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调研报告
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调研报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进行调研分析,以了解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个人信息保护现状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非常关注。
在被调查的用户中,超过60%的人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是当前互联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他们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被黑客或其他不良分子利用,导致经济损失或者个人隐私泄露。
另外,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或正在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其中,社交媒体账号被盗用、电子邮箱被恶意攻击和个人身份信息被非法获取是用户最担心的安全问题。
这些数据表明,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普遍问题。
2.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虽然面临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但大部分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提高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近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访问网站、下载App或者参与在线活动时会仔细阅读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以确保个人信息得到保护。
此外,约80%的调查对象会注意网站或App的数据加密和安全认证情况。
他们倾向于选择那些采取了有效安全措施的平台来保护个人信息,以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这些结果表明,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
3. 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尽管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约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如何收集、使用和共享的,这使他们难以全面了解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
其次,超过60%的调查对象认为,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主要应该由互联网平台和相关企业来承担。
他们认为这些平台和企业应该采取更严格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技术手段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
然而,还有一部分用户表示,他们对这些平台和企业的保护措施存在怀疑,担心个人信息仍然可能受到侵犯。
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调研报告一、课题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然而,这也导致了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增加。
因此,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进行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有效的检测策略和应对措施,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参考。
二、检测策略1. 确定检测目标: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将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为主题,重点关注个人信息泄露、滥用、隐私侵犯等问题。
2. 收集样本:我们从多个数据来源收集了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案例、报告和相关研究资料,以便全面了解当前个人信息保护的形势。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提取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信息和数据。
4. 结果呈现: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展示,以便清晰地呈现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三、检索步骤与检索结果1. 确定关键词:在检索过程中,我们确定了如“个人信息保护”、“大数据时代”、“信息泄露”、“隐私侵犯”等关键词,以涵盖调研的主题和内容。
2. 检索数据库:我们选择了多个权威数据库进行检索,包括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CNKI)、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等。
3. 筛选结果:根据检索到的文献和资料,我们筛选出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并进行了归类和分析。
四、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调研报告1. 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信息泄露和滥用现象严重,许多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并用于非法目的;二是企业在处理个人信息时缺乏透明度和规范性,导致用户权益受到侵害;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技术手段,难以对个人信息进行全面保护。
2. 检测策略和应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检测策略和应对措施:一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推广隐私保护技术和工具,提高个人信息的保护水平;三是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督和管理。
个人信息防护调研报告范文
个人信息防护调研报告范文个人信息防护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个人信息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性,并探索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与意识。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关注大众对个人信息泄露的认知程度、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存在和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信息保护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研结果1. 个人信息泄露的认知程度通过对200名被调查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人对个人信息泄露的认知程度较低。
仅有30%的人表示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个人信息被泄露会有哪些风险。
而70%的人对此问题不够了解,对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潜在危害缺乏必要的认知。
2.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存在调查发现,近8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认为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会对自身产生一定的风险。
而另外20%的人对此并没有足够的认知,认为个人信息的保护并不重要。
3. 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信息保护行为对于个人信息保护行为,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比如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不随意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等。
但仍有少部分被调查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轻视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如登录未知网站、在公共场合使用无线网络等行为。
三、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1. 个人信息泄露认知不足问题分析个人信息泄露认知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各个媒体对于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报道不够深入和引起公众关注程度不够所致。
此外,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不直接可见,也增加了公众对于此问题的疏漏。
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认知程度。
2.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存在问题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公众对于个人信息利用价值的认识不足和有些人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期望过高所致。
