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理论

合集下载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正式提出来的。

它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财富的过程的阐释,指出了由劳动到资本之间的财富的变化,以及财富的转化和分配方式。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职位、价格和资本主义的利润。

2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特点
(1)劳动的形态有所不同。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资本的积累是一个劳动过程,其过程或形态不仅是劳动力的购买和出售,也包括了资本投资、以及有关价格、贸易、负担等劳动。

(2)价值分配方式有所不同。

马克思认为,社会和市场上的价值通过更多层次的价值分配而实现。

劳动的收入是由其劳动产生的价值来决定的,而资本的收入则是由其对价格控制而实现的。

3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
(1)从理论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和资本的关系。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从理论上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和资本的关系,它指出了劳动和资本之间发生的活动,并说明了财富如何在劳动力和资本之间流动。

(2)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贫富不均的真相。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也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贫富不均的真相:少数资本家以剥削和
攫取的方式获得大量财富,而劳动者只能依靠其劳动获得有限的收益。

4结论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不仅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和资本的关系,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贫富不均的真相。

它为社会、政治和经济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可以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及其他社会运动现象,同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1. 引言1.1 引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当前社会经济领域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人们对于经济危机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有着不同的看法。

从资本积累理论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资本积累不足两个方面。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私有制、市场经济和利润追求。

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积累和扩张,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断进行投资和生产,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往往出现过剩生产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积累不足也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资本家往往将更多的剩余价值用于再投资而非消费,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这种资本积累不足的现象已经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并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 正文2.1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私有制、市场经济、货币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利润追求等方面。

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石,它使生产资料及其产品成为私人财产,并且决定了资源的配置由私人所有。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实现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

货币经济则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形式,通过雇佣劳动和资本投入实现生产过程。

利润追求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动力,企业通过追求利润来促进生产和创新,实现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

这些基本特征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高效率、竞争激烈和创新能力强的特点。

正是这些特征也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容易出现周期性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对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将资本投入生产,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利润,而工人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理论
赵锦辉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主要内容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二、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五、现实意义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一)再生产的含义
1.定义:周而复始,不断更新的生产 2.类型:缩小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3.实质: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 再生产的统一 4.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三)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内在动力:追求剩余价值 外在压力:竞争
(四)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Hale Waihona Puke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大小
所用资本是指投入生产的全部资本
所费资本是指生产中耗费掉的资本

预付资本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1.定 义: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 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技术构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 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 间的比例
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 生产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 3.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要以个别资本
的增大为前提
个别资本的增大方式
资本积聚: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来不断增大自己的总额 资本集中:把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少数 大资本 竞争和信用是两个强有力的杠杆
谢!



有历史变革、社会转型、不同社会制度在 相互对峙和交流中出现错综复杂的演进现 象的迷惑 西方敌对势力的攻击 各种思潮的交锋 苏东剧变的震撼

我们党过去所犯错误的阴影、现有腐败现 象的影响
宣教效果、学科方向、教材内容等多方面 存在缺陷等等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及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及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及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作者:加春阳惠睿鑫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4年第04期摘要: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与深层次社会矛盾运动的根本原因,阐释了资本在运动过程中积累了它的直接对立物,使社会财富呈现不均等流动,造成贫富两极分化、无产阶级增加、社会贫困积累等现实问题。

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重新审视资本积累理论的当代价值,以充分发挥资本在激活市场主体、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资本积累;有机构成;贫困化;发展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4-0001-0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活力被不断激发,资本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

资本的流通必将产生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同时伴随有资本的积聚和集中”[2]749,资本的运动会对已有的生产关系作出深刻调整,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因此,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任务新要求,需要科学认识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新审视资本积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影响,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资本积累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整阐述了资本积累理论的内涵、实质、形式、后果及其发展趋势,在对剩余价值产生和去向的论述中,揭示了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在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对比分析中,明晰了由简单再生产走向扩大再生产的逻辑关联。

马克思认为,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2]668。

马克思主 义的资本积累理论复习

马克思主 义的资本积累理论复习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具有关键意义。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会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雇佣更多的工人,从而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些剩余价值一部分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则被用于资本积累。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也会日益扩大。

一方面,资本家的财富不断积累,生活越来越富裕;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则日益贫困化,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地位。

资本积累的后果之一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来表示。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从而导致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可变资本的比重相对下降。

这意味着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从而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相对过剩人口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波动提供了随时可供雇佣的劳动力后备军;另一方面,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也使得资本家能够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资本积累还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

