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浅谈黑龙江省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合集下载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

赫哲族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音乐文化而闻名,他们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代代相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赫哲族的地域环境也十分得天独厚,拥有许多旅游资源。

如何利用赫哲族音乐文化和旅游资源,使其更好地发挥经济和文化效益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赫哲族音乐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

赫哲族的音乐生活离不开大自然,他们的音乐旋律多取材于自然界的声响,如鸟啼、风声、水流等,极富有原始野性和浪漫情怀。

赫哲族的音乐器乐也十分精湛,如马头琴、拉弦乐器等,这些乐器在伴奏赫哲族歌曲时,能够更好地表现出赫哲族音乐的魅力和特色。

赫哲族的音乐中还融入了丰富的舞蹈元素,舞蹈动作优美、大气,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从各种方面来看,赫哲族的音乐文化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赫哲族音乐文化呢?可以在各大艺术院校和民族音乐学院开设赫哲族音乐专业,培养更多的赫哲族音乐人才。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传承,进一步挖掘和总结赫哲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为音乐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可以在各地举办赫哲族音乐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通过展览、演出等形式将赫哲族音乐文化推广给更多的人,加深人们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力度。

可以通过音乐节、庙会等形式,将赫哲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生活,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赫哲族音乐的风采和魅力。

赫哲族的地域环境十分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赫哲族地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冬季雪地覆盖,这些都为赫哲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尤其是赫哲族的冰雪旅游资源,是赫哲族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之一。

冬季,赫哲族地区的湖面上结冰后,当地赫哲族人便在湖上铺上一层台、一条船,再用一把带铲的大铁勺划动,就可以悠然地在湖上滑雪。

这一独特的滑雪方式已经成为了赫哲族地区的一项独特的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赫哲族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赫哲族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赫哲族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作者:李念遥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10期李念遥作者简介:李念遥(1993-),女,汉族,黑龙江肇东人,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独有的民族,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民族服饰、传统婚俗、神秘文化和另类饮食,但已开发出的文化旅游项目较少,开发程度不高。

因此,本文就赫哲族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对策进行论述。

一、赫哲族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一)饮食赫哲族的饮食以鱼肉、兽肉、野菜、野果、食用菌为主,其中食鱼方式最特别,赫哲鱼肉有刹生鱼、鱼片、鱼干、鱼毛、鱼条、鱼籽和烤鱼等,在招待亲朋时常用刹生鱼表示尊敬。

在兽肉方面,野猪肉、狍子肉比较受欢迎,早年族人也吃熊肉和鹿肉,他们捕野兽用于食用,然后把剩余的肉类晒成肉干、肉条等,适宜保存,以备日后食用。

除了吃鱼、兽肉外,他们也把各种野菜、野果、食用菌作为日常饮食的原料。

(二)服饰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所限,赫哲族人早年的服饰多用鱼皮和兽皮缝制,不同鱼皮有不同的用处,赫哲妇女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将熟好的鱼皮缝制成各种衣服,如鱼皮衣、鱼皮裤、鱼皮手套、鱼皮鞡等。

鱼皮缝制的过程十分复杂,需用竹器获取鱼皮,以防损伤皮子,针用鱼骨做成,线用动物的筋或鱼皮丝做成,所用皮子必须经过风干后方能使用。

(三)民居为便于捕鱼和打猎,赫哲人一般选择在沿江两岸的高处居住。

受黑龙江季风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捕鱼业季节性显著,赫哲人不得不建造临时性住所,如马架子、地窖子、撮罗子、鱼楼子等,都是赫哲人捕鱼、狩猎时的住所。

由于受汉族的影响,赫哲人的家居住宅多是呈正方形的砖瓦结构。

(四)婚俗赫哲人不崇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也不讲究贫富之分,男女双方多以勤劳、贤慧、为人忠厚为择偶的根本标准。

赫哲族人结婚迎亲春、夏、秋季节用彩逢船走水路,冬天则用雪橇迎亲。

不是同一民族的人都可成婚,赫哲族对寡妇改嫁也不加限制,寡妇改嫁要在为亡夫送魂脱去孝服之后,一般不再举行婚礼仪式,请亲友喝酒认定即可,接亲途中,如果遇到大树,寡妇必须抱树痛哭,以此象征去掉晦气,开始新生活。

黑龙江省赫哲族村寨旅游开发浅析

黑龙江省赫哲族村寨旅游开发浅析

黑龙江省赫哲族村寨旅游开发浅析闫淑涵 陈学军(佳木斯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 要:赫哲族村寨承载着深厚的赫哲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北方独特的渔猎文化类型的重要载体。

