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Ⅲ)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前须知:2.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此题共13个小题,每题6分。

共7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2.以下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以下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4.假设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5.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假设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那么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500、0B.250、500、250C.500、250、0D.750、250、07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8.以下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X与Z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2019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1运动图象(含解析)

2019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1运动图象(含解析)

母题01 运动图象【母题来源一】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浙江卷)【母题原题】(2019·浙江)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

在t =0到t =40 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A .0B .30 mC .750 mD .1 200 m【答案】C【解析】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在40 s 内的位移为()()1104030m 750m 2x =⨯+⨯=,C 正确。

【母题来源二】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I 卷)【母题原题】(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如图(a ),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 s 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 )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 .木板的质量为1 kgB .2 s~4 s 内,力F 的大小为0.4 NC .0~2 s 内,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答案】AB【解析】结合两图像可判断出0~2 s 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此过程力F 等于f ,故F 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C 错误;2~5 s 内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由牛顿运动定律,对2~4 s 和4~5 s 列运动学方程,可解出质量m 为1 kg ,2~4 s 内的力F 为0.4 N ,故A 、B 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故D 错误。

【命题意图】本类题通常主要考查对位移、路程、速度、速率、平均速度、时间、时刻、加速度等基本运动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牛顿第二定律、直线运动规律、功、功率等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与简单的应用。

2019高考物理题分类汇编06电场和磁场解析版

2019高考物理题分类汇编06电场和磁场解析版

2019高考物理题分类汇编06电场和磁场解析版1.【2019年全国Ⅰ】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 P和Q都带正电荷B. P和Q都带负电荷C. 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 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答案】D【解析】解:由图可知,两小球均在电场力和库仑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由于库仑力为相互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两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也一定方向相反;因此两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则P球所受库仑力向右,Q球所受库仑力向左。

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故正电荷受电场力向右,其受库仑力一定向左,故Q带正电荷,P带负电荷,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明确两小球均受电场力和库仑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库仑力和电场力的方向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两球的电性。

本题考查带电小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分析,关键是明确电场力和库仑力的方向特点,同时注意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2019年全国Ⅰ】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

已知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 2FB.C.D. 0【答案】B【解析】解:由已知条件可知MLN边的有效长度与MN相同,等效后的电流方向也与MN相同,边MLN的电阻等于边MN的电阻的两倍,两者为并联关系,设MN中的电流大小为I,则MLN中的电流为,设MN的长为L,由题意知:,所以边MLN所受安培力为:,方向与MN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有:合故选:B。

先由已知条件可知MLN边的有效长度与MN相同,等效后的电流方向也与MN相同,先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得出电流关系,再由即可分析MLN边所受安培力,由力的合成即可求得线框LMN所受安培力的大小。

(完整版)2019年全国卷物理高考真题(全三套,含答案)

(完整版)2019年全国卷物理高考真题(全三套,含答案)

I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 .2FB .1.5FC .0.5FD .0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2019高考物理选修部分

2019高考物理选修部分

(2019全国Ⅰ卷)1.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 12.09 eVB. 10.20 eVC. 1.89 eVD. 1.5l eV[物理—选修3-3]13.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

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

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

14.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

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部其性能。

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

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 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 Pa;室温温度为27 ℃。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2)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物理一选修3-4]15.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5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

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质点Q的振动图像与图(b)相同B. 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大C. 在t=0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D. 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E. 在t=0时刻,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16.如图,一般帆船静止在湖面上,帆船的竖直桅杆顶端高出水面3 m。

2019年高考全国卷3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3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物理试题解析1.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

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A. 15和28B. 15和30C. 16和30D. 17和3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遵循的规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根据核反应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2+13=15,质量数为4+27-1=30,根据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可知X的原子序数为15,质量数为30,选项B正确。

2. 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A. 2:1B. 4:1C. 8:1D. 16: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卫星的运动、开普勒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设地球半径为R,根据题述,地球卫星P的轨道半径为R P=16R,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为R Q=4R,根据开普勒定律,==64,所以P与Q的周期之比为T P∶T Q=8∶1,选项C正确。