少数资本家占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而广大工人阶级则越来越贫困。

这种贫富差距的扩大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上,还体现在社会地位、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

此外,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理论
3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4、积累、积聚和集中 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积聚:单个资本不断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
不断积累。 集中:不同资本家之间资本的联合。 “假设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
够 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 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 事办成了。” (《资本论》(节选本)第195页)
在劳动力个人所有,劳动还只是谋生手段的条件 下,私人产权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就是原始条件为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分配,也 会产生出私人产权:
劳动生产力提高→收入增加→产生节余
无偿奉献
节余处置方式
投资获利
无私人产权,但也 取消按劳分配
产生私人产权
20
公有制与产权演进规律
“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
4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5、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论》(节选 本)第199-200页) 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
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 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 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 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 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
29
公有制与产权演进规律
西欧、美国和日本总支出占现价GDP的比重(%)
法国 德国 荷兰 英国 平均 美国 日本
1913 8.90 17.70 8.20a 13.30 12.00 8.00 14.20
1938 23.20 42.40 21.70 28.80 29.00 19.80 30.30
1950 27.60 30.40 26.80 34.20 29.80 21.40 19.8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资本积累是指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阶级获取利润并将其重新投资以增加资本量的过程,而资本集中则是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不断集中的趋势。

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中,资本积累被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动力之一。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地进行生产和投资,从而推动了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积累的核心机制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挤压。

剩余价值是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与他们实际获得工资之间的差额,而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进而实现资本的增值和积累。

资本积累的过程不仅包括资本的扩张和增长,还涉及到资本的再生产和再投资。

资本家将获得的利润重新投入到生产中,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种循环不断地加速了资本的积累速度,同时也加剧了工人阶级的剥削和贫困。

与资本积累相伴随的是资本集中的趋势。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技术的进步,资本不断地从小资本家手中流向大资本家,最终导致资本在少数大公司和财团手中的集中。

这种资本集中不仅加剧了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了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对立。

大资本家通过垄断市场和压低成本来获取更高的利润,而工人阶级则面临着失业和工资下降的压力。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

资本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和阶级斗争的加剧。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和社会主义的建立。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入探讨和解释,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本文将从资本积累理论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指通过投资和生产活动,产生剩余价值,再将剩余价值重新投资增加资本。

这种不断积累的过程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但同时也为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两大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的矛盾。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得商品生产的速度和规模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使得分配不均问题逐渐加剧,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资本和劳动力的矛盾也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矛盾之一。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剥削工人,导致劳动者的收入问题。

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周期波动。

资本积累的扩张阶段会导致经济繁荣,但随之而来的是过度投资、生产过剩和市场饱和的问题。

当市场需求下降、生产能力过剩时,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进入危机期。

这时,企业利润下降、企业破产增多、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会出现,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必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还在于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随着资本积累过程的推进,资本向大企业和财团集中,垄断经济形成。

这种垄断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减少,从而使得经济危机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

并且,大企业和财团通过垄断地位控制市场,对其他企业进行压榨和消灭。

这种垄断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生产者的失去生计,进一步增加了经济危机的风险。

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矛盾、经济周期波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等因素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也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问题和限制,同时也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资本积累理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解析

资本积累理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解析

资本积累理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解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资本积累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析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资本积累理论指出,通过增加生产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本文将探讨资本积累理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首先,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生产力也随之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

这一论点可以从历史上的经验得到佐证。

例如,在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中,大规模的资本积累推动了英国等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

通过增加机器设备、建设基础设施等投资,为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因此,资本积累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源于资本投资的积累。

其次,技术进步也是资本积累理论中的重要因素。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创新和研发,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线上购物成为现实,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推动了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

因此,资本积累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然而,资本积累理论并没有忽视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除了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的发展也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例如,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人力资源发展也被资本积累理论所重视。

除了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外,资本积累理论还强调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公正。

资本积累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应该与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相协调。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应采取可持续的发展策略,避免过度开采和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应注重改善社会福利,实现经济发展的共享和平等。

总之,资本积累理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进行了深入解析。

资本投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发展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

浅析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

浅析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

浅析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张宁【摘要】罗莎·卢森堡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革命家,面对帝国主义全球扩张的风暴,她撰写了《资本积累论》一书,对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问题、扩大再生产的物质要素的获得途径、关于可变资本的积累等问题进行思考,预测了帝国主义走向崩溃的命运,对当前社会发展带来重要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对于考察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本质,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帝国主义|全球扩张罗莎·卢森堡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 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她的代表作《资本积累论》较为全面完整地阐明了卢森堡在经济方面,尤其是资本积累方面的研究,在当时第二国际内部引起了强烈影响。

