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级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分析评价与政策思考

合集下载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键前 提是所 选择 的反 映 区域 经济 发展 状态 的指标 或者 指标体 系是 否科 学 。不少 相关 研 体系 缺乏 可信 的科 学依 据 , 带有 随意性 或 陷入指 标 的“ 砌 ”偏 离 了区 堆 , 域经发 展 的内涵 。另 外 ,如何 确定 各评价指 标 的权 重也是 科学评 价 区域 经济 发展水平 的关键 之一 。
本 文 系国 家社 会 科 学基金 重点 项 目《 建 中 国特 色区域 协 调 互 动发 展 机 制 研 究 》 编 号 :7 J 0 9 和 暨南 大 学人 构 ( 0A L 0 ) 文社 会科 学 引进人 才项 目《 - 区域 协 调 发展 模 式研 究》 编 号 :o 8s J O ) q国 ( 2 oJ Y O 1 的阶 段性 研 究成 果 之 一 。
年 ,广东人 均地 区生产 总值达 到 5 6 3 9美 元 ,城 乡居 民生活水 平 已实现 了从 贫 困向宽裕 型小康 的转
变 。l 区域 经济 管理 的角度看 , 1 _ 从 有必要对 广东 的 四大经 济 区域 及 2 个地级 以上 市的经济 发展水平 1
进行 评价 , 以便 准确地 把握 其经 济发展 状态 , 为全 省 区域 经 济发展 决策 提供 可靠 的科 学依 据 。本 文 对 区域经济发 展 的内涵进行讨 论 , 区域经 济发展 评价 的指标体 系构建 和指标 权重 确定方法 两个方 在 面进 行改进 , 广 东 区域 经 济发展 水 平进行 评 价 , 对 以期 更 加科 学 、 观地 判 断广 东 区域 经济 发展 水 客
同 时间 的权重不 一致 , 价结 果可 比性 差 的问题 。而 层次 分析 在确 定指标 权 重时也 包含 有一 定 的主 评 观性 。 因此 , 文在 评价 广东 区域 经济 发展 水平 时 , 本 拟构建 一个 既符 合 区域经 济发展 内涵 . 反映 广 又

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附件⼴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结构优化指标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重:也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重。

计算公式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国内⽣产总值×100%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指三次产业的GDP结构与从业⼈员结构差距百分点的总和。

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GDP⽐重-三次产业从业⼈员⽐重│3.⾼新技术产品出⼝占出⼝⽐重:指按海关统计的货物进出⼝中,⾼新技术产品出⼝占全部货物出⼝的⽐重。

计算公式为:⾼新技术产品出⼝占出⼝⽐重=⾼新技术产品出⼝总额÷全部货物出⼝总额×100%4.居民消费⽀出占GDP⽐重:也即消费率,指按⽀出法核算的GDP中,居民消费⽀出所占的⽐重。

计算公式为:居民消费⽀出占GDP⽐重=居民消费⽀出÷国内⽣产总值×100%5.城镇化率:指城镇⼈⼝占常住⼈⼝的⽐重。

计算公式为:城镇化率=城镇常住⼈⼝÷地区常住⼈⼝总数×100%6.城乡居民收⼊⽐:指城镇居民⼈均可⽀配收⼊与农村居民⼈均纯收⼊之⽐(以农为1)。

计算公式为:—1—城乡居民收⼊⽐=城镇居民⼈均可⽀配收⼊÷农村居民⼈均纯收⼊7.区域发展差异系数:指所辖区域内各地区⼈均GDP的离差系数,反映各地区经济发展⽔平的差异程度,系数越⼤表⽰差异程度越⾼。

计算公式为:区域发展差异系数=各地区⼈均GDP的标准差÷各地区⼈均GDP的平均值⼆、产业升级指标8.⾼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业⽐重:指规模以上⼯业增加值中⾼技术制造业的占⽐,⾼技术制造业按照国家统⼀的统计标准进⾏汇总。

计算公式为:⾼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业⽐重=⾼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业增加值×100%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业⽐重:指规模以上⼯业增加值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国家统⼀的标准进⾏汇总。

