。

所以只能引导学生不要投喂,让猫一定数量的存在。

已与校团委沟通成立流浪猫管理协会。

”可以说,在当前中国流浪动物管理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情况下,G 校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高校处理校园流浪动物问题的基本逻辑和普遍顾虑。

如今,动物管理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痛点。

高校流浪动物群体管理问题的推进,不仅与动物管理、动物医学、动物法规等社会领域的积极介入息息相关,还涉及媒介互动、公众信任、动物保护、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等微观的社会柔性治理问题。

若一味置之不顾或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方法对待校园流浪动物问题,则容易在大学生中引发关于爱心、人性甚至是权利问题的争论,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念[1],动摇高校人文教育的根基。

基于此,本文以G 校G 院的校园流浪猫专题推送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指出当前高校青年投喂校园流浪猫的现象与当前社会的“吸猫”文化息息相关,并揭示新媒体背景下青年投喂流浪猫现象背后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

二、案例分析:条漫叙事中的共识建构G 校G 院以近年来十分火爆的新媒体表现形式——条漫,作为宣传的主要载体。

心相印整合营销案例分析

心相印整合营销案例分析

心心相印爱在您身边全球商业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日前发布一项中国消费者调查显示,在8个消费行业的最信任品牌中,中国品牌占据4席,恒安集团纸巾品牌“心相印”名列其中。

这个调查说明心相印在人们的心中有着很好的品牌形象。

在营销的范围来说,这需要企业做好整合营销,让影响品牌形象的信息全都被整合,打造一个完美的品牌形象。

整合营销的内容包括对领导人的形象、广告(其中包括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户外广告)、产品包装、促销、赞助等。

心相印通过对广告的情感诉求、网上问卷调查、博客营销、公关宣传、包装设计等来完成品牌形象的塑造。

心相印的产品质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于是,建立品牌形象迫在眉睫。

情感永远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一个因素,每当提到爱情、亲情、友情,人们总会对这样的广告或者宣传有着很深的印象。

心相印就在各个领域运用情感因素,让人们感觉爱就在您身边。

爱与思念的电视广告如何打动消费者,突出“心相印”与众不同,并在某些层面上,满足消费者其它品牌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只有把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能迅速打造品牌动力的可能。

“心相印”采用了情感诉求,为纸巾注入情感因素。

“心相印”的一个创意广告:爱情就像打喷嚏。

广告描述了这样一个内容:女孩A(对女孩B):听说你男朋友挺好的。

女孩B(对女孩A):不是啊,安妮的男友对她才好呢。

女孩A(对女孩C—安妮):对呀,安妮,说说你的男友吧。

女孩C—安妮:我不想说他。

女孩A、B:为什么?女孩C—安妮:我一想他,他就打喷嚏。

女孩A、B有些不相信的笑。

(办公室内,安妮的男友正在工作,桌面上摆着安妮的照片)男友连续打了两个喷嚏,笑了一笑,拿起安妮的照片看。

关于喷嚏有这样一个说法,当你连续打2个喷嚏时,说明有人在想你。

安妮不敢想她的男友,因为一想她的男友就会打喷嚏,这是心有灵犀的美妙爱情。

当然,安妮每天还是在偷偷地想她的男友,想的次数越多,他们用“心相印”纸巾的次数就越多。

还有一则广告,也是情感诉求,内容是说:我们和宝岛台湾隔着海,我们用心相印的纸把海水吸干,让海峡两岸的人们相聚。

开题报告范文探究XX领域的社交媒体与网络影响

开题报告范文探究XX领域的社交媒体与网络影响

开题报告范文探究XX领域的社交媒体与网络影响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与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个人交流,还是商业活动,网络影响已经蔓延至方方面面。

本研究旨在探究XX领域的社交媒体与网络影响,并深入分析其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巨大影响。

二、研究目标1. 分析XX领域的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 探讨社交媒体在XX领域的传播效果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 研究XX领域的网络影响在商业运营中的应用。

