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凯特_肖邦的_一个小时的故事_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一个小时的故事 ! 情节概要
短篇小说 一个小时的故事 ! 讲述了一个令人回味无 穷的故事, 在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和主题方面都堪称佳 作。因此, 著名评论家朱虹曾评论说 一个小时的故事 ! 的主题和 觉醒 ! 相似, 二者都展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发 现。只是前者更简洁、更集中、更戏剧化。在作者简短经 济的文字里 , 我们读到了一个女人从漫长无边、毫无自由 的婚姻生活到经受不期而至的狂喜, 最后又因绝望无助而 死去的悲剧性的故事。 读完小说, 读者会发现 , 一个小时的故事 ! 高度精 练地概述了在寂静的一个钟头里所发生的一切, 但作者揭 示的却是这一妇女形象所经历的婚姻束缚带来的情感折磨 , 以及自由为这位得到解放的妇女带来的瞬息欢乐。故事的 第 1、 2两段 , 作者以 5个句子 , 寥寥数语便将事件的基本 线索阐明。马拉德太太患有心脏病, 亲戚朋友竭尽全力将 其夫因铁路事故不幸身亡的消息委婉地告诉了她。第 3 段 到第 16段作为故事的主体要言不紊地描述了马拉德太太听 到丈夫死亡的噩耗后 , 在人前和人后 , 即在楼下客厅和楼 上卧室两个不同场合 : 悲痛欲绝的反应 , 以及丈夫的死亡 为其带来一种莫名的解脱感的心理活动。这一部分多为作 者对女主人公内心激烈心理冲突的细致描写。最后 3段与 起始处的 2段相互呼应 , 地点同样是在楼下的客厅里。门 外传来钥匙开门的声响 , 马拉德太太的丈夫布伦特利 马 拉德先生出人意料地回到家中, 短暂的自由如同瞬间即逝 的春日 , 患有心脏病的马拉德太太经不起情感上大起大落 的强烈刺激而猝死, 医生诊断为惊喜而亡。故事整体上的 循环式结构使这一小小说给读者以一气呵成之感。作者精
[ 作者简介 ] 张锡伟 ( 1956∀ ), 男, 上海人,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高职学院 讲师, 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及翻译理论与实践 。
153
外 国文学 研究
试评凯特
肖邦的 一个小时的故事 !
张锡伟
妙的构思、起伏跌宕的悬念创造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 寓各 种表现形式于短短的 1000 多字中 , 如背 景交代、简练对 话、内心独白式的心理活动、室内紧张压抑的气氛和户外 生机勃勃春景对照性的描写 , 无疑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浓缩 型的人生与社会画卷。 其实,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 , 并没有什么复 杂的线索与人物关系。故事中体现了一种辛辣的讽刺 , 丈 夫的死换来了她对生活的希望 , 而丈夫的生为她带来的却 是死亡。诚如朱虹所说 , # 马拉德太太为这一刹那的自由感 [ 1] 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二、 自由的向往 人性的解放
近年来 , 国内已经有不少学者专家对 一个小时的故 事 ! 进行过研究, 如彭贵菊从女性主义的角度, 通过人物 的话语特征、人物的相互关系以及戏剧特征来分析小说 ; 王小航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的特点 , 如反讽、戏剧性、 情节悬念等 ; 冯宜丽从小说文本分析入手 , 结合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析理论, 通过剖析女主人公漂泊的心路历程和人 格结构 , 对小说进行解读; 邓凡琼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 出发, 对小说进行了经验功能分析, 以求更加客观准确深 层次地理解欣赏文学作品, 等等。但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对 小说进行解读 , 也只是对小说进行阐释的一个角度而已 , 不能涵盖小说内涵的全部。笔者以下就从向往自由与人性 解放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 小说的开始, 交代了读者马拉德夫人的基本情况 : 心 脏病、脆弱得不堪一击, 也暗示了马拉德夫人的生活状态 ∀∀ ∀ 被周围的亲友小心翼翼严密保护起来的人。她像是一 只宠物 , 生活在用爱修建起来的 # 牢笼 ∃ 里 , 被动地接受 外部的一切。她的亲人朋友在这时都成了她获得自由和应 有权利的障碍。这为她以后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做了铺垫。 马拉德夫人虽然痛恨这种生活 , 但却缺乏抗争的勇气 , 没有任何斗争的行动。