赫哲族村寨旅游开发具有满足游客追求旅游深度体验、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社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多重意义。

通过SWOT分析法对赫哲族村寨旅游开发条件深入分析后认为,赫哲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应注重以民俗旅游资源为依托、改善村寨基础设施与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避免过度商业化、打造“原生态”旅游度假区、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进行科学规划与适度开发、强化媒体宣传与市场促销,进而实现赫哲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赫哲族;村寨旅游;旅游开发;黑龙江省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3-0072-04 [作者简介]闫淑涵(1992-),女,山东菏泽人,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通讯作者]陈学军(1975-),男,湖北孝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研究。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ZQ2012-003);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3Sh201511)阶段性成果。

一、赫哲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意义(一)满足游客追求深度体验的旅游需求近年来,民俗风情游成为旅游业开发的新热点,如今的游客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活动,更加重视通过旅游体验获取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从精神层面提升自我。

赫哲族村寨开展的传统竞技活动如叉草球、快马子,特色美食体验如鱼宴等与游客的需求相契合。

(二)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赫哲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当地政府注重凸显赫哲族渔猎文化元素,重视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使其规划趋于合理。

另一方面旅游者对赫哲族文化的青睐使当地村民深刻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赫哲人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意识,进而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使赫哲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摘要】赫哲族音乐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赫哲族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等地,自然风光优美,深受游客喜爱。

传统音乐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多年传承和演变,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在旅游中,赫哲族音乐常常被用于展示民俗风情,吸引游客的关注。

为了挖掘和利用赫哲族音乐文化,应该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结合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推广。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结合,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重视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和建议,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文化、旅游资源、传承、演变、表现、挖掘、利用、开发、推广、结合、重要性、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赫哲族音乐文化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赫哲族音乐通常采用自然声音、野生动物的声音、小提琴、马头琴等乐器演奏,具有浓厚的原生态风格。

赫哲族音乐以其悠扬、清新、朴实的旋律和节奏,展现出浓厚的民族气息。

赫哲族音乐文化中融入了丰富的祭祀、劳作、婚丧嫁娶等生活场景,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

赫哲族音乐还强调舞蹈和歌唱的结合,舞蹈动作优美、大方,歌唱婉转悠扬,富有感染力。

赫哲族音乐文化在表达情感、传承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赫哲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成为了赫哲族文化的一张璀璨名片。

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赫哲族音乐文化,可以更好地推动赫哲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赫哲族地区的旅游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1.2 赫哲族旅游资源的概况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

赫哲族以狩猎、捕鱼为主要生活方式,其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赫哲族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赫哲族特色建筑、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

赫哲族的特色建筑以木屋和帐篷为主,富有原始、朴实的特点,展现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各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资源。

为了实现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有必要对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策略的研究。

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动。

一是加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建立相关的档案资料和数据库,确保民俗文化的可持续传承。

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民俗文化旅游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加强对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并且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是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与联动,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更加完整和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加强对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确保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加强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确保历史建筑和文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是加强对旅游开发的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对民俗文化资源的破坏。

四是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其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尊重,避免不当行为对文化遗产的损害。

要实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企业可以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参与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

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民俗文化旅游的认识和参与度。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合作与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省份。

本文将研究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包括传统民俗节日、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等。

对这些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了解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情况,为后续开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开发规划和保护政策。

根据资源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开发规划,明确开发的目标、内容、时间表等。

制定保护政策,明确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标准,并加强对民俗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保护意识和专业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保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公厕等。

建设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如民俗文化展示馆、民宿等,提升游客的体验和参与度。

第四,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向游客介绍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并吸引他们前来参观和体验。

可以结合互联网和传统媒体,推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

第五,加强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旅游机构、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和保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可以开展合作推广活动,互相推荐和宣传旅游资源,并开展人员的交流和培训,提升整体的开发和保护水平。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对于违规开发和破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行为,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需要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规划和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加强合作和交流,同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谈赫哲族文化保护与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谈赫哲族文化保护与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90・基金课题课题项目:本论文为佳木斯大学校级面上项目“赫哲族文化保护与民族特色旅游开发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13sh201551谈赫哲族文化保护与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牟 乔(佳木斯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摘 要:本文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目前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的缺失提出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以及如何根据赫哲族的文化特色开展特色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也通过一些策略使得文化受到更好的保护。

关键词:赫哲族;文化保护;特色旅游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独特的居住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赫哲族民族文化,其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