个人信息在互联网时代有着巨大的利用价值,因此,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不应被忽视。
同时,需要加强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宣传,让公众真正意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大数据隐私问题调查报告
大数据隐私问题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大数据时代中存在的隐私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报告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概念和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接着针对大数据隐私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共享和使用方面的隐私风险。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关键问题,如个人隐私泄露、数据滥用、算法偏见等。
最后,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保护个人隐私权益。
一、引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研究、商业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发展。
然而,伴随着大数据的蓬勃发展,隐私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
二、大数据隐私问题的背景2.1 大数据定义和特点在本节中,我们对大数据的定义进行了概述,并强调了它所具有的体量大、速度快和多样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衍生出了隐私面临的挑战。
2.2 大数据应用领域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商业、医疗、金融、政府等。
我们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以展示大数据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大数据隐私问题的调查3.1 数据收集阶段的隐私风险在数据收集阶段,我们发现了一些隐私风险,比如个人信息泄露、数据主体无感知等。
我们剖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3.2 数据存储和处理阶段的隐私风险在数据存储和处理阶段,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我们针对数据泄露、数据共享和算法偏见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建议。
3.3 数据共享和使用阶段的隐私风险数据的共享和使用可能导致个人隐私的进一步泄露和滥用。
我们调查了一些大型数据平台和社交媒体的隐私政策,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四、解决方案和建议4.1 加强数据隐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数据隐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个人隐私得到充分的保护。
4.2 推进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为了更好地保护数据隐私,我们建议加强对加密技术、差分隐私和去匿名化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匿名性。
互联网行业调研报告用户对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关注和态度
互联网行业调研报告用户对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关注和态度互联网行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互联网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影响力。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普及,用户对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关注和态度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调研用户对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关注及态度,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二、用户对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关注1. 敏感信息的泄露用户对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的泄露极为关注,并担心这些信息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非法活动。
据调研显示,72%的用户对这一问题表示担忧。
2. 第三方数据共享用户对互联网企业将个人数据与第三方分享的行为表示担忧。
他们担心个人数据会被滥用,或者被用于针对性的广告营销。
有63%的用户表示对此问题较为关注。
3. 广告个性化定制虽然有一部分用户认为广告个性化定制可以提供更符合个人需求的服务和产品推荐,但多数用户还是担心这种定制化服务会侵犯个人隐私。
约57%的用户表达了对广告个性化定制的疑虑。
4. 跨境数据流转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全球化趋势,用户对个人数据跨境流转的关注度亦逐渐提高。
他们担心个人数据可能受到不同法律体系的保护差异和滥用风险。
有46%的用户对此表现出担心。
三、用户对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态度1. 隐私保护策略透明度用户希望互联网企业能够提供透明的隐私保护策略,包括数据收集目的、使用范围、共享对象等方面的信息,以便用户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个人数据的去向和安全性。
2. 自主控制权用户认为自己有权决定个人数据的使用范围和共享对象,他们希望能够更方便地设置个人数据的隐私权限,并能随时撤销或修改这些权限。
3. 隐私保护教育与意识提升用户希望互联网企业加强对用户的隐私保护教育,提高用户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自身的防护能力。
4. 便利与个性化服务的平衡用户希望互联网企业在提供便利和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不损害他们的隐私权益。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定制的服务和产品推荐,但不愿意个人数据被滥用或泄露。
个人信息防护调研报告
个人信息防护调研报告个人信息防护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将个人信息存储在网络上。
然而,个人信息的泄露也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本调研报告对个人信息防护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调查包括了多个维度,如个人信息泄露的认知、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为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等。
三、调查结果1.个人信息泄露的认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70%)意识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但还有30%的受访者不够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
这说明在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为在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为方面,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80%)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如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避免在公共网络上输入个人账号和密码等。
然而,还有20%的受访者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比如使用弱密码、公共网络上随意登录等。
3.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泄露给受访者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和损失。
其中,63%的受访者表示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了财产损失,28%的受访者遭遇了身份盗用,9%的受访者甚至因此遭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讨论和建议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众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个人信息泄露的认识,增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2.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国家应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和监管机制,为个人信息的安全提供一个更加可靠的保障。
3.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手段: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确保个人信息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4.教育公众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公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教育,告知人们如何设置强密码、防范钓鱼网站和恶意软件,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指导。
