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捕蛇者说》ppt课件(精选)

合集下载

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3课 捕蛇者说 (共26张PPT)

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3课 捕蛇者说 (共26张PPT)
捕蛇者说
柳宗元
关于“说 ”
•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 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 一个道理。
• 《爱莲说》(宋 周敦颐)
• 《马说》(唐 韩愈)
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 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 人,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 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几死者数矣
在后面了
几乎差一点死掉的情况碰到好多次了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你知道他们的含义吗?
永洲之野产异蛇 的.助词
若毒之乎 它.代捕蛇之事
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词.指代“我”
之 悍吏之来吾乡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变句子为短语
谨食之 代词.它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的.助词
故为之说
这.代这篇《说》
思维训练营——理解性填空
请你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反面的对比
还有乡邻的“先死”与蒋氏“后死”的对比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6日星期六下午7时24分55秒19:24:5522.4.16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下午7时24分22.4.1619:24April 16,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6日星期六7时24分55秒19:24:5516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隐含 着无限的辛酸和痛苦。
3.概括第二段主要内容?
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
4.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 有何作用?
这一段写作者向蒋氏提出“更若役, 复若赋”的建议。

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0 捕蛇者说 (共32张PPT)

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0 捕蛇者说 (共32张PPT)

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 家、哲学家。河东解人,人称柳 河东,他的集子就叫《柳河东 集>>。20岁中进士,曾任监察 御史他积极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 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他亲眼看到由于繁重的苛 捐杂税,广大劳动人民困苦不堪 的生活状况因而写了这篇《捕蛇 者说》
写作背景
《捕蛇者说》写于作者在被贬永州时, 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课文通过捕蛇者 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敛而甘愿冒 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 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 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 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 的深切同情。

和议论。
知 2.《捕蛇者说》怎样表现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
本文正是借蒋氏一家三代冒死捕蛇抵租一事发表议论
的,属于先叙后议。
1.按照“自主预习”的提示,给本文划分三部分,简要概 括段意。
第一部分(1):交待人们捕蛇的缘由。 第二部分(2-4):文章主体部分,借蒋氏之口说明了“赋
敛之毒有甚是蛇”。 第三部分(5):点明文章主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九年级语文上:第19课《捕蛇者说》课件(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第19课《捕蛇者说》课件(苏教版)

不到四五家 不是‥就是‥

因为
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是。而吾以捕蛇独
助词,无义
于,在
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
表修饰
即使
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表顺接
表修饰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
表顺接 有滋味地
田里的产
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品吾齿。盖
‥的危险

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
即使
于,在
晚,名作动
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怎么
怨恨
又安敢毒耶?”
这件 事
(四)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
1、涕(tì):眼泪。2、君将哀而生之乎: 将,要,想。哀, 哀怜,可怜。 生,活着,生存,这里是“使……活着”,
三 我怜悯他,并且说道:“你怨恨干这差 事吗?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让他更换你的 差事,恢复你的租赋,你看怎么样?”
1.蒋氏“貌若甚戚”的原因是什么?
“三个死”说明捕蛇给他家三代带来沉重的灾难。
2.第二段第一句中,“专其利”的“利”如何理解?
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隐含着无限 的辛酸和痛苦。 第二段主要内容: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 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有何 作用?
自从我家三代人定居在这里,到现在已经有六十 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他们把 田里出产的东西全部交了税,他们家里的其他收 入也都交了税,他们哭着喊着,辗转迁徙,又饥 又渴,倒毙在地;他们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 酷暑,呼吸着毒气,常常是死去的人叠压在一起。 从前和我爷爷住在一起的乡邻,现在十户中难得 有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乡邻,现在十户 中难得有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乡邻, 现在十户中难得有四五户了。他们不是死了,就 是搬走了。然而我却因为捕蛇而独自存活下来。

初中语文《捕蛇者说》精品课件(精选)共43页

初中语文《捕蛇者说》精品课件(精选)共43页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3
初中语文《捕蛇者说》精品课件(精 选)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捕蛇者说》课件(张PPT)(语文版九年级上) 教学课件 衡水中学内部资料

《捕蛇者说》课件(张PPT)(语文版九年级上)   教学课件 衡水中学内部资料
“利”指的是以捕蛇抵挡赋税 这个“利”是用死换来的,利的背后隐藏着无限 的痛苦和悲伤,这个利是用生命换来的.说明捕蛇给三 代人带来痛苦
蒋氏面对作者提出的“更 役”“复赋的建议为何还会“汪 然出涕曰”?
因为他对赋敛极为地恐惧
三、四两节的内容 : 写作者的建议和蒋氏述说 从蒋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 时社会的什么问题?
苛捐杂税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 的灾难及农村十室九空的惨状。