赫哲族人民以渔猎为生,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而通用汉文。

赫哲族音乐文化作为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也是人们了解赫哲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赫哲族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既形成了历史传统,同时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

赫哲族传统民歌历史悠久,淳朴的民歌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民间小调口口相传。

其内容大多是刻画勤劳勇敢、朴实真诚的赫哲族劳动人民形象,歌颂历史英雄及赞美真挚爱情等。

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赫哲族是居住在黑龙江的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黑龙江省同江市是赫哲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现有赫哲族1560人,占全国赫哲族总人口的1/3以上,主要居住在街津口和八岔两个赫哲族乡。

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却没有自己的文字。

其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主要是靠口头说唱和舞蹈的形式来表达。

“阿康布勒”是赫哲族舞蹈的总称,传统的民间舞蹈有“天鹅舞”“萨满舞”“篝火舞”等;乐器主要是手鼓和腰铃;独具特色的赫哲族节庆及民俗活动的有“乌日贡”“温吉尼”、祭江、放河灯等;赫哲族的民间游戏及传统体育项目有50多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培养劳动技能的有“追鹿”“投激达”等;体能训练方面的有“拉纤赛”“举人赛”“角力”等;模仿动物动作的有“学野山羊跳”“学兔跑”等;少儿游戏有“鼓舞”“编绳花”等;大型综合性游戏有“叉草球”“挡木轮”“曲棍球”“杜烈其”等。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资源。

为了有效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必须制定针对性的策略。

要加强对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和调查,深入了解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特点。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可以挖掘和发掘更多的资源,为开发和保护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支持。

要建立健全保护制度和机制,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加大对违规开发和破坏民俗文化资源的打击力度。

加强监管和巡查,确保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要注重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要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可以通过制定开发规划,科学规划资源的开发强度和方向,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还要注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和传播。

通过加强对民俗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培育,使之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传播给游客和社会大众。

可以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等方式,增强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要加强黑龙江省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共同开发和保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借鉴经验,共同解决发展和保护的问题。

可以通过开展联合宣传和推广活动,扩大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开发与保护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调查、建立健全保护制度和机制、平衡开发与保护、注重传承和传播、加强合作交流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推动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佳木斯市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佳木斯市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佳木斯市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摘要:赫哲族的民俗风情成为近年来佳木斯市三江地区旅游业开发的新亮点,其开发策略更符合当今旅游发展的新潮流——追求原生态。

佳木斯市赫哲族人民多生活在偏远小镇,具有田园风光,空气清新,这里不仅民族风情丰富,而且当地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也极为可观,周围的湿地以及江河平原使得该地区环境优美,交通条件便利,因此佳木斯市赫哲族无疑成了现今三江地区的旅游热点,开发前景极为可观。

关键词:佳木斯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一、佳木斯市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1.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佳木斯市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为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为佳木斯地区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该项目是佳木斯市政府及郊区党委于2008年,为改善当地赫哲族村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开发民俗旅游,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共同开发建设的项目。

景区于2011年建成,目前包括入口服务、民俗展览、水域娱乐、预留发展、狩猎休闲、赫哲新村六大部分。

在旅游区内,游客可进行参观赫哲族文博馆、在水上舞台观看赫哲族歌舞表演、游览神树广场及文化长廊、参观敖其湾影视城等多种丰富的旅游活动。

2.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赫哲民族文化村坐落于佳木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境内的街津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中,为AAA级国家旅游景点。

目前景区内已建成并开放的部分包括赫哲民俗馆、伊玛堪小院、祈福广场、天鹅广场、鱼鳇广场、祭江台、寻神之路、狩猎之路等景观节点,极具地方文化特色。

3. 赫哲族博物馆佳木斯市赫哲族博物馆位于“同三”公路零公里起点标志处东侧的天然林中,博物馆圆柱形外墙上金黄色浮雕生动地再现了赫哲族迁徙、御敌、狩猎、捕鱼、信仰、艺术六个方面的场景。

该馆是我国境内唯一全面地展示和介绍赫哲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的民族博物馆。

二、佳木斯市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佳木斯市赫哲族旅游资源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同样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这里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旅游资源。

在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如何有效开发和保护这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1.开发独特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开发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比如冰雪文化体验、农耕文化体验、渔猎文化体验等。

这些项目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增强其旅游体验。

2.打造民俗文化节庆活动针对当地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可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如冰雪节、龙船节、火把节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并推广当地的民俗文化。