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与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与行为调查报告一、引言个人信息保护是当今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个人信息的泄露与滥用风险也越来越大。
为了解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与行为情况,本报告对该领域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中国互联网用户。
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56份。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信息共享行为、原因分析以及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期望等方面。
三、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方面,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78%)对个人信息保护保持高度警觉,认为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其中,女性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较高,占调查样本的54%。
然而,仍有22%的用户认为对个人信息保护无所谓,不重视个人隐私。
四、信息共享行为调查显示,在信息共享行为方面,约有65%的受访者表示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会谨慎分享个人信息,只在必要时提供。
然而,仍有35%的受访者经常或者总是无节制地分享个人信息,其中年轻用户占比较高。
这说明还有一部分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行为存在较大差距。
五、个人信息泄露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不当使用个人数据(45%),其次是个人信息遭受黑客攻击(35%)。
此外,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是自己使用互联网服务时不慎造成的(20%)。
可以看出,用户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信任度相对较低。
六、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期望绝大多数受访者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明确的期望。
首先,用户希望有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65%)。
其次,用户期望互联网企业建立更加透明的信息政策,明示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目的(22%)。
此外,用户还希望有更便捷的个人信息管理工具,方便随时查看和控制自己的信息(13%)。
七、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已经得到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差距。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调研与分析报告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调研与分析报告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调研与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大数据的产生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成为了一大社会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本报告通过对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调研与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现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调研与分析结果(一)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现状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发生。
调研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间,全球范围内个人隐私数据泄露事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包括金融信息、健康记录、社交网络数据等各类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
(二)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原因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原因包括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因素。
技术方面,由于网络安全技术的滞后和漏洞的存在,黑客和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获取个人隐私数据。
管理方面,一些企业在收集和管理个人隐私时缺乏规范、透明和有效的控制措施。
法律方面,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给了黑客和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三)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影响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对个人、企业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个人来说,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信用风险和个人隐私被滥用等问题。
对企业来说,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可能破坏企业形象、损失客户信任和面临法律风险。
对社会来说,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可能导致社会治安问题、社会秩序混乱和信任危机等后果。
三、对策建议(一)技术层面的对策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个人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对个人隐私数据进行加密、备份和监控,及时发现和阻止安全漏洞。
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自动识别和阻止潜在的数据泄露风险。
(二)管理层面的对策建立和完善个人隐私数据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个人隐私数据的收集、使用和保护原则。
加强内部员工的隐私保护意识培训,强化对个人隐私数据的保密措施。
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管理,确保他们妥善处理个人隐私数据。
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
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前言】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个人信息也离不开互联网这个便捷的渠道。
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保护个人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基于对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与行为的调研,探讨这一主题。
【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信息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比如,2018年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实施,明确了个人信息获取、使用、管理以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但是,实际操作中,用户的个人信息仍然存在违规收集和使用,隐私泄露等问题。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000名互联网用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程度;2. 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的采取情况;3. 个人信息泄露情况;4.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差异影响等。
【调研结果】1. 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程度在问卷中,有85%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安全非常重要,而只有1%的受访者认为不重要。
此外,在对不同年龄段的用户进行比较时,发现年龄越小的用户越倾向于认为个人信息保护重要性大,超过90%的年轻用户表示非常重视个人信息安全。
2. 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的采取情况在问卷中,有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会定期更新隐私协议,在线支付时会注意安全提示等。
此外,还有近半数的用户会在社交媒体上设置隐私设置、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等。
这说明用户在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意识。
