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课件

合集下载

《细胞因子的检测》课件

《细胞因子的检测》课件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的作用,可用于治 疗多种疾病。
基因治疗
通过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细胞,调控细胞因子的表达,达到治 疗遗传性疾病和罕见病的目的。
04
细胞因子检测的挑战与展望
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
检测灵敏度
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降低检测限,以便更早地发现细胞 因子的存在。
挑战
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提高检测方法的 实用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降低检测 成本,使其更易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肿瘤细胞因子检测
总结词
肿瘤细胞因子检测是利用细胞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的方 法。
详细描述
肿瘤细胞因子检测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来判断肿瘤的存 在、发展阶段和预后情况。该方法具有无创、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有助于提高肿瘤的诊断准 确性和治疗效果。
案例三:感染性疾病细胞因子检测
总结词
感染性疾病细胞因子检测是利用细胞因子作 为生物标志物,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和病 情监测的方法。
详细描述
感染性疾病细胞因子检测通过检测患者体内 异常升高的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白介素 -6等,来判断感染性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该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源,为患者提 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有助于评估治疗效 果和预后情况。
药物研发
药物筛选
通过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以筛选出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 候选药物。
药物疗效评估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药物的疗 效和作用机制。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学》-细胞因子

《免疫学》-细胞因子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及其受体
一、细胞因子的结构 二、细胞因子的受体
编辑课件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及其受体
一、 细胞因子的结构
❖ 不同细胞因子之间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异,多数细胞 因子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60KD,多由100 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不同细胞因子之间无明显的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
❖ 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因子如IL-5、 IL-12、M-CSF、TGF-β等以双体形式存在。
❖ 细胞因子受体存在有单链、双链或三链不同形式的 结构。
❖ 研究发现,有些细胞因子受体共同使用一条多肽链, 如IL-3、IL-5和GM-CSF共同使用同一β链,IL-2、 IL-4和IL-7共同使用同一γ链。由于细胞因子在受体 水平存在相似性,因而会使用共同的信号传导途径, 发挥类似的生物学效应。
编辑课件
提高IL-2R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T细胞的增殖;还 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产生抗体。 ❖ 参与炎症和发热发生: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趋化 作用,并使之活化和脱编颗辑课粒件,释放炎症介质。
TNF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抗肿瘤活性最强的细胞因子 之一。 1984年TNF-α基因工程产品开始试用于临床。大量临 床试验表明,天然的TNF-α全身用药不良作用严重, 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为此,近二十年来,国内外 众多学者进行了优化TNF-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包括 局部用药、联合用药、TNF-α变构体及基因疗法等, 使之抗肿瘤作用增强、毒副作用减轻,呈现出较好的 临床应用前景。
编辑课件
(二)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 指可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 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 落的细胞因子,被称为集落刺激因子(CSF)。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课件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课件
究和探索。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华医学杂 志, 2019, 99(1): 12-20.
参考文献
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中国细胞生物学 学报, 2020, 42(3): 457-464.
参考文献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的相互作用. 免疫 学杂志, 2018, 34(5): 433-440.
02
炎症介质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01
02
03
04
细胞因子
由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释放, 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趋化因子
吸引免疫细胞到炎症部位,参 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生长因子
参与组织修复和细胞增殖。
细胞溶素
由细胞释放的蛋白酶和炎症相 关分子。
血浆中存在的炎症介质
补体系统
由蛋白质和炎症细胞组成 的系统,参与免疫应答和 炎症反应。
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修复和存活,对于 组织器官的发育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04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炎症过程的平衡和稳定。
炎症介质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而细胞因子则可以反过来影响炎症介质 的合成和释放。
炎症介质的研究意义
深入理解炎症反应的机制
研究炎症介质可以深入理解炎症反应的机制,为炎症相关疾病的 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探索新的治疗靶点
研究炎症介质可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为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 提供帮助。
评估疾病病情和预后
检测炎症介质的水平可以为评估疾病病情和预后提供参考,指导医 生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兽医免疫学《细胞因子》课件