3.推动民俗文化产品开发可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如传统手工艺品、民俗文化衍生品等,推广当地的民俗文化,丰富旅游商品种类,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1.加强民俗文化传承对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应加强传承和保护工作,培养一批懂民俗、爱民俗、会传统手工技艺的人才,保护和传承好当地的传统文化。

2.维护民俗文化的原生态环境保护民俗文化的原生态环境,保持其纯粹性和原汁原味,防止因为旅游开发而导致环境污染,影响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合理规划和建设旅游设施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要合理规划和建设旅游设施,保护历史建筑和古迹,保持其原有风貌,提高游客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策略建议1.鼓励政府和企业参与政府应该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参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立一系列的奖励政策,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强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向国内外游客展示黑龙江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3.加强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管和管理机制,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大对违规开发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民俗文化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文化旅游视角下的赫哲族聚居地民俗旅游开发

文化旅游视角下的赫哲族聚居地民俗旅游开发

86 文化旅游视角下的赫哲族聚居地民俗旅游开发滕志强 陈学军(佳木斯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 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民俗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实现赫哲族聚居地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而且会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增强赫哲族群众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认同感。

通过对赫哲族聚居地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认为,赫哲族民俗旅游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以当地最具特色的渔猎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特色旅游文化元素,加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宣传,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实现旅游资源整合,采取多元化营销手段,努力打造赫哲族旅游文化品牌。

关键词:文化旅游;民俗旅游;旅游开发;赫哲族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5-0086-03 [作者简介]滕志强(1995-),男,黑龙江呼兰人,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通讯作者]陈学军(1975-),男,湖北孝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0222058);佳木斯大学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ZQ2012-003)。

一、赫哲族历史文化及聚居地区位特点(一)历史文化简介“赫哲”一词最早出现于官方文献《清圣祖实录》,凌纯声先生认为“从赫哲现在所居的地域上考察,隋唐时的黑水 ,当为赫哲的远祖。

”[1]从历史来看,赫哲族不仅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悠久,而且是不甘受压迫,敢于反抗的“通古斯之雄族”[2]。

无论是抗击建州女真,还是抵御沙俄入侵,都体现了赫哲人骁勇善战的品质。

关于赫哲族起源的传说更是极具特色,但无不体现了贯穿于赫哲人生产与生活的渔猎文化。

在赫哲人历史发展过程中,渔猎文化占据赫哲人生活的首要位置。

在清代,赫哲族与当地各民族及关内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渔猎工具不断得到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原始社会趋于瓦解,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入阶级社会。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

赫哲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音乐文化是赫哲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赫哲族音乐文化不仅在民间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为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歌谣、舞蹈、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

赫哲族歌谣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动听的歌词闻名于世,传承了古老的民族智慧和生活哲理。

赫哲族的舞蹈也是独具特色,以其热情奔放、活泼愉快而著称。

赫哲族还有许多传统乐器,如马头琴、马头琴、长笛等,这些乐器在赫哲族音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反映了赫哲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赫哲族音乐文化也渐渐为人们所了解和喜爱,逐渐成为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赫哲族音乐文化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文化表演赫哲族音乐文化的表演是当地旅游资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赫哲族的歌谣、舞蹈和乐器演奏都是独具特色的,能够吸引游客的目光。

将赫哲族音乐文化融入旅游表演中,不仅可以展示赫哲族的传统文化,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二、民俗文化体验赫哲族音乐文化也可以成为当地民俗文化体验的重要内容。

游客可以参与赫哲族的歌谣传承活动,学习赫哲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赫哲族的传统乐器演奏等,从而加深对赫哲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互动式的体验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可以促进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文化旅游节目赫哲族音乐文化可以成为当地文化旅游节目的亮点。

在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可以设置赫哲族音乐文化表演和赛事,增加节目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通过文化旅游节目的丰富内容和精彩表演,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提升当地的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赫哲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图们江市及周边地区。

赫哲族是以狩猎为生的民族,他们有着深厚的狩猎文化和音乐传统。

赫哲族的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歌曲、舞蹈、器乐等,这些传统音乐文化不仅是赫哲族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

本文将探讨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的音乐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歌曲赫哲族的歌曲分为口传歌谣和创作歌曲两种类型。

口传歌谣是赫哲族人民口头传承的民间歌曲,通常传唱着古老的狩猎故事和族人的生活经历,歌词简单质朴,旋律优美动听。

创作歌曲则是在现代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赫哲族传统元素,是赫哲族文化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