3. 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在问卷中,有4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个人信息曾经被泄露过,这说明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确实存在。
并且,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通常出现在网购、社交以及金融等方面。
4.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差异影响在问卷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措施的采取情况都与性别、年龄和职业有一定的关联。
比如,女性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更加强烈,90%以上的用户认为个人信息安全非常重要;高收入群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更加严格,有70%以上的人定期更新隐私政策;而在年龄分布上,青年用户更加关注个人信息保护,并且采取了更多有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隐私。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调研与分析报告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调研与分析报告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大数据的应用催生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但同时也引发了对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担忧。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向5000名受访者发放了关于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问卷,并对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从业者进行了访谈。
通过对问卷结果和访谈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
二、调研结果1. 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来源根据调研结果,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互联网使用:在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类在线活动时,个人隐私数据容易被黑客、病毒和恶意软件等入侵和窃取;(2)手机应用:很多手机应用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过度收集和使用个人隐私数据;(3)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成为了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重要渠道,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可能被滥用。
2. 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影响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权益:个人隐私的泄露可能导致个人权益受到侵害,如信用卡被盗刷、个人账户被盗用等;(2)商业风险:个人隐私数据泄露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风险,如客户信任度降低、企业形象受损等;(3)社会问题: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可能导致社会问题,如个人信息被用于诈骗、恶意传播等。
3. 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解决方案为了有效解决个人隐私数据泄露问题,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1)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对个人隐私数据泄露行为的打击力度;(2)技术手段:企业和个人应加强个人数据保护的技术手段,如强化密码管理、加密通信等;(3)隐私意识:提升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加强个人对隐私泄露的防范和保护。
三、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问题,需要引起广泛重视;(2)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强个人隐私保护;(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保护个人隐私的合法权益;(4)提升技术手段和意识,加强个人数据的安全防护;(5)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认识。
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调研报告
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水平,我们开展了一项调研活动。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调研结果,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便广泛了解互联网用户的真实意见。
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00份,并根据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调研结果显示,90%的被调查者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一定的意识。
他们普遍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对于互联网使用者非常重要,但只有40%的受访者能够准确阐述个人信息保护的意义。
这表明尽管绝大多数人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但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学习。
2. 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程度在被调查者中,80%的人表示非常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他们认为一旦个人信息被泄露,可能引发诸如财产损失、身份盗窃等问题。
然而,20%的人对此并不感到担心。
这可能是因为个人信息泄露尚未给他们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或者他们对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了解不够深入。
3. 掌握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知识调研数据显示,40%的被调查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例如密码设置、隐私设置等。
但还有60%的人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他们对于如何保护个人信息还存在待提高的空间。
因此,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互联网用户的自我保护能力。
4. 对互联网公司的信任程度在调研中,有6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保护能力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互联网公司会滥用他们的个人信息。
只有10%的人对互联网公司完全信任。
这反映了互联网公司在个人信息保护上还需加强透明度与可信度,以增强用户的信任感。
5.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提高途径调研显示,70%的被调查者认为加强教育宣传是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
他们希望政府、互联网公司等多方共同努力,开展系列活动,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
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认知调查报告
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认知调查报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互联网用户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用户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认知程度以及他们对当前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为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参考。
一、调查样本及方法本次调查共采集了500份有效问卷,样本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的互联网用户。
调查采用在线问卷的形式,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个人信息的定义、互联网隐私保护政策的认知以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经历。
二、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的认知在对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多数受访者对于个人信息的具体定义并不清晰。
只有30%的受访者能够准确描述个人信息的范围,80%的受访者将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等直接与个人信息联系起来。
然而,个人信息的范围远远不止于此,还包括姓名、住址、购物记录以及个人喜好等。
三、互联网用户对隐私保护政策的认知调查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会注意隐私保护政策,并且有40%的用户表示在注册或使用某些应用程序时会阅读隐私政策。
然而,仅有10%的受访者对具体的隐私政策条款有较好的了解。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隐私政策过于冗长、难以理解,导致他们往往会选择默认同意。