相反, 她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 软 弱无力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这也是她的悲剧性的命运的根 源所在。我们 注意 到小 说中 描写 她的 手时 用的 是 # tw o wh ite slender hands∃ # po w erless∃ 等字眼, 由此我们可以想 象她也许只是像宠物似的被关在家里, 无力地充当丈夫生 活的陪衬点缀, 就像易卜生的戏剧中的娜拉一样。她那双 无力的双手象征着她的内心的软弱 , 暗示了她的无可奈何。 拥有如此软弱的双手怎能抗衡丈夫那强大的意志呢? 于是, 她只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这种被动、缺乏抗争的举动 也就注定了她命运的悲剧性。小说中, 从这句话 # It w as on
凯特 肖邦 ( Kate Chop in) ( 1851∀ 1904 ) 出生于圣路 易斯城。其代表作长篇小说 觉醒 ! 1899年问世以来 , 因 为塑造了一位追求独立的女性 , 在当时受到了强烈的抨击。 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 她的作品被公认为美国女权文学最 早的代表性作品。同时, 肖邦还是美国现实主义的代表 , 努力展示生活的本来面目。她自己也曾坦言同时期法国自 然主义作家左拉和莫泊桑对她也有很大影响。 一个小时的故事 ! 是凯特 肖邦颇受 争议的作品 , 现如今被推崇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该作品以极其 精练的笔墨讲述了在短短一个小时内 , 一个女人听到丈夫 死讯的情感反应和心理路程 , 一个渴求自由解放的灵魂在 经历了短暂的快乐之后又重新走向绝望的悲剧, 揭示了妇 女被婚姻束缚的同时所承载的情感折磨。
[ 参考文献 ] [ 1] 朱虹. 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 [ 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1983 : 16 . [ 2] 苏秀玲 . 一个小时的抗争 ∀ ∀ ∀ 读凯特 萧邦的 一个小时 的故事 ! [ 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 哲社版 ), 2006( 05). [ 3] 彭贵菊 . 真实的束缚, 虚幻的自由 ∀ ∀ ∀ 试论凯特 肖邦的 一个小时的故事 ! [ J]. 外国文学评论 , 2003( 01). [ 4] 于 晓玲. 面 具之后 ∀ ∀ ∀ 一个小 时的故 事 ! 中的矛 盾分 析 [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5). [ 5] 张隆溪 . 20 世纪西方文论述评 [M ]. 北京 :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 1986: 46 . 读书
三、 结
语
如果说 , 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不仅包括它 # 说的是什 [ 5] 么 ∃ 还包括它 # 是怎么说的 ∃ , 那么, 解读一部作品也 同样如此。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叙事学家詹姆斯 费伦所说 , 文本意义产生于 # 作者代理、文本现象和读者反应三者间 循环往复的关系, 读者对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关注都会影 响另两个因素, 同时又被另两个因素所影响。 ∃ 也就是说 , 文本意义产生于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广阔地带 , 是这 三者相互协调后产生的结果。对于 一个小时的故事 ! 的 研究, 我们并不期望达到终极阅读, 当我们试图追溯作者 的表达易图 , 按作者希望的方式去阅读时 , 我们不过是选 择了自己的立场在解读文本 , 具体的阐释结果仍然会被阐 释者的意识形态所左右。这篇诞生于 19世纪末的小说注定 会吸引更多的学者对其艺术特点和深刻主题的反复探讨。
到来一样让人无法抗拒。对于自由生活的渴望也冲破她的 挣扎和压抑 , 控制了她的身体和思想, 使她一遍又一遍地 发出 # 自由 ∃ 的低吟。 然而, 小说的最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作者精心设 计的结局为 # w hen the doctors cam e they said she had died of heart d isease∀∀ ∀ of joys that k ills ∃。这个结局看似合乎常理 , 实则荒谬绝伦。读者不禁会问, 难道她真的是因为 # 乐极 生悲 ∃ 吗? 换句话说, 马拉德的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至 少她可以摆脱自己被奴役的楚痛。不过 , 这里生与死有两 层含义 : 第一层是肉体上的; 第二层则是精神上的。在马 拉德夫人没有意识到丈夫的死即将给她带来自由之前 , 她 的身体是活着的, 而精神上却早已死亡 ; 在她意识到这种 自由后 , 她的灵魂获得了新生 , 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一个活 的状态 ; 丈夫的归来带走了她的生命, 无论从身体上还是 精神上 , 都走到了尽头。按照医生的说法, 她死于惊喜过 度。事实上 , 她是因为自己刚刚获得的自由毁于一旦, 经 [ 4] 受不住这样的打击而死。
