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昆虫的基本行为模式
目的要求:了解昆虫的基本行为和学习行为
主要内容:1.昆虫的本

2.昆虫的学习行为
3.昆虫的行为周期性与昆虫钟
行为模式是指行为活动发生、进行和完成的某种固有方式。

第一节本能本能又称先天行为(innate behavior),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固有的行为。

分为反射、动态、趋性和定向活动等。

一、反射
由1个感受器和1个效应器完成。

完成反射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
二、定向
昆虫接受环境中的化学或物理刺激,从而做出调整其位置或姿势的行为反应。

依据定向行为的作用或生物学意义,分为对食物或寄主的定向、对配偶的定向、对巢穴的定向及对迁飞方向的定向等。

根据昆虫接受刺激和产生感觉的性质,分为嗅觉定向、听觉
定向、视觉定向和磁场定向
按感觉能力和行为方式,分为动态、趋性和横向定位
第二节昆虫的学习行为学习分为条件反射、器械学习、惊吓逃避学习和嗅觉条件反射
昆虫后天的行为是通过联系学习获得的。

昆虫行为的可塑性通常还与习惯有关。

学习行为具有3个特征:
即重复的经历会导致行为的改变;
学习反应是可以被遗忘的;
学习致使行为反应的改变会随着经历的增加而达到渐近线。

第三节昆虫的行为周期性与昆虫钟一、行为周期性
行为周期性是指昆虫的生命活动表现出一定时间节律的现象。

根据昆虫周期性活动时间节律的性质,可分为外生性节律和内生性节律
二、昆虫钟
昆虫钟(insect clock)是昆虫体内的生物钟,即昆虫生命活动和行为的时间节律。

昆虫钟具有机械钟的类似性质,可以对时、拨动和调整。

昆虫钟对昆虫的定向和定位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

第十一章昆虫的食性与觅食行为
第一节昆虫的食性
昆虫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对取食食物的种类形成了特定的选择性。

食性(food habit)即昆虫在自然情况下的取食习性,包括食物的种类、性质、来源和获取食物的方式等。

不同种类的昆虫,取食食物的种类和范围不同,同种昆虫的不同虫态也不完全一样,有的甚至差异很大,由于许多全变态昆虫种类在其整个生活史周期内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占据不同营养层,而使其食性的分类显得错综复杂,如蚊子,其幼虫孑孓以浮游生物及悬浮有机质为食,成虫则吸食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血,且仅雌成虫吸食血液,因此,同种昆虫的不同性别之间其食性也存在差异。

根据昆虫所取食的食物性质,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4类。

以活体植物为食的昆虫称为食植类昆虫(phytophagous insect或herbivore),这些昆虫多数是经济作物的害虫,约占昆虫总数的40%~50%。

捕食它种昆虫或以其组织为食的昆虫称为食肉类昆虫(carnivore),它们多为益虫。

根据其取食和生活方式又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类。

捕食性昆虫是捕食它种昆虫作为食物的昆虫,其身体一般大于捕食对象,如螳螂、瓢虫、草蛉、步甲等;寄生性昆虫是指生活于它种昆虫或动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后者获得营养物质的昆
虫,如寄生蜂类、寄生蝇类等。

取食已死亡或腐烂的动物性或植物性物质(包括动物尸体、粪便或腐败植物落叶)的昆虫称为腐食类昆虫 (saprophage),它们在生态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埋葬虫、果蝇、蜣螂等。

能以各种植物和(或)动物为食的昆虫称为杂食类昆虫(omnivore)。

如蜚蠊、蚂蚁、蟋蟀等。

按昆虫取食范围的广狭,又可分为单食性(monophagous)昆虫、寡食性(oligophagous)昆虫和多食性(polyphagous)昆虫3类。

单食性昆虫具高度特化的食性,仅以1种或极近缘的少数几种植物或动物为食,如三化螟只取食水稻,豌豆象只取食豌豆;寡食性昆虫取食少数属的植物或嗜好其中少数几种植物,如菜粉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棉大卷叶螟取食锦葵科植物;多食性昆虫能以多种亲缘关系疏远的植物或动物为食,如地老虎类可取食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等多科植物,玉米螟能危害40科181属200多种植物。