二、舞蹈赫哲族的舞蹈以狩猎为主题,舞姿生动,节奏明快,充满了原始的野性和活力。

赫哲族舞蹈多以鸟兽为造型,展现出狩猎的情景和动作,具有浓厚的狩猎文化特色。

三、器乐赫哲族的器乐主要包括马头琴、马尾琴、原始鼓等,这些乐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头琴是赫哲族特有的弦乐器,其琴身精致,音色悠扬,被誉为“北方民族乐器之王”,在赫哲族的音乐表演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赫哲族音乐文化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也成为了当地的旅游资源。

赫哲族音乐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和体验。

赫哲族的音乐文化可以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柱,提升当地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要深入挖掘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内涵,通过对赫哲族的音乐传统和发展历程的研究,系统整理赫哲族的音乐作品和表演形式,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节目,为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要加强赫哲族音乐文化的推广和宣传工作,通过举办音乐会、舞蹈表演、器乐比赛等活动,向公众展示赫哲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赫哲族的音乐艺术。

可以打造赫哲族音乐文化的特色旅游项目,如赫哲族音乐文化体验游、音乐文化主题展览等,让游客在享受赫哲族音乐文化的魅力的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实现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地方。

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开发和保护好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促进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黑龙江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境内有汉、满、蒙古、回等多个民族,各民族都保留了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为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 多民族文化交融黑龙江省有着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资源,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在这里交相辉映。

如满族的舞龙舞狮、蒙古族的哈达送礼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表现。

这些民族文化的交融,为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2. 自然风景与民俗文化相融合黑龙江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雪乡的雪景、东北虎林园的自然环境等,这些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辅相成,相互映衬,使得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更加具有吸引力。

3. 乡村民俗文化生活黑龙江省的乡村民俗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多彩,如土家宴、民族歌舞、丰收节等,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感受民俗文化的机会。

1. 加强民俗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黑龙江省各地民俗文化资源散落在不同的乡村、景区中,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体系的旅游产品。

可通过旅游线路的设计,将各地的民俗文化资源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2. 加强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对于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通过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设民俗文化保护基地、非遗传承基地等,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要注重对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工作,使得民俗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3. 加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产品的创新。

赫哲民族文化村可持续发展浅议

赫哲民族文化村可持续发展浅议

赫哲民族文化村可持续发展浅议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北部,以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著称于世。

而赫哲民族文化村则是中国首个专门为赫哲族打造的全国性样板村,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探讨赫哲民族文化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村的建设背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也在迅速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并没有为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知识的资源丧失,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足。

为此,赫哲民族文化村的建设应运而生。

赫哲民族文化村建设是为了传承和弘扬赫哲民族的传统文化。

它不仅是赫哲民族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展示,也是为了满足多元化社会的文化需求和旅游需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文化村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赫哲民族文化村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依托赫哲族传统建筑、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和民俗文化等多种资源建设而成。

整个村寨分为寨门、赫哲风情、赫哲民居、赫哲生活、赫哲民俗文化等多个部分。

文化村的建设完善了赫哲民族的文化宣传和生态旅游设施,激发了当地群众的文化和生态保护意识。

然而,文化村发展中还需面对一些问题。

一是文化村的旅游产业发展尚不充分,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二是村寨的生态环境保护亟待加强,当地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三是当地民众文化认同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工作仍需加强。

三、文化村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文化村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思想引导、法律保护、制度创新、项目投资、市场开发等多个方面。

一是政府应加强对文化村的扶持和经济支持力度,增加文化村的资金来源,支持民俗文化和TA的数字化展示。

同时,政府还应对游客引导和管理提出全面规划和实施,保证文化村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二是建立有效的相关管理和监测制度,保证文化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这也是保证村寨发展可持续的一大关键,必须确保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探索。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蓬勃发展,民俗文化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侵蚀,亟需加强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策略来进行规划和推动。

本文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为黑龙江省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丰富多彩的特色。

对于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保护民俗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开发和保护民俗文化还可以促进地方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的双赢。

对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只有充分重视和保护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升黑龙江省的旅游形象和竞争力。

2. 正文2.1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

冰雪文化是黑龙江省独特的民俗文化,冬季的冰雪节和冰灯艺术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黑龙江省还有丰富的民间工艺文化,如刺绣、剪纸等,这些工艺传统流传至今,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

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利用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

赫哲族是一支勤劳、善良的民族,他们热爱生活,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

赫哲族的音乐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赫哲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赫哲族的日常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以歌颂自然、歌颂生活为主题,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赫哲族的歌曲多为抒情曲调,歌词多为抒发感情之词,其旋律多变,动情激昂,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情感。

