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应用
客户-服务器模式
![客户-服务器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611714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1.png)
(2) 应用服务器式客户/服务器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由客户机和服务器共同完成对应用程序和数据需求的 处理, 亦即, 将一个应用程序分成若干个部分, 由客户机和服务器分别 执行、 协同工作。 通常在服务器上配置的是一个数据库系统,如ORACLE、 SYBASE。 由客户机负责向服务器发出“应用和数据请求”, 由服务器根 据请求的内容,完成应用处理和数据操纵, 然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 机。
2. 客户/服务器之间的交互
(1) 工作站发送请求包。 (2) 服务器接收请求包。 (3) 服务器回送响应包。 (4) 客户机接收响应包。
1.3 三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引入
1. 两层C/S模式的局限性
两层C/S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它不能适应应用不断增多的情况。在两 层C/S模式下,为实现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应该在客户机与服务器 中都装上特定的传输协议软件(如SPX/IPX),以实现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 信息的互通性;另外,还需要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上安装特定的高层(表示 层和应用层)网络软件(如NCP),以实现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信息的互用性, 即客户机能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系统,以实现信息共享。
操作系统
客户/服务器模式
1.1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形成及其优点
1.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形成
自从70年代末微处理器问世以来,微处理器的性能在不断提高, 其字 长从开始时的8位增至16位,到80年代中期时,已增至32位;而微机的价 格却又不断地下降, 已与传统终端的价格相当。 由于微机已具有一定的 处理能力, 因而逐步取代了终端。利用微机的处理能力,已可直接完成 许多终端型作业,相应地,此时的主机便由处理各类终端型作业转向为以 请求/响应方式为各联机微机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这样便形成了客户/服 务器模式。
计算机应用系统模式
![计算机应用系统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4aa8e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b.png)
计算机应用系统模式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数据与应用(程序)的分布方式,称为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计算模式,有时也称为企业计算模式。
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作为人类信息处理的工具已有半个世纪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模式发生了几次变革,它们分别是:单主机计算模式、分布式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Client/Server—C/S)和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Browser/Server—B/S)。
1985年以前,计算机应用一般是以单台计算机构成的单主机计算式。
主机计算模式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
单主机计算模式的早期阶段,系统所用的操作系统为单用户操作系统,系统一般只有一个控制台,限单独应用,如劳资报表统计等。
分时多用户操作系统的研制成功,以及计算机终端的普及使早期的单机计算模式发展成为单主机一多终端的计算模式。
在单主机一多终端的计算模式中,用户通过终端使用计算机。
每个用户都感觉好像是在独自享用计算机的资源,但实际上主机是在分时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服务。
单主机一多终端的计算模式在我国当时一般称为“计算中心”,在单主机模式的这个阶段中,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已可实现多个应用(如物资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联系,但由于硬件结构的限制,我们只能将数据和应用(程序)集中地放在主机上。
因此,单主机一多终端计算模式有时也被称为集中式的企业计算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PC)的蓬勃发展和局域网技术趋于成熟,使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计算机资源,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可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工作。
虽然PC机的资源有限,但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应用程序不仅可利用本机资源,还可通过网络方便地共享网上其它计算机资源,在这种背景下形成了分布式客户/服务器(C/S)的计算模式。
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网络中的计算机被分为两大类:一是向其它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有数据库服务,打印服务等)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二是享受服务器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
计算机应用系统模式
![计算机应用系统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1dd476427284b73f3425008.png)
计算机应用系统模式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数据与应用(程序)的分布方式,称为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计算模式,有时也称为企业计算模式。
