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五十六个民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一、教材分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课《好大一个家》主题下的第一个活动。
本主题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和“勤劳智慧的好女儿”两个活动内容。
教科书24—25页是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
通过阅读图例,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西部、西北、西南、东北等边疆地区。
通过阅读教科书提供的文字信息,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点。
教科书第26页上图是各族人民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结合资料和统计表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立5个自治区。
2、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并能说出它的名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3、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四、课前准备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课件。
实物投影仪。
教唱十册音乐第四单元《中华民族歌》。
学生:收集我国有关民族的资料,图片,服饰等(可以是剪、贴画等)。
五、教学过程(一)听一听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希望你能随音乐一起唱。
(师出示课件一:56个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穿着不同的服饰,在《中华民族歌》的旋律中载歌载舞。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民族歌曲,你知道了什么呢?生1:我知道了我国有56个民族。
生2:……师:是呀!正如歌中所唱:“中华古老民族多,五十六族共一国”。
这五十六个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着。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板书课题)(二)找一找感受家之广师:同学们,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土地上,生活着哪些民族呢?请同学们在“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图”上找一找,(出示课件二: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看看这些民族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名师整理)最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中国的民族》精品课件

维吾尔族
主要分布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满族
主要分布在黑龙 江省、吉林省、 辽宁省、河北省 和北京市
读图,完成表格内容,在下表空白栏中补充自己想了解的民族信息
名称 壮族 回族 维吾尔族 苗族
主要分布区
桂、滇 宁、甘、新
新 湘、贵、桂、云
民族名称
主要分布区
蒙古族
内蒙古
藏族
藏、青、川
满族
黑、吉、辽、冀、北
彝族
川、云、贵
独特的民族风情
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 民族风情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各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 源。我们应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1、少数民族节日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云南傣族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
藏族晒佛节
2、少数民族舞蹈和体育活动
2、民族政策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风俗习惯 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地位
中国民族的分布
读图,找出汉族主要分布地区,找出少数民族比较集中地区。归纳中国各民族 的分布特点。P17
大 散 居, 小 聚 居, 交 错 杂 居
民族分布特点
民族分布 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傣族-孔雀舞
维吾尔族-手鼓舞
朝鲜族-跳板、长鼓舞
蒙古族-摔跤、赛马、射箭
3、少数民族特色建筑
侗族风雨桥
藏族碉楼
傣族竹楼 壮族吊脚楼
4、少数民族乐器
马头琴(蒙古族)
神鼓(藏族)
芦笙(苗族)
长鼓(朝鲜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维吾尔族
5、少数民族服饰
民族常识-四五年级-第一课---中华大家庭

第一课中华大家庭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2、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3、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你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
二、探究学习1、认识我们的伟大祖国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2、交流自己了解的汉族的资料人口:1042482187人遍布全国各地汉族的先民是华夏族,语言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三、交流1、小组内互相补充自己还了解了哪些有关汉族的资料2、教师补充四、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族,知道了汉族的一些知识。
下节课,我们会了解东北华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请同学们课下提前调查。
《华北地区的民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华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2、指导汉语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
3、了解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的主要分布人口生产方式及传统节日等情况。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出示学习目标二、游览民族花园1、出示自学提示1了解华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2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3知道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主要从事什么行业?以及人口语言文字传统节日等情况。
2、学生自学7——9页内容,在书中画出答案部分,有哪些疑问在书中空白处写上。
