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易错题练习(整理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易错题专项练习-填空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易错题专项练习-填空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易错题专项训练填空题一、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突破难点,夯实基础。

1.如下图,画2个正方形能得到4个直角三角形,画3个正方形能得到8个直角三角形,画10个正方形能得到()个直角三角形。

2.把同样大小的圆圈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第10个图形需要()个小圆圈。

3.观察下图,第7幅图有()个棋子,第15幅图有()个棋子,第n幅图有()个棋子。

4.如图,小三角形的边长是1cm,第五个图形的周长是()cm.5.小明在社会大课堂的研学活动中,发现中式建筑中的窗格图案很多都是有规律排列的.第一个图案上有5个“”,第二个图案上有8个“”,如果按照下面的样子画下去,第四个图案上有()个“”,第n个图案上有()个“”.6.用同样长的小棒搭正方形,想一想,最少要几根搭1个搭2个搭3个搭4个4根()根()根()根7.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按照这种方式搭下去,搭第334个图形需___根火柴棒.8.先用计算器计算出横线里是几,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道题的结果.1×9=92×99=()9()3×999=()99()4×9999=()999()5×99999=()6×999999=()9.下面的四个长方形中,数的排列有规律也有联系,则A=()。

10.上图中,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摆两个正方形用了()根,像这样摆3个正方形一共要用()根。

11.用小棒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4个图形用了()根,第10个图形用了()根,第()个图形用了98根。

12.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 个图形需棋子()枚(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第1个图第2个图第3个图13.找规律填数:图中正方形表示桌子,圆圈表示椅子.25张桌子可以坐()人.14.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人(如图所示),请你结合这个规律,填写下表:方桌数1张2张3张4张n张人数()()()()()15.找规律填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练习-第4讲 复式统计表(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练习-第4讲 复式统计表(含答案)

观察发现,气温从20℃上升到22℃,液柱高度从105毫米上升到108毫米,气温上升2℃,液柱高度上升3毫米;气温从22℃上升到26℃,液柱高度从108毫米上升到114毫米,气温上升4℃,液柱高度上升6毫米;那么气温每上升2℃,液柱高度上升3毫米。

【完整解答】气温每上升2℃,液柱高度上升3毫米;从28℃到30℃,上升了2℃,液柱高度上升3毫米;(毫米)故答案选B 。

【易错点】本题关键是找出温度的变化量与液柱高度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与压强有关。

【易错二】下面是三年(1)班同学比较喜欢的课外读物情况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男生喜欢(________)书的人数最多。

女生喜欢(________)书的人数最少。

(2)全班学生中喜欢《画报》比喜欢《故事书》的多(________)人。

(3)三年(1)班一共有(________)名学生。

【解题思路】(1)观察男生喜欢的各种书的人数,谁最大喜欢的人最多;女生喜欢各种书的人数,数值最小的就是喜欢最少的人。

(2)喜欢画报的男女生人数相加减去喜欢故事书的男女生人数和即可解答。

(3)男女生所有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1)男生喜欢(科技)书的人数最多。

女生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最少。

(2)(6+5)-(5+4)=11-9=2(人)全班学生中喜欢《画报》比喜欢《故事书》的多(2)人。

(3)6+8+5+6+5+4+9+7=14+5+6+5+4+9+7=19+6+5+4+9+7=25+5+4+9+71173120+==30+4+9+7=34+9+7=43+7=50(人)三年(1)班一共有(50)名学生。

【易错点】本题考查统计表的知识,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三】下面是两个小区5月份垃圾分类的统计表。

(1)阳光小区的垃圾中最多的是( )垃圾,最少的是( )垃圾。

(2)花园小区的其他垃圾是可回收垃圾的( )倍。

(3)两个小区的厨余垃圾比可回收垃圾多( )吨。

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推荐3篇)

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推荐3篇)

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推荐3篇)1.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第1篇通过学习《走进新课程》我深深体会到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改变了学生们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及很多年,我们教师已经被动的变为加工“标准件”的工人。

对学生‘车,铣,刨,磨’,使我一度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关注学生心灵导向和人格塑造的教师。

自责中看到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使我更加认识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更加确信教育改变家庭和世界的未来。

下面谈一谈我在分组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心得。

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等自主合作学习,但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例如:在最初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布置任务后,立刻让同桌之间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