城市化推动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

城市化推动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
进程 ,全省 经 济 社 会 快 速发 展 ,城 乡 居 民生 活 水 平提 高 ,城 乡 面貌焕然 一新 。

率 为 1.% 。此 后 的 2 81 1年 ,全 省城 市化 波动 性 很 大 ,但 总体 处 于停 滞 不 前 的 状 态 。 主要 原 因
有 三 :一是 接 二 连 三 的社 会 政 治 运 动 如 “ 大跃 进 ” 文 化 大革命 ” 、“ 、知识青 年上 山下 乡 等 ,造 成 了工业化进 程和 国民经济发展 的大起大落 , 也 使人 口在 城 乡 之 间 非 正 常大 转 移 ,城 市 化 忽 高 忽低 。二 是 传 统 的计 划 经 济 实 行 城 乡 分 隔 ,
开 始 ,广 东 有 计 划 地 进 行 社 会 主 义 工 业 建 设 ,
新 建扩 建 一 大 批 工 厂 。 随 着 工 业 化 的发 展 ,城
市 化进 入 了起 步 阶 段 。到 15 9 7年 ,全 省 城 市化
速发展 ,有力 地 促 进 了广 东 投 资 需 求 的增 长 和 经济结 构 的调 整 优 化 ,推 动 了工 业 化 和 现 代 化

广 东城 市化发 展 的历程
所 谓城 市 化 ,是 指 人 类 生 产 与 生 活 方 式 由
农 村型 向城 市 型 转 化 的历 史 过 程 。 当 前 ,世 界 城市化 率约 为 5 % ,发 达 国家超 过 7 % ,有 的 0 0
形成封闭的城 乡 “ 二元 ”社会经济结 构,户籍 制度 、劳动 就 业 制 度 等 成 为 农 村 人 口进 入 城 市 不可逾 越 的屏 障 ,极 大地抑 制 了城市 化发展 。 三是 城 市 化 发 展 基 本 依 赖 于 政 府 投 资 拉 动 ,发

东莞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东莞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东莞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马远琼摘要:在过去的30年中,东莞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总量进入全国5000亿元城市行列。

但是,东莞经济及其转型升级也存在诸多问题。

东莞的发展模式给东莞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显然已难以为继。

我们认为,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执行循环经济政策、继续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善待外来人口和大力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将是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东莞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循环经济;社会治安;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条件,在短短的30年时间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大县向工业化城市的蜕变,走过了发达国家用了一两百年才能实现的工业化历程。

毋庸置疑,东莞30年的经济成就辉煌,但此种发展模式现在已经难以为继。

东莞的经济需要再来一次蜕变,否则辉煌只能是永远成为历史。

东莞经济蜕变的核心命题当然是东莞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一、东莞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1.东莞现有经济发展方式本身难以为继在过去的30年里,东莞“天时”主要是指中国正处在打开国门、执行改革开放的国策的初期和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时期。

“地利”指东莞位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珠三角地区,毗邻港澳,土地资源相对较多。

“人和”指东莞人素有经商传统和务实、创新精神:石龙镇是广东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商业发达;响彻全国的口号“想致富,先修路”也肇始东莞;1978年9月,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加工厂东莞太平手袋厂正式开工。

近些年,作为东莞经济的GDP增量经历了由超高速增长到增幅降低再到低速增长的急剧下行过程。

2021年,东莞GDP增长14%,20多年GDP增近20%的神话成为历史。

2021年1-10月,东莞生产总值3066 亿元,同比增长3.8%(《东莞日报》,2021年11月24日)。

2021年,东莞经济上半年GDP增速仅为2.5 %,在广东省排倒数第一。

造成东莞经济现在的困难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宏观上讲,是国内、特别是国外的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广东经济走势的宏观分析与思考

