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木作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陕西临潼姜寨文化遗址(地上)
椭圆形布局(中心广场为中心) 五组房子(分大、中、小,用途不同) 门向中心开设(围合观念)

地面建筑,2000平米,距今6500年,部落联盟遗址
2.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
第 一 节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A 干阑式建筑:
用木柱将建筑的居住面架空, 的平台,平台上是建筑的墙身 形成脱离地面
前 言
1.《中国古代建筑史》 2.《中国建筑史》 3.《中国建筑的结构与类型》 4.《中国通史》 5.《华夏意匠》 6.《美的历程》 7.《 广义建筑学》 8.《识别中国古建筑》
梁思成 潘谷西 刘致平 范文澜 李允禾 李泽厚 吴良镛 李金龙
第 一 章 第 一 节
第一章 古建筑木构架的识别
第一节 建筑的起点
泥土,用火烧烤墙体表 面的草泥土,形成坚固的墙体
陕 西 半 坡 村 落 遗 址 : 距 今 年 ( 母 系 )
5000

第 一 节
平地建筑

第 一 节




第 一 节
平地建筑


半穴建筑

第 一 节

第 一 节
半穴建筑

第 一 节

第 一 节

竖穴:地面向下挖洞
第 一 节


第 一 节
三、小结
中国早期的建筑形式是多元 的,材料也是多元的,最终发展 到以木构为主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第二节 古建筑木构架的类型
一、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类
1.抬梁式
(1)概念: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 ,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 形成的构架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前 言
中国人在几千年来,一直用远比 石头脆弱得多的木头来支撑他们的家 园,当然有他们的理由。。。。。。
1.古建筑木构造型的合理性
前 言
(1)木材的合理性
A 便于取材,成本低,可再生 B 便于加工,运输 C 优良的隔热物质,冬暖夏凉
(2)木构架的合理性
前 言
A 抗震 B 墙倒屋不塌,可灵活拆建 C 适应不同水平的地基
2. 学习一种方法
学习古建筑营造着眼点不仅仅在于技术, 更重要的是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 民族固有的生活、思想、价值观的综合。
文化成为建筑的内涵,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前 言
古建筑作为人的活动所需的空间,重要特 征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讨论和研究古建筑 ,不能不深入到宫廷的、民俗的文化当中去
前 言
第 二 节
3.井干式
第 二 节
(1)概念
墙为圆木垒积而起的房子




(2)特点及适用范围
用于东北、云南林区 层叠而上的承重墙,耗材多,空间限制 性大 ,防火性能差, 专家认为庑殿天花上的藻井就是脱胎于 井干式的结构
第 二 节
4. 干阑式
第 二 节
(1)概念 用木柱将建筑的居住面架空, 形成脱离 地面 的 平台,平台上是建筑的墙身
前 言
儒家讲究礼制,直接影响了坛庙,陵墓,城市,宫殿,住 宅建筑的形式; 道生万物,崇尚自由,影响了园林建筑; 佛家讲究六道轮回,讲究终生修练,产生了塔,石窟,寺 庙等建筑
2.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A 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 (形而上)
定位高一点
前 言
B 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形而下)
题目:凳子
四:本课程所需参考书目
2.真实的情况--人类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草原上流浪了无数个 世代,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一边追赶比人 类弱小的动物,一边躲避老虎狮子金钱豹的追赶,颠簸 流离,直到大约公元前五、六千年,才找到一块合适的 热土,从被动采集生活转为狩猎、耕种并开始群居的生 活方式,而建筑活动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这个转化意义非常大,从流离到安顿,至少已经 学会在覆盖与支撑上加上维护结构--墙壁了
传统就像质量非常好的水的流动,新鲜而有生 命力,古建筑也是
B 传统文化和古建筑
前 言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中国传统文 化浩如翰海,中国人又喜欢玄奥的理论,而且沉 迷于迷信的系统中。一定的建筑源于一定的文化 ,所以学习古建筑,要尝试接近传统文化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中国传统文 化浩如翰海,中国人又喜欢玄奥的理论,而且沉 迷于迷信的系统中。一定的建筑源于一定的文化 ,所以学习古建筑,要尝试接近传统文化
(3)大屋顶造型的合理性
前 言
A B C D
利于排水 保护屋身(木结构) 利于采光 曲线造型防喝风
2.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和任务
前 言
(1)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2)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A 掌握各木构架、木构件的制作安装方法 和修缮方法; B 具备基本的大木架和木构件的修缮设计 能力 C 具备大木作和木构件工程指导、质量检 查和监督能力 D 锻炼组织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的目的。 E 为后续古建筑工程技术的学习打好基础 。
B 榫卯连接:
靠构件之间的咬合连接的方法

第 一 节
干阑式:用木柱将建筑的居住面架空, 形成脱离地面 的 平台,平台上是建筑的墙身

巢居:干阑式建筑的起源,树木为桩,树枝为梁,树条绑扎出 楼板和屋顶骨架,覆以茅草形成






榫卯连接的方式

第 一 节
不同类型的榫卯被用于受力不同的构件上
(2)特点及适用范围 室内空间大,常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可能从穿斗式发展而来