各组之间都在热热闹闹的讨论,气氛高涨。

不再是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发现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习效率也不高。

甚至有学生会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有的学生趁机偷懒。

为了找到症结所在,我认真的总结反思,觉得要想让学生自主的参与、主动的合作探究并不只是简单的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简单的同桌交流、小组合作。

那么怎么才能真正的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呢?为此我再一次仔细的研读《走进新课程》,这使我懂得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并不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简单地分组、自然地合作并不能使学生相互协作,而只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小组活动,也不能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成功。

2020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题(含答案)

2020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题(含答案)

2020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题(含答案)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走进新课程(通用9篇)

走进新课程(通用9篇)

走进新课程(通用9篇)走进新课程篇1——顺昌县民族中学《思想品德》教研组一、新课程、新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学习革命。

它将改变学生沿袭已久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之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

教师已经不再是“保姆”、“园丁”、“知识的批发商”,教师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课程建构的研究者”。

教育角色的转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要经过观念的转变、实践的探索、结果的反思等反复磨炼的过程。

二、任课教师情况:学校安排《思想品德》教研组组长、中学思想政治一级教师,拥有近十六年教龄的老师担任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师。

三、新课改实施情况:新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教育革新。

我校积极走进新课程,力求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首先,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

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改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

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1、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

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英语新课程9A易错题

英语新课程9A易错题

新课程9APG89 一,词汇1.Going to public __________ 音乐会 is often free of charge for all the people.三,2.爵士乐手真了不起,演奏时能即兴编曲。

_______great that they can _____while playing.5.悦耳的吉他声讲述着乡村生活和牛仔们的事。

The_______tell about ____________.6.大师运用鼓,所以听上去激奋人心。

Rock music ______________________.Pg 91 二动词4.Oh,look at the window! It’s broken.Who _____(break) it?6.My younger brother likes listening to us _________(talk)about our xchool life.9.---Have you returned the book to the library for me ?----Oh,dear!I _______(forget ) all about it.I’ll do it right now.三5.---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art form?----______.It’s my favourite.A Very much B.A little C A lot D I’ve no idea四3.你的意思是,我儿子为了不受罚而编了整个故事?Do you mean my son has__________.5.人们对谭盾为这部影片所作的音乐赞赏不已。

People ____________for this film a lot.Pg 93 二词汇3.Those are the ______价值 that this work of art represents.4.Everyone _________赞扬 Wuxi for its beautiful scene around the Taihu Lake.四1。

《走进新课程》考试题

《走进新课程》考试题

》考试题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评价与其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走进新课程》考试试题附答案

《走进新课程》考试试题附答案

《走进新课程》考试试题附答案走进新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逐渐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走进新课程,意味着我们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文将从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走进新课程的思考和启示。

一、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这一理念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主,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学、独立思考等方式进行学习;合作,即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探究,即让学生通过实践、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新课程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例如,语文学科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数学学科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数学实验等方式;英语学科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采用情景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式。

三、新课程的评价方式新课程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考试是传统的评价方式,可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

2、平时表现:平时表现是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实践活动等方面。

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4、互相评价:互相评价是让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和借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对新课程的评价方式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过程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精品系列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精品系列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精品系列一、选择题3、正确说法的个数有(C)3个改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一组数据的众数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值。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2个改写:数轴上的点要么表示有理数,要么表示无理数;实数a的倒数是1/a;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两个绝对值不相等的无理数,其和、差、积、商仍是无理数。

6、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m,则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A)m+1改写: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m,则这个自然数的范围是[m^2.(m+1)^2),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m+1.二、填空题11、所选取样本的容量是();全市大约有()名初中生视力是正常的。

12、代数式b(10+a)的值等于(1)。

13、-.36-1/2<0,填-1/2.15、该图形的面积等于(84)。

16、已知x满足(x-1)^3=-8,则x=(-1/2)。

17、若不等式组{x>a。

x≠b}的解集为x>a,则a与b的关系是(a≤b)。

18、设乙管单独开x小时注满全池,则甲管单独开6小时注满全池,两管同时开3小时注满全池,由此得到方程6+6/(x-3)=3x。

三、解答题20、(每小题4分,共16分)计算:1)略2)已知 $\frac{a+b}{2}=9$,$\frac{a-b}{2}=49$,求$a+b$ 和 $ab$ 的值。