3、小组讨论完成下表4、小组汇报三、课堂检测 连线 那达慕大会 黑灰日 汉族 蒙古族 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四、查询资料,了解草原上人们是怎样过节的? 第三课 东北地区的民族 教学目标:1、知道朝鲜族、满族、赫哲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材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2 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师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和广西,一次主要分布着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和壮族。
2、初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在了解五个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基础上,懂得了解接纳和喜爱的基础,尊重是参与的前提。
能接受和欣赏五个少数民族,在参与和模拟体验中初步了解一些民族歌舞和礼仪。
【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我国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和广西,依次主要分布着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和壮族。
2、初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在了解五个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基础上,懂得了解是接纳和喜爱的基础,尊重是参与的前提。
【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
1、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一课56个民族是一家,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同时,它在一定的省份又相对集中。
在我国,设立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揭示课题: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2、了解什么是民族自治区。
二、找找位置。
1、在地图上找找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每一个自治区住着哪些少数民族呢?(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壮族)三、民族长廊。
(一)分组交流,1、昨天布置一个任务,,去搜集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我们已经根据搜集情况分好五组,下面就请各小组交流一下,,安排几个同学汇报。
2、分组交流,作好发言准备。
(二)各组发言:【西藏自治区】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出示课件,并补充内容。
1、布达拉宫2、珠穆朗玛峰3、常见礼节。
4、敬酒。
5、禁忌。
6、称呼在日喀则地区,男性名字前加“阿吉”或“阿觉”。
7、说到日喀则,我们学过一首歌——《我的家在日喀则》。
请晶晶同学表演,了解藏族服饰。
【内蒙古自治区】1、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出示课件,并补充说明。
2、“那达慕”大会: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以能骑,善射、和身体强壮闻名。
每月的七八月份举行“那达慕”大会,那达慕的意思是游戏和娱乐。
政治中考专项复习第18课时 民族常识

相帮助,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结下了深情厚谊。 (2)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使各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
现新的团结和统一。 (3)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
起,团结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 的衷心拥护,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已成为中华民 族的光荣传统。
命 题 点 2 中华各民族为创造伟大的中华民族作出了哪些努力
(1)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的疆域。汉族及其先民最先开发了黄 河流域,并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开发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及 其先民披荆斩棘,不畏艰险,最先开发了东北地区、北部地区 等。祖国每一寸土地上都浸透着各民族人民勤劳的汗水。
(2)中华各民族共同保卫祖国领土,维护祖国统一。在亡国灭种的 危机面前,中华各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侵,如抗击英法侵略 者、抗击沙俄侵略者、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华文明是数千年来中国各民族互相交流学习,彼此 吸收借鉴,共同发展进步的结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中华各民族都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 的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互相依存中共同繁荣 发展,逐渐熔铸成中华文明。
考点二 各民族杰出人物 命 题 点 各民族杰出人物
成吉思汗 郑和
蒙古族杰出首领,于1206年统 一蒙古各部落,建立了强大的蒙古 政权,被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孙 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统—了中国。
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呦 竹楼里的好姑娘
光彩夺目像夜明珠 听啊 多少深情的葫芦笙 对你倾诉着心中的爱慕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
妹娃我去拜年哪呵喂 金哪银儿索 银哪银儿索
那阳鹊叫啊是搔着莺鸽啊搔着莺鸽 路旁的花儿正在开哟
树上果儿等人摘等人摘 路旁的花儿正在开哟
