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教学目标】
1、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2、掌握本文独特的行文结构,如以时间、空间的交错来抒情达意。
3、辨析、了解本文多种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手法大量的灵活运用。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4、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领会“时空交错”行文手法与本文写意抒情的内在联系。
2、辨析“听雨”的反复交错是如何构成了本文行文的线索。
3、体会作者流露出的世事沧桑、韶华不在的独特心理感受。
4、重点领会“通感”修辞手法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期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期间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
余光中1948年开始发表诗作,1954年与覃子豪等创立蓝星诗社,主编过《现代文学》和《文星》,曾参加现代派诗歌的论争和乡土文学的论战,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出版诗集有《白玉苦瓜》《天狼星》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斯》《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桥跨黄金城》等。
另有评论集、译著多部。其诗作构思奇巧,视域宽阔,意象新丽;散文富有诗意,文字典雅,俊逸而雄浑
【课文分析】
一、创作的背景
创作背景: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几十年来,作者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作者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家乡是江苏常州,作者自己又出生于南京,在少年时代曾跟随父母辗转于江南和四川。所以在文中他说“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而文中的一些景象如“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也是作者少年时生活体验的追忆。
五十年代以来,台湾新诗经历了一个从狂热追求现代主义,到回归传统,到多元并存的发展轨迹;在创作上“左手写诗右手写文”的余光中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转变。他七十年代之后的作品,明显体现了传统笔法和传统精神,“中国情怀”在他的创作间日渐明显。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枝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就是他在“回归”之后的一篇力作,体现了他本土化、中国化艺术的追求。当然,余光中的文章并不完全同于那些只运用传统手法的文章,作者还是有意寻找古典意境与现代感受、现代表达的共通处,这一点在这篇散文中也有体现。
二、课文题解
本文以“雨”作为抒情的载体和寄托,以“听雨”为线索,以灵活的时空转换为手法,表现出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心和对世事沧桑的无奈之感。
三、层次结构与段落大意
全文分为四节
第一节,1、2、3、4自然段。从春天雨季开始起笔,以“杏花春雨江南”联系到祖国大陆,抒发作者25年的思念之情。重点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对祖国的印象。
第二节,5、6、7、8、9、10自然段。多角度的描写,突出了听雨的主题,描写了残缺的回忆,抒发了深藏的哀愁。具体:以时空交错为手法,将美国、台湾不同时间空间下听雨的感受细腻地抒发出来,表达出与祖国山水、传统文化难以割断的血脉关系。空间的变幻更加加深了作者一种从少年到中年、老年的沧桑心理。
第三节,11、12、13自然段。重点写在台湾听雨的感受,以及在雨中的各种记忆。其中夹杂对大陆听雨的向往,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四节,最后三个自然段。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表达出一种沧海桑田的无奈心境。
四、艺术特点
1、调动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时空交错,将少年生活,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相糅合,极富诗情画意。文章充分调动起人的五官感觉,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去全方位的感知雨的存在,又让这些感觉相互沟通(通感),从而给了读者多维的审美体验。文中直接或间接引入古典诗词,营造古典式的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重要概念,强调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而这种意境又是和作者自身对于雨的人生体验结合在一起的,从而拓展了散文的表现空间。
2、时空自由转换的抒情手法。只要是作者抒情达意的需要,从时间上,“现今――过去――现今”;从空间上,“台湾――大陆――美国”,行文可以自由转换。显得情感流转自如、视野开阔博大。
3、大量的修辞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特别是通感手法贴切自如。如,“雨是一滴湿湿的魂,窗外在喊谁”、“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她冰冷的纤手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等。通感在打通听觉、视觉的同时,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内在心理感受。
4、句式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如:“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叠音字的大量运用。如,料料峭峭、淅淅沥沥、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凄凄切切、点点滴滴、滂滂沱沱等。表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的心态,更重要的,这种叠字的运用和“雨”、“下雨”的意境相契合。
【思考与练习题】
1.文中有大量的叠音词,它们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2.《听听那冷雨》的主线是什么?
3.作者在本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4.作者在本文中采用了大量时空交错的表现手法,请指出来。
5.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借鉴本文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相关参考资料】
(一)台湾“现代派”诗人的创作概况。
五十年代中期以至整个六十年代,在台湾汹涌而来的现代主义诗潮中,现代派诗的创作非常活跃,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诗人。他们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时做到很好的扬弃,同时又发展了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和感受、表现方式,因而各领风骚,异彩纷呈,为台湾文坛所瞩目。这大批诗人当中,尤以余光中、痖弦、洛夫、罗门、纪弦的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覃子豪、叶维廉、郑愁予、商禽、叶珊、周梦蝶、白、管管、方莘等也颇为台湾诗坛所重视和推崇。
这些诗人的诗作富于心灵色彩,大都以抒发“自我”为中心,在对生活感受和观照时,强调诗人的主体感觉,又并非与生活隔绝,沉溺于纯自我表现,他们的作品中的“自我”往往有较广的含义,带有某种历史感或民族感,许多诗歌都将借鉴西方和继承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诗的表现内容、形式与艺术技巧上都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