解:由 $\frac{a+b}{2}=9$ 得 $a+b=18$,代入 $\frac{a-b}{2}=49$ 中得 $a-b=-98$,解得 $a=-40$,$b=58$。

所以$ab=-2320$。

3)已知 $\frac{xy^2}{2x+3y-2y^2}=-1$,求$\frac{2x+3xy-2y^2}{x-3y}$ 的值。

解:由 $\frac{xy^2}{2x+3y-2y^2}=-1$ 得 $xy^2=2x+3y-2y^2$,代入 $\frac{2x+3xy-2y^2}{x-3y}$ 中得 $\frac{2x+3xy-2y^2}{x-3y}=\frac{2x+3(2x+3y-2y^2)-2y^2}{x-3y}=-3-2y$。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易错题专项练习-应用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易错题专项练习-应用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易错题专项训练应用题一、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突破难点,提升能力1.一张桌子坐6人,两张桌子并起来坐10人,三张桌子并起来坐14人……(1)照这样,18张桌子并成一排可以坐多少人?(2)五(2)班有46位同学,需要多少张桌子并起来?2.先填表,再作答。

(1)将表格补充完整。

多边形…边数 3 4 5 6 …内角和180°360°…(2)用式子表示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

(3)一个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3.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形数”的奥秘,他把1、3、6、10、15……这样的数叫做“三角形数”,因为用这些数的图点可以堆成三角形,如下图。

仔细观察:图①:1=1图②:3=1+2图③:6=1+2+3图④:10=()+()+()+()图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按这样的规律排下去,第10个三角形中有多少个点?第20个呢?4.用花、白两种正方形的瓷砖拼成大的正方形图形,要求中间用白瓷砖,四周一圈用花瓷砖(如图所示)。

(1)填写下列表格。

大正方形每边的瓷砖块数 3 4 5 6 7 …花瓷砖块数8 …(2)如果所拼的图形中,用了20块花瓷砖,那么白瓷砖用了多少块?(3)如果所拼的图形中,用了n2块白瓷砖,那么花瓷砖用了多少块?5.在六一联欢晚会上,有一个“亲子互动”节目,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下面的规律摆下去.(1)摆4条“金鱼”需要多少根火柴棒?(2)用122根火柴棒可以摆多少条“金鱼”?6.社区公园要铺设一条人行走道,走道长80米,宽1.6米。

现在用边长都是0.4米的红、黄两种正方形地砖铺设(下图是铺设的局部图示)。

(1)铺设这条人行走道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不计损耗)(2)铺设这条人行走道一共需要多少块红色地砖?(不计损耗)7.将自然数1、2、3、…按下图排列,照样子用一个方框框出九个数,这九个数的和能否等于2015?1998?如果能,请写出框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8.市艺术操表演队一共126人,为了联络方便,设计了这样一种联络方式.一旦有表演活动,由导演同时通知2名队员,这2名队员再分别同时通知2名队员,依此类推,每名队员再同时通知2名队员.如果每名队员同时通知2名队员需要1分钟,6分钟能通知到所有队员吗?9.根据下图中的规律画出第四幅图.10.一条线段把一个长方形分为两部分,4条线段最多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几部分?20条呢?11.数一数。

走进新课程易错题练习(整理含答案)

走进新课程易错题练习(整理含答案)

填空1.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发生认识论)3.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4.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5.教学要旨在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主题教育理论)6.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7.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8.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单选1A.②③④答案:C2.A答案:C3.(1答案(14(1(2(3答案:(25.(1(2(3答案:(1)6.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答案:(1)7.《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新的教育工作方针,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均衡发展B、育人为本C、改革创新D、促进公平E、提高质量。

答案为A8.对于《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战略主题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坚持智育为先B、坚持知识为重C、坚持全面发展答案:C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规划纲要》的亮点()A、学前教育纳入规划B、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C、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普及制D、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答案:C10.对《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保障任务不符合的一项是()A.加强教师队伍建设B.保障经费投入。

C.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D.推进依法治教。

E.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职责。

F答案:C11.A.答案:A12.A.B.C.D.答案:A13.A.答案:A14.A.答案:B15A答案:B16、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

2020年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集 含答案(详细解析)