民族情民族魂之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陆集中心学校文科学讲练一体化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学在课前(或复习检测)课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主备人:王忆凡评价:日期:在我国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由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颗璀璨的明珠,共同铸就了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的历史,素以“”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这里有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沙壁画;有唐宋韵律的被称为“”的“纳西洞经音乐”.第三部分:练在课后(反馈)在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29处中,属于江苏省的是( )苏州古典园林武当山古建筑群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请用直线连接少数民族及与之相对应的民族风情.壮族开斋节瑶族三月三日泼水节藏族盘王节回族沐浴节第二部分:讲在课堂——教学设计目标:1. 知道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每个民族以不同的风格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2. 感受民族风采,体会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 培养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内容)教学过程:(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情如:服饰、饮食、歌曲、歌舞、礼节、风俗习惯、世界文化遗产等。
新课导入:《吉祥三宝》活动一:东方文化的魅力(阅读教材92页辅助资料,展示“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周”活动的图片资料)讨论分析:世界各地出现的“中国热”,反映了什么问题?教师总结活动二:民族情况知多少(小组比赛的方式)1.民族名称我来读:课本P92知识链接。
学生读出民族名称,派代表读出几个比较难认的民族名称。
2.(课件展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穿着各民族服装的图片。
你能猜出是哪个民族吗?3.歌舞秀民族:学生唱出一句民族歌曲或展示一个民族舞蹈动作,猜猜是哪个民族?思考:为什么根据服饰、歌曲、舞蹈就能分辨出是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分辨民族的标志?举例说明一下老师总结(课件展示)活动三:珍贵文化遗产——世界的骄傲,我们的自豪(课件展示:图片及相关资料)思考讨论: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这能说明什么呢?分组讨论交流:在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中,你去过哪儿?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说说理由。
苗族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文化在芦笙芒筒齐奏的恢宏神韵里,向您展示服饰斑烂、银潮滚滚、歌舞翩翩的动人场景。
使你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都感受到苗族服饰文化,使你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苗族服饰文化的环境之中,感受它与其他服饰文化的极大差异。
您若感受到了这种差异,将是我们举办首届中国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文化节的欣慰。
为使您更快更好地对苗族服饰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特撰此文。
苗族服饰文化伴随着苗族历史发展而变迁,了解苗族发展的历史,有助我们理解苗族服饰变迁的文化背景。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时代就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
他们的历史可上溯至尧、舜、禹时代。
战国时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
这个“三苗”或“三苗国”的地域,在今江汉、江淮平原和江西、湖北、湖南一带。
春秋战国时期,苗族先民生活在荆楚地区被称为“荆蛮”。
“三苗”后裔“荆蛮”势力的兴起,大约在商朝前,成为后来掘起的楚国的主要居民之一。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因苗族先民生活在五溪、武陵地区而被称为“五溪蛮”、“武陵蛮”、“长沙蛮”等。
到唐、宋及其以后时期,苗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繁盛,在祖国南方再度呈现出自己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唐、宋及其以后各王朝的注目。
各中央王朝与苗族的关系亦日渐密切,对苗族的认识也有所增强,于是“苗”遂从若干少数民族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民族的族称重现于文献之中。
现在苗族分布的状况,大约成形于汉唐时期。
流传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古歌《跋山涉水》这样描述苗族先民的迁徙:“古时苗人住在广阔的水乡,古时苗人住在水乡边的地方;打从人间出现了魔鬼,苗众不得安居,受难的苗人要从水乡迁走,受难的苗众要从水乡迁去。
”“日月向西走,山河往东行。
我们的祖先啊!顺着日落的方向走,跋山涉水来西方。
”他们追赶着太阳的足迹,他们相信“西方万重山,山峰顶着天,好地方就在山那边,好生活就在山那边。
”苗族先民在压迫中迁徙,他们带着对新生活的期望,迁向陌生的领地。
南方部分少数民族——土家族

布置作业
以本课内容为基础,拟写导游词。
培养自身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将教学效果落实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中
2分钟
【教学反思】
课程内容较多,讲授形式过于单一,应以学生锻炼为主。
3.播放节日视频、摆手舞等
1、展示PPT图片讲授,将学生分组讨论,土家族民居特色
2、教师根据讲授内容,随机抽学生回答哪个是土家族服饰,进而进行小结
3、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土家族节日,摆手舞播放融入宗教信仰
45分钟
土家族礼仪、禁忌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补充完善内容
展示PPT讲授
巩固环节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点评学生表现
班级分为两组,第一组讲述土家族概况,第二组讲述民族民俗
学生小组展示
通过表演和观察,看到差距和自己平时的不足,完善自语言组织能力。
10分钟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梳理本节课内容。
1.土家族概述
2.民族风俗
回顾本节课内容。
知识回顾。搜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有利于改进教学。
4分钟
【板书设计】
一、概述
二、民族民俗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土家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主要传统节日、主要礼仪和禁忌。掌握土家族的主要传统节日习俗
教学难点
1.土家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主要传统节日主要礼仪和禁忌知识的掌握。
教法
任务驱动法、讲授、提问、
学法
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图片、网络平台
展示PPT和图片,讲授,让学生谈论学习(渗透教育:土家族宗教信仰讲授教育学生尊重民族信仰)
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
撒尼服饰文化

法学院法学专业20101100118 徐源美丽的阿诗玛——魅力撒尼服饰阿诗玛是彝族中的一个支系——撒尼人,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之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分布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