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作为人类信息处理的工具已有半个世纪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模式发生了几次变革,它们分别是:单主机计算模式、分布式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Client/Server—C/S)和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Browser/Server—B/S)。
1985年以前,计算机应用一般是以单台计算机构成的单主机计算式。
主机计算模式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
单主机计算模式的早期阶段,系统所用的操作系统为单用户操作系统,系统一般只有一个控制台,限单独应用,如劳资报表统计等。
分时多用户操作系统的研制成功,以及计算机终端的普及使早期的单机计算模式发展成为单主机一多终端的计算模式。
在单主机一多终端的计算模式中,用户通过终端使用计算机。
每个用户都感觉好像是在独自享用计算机的资源,但实际上主机是在分时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服务。
单主机一多终端的计算模式在我国当时一般称为“计算中心”,在单主机模式的这个阶段中,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已可实现多个应用(如物资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联系,但由于硬件结构的限制,我们只能将数据和应用(程序)集中地放在主机上。
因此,单主机一多终端计算模式有时也被称为集中式的企业计算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PC)的蓬勃发展和局域网技术趋于成熟,使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计算机资源,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可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工作。
虽然PC机的资源有限,但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应用程序不仅可利用本机资源,还可通过网络方便地共享网上其它计算机资源,在这种背景下形成了分布式客户/服务器(C/S)的计算模式。
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网络中的计算机被分为两大类:一是向其它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有数据库服务,打印服务等)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二是享受服务器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
Internet 核心原理与应用技术-应用层的客户机 服务器 计算模式
![Internet 核心原理与应用技术-应用层的客户机 服务器 计算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6269e83c1c708a1284a4490.png)
连接请求 连接应答 服务请求 服务应答
关闭连接
TCP 服务器 端服务程序
图11.2 使用TCP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11.2.3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 模式的优点
– (1)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 (2)能够为作业配备较佳资源。 – (3)大大减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和风险。 – (4)便于维护和应用。
11.2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
– 11.2.1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
–
模式的概念
客户机端 客户程序 4.客户程序根据返回的数 据格式,形成屏幕显示
1.服务请求 3.服务应答
UDP 服务器 端服务程序 2.服务程序处理请求 必要时连接其他服务器
图11.1 使用UDP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客户机端 客户程序
• 函数connect可以让客户机程序建立 一个与服务器的连接。其定义为
• #include<sys/types.h>
• #include<sys/socket.h>
• int connect(int sockfd,struct sockadd* servaddr,int addrlen);
3.套接字被动转换
• 服务器是连接的被动方,必须能够接 收客户机的连接请求。
• TCP为每个被动(倾听)套接字维护以 下两个队列。
–(1)未完成队列:
• 暂存尚未完成三次握手操作的TCP连接 的队列。
–(2)完成队列:
• 暂存已经完成三次握手操作但尚未被 应用程序处理的TCP连接的队列。参数 backlog指定的就是完成队列的最大长度。
客户客机户方机方
用户用户 前端前软 端软件件
中中间间件件
服服务务器器方方
客户机、服务器
![客户机、服务器](https://img.taocdn.com/s3/m/fd5f871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9.png)
客户机、服务器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客户机和服务器成为了构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许多非专业人士来说,这两个概念可能有些抽象和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先来聊聊客户机。
客户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终端设备,比如您正在用来阅读这篇文章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这些设备通常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而设计的,比如浏览网页、编辑文档、观看视频、玩游戏等等。
客户机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用户交互性。
它们配备了直观的用户界面,让用户能够轻松地输入指令、获取信息和执行各种操作。
比如说,当您在手机上打开一个购物应用程序,通过触摸屏幕选择商品、填写收货地址和支付信息,这整个过程就是您通过客户机与远程服务器进行交互的体现。
另一个特点是客户机的计算能力相对有限。
虽然现代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相当强大,但与专门的服务器相比,它们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执行复杂计算任务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就好比一辆家用轿车和一辆重型卡车,虽然轿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非常灵活,但如果要运输大量的货物,重型卡车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服务器。
服务器可以被看作是网络中的“大管家”,它负责存储、管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为多个客户机提供服务。