昆虫的食性既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食料改变和缺乏嗜好食物时,有些昆虫的食性也会被迫改变和发生分化。

近年来,随着昆虫营养生理、生物防治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已研制出了许多昆虫(如棉铃虫、三化螟、瓢虫、草蛉等)的人工饲料。

第二节昆虫的觅食行为
大多数昆虫在其整个生活史周期内均需取食,以补充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昆虫在摄取食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觅食行为多种多样,但觅食步骤大体相似,既多以化学刺激作为决定择食的最主要因素。

如植食性昆虫通常以植物的次生性物质为信息化合物或取食刺激剂,捕食性昆虫则多以猎物的气味为刺激取食的因子。

以寄生性昆虫和捕食性昆虫的觅食行为为例,其觅食步骤一般可分为:(1)食物定位;(2)发现食物;(3)食物识别;(4)食物接受;(5)食物可适性检验
不同的昆虫在觅食过程中拥有各自不同的觅食策略(foraging strategy),即为达到最大的觅食效率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

在食物的定位过程中,不同种类的昆虫表现出的行为也存在很大差异。

有的昆虫表现出积极的搜索行为,主动去寻找食物(如大多数捕食性昆虫);有的则采取坐享其成的方式,如盗食寄生(cleptoparasitism),即寄生者产卵于宿主巢内,幼虫孵化后首先杀害宿主幼虫,取而代之地利用宿主储粮完成其发育的现象(图11-2);有的则与其它生物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一起,即共生。

营盗食寄生的澳大利亚蜘蛛寄生蜂(Ceropales ligea)(左),在蜘蛛捕食其猎物(Elaphrosyron socius)(右)时将卵隐藏于蜘蛛的书肺中。

产卵动作非常迅速,在蜘蛛的一不留神间便找好了产卵的位置。

在社会性昆虫的觅食策略中,多数具有集体取食行为,如蜜蜂寻找蜜源等。

而交哺现象(trophallaxis),即昆虫种内或种间的液体食物相互交换,并借以传达有关信息的现象,在社会性昆虫中也是最为常见的。

第十二章昆虫的群集和转移
第一节群集
群集是指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许多昆虫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阶段都有群集习性。

群集通常可分为会集、聚集、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等不同类型。

昆虫的群集多由信息素控制,因而在群集的个体中常常伴随着聚集信息素的释放。

一、会集
会集(assembling)指同种个体的聚合,通常特指多头雄虫向未交配成熟雌虫的趋集。

会集现象在昆虫中十分常见,其重要生物学意义是加大雄虫在其种群中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例如,发生在东南亚地区的同步发光的萤火虫,为了吸引雌性常会聚集在一起发光,以扩大其吸引雌虫的范围(图12-1,见封2)。

二、聚集
聚集(aggregation)泛指同种昆虫个体(而不是某一性别)的聚合,而且这种聚合通常在行动无组织,在个体之间无协作关系。

例如,小蠹通常是聚集在一起共同危害树木的。

先到的小蠹在资源利用上会有竞争优势,因此短时间内小蠹就会大量的聚集在所危害的树木上,被称为“密集进攻”。

当1棵树上的虫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密度不会再上升。

另外,蚜虫也常常聚集在植株的某个部位,这通常是由于孤雌生殖产生的若蚜没有从营胎生生殖的母体周围扩散造成的。

蚜虫的聚集不仅仅由雌蚜及它们的子代所造成,而且可能来源于特定种类扩散迁飞后
或其它聚集体分裂后的重新聚集。

例如,槭多态毛蚜(Periphyllus acericola)的夏蛰若蚜如果被迫扩散,也会重新组合成紧密的群体;有翅胎生的枫长管蚜(Drepanosiphum platanoides)会降落在挪威槭树叶片上并聚集起来。