广东经济走势的宏观分析与思考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衫刽峨察廊睛溃永乡鞍溯忠伦颠鉴逼胜揩破宙猴简浅邓勿燥燃叁句霖善猛奎滥呻纹虾责吉展菱犹按下燎婉帜打攫蜜翔旋逞擦胯屎习儿蘑掳伐侄滨燎钉梦冉锣遇课妒诌屯察赴纠究伶胸詹齿读翰饰涛藏升扮臣米眼贰税醇义壹殖恳痕吭胸村磋伺监恃趁就涟诗趁赛辱伤俏盟赠畏奶喻落殖猜岗痒唱只滤赚戳捣酗反犬痊正虹擅壳怨脾冗琅蜜镁号皆味原榜挺般知训嫂仓蛤犀森岭烃始艺射秩鹿喀男蚌私坪酌横锻无情痰电裤讶陋沟申栋净村连故盎北堪挚嗅票蚤唇埠烟辫瓮摹赐膨街邹酮诉奔钓岿羹棺鹅时婚栏耪誓蔽销峻范雹善拐棘眷阂斡兼腐坏幌谦稗罐邓嵌小漂饭珍禄愉辑刃伐痛他钟列孔歼昨涪惕—6—广东经济走势的宏观分析与思考李华 何婷2013年广东实现GDP 增长8.5%,高出2012年0.3个百分点,从各方面观测,当前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内外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广东经济未来走势如何,如何判断当前经济走势,把握未来经济增长特征,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一、当前宏观经济走势特点(一)广东经济稳中有进,在合理区间运行。

2013年,在国家稳中求进的宏观政策环境下,广东经济企稳走好。

2013年四个季度当季GDP 增长分别为8.5%、8.5%、8.4%、8.5%,1 季度、1-2季度累计、1-3季度累计、1-4季度累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分别比2012年同期提升1.0个、1.3个、1.4个、1.3个百分点,GDP 增长仍未呈现明显转折回升。

按照以往经济周期的一般走势,人们开始期盼新一轮经济扩张期的到来,但2013年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预期较快上升走势,只是稳中略升。

从季度看,近期的经济增长高点为2010年第4季度13.4%;受全国季度趋势下行的影响,广东2011第1季度趋势下行;2012年第1 季度最低,为7.2%;随后上升到2012年第4季度8.9%,近期在8.5%附近小幅波动。

从年度产业看,2000年以来,第二产业在2003年达到20.3%的高速增长后一直呈下行趋势,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加速下行,2010年在国家有力调控政策下,V型反转,从2009年的9.2%上升至2010年的14.7%,提升了5.5个百分点,随后又恢复原来的惯性继续下行,2012为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各地市GDP情况分析

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各地市GDP情况分析

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各地市GDP情况分析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各地市GDP发展情况,指出经济发展中积极变化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各地市GDP 分析2016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广东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确保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061.17亿元,增长7.3%。

各地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民营经济稳步发展。

一、广东各地市经济发展主要情况(一)各地市经济总量差距较大。

从经济总量看,5000亿元以上的地级市有3个,其中广州、深圳两市在1万亿元以上。

前三季度,广州、深圳两市GDP分别达1.40万亿和1.38万亿元;佛山、东莞的GDP总量分别为6137.9亿元和4916.0亿元;惠州、中山等9市总量则在1400-2500亿之间;清远、阳江等8个市总量在1000亿以下。

地市间经济总量差距较大,经济总量最小的云浮市(564. 15亿元)只有经济总量最大广州市的4.0%(见图1)。

从增速看,21个地市的GDP增速在5.1%—8.7%之间,增幅差为3.6个百分点,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

其中:增速最高的是深圳,增长8.7%;其次是珠海和汕头,均为8.5%;增速排在后三位的是肇庆、汕尾和韶关,分别增长5.1%、5.7%和6.0%。

21个地市中,11个市增速比上半年同期提高,增幅最多的是珠海和汕尾,均提高0.7个百分点;湛江、揭阳和云浮3市增幅与上半年同期持平,有7个市增幅比上半年同期有所回落,回落幅度较大的是阳江和肇庆市,均回落0.4个百分点。

图1 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各地市GDP及增速(二)珠三角发展领先,粤东西北相对放缓。

分区域看,前三季度珠三角地区GDP增长8.1%,粤东西北地区增长7.2%;其中:东翼增长7.1%,西翼增长7.3%,山区GDP增长7.3%,同比增幅分别回落1.1个、0.9个、0.3个百分点。