想象一下,一家大型电商公司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的订单,要存储海量的商品信息和用户数据,这就需要强大的服务器来支撑。
服务器通常具有强大的硬件配置,包括高性能的处理器、大容量的内存和存储空间,以确保能够快速、稳定地处理大量的请求和数据。
而且,服务器通常会运行专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和软件,这些软件经过优化,能够更好地管理资源、处理并发请求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服务器还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特点。
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服务器往往会采用冗余设计,比如多个电源、多个网络接口,甚至是多台服务器组成的集群。
2017年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作业答案(20170517)
![2017年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作业答案(20170517)](https://img.taocdn.com/s3/m/eba3892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5.png)
2017年电⼤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作业答案(20170517)最新资料,word⽂档,可以⾃由编辑!!精品⽂档下载【本页是封⾯,下载后可以删除!】《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作业(1)分析⼀、简答题1、举例说明以下⼏个问题:(1)IT的战略作⽤是什么?信息时代,产品或服务开发及⽣产的速度以及对市场的反应能⼒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些在很⼤程序上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应⽤,信息技术在⽀持企业的业务活动、⽣产活动,增强营销和⽣产的灵活性以及提⾼组织的竞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作⽤,它可以有效地提⾼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可以说企业的现代化主要是由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来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个⽅⾯:①产品设计和制造⾃动化②⽣产过程⾃动化③产品和设备智能化④管理现代化(2)IT是如何⽀持企业的业务活动的?①提⾼管理⼯作的效率和质量,提⾼整个企业的管理技术⽔平可以提⾼⽣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②作为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提⾼企业的竞争优势;③发展公共关系,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④作为⼀种创新⼿段,使企业获得新的商业机会;⑤提⾼财务活动、⼈事管理等⼯作的效率和质量。
(3)IT如何提⾼⽣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信息技术的基本任务是提⾼⽣产⼒,信息技术的采⽤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产⽣影响,这可以表现为决策质量的提⾼、控制的加强和更加有效、计划的更加合理等诸多⽅⾯。
因此IT的作⽤主要体现在靠近IT应⽤的企业的业务流程上,体现在⼯作效率的提⾼上。
IT的采⽤会对企业业务流程级的许多变量产⽣积极的影响,包括缩短产品周期;改进⼯艺流程;实施技术创新;运⽤过程控制;提供信息反馈等。
例如MRPⅡ系统的应⽤能够提⾼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和产品质量等。
(4)IT如何提⾼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实施特定地竞争战略⽽维持企业在市场上的有利地位的能⼒。
20世纪90年代中叶,美国信息技术战略家鲍尔(Bernard H. Boar)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归纳为五种类型:①成本优势。
客户服务器交互模式
![客户服务器交互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a47a2778e9951e79b892730.png)
B/S模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 B/S模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 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 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 据 B/S缺点:是对企业外网环境依赖性太强,由于 B/S缺点:是对企业外网环境依赖性太强,由于 各种原因引起企业外网中断都会造成系统瘫痪。 3,B/S模式与C/S模式的区别 B/S模式与C/S模式的区别 B/S模式适用于将大量数据存放在服务器中,对服务 B/S模式适用于将大量数据存放在服务器中,对服务 器的要求较高,客户端则只需要一般的浏览软件就可 以了,客户机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较少; C/S模式适用 C/S模式适用 于小范围模式,服务器要求不高,客户机也可以存放 数据,但是客户的软件要求比较高,比较专业,客户 机与服务器数据交互较多,对客户机的有一定的要求
C/S (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又称 Client/Server,客户机/ C/S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末逐步成长起来的一种模式, C/S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末逐步成长起来的一种模式, 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的一种。C/S结构的关键在于功能 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的一种。C/S结构的关键在于功能 的分布,一些功能放在前端机(即客户机)上执行, 另一些功能放在后端机(即服务器)上执行。功能的 分布在于减少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瓶颈问题。C/S模式简 分布在于减少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瓶颈问题。C/S模式简 单地讲就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络的应用系统。与B/S 单地讲就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络的应用系统。与B/S (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相比,C/S模 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相比,C/S模 式的应用系统最大的好处是不依赖企业外网环境,即 无论企业是否能够上网,都不影响应用。 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 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