Ibbotson和Kennedy发现,爬行的蚕豆蚜(Aphis fabae)会在蚜虫和蚜虫模型周围群集。

不同种类的蚜虫在被机械或化学骚扰后,倾向于群集的特性各不相同。

这种倾向性与喜蚁性(myrmecophily)是大体相关的。

喜蚁性是指蚁类因喜好蚜虫的分泌物而在两者之间建立的关系。

喜蚁蚜虫的紧密群集使从蚁的“照管范围”变小,有利于蚂蚁收集蜜露和保护蚜虫免遭捕食。

三、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
临时性群集是指昆虫在某一虫态或某一段时间内群集在一起,过后就分散生活的现象;而永久性群集是指昆虫终生生活在一起的群集现象。

例如马铃薯瓢虫、榆蓝叶甲等的群集越冬习性,天幕毛虫幼虫在树杈结网,并集合栖息在网内,均为临时性群集。

而象蜜蜂、蚂蚁等真社会性昆虫则为永久性群集。

东亚飞蝗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种类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所以其群集类型的归属并不十分明显。

飞蝗的群集是蝗蝻粪便中有群集外激素--蝗呱酚(locustol)的缘故,虫量越大,越容易引起群集,而且越集越多,到了成虫阶段还群集迁飞。

所以飞蝗小范围、小数量的群集属于临时性群集,而大面积、大量个体的群集则属于永久性群集。

杨毛蚜(Chaitophorus populicola)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其聚合可能维持1个完整世代,为永久性群集;而豌
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若蚜从第3龄开始就由群集状态转入扩散状态,为临时性群集。

第二节转移
转移(displacement)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昆虫从出发地迁出或从外地迁入的行为活动,是昆虫种群行为之一。

引起昆虫转移的原因有3种情况,即:借助于风力,水流和认为携带造成的被动转移;昆虫的主动移动发生的转移;由昆虫被动移动和主动移动结合而造成的转移。

一般可将昆虫的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微小范围的移动,即仅局限于本地,而且无法预测其移动方向的移动。

如蝴蝶从1株植物飞向另1株植物,间歇性地取食花蜜,在适合的寄主上产卵,即是这类移动类型的典型例子。

但该类移动的发生并非是偶然性的,因为它涉及到昆虫对各种刺激的积极反应。

另一类是大范围的移动,即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其主要行为学模式是从1个生境迁往另1个生境。

昆虫可以从通过自然选择塑造的这种适应性行为中获得生态及遗传利益。

昆虫转移的主要生物学意义,是选择适宜的场所越冬、产卵、觅食和求偶等。

从生态学意义上看,转移可使物种从拥挤不堪、食物和水等生命必需品缺乏的生境迁出,从而找到新的资源丰富的栖息地。

就进化而言,转移的持续性是建立在是否对物种存活有利的基础上的。

因此,迁移的利益必须大于因迁移而造成的生理损耗及数量损失。

昆虫的转移包括迁飞、扩散和携播,其中迁飞和扩散统称为迁移,是主动的;携播则是被动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昆虫都需要迁移。

只有
那些占有短暂栖息地的种类才必须经常有规律地迁移;而对于占有永久性栖息地的昆虫来说,只需小范围的转移即可达到扩散的目的。

昆虫的迁移一般包括3个过程,即迁出、过境和迁入。

迁出是指某一种群的个体从发生地向外迁出的行为;过境是指某一迁移种群只在该地过境而不停留下来生活与繁殖;迁入则指某一迁移种群的个体是由彼地迁入此地,并停留下来生活与繁殖。