兽医免疫学《细胞因子》课件

兽医免疫学:细胞因子目录1.绪论o细胞因子概述o细胞子的作用o细胞因子研究方法2.细胞因子的分类oⅠ型细胞因子(α-螺旋细胞因子)oⅡ型细胞因子(四螺旋束型细胞因子)oⅢ型细胞因子(IL-1家)oⅣ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家族)o其他细胞因子3.主要细胞因子的功能o白细胞介素(IL)o干扰(IFN)o肿瘤坏死因子(TNF)o趋化因子o生长因子4.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o细胞因子在天免疫中的作用o细胞因子在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o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5.细胞因子与动物疾病o细胞因子与感染性疾病o细胞因子与免疫性疾病o细胞因子与肿6. 细胞因子的应用o细胞因子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o细胞因子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o细胞因子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6.细胞因子研究的展望o细胞因子与免疫控新机制o细胞因子与动物疾病治疗新方法o细胞因子与动物育种新技术1. 绪论1.1 细胞因子概述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它们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组织修复和细胞生长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从而调节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1.2 细胞因子的作•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的启动、维持和终止中发挥关键作用,调控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抗原呈递、免疫记忆等过程。

•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参与炎反应的发生、发展和消退,调节炎症介质的释放、血管通透性、白细胞浸润等过程。

•组织修复:细胞因子促进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促进血管生成和胶原蛋白合成等过。

•细胞生长:一些细胞因子具有促进或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

1.3 细胞因子研究方法•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细胞因子对不同细胞类型的生物效应。

•动物模型:利用动物模型,研究细胞因子在体内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细胞因子基因敲除或过表达的动物模型,研究细胞因子的功能。

第七版医学免疫-第六章-细胞因子 ppt课件

第七版医学免疫-第六章-细胞因子  ppt课件

ppt课件
·21·
五、趋化因子(chemokine)
概念:是一类能诱导细胞定向移动到该细胞因子化学 浓度较高部位的小分子细胞因子(5~10kD),不但有趋化 作用,也可激活靶细胞。
分类: 分4个家族: • CXC:氨基端有一个C-1个任意氨基酸-C基序 • CC:氨基端有两个相邻半胱氨酸(CC) • C :氨基端有一个半胱氨酸 • CX3C :氨基端有一个C-3个任意氨基酸-C序列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要点内容:
一、细胞因子概述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 三、细胞因子受体 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细胞因子(cytokines)的概念:
ppt课件
·22·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相应的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启 动特定的细胞信号转导,进而发挥相应的生物学作用。 依据分子结构和所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分类: •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 • Ⅰ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 Ⅱ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 趋化因子家族受体
; • 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 • 其作用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
ppt课件
·12·
大部分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少 部分以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ppt课件
·13·
多效性 pleiotropy
IL-4
B
活化、增殖、分化
增殖 胸腺细胞
增殖
肥大细胞
ppt课件
·14·
重叠性
IL-2、 IL-4、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ppt课件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ppt课件

均有刺激B细胞
B
增殖的功能
协同性 synergy
IL-4 + IL-5
拮抗性 antagonism
IL-4 IFN-g
B B细胞
B
更有效地诱导 IgE类别转换
IL-4 阻断IFN-g 诱导类别转化 的作用
细胞因子受体分类
免疫球蛋白 超家族受体
I类细胞 因子受体
II类细胞 因子受体
-S-S- -S-S- -S-S-
C C
C C
IL-1 M-CSF C-kit
IL-2 IL-9 GM-CSF
IL-3 IL-11 G-CSF
IL-4 IL-12 LIF
IL-5 IL-13 CNTF IL-6 IL-15 生长激素 IL-7 OSM 催乳素
IFN-a IFN-b IFN-g
TNF-R
C1 C3 C2 C1 C3 C2 C1 C3 C2 C1 C3 C2
TNF-a TNF-b CD40 神经生长因 子(NGF) FAS
趋化因 子受体
G 蛋白
IL-8 RANTES MIP-1 PF4 MCAF NAP-2
IL-1RaP
IL-1
IL-1RII
-S-S- -S-S- -S-S-S-S- -S-S- -S-S-
IL-1
IL-1RI
IL-6 分子的立体结构
G-CSF M-CSF
EPO
TPO
表 11-2 具有干细胞集落刺激活性的细胞因子
主要产生细胞
作用
纤维母细胞,肝细胞,内皮细胞, 所有类型的造血干细胞,黑色素
上皮细胞,基质细胞
细胞,肥大细胞
T 细胞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