3. 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正。

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0,周期为T,如图所示。

则Q方: Q正等于A. B. C. 1:2D. 2: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交变电流的图线、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焦耳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根据题述,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有效值为,而方波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0,根据焦耳定律和欧姆定律,Q=I2RT=T,可知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与电压有效值的二次方成正比,Q方∶Q正= u02∶()2=2∶1,选项D正确。

点睛此题将正弦交变电流和方波交变电流、有效值、焦耳定律有机融合。

解答此题常见错误是:一是把方波交变电流视为正弦交变电流;二是认为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与电压有效值,导致错选B;三是比值颠倒,导致错选C。

2019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专题1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含解析)

2019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专题1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含解析)

专题1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母题来源一】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Ⅰ卷)【母题原题】(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5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

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

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

【答案】低于 大于【解析】由题意可知,容器与活塞绝热性能良好,容器内气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故0Q ∆=,但活塞移动的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则容器内气体正在膨胀,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即0W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0U Q W ∆=∆+<,故容器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低于外界温度。

最终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外界气体压强相同,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又m V ρ=,m 为容器内气体质量。

联立得:Pm nRTρ=,取容器外界质量也为m 的一部分气体,由于容器内温度T 低于外界温度,故容器内气体密度大于外界。

【母题来源二】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Ⅰ卷)【母题原题】(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10分)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

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

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 m 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

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 m 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 Pa ,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 Pa ;室温温度为27 ℃。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含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含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2F B.1.5F C.0.5F D.0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t满足A.1<21tt<2 B.2<21tt<3 C.3<21tt<4 D.4<21tt<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2019版高考物理(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高清PDF讲义)全国卷3地区通用版专题八 静电场

2019版高考物理(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高清PDF讲义)全国卷3地区通用版专题八 静电场

答案 BD 本题考查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量的关系、匀强电场中U=Ed。根据电场力做 功与电势能变化量的关系有W1=q(φa-φb)①,W2=q(φc-φd)②,WMN=q(φM-φN)③,根据匀强电场中“同
一条直线上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UaM=UMc,即φa-φM=φM-φc,可
一题多解 电场强度叠加法 球c所受的库仑力的合力方向平行于a、b连线,表明球c处的合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a、b连
线。若a、b的电荷同号,球c处的合电场强度指向2或4区域;若a、b的电荷异号,球c处的合电场
强度指向1或3区域;故a、b的电荷必须异号。设a、c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球c处的电场强度方
=Ucd=Udf=2 V,又因为φb=2 V,故φa=4 V,φc=0 V,φd=-2 V,φf=-4 V,可知A项正确。Eka=10 eV,从a到f
过程中,需克服电场力做功8 eV,Eka>|W电|,因为不知道电子的运动方向,故不能确定电子能否到 达平面f,故B项正确。电子经过平面d时,其电势能为2 eV,故C项错误。经过平面b时的动能为8
a 得φM=
W1 W2 φ φc φb φd ④,同理可得φN= 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可得:WMN= ,即B项正确。若W1 2 2 2
=W2,则φa-φb=φc-φd,结合④⑤两式可推出φa-φM=φb-φN,即D项正确。由题意无法判定电场强度的 方向,故A、C项均错误。 易错点拨 注意E= 成立的条件 在匀强电场中,E= 中的d为始、末两点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本题中如果未注意这一条件,
F m
qQ E m
q r
为rb<rc<ra,所以ab>ac>aa;
2 2 vb va 由动能定理有Wab=qQUab= m - m 2 Wbc=qQUbc= m m vc2 - vb

