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计划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计划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计划

斑马湖一期景观系统东湖片区生态清淤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二O—三年五月二十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

1.1区域概况 (2)

1.2污染现状 (2)

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

2、工程设计 (4)

2.1编制依据 (4)

2.2 清淤范围及清淤量 (5)

2.3底泥的处理处置设计 (5)

3、施工组织设计 (6)

3.1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6)

3.2施工工艺流程 (6)

3.3方案特点 (7)

3.4清淤底泥的处置利用方案 (7)

3.5施工总平面布置 (8)

3.6质量控制标准 (8)

3.7施工进度 (9)

3.7.1 施工计划参数 (9)

3.7.2工期计算 (9)

3.8施工管理 (9)

3.8.1组织管理机构 (9)

3.8.2工程主要人员职责及人员划分 (10)

4、施工环境影响评价 (12)

5、水土保持方案 (13)

6、堆泥方案 (14)

7、投资估算 (14)

附表一工程进度计划表 (15)

附表二劳务计划表 (16)

附表三主要施工设备表 (17)

附图:疏浚底泥的综合利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1.1区域概况

斑马湖东湖属于斑马湖片区景观系统一期工程中的一部分,位于长

沙市望城区中心部位、滨水新城核心区北部,南临北横线,东临湘江。斑马湖东湖原来为望城区老城区雨污合流排放地,经过几十年的污秽物沉积,现湖水水质十分恶化,在天气炎热时多有发臭气体散发,湖底淤泥由于沉积时间较长,平均已经达到 1.2米厚。经过现场取样检测,多项重金属指标超标。在营造长沙望城区斑马湖片区景观系统一期工程之际,决定对斑马湖东湖沉积的淤泥进行清除处理。

本工程地段地处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一般4~7月份为多雨季节,降雨集中。

1.2污染现状

水质的评价:由于大量污水长期排入湖泊,以及湖泊周边的畜产养殖,湖水发黑,每逢夏季炎热天气,水汽蒸发,臭气弥漫。经初步检测,现湖水受到污染,属于V类劣V类水体,不能满足景观用水要求。

底泥的现状与评价:多年来大量污染物沉积、积累在底泥中,经检

测底泥中有机质、镉含量超过《绿化土壤质量标准》(CJ/T340-2011)

要求(见表1)。属于中度污染并接近重污染。

表1斑马湖底泥检测与标准

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斑马湖东位于雷峰大道旁长沙市望城区中心部位、滨水新城核心区北部,南临北横线,东临湘江,处于望城区滨水新城生态景观链中重要一环,与大泽湖商务旅游文化中心区遥相辉映,周边建有斑马湖国际大酒,联城商业步行街,以及新建的政府办公大楼,同时还有数个高档住宅小区,斑马湖东湖的建成投产直接影响区府形象、周边办公环境、商业投资以及市民群众的娱乐生活。

我单位承建长沙望城区斑马湖片区景观系统一期工程,作为专业的

生态环境建设团队,分析斑马湖东湖在改造前应清淤有以下原因:

原因一:东湖多年做为老城区雨污合流排放地之一,水质污染严重, 淤泥之中有害物质含量较多,应纳入东湖治理内容之一。

原因二:公园投入使用后,水秀及游船都需较好水质,如不清淤会造成淤泥上翻影响景观效果。

原因三:若无好的水质,影响景观观赏及水鸟、鱼类等生物没有好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生态平衡。

原因四:夏季炎热,水气蒸发、污染物随着水气弥漫于空气中,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以至影响周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原因五:为保证东湖公园建成之后的水质,需将污染源即淤泥清理

干净,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2、工程设计

湖泊底泥疏浚工程是解决湖泊内源污染,控制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的一种重要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清除湖内污染底泥,清除沉积物中所含污染物,减少沉积物中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改善基底的污染程度,增加湖泊容积和水体自净能力,为水生植物的重建以及鱼、水鸟等生物的生活提供适宜的底质条件。

生态清淤工程设计的原则是底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减量化:系通过机械脱水,减少底泥的体积。稳定化与无害化:系植物修复底泥中的重金属,并通过堆肥杀灭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提高淤泥的卫生指标。资源化:系通过科学配比将干泥制成绿化种植土。

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5、《水功能区管理办法》,2003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7、《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1)

&《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1984)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

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 995);

13、《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5、《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59 );

1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

1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 );

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 /T249-2007);

2.2清淤范围及清淤量

东湖现状湖面面积约300亩(19.7万川),其中现状湖水平均深度为1.8m,湖水量354600m3;淤泥平均深度1.0m,淤泥量200000m3。对斑马湖东湖湖底沉积的淤泥进行清除工作。规划区域内的其他鱼塘根据