细胞因子检测方法ppt课件

细胞因子检测方法ppt课件
用途:检测单个细胞内多个细胞因子;并可区 分表达特定细胞因子的细胞亚群。
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方法:用抗细胞因子抗体与细胞表面或胞内特定亚群标志 组合,即可检测不同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分泌,同时采用 特殊的化学与抗体选择,确保静止与无细胞因子分泌细胞 的最小荧光背景。
特点: 快速
简便:无需组织培养,可以全血分析,无需分离PBMCs; 灵敏度高:高度灵敏的荧光标记与检测系统; 高效:在同一细胞内同时检测两种或更多种细胞因子,也 可根据细胞免疫表型区分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亚群; 接近生物体的分析条件:全血检测保留细胞及生化微环境 更准确反映了体内状况。
小结
生物学检测法比较敏感,又可直接测定生物学功能, 是最可靠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实验目的,是科研部门 最常用的技术,但需要长期培养依赖性细胞株,检测 耗时长,步骤繁杂,影响因素多,不容易熟练掌握。
免疫学检测法比较简单,迅速,重复性好,但所测定 的只代表相应细胞因子的量而不代表活性,同时敏感 度也低于生物活性检测法(约低10~100倍)。
免反复冻融 微孔板:将未使用的板条用箔纸包好,加上干
燥剂沿四周封口。2-8℃可以1个月左右
检测方法的进展
高通量细胞因子检测
CBA(Cytometric Bead Array)是一种微珠多 用途检测分析技术,它由一系列的微珠组合来 捕获并结合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培养液、 EDTA血浆、血清样本中被检测物质的量。其 采用夹心法分析策略,与传统的ELISA分析技 术相比,此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项指标。用已 知的标准品和对照标准曲线就可以得出被测样 本的浓度。此分析方法不受样本量的限制,而 且可以得到一个样本的多个数据。
夹心ELISA
缺点:不能显示出单个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同 一性和频率性的直接信息

免疫学之细胞因子PPT课件

免疫学之细胞因子PPT课件
2. 主要功能 (1)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产生; (2)抑制MHC -II类分子和B-7分子的表达; (3)抑制T细胞合成IL-2、IFN-等细胞因子; (4)可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
12
(六)IL-12
1. 细胞来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1)激活和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及IFN-产生; (2)促进Th0向Th1细胞分化,分泌IL-2、IFN-; (3)增强CD8+ CTL细胞杀伤活性; (4)可协同IL-2诱生LAK细胞; (5)抑制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和IgE合成。
(2)免疫调节: 与Ⅱ型干扰素类似。
15
2. Ⅱ型干扰素
(1)主要起免疫调节作用 1)活化巨噬细胞; 2)促进APC(s)表达MHC-Ⅱ类分子,提高抗原 递呈能力; 3)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和增强CTL细胞的杀伤 活性; 4) 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5)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 6)抑制Th2细胞分化及细胞因子合成。
1. 细胞来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 Th2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1)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分泌抗体; (2)刺激T细胞增殖及CTL活化; (3)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症反应; (4)促进血细胞发育。
11
(五)IL-10
1. 细胞来源 主要Th2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9
(三) IL-4 1. 细胞来源 主要由Th2细胞、肥大细胞及嗜碱性
粒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1)促B细胞增殖、分化; (2)诱导IgG1 和IgE产生; (3)促进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 (4)抑制Th1细胞活化及分泌细胞因子; (5)协同IL-3刺激肥大细胞增殖等。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五章 细胞因子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五章 细胞因子
➢ 信号转导亚单位可作为若干种细胞因子的公有链 (common chain),参与信号转导。
(公有γ链)
(公有β链)
(公有gp130亚单位)
第二节 细胞因子特征与作用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
✓ 多样性 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
于多种细胞,取决于细胞 因子浓度、所作用靶细胞 的类型、微环境中其它细 胞因子等条件,可产生多 种生物学作用。
✓ 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 参与固有免疫和炎症反应
(一)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二)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在Ig类别转换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对Th1和Th2细胞的调节作用
(三)参与固有免疫和炎症反应
✓ 参与固有免疫
• 促进NK细胞的杀伤活性:IL-2、IL-12等; • 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功能:IFN-γ、
CSF) ✓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 趋化因子(chemokine)
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 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并介导白细胞间相互 作 用的细胞因子;后定义为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 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
✓ 前至少发现38种,IL-1...IL-38。
TNF、IL-1β等; • 抗病毒、抗肿瘤:IFN-α/β、TNF等。
✓ 参与炎症反应
• TNF-α、IL-1、IL-6、IFN-γ和趋化因子等促炎细 胞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炎症反应,利于机体抑 制和清除病原体,但也可介导病理性损伤。
“细胞因子风暴” (Cytokine storm)
✓ 此外,还可促进Th2 分化,抑制Th1和巨 噬细胞功能。