高考全国3卷物理试题及答案近三年(2017-2019年)真题

高考全国3卷物理试题及答案近三年(2017-2019年)真题
24.(12 分)
如图,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 xOy 平面)向里的磁场。
在 x 0 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 ;x 0 区域,磁感应强
度的大小为 B0(常数 1 )。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q 0)
的带电粒子以速度 v0 从坐标原点 O 沿 x 轴正向射入磁场,此时开始计时,当粒子的速度方
B.若 va vb ,则一定有 Eka Ekb
C.若Ua Ub ,则一定有 Eka Ekb
D.若 va vb ,则一定有 hva Eka hvb Ekb
20.一质量为 2 kg 的物块在合外力 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 随时间 t 变化的
图线如图所示,则
A. t =1 s 时物块的速率为 1 m/s B. t =2 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 4 kg·m/s C. t =3 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 5 kg·m/s D. t =4 s 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A.2 倍
B.4 倍
C.6 倍
D.8 倍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
7
两车的位置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2017 年 4 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 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 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
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
15.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 U 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 金属杆 PQ 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 PQRS,一圆环形金属线框 T 位于回路围成 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 PQ 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 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得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得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得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与叶绿体得叙述,正确得就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就是ATP合成得场所D.三者得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细胞中得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就是遗传信息转录与翻译得场所C.细胞核就是细胞代谢与遗传得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得合成需要能量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得就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得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得有机物总量与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血浆中得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得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得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得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与Bb得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得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得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与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得子一代中BB、Bb、bb 个体得数目依次为A.250、500、0B.250、500、250C.500、250、0D.750、250、0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高考物理知识点:实验十七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高考物理知识点:实验十七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实验十七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1.实验原理实验采用使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的方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当把一滴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酒精溶液就在水面上散开,其中的酒精溶于水,并很快挥发,在水面上形成如图3甲所示形状的一层纯油酸薄膜。

如果算出一定体积的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即可算出油酸分子的大小。

用V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用S表示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用d表示分子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d=V S。

图32.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注射器(或滴管)、容量瓶、坐标纸、玻璃板、痱子粉(或细石膏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

3.实验步骤(1)用稀酒精溶液及清水清洗浅盘,充分洗去油污、粉尘,以免给实验带来误差。

(2)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取纯油酸1 mL,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内注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500 mL刻度线为止,摇动容量瓶,使油酸充分溶解在酒精中,这样就得到了500 mL含1 mL纯油酸的油酸酒精溶液。

(3)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并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V n时的滴数n。

(4)根据V0=V nn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0。

(5)向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并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6)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

(7)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将油酸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

(8)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

(9)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配制比例,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并代入公式d=V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

(10)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多测几次油酸薄膜的厚度,并求平均值,即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2019年高考全国卷3物理试题与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3物理试题与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3物理试题与答案(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A .电阻定律B .库仑定律C .欧姆定律D .能量守恒定律2.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