她对马克思的《资本论》进行深刻分析,进而得出对于帝国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思考,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的本质、反思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积累理论的形成背景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站在现实和历史之上,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资本积累理论。

(一)现实背景十九世纪后半期到二十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并向外进行侵略扩张,这意味着对资本积累的看待需要站在全球范围内分析,不再局限于民族国家内部。

在经济方面,资产阶级通过建立现代信用制度、完善交通等方式,提高工人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无产阶级内部也发生了新变化。

在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改良主义开始抬头,曲解、修改马克思的思想,社会主义革命的行动也在大大动摇。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卢森堡从经济学角度入手,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起点,围绕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进行论述,写作《资本积累论》一书。

(二)理论背景卢森堡对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再生产图式进行总结、批判,一定意义上开启了对《资本论》重新审视的新阶段。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1. 引言1.1 引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经济形势,还可以为解决和预防经济危机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探讨中,资本积累理论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积累过程。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在长期积累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也暴露出了各种矛盾和矛盾运动。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进行资本积累理论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和外在的矛盾。

只有了解并认识到这些矛盾,才能有助于我们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避免和减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和扩大。

2. 正文2.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不断积累和发展的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过剩和市场饱和、利润率下降和资本过剩、需求不足和投资不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引发的。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竞争导致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过剩和市场饱和现象的出现。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利润率逐渐下降,导致资本过剩和投资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

这些内在矛盾的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经济面临着周期性的危机和崩溃的风险。

资本主义的外在矛盾也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国际贸易不平衡、金融风险和政治不稳定等外部因素,都会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造成影响,加剧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扩散。

要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需要深刻认识和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为建立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奠定基础。

2.2 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在经济系统内部不断发生,并且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第五章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

第五章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

•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二章第四节中, 分析了不增加积累也能扩大再生产规模的原理。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同时当作是一个劳 动过程来考察,这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酷奥达, 就不仅依赖于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还受到在劳 动过程中生产力提高的因素的推动。只要人们在 生产过程中善于充分利用劳动、土地、科技的伸 张力,也就是把自然力运用于生产过程,就可以 不追加劳动的条件下,增大使用价值生产规模。 • 洪远朋在《资本论》全部分析得出非积累原理有:
• 第三种意见。如果把社会再生产过程当作 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积累则 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如果分析现实 的扩大再生产,除积累外,还有非积累的 源泉。(赵人伟)。 • 第四种意见,从资本的角度看,积累是扩 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从其他社会的观点 看,扩大再生产除积累的源泉外,还有其 他源泉。
•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劳动生产率提高和 商品价值降低,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和增加相对 剩余价值量,从而有利于增加资本积累数量;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商品价值的降低,可以使资本 家在实物上保持原有消费品甚至增加消费品数量 的条件下,减少消费基金,增加资本积累基金的 数量;再次,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商品价值的 降低条件下,同样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增加资本积累数 量;最后,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旧机器设备就 会不断用效率高,价格低的新及其和设备替换, • 不变资本部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得到更有 效的利用。
• ㈠外延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 第一种意见:因资金积累而发生的生产规模的扩 大,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没有资金积累而发生 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 第二种,刘国光认为:投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 的数量以及生产产品的数量,不是由于生产技术 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而纯粹是由于劳动 量的增加而增加,就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不是 由于劳动量的增加,而是由于生产技术改进和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扩大,就是内涵的扩大 再生产。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是区分扩大再 生产的外延性和内涵性的基本标志。