污染情况也需列入清理范围。

2.3底泥的处理处置设计

湖底淤泥我们采用绞泥船,抽到岸上,填加药剂,使其絮结,再

通过专业脱水设备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场内临时堆放。

对脱水干泥进行检测及成份分析,通过科学配比将干泥制成绿化

臟趨水

-------------- [離浓缩

曲就境達

1 --- 1_

I底泥说水

H 1-J

种植土。为防止重金属造成二次污染,将进一步采用植物修复措施对底

泥进行生态修复。临时堆放场布置见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3、施工组织设计

3.1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湖泊底泥清淤工程包括:湖泊底泥疏挖、输送、沙石垃圾分离、脱水干化、运输和处置资源化利用。按现有施工条件、工法进行组织施工

3.2施工工艺流程

湖泊底泥清淤工程流程包括:湖泊底泥疏挖、管道输送、沙石垃圾分离、分拣、药剂添加、底泥浓缩、底泥脱水、运输和场地运至临时堆

土区。图示如下:

1!岸上脱水设省!

1!搭动^?^ ;

I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加药试备I I垃圾分拣

I砂石分拣

场所堆政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样本

2环保清淤设计方案 2.1工程规模 2.2 方案设计 湖泊底泥清淤工程包括: 湖泊底泥疏挖、输送、脱水干化、运输和处理。按现有施工条件、工法进行组织施工。 技术参数 工期80天。 日均清淤处理处理大于3000方。 工程质量合格 处理后的底泥运至… 临时堆放场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底泥须满足如下技术指标: a重金属含量达到《土地改良用泥质》( GB/T24600- ) 泥质标准( PH≥6.5) b 底泥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小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5085.3- ) 规范限值; c 尾水重金属含量及悬浮物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二级排放标准, 悬浮物SS≤20ml; d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8978-1996) 及《恶臭污染

物排放标准》( GB8978-1996) , 处理后底泥臭度须达到二级标准, 及臭气浓度≤20( 按照六级臭度法进行检测) ; e 含水率≤50%; 7、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 并经过参建各方的联系会审查。 2.3 方案施工工艺流程 湖泊底泥清淤工程包括: 湖泊底泥疏挖、输送、脱水干化、运输和处理。针对斑马湖的现实条件, 采用淤泥抽吸-岸上脱水站方案, 如图1所示。 由绞吸式挖泥船泵泵送上来的泥浆用管道输送到岸上的移动式脱水站。移动式脱水站由砂水分离设备、垃圾分拣设备、污泥浓缩设备、污泥脱水设备、加药设备、固结搅拌设备等组成, 其中污泥脱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加药设备采用可移动平台结构。泥浆泵把吸入的底泥经管道压入岸上移动式脱水站的污泥脱水设备, 分离出来的砂石、垃圾以及经脱水后干泥进去固结搅拌设备, 达到固结标准进行填埋处理。污泥脱水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加以回收利用。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

斑马湖一期景观系统东湖片区生态清淤 方 案 设 计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区域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污染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工程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清淤范围及清淤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底泥的处理处置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施工组织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施工工艺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方案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清淤底泥的处置利用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施工总平面布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3.6质量控制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7施工进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8施工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斑马湖底泥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

斑马湖一期景观系统东湖片区生态清淤 方 案 设 计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 1.1 区域概况 (2) 1.2 污染现状 (3) 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 2、工程设计 (5) 2.1编制依据 (5) 2.2 清淤范围及清淤量 (6) 2.3 底泥的处理处置设计 (7) 3、施工组织设计 (7) 3.1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7) 3.2施工工艺流程 (7) 3.3方案特点 (8) 3.4清淤底泥的处置利用方案 (9) 3.5施工总平面布置 (9) 3.6质量控制标准 (9) 3.7 施工进度 (10) 3.7.1施工计划参数 (10) 3.7.2工期计算 (10) 3.8 施工管理 (11) 3.8.1组织管理机构 (11)

3.8.2工程主要人员职责及人员划分.. 12 4、施工环境影响评价 (14) 5、水土保持方案 (14) 6、堆泥方案 (15) 7、投资估算 (15) 附表一工程进度计划表 (17) 附表二劳务计划表 (18) 附表三主要施工设备表 (19) 附图:疏浚底泥的综合利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1.1 区域概况 斑马湖东湖属于斑马湖片区景观系统一期工程中的一部分,位于长 沙市望城区中心部位、滨水新城核心区北部,南临北横线,东临湘江。 斑马湖东湖原来为望城区老城区雨污合流排放地,经过几十年的污秽物