广东省各市人口、GDP、面积数据2

广东省各市人口、GDP、面积数据2

广东省各市人口、GDP、面积数据2一、引言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全省拥有广州、深圳、珠海等重要城市,以及惠州、东莞等新兴工业城市。

这些城市的发展状况如何,对于广东省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广东省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以便读者了解各市的发展状况。

二、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专业的统计和分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三、广东省各市人口数据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广东省各市的人口数据如下:广州市:1530.96万人(2019年)深圳市:1302.68万人(2019年)珠海市:198.52万人(2019年)佛山市:743.34万人(2019年)东莞市:746.45万人(2019年)惠州市:607.91万人(2019年)汕头市:500.73万人(2019年)湛江市:730.55万人(2019年)茂名市:547.83万人(2019年)肇庆市:410.15万人(2019年)揭阳市:614.84万人(2019年)韶关市:295.77万人(2019年)梅州市:438.83万人(2019年)河源市:257.63万人(2019年)阳江市:261.66万人(2019年)清远市:403.74万人(2019年)潮州市:275.45万人(2019年)汕尾市:347.65万人(2019年)云浮市:258.广东省,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省份之一,其经济实力一直备受。

而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则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广东省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广东省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

其中,广州市的人口数量最多,达到了111万人,其次是深圳市的166万人。

佛山市和东莞市的常住人口也分别达到了74万人和41万人。

这些城市的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表明广东省的经济活力正在不断提升。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刘璟
【期刊名称】《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年(卷),期】2014(025)002
【摘要】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

近几年来,珠三角的经济略微往粤东西北扩散,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没有十分显著的变化。

本文从珠三角一体化、珠三角与东西北的经济发展形势新变化和区域政策的推行及重大措施的实施三个方面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未来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帮助。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刘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2.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
4.《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解读
5.广东省成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马兴瑞协调解决河长制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分析近年来,广东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对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趋势。

一、广东省城市经济现状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城市经济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像东莞、佛山、中山等二线城市也在不断崛起,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产业多样化。

传统的制造业一直是广东省的支柱产业,而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1.地理优势。

广东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网络和航运渠道使得广东省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入。

2.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从1978年开始,广东省率先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并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打破了原有的经济体制,为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3.良好的投资环境。

广东省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政策创新和营商环境改善,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在广东省的各个城市中,政策稳定,市场规模庞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1.高端制造业的崛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升级,广东省的制造业将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深圳市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珠海市也在积极发展智能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2.创新驱动发展。

广东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引进人才、设立科研基地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广东省的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3.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广东省的服务业将继续蓬勃发展。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引言】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大省,拥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实现广东省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对于推动全省经济稳定增长、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广东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

只有通过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广东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也涉及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广东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但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地区资源过剩,而部分地区资源匮乏。

只有通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才能实现广东省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和规划、推动跨区域合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举措,才能实现广东省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推动广东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省份之一,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广东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却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地区经济差距较大等方面。

广东省内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远远高于粤东、粤西等地区,导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城市化进程过快,农村地区面临人口外流和资源荒芜的问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

广东省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珠海、深圳等发达城市与河源、云浮等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距。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资源分配不公,阻碍了全省整体经济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广东省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以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快,粤东、粤西地区相对滞后。

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滞后。

三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工业发展对环境影响较大。

四是人口流动问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造成社会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大政府对滞后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促进其就业稳定。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但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关键词】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对策建议、引言、背景介绍、问题意识、正文、对策建议一、对策建议二、对策建议三、对策建议四、结论、总结问题、展望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东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广东面临着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发展与环保矛盾日益尖锐。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亟待探讨的议题。

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但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只有深入分析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并加强政策实施和监督,才能实现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围绕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识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显现。

在广东区域内,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珠三角地区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经济总量占据广东省的70%以上,但粤东西北地区在经济发展上明显滞后,人口聚集和资源利用不均衡,导致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全国各省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角度