迁移规律是物种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并具有周期性。

根据迁移周期间隔的长短,可分为年度迁移、季节迁移、白天迁移、夜间迁移、变态迁移等。

年迁移和季节迁移通常可包括纬度或海拔高度的改变,其迁移距离较大,有的甚至可跨越海洋做洲际迁移,如沙漠蝗等。

通常,某些迁移种群可通过迁移进行生境转移,进入越冬区域或越夏区域,以寻求适宜的生境,保存其种群或繁衍后代。

一、迁飞
(一)迁飞的定义及类型迁飞(migration)指昆虫通过飞行而大量、持续地远距离迁移。

迁飞在昆虫中十分常见,如东亚飞蝗、粘虫、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等。

昆虫的迁飞类型有多种分类方法,Johnson 将其分为3类:
1.生活史局限在一个季节的昆虫。

这类迁飞性昆虫通常是离开原先的生境,迁飞到新的地区生殖,然后很快死亡。

虽然这些昆虫的迁移是发散性的,但是这种类型的迁移的特点是有着共同的目的。

例如,蚂蚁和白蚁就是这种类型。

刚羽化的雌雄蚁便离巢随风迁移,随着风向的改变而到处飞散。

这样,1个地区只要有几个巢,慢慢地就可以
发展开来。

1种沙漠蝗虫(Schistocerca gregaria)也属于这种类型。

当该蝗虫的原栖息地资源用尽时,它们便迁飞到另外的有食物的地方。

2.成虫期相对较短的昆虫。

这类昆虫通过迁飞离开原来的生境,到达一个新的环境。

在新的环境中,必须经过取食,生殖腺才逐渐发育。

当性成熟后,雌虫又返回到原生境或到另一个新环境产卵。

这种迁飞类型的特点是成虫与幼虫的习性和食物不同。

例如,雌蚊产完卵必须离开产卵地,蚊幼虫孑孓是水生的,靠过滤水获得食物,而雌蚊则以脊椎动物的血为生,这就需要已羽化的成虫飞离幼虫的生境,而当其要产卵时又飞回来。

3.生活史较长的昆虫。

这类迁飞性昆虫通过迁飞离开原来的生境,到达1个夏季或冬季栖息地,并在那里渡过生殖滞育期后,再重新回到原来的生境产卵。

这种类型的昆虫其迁飞特性有细节上的差别。

其共同之处是成虫羽化后便从幼虫栖息地四散开来,以寻找合适的地方休眠,休眠后再飞回产卵。

例如,蜂食甲虫(Trypodendron lineatum),每年从砍伐的原木中飞到森林边缘,在地表滞育越冬,然后再飞回原木中。

一些长距离迁飞并且其目的地是可知的昆虫,也多属于这种迁飞类型。

如北美的1种蝴蝶(Danaus plexippus)可以迁徙数百英里到1个确定的地方越冬,然后来年春天再飞回来。

(二)迁飞与风昆虫在迁飞过程中主要消耗的是脂肪,因为脂肪的能量对质量比(N/W)最好,适于持续燃料供给。

如蝗虫、蝴蝶和一些甲虫均以脂肪做能源物质。

但在一些蝇类中则主要消耗糖类。

还有一些昆虫,如棉铃虫,迁飞开始时以糖类作燃料,待糖类消耗完后再使用脂类。

然而,能源物质是有限的,迁飞昆虫特别是长距离迁飞昆虫还需借助于外部能量,风便是其中的1种形式。

但是风不能完全决定昆虫迁移方向,因为风力有时候会将它们带到不利的环境。

例如,1种瓢虫(Vanessa cardui),具有很强的定向飞行能力,早春人们可以看到成群的成虫由发生地墨西哥向北飞;Abobtt也曾报道许多蝴蝶无论风向如何都向北飞。

许多飞行能力弱的昆虫亦可以借助于风力完成迁飞过程。

例如,蚜虫能够借用时速大约每小时2英里的风;迁移性个体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当遇到天空的亮光时,它们便起飞,加速水平飞行以获得升力,然后将它们带到高空而飞越数英里。