沉积,现湖水水质十分恶化,在天气炎热时多有发臭气体散发,湖底淤泥由于沉积时间较长,平均已经达到1.2米厚。经过现场取样检测,多项重金属指标超标。在营造长沙望城区斑马湖片区景观系统一期工程之际,决定对斑马湖东湖沉积的淤泥进行清除处理。 本工程地段地处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一般4~7月份为多雨季节,降雨集中。 1.2 污染现状 水质的评价:由于大量污水长期排入湖泊,以及湖泊周边的畜产养殖,湖水发黑,每逢夏季炎热天气,水汽蒸发,臭气弥漫。经初步检测,现湖水受到污染,属于V类劣V类水体,不能满足景观用水要求。 底泥的现状与评价:多年来大量污染物沉积、积累在底泥中,经检测底泥中有机质、镉含量超过《绿化土壤质量标准》(CJ/T340-2011)要求(见表1)。属于中度污染并接近重污染。 表 1 斑马湖底泥检测与标准 控制项目(PH<6.5)总 镉 总 汞 总 铅 总 铬 总 砷 碱解 氮 (N) 有效 磷 (P) 速效 钾 (K ) 斑马湖底泥含量0.9 83 0.1 42 47. 1 80. 7 23. 2 232 0. 5 209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 案

斑马湖一期景观系统东湖片区生态清淤 方 案 设 计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 1.1 区域概况 (2) 1.2 污染现状 (3) 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 2、工程设计 (4) 2.1编制依据 (5) 2.2 清淤范围及清淤量 (6) 2.3 底泥的处理处理设计 (6) 3、施工组织设计 (7) 3.1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7) 3.2施工工艺流程 (7) 3.3方案特点 (8) 3.4清淤底泥的处理利用方案 (8) 3.5施工总平面布置 (9) 3.6质量控制标准 (9) 3.7 施工进度 (10) 3.7.1施工计划参数 (10) 3.7.2工期计算 (10) 3.8 施工管理 (10) 3.8.1组织管理机构 (10)

3.8.2工程主要人员职责及人员划分 (11) 4、施工环境影响评价 (13) 5、水土保持方案 (14) 6、堆泥方案 (15) 7、投资估算 (15) 附表一工程进度计划表 (17) 附表二劳务计划表 (18) 附表三主要施工设备表 (19) 附图:疏浚底泥的综合利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1.1 区域概况 斑马湖东湖属于斑马湖片区景观系统一期工程中的一部分,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中心部位、滨水新城核心区北部,南临北横线,东临湘江。斑马湖东湖原来为望城区老城区雨污合流排放地,经过几十年的污秽物沉积,现湖水水质十分恶化,在天气炎热时多有发臭

气体散发,湖底淤泥由于沉积时间较长,平均已经达到1.2米厚。经过现场取样检测,多项重金属指标超标。在营造长沙望城区斑马湖片区景观系统一期工程之际,决定对斑马湖东湖沉积的淤泥进行清除处理。 本工程地段地处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分,雨量充沛。一般4~7月份为多雨季节,降雨集中。 1.2 污染现状 水质的评价:由于大量污水长期排入湖泊,以及湖泊周边的畜产养殖,湖水发黑,每逢夏季炎热天气,水汽蒸发,臭气弥漫。经初步检测,现湖水受到污染,属于V类劣V类水体,不能满足景观用水要求。 底泥的现状与评价:多年来大量污染物沉积、积累在底泥中,经检测底泥中有机质、镉含量超过《绿化土壤质量标准》(CJ/T340-)要求(见表1)。属于中度污染并接近重污染。 表1 斑马湖底泥检测与标准 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斑马湖东位于雷峰大道旁长沙市望城区中心部位、滨水新城核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总18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斑马湖一期景观系统东湖片区生态清 淤 方 案 设 计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 区域概况 (1) 1.2 污染现状 (2) 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 2、工程设计 (4) 2.1编制依据 (4) 2.2 清淤范围及清淤量 (5) 2.3 底泥的处理处置设计 (5) 3、施工组织设计 (6) 3.1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6) 3.2施工工艺流程 (6) 3.3方案特点 (6) 3.4清淤底泥的处置利用方案 (7) 3.5施工总平面布置 (8) 3.6质量控制标准 (8) 3.7 施工进度 (8) (8) (9) 3.8 施工管理 (9) (9) (10) 4、施工环境影响评价 (12) 5、水土保持方案 (13) 6、堆泥方案 (14) 7、投资估算 (14) 附表一工程进度计划表 (15) 附表二劳务计划表 (16) 附表三主要施工设备表 (17) 附图:疏浚底泥的综合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1.1 区域概况 斑马湖东湖属于斑马湖片区景观系统一期工程中的一部分,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中心部位、滨水新城核心区北部,南临北横线,东临湘江。斑马湖东湖原来为望城区老城区雨污合流排放地,经过几十年的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2)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 (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环保清淤设计方案 工程规模 方案设计 湖泊底泥清淤工程包括:湖泊底泥疏挖、输送、脱水干化、运输和处置。按现有施工条件、工法进行组织施工。 技术参数 工期80天。 日均清淤处理处置大于3000方。 工程质量合格 处理后的底泥运至… 临时堆放场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底泥须满足如下技术指标: a重金属含量达到《土地改良用泥质》(GB/T24600-2009)泥质标准(PH≥) b 底泥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小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规范限值; c 尾水重金属含量及悬浮物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悬浮物SS≤20ml;