赫哲族的音乐器乐也十分丰富多样,最具代表性的是马克林琴,这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弦乐器,具有独特的民族音乐韵味。

还有马蜡琴、鼓乐、箫笛等传统乐器,这些乐器不仅是赫哲族音乐文化的载体,也是赫哲族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赫哲族音乐文化不仅在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成为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一大亮点。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走进赫哲族的村寨,想要深入了解这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而赫哲族的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在村寨的文化活动中,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赫哲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或者在民宿中参与到赫哲族的歌舞活动中。

赫哲族的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它将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利用还可以激发当地村寨的文化创意和创作活力。

赫哲族村寨可以通过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开发原创音乐产品等方式,将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也可以通过培训当地村民,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和演艺水平,丰富村寨的文化娱乐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在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

政府、文化机构等需要加大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力度,保护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原汁原味,防止因外部文化冲击导致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丧失。

最新-赫哲民族文化村可持续发展浅议 精品

最新-赫哲民族文化村可持续发展浅议 精品

赫哲民族文化村可持续发展浅议[提要]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是赫哲族传统文化荟萃之地。

随着区域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民俗旅游与乡村旅游日益火热,尤其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深入推进背景下,赫哲民族文化村凭借自身的自然环境优势与文化优势,旅游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

本文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一、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简介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位于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地处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作为一个古老的渔猎民族,赫哲族漫长的渔猎生活是其独特的渔猎文化形成的基础。

赫哲民族文化村以赫哲族传统文化为主体,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依托,集中展示了赫哲族歌舞、渔猎生活、宗教习俗、传统技艺等民族文化精髓,建有广场区、狩猎区、游乐区等功能区,景区内的文化村大门、赫哲展览馆、陶自然博艺斋、赫哲民俗艺苑、荷花湖等景点各具特色,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合,引来众多国内外游客驻足游览。

二、赫哲民族文化村发展优势一自然环境优势1、地理优势。

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所辖的同江市东北部,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相望,四周山环水绕,水陆交通便利,毗邻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林木葱郁,清逸秀丽,风景独佳。

2、资源优势。

街津口周围群山环绕,树木种类繁多,如桦树、榆树、椴树等。

树木多样使山林中的木耳、榛蘑、猴头菇等野生菌类十分丰富,林中还有美味的野果和珍贵的野生动物。

丰富的水资源为各种鱼类的生息与繁衍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这也是赫哲族赖以生存的渔猎生活的坚实基础。

其中鳇鱼、哲罗鱼、大马哈鱼等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制成的美味佳肴对旅游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3、气候优势。

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地处中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气候较为湿润,四季较为分明,不同季节可以领略到不同的特色美景,尤其是夏季适合开展避暑度假旅游、冬季适合开展冰雪旅游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黑龙江省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摘要:开发黑龙江省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对赫哲族民俗文化的一种很好的宣传和保护工作,让越来越多人了解赫哲族,为当地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本文首先通过对赫哲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做了一些简单介绍,然后对开发赫哲族民俗文化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最后又对开发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了较详尽的说明和介绍。

关键词:黑龙江;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一、序言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这里有一支只有4000多人的、而且世世代代专以捕鱼为生少数民族——赫哲族。

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的赫哲族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也是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吸引着众多游客。

这支黑龙江省所独有的少数民族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存完好,历史上被称为“鱼皮部落”,捕鱼文化独具当地特色。

①赫哲族的民俗风情成为近年来三江地区旅游业开发的新亮点,其开发策略更符合当今旅游发展的新潮流——追求原生态,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现今人们出游的目的不再是仅仅满足于游山玩水式的拍照留念,而是更加追求在旅行过程中知识的获取量、参与体验程度。

希望能在游玩时给精神汲取营养,让旅行生活过的更有意义。

赫哲族正符合游客的这一心理需求。

特别是现在城市生活的进一步现代化和自动化,城里人在享受着高速现代化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自然的乐趣。

所以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旅游以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修身养性,希望能更真实地体验到不同于现代都市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而三江平原地区的赫哲族多生活在偏远小镇,具有田园风光,空气清新,人们的旅游视野逐渐走向了广大的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

佳木斯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旅游也很丰富,这里的民族风情包括民族神话传说、服饰饮食习惯、建筑风格以及民间艺术等,都是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亮点,真实的去感受它,远比去博物馆或纪念馆要有意义的多。

而且,三江平原地区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也极为可观,周围的湿地以及江河平原使得该地区环境优美,交通条件便利,火车、汽车、飞机以及水运都很便捷。