三、研究内容1. XX领域的社交媒体平台特点分析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

本部分将以XX领域为切入点,分析其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规模、内容形式、用户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2. 社交媒体对个人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兴起给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部分将探讨社交媒体对个人自我表达、社交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等方式,收集个人对社交媒体的看法和感受,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 社交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个人层面,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部分将从社会角度,研究社交媒体在XX领域的传播效果、社会舆论形成机制以及社会动态的变化等。

结合真实案例和数据分析,探讨社交媒体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4. XX领域的网络影响在商业运营中的应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社交媒体作为推广和宣传的渠道。

本部分将重点研究XX领域的企业如何通过社交媒体与网络影响,实现品牌塑造、产品推广以及销售增长等商业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和市场调研,探讨网络影响在商业运营中的应用策略。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等研究手段。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对真实案例的深入研究,加深对XX领域社交媒体与网络影响的认识。

五、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对XX领域社交媒体与网络影响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从而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应用策略。

开题报告范例

开题报告范例

开题报告范例开题报告是指在进行学术研究之前所编写的一份计划性的文档。

其目的是为了明确研究目标、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以及判断这个研究是否可行。

本文将提供开题报告范例并列举三个案例,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编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等部分。

以下是三个不同领域的开题报告范例:案例一:文化与传播研究背景:网络已经成为了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以热搜、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行为大多是由个体驱动的,而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这也就使得文化在网络传播中面临不少困境。

研究问题:本文主要关注社交媒体上面的文化传播现象,重点关注文化传播的路径和内容。

我们将从个人、组织、政府等不同层面出发,对不同文化形态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效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研究目标:全面掌握社交媒体上的文化传播现象,了解其成因和影响,并推导出有效的文化传播策略。

研究意义:社交媒体的崛起为文化传播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这一领域也暴露出了诸多难题和困境。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和目标可以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并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播领域的研究进程。

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案例分析、量化研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框架,识别文化传播的节点和关键路径,推导出有效的文化传播策略。

预期结果:分析社交媒体的文化传播现象,提出相应的文化传播策略,为文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案例二:经济与管理研究背景:面对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变化,中小企业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并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研究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重点关注中小企业如何在现有的资源约束下,提升其创新能力以及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模式。

研究目标:全面认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的特点,分类识别中小企业的各具特色的创新模式,并为中小企业提供适应性强,落地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媒体角度看网络调查方法随着信息工业的突飞猛进,信息爆炸使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个体通过一种结成网状的电讯设备进行网络层面的物质活动、精神交往和话语交流。

这个无形网络形成的话语解读空间形成了一个异于当今传统新闻传媒的另一个舆论空间。

对我国来说,网络传播已被视为一股强大的自由力量,对社会带来非常强大的冲击。

"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厦门赖昌星案"、"广东孙志刚事件"、"东北宝马车撞人事件"等,一个又一个的网页,一个又一个的论坛设立之快速、内容之丰富、制作之精美、言论之尖锐,已经让很多人开始明白网络"无所不能"的巨大传媒功效,以及给现有的社会生活和新闻传播秩序带来不小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意识。

为什么这些网页要发表这些言论?为什么人们喜欢在网络上面各抒己见?网络新闻媒体如何把握社会大众的思想脉搏?网络新闻媒体如何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这值得媒体从业人员拿出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予以解决。

在社会呈现网络化,强调宣扬个体精神。

注重对话的今天,网络赋予了大众传播新的传播威力,网络舆论领域的形成消解了传统媒介把关人的角色。

它表现在它们之间的渗透、包容与迅速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界限模糊,个人空间变成了公共空间,两者相互转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例如各个网站开设的BBS论坛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特性。

在BBS中,我们可以看到实时的公众对公共事务的不同看法,传播理性的关键-传播自由,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

在中国,2000年网络用户已超过2000万。

这2000多万的用户既是传者,又是受者,把关人的概念在此慢慢隐去了,单向性的传播模式在此被彻底推翻,演变成了双向互动的沟通形式。

每年急剧增长的上网人数,迅速地开辟和形成了越来越大的网络公共领域,对传统媒介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充塞网络,造成网上不良、虚假,甚至负面信息比比皆是、泛滥成灾。