计算机网络应用 按网络管理模式分类
![计算机网络应用 按网络管理模式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aa6cc8484868762caaed5e9.png)
计算机网络应用按网络管理模式分类在计算机网络中包括许多不同的节点在协同工作,其中有作为服务器工作的、有作为客户机服从服务器管理而工作的、也有不受彼此制约共同工作的。
因此,按照网络管理的模式可以将其分为服务器/客户机(Server/Client)网络和对等网络两种类型。
1.服务器/客户机网络服务器/客户机网络是指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并以此获得服务的一种网络形式。
是一种较为常用且比较重要的网络类型,其网络结构如图1-19所示。
文件服务器客户机客户机客户机Web服务器客户机客户机客户机图1-19 服务器/客户机网络结构在该网络类型中,服务器一般使用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为网络提供资源、控制管理或专门用于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服务器一般有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邮件服务器、通讯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客户机也称为工作站,是指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它接受网络服务器的控制和管理,能够共享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在服务器/客户机网络中,所有数据的存储和运行都在服务器上,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客户机上,因此方便于数据集中管理,且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
但也由于其所有数据的存储和运行都在服务器上,因此服务器的负载会很大。
另外,网络的性能受到服务器性能及客户机数量的影响,当服务器性能较差或客户机数量较多时,网络的性能将严重下降。
2.对等网络对等网络又称工作组,在对等网络中各台计算机具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即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器,任何一台计算机即可以作为服务器,设定共享资源供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所使用,又可以作为工作站。
它是小型局域网常用的组网方式之一,其结构如图1-20所示。
客户机客户机客户机客户机客户机客户机客户机客户机图1-20 对等网络结构对等网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网络结构简单在对等网中计算机数量较少,其数量一般在10台以内;●网络范围小其覆盖范围一般在一间办公室或一个家庭内;●组网方便、可扩展、且使用灵活方便;●组网成本低对等网络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器做网络支持,也不需要其它的组件来提高网络的性能;●网络管理分散,数据安全性、保密性差。
网络服务概述
![网络服务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3e361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0d.png)
2024/10/21
18
服务器旳类型
• 按应用层次或应用规模划分
– 入门级服务器 – 工作组级服务器 – 部门级服务器 – 企业级服务器
2024/10/21
19
服务器旳类型
• 按服务器旳处理器架构(指令系统)划分
– 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服务器 – RISC(精简指令集)架构服务器 – VLIW(超长指令集)架构服务器
部旳计算机网络,所以也称“企业内部 网”。从原理上来说,Intranet其实就是一
种局域网,只是功能非常全方面,在 Intranet内部能够象Internet上一样收发电子 邮件,进行WWW浏览。当然这些操作都只 限于在企业内部,并不能直接从Internet获 取信息。
2024/10/21
16
网络服务旳分类
• 基础服务:目录服务、DNS服务、WINS服 务、DHCP服务
• 信息服务:WWW服务、索引服务(搜索引 擎)、FTP服务
• 通信服务:聊天服务、即时通信服务、Email服务
• 娱乐服务:流媒体服务、音视频点播服务、 网络游戏服务
2024/10/21
17
网络服务器硬件平台要求
• 可靠性 • 可用性 • 可扩展性 • 易用性 • 可管理性
• 可扩展性强,容错性好,成本低,能够充 分利用网络资源。
2024/10/21
15
什么是Intranet
• 与Internet一样,“Intranet”也是一种合成 词,“Intra”旳意思是“内部旳”,“net” 是“network”旳缩写,是指网 络,合起来
就是“内部网”,因为它主要是指企业内
2024/10/21
28
多选题
2.下列( AEF )是服务器操作系统 A.Windows Server2023 B.Windows pro 2023 C.Windows XP D.Windows 98 E.Windows Server 2023 F.Windows Server NT
分布式数据库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分布式数据库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2aa7474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2.png)
APPs APPs DB 计算环境演变分析
DB
DB
APPs
APPs
DB
对等处理环境
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定位
C/S模式系统是介于集中式与分布式之间 集中式C/S处理环境 数据集中, 处理分布 客户请求, 服务器响应的协作方式 多服务器C/S处理环境 数据与处理都分布 一个应用可涉及多个服务器数据 一个服务器数据可以被多个客户机访问 对等C/S处理环境 数据与处理都分布 站点可以访问其他站点数据(全局应用), 也可以访问本地数据(本地应用)
2.1 计算环境演变分析
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定位
2.1 计算环境演变分析
LAN / WAN
APPs
客户机
APPs
结果
请求
多服务器处理环境
网关/网桥
NOS
文件服务器
远程访问
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定位
2.1 计算环境演变分析
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定位
对等处理系统 C/S系统的最终归宿, 是协作式分布式处理的极限 站点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 站点要负责对自己资源的管理和访问, 又有对任何其他站点上资源的同等访问权
