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管理“十三五”

合集下载

高校实验室存在的管理问题及相应对策

高校实验室存在的管理问题及相应对策

山东化工SHANDONGCHEMICALINDUSTRY-186-2021年第50卷高校实验室存在的管理问题及相应对策倪江萍,郭凤英,薛姝婿,于飞飞,王玫(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摘要:实验室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具有极重要地位。

但是高校实验室也是最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充分说明在管理上仍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本文从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管理人员的管理机制及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剖析’关键词: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1X(1011)05-0186-01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meask^cs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9i Jiangping%Guo Fengying%Xue Shu^ing%Yu Feifei%Wang Mei(Nin—ia Medical University%Yinchuan750004%China)Abstract:The laborato—is an important place—r universities to Gain talents and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However% college labora—ries are ado the most accident-prone places%which fully shows that there are stih many problems in mana/ement-There—rv%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ur aspects:labora—/s—ety management%labora—/ construction%labora—/management personnel management mechanhm and labora—/information mana/ement-Key words:labora—/;manage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圣地%是当前高校重点建设的对象,同时也是最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

小学创客实验室建设方案(全面完整版)

小学创客实验室建设方案(全面完整版)

小学创客实验室建设方案(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创客实验室建设方案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创客教育,教育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

创客教育由教、学、想和造四个阶段组成,需要建立相应的创客空间(创客教室)及配套的创客教育课程。

一、创客空间(创客教室)建设方案(一)创客空间布局1.创客空间总览图完整的创客空间实验室主要由教学区、操作区、作品展示区、加工台、电子元器件储存区、储物柜和交流讨论区组成。

应根据学校实验室大小以及实际规划的不同面积和大小对创客空间进行不同的设计和规划。

2. 功能区设置2.1教学区这个区域主要用于老师给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为学生们的创新做基础性铺垫。

2.2操作区学生活动操作平台,配置桌椅,可以定制,也可以使用普通的课桌。

宽阔的课桌和舒适的座椅,将会有更好的制作体验。

2.3作品展示区创客实验室会产生非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成果,鼓励和激发学生创造的思维。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很酷的展示区。

展示区的职能不仅可以存放学生的作品,还可以存放一些有趣味性,较高技术含量的作品,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兴趣。

2.4器材收纳区创客实验室的器材管理,将会是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

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办法,来解决硬件资源在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所以,需要一个合理的收纳区域,来帮助解决这样的问题。

2.5多媒体交流区创客实验室的网络功能,是我们加入网络共享平台的窗口。

我们不仅可以完成自身的基本需求,如课堂教学,编程,查阅资料等;还可以与其他创客分享作品和交流经验。

(二)创客空间需要配备的基本仪器设备在创客空间中,学生必须学会的技能有三类:功能实现类,模型制作以及加工工具,这三项技能是学生通往创客之路上必须先掌握的基本技能。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5.31•【文号】国科发基〔2017〕162号•【施行日期】2017.05.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厅(委、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科学技术部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制定了《“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现将该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年5月31日“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这个国家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积极谋求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各领域对源头创新的巨大需求将集中释放,迫切需要基础研究发挥战略引擎作用。

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大力推动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通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985工程、211工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

十三五计划国家级中医心血管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汇报

十三五计划国家级中医心血管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汇报

心血管科重点专科20XX年上半年度工作汇报我科已确立为“十三五”计划国家级中医心血管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同时也是XX 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重点专科建设单位、XX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一类重点专科。

08年上半年度专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一、基础条件:1、目前专科床位43张,年底可以达到80张,中医、中西医结合心内专科诊室2间。

2、设备配备目前共用与专用的诊疗设备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配有心导管室,射频消融设备正在计划中。

3、目前本专科建设经费投入40万,专款专用。

4、有7台计算机,有6台与院内网相连,尚未实行电子病历,项目建设信息库正在建立完善中。

二、基础管理:1、对三个重点病种(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原发性高血压)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与规范执行,并制定相关表格,每月统计上报一次。

2、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强调安全医疗。

上半年全科无违法、违纪、违规事件发生,无一例投诉,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作为心律失常协作分组副组长单位及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协作分组成员单位,积极做好心血管科重点病种的中医药临床诊疗方案的整理制定工作。

监测数据报送工作尚未开始。

三、业务能力:1、经济和业务指标:上半年门诊量达到25500人次,重点病种门诊量占全科总门诊量50%,人均费用约210元,不高于本省同级同专业同一病种平均门诊费用。

上半年出院人次达到480余人次(去年同期405人次),病床使用率达100%,平均住院日17.3,住院人次费用11800元,均低于本省同级同专业同一病种平均数。

上半年业务收入达到1700万,业务收入增长率较去年同期为23%左右。

2、完善和优化了三个重点病种(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原发性高血压)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收治病人中本专科病种90%,其中重点病种收治人数占项目所在科室收治人数的60机中医药辨证论治准确率达至Ij90%以上。