152
ly yesterday she had thought w ith a shudder that life m igh t be long∃ 可以得知, 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对她来说是一种煎 熬 , 一想到这可怕的、漫长的煎熬她就禁不住浑身发抖。 著名的肖邦评论家佩姬 斯盖格丝 ( Peggy Skaggs) 认 为肖邦笔下的女主人公往往都过着 # 双重生活 ∃, 一个是 被社会所接受的作为理想女性的外部生活, 一个是被婚姻 和男权传统所不容而被迫转入地下的内心生活。 一个小时 的故事 ! 也同样如此, 从表面上 看, 她的生活优裕舒适 , 既不用为每日的温饱担心, 也不必做牛做马养家糊口, 她 甚至不用亲自操持家务和照看孩子。实际上, 她只要把自 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满足丈夫的各种需求就可以了。在丈 夫眼里 , 妻子如同家里的家居活摆设一样, 只不过是一件 有一定使用价值的装饰品。她对丈夫的爱正是大家所期盼 的 , 也是合乎传统伦理的, 但这不是她心灵的自主选择。 她的内心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求, 但是经济上的依赖决 定了她受奴役的地位 , 即使不满意自己的婚姻, 即使向往 自由的生活, 她还得按世人的期待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 正如肖邦宣称的那样 , 爱并不能替代自我, 相反自我才是 爱的前提。 # 当时的一些女权运动者要求在社会、政治和经 济上取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在这些 %新女性 & 的努力 下 , 女性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许多国家都赋予了女 性选举权。然而, 在当时那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 , [ 2] 女性要想获得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 ∃ 渴望自由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因此作者花费了大量 的笔墨来描写她对自由的向往。马拉德夫人对拥有自由的 向往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在男权统治的社会 , 妇女是 享受不到任何真正的自由的。只有象征男权力量的丈夫去 世后马夫人才能感受到男权社会在无形之中所意外地赋予 她的自由权。渴望已久却从未获得过的自由突然降临使她 无所适从。自由是一直潜藏在她体内的一颗随时破土而出 的种子 , 或者说是她心灵深处的一片火 , 只等小小的火星 将它点燃便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去。一旦丈夫从她的生命 中消失 , 她心中渴求自由的那粒种子便有了契机得以冲出 土壤疯长, 她的觉醒之门也就此开启。 # 这是她常常看到的景物 , 并非突然才有的, 但此时此 刻 , 它们有了特别的含义。在麦纳德太太的眼里 , 它们成 了生命和希望的象征, 她的所有感觉仿佛在一瞬间复活了。 读者很自然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突然晴朗起来的心情以及短 暂的角色转换: 她已是一个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生命个 体 , 而那个循 规 蹈 矩、 苦押 时 日 的 家 庭 主 妇已 不 复 存 [ 3] 在。 ∃ 的确 , 此时此刻的她才觉得自己是真正的自己, 在 享受一种久违的自由。 正是这种细腻而深入的描写手法生动刻画了马拉德夫 人这个在婚姻生活中失去了自由和独立的人复杂的精神状 态和情感冲突。自我分 析家埃 米尔 ( H. F. Am iel) 说 : # 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理状态。 ∃ 一幅由欢快的声音、清新 的气味和生动的色彩所构成的画面与主人公的身心疲惫、 心力交瘁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以自然界中新生命的复苏 暗示着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 就像大自然中春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