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理论
备旳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旳贫困同他们所 受旳劳动折磨成反比。最终,工人阶级中贫苦 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以为需要救济旳 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旳绝正确
、必然旳规律。”(P707)
资本积累理论旳基本内容
4、资本主义积累旳一般规律 资本有机构成提升----个别资本扩大----可 变资本降低----相对过剩人口增多-----财 富和贫困旳积累
资本积累理论旳基本内容
分析方式: 企业资本有机构成 部门资本有机构成 社会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积累理论旳基本内容
假定资本构成不变,资本积累提升使工人工资有所提 升,也丝毫不会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旳基本性质。假定 资本旳构成不变,也就是说,为了推动一定量旳生产 资料或不变资本一直需要同量劳动力,同步其他情况 也不变,那末,对劳动旳需求和工人旳生存基金,显 然按照资本增长旳百分比而增长,而且资本增长得越 快,它们也增长得越快。工资增长不会变化资本主义 生产旳基本性质。
律,是资本积累旳内在动力;竞争旳强制性 是资本主义积累旳外在压力。
资本积累理论旳基本内容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剩余价值----积累----扩大再生产 影响原因: 对劳动力旳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率水平 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旳差额 预付资本数量
资本积累理论旳基本内容
研究资本旳增长对工人阶级旳命运产生旳影响,最主 要旳原因就是资本旳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 旳变化。 资本旳构成要从双重旳意义上来了解。从价值方面来 看,资本旳构成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旳 比率,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旳物质方面来看,每 一种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旳劳动力;这种构成是 由所使用旳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 旳劳动量之间旳比率来决定旳。我把前一种构成叫做 资本旳价值构成,把后一种构成叫做资本旳技术构成。

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理论

• *对货币财富的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 因素。这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 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等暴力手段进 行的。所有这些方法,都是依靠国家权力, 来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转化。 • 资本原始积累的三个层次:个人、社会、 国家。
• *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两个范畴的关系 • 第一,资本原始积累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确立以前发生的,它形成资本主义的前 史。资本积累是在资本主义本身的基础上 进行的,它通过对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 值的无偿占有,不断再生产着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 • 第二,资本原始积累是依靠直接的、赤裸 裸的暴力进行的;而资本积累则主要是靠 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进行的。
• 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所有权,现在对资本 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劳动 产品的权利,而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 能占有自己的产品。 • 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成为资本主义条件 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或等价交换规律作 用的必然结果,而不是这一规律的破坏。 相反地,是由于这些规律得到应用。 •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 规律,就是资本积累的本质。
• 资本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量决定 而是由可变资本量来决定的。随着总资本 量的增大,雇佣劳动绝对量虽然也在增大, 但相对量却在减少。这就出现了相对人口 过剩。(1)技术进步,使操作简单化,资本 过剩。(1)技术进步,使操作简单化,资本 家可使用童工和女工代替成年男工。(2) 家可使用童工和女工代替成年男工。(2)在 (2)在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原有工人也 被排挤,有的企业所需工人绝对数量在减 少。(3)农业中由于机械化排挤劳动者和农 少。(3)农业中由于机械化排挤劳动者和农 民的破产,农村大量劳动者进入城市。(4 民的破产,农村大量劳动者进入城市。(4) 一些小生产者的破产。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可以从资本积累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点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私人占有和市场交换。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推动着资本的不断积累,但这种不断积累也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的集中和积累。

随着资本的集中,资本家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源,导致行业垄断和垄断利润的形成。

这种垄断利润的追求会导致经济中的过度积累和过度扩张,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的无限积累和无限扩张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利润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的不断积累和扩张。

这种无限积累和扩张的过程必然会遇到市场需求的限制和资源环境的约束,导致资本无法继续获得高额利润。

当资本的积累超过了社会需求和市场承载能力时,就会引发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的过度金融化。

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和市场的扩大,金融资本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金融资本的追逐短期利润和高风险投机行为往往会导致金融泡沫的形成和破灭,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波及实体经济,引发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剥削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对劳动力的剥削获得利润。

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和集中,资本家对劳动力的控制力越来越大,劳动者的收入不断下降,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这种贫富分化不仅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也使得经济不稳定和危机的风险增加。

资本积累理论可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资本的集中和积累、资本的无限扩张和内在矛盾、资本的过度金融化、以及资本剥削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只有深入理解和解决这些根源问题,才能有效预防和化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论》导读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

《资本论》导读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

《资本论》第1卷导读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第一节资本积累理论引言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资本积累过程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或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

资本不仅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要生产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

这就需要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积累起来,形成资本。

本篇就是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是怎样以不断增大的规模被再生产出来的。

资本积累的研究要解决资本本身的来源问题,包括现实资本的来源和最初的资本来源。

最初的资本来源属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

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是与第二篇的分析相对应的。

第二篇的分析解决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本篇则说明在历史上劳动力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商品的,从而解决了资本的最初来源问题。

同时,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又以历史的辨证观点,指明了资本主义积累发展的最终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第二至第六篇,马克思把这个过程当作直接生产过程来考察,并且是当作孤立的一次的过程来考察的。

当这种考察完成以后,逻辑进程必然要求把积累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

问题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逻辑的进程应当如何展开,即如何处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关系:是把积累首先作为生产领域中的问题来研究,还是首先作为流通领域中的问题来研究。