而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归结于我国网络传播的法制法规不够完善。

此外传统媒介因为版面或播出时间有限,而无法顾及和满足许多受众对言论倾诉的要求,也是促成网络信息混乱的另一大原因。

传统新闻业的新闻是自上而下地向受众传播,网络里的新闻却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

在网站新闻组里,任何人都可以报道任何事情。

这里不排除有些报道是虚假的、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

但是媒体从业者可以借助科学的手段,凭借自己的政治头脑和嗅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新闻线索。

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中的各个新闻组、讨论组等,涵盖了形形色色的话题,既包括最热门的,也包括最冷僻的,参与的人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

他们因倾诉自己所感知的需要而聚在一起,从而使新闻组、讨论组这些地方体现出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成为民众畅所欲言的空间。

对媒体从业者来说,它不仅是新闻线索的来源地、新闻评论的出发点,也是一块民意晴雨表,舆论表达的阵地。

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媒体从业者,应该从网站设立的新闻组、讨论组和聊天室中,学会倾听群众的呼声,把握时代的脉搏,确定新闻的主题,及时做好疏通引导,下情上达的工作。

与此同时,网上消息来源的广泛性和匿名性,有时会导致谣传或道听途说的新闻素材出现。

对比一下报纸的新闻,惊讶地觉察到许多传统媒体的漏网消息,都轻易地"回到网上",不论真假,连锁反应非常猛烈,才不过一个黑夜白昼,就会通过网络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此时,有必要利用科学的手法以及各种在线和非在线资源验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并且尽快把握网络受众的舆论倾向,这是网络新闻采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也将成为未来对新闻记者素质进行训练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肯定的方向之一就是:网络新闻媒体要想取得传统媒体在其受众群体中的主流地位,必须能够在网络传播中多元化的主题倾向中,牢牢把握网络受众的舆论方向和关注热点。

只有这样才能够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而这离不开新闻传播研究的科学方法。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社科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可分为两类:定量和定性(也可以按接触性和非接触性分类)。

长期以来,我们新闻媒体的许多报道都是建立在"观点+证据"的模式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定性的研究方式。

而这种定性的研究方式对于千变万化的网络世界来说,显然显得主观性和随意性太强了些。

媒体关心的不一定是受众爱看的,受众热衷的不一定是媒体注意的。

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定量方法。

笔者认为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和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统计调查,这种基于网络的统计调查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它的出现对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完全能够适宜用于新闻传播领域。

这种网络调查跨越了时空界限,不仅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统计调查模式,是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我国新闻媒体也完全应该可以从传统的定性模式开始向网络时代的定量模式迈进,使用它研究受众的要求和立场。

作为一种适应信息传播媒体变革的崭新的调查方式,网络调查在欧美等互联网发达的国家,关于市场及民意的网络调查已相当普遍,数千个站点、几十万个英文web上含有调查栏目。

国外已经开发出了针对网络调查的调查软件,并已经有国外组织探讨用互联网实施常规的统计调查。

国内的网络调查也已起步,有的是由官方或半官方机构进行的,如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进行的网络调查,还有的是由综合性网站进行的。

综合性网站所作的调查一般挂在某个页面上,只有两三个简单问题,让网民选择"是"或"否",它更多的是一种"游戏",对舆论动向和社会认知的帮助不大,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一、网络调查的含义及其优点网络调查是传统调查在新的信息传播媒体上的应用。

它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的调查设计、收集资料和分析等活动。

与传统调查方法相类似,网络调查也有对原始资料的调查和对二手资料的调查两种方式。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沟通渠道,它的特点在于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广泛性和直接性等。

由于这些特点,网络调查具有传统调查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第一,网络调查成本低。