3、建立了患者随访制度,随访登记制度,电话与门诊随访结合,其中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50%以上。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模板】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模板】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模板】XX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XX实验室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明确XX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领域、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等,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XX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XX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两次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发展、科教融合的指导方针,按照国家急需、首善标准的要求,以国家和XX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高校创新和贡献能力为核心,以集聚创新资源为基础,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促进科教融合为主线,大力加强XX实验室建设,着力建设高质量创新平台、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构建XX实验室发展体系,探索XX实验室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XX高校在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中的作用和贡献。

二、建设原则(一)坚持服务需求支撑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开展前瞻部署、凝练方向、汇聚资源、集中优势,积极承担国家和XX市重大任务,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二)坚持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深入推进科教融合理念、模式与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实验室载体功能,构建科教融合的长效育人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无缝融合。

支撑高校特色发展和优势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完善学生依托重大任务和项目开展毕业论文研究机制,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作者:韩蕊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9期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韩 ; ;蕊(河西学院医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摘要:实验室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开展实验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和重要基地,它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相应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乃至学校的生存发展,实验教学则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7度课题《增强实效?真实模拟——模拟仿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课题批号:GS[2017]GHB0362)研究成果。

高校实验室作为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发展,成为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近几年高校实验室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传统的管理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实验室的发展需要。

因此,文章在分析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策略。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一)实验室技术安全现状反思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相对于实验室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功能逐步提升,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活动日趋频繁,实验室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

然而长期以来,实验室安全知识的传授和教育较为零散,往往是学生边做实验老师边强调实验要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教学体系,同时也缺乏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评价手段,从而导致各种实验安全隐患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产生了一些法律纠纷,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安全稳定,也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校长在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校长在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校长在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校长在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xxx大学实验室工作会议。

刚才,xx同志作了题为《xxx》的实践教学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对我校“十二五”以来的实践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在充分总结成绩的同时,分析了工作中尚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十三五”期间学校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

五位同志代表二级学院作了大会发言,畅谈了体会,交流了经验,讲得很好。

从近几年学校发展来看,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大家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做出的艰苦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师资短缺、经费紧张、硬件不足的情况下,为学校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扎实推动内涵建设和有序推进转型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保障人才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及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们应用型本科来讲尤为重要,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今天,我们在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推进xxx建设的背景下举行这样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我校贯彻落实“xxxx”的人才培养理念,推动我校“十三五”期间人才培养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如何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实践教学工作,我简单谈两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水平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过程,是实现由知识转化成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

第一,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分别在2001年、2005年、20XX年、201X年先后四次出台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四份文件,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要重视”到“大力加强”再到“高度重视”和“强化”,体现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着力点,也体现教育部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高度关注。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作者:虞靖彬段自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从近几年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分析入手,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特点,梳理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脉络,结合我校实验室管理的特点,提出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安全防范体系(四位一体),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和培育优质的科研成果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在我校得到应用,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减少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012-04引言高校实验室有三方面的职能,一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二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基地,三是社会服务的窗口。

为解决好这三方面的实验需求,首先要进行实验室空间的合理布局,人员的合理流动。

其次要管理好每个实验室公共环境(水、电、气等)和实验设备及实验环境(耗材、药品、化学品、动物等)的领用与废弃物的处理。

为了使得这三方面的需求达到合理有序,不发生或少发生安全事故(这里说的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以及能够产生安全隐患的实验耗材的发放与处理等),从实验室的布局、设备的维修保养,特别是化学品的使用存放、实验人员的安全防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实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工作作风等许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体系化思考,建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安全防范体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管理的组织方式,建设防范安全事故的硬件建设以及安全意识教育。

引导和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安全实验的良好习惯[1]。

一、近年来高校实验事故引发的思考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防护问题,首先是硬件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家实验室建设的相关规范中都有硬性的规定(如放火、防盗、防雷击、防腐蚀等),在这里不做过多表述,重点谈一下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电气、机械、辐射、危险化学品和特种仪器设备等,在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时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建设创新绿色健康的实验室

建设创新绿色健康的实验室

科 技 教 育DOI:10.16661/ki.1672-3791.2018.23.149建设创新绿色健康的实验室①邬楠 尹秀梅 金春梅 张昌浩*(延边大学 吉林延吉 133000)摘 要: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实验室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素质教育和科研创新水平,持续推进实验室全面改革是重点实验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本文提出:(1)从源头把握实验室建设方向;(2)注重人才培养,促进实验室专门队伍的建设;(3)整合资源配置,提升实验设备使用效能;(4)探索实验保障途径,促进实验室全面可持续发展。