细胞因子(免疫学检验课件)

细胞因子(免疫学检验课件)

免疫学测定方法学评价
➢优点: 特异性高 操作简便、快速,无需依赖细胞株 影响因素较少且易控制,重复性好,方法容易标准化。
➢缺点: 所测定的只是细胞因子的蛋白含量,与其生物活性不一
定呈正比 结果与所用的抗体来源及亲和力有很大的关系 敏感性相对较低 标本中细胞因子的可溶性受体,会影响特异性抗体对细
胞因子的结合
(四)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 :G-CSF、M-CSF、GM-CSF、SCF、 EPO、TPO等。
(五)趋化因子(chemokine):促进淋巴细胞、中性 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到达炎症部位并激活。
(六)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TGF-β、 EGF 、NGF、VEGF、FGF 等。
(六)两面性:通常情况下,发货 抗感染、抗病毒、促进造血和免疫 调节等功能,但在一些异常情况下 又参与炎症反应、诱导肿瘤等疾病 的发生。
(七)非特异性:细胞因子以非特异性 方式发挥作用,不受MHC限制,细胞因 子必须与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八)网络性:细胞因子之间通过合成 分泌的作用相互调节、生物学效应的相 互影响,从而形成复杂而有序的因子网 络,达到机体稳态平衡。
三、细胞因子的免疫学检测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制备出抗细 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通过 同位素、荧光素或酶等标记技术加以放大 和显示,从而定性或定量分析细胞因子。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是定量分析中最常用方法。但不能判 断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ELISA方法
ELISA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非均相酶标免疫分析技术,一 步或多步的抗原抗体反应和一步酶促反应构成ELISA的基 本步骤,可作定性或定量分析。ELISA法不仅可以用于细 胞因子检测,也可用于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或可溶性粘 附因子的测定

医学免疫学细胞因子优秀课件

医学免疫学细胞因子优秀课件

集落刺激因子 (CSF)
• 定义:指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 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 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 分类:IL-3、GM-CSF、G-CSF、M-CSF、 EPO和SCF等
CSF与临床
• 肿瘤患者放疗和化疗后-------白细胞
GM-CSF、G-CSF、M-CSF 细胞
IL-1 IFN
TNF
IL-1
IFNI
TGF
L2
IL-4
TNF IFN
TNF
IL-1 TGF
IL-1 IL-6
内皮细胞
T细

IFN

IL2 IL-4

IL-5 IL-6



B性
细胞因子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IL-12 Th1
IL-10 IL-4 IFN-g
Th2, 肥大细胞
IL-4
IL-4
更有效地诱导
+
B细胞 IgE 类别转换
IL-5
拮抗性
一种细胞因子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IL-4 IFN-γ
IL-4 促进
Th2细胞
IFN-γ抑制
网络性
众多细胞因子可相互诱生、生物学作用相 互促进或相互抑制,形成十分复杂的、开放式 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维持免疫系统的动态平 衡。
成纤维细胞
医学免疫学细胞因 子
概述
• 概念:
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 他因子等刺激机体免疫细 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 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 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 白,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 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 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医学PPT课件