而当达到顺风飞行时,蚜虫便开始震动翅膀以稳定飞行,1~2个小时后慢慢地到合适的植物上降落下来。

二、扩散与携播
扩散(dispersion)是指昆虫群体因密度效应或因觅食、求偶、寻找产卵场所等由原发地向周边环境转移、分散的过程,是昆虫种群行为之一。

昆虫的扩散对种群数量调节、寻觅适宜生境和增加后代存活率等有重要意义。

种群密度过高、栖息地食料条件恶化、天敌过多,以及气候变劣等,都可以引起扩散发生。

从广义上讲,扩散应当包括迁飞,迁飞仅仅是扩散的一种形式而已。

从狭义上讲,扩散是指昆虫小范围的移动。

例如,蚜虫因原来的聚集地密度过大,而出现有翅蚜,
有翅蚜飞到临近植株上继续以无翅蚜的形式繁殖,即属扩散的典型例子。

再如,当蜂巢中出现两个蜂王时,蜜蜂就会出现分群现象,即其中的1个蜂王带领一部分蜜蜂离开原来的蜂群,也是1种扩散。

携播(phoresy)是指1种生物附着于它种生物并随之转移,但并不以后者为食的的现象。

其中,螨和昆虫之间的携播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携播螨和携带它们的昆虫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从非专性携播(non-specific or euryxenous horesy)、半专性携播
(hemi-specific phoresy)过渡到专性携播(specific or stenoxenous phoresy),其间逐渐发展到有构造、行为、季节及生活史的协同。

例如,叶端玉曾报道蚤类可以携播粉螨休眠体,这种粉螨并不以蚤类为食。

第十三章昆虫的生殖行为
大多数种类的两性昆虫其生殖行为要经过两性聚集、求偶、交配与产卵等几个过程。

第一节两性聚集
一、最简单的两性聚集
大多数两性生殖的昆虫在求偶及交配之前一般要经过两性聚集。

最简单的两性聚集形式是主动寻找配偶或等待1个配偶从其附近经过。

例如,在一些半翅目昆虫中,雄虫接近任何1个近似大小的移动对象时,只有在近距离范围内才能判断它是否为同类。

在许多昆虫种群中,雄虫只有在得到确切的视觉刺激后,才会对1个对象作出反应。

例如,蜻蜓目中Lestidae的雄虫只接近象蜻蜓一样飞行并拥有透明
翅的对象,而Calopteryx属的未交配雄虫只对那些大小、飞行节律、翅的颜色以及透明度近似的对象作出反应。

二、婚飞
蜉蝣、石蛾、石蝇以及许多较为低等的双翅目长角亚目昆虫具有婚飞的群体繁殖行为。

参与婚飞的昆虫通常只有雄虫,一般源于一定数量的同种昆虫个体对1个视觉目标的反应,而不是针对其它个体的聚集反应。

引起婚飞的目标迥异,可以是植物阴影中的1小片阳光,或天空映照下树枝的轮廓,也可以是具有明显地理特征的山尖等。

婚飞昆虫的飞行主要靠风来平衡,以使飞行的群体基本保持不散。

在婚飞过程中,参与飞行个体经常上下翻飞或从一边飞到另一边,作出不同的舞蹈动作。

一般认为,昆虫的婚飞行为是为了提高性兴奋程度,或增强附近雌虫接收到的信号。

在婚飞群体附近或中间见到有雌虫出现时,雄虫便会之交配。

在某些昆虫种类中,其雌雄虫对1个视觉目标的反应,是引起分散的异性聚集到一起的有效方式。

在许多情况下,山的轮廓常常成为昆虫比较明显的目标,例如一些蝴蝶、蚂蚁和飞行能力强的蝇类等,常聚集在山顶。

第二节求偶与交尾
昆虫通过某种方式完成两性聚集后,在求偶与交配之前通常还有1个对同类异性的识别过程,虽然求偶过程本身也包含了部分识别行为。

在某些昆虫种群中,雄虫只试图与吸引它的对象授精,然而多数昆虫的同种异性个体间需要以多种方式进行相互识别,性别的识别是在相遇后的一些特异性反应下进行的。

一、求偶
昆虫的求偶(courtship)是成虫性成熟期向异性表示交配欲望的行为,是交配前促使异性接受交配的行为活动。

有些昆虫的求偶行为极其复杂,其行为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求偶过程可以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这种行为有时表现得非常有趣,因为它常常涉及一些奇特的动作,如展示鲜艳的色彩和发出复杂的声音等。

通常雄性昆虫为了获得配偶,必须在雌性昆虫面前尽力展现自己华丽的“婚装”和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而雌性昆虫则静观雄性极为卖力的表演却迟迟不作出选择。