地理位置更有可进性。

促进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继承,他们的民风民俗无疑成了现今旅游的热点,所以开发前景极为可观。

二、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概况“赫哲”意为“下游”、“东方”,辽时的女真就是赫哲族的先民,该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族文字,由于与汉族长期杂居,大多数赫哲族人都会说汉语,世代以捕鱼为生,所以赫哲族的鱼文化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②早年的赫哲先民以吃生鱼肉,穿鱼皮衣,盖鱼皮被,点鱼油灯为主要习俗,交通工具只要是狗拉雪橇。

(一)赫哲族饮食文化①满大庆:《趣闻黑龙江》,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266页。

②余志超:《细说中国民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1页。

赫哲族偏爱鱼宴,爱吃鲜鱼,有“鱼不入海不能称之为鱼儿,不尝炒鱼毛就不算到过赫哲家”的民谣。

鱼宴中的佳肴要属“它拉卡”了,它是将活鲫鱼脊背上的厚肉取下切成细丝,用上好的米醋把它浸泡片刻,等肉的颜色变成白色,去掉醋汁后拌入蒜末,香菜段等调料,味道鲜嫩爽口。

还有一道风味独特的菜叫“鱼刨花”赫哲人把冬季打上来的鱼在刚刚结冻的时候剥去鱼皮,切成薄薄的冻肉层,蘸盐、酱吃,吃一片鱼刨花,喝一口老酒,生活实在是很惬意。

(二)赫哲族民居赫哲人的住房多是建在江河沿岸的高处,这样的设计是既可以便利捕鱼,又可以避免江水泛滥的冲淹。

由于黑龙江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捕鱼业的季节性特点显著,所以赫哲人不得不建有临时性住所,这种房子多建筑在捕鱼场所的江边上,叫做草窝棚,史书《辽东志》对这种临时性住房有如下记载:“人无常处,桦皮为屋,行则驮载,住则张架。

”说的十分简单明白。

这样的住所搭建简便,搬迁容易,是捕鱼生产的良好住处。

①而赫哲人的家居住宅多是呈正方形的砖瓦结构,受汉人影响比较明显。

(三)赫哲族服饰赫哲人的穿着多以鱼皮为原料,因为生活在高寒地带,无法种植棉花、麻等用于纺织的作物。

在古代,因交通、战乱等因素,赫哲族与中原交往不便,很难获得布棉织品。

又因常年靠捕鱼为生,衣食住行几乎样样都和鱼相关联,他们把完整的鱼皮晒干,经过专门的熟皮工艺处理,制成柔软的鱼皮材料,再按照纹理进行精美的缝合。

在衣服的连接处还镶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案,可做鱼皮的鱼类有:大马哈鱼、细鳞鱼、狗鱼、胖条鱼等。

各种鱼皮有不同的用处,赫哲妇女将熟好的鱼皮,根据渔猎生活的实际需要,缝制成各种衣服。

如鱼皮衣服、鱼皮套裤、鱼皮靰鞡等。

因为鱼皮具有耐磨、轻便、保湿、不透水和不挂霜的特点,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赫哲人制作衣服的材料,成为他们物质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特色。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外人是很难相信毫不起眼的鱼皮也会有这么大的用场。

虽然赫哲人从20世纪初期已经开始使用布匹、绸缎等,但由于鱼皮装具有独特的特性,因而在赫哲族人民中间依然受到普遍喜爱。

②(四)赫哲族信仰赫哲族信仰萨满教,传统的萨满舞已经演变成为现代的艺术表演形式,现在只有在比较隆重的赫哲节日里才能看见这种表演,赫哲人认为小孩子生下来就有“魂鸟”,人的一些疾病都是因为鬼怪夺走了人的灵魂造成的,他们笃信萨满能够治疗百病,所以一旦生病就找萨满跳神驱除,据史料记载,在20世纪20年代,跳萨满舞活动在松花江下游的赫哲人村寨盛极一时,特别是街津口村,有时参加人数达到200人之多,个别跳萨满活动的一些老人和孩子为了自始至终地参加活动,不顾路途遥远,乘船水路陆路并进。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萨满的信仰逐渐消失了,人们只能从赫哲老人的回忆中,从一些民谣故事里才能看到关于萨满舞的故事。

(五)赫哲族婚俗赫哲人是很勤劳朴实的,从他们的婚姻观念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民族是很开明的。