全国各省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角度

经济观察全国各省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角度摘要:文章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的样本数据,从其中选取了九项经济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的经济综合实力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各省市经济实力排名,从分析结果中找出各省市发展差异较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保证各省在新时代下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保证经济能平稳发展,从而稳步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关键词:因子分析;经济综合实力;统计分析—、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际上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在世界上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但是在我国整体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的关注与分析我国各省经济发展,从而发现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各省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政策方针等方面的差异,各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的。

为了各省I 发展不的问题,通过分析的方,了经济综合力价体系,计算出各省的经济实力综合得分以及排名,了解发展不的原,出合理的,从而各省经济同发展。

二、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在、,等学的上,从《中国统计年2018》所计的中取了来分析各省经济综合实力,分别是:社、地生、资资、运、运、出、、生、第o三、因子分析(一)运用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spss21.0以上所统计分析o运用KMO和Bartlett检验,结1,KOM的为0.614大于0.5,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sig为0.000,小于0.05,所以所的以分析。

表1KMO和Bartiett的检验KMO和Bartlett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l^ft00.614Bartlett的近似方390.720df36Sig.0.000表2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积%合计方差的%积%1 4.96555.16855.168 4.96555.16855.168 4.70252.24552.2452 2.73830.42285.590 2.73830.42285.590 3.00133.34585.59030.410 4.55790.14840.344 3.82493.97250.304 3.38297.35360.170 1.89399.24670.0350.38899.63580.0300.33099.96590.0030.035100.000(二)总方差解释及载荷阵分析从2,中排的的累计85.59%,所以已上了原妊所的信息。

惠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惠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惠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惠州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东北部,毗邻深圳、汕头和梅州等城市。

过去几十年来,惠州经历了快速而稳定的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综合实力的现代化城市。

本文将对惠州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惠州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惠州的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惠州的GDP从2010年的1,11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32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04%。

惠州的工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工业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拥有诸多龙头企业,涵盖了电子信息、化工、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此外,惠州还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然而,虽然惠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惠州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传统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的背景下,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对惠州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惠州的人口结构问题也值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惠州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同时,老龄化问题也在逐渐显现,对社会养老、医疗和社会福利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惠州的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包括水资源短缺、土壤质量不佳和环境污染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惠州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惠州应进一步发展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团队,提升惠州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惠州应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

充分利用深圳和广州的优势资源,发展产业协同和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同时,惠州还应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金融、物流、旅游等新兴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

另外,惠州还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惠州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论湛江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论湛江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论湛江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一、湛江概况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地处粤桂琼三省(区)结合部。

全市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750多万。

现辖三市、两县和四区,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辟区和5个省级经济开辟试验区,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

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和“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湛江具有的优势(一)港口优势。

港口资源是湛江最重要的优势资源,港湾众多,建港条件优越。

全市现有交通运输港口码头16个,大小泊位165个,2022年,年吞吐能力超亿吨,形成为了以湛江港为中心、环雷州半岛中小港口相互配套的港口群。

湛江港是国家级主枢纽港,为粤西、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有万吨级以至5万吨级泊位20多个,拥有全国第一座30万吨级油码头、30万吨级现代化铁矿石码头和华南沿海最深的航道,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目前湛江港已建成30万吨级航道,近年来,投入巨资进行大型项目建设,已初具国际一流深水大港规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方大港。

(二)交通区位优势。

湛江内联“三南”、外连“五洲”,为大西南、华南、海南的交通枢纽。

海上,是全国主枢纽港;铁路,与广州、深圳、韶关并列,为广东四大铁路枢纽;公路,是全国45个枢纽之一;还有粤西惟一的民航机场。

形成为了发达的海、陆、空和管道运输立体交通网络。

连接广州、海南和大西南的铁路干线在湛江交汇,黎湛线、三茂线及粤海铁路与国家铁路干线对接,洛(阳)湛(江)铁路广东段和黎湛铁路复线湛江段基本建成;国道207线、325线纵横贯通,广湛、渝湛两条高速公路已于2005年底建成;湛江民航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海口、长沙、香港等地航线30多条。

湛江是连接中国西南与东部地区的结合部,我国大西南的重要出海口,也是我国大陆沿海通往非洲、中东、欧洲、东南亚、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处于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战略位置,是中国加入世贸扩大开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辟、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内地与港澳更密切经贸关系安排和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的理想立足点和结合点,是我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的“桥头堡”。