文章从以上几方面进行论述,意在建设创新、绿色、健康的实验室。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可持续发展 人才健康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b)-0149-03①作者简介:邬楠(1994,4—),女,满族,吉林四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

尹秀梅(1971—),女,朝鲜族,吉林延吉人,本科,高级实验师,实验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

金春梅(1973—),女,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博士,副教授,实验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

通讯作者:张昌浩(1980—),男,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E-mail:zhangch@ybu. 。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关系到实验室的科研水平[1]。

现如今,各高校将重点放在人才培养以及教学上,而渐渐忽略建设一个高水平实验室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

如何建设一个创新、绿色、健康的实验室亟待解决。

1 建设创新型实验室“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创新是时代的主流思想,建设创新型实验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2]。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公布日期】2017.10.24•【文号】国科发基〔2017〕322号•【施行日期】2017.10.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3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部署要求,依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制定《“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

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7年10月24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各项任务,依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现状与成效“十二五”以来,通过实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基础研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科研条件发展、科技基础性工作等专项规划,建设了一批国家科研基地和平台,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得到加强,为推动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湖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湖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湖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湖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期间的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丰富多彩且卓有成效,对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对基础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和作用。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以及教育都将进入发展新常态。

国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要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3年)》提出的奋斗目标。

为使学会适应教育新常态,服务教育新决策,解决教育新问题,特制定《湖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系列文件精神,把握“十三五”教育发展机遇期,主动适应教育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始终坚持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究氛围,继续发扬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

二、工作要求1.高度重视课题研究的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3年》》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的攻坚时期,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描绘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深化教育改革,以创新促进教育发展。

各地要广泛深入地动员学会会员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力求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用实际行动参与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2,扎实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申报是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才是最终的目的。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2.29•【文号】•【施行日期】2016.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十二五”期间,农业部探索实践以“学科群”为单元建设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实验站(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站)”),有力地推进了协同创新,提升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站)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效,我部对“十二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站)进行了评估,并对部分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站)进行了调整。

同时,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在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等领域,新增了一批学科群和重点实验室。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由42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97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269个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37个学科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现予以公布(见附件1),并就做好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是明确职责任务。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牵头组织本学科群的重点实验室(站),紧紧围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科技需求,突出强化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等三个领域,研究制定学科群建设方案(格式见附件2),并进行充分论证。

在此基础上,编制每个重点实验室(站)的建设任务书(格式见附件3)。

请于2017年3月31日前,将上述材料纸质版一式3份,报送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电子版发送至*****************.cn。

二是强化协同创新。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要强化牵头作用,组织好学科群年会,并对各重点实验室(站)进行年度考核;通过共同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设立开放课题等,推进联合攻关;依托各类学会(协会),利用研讨会等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经济管理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__修改

经济管理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__修改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发展与实验室建设“十三五”规划专业建设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专业建设的状况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根据“中原工学院“十三五”教育教学工作发展规划”,结合我院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专业发展与实验室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以指导我院在十三五期间的专业发展与实验室建设工作。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XXX学院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校“XXXXXXX”校训,服务于学校“建设博士点授权单位、更名大学”的奋斗目标,主动融入“XXX 经济区”、XXX“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围绕“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根本,强调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教学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制度建设为可靠保障、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强化特色,服务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特色显著、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

2专业发展与实验室建设现状2.1专业发展现状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工程造价、市场营销、会展经济与管理、表演学(空中乘务与空港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公共事业管理、物流工程等 11 个本科专业。

至今为止,我院共有省级特色专业 2 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 个,省级精品课程 2 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4 项,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 项,纺织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校级特色专业 3 个,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 个,校级教学团队 4 个,校级精品课程及优秀课程 17 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管理“十三五”
规划及“十二五”总结
“十二五”期间,我院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验室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实验室层次明显提升,实验室管理得到了显着加强。

但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总结如下:
一、“十二五”实验室建设主要成绩
1、实验室层次有新提升。

省级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

AAAA于20XX年被批准为XX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2、实验室管理体制探索有新进展。

将XXXX实验室、XXXX实验室整合为AAAA。

独立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

3、实验室建设经费有新增长。

五年间,共计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1000万元,其中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学科专项资金300万元,学校投入700万元。

二、“十二五”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
1、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实验用房不足,生均实验用房建筑面积呈下降趋势。

3、实验室开放共享程度有待提高。

4、高层次实验室有待增加。

三、“十三五”总体发展目标
继续深化实验教学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开放共享;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实验技术队伍。

争取新增1个国家级实验室建设项目、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1、教学实验室建设
争取新增1个国家级实验室建设项目、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

2、实验教学改革
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实验开出率95%以上;实验项目更新率每年达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达到60%。

3、实验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达到20人左右,其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不低于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