四、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经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40%的受访者曾经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其中,最常见的泄露途径为恶意软件、社交平台以及网络诈骗。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近60%的受访者曾经收到过骚扰电话、垃圾短信或电子邮件,这些信息泄露事件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五、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满意度在对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只有不到20%的受访者对当前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表示满意。
多数受访者认为互联网企业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同时呼吁加强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认知程度不高,对于隐私政策的了解相对较少,且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屡见不鲜。
人们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调研报告
人们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调研报告一、引言个人信息保护是当今数字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调研旨在探究人们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并分析形成这种重视程度的原因。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更好地了解公众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认知和态度,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个人信息保护教育提供参考。
二、调研背景在当前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随着个人信息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移动应用、电子商务等领域,人们对于个人隐私泄露和信息被滥用的担忧不断增加。
因此,了解公众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三、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随机选择了1000名参与者,并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渠道发送并收集回馈。
问卷中包括了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问题,以评估受访者对于该议题的认知和态度。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问题一: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如何?调查结果显示,8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重视个人信息保护,12%的受访者表示比较重视,只有5%的受访者对此不太重视。
这表明大多数人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持有积极的态度。
问题二:您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担忧程度如何?根据调查结果,70%的受访者非常担忧个人信息的泄露,25%的受访者有一定程度的担忧,只有5%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担心。
这个数据显示,人们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程度普遍较高。
问题三:您认为个人信息泄露可能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关注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包括:身份盗用(68%)、金融欺诈(55%)、个人形象受损(42%)和个人信息滥用(35%)等。
问题四:您在使用互联网或移动应用时,会主动保护个人信息吗?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5%的受访者表示从不保护个人信息,而47%的受访者会采取某些措施来保护个人信息,如设置隐私设置、定期更换密码等。
另外的38%的受访者表示会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五、原因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和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人们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 高频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经常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事件加强了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数据泄露的担忧与保护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数据泄露的担忧与保护行为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个人数据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调查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个人数据泄露的担忧以及采取的保护行为,并为相关方面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背景简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信息、进行交流以及享受各种便利服务。
然而,与此同时,个人数据泄露的案例时有发生,给互联网用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因此,了解互联网用户对个人数据泄露的担忧程度以及采取的保护行为对于互联网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0名互联网用户参与。
问卷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数据泄露的担忧程度、个人数据泄露的经历、个人数据保护行为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个人数据泄露的担忧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对个人数据泄露表示担忧。
其中,社交网络平台上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最为突出,占比达60%。
其次是电子商务平台(20%)和移动应用(10%)。
这显示了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对于个人数据泄露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的传播与使用范围。
2. 个人数据泄露的经历接下来,我们对受访者是否遭遇过个人数据泄露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约有40%的受访者曾遭遇过个人数据泄露,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社交网络平台(60%)和电子商务平台(30%)泄露的。
另外,也有小部分人通过其他渠道(10%)遭遇了个人数据泄露事件。
这一结果再次说明了社交网络平台是个人数据泄露事件的高发地。
3. 个人数据保护行为面对个人数据泄露的担忧,多数互联网用户主动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个人数据安全。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会定期更改密码,60%的受访者会仔细阅读并审查软件权限,40%的受访者会谨慎分享个人信息,而还有30%的受访者会使用VPN等工具来加密数据传输。
这一结果表明,互联网用户在个人数据保护上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保护能力。
四、建议与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以帮助互联网用户更好地保护个人数据安全:1. 加强互联网企业安全保护措施,提升个人数据泄露的预防能力;2. 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增强互联网数据安全监管力度;3. 提升互联网用户的安全意识,加强个人数据保护教育与培训;4. 宣传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帮助用户更好地判断和识别有关个人数据泄露的风险。
互联网用户对隐私保护重视程度调研报告
互联网用户对隐私保护重视程度调研报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依赖和使用互联网。
然而,与此同时,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互联网用户对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调研对象及方法我们的调研对象是来自不同年龄、职业、地区背景的互联网用户。
通过在线问卷的形式,我们邀请了1000名受访者参与调查,并收集了他们对隐私保护的态度和看法。
调研结果1. 隐私保护意识普遍增强近年来,隐私保护意识在互联网用户中普遍增强。
根据调研结果,7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个人隐私保护非常重视,只有7%的受访者表示对此不太关注。
2. 隐私泄露事件引发高度关注近期发生的多起个人隐私泄露事件引发了互联网用户对隐私保护问题的高度关注。
调研结果显示,86%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或正在经历过隐私泄露问题,这使得他们对隐私保护更加警觉。