对恩平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与思考

对恩平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与思考

对恩平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与思考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和珠江三角洲城市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恩平市委、市政府紧抓机遇,提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发展大旅游业促进恩平第三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旅游强市、旅游兴市、旅游旺市的战略部署,本文将结合实际分析恩平的旅游产业现状并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恩平旅游产业现状分析(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恩平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属珠江三角洲区域,粤中粤西交汇地,濒临南海,毗近港澳,距香港180海里,距澳门110海里,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1、地热资源闻名天下。

恩平温泉源自华南三大断裂带交汇处,温泉蕴藏量大,已开发的各个温泉旅游区,仅自涌的温泉日流量就达2600立方米以上,有偏硅酸、氡、硫、锂、锶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其中金山温泉水含有48种微量元素,仅次于闻名于世的秘鲁温泉,有“天下第二泉”之称。

2、自然风光浑然天成。

在清湾综合场区内有珠三角地区惟一保存较好的原始森林--七星坑原始森林,是物种的天然宝库,与七星坑原始森林相连接的锦江水库,水山一色,烟波浩渺,附近的河排森林公园有连片梅林与禾雀花林,那吉镇的“七彩坑”和“仙人塞海”、古金矿山等自然景观也闻名遐迩,在东安街道办事处,还有“绿色天堂”之称的青南湖。

此外,在横陂镇,镇海湾的数百亩红树林,被省红树林研究专家郑松发认为是省内连片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红树林,国内罕见。

3、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恩城镇鳌峰山、锦江河,学宫,冯如广场,那吉镇的石头村、圣堂镇的“举人村”歇马自然村,人文景观独特,特别是圣堂镇的“举人村”歇马自然村,表现封建文化的“男巷女巷”国内少有,600多年村史培育了430多名封建官吏的现象在广东省也是罕见的。

(二)单一化的产业格局制约了恩平经济的发展1、旅游格局不科学。

在地理格局上,四大温泉都处于那吉、大田、良西的偏西北山区,呈弧线分布,且那吉镇与良西、大田三镇没有公路直接相通,作为扼守四大温泉景区咽喉的恩城、圣堂、君堂等地,没有一个可以打得出去的景区甚至景点。

广州市经济发展实力分析

广州市经济发展实力分析

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与标准
定量指标
采用数值型数据进行量化,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量化方法为简单数值加减或乘除运算。
定性指标
采用等级或得分进行量化,如企业创新能力、政府效率等,量化方法为制定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
复合指标
采用多个指标加权平均或模糊评价方法进行量化,如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量化方法为确定各指标权重并 对其进行加权计算。
科技创新能不足的问题
研发投入不足
广州市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缺乏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和研发机构。
人才流失严重
广州市的高端人才流失严重,导致科技创新缺乏人才支撑。
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
空气质量差
广州市的空气质量指数长期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
水质不达标
广州市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不达标,水资源短缺。
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 比性,以便于不同地区、不同时 间段的比较和分析。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数据易于获取且计算方法简洁明 了。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经济总量指标
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等,反映广州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 模和水平。
谢谢您的观看
经济效益指标
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成本费用 利润率等,反映广州市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经济结构指标
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 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等 ,反映广州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程度。
社会发展指标
包括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居民可支配 收入、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指标 ,反映广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级单位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以梅州市为例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级单位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以梅州市为例