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R 地<R 火,由此可以判定A .a 金>a 地>a 火B .a 火>a 地>a 金C .v 地>v 火>v 金D .v 火>v 地>v 金3.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g 。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A .1233F F ,B .1233F F , C .1213=2F mg F , D .1231=2F F mg ,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距地面高度h 在3 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9年高考卷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卷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 V 时,输出电压(A )降低2 V (B )增加2 V (C )降低200 V (D )增加200 V2.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 ,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A )sin Tα (B )cos T α (C )T sin α (D )T cos α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2 Ω.断开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 V ;闭合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 V ,则电源的阻r 为(A )1 Ω (B )2 Ω (C )3 Ω (D )4 Ω4.1970年成功发射的“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则(A )121,GM v v v r >= (B )121,GM v v v r >>(C )121,GM v v v r <=(D )121,GM v v v r <> 5.一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t =0时刻,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射入该电场,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为P ,不计粒子重力,则P -t 关系图象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摩天轮悬挂的座舱在竖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座舱的质量为m ,运动半径为R ,角速度大小为ω,重力加速度为g ,则座舱(A )运动周期为2πRω(B )线速度的大小为ωR(C )受摩天轮作用力的大小始终为mg(D )所受合力的大小始终为m ω2R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 和b 是两条固定的平行长直导线,通过的电流强度相等. 矩形线框位于两条导线的正中间,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在a 、b 产生的磁场作用下静止.则a 、b 的电流方向可能是(A)均向左(B)均向右(C)a的向左,b的向右(D)a的向右,b的向左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A)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D)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2gs9.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A点.先将一电荷量也为+q 的点电荷Q1从无穷远处(电势为0)移到C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再将Q1从C 点沿CB移到B点并固定.最后将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下列说确的有(A)Q1移入之前,C点的电势为W q(B)Q1从C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0(C)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2W (D)Q2在移到C点后的电势能为-4W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2题)和选做题(第13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某兴趣小组用如题10-1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1)有两种工作频率均为50 Hz 的打点计时器供实验选用:A .电磁打点计时器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择 (选填“A ”或“B ”).(题10-1图)(2)保持长木板水平,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实验中,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在砝码盘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车开始运动.同学甲认为此时摩擦力的影响已得到消除.同学乙认为还应从盘中取出适量沙子,直至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看确的同学是 (选填“甲”或“乙”).(3)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后,在砝码盘中加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松开小车,小车运动.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的一段如题10-2图所示.图中纸带按实际尺寸画出,纸带上A 点的速度v A = m/s .(题10-2图)(4)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 ,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 点的距离为L .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ΔE k =212A Mv 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应 (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接近”)砝码、砝码盘和沙子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力做的功可用W=mgL 算出.多次测量,若W 与ΔE k 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能定理.11.(10分)某同学测量一段长度已知的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操作如下:(1)螺旋测微器如题11-1图所示.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先将电阻丝轻轻地夹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再旋动(选填“A”“B”或“C”),直到听见“喀喀”的声音,以保证压力适当,同时防止螺旋测微器的损坏.(题11–1图)(2)选择电阻丝的(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电阻丝的直径.(3)题11-2甲图中R x,为待测电阻丝.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题11-2乙图实物电路中的正确位置.(题11-2甲图)(题11-2乙图)(4)为测量R,利用题11-2甲图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5组电压U1和电流I1的值,作出的U1–I1关系图象如题11-3图所示.接着,将电压表改接在a、b两端,测得5组电压U2和电流I2的值,数据见下表:U2/V 0.50 1.02 1.54 2.05 2.55 I2/mA 20.0 40.0 60.0 80.0 100.0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U2–I2图象.(5)由此,可求得电阻丝的R x = Ω.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到电阻丝的电阻率.12.[选修3–5](12分)(1)质量为M 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 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 ,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 .(A )m v M (B )M v m (C )m v m M + (D )Mv m M + (2)100年前,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了质子.后来,人们用α粒子轰击6028Ni 核也打出了质子:460621228291He+Ni Cu+H X →+;该反应中的X 是 (选填“电子”“正电子”或“中子”).此后,对原子核反应的持续研究为核能利用提供了可能.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 (选填“核衰变”“核裂变”或“核聚变”).(3)在“焊接”视网膜的眼科手术中,所用激光的波长λ=6.4×107 m ,每个激光脉冲的能量E =1.5×10-2 J .求每个脉冲中的光子数目.(已知普朗克常量h =6.63×l0-34 J ·s ,光速c =3×108 m/s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选做题】13.本题包括A 、B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若多做,则按A 小题评分.A .[选修3–3](12分)(1)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的理想气体静置足够长时间后,该气体 .(A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息下来 (B )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C )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D )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 (2)由于水的表面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E 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题13A-1图所示,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E p的是图中(选填“A”“B”或“C”)的位置.(3)如题13A-2图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A→B的等压过程,B→C的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其中B→C过程中能减少900 J.求A→B→C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总功.B.[选修3–4](12分)(1)一单摆做简谐运动,在偏角增大的过程中,摆球的.(A)位移增大(B)速度增大(C)回复力增大(D)机械能增大(2)将两支铅笔并排放在一起,中间留一条狭缝,通过这条狭缝去看与其平行的日光灯,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由于光的(选填“折射”“干涉”或“衍射”).当缝的宽度(选填“远大于”或“接近”)光波的波长时,这种现象十分明显.(3)如图所示,某L形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2.现沿AB方向切去一角,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为使水平方向的光线射到AB面时不会射入空气,求θ的最大值.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5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用软导线制成的单匝闭合线圈,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已知线圈的面积S=0.3 m2、电阻R=0.6 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 T.现同时向两侧拉动线圈,线圈的两边在Δt=0.5s时间合到一起.求线圈在上述过程中(1)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E;(2)感应电流的平均值I,并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3)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15.(16分)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A 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2019高考-物理压轴题汇总(全国I、II、III卷、江苏卷、北京卷)