1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
文件
GUI
应用程序
文件服务器
客户机
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
1.3 C/S模式的体系结构
1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
GUI
应用程序
数据库服务器
客户机
服务器
数据
SQL命令
数据库服务器
1.3 C/S模式的体系结构
1.3 C/S模式的体系结构
GUI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事务
全国三级网络技术读书笔记 (6)
![全国三级网络技术读书笔记 (6)](https://img.taocdn.com/s3/m/a1b974492e3f5727a5e96291.png)
互联网提供主机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互联网,好的机制应该解决好三个问题:①全局唯一性;②名字便于管理;③高效地进行映射。
1、无层次命名机制:在无层次命名机制中,主机的名字简单地由一个字符串组成,该字符串没有进一步的结构。而名字-地址之间的映射也可以通过一个对一个的表格来实现。无层次的命名机制(适用于小型互联网)具有一下特点:①随着互联网中主机的大量增加,名字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多;②随着互联网中主机的大量增加,单一管理机构的工作负担越来越多;③随着互联网中主机的大量增加,无论是在每一网点维护一个名字--地址映射表副本,还是采用集中式单一映射表都是低效率的。
6.4.5 FTP访问控制
FTP服务器利用用户账号来控制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权限。用户在访问FTP服务器之前必须先登录,登录时要求用户给出用户在FTP服务器上的合法账号和密码。只有成功登录才能访问FTP服务器,并对授权的目录进行访问。FTP的的这种工作方式限制了Internet上一些公用文件及资源的发布,为此Internet上的多数FTP服务器提供了一种匿名FTP服务。匿名账号和密码是公开的。匿名FTP服务是目前Internet上发布软件的常用方法。
6.1.3 实现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标识一个特定的服务
一个主机可以运行多个服务器程序,所有必须提供一套机制让客户机程序无二义性地指明所希望的服务。之中机制要求赋予每个服务一个唯一的标识,同时要求服务器程序和客户机程序都使用这个标识。在TCP/IP互联网中,服务器程序通常使用TCP协议或UDP协议的端口号作为自己特定标识。
在TCP/IP互联网中,邮件服务器之间使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相互传递电子邮件。而电子邮件应用程序使用SMTP协议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使用POP3协议或IMAP协议从邮件服务器的邮箱中读取邮件。尽管IMAP是一种比较新的协议,但支持IMAP协议的邮件服务器并不多,大量的服务器仍然使用POP3协议。
CS模式和BS模式
![CS模式和BS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72a5b6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9.png)
CS模式和BS模式C/S模式和B/S模式1.C/S模式(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如QQ 暴风影⾳,PPlive等应⽤软件都是C/S模式 是⼀种软件系统结构的⼀种,C/S模式是基于企业内部⽹络的应⽤系统,与B/S模式的相⽐,最⼤的优点是,不依赖企业外⽹的环境,⽆论企业是否能够上⽹,都不影响应⽤。
服务器通常采⽤⾼性能的PC、⼯作站或者⼩型机,并采⽤⼤型数据库系统,客户端需要安转专⽤的客户端软件。
C/S结构的软件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加之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每次更新,要给每个客户端电脑更新,⿇烦),已经很难适应百台以上的局域⽹⽤户同时使⽤,⽽且代价⾼效率低。
优点: 1).C/S模式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很多⼯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之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
2).将应⽤程序与服务器分离,系统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
3).适合于局域⽹,安全性⾼。
缺点: 1).只适⽤于局域⽹,随着互联⽹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越来越普及,远程访问需要专门的技术,同时要对系统进⾏专门的设计来处理分布式的数据。
2).客户端需要安转专门的客户端软件,⾸先涉及安装⼯作量,其次,任何⼀台电脑出现问题,如病毒,硬件损坏都需要进⾏安转和维护,如果软件需要升级,每台客户机都需要重新安转,维护和升级成本⾮常⾼。
3).客户端软件对操作系统有限制,可能适应XP,不适应win7,更不必说Linux等。
2.B/S模式(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随着互联⽹的兴起,对C/S模式进⾏了扩展,B/S结构中⽤户界⾯是通过浏览器实现的,B/S是基于应⽤层http协议的web,建⽴在⼴域⽹上。
B/S模式最⼤优点是运⾏维护⽐较简单,能实现不同⼈员在不同地点,以不同的接⼊⽅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
B/S⼯作⽅式: ⽤户通过WWW浏览器访问互联⽹的数据、图⽚、视频等信息。
高一信息技术第1课时:因特网服务类型、应用及发展教学案
![高一信息技术第1课时:因特网服务类型、应用及发展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fe1f05a6c30c2259019eed.png)
第1课时因特网服务类型、应用及发展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的第一节“跨时空的服务”,课时为1节,主要内容是因特网服务类型中的文件传输服务及因特网的应用发展趋势。
二、目标分析三、教学对象分析本案例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网络知识,学生上网现象普遍,也能够利用一些因特网服务,比如利用qq可以传输文件,但同学们都没有用过文件传输(ftp)服务,这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内容,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
四、教学重点、难点五、教学方法与策略六、教学过程从今天开始由我与大家一起学习选修:《网络技术》,先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情况。
我们本学期用的《网络技术》教材共一册,是选修课程,共用36个学时来完成。
本书一共五章,每一章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从因特网的服务、应用、安全及网络的基本技术知识讲起,再到如何使用网络来学习,最后跟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你会更加地了解网络,熟练地应用网络。