3. 个人信息收集引发争议调研中,我们发现个人信息收集是互联网用户最为关注且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
8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担心个人信息被滥用,62%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企业在收集个人信息时缺乏透明度。
4. 隐私保护需求多样化互联网用户对隐私保护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调研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有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个人隐私,而66%的受访者则认为互联网企业应该提供更加可信赖的隐私保护措施。
影响隐私保护重视程度的因素1. 法律法规的作用调研结果显示,81%的受访者认为法律法规对于保护个人隐私至关重要。
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并加强对个人隐私泄露的处罚力度。
2. 互联网企业的责任在用户看来,互联网企业应该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来保护用户的隐私。
67%的受访者希望互联网企业能够提供更加透明的隐私政策,并加强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
建议与总结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更好地保护互联网用户的隐私:1. 政府应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和监管,对于违规收集、滥用用户个人信息的互联网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互联网用户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
互联网用户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报告正文]互联网用户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互联网用户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水平和实际行为习惯,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改进隐私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收集数据,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1.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认知在调研的受访者中,有80%的人认为个人信息保护非常重要,14%的人认为重要,仅有少数人对此持不重视的态度。
这表明了互联网用户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较为普遍。
2. 敏感信息的分享调研发现,超过60%的受访者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会对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保持谨慎,不轻易分享给第三方。
然而,仍有约30%的受访者存在信息分享的习惯,其中有一部分人并未意识到信息泄露的风险。
3. 隐私政策阅读情况对于互联网应用或网站提供的隐私政策,调研发现只有不到40%的受访者在注册或使用时会详细阅读。
超过50%的用户往往会直接点击“同意”按钮,丧失了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的机会。
4. 隐私设置的使用情况在使用社交媒体和手机应用时,调研显示仅有30%的受访者会主动调整隐私设置,限制他人获得个人信息的范围。
大多数用户对隐私设置并不关注,或者认为设置过于繁琐。
5. 对数据泄露的担忧近70%的受访者表示担心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其中一部分人对此持有极高的担忧。
调研还表明,年龄较轻的用户对数据泄露的担忧程度相对较低,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风险认知较为有限。
6. 隐私保护方式的意愿将调研重点放在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上,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支持直接监管措施,例如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同时,约55%的用户也愿意通过自身的行动,如限制信息分享和调整隐私设置,来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四、调研结论通过以上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尽管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认识到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为中,仍存在较大的不规范和不慎重。
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调查
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调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日益加大。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互联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进行调查,以期了解用户对此问题的关注程度和需求。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互联网用户,调查方式采用在线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个人信息泄露的影响、个人信息保护策略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1.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保护非常重要,%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保护比较重要,仅有%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保护一般重要或不重要。
可见,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非常关注。
2. 个人信息泄露的影响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影响,%的受访者表示担心个人隐私泄露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如身份被盗用、财产损失等;%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个人信用受损,影响职业发展等;仅有%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对自己没有影响。
这表明用户对个人信息泄露的负面影响非常重视。
3. 个人信息保护策略在个人信息保护策略方面,%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使用安全性较高的网络平台或应用,%的受访者会定期修改密码,%的受访者会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
这些数据表明,用户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已经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
三、总结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较为普遍,对个人信息泄露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并已经采取了一些保护策略。
然而,仍有部分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个人信息泄露的影响缺乏清晰认知。
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建议以下几点:1. 加强教育宣传。
有关部门和互联网企业应加强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知识普及,通过各种途径向用户传递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应出台更加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个人信息泄露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增强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信心。
互联网行业调研报告用户对个人数据保护的关注与态度
互联网行业调研报告用户对个人数据保护的关注与态度互联网行业调研报告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之而来的个人数据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互联网行业用户对个人数据保护的关注与态度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以进一步加强个人数据的保护。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各类应用涌现不断。
互联网使用者每天都会产生大量个人数据,包括登录信息、浏览记录、通讯信息等。
然而,用户的个人数据却时常受到滥用、泄露等问题的困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用户对个人数据保护的关注度和态度,以促使互联网行业采取更多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80%。
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的互联网用户,涵盖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区等因素。
三、调研结果1. 个人数据保护意识调研结果显示,84%的受访者表示个人数据保护对他们非常重要,仅有6%的受访者认为不太重要。
这说明绝大部分用户对个人数据保护问题非常关注。