2020年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集 含答案(详细解析)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集含详细解析【易错题1】添上小括号使下面算式的结果正确。

(1)8×30-15÷5=45(2)8×30+15÷5=72【指点迷津】这类题目是依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算式的结果,给算式添加小括号。

拿到题目时可能会无从下手,我们可以这样想,例如(1):如果最后一步是算8×几,肯定不会得45;如果最后一步算几减几,不需要添小括号,也不可能得45;那么最后一步肯定算几÷5=45,果然先算8×30-15=225,225÷5=45,所以(8×30-15)÷5=45。

同样的方法可知8×(30+15)÷5=72。

【易错题2】小糊涂在计算(800-□)÷20+89时,没有注意题中的括号,先用□里的数除以20,再算减法、加法得,869,正确结果是多少?【指点迷津】将错就错,先求出□里的数,再求正确结果。

□=[800-(869-89)]×20=400正确结果:(800-400)÷20+89=109这是一道逆向推理的问题,可以根据错误结果到推求出未知数,再按照正确运算顺序计算正确结果。

【易错题3】简便计算:125×32×25。

【错因诊断】不能准确地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指点迷津】看到125,应找8,看到25,应找“4”。

把32拆分成8×4,125和8相乘得1000,4和25相乘得100,从而使计算变得简便。

125×32×25=125×8×(4×25)=1000×100=100000【易错题4】简便计算:125×(8+4)×25。

【错因诊断】看到125直接与8相乘,看到25直接与4相乘,殊不知这里4和8是相加的关系,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对乘法运算定律的本质认识不准确。

走进新课程(缩印版)精华版

走进新课程(缩印版)精华版

1.为什么本次基础教育改革要从课程改革入手?因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4.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a.知识经济初见端倪;b.国际竞争空前激烈;c.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6.“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何时在哪第一次提出来的?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

8.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a.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b.具备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9.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a.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b.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10.我国建国以来进行过几次基础教育改革?本次基础教育改革是第几次?共七次,此次是第八次。

11.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有哪些共同趋势?a.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b.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c.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12.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3.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c.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d.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e.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f.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4.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15.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关注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易错题专项练习 应用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易错题专项练习 应用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题专项训练应用题一、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突破难点,提升能力1.一件风衣原价1150元,现八折销售还能盈利15%。

这件衣服的成本价是多少元?若打七五折还能盈利吗?盈利或亏损多少元?2.一种水果,原来每千克售价是4.00元,现在由于成本提高,单价提高了25%。

原来买10千克的钱,现在能买多少千克?3.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的价格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

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4.乘坐飞机时,携带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按飞机原价的1.5%购买行李票。

李芳从南京乘飞机到北京,票价按30%优惠仅700元,她携带了30千克行李。

(1)飞机票的原价是多少元?(2)她应付行李费多少元?5.六(1)班有50人,在一次数学检测中,有45人达到合格,其中15人为优秀。

这次检测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分别是多少?6.某校上学期体育达标的有150人,本学期达标人数增加到180人,比上学期达标人数增加了多少?(填百分数)7.一种电视机,现在每台2850元,比原价便宜了150元,价格便宜了百分之几?8.华新小学有540名学生,其中有15%的学生没有参加兴趣活动小组,参加兴趣活动小组的有多少人?9.一套家具原价3200元,现价280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10.友谊伞厂支援灾区赶制一批帐篷,第一天生产了这批帐篷总数的20%,第二天再生产了总数的,两天共生产帐篷3300顶,这批帐篷一共有多少顶?11.水泥厂仓库里有水泥500吨,甲车队一次可以运走总数的12%,乙车队一次可运走总数的20%.如果让两个车队一起来运,一次共可运走多少吨水泥?12.生物小组进行玉米种子发芽实验,用500粒种子进行实验,有25粒没有发芽,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13.学校图书馆新买到图书4800册,借出,借出了百分之几.14.一本书分两天看完,第一天看了60页,恰好占全书的40%,第二天看了多少页?15.在某次书法比赛中,参赛作品共有1600幅,一等奖占15%,二等奖占30%,一等奖和二等奖各有多少幅?16.王大伯采用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种植番茄,每平方米收获番茄60千克,比原来产量增加20%.原来每平方米可以收获番茄多少千克?17.一桶汽油,第一次用去总数的3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1,还剩50L,这桶汽油原5来有多少升?18.为了缓解交通拥挤情况,新化县正在道路拓宽。