(一)因特网服务类型1、WWW服务(万维网):1998年(1)英文全称:world Wide Web(2)特点:是Internet上集文本、声音、图象、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身的信息服务系统,是Internet 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3)WWW中的信息资源主要由一篇篇网页为基本元素构成。
(4)Internet描述的格式:访问工具(协议)://主机地址/xingmeng/index.htm例1:http://222.17.248.79/xingmeng/index.htm访问工具: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IP地址:222.17.248.79(此文件放在这个名为222.17.248.79的服务器上)2、因特网上可以提供哪些资料?卫星云图、航天收音机的图处片、医学切片、各种安装工具、流行音乐、经典影片、图书资料等3、因特网在教学中的应用:远程网络教育实施目的:在一定的程序上解决我务教育不平衡的问题,为农村教师送去先进的教育资源,实现异地共享资料。
网络组建 客户机 服务器(C S)模式
![网络组建 客户机 服务器(C S)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6dda6dd84254b35eefd34e5.png)
网络组建客户机服务器(C S)模式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在这种模式中,其中一台或几台较大的计算机集中进行共享数据库的管理和存取,称为服务器;而将其他的应用处理工作分散到网络中其他计算机上去做,构成分布式的处理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控制管理数据的能力已由文件管理方式上升为数据库管理方式。
因此,C/S网络模式的服务器也称为数据库服务器。
在这种网络结构下,服务器控制所有文件、文件夹、打印机、扫描仪以及其他资源。
客户计算机必须在它们访问资源前请求服务器并得到批准。
如图1-9所示为一个简单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结构。
图1-9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是局域网中较多采用的一种方式,可以使用UNIX、NetWare、Windows NT等组建方式。
最常见的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的例子包含一个可以被网络上许多计算机访问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与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允许用户使用数据库的程序——一起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
用户的计算机存储并运行DBMS的客户机部分,以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作为最常见的网络工作模式,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1.客户机/服务器(C/S)的优点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作为一种分散化管理和分布式处理的具体实现手段,越来越受到大型的现代化组织的青睐,主要是有下列特点决定的:●分布式应用在网络上,应用程序能够根据其对资源的要求而划分成几部分。
例如:服务器可以用其极高的计算能力来提供集中的计算服务,而客户机运行于工作站以提供高端图形显示功能。
这种类型的分布式应用的例子也就是一个图形客户机的“前端”或者说接口,连接到一个大的基于服务器的数据库或者“后端”上。
●资源共享。
C/L结构中的资源是分布的,客户机与服务器具有一对多的关系和运行环境。
用户不仅可存取在服务器和本地工作站上的资源,还可以享用其他工作站上的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第6章 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第6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db21745f0e7cd185253628.png)
计算机网络
12
第6章 应用层
2)顶级域名服务器 管理域内二级域名 或者给出转换结果,或者下一个域名服务器IP 3)授权域名服务器 负责一个区的域名服务器 有时区比域小
2020/12/2
宁波Hale Waihona Puke 程学院计算机网络13
第6章 应用层
域
com
根域名服务器
管辖区
管辖区 的授权域名服务器
服务器 查询
域名查询
.sjtu
.edu .dlc
.pku user
2020/12/2
宁波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
18
第6章 应用层
递归与迭代相结合的查询
根域名服务器
③②
⑤
④
本地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
⑥ ⑦
系统 DNS的实现:分布式 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2020/12/2
宁波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
7
第6章 应用层
2.域名结构
1)层次树状结构命名实体(计算机、路由器) 2)形式:… .三级域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根域) 3)域名由若干个子域名和一个顶级域名分级组成 4)顶级域名 国家顶级域名:cn、us、uk、jp 通用顶级域名:com、net、org、edu、gov 5)实例: ,3个部分的标号序列
2020/12/2
宁波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
3
第6章 应用层
4.客户端软件的特性 是一个普通的应用程序 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本地运行 直接被用户调用,可分时访问多个服务 主动地与服务器启动通信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
2020/12/2
宁波工程学院
基于Windows的瘦(胖)客户机-终端服务器模式设计及应用
![基于Windows的瘦(胖)客户机-终端服务器模式设计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76704fb307e87101f69667.png)
摘
要 :主要 介绍 了通信 、 银行 、 保险公 司等现 代企业 正在 逐步应 用的基 于 Wid ws n o 的瘦 ( ) 胖 客
户机 一终端服务 器模 式 , 结合应 用实际着重对其 系统 的技 术指数和设计 方案做 了详尽的
阐述 。
关键 词 :Wid w 终端 ; no s 终端服务 器; 域控制 ; 负载均衡 ; 群集
二期计划新增hp磁盘阵列柜和hpproliantdl380一台新增服务器做备用域控制服务器兼做终端服务器磁盘阵列柜与主备域控制服务器连接由群集控制将原来主域控制服务器的用户资料和文件服务器功能下移到磁盘阵列柜同时还新增数据服务功能磁盘阵列柜采用riad51保护原有主域控制服务器只做主域控制服务器使用
维普资讯
・
工 程 技 术 ・
基于 Wid w 的瘦 ( 客户机 一终端 no s 胖) 服务器模 式设计 及应 用