d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8978-1996)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处理后底泥臭度须达到二级标准,及臭气浓度≤20(按照六级臭度法进行检测); e 含水率≤50%; 7、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并通过参建各方的联系会审查。 方案施工工艺流程 湖泊底泥清淤工程包括:湖泊底泥疏挖、输送、脱水干化、运输和处置。针对斑马湖的现实条件,采用淤泥抽吸-岸上脱水站方案,如图1所示。 由绞吸式挖泥船泵泵送上来的泥浆用管道输送到岸上的移动式脱水站。移动式脱水站由砂水分离设备、垃圾分拣设备、污泥浓缩设备、污泥脱水设备、加药设备、固结搅拌设备等组成,其中污泥脱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加药设备采用可移动平台结构。泥浆泵把吸入的底泥经管道压入岸上移动式脱水站的污泥脱水设备,分离出来的砂石、垃圾以及经脱水后干泥进去固结搅拌设备,达到固结标准进行填埋处理。污泥脱水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加以回收利用。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

2环保清淤设计方案 工程规模 方案设计 湖泊底泥清淤工程包括:湖泊底泥疏挖、输送、脱水干化、运输和处置。按现有施工条件、工法进行组织施工。 技术参数 工期80天。 日均清淤处理处置大于3000方。 工程质量合格 处理后的底泥运至… 临时堆放场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底泥须满足如下技术指标: a重金属含量达到《土地改良用泥质》(GB/T24600-2009)泥质标准(PH≥) b 底泥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小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规范限值; c 尾水重金属含量及悬浮物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悬浮物SS≤20ml; d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8978-1996)及《恶臭污染物排

放标准》(GB8978-1996),处理后底泥臭度须达到二级标准,及臭气浓度≤20(按照六级臭度法进行检测); e 含水率≤50%; 7、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并通过参建各方的联系会审查。 方案施工工艺流程 湖泊底泥清淤工程包括:湖泊底泥疏挖、输送、脱水干化、运输和处置。针对斑马湖的现实条件,采用淤泥抽吸-岸上脱水站方案,如图1所示。 由绞吸式挖泥船泵泵送上来的泥浆用管道输送到岸上的移动式脱水站。移动式脱水站由砂水分离设备、垃圾分拣设备、污泥浓缩设备、污泥脱水设备、加药设备、固结搅拌设备等组成,其中污泥脱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加药设备采用可移动平台结构。泥浆泵把吸入的底泥经管道压入岸上移动式脱水站的污泥脱水设备,分离出来的砂石、垃圾以及经脱水后干泥进去固结搅拌设备,达到固结标准进行填埋处理。污泥脱水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加以回收利用。 图1(a) 淤泥抽吸-岸上脱水站方案流程图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

斑马湖一期景观系统东湖片区生态清淤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二O—三年五月二十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 2... 1.1 区域概况........................................................................ 2... 1.2 污染现状........................................................................ 3...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 2 、工程设计 ............................................................................ 5... 2.1 编制依据........................................................................ 5.. 2.2 清淤范围及清淤量................................................................ 6.. 2.3 底泥的处理处置设计.............................................................. 6.. 3 、施工组织设计 ....................................................................... 7... 3.1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7.. 3.2 施工工艺流程.................................................................... 7... 3.3 方案特点........................................................................ 7.. 3.4 清淤底泥的处置利用方案.......................................................... 8.. 3.5 施工总平面布置.................................................................. 9.. 3.6 质量控制标准.................................................................... 9... 3.7 施工进度........................................................................ 1..0. 3.7.1 施工计划参数.............................................................. 1..0 3.7.2 工期计算.................................................................. 1..0 3.8 施工管理........................................................................ 1..0. 3.8.1 组织管理机构.............................................................. 1..0 3.8.2 工程主要人员职责及人员划分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