崇尚一夫一妻制,结婚年龄在18岁左右,一般男大女小或是相差几岁。

赫哲人不崇尚门当户对、嫌贫爱富的婚姻观念,而择偶的根本标准是男女双方勤劳正直、贤惠能干,而且和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的是,他们不要求一定是同族的人①周喜光:《清朝前期黑龙江民俗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②白润光:《中国边境城市》,商务印书馆,第153页。

可以通婚,即使是其他民族的人只要是人品好都是可以结婚的。

结婚当天的第一顿饭是新郎吃猪头肉,新娘吃猪尾,意思是有头有尾,白头到老。

新婚之夜,大闹洞房,但不超过半夜,后半夜点长寿灯,为的是能过一辈子太平日子。

①早些年前,赫哲人存在父母包办婚姻。

由于民风素朴,家教平实,极少有夫妻吵闹不合而离婚的。

在赫哲人眼中,无论是娘家还是婆家都把离婚看做是家族中的丑事。

但赫哲人对寡妇改嫁却不加限制。

年轻的女子意外丧夫后,可改嫁丈夫的弟弟,继续保持和公公婆婆和睦的关系,当然也可以嫁给外人,为自己将来的生活找到依托。

但寡妇要改嫁要在亡夫送魂、脱去孝衣之后,一般二婚不再举行婚礼仪式,请亲友吃饭喝酒认定就可以了。

在改嫁接亲的路上,如果遇到大树,寡妇需要抱树痛苦,以此象征脱去晦气,开始新的生活。

三、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一是交通的不便利为发展赫哲族的民俗文化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句中国百姓都会说的口头禅,可是赫哲人居住的地方比较深入,火车还没有直达到赫哲人村附近的,汽车也是到镇上接下来到村子里的路还要自己找车,比较麻烦。

二是宣传与促销的力度还不够,别说是想吸引省外的游客,就是省内的也不是很多人了解赫哲族。

媒体的宣传力度还有待提升,要是像各大电台宣传云南这样来宣传赫哲族,发展赫哲族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这一可行性方案的实施。

三是本民族的民俗文化资源急需保护。

由于长期与汉人杂居,汉人的各种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

对于现代年轻的赫哲人来说,熟悉汉人的民俗风情甚至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对于像这种本民族的文化在年轻一代退减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不保护好赫哲族原滋原味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那将来开发出来定是个败笔,带来的将是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同时对当地民俗文化传统也是一种不好的冲击,还可能是腐朽生活方式的散播,传统道德观念的堕落。

当然,异地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除了传统文化价值的丧失外,还会出现纯朴民风的丢失和崇洋媚外思想,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过程中,过分夸大地宣传渲染会使旅游接待地纯朴的民俗文化失真、被亵渎、被歪曲。

甚至为了迎合一部分客人,而着力渲染一些无聊的、下流的东西。

这样会使原本纯净、独特、美丽的风俗变得不伦不类、鱼龙混杂、低级庸俗。

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要是做不到保护,那不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

四、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含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以特定的旅游战略思想为指导,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某种或多种方式,对分散于民间的各种形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和建设,使其转化为具有较高吸引力的民俗旅游产品的诸种行为的统称。

②挖掘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的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挥其旅游价值,就能够改善旅游资源状况,增强三江地区的吸引力,扩大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市场需求。

而如何挖掘、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如何树民族风情之奇、立区域民俗之特,就成为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

③①朱宁虹:《中华民俗—风情博览》,中国物资出版社,第139页。

②高奇:《走进中国民俗殿堂》,山东大学2001版,第11页。

③田小岫:《中国民俗学概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二)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注意事项赫哲族的开发应总揽全局,合理布局,形成一个整体。

突出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才能形成资源优势,同时,因为三江平原地区的赫哲族居住相对比较分散,在同一或相邻民俗旅游区的景点、景观的布局上,要做到多样化,互为补充,尽量避免重复,以免浪费财力、物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民俗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有利于减少因重复开发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开发时应该循序渐进,有前有后、有主有次,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去实施。

因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会影响到最后开发的质量,所以在开发前期要做好准备工作,进行调研评估,除了对三江地区赫哲族当地的经济、旅游设施、交通等因素进行调查外,还应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调查,有了客源市场的分析才能更好的指导当地旅游资源开发。

为了使开发出来的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达到最优化,针对黑龙江地区和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现状,开发时要注意一些事项:一是要注重发掘自己的特色,不要一味的去模仿其他地区。

民俗文化重要的是那种“土”的感觉,重要的是要让游客感觉到它的“真”,千万不要弄的土不土洋不洋的,尽量少去模仿别处,要努力呈现出原汁原味的赫哲族特色,纯正地道的古朴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