他们勤劳、善良、活泼。
别以为撒尼人与撒梅人的名称只差一个字,服饰会很相似,其实撒尼人与撒梅人的服饰截然不同。
阿诗玛是石林的象征,就像大理的五朵金花一样。
这还要得益于1964年一部由刘琼导演的电影《阿诗玛》,美丽的阿诗玛与勇敢的阿黑相爱。
头人的儿子阿支将阿诗玛关进牢笼逼婚,阿诗玛坚决不从。
阿黑赶来相救,怒火燃烧的阿支放出洪水吞噬了这对恋人。
最后,阿诗玛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石像记驻石林。
这部电影让阿诗玛闻名于世,也让人们对神秘的石林充满向往,生于云南磨黑的演员杨丽坤将阿诗玛美丽善良的品质诠释的非常完美,她也因此成为了无数影迷们心中永远的阿诗玛。
电影里阿诗玛的形象无论是从衣着还是品格,都成了人们对撒尼人的第一印象,但是作为彝族之中人数不算非常多的支系,撒尼人并不像回族,满族,壮族这些人口众多的民族一样被人们了解和记住,除了云南本地人还有一些研究少数民族的学者或者专家,撒尼人并不吸引人们的眼球。
很多来石林旅游的人们也许记住了阿诗玛这个名字,但是很少会去了解。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自己的国家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但是很少有人能说出一半少数民族的名字,大家对少数民族的印象一开始都是“穿的五彩缤纷、身上有各种颜色、各种饰品”。
确实是这样,大部分人不懂少数民族的语言,更何况每一种少数民族的语言都不一样。
因此,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想要通过学习语言去了解一个少数民族是难上加难的事。
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对本民族的文化的最明显最直接表现,认识少数民族的服饰也是我们去学习,认识少数民族的很好的途径。
我来自石林,所以对阿诗玛的了解算是比较多,我看到的阿诗玛也更加生活和真实。
希望通过对撒尼人服饰以及一些有关的生活饰品和用具的介绍,让更多人能记住美丽的阿诗玛。
每一种文化都是在历史长河之中发展而来的,撒尼人的服饰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少数民族的服饰也有自己的时尚和流行元素。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丰田华侨学校王小辉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和民族歌舞的特点,并探究服饰、民居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2.学会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处理信息的方法,加强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增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收集有关各民族服饰、民居、民族歌舞的图片、文字及影音资料。
2、学生准备:搜集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歌舞等信息资料。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从能力方面看,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生活实际离少数民族的生活较远,对少数民族的风情了解不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喜爱活动、喜欢唱歌、跳舞。
因此,在活动中可以放手让学生收集资料,分享信息的乐趣;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深究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体验,感受民族歌舞的优美。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感知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和民族歌舞的特点,了解服饰、民居、民族歌舞与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民族歌舞,感受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逐步树立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1、教学活动活动1课前初探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民族服饰、节日的文字、图片资料,最好能搜集一些实物资料。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尽最大努力去搜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民族风情的多姿多彩,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活动21、课前交流师:课前交流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作一次神奇的旅游。
大家说,好不好,咱们就一起去全国各地少数民族聚集地欣赏一下他们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板书: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不过在出发之前,咱们得有准备一下。
你们知道准备什么吗?不知道啊。
咱们得知道一下民族风情的知识。
接下来咱们要到当地那去旅游,那得让人家见识一下咱们丰田华侨学校五年二班的同学见识是多么广,知识是多么渊博!下面我就来看看咱们班哪个同学知识最丰富!2、少数民族服饰精美请看课件,这是第十二届两会来自全国各地少数民族的代表,他们的服饰成了这次会议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走到哪都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大班美术-少数民族服装(欣赏)

修改建议:
教师:这是什么表演?这些人表演的时候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你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衣服?看到这样的服装,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出示少数民族服装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细致欣赏各民族的服装。
引导幼儿欣赏少数民族服装的款式或装饰图案。(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
教师: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装,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好看的民族服饰。你喜欢哪套民族服装?这套服装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好看的装饰图案?这个人身上还有什么好看的配饰?头上有什么?手上带着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
3.教师出示少数民族服装实物,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感受各种服装的不同质地。
4.再次播放《民族大联欢》,幼儿自由讨论欣赏后的感觉。
教师:欣赏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后,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人们都把服装做得这么漂亮?