网络调查与面访、邮寄访问、电话访问等离线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采样方式不同。

所以,网络调查的成本低主要指的是采样成本低。

传统调查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网络调查只需有一台上网的计算机,通过站点发布电子问卷或组织网上座谈,利用计算机及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省却了传统调查中的印刷问卷、派遣人员、邮寄、电话、繁重的信息采集与录入等工作与费用,既方便又便宜。

据业内权威人士讲,根据经验,离线调查每一个样本的投人大概是120元一150元,所以离线调查者在抽样时,总希望尽可能地减少样本数。

当然其前提是所抽取的样本数必须能把调查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从而有效地降低采样的成本。

网络调查就没有这种顾虑。

第二,网络调查速度快。

网上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如用E-mail,几分钟就可把问卷发送到各地,问卷的回收也相当快。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可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即时统计,整个过程非常迅速,而传统的调查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离线调查三种采样方式的速度存在差别,其中以面访最快,电话访问次之,邮件访问最慢。

而网络调查采样所需的时间则要少得多,约需几天或十几天。

如2000年11月3日,科技日报《中国将参与全球规模最大网络调查》一文称,"PlanetProject网上民意调查活动将于11月15~18日举行,持续四天,通过八种语言进行。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99年7月)称,"CNNIC在1999年6月15日至1999年6月30日期间进行了网上联机问卷调查"。

由这些具体调查所花费的时间可以看出:网络调查采样速度远快于面访等离线调查。

这与网络调查问卷的发放、填答、提交皆不受时空限制、即时快捷相关。

无论是把问卷直接放在网上,还是发送E-mail或网上拦截,都可以迅速把问卷大范围地呈现在被访者面前。

问卷的填答虽可能会费些时间,但填答时间由自己支配。

填答完毕后,问卷的提交也比较简单,只要点击一下提交键即可。

第三,网络调查隐匿性好。

在调查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问题时,离线调查尽管可以在问卷设计中通过采用委婉法、间接法、消虑法、虚拟法等手段,在问题和被访者之间增加一些缓冲因素,但无论如何,离线调查各种采样方式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被访者的填答心理。

一般而言,面访最大,电话访问次之,邮寄访问最小。

而网民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参与调查,对调查的内容往往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回答问题时更加大胆、坦诚,调查结果可能比传统调查更为客观和真实。

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应该说,网络调查的隐匿性较离线调查高。

网络调查的这一特点可使被访者在填答问卷时的心理防御机制降至最低程度,从而保证填答内容的真实性。

第四,网络具有互动性。

网络调查的这一优势同样是基于网络自身的技术特性。

网络的互动性赋予网络调查互动性的优势。

网络调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24小时向天南海北、世界各地进行调查,抽样框相当大,调查范围也相当广泛。

2000年11月,3com 中国公司举行planetproject网上民意调查活动。

这次活动中Planetproject在自己的网址上设下不同题材的各种问题,围绕人类基本状况的方方面面展开。

"让中国民众首次与来自世界其它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同时分享和比较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二、网络调查的方法根据调查方法的不同,网络调查可分为网上问卷调查法、网上讨论法、网上实验法和网上观察法等。

1.网上问卷调查法。

网上问卷调查法是在网上发布问卷,被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填写问卷,完成调查。

根据所采用的技术,网上问卷调查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站点法,即将问卷放在网络站点上,由访问者自愿填写。

另一种是用E-mail将问卷发送给,被调查者收到问卷后,填写问卷,点击"提交",问卷答案则回到指定的邮箱。

被调查者者在填写问卷时甚至不用上网:他们可以将电子邮件下载下来,在发送结果时上线提交即可。

电子邮件调查有局限性:问卷的交互性很差,并且数据的处理会很麻烦,每份问卷的答案都是以邮件形式发回,必须重新导入数据库进行处理。

这种网上问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比较客观、直接,但不能对某些问题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2.网上讨论法。

网上讨论法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BBS、ICQ、newsgroup、网络实时交谈(IRC)、网络会议(Netmeeting)等。

主持人在相应的讨论组中发布调查工程,请被调查者参与讨论,发布各自观点和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