彭 洵 李 军 廖 兆曙 , ,
( . 中科技 大学 光电 系,湖北 武汉 4 0 7 ;2 武汉职业技 术学院,湖北 武汉 4 0 7 I华 30 4 . 30 4)
络 环境下 P C终 端 可 以通 过 运 行 “ 程 桌 面 软 件 ” 用 远 调
终 端 服 务 器 虚 拟 桌 面 ,从 而 实 现 基 于 Wid w n o s的 胖 客 户 机 一终 端 服 务 器 模 式 。 终 端 服 务 器 指 安 装 有 微 软 Wid w 0 0或 2 0 n o s2 0 03 sre 操作 系 统 ,并 且 配 置 了终 端 服 务 的 专 用释 Wid w ae emia( B ) 英 n o s sdT r n l T 。其 B W 发 展 历 程 如 表 1 。
表 1 瘦客户机发展历程
三级网络技术课件6章ppt课件精品文档49页
![三级网络技术课件6章ppt课件精品文档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809973c63c1ec5da51e27026.png)
一个用户服务可以随即开始和停止运行 在用户计算机上本地运行 主动地与服务器程序进行联系 不需要特殊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
Page 3
6.1.3 实现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标识一个特定的服务。由于服务器可以运行多个 服务器程序,因此必须提供一套机制让客户机程 序无二义性地指明所希望的服务,这种机制要求 赋予每个服务一个唯一的标识,同时要求服务器 程序和客户机程序都使用这个标识。
6.1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6.1.1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概念
客户机和服务器分别是指两个应用 程序。
服务器处于守候状态,并监视客户
机的请求;
当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时,
客户机
服务器做出响应,执行客户机请求 请求
响应
指定的任务,并将执行结果经互联
传输层
网回送至客户机。
互联层
网络接口层
客户机
本地用户与远程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相互交互; 当用户登录到远程计算机时,可以执行远程计算机上
的任何应用程序(只要该用户具有足够的权限),并 且能屏蔽不同型号计算机之间的差异; 用户可以利用个人计算机去完成许多只有大型计算机 才能完成的任务。
资源记录
在域名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域名与其IP地址的映射关系都被放置 在资源记录中。每一条资源记录都是由域名、有效性、类别、类 型和域名的具体值。
Page 15
6.3 远程登录服务
6.3.1 远程登录协议
Telnet(TErminaL NETwork,终端网络),也称 为远程登录协议
3种基本服务:
响应
请求
传输层
互联层
网络接口层
Internet
C_S(客户机_服务器模式)及与B_S的比较
![C_S(客户机_服务器模式)及与B_S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f7e11abfe4733687f21aa43.png)
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及与B/S的比较C/S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及与B/S的比较正文:在网络连接模式中,除对等网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网络,即客户机/服务器网,Client/Server。
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
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 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
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由于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Web和Client/Server 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因此,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
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一、C/S结构的优点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
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
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只适用于局域网。
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越来越普及,这需要我们的系统具有扩展性。
这种方式远程访问需要专门的技术,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来处理分布式的数据。
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首先涉及到安装的工作量,其次任何一台电脑出问题,如病毒、硬件损坏,都需要进行安装或维护。
特别是有很多分部或专卖店的情况,不是工作量的问题,而是路程的问题。
还有,系统软件升级时,每一台客户机需要重新安装,其维护和升级成本非常高。
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
可能适应于Win98, 但不能用于win2000或Windows XP。
或者不适用于微软新的操作系统等等,更不用说Linux、Unix 等。
二、、C/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1)、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客户/服务器模式下MIS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管理
![客户/服务器模式下MIS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7e679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3.png)
客户/服务器模式下MIS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管理
张秋余;袁占亭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1999(35)7
【摘要】该文介绍基于ORACLE数据库MIS应用数据库特权和角色的控制与管理,以及菜单模块安全性管理在客户端应用系统中的应用。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张秋余;袁占亭
【作者单位】甘肃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甘肃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9
【相关文献】