2. 个人数据泄露情况调研显示,62%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遭遇个人数据泄露的问题,这表明个人数据泄露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面临的严重挑战。
其中,44%的受访者表示泄露的数据包括个人隐私信息,如住址、手机号码等。
3. 互联网企业责任感在被问及互联网企业对个人数据保护的责任感时,5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应该为个人数据泄露问题负责,提供赔偿或道歉等措施。
仅有7%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应该对个人数据泄露问题负主要责任。
4. 个人数据保护措施在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措施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用户(76%)会定期更改密码,64%的受访者会选择使用双重认证功能,以增加账户的安全性。
此外,47%的受访者会选择安装防病毒软件和安全防护工具。
四、建议与展望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加强个人数据保护: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互联网行业应配套完善个人数据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研究报告
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研究报告概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核心资源。
然而,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重点研究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并探讨其中存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一、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数据产生并被广泛应用。
数据安全是互联网行业的基石。
数据泄露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对个人隐私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保护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面临的挑战1.技术挑战: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恶意行为层出不穷,对数据安全形成威胁。
2.法律法规挑战:目前,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的相关法规尚不完善,监管缺失使得行业发展陷入一定的困境。
3.公众隐私保护:个人信息泄露问题频频发生,引发大众对隐私保护的关注,要求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三、数据安全保护的措施1.技术手段:- 强化防火墙、加密传输等措施,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面的数据监控和预警系统;- 提升系统安全性能,通过漏洞扫描等手段及时解决安全风险。
2.法律法规:- 制定与完善相关数据安全法规,明确企业对数据的保护责任;- 加强数据安全领域的监管,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个人隐私是个体的基本权利。
保护个人隐私不仅是法律责任,也是公司道德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五、个人隐私泄露的危害个人隐私泄露将导致个人在社交关系、金融交易等方面遭受重大损失,同时还会造成信任危机,影响社会稳定。
六、互联网行业个人隐私保护现状目前,互联网行业个人隐私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公司对个人信息保护重视不够,导致泄露事件屡见不鲜。
七、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的措施1.法律保护:- 制定个人隐私保护法律,规范企业在采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方面的行为;- 加强个人信息泄露调查力度,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2.技术手段:- 加强个人信息加密技术,确保个人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个人信息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
关于加强个人数据保护的排查报告
关于加强个人数据保护的排查报告
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数据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突出。
个人数据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加强个人数据保护工作,本报告对现有数据保护措施进行排查,提出相关问题与建议。
排查内容
本次排查主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 政府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2. 企业和组织的数据保护措施和隐私政策
3. 个人对个人数据保护的认知和知情权的行使情况
4. 具体个案和投诉问题的处理情况
现有问题
通过排查,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 政府部门对个人数据保护的监管不够严格,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2. 一些企业和组织在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时没有充分保护个人隐私,存在滥用个人数据的情况。
3. 个人对自身数据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对个人数据泄露的风险认知。
4. 个案和投诉问题处理不及时,对个人权益的维护有所欠缺。
建议措施
为了加强个人数据保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政府部门应提高监管力度,完善数据保护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企业和组织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2. 企业和组织应制定严格的数据保护措施和隐私政策,并确保其执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
3. 加强个人数据保护教育和宣传,提高个人对个人数据保护的意识和知情权的行使能力。
4. 建立健全的个案和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个人权益的维护。
结论
个人数据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监管和措施改进,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数据,维护个人隐私权和人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调查报告
“互联网+”以及由其带来的互联网创新正在迅速的改变我们的生活,而通过大数据的挖掘,经营者也能提供更加精准、贴心的服务,获得更大的收益。
但在“互联网+”的业态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也越来越多的被经营者所掌握,由此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为了解消费者对个人信息被采集以及大数据运用的观点、看法,以及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期望,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辽宁、吉林、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29省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以及中国消费者报社,共30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开展了相关网络调查,现发布《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调查报告》。
●近三成受访者不知何为“大数据”
“大数据”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本次调查发现,对于是否了解“大数据”的概念这个问题,仅有8%的受访者表示比较了解,还有68%的受访者表示略有所知,更有24%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说过”(见图1)。
图1:受访者是否了解“大数据”的概念?
●受访者心忧个人数据泄露
虽然对于大多数受访者而言,“大数据”这一概念依然比较陌生,但对于“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是否更容易泄露”这个问题,有76%的受访者给予了肯定得回答,认为“不是”和“说不清”的受访者各占12%(见图2)。
图2: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是否更容易泄露?
而对“过去一年中,有没有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问题调查中,52%的受访者认为“有”,认为“没有”的受访者约40%,还有8%受访者表示说不清(见图3)。
图3:在过去一年中,受访者有没有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
●仅4成消费者知道智能设备有泄露个人信息隐患
而在“大数据”时代,对个人数据的收集方式更加多样,比如智能手表、运动手环之类的个人穿戴式智能设备,就有将个人健康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的功能。
调查显示,只有44%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有这个隐患,还有4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另有16%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见图4)。
图4:受访者是否知道个人穿戴式智能设备有泄露个人信息的隐患?