七下易错题整理1:光的反射1 练习(含答案)

七下易错题整理1:光的反射1 练习(含答案)

七下易错题整理1:光的反射1 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是()A.白纸和平面镜都较亮B.白纸和平面镜都较暗C.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较暗D.平面镜被照亮而白纸较暗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3.书本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字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D.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色光4.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6.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转动5°角。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化是()A.减小5°或增加5°B.减小10°或增加10°C.一定增加5°D.一定减小7.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光线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是()A.30°B.45°C.60°D.90°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反射现象D.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9.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D.“水中倒彩”比岸上景物大一些1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的E点.若要使反射光射到墙上的F 点,可采用的方法是()A.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角B.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C.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D.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适当角11.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12.七年级的同学外出郊游,活动期间同学们拿出相机“咔嚓、咔嚓”拍下一张张美景。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易错题练习二含答案讲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易错题练习二含答案讲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易错题练习二(做题目不能急躁、要静心;题目难与不难,都在这里;你难别人也难)一、填空1、用5、0、9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2、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93,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和()。

3、在A÷B=20中,被除数A乘2,除数B不变,商是()。

4、一辆汽车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36千米,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这两5、6、米。

7、8910、1二、1A2A123、被减数比减数大X,减数是Y,两数的和是X+Y。

???????????????(???????)?4、邻边不相等的长方形只能画两条对称轴。

????????????????????????(???????)?5、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6、等腰梯形有两条对称轴。

??????????????????????????????????????(???????)?7、三角形的高就是它的对称轴。

??????????????????????????????????(???????)?8、一个图形在方格图中先向右移动7格,再向上移动5格,然后向左移动2格,向下移动3格,再向左移动5格就回到原处了。

(???????)?9、把一张纸对折三次,在重合角上减一个小洞,把这张纸展开就可以看到3个小洞。

?(??????)?10、儿子今年7岁,比爸爸小a岁。

五年后,爸爸比儿子大5+a岁。

????(??????)三、计算78+22÷2×40540÷90×(45-185÷5)262×100-62×2369+192÷(21-15)四、应用题1、阿萌和小强在参加数学竞赛时,分别用1512和1620去除同一个数,小强的答案是对的,商是45,阿萌算得的商比正确答案大2,求阿萌应该算出的正确答案是多少?算出的错误答案是多少?(做题目不能急躁、要静心;题目难与不难,都在这里;你难别人也难)一、填空1、用5、0、9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可以组成(4)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95)。

人教版小学二年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二年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专项训练题第一单元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下面是二(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的人数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绘画的人数比读课外书的人数少()。

(3)我在课余时间喜欢(),二(1)班同学做这种课余活动的有()人。

(4)如果二(1)班要组织一次课余活动,那么最好组织哪种活动呢?2. 二(1)班一共有35人,小明用举手的方法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科目(每人至少举了一次手),结果如下:喜欢语文的有20人,喜欢数学的有18人。

你知道有多少人举了两次手吗?答案:1.(1)去户外玩(2)4 (3)略(4)去户外玩2.20+18-35=3(人)答:有3人举了两次手。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平均分(1)1.把12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下面的方格里画“√”。

2.12个排球平均装在袋子里(每个袋子里至少装2个,不少于2个袋子),有()种答案:1.(3)√2.4第二课时平均分(2)1.(1)每个花瓶放2枝花,这些花要放在()个花瓶中。

(2)每个花瓶放3枝花,这些花要放在()个花瓶中。

(3)每个花瓶放6枝花,这些花要放在()个花瓶中。

2.有一些糖果,块数比20多,比30少,把它们平均分。

如果分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那么这些糖果有多少块?答案:1.(1)9 (2)6 (3)32.25块第三课时除法(1)1.(1)平均奖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朵纸花。

()÷ () =()(2)平均奖给6个小朋友,每人得到()朵纸花。

() ÷ () =()(3)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3个朋友,每人得到()朵纸花。

() ÷ () = ()2.想一想,填一填。

() + () + () =12() + () + ()+ () + () =15答案:1. (1)6 12÷2=6(2)2 12÷6=2(3)3 12÷4=32. 4 3第4课时除法(2)1.读一读,填一填。