1.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开发MIS两个关键技术的实现 [J], 卢秉亮;董晓红
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交通建设监理MIS开发 [J], 徐谦;黄勇
3.基于Microsoft Access客户/服务器模式下专用数据库?… [J], 朱文超;刘惠珍
4.客户机/服务器环境下应用系统的软件结构模式 [J], 赵成坤
5.客户机/服务器环境下的应用系统开发探讨 [J], 辛立勤;赵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管理是为保证网络在工作期内能正常使用网络服务而进行 的全部操作和维护性活动 。管理分为两类
☆
一类是网络应用程序、用户帐号、存取权限的管理
☆ 另一类对网络的设备的管理(工作站、服务器、网卡、路由器等)
■ 网络管理总体功能被划分为五个方面
— 配置管理、失效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
FTP的主要功能
。提供文件的共享;可靠、有效的传输数据 。支持间接使用远程计算机 。使用户不因各类主机文件存储器系统的差异而受影响
9.2.2 FTP的连接
。FTP有两条连接:数据传送(端口20);控制信息传送(端口21) 。将命令和数据分开传送,使FTP的传送效率更高,且控制连接与数据 连接不会发生混乱;传送使用TCP
事 务 处 理 逻 辑
Server
数 据 处 理 逻 辑
数 据 库
9.1 远程登录Telnet
。远程登录是因特网基本服务之一,也是其它服务的基础(如:BBS) 。Telnet是进行远程登录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 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 。Telnet远程登录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 (1) 是用户在远程主机上有自己的帐号(用户有注册用户名和口令) (2) 为用户提供某种公共Telnet信息资源,这种资源对每个 Telnet用户都是开放的 。在Unix/Windows系统中,要建立一个到远程主机的对话,只 需在系统提示符下输人命令:Telnet 远程主机名
A、被管理节点(或设备):即你想要监视的设备 B、代 理:用来跟踪被管理设备状态的特殊软件或固件 C、网络管理工作站:与在不同被管理节点中的代理通信,并 显示这些代理状态的中心设备 D、网络管理协议:被网络管理工作站和代理用来交换信息的协议
2) 失效管理(故障管理或网络监控)
— 目的是保证网络提供连续可靠服务,并能快速定位和隔 离网中故障源或发现潜在的故障并将其排除
。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
FTP具体连接
★ 连接时先给出目的FTP服务器的名称或地址,连接登录后,在检验用 户ID和口令后,连接才得以建立(如不能下载或上载,用户权限不够) ★ 个别系统允许用户进行匿名登录
【连接过程】
第1步:打开浏览器窗口,输入ftp://210.29.15.6:2020 回车 第2步:在弹出对话框的用户名中输入XXXX ,在口令中输入口令 第3步:将看到的文件夹“XX”、“XXXX”拷贝到自己的机器上即可
[例]在WINDOWS的,命令行中键入:telnet 即可登 录到中国科技大学的BBS中
1、Telnet的特点
。用户建立远程TCP连接,注册到远地主机上,使用远程机上所拥 有的信息资源(用主机名和IP地址连接到远程性能好的大型机上) 。采用C/S模式,在本地系统运行Telnet客户进程,在远地主机上 运行Telnet服务器进程,使用TCP/IP协议传输数据
— 保证用户的权益不受损害,保证网上的信息资源不受侵害,
如被窃用、篡改、破坏等;保证网上的设备不被滥用和破坏
9.4.2 SNMP管理模型
1、SNMP的发展
— SNMP是目前TCP/IP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它 使用TCP/IP协议族对Internet上的设备进行管理,同时它提供一 组基本操作来完成对网络的监视和维护
FTP文件传输模式
— 两种:文本模式和二进制模式 ★ 文本传输用ASCII字符,二进制直接传送,二进制比文本快,且可 以传输所有ASCII值 — 鉴于上述原因,所以管理员一般将FTP设置成二进制模式 在用FTP传输文件前,须确保使用正确的传输模式,按文本模式传二 进制文件必将导致错误
9.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1)配置管理
— 网络是由多种设备连接而成,它们的参数、状态、名字以及
物理、逻辑结构,构成管理功能】
。识别被管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中的各个对象
。保存网络配置文档、请求的服务与服务协议及软件分布情况 。激活跟踪程序;动态维护网络的配置数据库
。自动修改制定设备的配置
网络硬件管理通常被分为四类
第9章 客户/服务器模式应用
— 数据传输过程总是从一端首先发起请求开始,因而基于传 输服务的应用大多都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工作
常见应用 1)远程登录TELNET
2)文件传输协议FTP
3)简单电子邮件传输 协议SNMP 4)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5)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Client 显 示 逻 辑
登录成功后,远程机完成功能
1) 通知客户机,远程计算机已准备好
2) 等候输入命令,对命令作出反应 3) 把执行命令的结果送回给客户机 4) 重新等候客户机命令
终端 终端 终端驱动
应用程序
程 序
操作系统
应用程序
终端
应用程序
9.2 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 FTP是用来从一个主机将文件复制到另一个主机,其功能是减少或
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不兼容性。它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 格式和存取权限
9.2.1 FTP的模型及组成
— FTP采用C/S模式,一个FTP基本模型由以下部分组成
两种连接模式: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三个客户组件
。用户接口 。客户控制进程 。客户数据传送进程
二个服务器组件
。服务器控制进程 。服务器数据传送进程
2、Telnet的工作原理
当用Telnet登录远程系统时,系统实际上启动了两个程序,一个是 Telnet客户程序(本地),另一个是Telnet服务器程序(远程) 本地机客户程序需完成功能
1) 建立与服务器的TCP联接;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 2) 把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变成标准格式并送给远程服务器 3) 从远程服务器接收其输出的信息 4) 把该信息显示在用户屏幕上
【功能】主动监控、被动监控(故障检测和诊断)、故障隔离与处理
3) 性能管理
— 目的是在使用最少的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小延迟的前提 下,保证网络提供可靠的通信能力,并使资源达到最优化
4) 计费管理
— 以用户使用网络资源情况为依据,记录每个用户每次通信
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服务等级、访问的信息资源类型和流量
5)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