表顺接
更加
苛酷的统 治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
对,对 于

介宾短语后 置
这句话

这句话
这件 事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 谁
写了这篇文 章 等待



…的人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死者相藉(jiè)
隳(huī)
n 恂(xú )
缶(fŏu ) 弛然(chí )
谨食( sì )之
熙( xī )
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
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 句 捉到 表并列 奇异 花纹
野外
底子
治愈 · 如 · · · 的人 可是 用来 做 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 果
用来
那,那些
省略介词
代这篇文章
第五节主要是作者的议论,作者为何 要引用孔子的话?本节中哪两句能点明文 章的主旨.写作意图?这表明作者有一种 什么思想感情? 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说明当时真实的现实
熟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之乎 点明主旨的话: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点明写作意图的话:
表明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9课 捕蛇者说 (共10张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9课 捕蛇者说 (共10张PPT)

蒋氏 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死亡先后 蒋氏

乡邻 旦旦有是 乡邻

作者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赋敛之毒有甚 是蛇”。
第五节主要是作者的议论,作者为何 要引用孔子的话?本节中哪两句能点明文 章的主旨、写作意图?这表明作者有一种 什么思想感情?
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反映当时苛政害民的现实, 更使人产生“千古如是”的感慨。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点明主旨的话: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点明写作意图的话:
柳 宗 元
捕 蛇 者 说
——
揣摩文意
读第一节,思考: 1、第一小节主要叙述什么内容 本节主要叙述异蛇之异,还交代永 州人争相捕蛇的原因。
2、文中提到的毒蛇主要异在何处 1.色彩异:黑质而白章 2.毒性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 无御之者 3.用途异:可以…… 是极珍贵的药材 当其租入 (暗示赋税之害有甚于蛇)
“利”指的是以捕蛇抵挡赋税 这个“利”是用死换来的,利的背后隐藏着无限 的痛苦和悲伤,这个利是用生命换来的.说明捕蛇给三 代人带来痛苦
蒋氏面对作者提出的“更 役”“复赋”的建议为何还会 “汪然出涕曰”?
因为他对赋敛极为地恐惧
三.四两节的内容: 写作者的建议和蒋氏述说 从蒋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 时社会的什么问题?
苛捐杂税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 的灾难及农村十室九空的惨状。
比较蒋氏和乡邻的生活情况,填写 表格,体会作者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生存情况
蒋氏 以捕蛇独存
乡邻
非死则徙尔 号呼转徙 饥渴顿踣 死者相藉 十室九空
生活状况
蒋氏 弛然而卧
甘食其土之有 熙熙而乐
乡邻
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虽鸡狗不得宁
面临危险次数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23捕蛇者说》PPT课件 (1)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23捕蛇者说》PPT课件 (1)

实施办法: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点文件让学生了解农业税取消的时间, 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感受新社会的优越,以此来教育学生热爱祖,热爱生
活,认真学习,更好地投身于祖国和谐、繁荣、昌盛的建设中)。
九、作业:(5分钟)
1.完成练习。 2.课后完成课堂构思的作文。
谢谢大家!
再 见!


溪 镇


渔 中 学

——
说 梅
顺 焦
柳 宗 元
一《、说捕教蛇材者: 说》说课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 五、说学法指导:
{ 1、复习上节内容。
六、说教学程序:3、品2、读导课入文本,课体课会题写。作特色
4.思维拓展、加强品德教育 5.作业布置
(一)、说教材: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任司
三、品读课文 体会写作特色:(20分钟)
2.品读课文第四段,完成下列表格:
角度
乡邻赋敛
蒋氏捕蛇
{ ①、生存情况 ②、生活状况 ③、危险次数
号呼转徙,十室九空 以捕蛇独存
哗然而骇,鸡狗不宁 弛然而卧 熙熙
旦旦有是
一岁之犯死者
④、死亡先后


• 组织讨论:乡邻与蒋氏各是什么生活写照?本文主要采用什么手法? 蛇与赋税谁更毒?有何目的?
本文就是通过写蒋氏一家三代冒死捕蛇抵当赋税的事情, 揭露封建统治者对人民横征暴敛的罪行。那么,请问作者 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
呢?下面我们来一起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板书:《Leabharlann 捕蛇者说>的写作特色》)三、品读课文 体会写作特色:
文章艺术性的强弱,不在于篇幅的长短,关键在于去如何表现。那么 本文如何表现的呢?

《捕蛇者说》ppt课件(4页)

《捕蛇者说》ppt课件(4页)
郧县青曲中学高峰
复习点拨
1、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点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本文表明了作者对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愤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和对减轻赋税的期盼。蒋氏虽为封建官吏,但存忧国忧民之心, 忠君爱国,关心同情劳动人民,故写此文。
4、与本文有关的一幅对联:满腹辛酸,蒋氏细诉赋敛毒于蛇; 一腔悲愤,柳公始信苛政猛于虎。
2、一节开头写了蛇的产地、外形、毒性和疗效,为下文写 “赋敛毒于蛇”作铺垫。
3、三节将氏的话是总分总结构,中心句是“则吾斯役之不幸,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主要有三处对比, 一是家族命运:将乡邻的“非死则徒尔”与蒋氏的“以捕蛇独存” 对比;二是生活状况:将乡邻的“鸡犬不宁”与蒋氏的“弛然而 卧”对比;三是死亡概率:将乡邻的“旦旦有是哉”与蒋氏的 “一岁之犯死者二”对比。(这里只引原文,回答时需用自己话 说清楚说具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