这实际上是在理论上再现资本主义所要解决的一个逻辑结构问题。

毫无疑问,要积累就必须先经过流通使剩余价值实现,再通过流通使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但是,剩余价值一经实现并转化为资本,过程就又进入直接生产过程。

这是以积累为前提的直接生产过程,它必然具有直接生产过程作为一个孤立过程时所不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征。

据此,马克思把扩大再生产和积累的属于直接生产过程的方面和属于流通过程的方面在理论上十分清晰地区别开,首尾一贯地坚持首先考察直接生产过程,然后再考察流通过程的逻辑顺序。

马克思首先在《资本论》第1卷,集中分析属于直接生产过程的各种现象,然后在《资本论》第2卷再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

在对流通过程的分析中,马克思又是把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积累首先从个别资本流通的角度加以分析,然后再从社会总资本流通的角度加以分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从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发展规律。

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加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原因。

资本积累导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

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扩张面临着市场需求的限制。

当生产力超过了市场需求时,过剩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导致生产停滞。

资本积累还导致了生产关系的不平衡,无限扩大的资本在社会中集中,使得剩余价值越来越少,导致劳动力过剩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积累导致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也是引发危机的关键因素。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的提高,资本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得每个工人所携带的资本(即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增加。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是唯一创造价值的源泉。

当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劳动力的相对减少时,剩余价值的产生和扩大将受到阻碍。

由于工人阶级的收入相对减少,消费需求不足,使得市场狭窄,经济增长受到限制。

这种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的矛盾最终也会引发经济危机。

金融资本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随着资本积累的加速,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金融资本依赖于资本市场的运作和金融机构的运作,而这些市场和机构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金融市场的危机和金融机构的破产会引发经济危机,并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金融化的发展使得金融利益和实体经济的利益混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资本积累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积累导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及金融资本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是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仅对经济本身造成严重冲击,也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投资与资本积累的理论与实践

投资与资本积累的理论与实践

投资与资本积累的理论与实践投资与资本积累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与财务管理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投资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资本积累的过程则是企业和个人通过投资活动不断增加资本量的过程。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投资与资本积累的关系以及其重要性。

一、投资与资本积累的理论基础1. 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边际效益递减理论是投资理论中的重要基础。

该理论认为,当投入的资本和劳动不断增加时,其边际效益会逐渐减少。

这意味着,投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带来的收益将逐渐减少。

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权衡投资额度和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

2. 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通过投资增加资本量,可以提高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资本积累理论强调了投资在经济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投资对于实现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投资与资本积累的实践案例1.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通过投资增加了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规模和质量,极大地改善了交通和物流条件,提高了生产率和效率。

这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科技行业的创新投资在现代经济中,科技行业的创新投资尤为重要。

通过投资研发和技术创新,企业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市场份额。

举个例子,互联网公司在研发新技术和创新业务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成功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和盈利增长。

