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粮农民收入情况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种粮农民收入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农委安排,县农委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我县种粮农民收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粮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全县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10元,增长18.8%,连续保持快速增长;粮食人均总收入1095.1元,占农民人均所得51.9%。据农业部门预测,今年全县小麦面积155.5万亩,单产可达440公斤,总产68.4万吨,较上年61.2万吨增长达11.8%。
(一)粮食收入逐年增长,但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种植业是家庭经营收入的支柱产业,而粮食收入在种植业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农民种植业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粮食人均总收入占当年种植业人均总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粮食收入绝对值逐年增长,但占总收入的比重却逐年下降。
(二)粮食收入增长受农产品价格因素影响较大,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效应明显。据统计部门测算,近几年的粮
食价格上长拉动了农民收入增长。通过农业加工企业的深加工、贮藏、运销等环节,可有效增加种粮比较效益。订单农业以高于市场3-5%的价格收购,今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增收达20%以上。
(三)粮食补贴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政策性拉动增收作用仍然较大。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开始实施种粮直接补贴每均10元和农资40.43元、良种8元/亩、农机补贴,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二、影响种粮农民收入情况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县农民收入已连续几年实现增长,且粮食收入绝对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不断扩大,种粮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总的看,影响种粮农民收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资价格的高位运行是影响种粮增收的最大因素。
据统计部门调查,2007年我县农民人均购买化肥综合平均价格2.03元/公斤,同比上涨10.3%,使农民人均多支出生产费用约25元;农膜价格12.6元/公斤,同比上涨14.8%;饼肥4.19元/公斤,同比上涨17.6%;购买牧业饲料1.49元/公斤,同比上涨22.5%。农业生产资料及服务费价格上涨使
每位农民多支出约84元,特别是柴油价格的上涨,使今年小麦机收价格亩均比去年增加20元左右。
2003-2007年农资价格变化情况表
二是自然灾害对种粮收入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近年来,涝灾、干旱、冻害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弱,“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2007年,我县由于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导致小麦单产减产。
三是粮食品种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影响种粮收入。优质商品粮发展不足,科技含量不高,影响着粮食的产量、优质率和商品率;粮食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价格波动给种粮增收带来较大风险,“谷贱伤农”现象仍有发生;农业投入增长速度慢,缺乏具体的政策扶持,制约了粮食生产加快发展。
四是从种粮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受农产品价格上升及供需紧张的影响,化肥、农药、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使粮食作物每亩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影响了粮食的收益;近年来,国家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仅冲抵了农资价格上涨因素,农民受益相对减少。总的看,种粮效益最终取决于农资价格的涨幅、单产水平的高低和自然灾害等的影响。
2008年全市小麦成本及效益情况表
三、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种粮收益。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要按照“稳定面积、改善品质、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原则,增加农民种粮收益。从调研情况看,小麦种植面积相对稳定,提高单产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继续深化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农村土地分散,形不成规模效益,要积极引导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推广大李集镇司海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的先进经验,增加农业规模经营效益。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跳出农业抓增收。积极搞好城乡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有效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要努力提高农民就业技能,通过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外出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对外转移步伐。加强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各方位地发展农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