2019高考-物理压轴题汇总(全国I、II、III卷、江苏卷、北京卷)

201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部分计算压轴题汇总(2019·全国I卷)25.(20分)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所示。

t=0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

物块A运动的v–t图像如图(b)所示,图中的v1和t1均为未知量。

已知A的质量为m,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块B的质量;(2)在图(b)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从P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刚好能与B再次碰上。

求改变前后动摩擦因数的比值。

(2019·全国II卷)25.(20分)一质量为m=2000 kg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行驶过程中,司机突然发现前方100 m 处有一警示牌。

立即刹车。

刹车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可简化为图(a)中的图线。

图(a)中,0~t1时间段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采取措施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阻力已忽略,汽车仍保持匀速行驶),t1=0.8 s;t1~t2时间段为刹车系统的启动时间,t2=1.3 s;从t2时刻开始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直至汽车停止,已知从t2时刻开始,汽车第1 s内的位移为24 m,第4 s内的位移为1 m。

(1)在图(b)中定性画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后汽车运动的v-t图线;(2)求t2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3)求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及t1~t2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约为多少(以t1~t2时间段始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替代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2019·全国III卷)25.(20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B,质量分别为m A=l.0 kg,m B=4.0 kg;两者之间有一被压缩的微型弹簧,A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1.0 m,如图所示。

【精品】近两年(2018,2019)高考全国3卷物理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精品】近两年(2018,2019)高考全国3卷物理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物理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 .10 NB .102 NC .103 ND .104 N3.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5.19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11226.6710N m /kg -⨯⋅。

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93510kg /m ⨯ B .123510kg /m ⨯C .153510kg /m ⨯D .183510kg /m ⨯4.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 J 。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物理(附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物理(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卷一、单选题1.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A .电阻定律 B .库仑定律 C .欧姆定律D .能量守恒定律2.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R 地<R 火,由此可以判定 A .a 金>a 地>a 火 B .a 火>a 地>a 金 C .v 地>v 火>v 金D .v 火>v 地>v 金3.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g 。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A .12F F ,B .12F F ,C .121=2F mg F ,D .121=2F F mg , 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 在3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该物体的质量为A .2kgB .1.5kgC .1kgD .0.5kg5.如图,在坐标系的第一和第二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12B和B、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垂直于x轴射入第二象限,随后垂直于y轴进入第一象限,最后经过x轴离开第一象限。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A.5π6mqBB.7π6mqBC.11π6mqBD.13π6mqB二、多选题6.如图,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两相同的光滑导体棒ab、cd静止在导轨上.t=0时,棒ab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运动过程中,ab、cd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两者速度分别用v1、v2表示,回路中的电流用I表示.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7.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木板的质量为1kgB.2s~4s内,力F的大小为0.4N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8.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则A.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9.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振动片做简谐振动时,两根细杆周期性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相遇.在重叠区域发生干涉并形成了干涉图样.关于两列波重叠区域内水面上振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不同质点的振幅都相同B.不同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C.不同质点振动的相位都相同D.不同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E.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三、实验题10.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s 拍1幅照片.(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米尺B.秒表C.光电门D.天平(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cm、ac=58.7cm,11.某同学欲将内阻为98.5Ω、量程为100u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并进行刻度和校准,要求改装后欧姆表的15kΩ刻度正好对应电流表表盘的50uA刻度。

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三第1讲电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件201910242262

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三第1讲电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件201910242262