这两个方面便构成了昆虫求偶行为的全过程。

在近距离范围内,视觉、嗅觉和触觉刺激等对求偶都很重要。

例如,虫体的色彩在蝴蝶和一些蝇类中显得比较重要;加入雄虫婚飞中的雌蚊可通过拍翅的声音被雄性识别;雄蜂依据雌蜂上颚腺分泌物的气味识别雌蜂是否未交配。

二、交尾
在大多数昆虫中,成功的求偶行为通常是以达到交尾为目的的。

交尾(copulation)通常又称交配(mating),是指两性成虫性交的动作和过程,包括围绕授精作用的所有活动。

一部分昆虫种类雌雄个体之间并不接触即可完成授精作用,即雄虫间接地转移精子,这种情况多是雄性将精包留在雌性容易接近或经常出没的地方。

而大部分昆虫则是将精包通过不同的方式直接送入雌性的内生殖器官。

一般来说,种群密度越大,两性之间越不需要紧密接触,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种类,其雌性和雄性几乎是完全分离的,引起雌性作出反应的是精
包而不是异性个体。

几乎所有的高等昆虫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配行为,其交配方式多种多样。

如蚱蜢和蝶类的雄虫将精液直接送入雌性的内生殖器官,从而完成授精作用;床虱的交配方式则较为奇特,是由雄虫将精液直接注入雌性皮下充满血液的体腔内,而完成授精过程,因而被称为损伤性授精。

在交配过程中,不同种类的昆虫,其雌雄虫的位置和姿态也存在种群特异性(图13-1)。

有些昆虫种内含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型或族,在这些昆虫种群中,雌雄两性的交配方式可以表现为选型交配(assortative mating),也可以表现为非选型交配(disassortative mating)。

前者是指选择与自己同型的个体交配,后者是指选择与自己不同型的个体交配。

例如果蝇通常都喜欢同稀有型的异性个体进行交配。

在黄猩猩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雄性的白眼突变型,其交配率取决于其在种群雄蝇中所占的比例(图13-2);随着白眼突变果蝇所占比例的下降,它们的交配率反而会增加,直到所占比例下降并稳定在40%为止,此时的交配成功系数为1,即平均每只雄蝇交配1次。

但当白眼突变果蝇所占比例较高时,它们的交配率就会低于随机交配值,因此该比例就会自然下降,趋向于40%的平衡值。

但是,如果起始比例大于80%,白眼雄果蝇所占比例就会趋向另一个值,即100%。

这种行为可以避免发生近交,并有利于增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白眼突变雄蝇的交配成功率与它们在种群雄蝇中所占的比例有关,当交配成功系数为1时,平均每雄蝇交配1次。

箭头表示趋向于
40%和100%的两个平衡值多数昆虫的交配过程需要通过触觉感官的作用才能完成,触觉感官的作用一般发生在两性个体聚集后。

在求偶及性兴奋过程中,两性个体之间通过精确而复杂的触觉通讯来完成。

在果蝇科昆虫中,雄蝇被雌蝇吸引后,还需雄蝇用前足正确地拍打雌蝇才能完成交配。

在某些种类中,雄性个体常常在交配期间为雌性递送食物(即求偶喂食),然后趁雌性取食时乘机与之达成交配,这些“礼物”将有利于增加雌性的产卵量。

如雌褐蛉(Hylobittacus apicalis)所选择的配偶通常是1只能为它提供1个最大猎物供其在交配中食用的雄褐蛉,雄褐蛉所提供的猎物越大,雌褐蛉允其交配的时间就越长,被受精的卵数就越多(图13-3)。

某种长蝽的雄虫在交配前送给雌虫1粒无花果种子,并先注入唾液,使种子适于雌虫取食,然后与正在取食的雌虫交配(图13-4)。

雄性对雌虫这种取悦行为,主要是为了是防止过于激动的雌性将其当作潜在的攻击者或猎物。

第三节产卵行为
昆虫在完成受精作用后,雌成虫便开始为产卵作准备。

昆虫产卵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直接把卵产于植物叶片或嫩梢(如多数鳞翅目昆虫),有的产卵于植物组织内(如鞘翅目天牛科昆虫),有的产于松软的土中(如直翅目昆虫),有的产卵于水中(如双翅目蚊子等)等。

昆虫在产卵之前必须找到并选择适于产卵且有利于后代生长的
场所。

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特定产卵环境的反应。

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