细胞因子医学PPT课件
12
8 网络效应
CK的产生、生物学作用、受体表 达、相互调节等均具有网络性。
13
14
9 CK与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共 同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15
三、 细胞因子的种类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interleukins,ILs interferon,IFN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chemokines growth factor,GF
44
五 干扰素(抗病毒)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
原理:用干扰素样品处理易感细胞,使细胞建立抗病 毒状态,然后用适当的定量病毒攻击细胞,通过病毒 复制的量或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程度可判断样品中干 扰素的生物活性。
45
常用细胞株
WISH(人羊膜细胞 )、MDBK(牛肾细胞 )、L929 (小鼠肺纤维瘤) 、Hep2/c(人喉癌细胞) 要求:易培养,对病毒敏感性高,易于诱导抗病毒状态, 对人体无害
7
(作用方面特性)
4 高效性 10-12mol/L
5 主要以自分泌(autocrine)、旁分泌(paracrine) 形式发挥效应
某些细胞因子(IL-1、IL-6、TNF-α)也可以内分泌 (endocrine)形式作用于远端靶细胞,介导全身性 反应。
某些ck还可以通过细胞内分泌(intracrine),直接与 细胞内受体结合。
30
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是指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摄取抗原并将其处理成免疫原性多肽,以 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供T细 胞识别,从而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

《细胞因子检测概述》课件

《细胞因子检测概述》课件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发光反应来检测细胞因子的方 法。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可定量等优点, 适用于痕量细胞因子的检测。
化学发光法主要包括酶促化学发光和直接化学发光等方法 。这些方法在临床诊断、药物研发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 泛应用。
荧光定量PCR法
荧光定量PCR法是一种基于PCR技术 的细胞因子检测方法。通过荧光染料 或探针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实现对细 胞因子基因的定量检测。这种方法具 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可定量等优 点。
THANKS
感谢观看
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造 血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细胞因子种类
白细胞介素(IL)
如IL-1、IL-2、IL-6等,具有调节免疫和炎 症反应的功能。
干扰素(IFN)
如IFN-α、IFN-β、IFN-γ等,具有抗病毒、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TNF)
如TNF-α、TNF-β等,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 节作用。
案例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检测
总结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检测是利用细胞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方法。
详细描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检测通过检测患者体内异常升高的细胞因子,如IL-17、IL-23等,来判断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存在、发展阶段和治疗效果。这种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 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05
细胞因子检测案例分析
案例一:肿瘤细胞因子检测
总结词
肿瘤细胞因子检测是利用细胞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的方 法。
详细描述
肿瘤细胞因子检测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6、TNF-α等,来判断肿瘤的存在、发展 阶段和治疗效果。这种检测方法具有无创、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有助于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 性和治疗效果。

细胞因子PPT课件

细胞因子PPT课件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一、细胞因子的来源
➢ 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主要有三类: 1.活化的免疫细胞
➢T、B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 胞。
2.基质细胞 ➢骨髓和胸腺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
3.某些肿瘤细胞 ➢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细胞等。
现在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从工程细 胞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产生重组 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
活化, 形成 LAK
抑制细胞毒性, 促进IL-1分泌
二、干扰素(IFN)
I型干扰素(IFN,IFN) II型干扰素(IFN)
主要产生细胞 成纤维细胞和白细胞 活化T细胞,NK
主要诱生剂
病毒
抗原,促分裂原
对热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对酸碱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生物学作用 抗病毒,抗肿瘤
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弱) 抗病毒,抗肿瘤(弱)
IL-1的主要功能
IL-1
1.刺激T细胞活化 2.刺激B细胞增殖与抗体分泌 3.诱导肝脏急性期应答 4.诱导吞噬细胞活化 5.引起炎症及发热 6.刺激造血细胞再生
IL-2的免疫生物学效应
活化的Th1细胞
NK细胞
IL-2
B细胞 活化T细胞
促进细胞增殖、 分化,促进Ig 合成
促进增殖、产 生淋巴因子
NK 细 胞
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编撰,并由政府颁 布施行,具有法律性的约束力,药典收载功 效确切,副作用较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 物和制剂,并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检 验方法,作用与用途、用法和用量等,以作 为药品生产,检验和使用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与主要国外药典
《中国药典》 《 Chinese Pharmacopoeia 》,ChP (2000 年版)(1953、1963、1977、1985、1990、1995和 2000年版, 1995年版1997年增补本、 1998年增补本), 与《中国药典》配套的有《临床用药须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