人教版 数学五年级上册 易错题练习之选择题(含答案)

人教版 数学五年级上册 易错题练习之选择题(含答案)

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易错题练习之选择题21.5×3.14=()A.6B.12.56C.15.72.用简便方法计算:15.24×99+15.24=()A.8.42B.15C.15243.计算9.9×25的简便方法是()A.9×9×25B.(10﹣1)×25C.(10﹣0.1)×25D.4.9×5×254.6.8×99=6.8×100﹣6.8×1是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加法结合律5.与0.3×1.52的积相等的式子是()A.0.3×0.152B.15.2×0.03C.0.03×0.1526.如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4,4)B.(4,5)C.(5,4)D.(3,3)7.小明坐在教室的第3排第5列,他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

A.(3,5)B.(5,3)C.(3,3)D.(5,5)8.数对(5,8)表示()A.第5列第8行B.第5行第8列C.第8列第5行D.第8行第5列9.和数对(4,6)在同一行的数对是()A.(6,4)B.(5,4)C.(5,6)10.小军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他的前面有()位同学.A.2B.3C.411.方格图中,已有三个点:A(2,5),B(6,5),C(1,2),如果点D与A、B、C三点相连,刚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位置是()A.(5,2)B.(4,2)C.(3,2)D.(2,2)12.如图,三角形ABC,如果将它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4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A.(5,4)B.(6,5)C.(5,6)D.(3,7)13.下面的算式中商是1.6的算式是()A.6.72÷0.42B.0.0672÷0.42C.0.672÷4.2D.0.672÷0.4214.蛋糕房制作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面粉0.26kg,李师傅领了5kg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个这样的生日蛋糕。

走进新课程测试题(含答案)

走进新课程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走进新课程测试题1.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①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使分科课程的目标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

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3.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4.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①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②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④学会分享与合作。

⑤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6.《纲要》规定新课程的结构: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7.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8.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9.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下列原则。

①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
1.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发生认识论)
3.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
4.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
5.
6.
7.
8.
单选
1
A.
答案:C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答案:C
3.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
(1)培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答案(1)
4、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
(1)建构主义理论;
(2
(3
5.
(1
(2
(3
6.
(1
(2
(3
答案:(1)
7.《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新的教育工作方针,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均衡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E、提高质量。

答案为A
8.对于《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战略主题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智育为先
B、坚持知识为重
C、坚持全面发展
答案:C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规划纲要》的亮点()
A、学前教育纳入规划
B、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C、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普及制
D、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10.
A.
C
E
F
11.
A.
1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
A.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B.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
解决问题
的实践能力
D.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答案:A
13.
A.
14.
A.
15
A
16
A
17、
A:开放教学B:复式教学C:个别教学D:课堂教学
答案:A
18、选择合理的()是备好课的前提。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者D:课程制定者
答案:B
19.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答案:B
20.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五大)21
A
C
22、
A
C
23.
24、我国在哪一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A1982年B1986年
C1988年D1990年
答案:B
25.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A
27
A
C
判断
1
2,.
3.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v)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5、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x)
6、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v)
7.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正确)p48
8.发生认识论是建构主义思想最主要的来源(v)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v)
10.、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观点,学生主体性包括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v)
11、实行有效备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

(有效教学)(x)
12.
13
14.
15.
16
()
17
18
则。

19.
官就能完成的,二是教具。

(×)
二是直观辅助教学手段
20.当前,世界各国对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通常是从教科书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社会性和教育性
21.单一的教学手段可以独立用于解决细节问题,但不能解决教学过程的全部
问题或整体问题。

要完整地解决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教师必须交叉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这反映了教学手段的协调性。

(×)这反映了教学手段的整合性
22、公开课是探讨课堂教学问题的集体教研活动。

公开课包括测评课、观摩课与展示课。

(×)包括测评课、观摩课与示范课
23、(×)
24、
25
26.
(x
27.
28.X)[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体力,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9.开放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X)[课堂教学或班级教学]
30.研究型学习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学习模式,将极大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X)
31.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合作。

(X)[仅帮助、引导]
32、一般地,任何一堂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v)
33、研究学生主要是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认知的前提特征和情感的前提
34.]
35.
36.
则。

37
38
[
39
40
[
41
42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