解析:选 AB.电子在等势面 b 时的电势能为 E=qφ=-2 eV,电子由 a 到 d 的过程电场 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6 eV,由于相邻两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故相邻两等势面之间 的电势差相等,则电子由 a 到 b、由 b 到 c、由 c 到 d、由 d 到 f 电势能均增加 2 eV,则 电子在等势面 c 的电势能为零,等势面 c 的电势为零,A 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电子 在等势面 d 的电势能应为 2 eV,C 错误;电子在等势面 b 的动能为 8 eV,电子在等势面 d 的动能为 4 eV,由公式 Ek=12mv2 可知,该电子经过平面 b 时的速率为经过平面 d 时速 率的 2倍,D 错误;如果电子的速度与等势面不垂直,则电子在该匀强电场中做曲线运 动,所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 f 就返回平面 a,B 正确.
电场中力与能性质的考查 【高分快攻】 1.电场中的各个物理量的形成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2.电场强度的计算
(1)定义式:E=Fq.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是确定值,其大小和方向与试探电荷 q 无关. (2)真空中点电荷:E=kQr2.E 由场源电荷 Q 和场源电荷到某点的距离 r 决定. (3)匀强电场:E=Ud .式中 d 为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角度 3 电场中的图象问题 3.(2019·青岛二模)如图甲所示,半径为 R、均匀带正电的球体,A、B 为过球心 O 的直 线上的两点,且 OA=2R,OB=3R;球体的空间产生球对称的电场,电场强度大小沿半 径方向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图中 E0 已知,E-r 曲线下 O~R 部分的面积等于 2R~3R 部分的面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Ek-12mv21=mgh+qEh

且有
v1·2t =v0t

2019年全国卷3(物理)含答案

2019年全国卷3(物理)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全国Ⅲ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A .电阻定律B .库仑定律C .欧姆定律D .能量守恒定律15.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

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R 地<R 火,由此可以判定 A .a 金>a 地>a 火B .a 火>a 地>a 金C .v 地>v 火>v 金D .v 火>v 地>v 金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g 。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A .12F F ,B .12F F ,C .121=2F mg F ,D .121=2F F mg ,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距地面高度h在3 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随h的变化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A .电阻定律B .库仑定律C .欧姆定律D .能量守恒定律15.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

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R 地<R 火,由此可以判定A .a 金>a 地>a 火B .a 火>a 地>a 金C .v 地>v 火>v 金D .v 火>v 地>v 金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g 。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A .1233F F ,B .1233F F ,C .1213=2F mg F ,D .1231=2F F mg , ?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距地面高度h 在3 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

该物体的质量为A .2 kgB .1.5 kgC .1 kgD .0.5 kg18.如图,在坐标系的第一和第二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12B 和B 、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垂直于x 轴射入第二象限,随后垂直于y 轴进入第一象限,最后经过x 轴离开第一象限。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A .5π6m qB B .7π6m qB C .11π6m qB D .13π6m qB19.如图,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两相同的光滑导体棒ab 、cd 静止在导轨上。

t =0时,棒ab 以初速度v 0向右滑动。

运动过程中,ab、cd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两者速度分别用v1、v2表示,回路中的电流用I表示。

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20.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木板的质量为1 kg B.2 s~4s 内,力F的大小为0.4 N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21.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

则A.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22.(5分)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

已知相机每间隔0.1s拍1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D.天平…(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答:(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cm、ac=58.7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__m/s2。

(保留2位有效数字)23.(10分)某同学欲将内阻为98.5Ω、量程为100u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并进行刻度和校准,要求改装后欧姆表的15kΩ刻度正好对应电流表表盘的50uA刻度。

可选用的器材还有:定值电阻R0(阻值14k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5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0Ω),电阻箱(0~99999.9Ω),干电池(E=1.5 V,r=1.5 Ω),红、黑表笔和导线若干。

(1)欧姆表设计将图(a)中的实物连线组成欧姆表。

欧姆表改装好后,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Ω:滑动变阻器选(填“R1”或“R2”)。

(2)刻度欧姆表表盘通过计算,对整个表盘进行电阻刻度,如图(b)所示。

表盘上a、b处的电流刻度分别为25和75,则a、b处的电阻刻度分别为、。

,(3)校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欧姆表指针指向___kΩ处;将红、黑表笔与电阻箱连接,记录多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及欧姆表上对应的测量值,完成校准数据测量。

若校准某刻度时,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c)所示,则电阻箱接入的阻值为_______Ω。

24.(12分)空间存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O、P是电场中的两点。

从O点沿水平方向以不同速度先后发射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

A不带电,B的电荷量为q(q>0)。

A从O点发射时的速度大小为v0,到达P点所用时间为t;B从O点到达P点所用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为g,求(1)电场强度的大小;(2)B运动到P点时的动能。