师幼模仿各民族的舞蹈动作跟着音乐载歌载舞。
(粘贴教案内容之后加虚线下划线,段落是固定值20磅,左对齐,小四号字)
2.在欣赏服装的过程中,简单了解与民族服装相关的民族文化。感受人们通过服装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在欣赏的过程中,农用丰富,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民族服装的感受。
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1.各民族服装图片或实物若干。
2.光盘《民族大联欢》、播放设备。
3.幼儿用书:《民族服装》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光盘《民族大联欢》,幼儿初步感受少数民族服装的魅力。
大班美术少数民族服装欣赏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大班美术欣赏大班少数民族大班美术民族娃娃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大班美术民族服装大班语言少数民族大班美术民族服饰大班美术欣赏唐装
第 周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多彩的民族服饰 冀教版(2 014秋)

师:纯洁、高贵式?
师:身上有扣子吗?
师:上衣短到哪里?裙子又是什么样的?
全身无扣,只有上衣用一根绸带系住。
师:正是这种简洁的款式,干净的颜色,没有过于复杂的装饰,使朝鲜族服饰显得更加素净,更加轻盈。
师:欣赏完朝鲜族服饰,我们又将去向哪里呢?
5、欣赏苗族服饰并分析其特征
师:最后,就让我们去心灵手巧,精巧别致的苗家寨子大饱眼福吧!(播放图片)有请靓丽的苗族女孩。
师:苗族服饰哪最吸引你?
是: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知道,苗族银饰的种类很多,银角、银帽、银衣,工艺精湛细致,全身上下无不彰显着华美的气息。
师:看这张照片,除了银饰吸引你,还有哪也是非常漂亮的?
师:那我们身边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满族人口呢?谁能说一说。
师:说的真好,下面这个短片里,就揭示了承德满族人口众多的原因,让我们认真的去听一听。
师: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满族同学,那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满族服饰的特征。我们来欣赏一些漂亮的图片。(播放图片)
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嘉宾,我们用掌声欢迎她。
教具准备
书本、画笔、民族服饰资料与图片
课时
1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师:我们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服饰?
师:服饰是人们所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装饰品的总称。
师:接下来我们就看一段视频,让我们静静的欣赏,仔细的观察。(播放视频)
师:这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满族人喜欢骑马涉猎,这样穿戴可以方便骑射。
师:刚刚我们所说的帽子、长袍、圆领,开叉这些特征,都是服饰的?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3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初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
3.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民居。
了解服饰与审美、居住环境、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了解民居与从事劳动、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和民居的特点,从中发现少数民族服饰与审美、环境、宗教信仰等之间的关系,发现民居与从事劳动、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实物。
教师:收集一些少数民族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实物,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歌曲。
2.播放《爱我中华》。
3.师:就像歌里唱的一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板书),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课件】二、了解中华民族的组成和民族的分布。
活动一:民族常识知多少1.请同学们打开书70页,读一读,你从书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交流反馈。
2.师小结:(出示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全家福)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 。
其余的55个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分布在全国各省市。
咱们綦江就散居着35个少数民族,共有8800余人。
3.小组接龙比赛——我知道的少数民族。
师:55个少数民族,你们知道多少呢?咱们来一次小组接龙比赛吧,每个组依次只说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如果轮到哪个组,答不上来,那个组就被淘汰,看最后剩下的是哪个组。
最后剩下的小组能够加上两张笑脸。
4.了解民族区域自治。
师: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中央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
请同学们打开书49页,把它们从地图中找出来吧。
生看分布图,指出相对应位置,教师相机介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师: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五十六个民族介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我
国人口总数的92%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
总人口的8%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
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超过1500万;最少的是珞巴族,人
口不足3000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