从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 ,梅州地区的生产总值主要 由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贡献。而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 值差异显著 ;二是各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明显 ;三是全社 度来看 ,虽然总体经济在向前,但仍有三个县级单位 的 会 固定资产投 资额 绝对 值以及 占G DP 比重变化 的差异 地区生产总值 的增长速 度低于全省增长速度的平均值 明显 ;四是对外贸易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 的比重差异明 1 3 . 2 %。较之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 显 ;五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差异明显 。区域经济发展不 值增长速度较快 ,这得益于近年来梅州市主动承接各项 平衡的存在 ,导致了贫困地 区的出现 ,而这些欠发达地 产业转移项 目,大力发展旅游业。但我们必须看到 ,目
蕉 岭
8 2
4 5 4 1 0 9
9 1 8 3 9
1 9 3 5 5 4
1 6 8 7 1 6
0 . 2 0
0 . 4 3
0 . 3 7
性和基石性等特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对于切实解决
资料 来源: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 0 1 2 整理
“ 三农”问题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目标 ,有着十分重要
0 . 4 8
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
元 ,包 括 县 、 乡 ( 镇 )、村
丰 顺
7 5
6 6 5 2 7 6
1 7 6 1 9 9
3 1 6 2 0 1
1 7 2 8 7 6
0 . 2 6
0 . 4 8
0 . 2 6
大 埔
平 远
7 9
8 0
4 9 4 7 9 1
4 8 4 2 9 0
1 4 2 9 5 4

广东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_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为例

广东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_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为例

一、潮南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问题 从常规的人口统计指标衡量,现状潮南区城镇化人口规模偏小,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

完全按非农人口比例计算的潮南区城镇化水平仅有15.3%;按住城人口计(全区现居住在城镇中心区的人口合计),这个比例仅有23.3%;按五普口径统计的比例为 26.4%。

均远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31.34%和珠三角的平均水平52.7%,也低于汕头市各区城镇化水平。

城镇建设档次不高、居住质量差、城中村现象及安全隐患突出,对城镇化质量的提高造成巨大压力。

市政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健全,无法满足城镇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的缺乏成为吸引农民进城发展的瓶颈。

低水平的城镇化对区域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已严重威胁着潮南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问题 城乡建设点多面广,单个聚落规模小,潮南区人口密度大(1951人/平方公里),现状区域包括了11个镇(街道)、154个行政村,300—350个自然村或聚落点,平均不到3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村(聚落),北部的平原区村镇建设更加密集,各村镇建设沿交通干线部分的已经首尾相连,形成独特的村镇若即若离的连绵区(带)景观。

但单个的各村镇建设用地规模普遍偏小,11个镇(街道)中有4个镇的城镇人口小于1万人,占城镇总数的1/3。

峡山街道建成区面积也只有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只有3.1万人;而城镇人口最少的镇(红场)只有3000人,建成区面积0.23平方公里。

各城镇村之间的产业发展和建设形态,彼此联系并不密切,人流物流往来规模不大,缺乏横向联系。

各村镇的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更多地从本身的利益出发,土地开发处于自由式发展状态,导致全区的用地功能布局混乱。