调查还显示,只有2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使用,60%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还有20%受访者表示说不清(见图5)。
图5:受访者是否愿意使用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智能穿戴设备?
●消费者认为个人财务信息最重要
个人信息范围十分广泛,在本轮调查中,将个人信息封为六大类,分别为个人身份类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工作单位等;个人消费类信息,包括网购记录、线下购物记录、网络浏览记录等;个人通讯类信息,包括手机号码、邮箱地址,短信、QQ、微信等聊天记录;个人财务类信息,包括银行卡号、个人财务状况、网络账号和密码等;个人背景
类信息,包括病历、体检记录、学历、工作经历等;个人社会关系类信息,包括家庭成员情况、婚姻情况等。
关于“在大数据时代,哪些个人信息最重要”的调查中,26%的消费者认为,个人财务信息最重要;其次是个人身份信息,占23%;排在第三的则是个人通讯信息,为18%;第四是个人消费信息,为15%;第五是个人社会关系信息,为11%,最后是个人背景信息,约7%(见图6)。
图6:受访者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哪些个人信息最重要?
而对于“在大数据时代,你被泄露最多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这一问题,消费者的投票显示,泄露最多的是个人通讯信息,达到33%;其次是个人身份信息,为28%;第三是个人消费信息,为20%;个人财务信息有10%,排第四;个人社会关系信息第五,约8%;泄露情况最少的是个人背景信息,约3%(见图7)。
图7:受访者认为,被泄露最多的个人信息是哪些?
●消费者认为网站和个人终端APP泄露信息最多
在对于个人信息泄露渠道的调查中,被认为最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的是网站,包括电商平台、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占14%;其次是手机、PAD、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个人信息终端上的APP,占13%;第三是汽车行业,如4S店和电信服务商,都达到12%;第四是类似电子邮箱、微信、QQ之类的通讯软件和房地产行业,包括房地产开发商、租房中介公司,
达到11%;第五是快递公司,占9%;第六是银行保险业,有8%;第七是医疗、教育、供电供水供气等公共服务业,约5%;认为其他行业的有3%,最少的是包括机票代理、火车票代理在内的航空公司和行政机关,各约1%(见图8)。
图8:消费者认为哪个途径泄露个人信息最多?
●消费者吁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保护个人信息
在对于“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大数据应该如何保护”的调查中,得票最高的措施是“对盗窃、倒卖以及不当使用个人信息的企业、个人进行严厉打击”,达到21%;其次是“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为19%;第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全社会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为18%;第四是“采集、使用个人信息时必须得到当事人的同意、许可”和“畅通举报渠道”,都为15%;最后是“个人信息须去除个人身份特征内容”,约13%(见图9)。
图9:受访者认为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大数据应该如何保护?
而对于“对大数据使用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你有何建议”的调查中,呼声最高的是“加大惩罚力度,进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有20%选择了这一项;其次是“要规定个人信息使用者和收益者对个人信息来源进行合法性审查”,有19%;第三是“建立个人信息规范、合理使用的制度,如要求数据采集、利用必须得到当事人授权等”,约17%;第四是“建立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和“对于重大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可提起公益诉讼”,都有16%;最后是“对可识别个人身份、特征的信息必须技术处理”,约13%(见图10)。
图10:对大数据使用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受访者有何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30家消费维权单位共同发出如下倡议:
一、要进一步细化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规范合理的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制度,信息、数据的采集使用必须得到当事人的授权。
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用更完善的立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不受侵害。
二、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采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
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主体和职能范围,用更严格的执法打击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不法行为。
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非法采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
三、进一步简化司法程序,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民事诉讼中引入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并相机在消费者个人信息司法保护中引入公益诉讼制度,给个人信息权被侵害的消费者提供最大的司法便利。
四、要进一步强化企业自律和消费者自觉。
经营者面对个人信息数据可能带来的利益诱惑,要对得起良心,守得住底线。
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经营者对个人信息非法采集和使用的行为,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者被非法使用,及时主动地大胆维权,用更积极的自我防范筑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坚强屏障。
希望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完善的机制建设,让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
息不再处于裸奔状态,让大数据产业和“互联网+”健康可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