25.(20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B,质量分别为m A=l.0 kg,m B=4.0 kg;两者之间有一被压缩的微型弹簧,A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1.0m,如图所示。

某时刻,将压缩的微型弹簧释放,使A、B瞬间分离,两物块获得的动能之和为E k=10.0 J。

释放后,A沿着与墙壁垂直的方向向右运动。

A、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0.20。

重力加速度取g=10 m/s²。

A、B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1)求弹簧释放后瞬间A、B速度的大小;(2)物块A、B中的哪一个先停止?该物块刚停止时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A和B都停止后,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3.(15分)(1)(5分)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首先需将纯油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释的目的是。

实验中为了测量出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可以。

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2)(10分)如图,一粗细均匀的细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有一段高度为2.0 cm的水银柱,水银柱下密封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2.0 cm。

若将细管倒置,水银柱下表面恰好位于管口处,且无水银滴落,管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

已知大气压强为76 cmHg,环境温度为296 K。

(i)求细管的长度;、(i)若在倒置前,缓慢加热管内被密封的气体,直到水银柱的上表面恰好与管口平齐为止,求此时密封气体的温度。

34.(15分)(1)(5分)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

振动片做简谐振动时,两根细杆周期性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

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相遇。

在重叠区域发生干涉并形成了干涉图样。

关于两列波重叠区域内水面上振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不同质点的振幅都相同B.不同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C .不同质点振动的相位都相同D .不同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E .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2)(10分)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为一棱镜的横截面,∠A =90°,∠B =30°。

一束光线平行于底边BC 射到AB 边上并进入棱镜,然后垂直于AC 边射出。

|(i )求棱镜的折射率;(ii )保持AB 边上的入射点不变,逐渐减小入射角,直到BC 边上恰好有光线射出。

求此时AB 边上入射角的正弦。

参考答案14.D 15.A 16.D 17.C 18.B 19.AC 20.AB 21.BC22.(1)A (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

(3)9.723.(1)900 R 1(2)45、5(3)0 35000.024. (1)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小球B 运动的加速度为a 。

根据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和题给条件,有|mg +qE =ma ①2211()222t a gt =② 解得 3mg E q =③ (2)设B 从O 点发射时的速度为v 1,到达P 点时的动能为E k ,O 、P 两点的高度差为h ,根据动能定理有2k 112E mv mgh qEh -=+④ 且有102t v v t =⑤ 212h gt =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得222k 0=2()E m v g t +⑦25.(1)设弹簧释放瞬间A 和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以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和题给条件有0=m A v A -m B v B ① 22k 1122A AB B E m v m v =+ ②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A =4.0 m/s ,v B =1.0 m/s(2)A 、B 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因而两者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等,设为a 。

假设A 和B 发生碰撞前,已经有一个物块停止,此物块应为弹簧释放后速度较小的B 。

设从弹簧释放到B 停止所需时间为t ,B 向左运动的路程为s B 。

,则有B B m a m g μ= ④ 212B B s v t at =- ⑤ 0B v at -= ⑥ &在时间t 内,A 可能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A 将向左运动,碰撞并不改变A 的速度大小,所以无论此碰撞是否发生,A 在时间t 内的路程S A 都可表示为 s A =v A t –212at ⑦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s A =1.75 m ,s B =0.25 m ⑧这表明在时间t 内A 已与墙壁发生碰撞,但没有与B 发生碰撞,此时A 位于出发点右边0.25 m 处。

B 位于出发点左边0.25 m 处,两物块之间的距离s 为 s =0.25 m+0.25 m=0.50 m ⑨(3)t 时刻后A 将继续向左运动,假设它能与静止的B 碰撞,碰撞时速度的大小为v A ′,由动能定理有()2211222A A A A AB m v m v m g l s μ'-=-+⑩联立③⑧⑩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s A v '=○故A 与B 将发生碰撞。

设碰撞后A 、B 的速度分别为v A ′′以和v B ′′,由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A A A A B B m v m v m v '''''-=+○ 222111222A A A AB B m v m v m v '''''=+○联立○11○12○13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s,/s A B v v ''''=○ 这表明碰撞后A 将向右运动,B 继续向左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