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分布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分钟
5分钟
第10页
延边大学教案
周次
第13周,第1次课
章节
名称
第六章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
(第三节世界陆地生物区系区)
授课
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 学
时 数
2
教学
目的
要求
目的:
通过课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陆地生物区系区的划分并了解世界范围六个陆地生物区系区。
要求:
学生理解陆地生物区系区的划分原理。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陆地生物区系区的划分。
二、分布区的形成
例如,我国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上生长的赤松,它的分布区只局限于海
三、分布区的扩散
四分布区的类型
(1)根据分布区的大小可划分为广域分布区和狭域分布区;
(2)根据分布区的形状可划分为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
(3)根据分布区的变化可划分为扩展分布区、潜在分布区、特有性分布区、残遗分布区、替代分布区。
作业
思考题
1、生物分布区的概念
2、分布区的扩散类型有哪些?
3、生物区系形成的地质学基础?
10分钟
5分钟
6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第8页
延边大学教案
周次
第12周,第2次课
章节
名称
第六章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
(第三节世界陆地生物区系区)
授课
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 学
时 数
2
教学
目的
要求
目的:
通过课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陆地生物区系区的划分并了解世界范围六个陆地生物区系区。
冈瓦纳古陆(南美洲、中非、南非、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舌叶蕨属及恒河蕨属占优势,通称舌叶蕨植物区系。
劳亚古陆(北美洲、格陵兰和欧亚)则没有舌叶蕨植物区系
(二)大陆漂移学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在1915年发表后,一些生物地理学家立即承认了这一理论,认为它巧妙地解释了各大陆间生物区系的关系。
(2)非洲热带区
(古热带区、埃塞俄比亚区):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半岛、马达加斯加及附近岛屿.
了解并获得群落中的个体数量,通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和指标
课堂讨论
不同学者对陆地生物区系划分的根据各是什么?
作业:
思考题
1.陆地生物区系区有几种划分方法?
2.全北区生物区系的特点及生物类型?
10分钟
5分钟
60分钟
要求:
学生理解陆地生物区系区的划分原理。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陆地生物区系区的划分。
教学难点:六个陆地生物区系区各自的特点。
教学
方法
手段
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基本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授课过程、时间分配、课堂讨论、作业)
备注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授课过程
第3节世界陆地生物区系区
整个地球表面可分为海洋生物区系和陆地生物区系。
教学难点:生物分布区的形成、扩展及类型
教学
方法
手段
案例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
教学基本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授课过程、学时分配、课堂讨论、作业)
备注
授课过程:
第1节生物分布区
生物分布区:指某类生物种在地表的分布区域。在种的分布区基础上再合并出属的分布区、科的分布区等。
一、种的分布区及其制图方法
(一)分布区的概念
教学难点:六个陆地生物区系区各自的特点。
教学
方法
手段
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基本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授课过程、时间分配、课堂讨论、作业)
(二)分布区的制图方法
30分钟
绘制分布区图是生物区系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分布区制图工作时,必须以各个分布点的资料为基础。所用地图的比例尺根据分布区的范围、研究目的等情况来确定。
(1)点图法
将某种动、植物已知的分布地点用点、圈或其他符号绘在一定比例尺的空白地图上。
点图法表现的事实客观、直接、具体,是研究动、植物分布的原始资料。
(2)周界法
如果已知动、植物分布地点的资料相当详尽,就可以把地图上最外围的各个分布点连结起来,绘出分布区的轮廓,有人又称为“轮廓法”。
也可把点图法和周界法结合起来,一般用实线表示确定的边界,用虚线表示推测的边界。
(3)涂斑法
对于较小的分布区,并且该类生物在分布区的情况很清楚,通常采用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将整个分布区涂成不同的斑块。
延边大学教案
周次
第11周,第2次课
章节
名称
第六章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
(第一节生物分布区)
授课
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 学
时 数
1
教学
目的
要求
目的:
通过对种的分布区及其制图方法、分布区的形成、扩展及类型的讲解。使学生对生物分布区有个基础了解。
要求:
学生掌握种的分布区的制图方法。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种的分布区及其制图方法
授课
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 学
时 数
2
教学
目的
要求
目的:
通过本节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生物区系的概念及生物区系形成的地质学基础和早期的生物分布。
要求:
学生重点掌握生物区系的概念。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区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早期的生物分布。
教学
方法
手段
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基本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授课过程、时间分配、课堂讨论、作业)
五、间断分布的成因
课堂讨论
各个类型的分布区的生物类型有哪些?
作业
思考题
1.何谓种的分布区。
2.何谓分布区的扩展?分布区扩展成功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3.分布区包括哪些类型?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有何区别?
15分钟
5分钟
第6页
延边大学教案
周次
第12周,第1次课
章节
名称
第六章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
(第二节生物区系)
(三)大陆格局的变化
早新生代,世界轮廓与今日我们见到的有所不同。在中新世,约4500万年前,澳大利亚与南极洲分开,印度与亚洲联合。同时,欧洲与格陵兰分开,而鄂毕海的干涸,是欧洲与亚洲相连。南美洲与北美洲的最后联系,直到晚渐新世才形成。
(四)大陆上早期的生物分布
课堂讨论
大陆上早期的生物分布与哪些地理要素相关?
区别:
1.海洋中有极其丰富的等级较高的类群,并有广泛的世界性分布。陆地则相反,但是陆地上的生物种类却比海洋丰富得多。
2.海洋生物结构比较简单而原始,这与海洋环境条件稳定有关。
陆地生物结构比海洋生物高级而复杂,这与陆地环境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关。
划分的六个生物区系区:
(1)全北区(最大的区)
包括北回归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及北回归线以南的部分地区。
备注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授课过程
第2节生物区系
一、生物区系的概念:
生物区系主要包括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
广义的生物区系:指许多不同生物种(科、属、种)的总和。
狭义的生物区系:指不同的生物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物总体。
二、生物区系形成的地质学基础和早期的生物分布
(一)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
侏罗纪时统一的大陆已分裂为南北两块,即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