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时代特征:从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即开封)。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二、宋太祖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1、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②调换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2、加强君主专制: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三、宋朝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防止武将专权,巩固统治。

2、表现:①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②宋太宗继续重文轻武,使文臣统兵格局形成;
③宋朝注重发展文教,改革发展科举制。

——措施: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作用: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即营造了读书风气,提高了社会文化素养,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但也削弱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P29地图)
政权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
辽 10世纪初契丹族阿保机上京
北宋 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
西夏 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战和
1、宋辽议和,订立澶渊之盟
背景: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临澶州,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内容: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保持着和平局面。

2、宋夏议和,订立和约
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女真族居住在东北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
1、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1115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金灭辽,再灭北宋(1127年,金军攻占东京,北宋灭亡)
二、南宋的建立(P39地图)
北宋灭亡后,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

赵构即宋高宗。

*今杭州:隋朝称余杭,南宋称临安。

三、宋金和战
1、岳飞抗金: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率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大败金军主力。

宋高宗赵构和权臣秦桧向金求和,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

2、宋金和议
内容:①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②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P39地图)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发展
1、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如秧马(P42图)。

2、粮食作物:
①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3、经济作物:
南方普遍种植茶树,产茶州县比以往增加。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由广东、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兴盛(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尤为突出)
1、纺织业
①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

四川、江浙的丝织生产发达。

②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①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②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水平高,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繁荣
1、国内商业
①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在北方黄河流域)和杭州(在南方)。

②店铺在街道宅巷都可开设,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③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南宋纸币叫会子。

(P45纸币图)
*纸币出现的原因?宋朝商业繁荣;金属货币携带不便。

*交子与商业的关系?交子既是商业发展的产物和表现,交子出现又促进了商业发展。

2、海外贸易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④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经济重心南移(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
1、过程:①东晋南朝,江南得到开发——奠定基础;
②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③南宋时——完成南移。

2、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的表现?
①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②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3、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启示?
原因启示
经济因素: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主要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要保护生态环境。

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

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政策因素:宋朝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鼓励海外贸易。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第10、11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统一、统治
一、蒙古族的兴起:
1、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历史功绩的相似之处?
①都是少数民族杰出首领、政治家、军事家;②都统一了本民族;
③都建立了政权;④都创制了文字。

2、铁木真死后,蒙古军队先灭西夏,后灭金,形成南宋和蒙古对峙局面。

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P49平面图)。

*今北京:隋朝称涿郡,金朝称燕京、中都,元朝称大都。

2、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灭亡南宋,1279年完成全国统一。

完成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元朝的统治
1、元朝地位: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对西藏的管辖
措施:西藏由宣政院直接统辖(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P51地图“宣政院辖地”)
意义: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第12、13课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和科技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北宋开封最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3、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表现:①瓦子、勾栏: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南宋临安娱乐业更发达,瓦子更多。

②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

杂剧形成于宋代,兴盛于元朝。

③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重视。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又称长短句,唐时出现,五代两宋发展,它成为宋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

《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是著名词牌。

(2)代表人物
①北宋苏轼——词风:豪迈飘逸,把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②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③南宋辛弃疾——词风:豪放爱国,雄奇阔大,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文学地位。

2、元曲
(1)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杂剧是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

(2)代表人物(杂剧家):
①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

前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②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三、宋元科技
1、活字印刷术
背景:隋唐发明的雕版印刷术费工费时。

发明: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流程:刻字、排版、印刷。

活字的变化: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元朝出现)
总结创新: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有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外传: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
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贡献: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指南针
前身:战国时,人们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P60图)。

发明:北宋用人造磁铁发明了指南针,并制成罗盘。

应用:北宋末年,中国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外传及贡献: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火药
发明:唐朝人发明了火药。

应用: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元朝用金属取代竹管,发明了火铳(P61图),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外传:中国的火药、烟火,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贡献: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