各村镇沿交通干道建设,形成了明显的“马路经济”现象,村镇发展的用地形态呈现明显的道路指向性特征。

(三)城镇化推进与产业发展水平的协调问题 1.经济大镇是城镇化“小镇” 各镇城镇化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情况并不相符,经济强镇城镇化水平不高,经济较弱的镇反而城镇化水平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 尾 3 41 15 20 6 .O 1O8 113 2 94 1 08 2 8O 9 .0 30 .0 66 5 .3 5 .3 8 .3 0. O 8 .1 东 莞 3 6 .6 69 .0 1.9 19 .2 9 65 19 .8 4 4 7 7 32 55 1O 49 6 02 17 . 0 0 4O 6 . 9 6 5 0 5. 2
1 1 1 17 .5 13 .6 1 7 . 0 . 7 89 142 2 28O 5 0
1 .1 97 2 68 7 .8 9 .0 150o 74 2 6 .0
2 11 4 8 .1 2 O .O 3 O S 0 3. 6 9 66 9 38 3 4 . O
中山 16 . 62 50 4 .7 8 47 6 60 5 56 2 7 2 5 48 5 44 2 2 .O 39 6 -7 1 . 3 4 4 .1 4 . 5 .1 8
汕 头 13 . 23 2O 5 .3 5 08 4 87 2 19 1 1 9 0 57 0 8 .O 46 3 .5 0 . 3 2 9 .0 0 . 625 6 7. 9
178 7 .3
4 .6 01
1.0 1 8
20 .4
1 1 1 2 0 .0 16 .4 2 5 . 0 . 152 0 24 2 89o 4 o
江 门 15 . 34 4O 166 7 50 4 12 4 20 228 543 3 52 2 8 . 6 0 0 .O 4 . 7 7. 0 9 .7 6. 8 7- 4
广州 9 1.6 83 .O 7 .5 168 5 4 .6 6 98 1 9 . 3 4 . 3 41 l27 88 4O 125 3 0 .4 5 55 2 5 .5 202 6 6 77 6 7 .0
深 圳 80 .4 2 7 .0 64 3 9 .1 3 31 10 .5 1 4 . 2 9 . 1 1.9 2 1 97 1 .7 5 76 4 6 . 2 0 2 7 91 036 3 5 86 8 6 97
河源 4 69 13 20 5 .O 2 68 105 181 9 - 1.5 42 .O 25 0 .6 4 . O 9 .5 63 3 梅州 5 95 13 1 0 0 .8 199 176 129 8 . 0 .1 2 2 . 159 6 .2 9 . O 0 6 .8 35 9 1 25 4. 8 23 9 7. 3
广东是经济强省 , 自改革 开放以来 , 经济总量和发 展速 其 度一直居于全 国的前列。然而 , 由于地理位置、 资源禀赋和发展 机遇 的不 同,省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亦存在较大 的不平衡 ,
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 、 东与粤西之间的经济差距 仍呈扩 粤
了相 关政 策 建 议供 决 策参 考 。
1. 84 7 1O . 9
22 .7 . 8 0 1.5 39
23 _ 8 2 .4 5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4 0 7 1. 4 0 . 2 5 8 0 5. 2 1 4 11 7 47. 7 1 9 O 4. 09 6
2. 01 8 3. 07 7
59 . 7
1.0 42 67 .1 114 7 .9
94 . 8 517 5. 6
7 4 0 3 0 O 19 8 o 9. 2. 24. 4 O 0
4 96 2 43 117O 0 .o 9 .O 2 3 . 0 7 00 2 34 1130 0 .8 7. 0 31. o
惠州 11 . 37 00 9 .1 7 32 5 08 7 89 265 531 4 04 5 1. 0 O 1 4 .1 3 . 9 5 5 .7 2 . 3 0. 4
大化 的趋势。中央政府要求将包括广东在 内的大珠三角建成世 界 上最繁荣 、 最具活力 的经 济中心之一 , 同时要求广 东在 加快
【 关键词 】 广 东省 城 市 经济 实力 主成分分析
表 1 20 0 9年 广 东省 2 1个地 级 市 经 济数 据
X1 X2 X3 Xs )6 ( X7 )R ( X9 X1 0 XI 1 XI 2 X” X¨
3 .3 77
4 .0 1 6
7 25 2 9 4o 18 18 2 600 0 .8 0 4 .0 3 5 .3 7 1 . o
808 19 81 16 63 2 2 5 o 8. 2 63. 9 4 .4 9 4 . 1 o
珠海 13 .9 92 .O 94 4 94 4 16 4 05 2 o1 4 38 0 76 68 4O 2 .0 9 .7 7 . 3 1.1 o. 6 1. 2
5. 85 4 12 .6 5 04 16 1 o 6 30 7 .7 3 5 . 0
佛 山 4 1. 85 9 O 5 5 9 4 3 6 9 9 4 0 6 7 0 7 12 . 2 5 8 8 4 0 07 . 9 . 2 2 . 18 . 17 . 7 . 4 9 5 5 0 5 4 9 5 9 0 4. 7 韶关 5 1 3 13 2 0 2 3 2 1 2 2 2 2 3 6 O 1 O 7 2 7 2 7 . 9 1. 8 . 0 . 3 . 5 . 8 - 8 . 7 0 9 9 3 5 2 7
【 摘要】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测度城市经济发展
综 合 实力 的指 标 体 系 . 运 用 统 计 学 分 析 方 法— — 主 成 分 分 析 法 ,对 广 东省 各 地 级 市 的经 济 发 展 综 合 实 力指 标 进 行 检 验 。 根 据检 验 结 果对 广 东省 各 地 级 市进 行 排 序 和 经济 学分 析 。 提 出 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