三、投资与资本积累的重要性1. 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投资增加资本量,可以提高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投资不仅可以刺激需求,拉动消费和投资,还可以改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2. 提高就业水平投资的增加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新兴产业中,投资可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水平,改善社会福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剩余价值----积累----扩大再生产 影响因素: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率水平 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 预付资本数量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最重 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 的变化。 资本的构成要从双重的意义上来理解。从价值方面来 看,资本的构成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 比率,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来看,每 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 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 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我把前一种构成叫做 资本的价值构成,把后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不论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积累的结果,还是集中的结果; 不论集中是通过强制的道路进行吞并,还是通过建立 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 形成的资本溶合起来,经济作用总是一样的。工业企 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更广泛地组织许多人的总体劳动, 对于更广泛地发展这种劳动的物质动力,也就是说, 对于使分散的、按习惯进行的生产过程不断地变成社 会结合的、用科学处理的生产过程来说,到处都成为 起点。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4、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个别资本扩大----可 变资本减少----相对过剩人口增多-----财 富和贫困的积累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4、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 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 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 堕落的积累”(708页)。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个别资本的增大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 提,而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 集中实现的。 而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实现的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积聚: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资本总额。 特征:积累规模取决于企业行为。 局限性:1、社会财富增长速度制约。社会生产资 料在单个资本家手中积聚的增进,要受社会财富增 长程度的限制; 2、积累的分散化。社会资本分散在单个 资本家手里,他们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相互对的历史趋势 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第831页)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 下繁荣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 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与它们的资本主义 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 要被剥夺了。”(P832)
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理论
一、原著的基本脉络 二、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热点问题探讨
原著的基本脉络
第七篇共五章,可分为三部分: Ⅰ.第21-22章: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和扩大再生产,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 Ⅱ.第23章:分析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影响, 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Ⅲ.第24-25章:分析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概述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作用
扩大再生产 货币条件 物质条件 生产规模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实质 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加资本, 扩大生产规模,继续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 值。 表现为资本主义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 占有规律。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积累必然性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这一资本主义绝对规 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竞争的强制性 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外在压力。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集中:分散的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的过程。 特征:1、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不受社会财富的绝对 1 增长或积累的绝对增长的限制; 2、组建股份公司。消灭了小资本的相互独立 与对立的性质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集中的手段是竞争与信用:通过竞争,大鱼吃 小鱼,大企业合并为中小企业。通过信用,组织股 份公司或合股公司,组成规模巨大的企业。 随着资本的积累的发展,竞争和信用也发展起来, 加速了资本集中。
热点问题讨论
条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 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 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热点问题讨论
Ⅱ现实:国家所有制 现实:
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实现形式:国家所有制 集体占有生产资料
热点问题讨论
Ⅲ 问题
政府实际上行使所有权 所有者缺位 经济利益目标的差别
热点问题讨论
Ⅳ 现实 国家所有制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 股份合作制形式 股份制经济形式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另一种情况是,积累由于劳动价格的提高而削弱,因 为利润的刺激变得迟钝了,积累减少了。但是随着积 累的减少,使积累减少的原因,即资本和可供剥削的 劳动力之间的不平衡,也就消失了。所以,资本主义 生产过程会自行排除它暂时造成的障碍。劳动价格重 新降到适合资本增殖需要的水平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可变资本相对增加-----对 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资本积累和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互相推动, 资本积累和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互相推动, 引起资本技术构成提高, 引起资本技术构成提高,从而使可变资本同不 变资本相比越来越小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竞争的加剧----资 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因此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生产 发展的客观趋势。
资本积累理论的方法
该篇完整体现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 简单----复杂 抽象----具体 理论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重复进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生产出来的; 工人的消费也完全从属于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需要。 “可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联系中加以考察,或作 为再生产过程加以考察,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 价值,而且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 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导读》第111页)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劳动力出卖条件不管对工人怎样有利,总是使财富作 为资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不会妨碍资本积累的进展。 由资本积累而引起的劳动价格的提高不外是下列两种 情况之一:
一种情况是,劳动价格继续提高,因为它的提高不会妨碍积累的 进展;这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亚·斯密说过,“即使利润下 降,资本还是能增长,甚至增长得比以前还要快…… 利润小的大 资本,一般也比利润大的小资本增长得快”(《国富论》第1卷 第189)。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 去使某些单个资 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 么恐怕世界上直到今天还没有铁路。 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 就把这件事完成了。”(P688)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对过剩人口 需求: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 需求减少 供给:劳动力的供给增加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2、资本积累的含义及实质 “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 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资本积累。”( 《导 读》第112页) 112 条件:可供追加的物质资料。 可供追加的劳动力。
资本积累的含义及实质
“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 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 动的唯一条件。资本家已经积累的越 多,就越能更多地积累。”(639)
热点问题讨论
含义 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是指: ※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生产资料人人皆有的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热点问题讨论
现实意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现实意义: Ⅰ 马克思的设想:“自由人联合体” “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且自觉地把他们 许多个人劳动力作为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 个联合体的总产品依旧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 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 而 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 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 A、流动的过剩人口 那些暂时找不到工作或从生产过程中被分流出来 的失业人口 B、停滞的过剩人口 那些没有固定职业,依靠干杂活谋生的人口。 C、潜在的过剩人口 形式上没有失业,在农业生产中实际多余的人口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产业后备军越大,常
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 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 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 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 必然的规律。”(P707)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 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 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 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 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 3页
热点问题讨论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 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 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 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 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基础 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 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方式: 企业资本有机构成 部门资本有机构成 社会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假定资本构成不变, 假定资本构成不变,资本积累提高使工人工资有所提 也丝毫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 高,也丝毫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假定 资本的构成不变,也就是说,为了推动一定量的生产 资料或不变资本始终需要同量劳动力,同时其他情况 也不变,那末,对劳动的需求和工人的生存基金,显 然按照资本增长的比例而增长,而且资本增长得越快, 它们也增长得越快。工资增加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 的基本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