2.穿斗式
第 二 节
(1)概念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 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 ,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2)特点及适用范围
柱间密,柱径小,用在正面限制门窗开 设,在两侧可以增强山墙抗风能力,一般竹 棚架用这种结构形式较多 用于季候性风较多的南方民居
二:本课程需要学习那些内容?
前 言
1.系统地掌握整个知识结构 --知识目标
A
B C D E F
熟知中国古建筑木构架、木构件的形式 名称、位置 掌握清式建筑木构架的权衡关系。 掌握中国古建筑大木架、木构件的设计 步骤。 学会中国古建筑大木作制作安装方法和 修缮方法。 学会中国古建筑斗拱制作安装方法和修 缮方法。 掌握古建筑大木架、木构架修建工程质 量检验标准。
第 一 节
覆盖+支撑+墙壁=最早的建筑结构组成
第 一 节
我们的祖先定居以后是怎样开始建筑 活动的呢?
早期的资料和遗址的发现显示我们的祖先有的地方 爬到树上,构木为巢;有的地方躲进山洞,挖土为穴。 地势低的地方把棚子架高,地势高的挖深洞下去,就这 样度过了远古时期。。。 到新石器时期,已经有大量的遗址发现,原始社会 的先民已经进入氏族社会,人工建筑已经有大批遗址来 证明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古建筑木结构技术
理论部分
前言
----说在前面的话
《古建筑木结构》
前 言
是我们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 核心课程,也是大家实现职业理想的必 备知识 。 前言部分我希望和大家就以下三个 问题做一下沟通
----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样学
一:为什么要学《古建筑木结构》
前 言
古人植树为林,截木为材。盖房 子,做家具。生活在树木旁,住在木 材里。在木桌上吃,在木床上睡,木 是一切生命之源。


(2)特点及适用范围
用于广西、云南、四川、海南、贵州 用于潮湿和近水的低洼地区
第 二 节
二、现场参观
第 二 节
1.任务:能区别结构类型及特点 并说出适用范围 2.作业:绘出木构四式 3.方式:分组进行参观
第 一 节
中国古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在新石器 时期有两条主线:
一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 另一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产 与木结构的体现
第 一 节
1.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建筑
A、陕西半坡村落遗址
木骨泥墙 人字形屋顶(半穴居) 火塘
木骨泥墙:细木柱编或绑扎成木骨架,骨架内外敷上草
前 言
事事忌讳的中国人,用同样的木 材起罢宫殿起陵殿,树木既是生命之 源,也是最后的归宿。
前 言
好象还不仅如此,汉代用木头造出 纸张,到了宋代用木头刻字制版,印在 木头造的纸张上,然后写下整个民族的 历史
中国人和树木,怎么说好呢?
前 言
房屋只是在结构和功能上扮演房屋 时才叫做房屋,在其他场合,房屋可以 是任何东西。 小到桌椅,衣橱可以和房间一模一 样,扛着走的房子叫做轿,马车本来就 是一间安上车轮的房间,船就是浮在水 上的房屋
注: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是从心底喜欢的 。
前 言
在学习建筑设计的时候,我对传统的喜爱是附着在现代建筑上出现 的,课堂上是反传统的,現代主义建筑时尚,唯美,就求空间和形式 ,置身其中却觉得失落了什么。假日时,喜欢在古建筑间休闲,“小 园香径独徘徊”,是一种难得的轻松;“春看百花秋赏月,夏纳凉风 冬听雪”说不出的惬意;穿着时髦的韩服,脑袋里却是“达则兼济天 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想法,偶尔也会冒出一句“子非我,焉知我不 知鱼之乐?”,没事也能偷着乐乐
如屋顶:宋代坡度平缓,清代较陡。屋顶本是 避风雨、御寒署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增加 了内涵,社会伦理学和美学的要求使其发生了变化 到现在建筑师仍然在创作中对大屋顶的造型持 续热衷,也有一种情结在里面吧
三:学习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传统的文化观对古建筑木结构的影响
前 言
A 民族性格和古建筑
中国是一个单纯的民族,一个由原始森林直接 踏入文明的民族。 中国建筑自秦汉至今没有改变结构类型的精神 ,就是民众化的精神 尤其是中国建筑匠人表现的价值观与工作态度 ,处处反映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建筑实在是一个 民族性格的缩影:单纯,实用,入世 自此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有豁然贯通之感
一、建筑活动的起源
1.西方的神话--西方的神学家告诉我们,世界本来是完美无暇,无 忧无虑的,人类的历史是在“桃花源”之外开始的。
第 一 节
据说,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一个苹果,结果失去 了一个乐园。当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时候, 天正下着倾盆大雨,亚当只有用半投降的姿势,半遮地 用双手覆盖着自己。 夏娃默默依偎在丈夫的怀里,两个人一个哆嗦颤抖, 一个默默扶持。在风雨飘摇中患难与共地组成了人类第 一个建筑的结构--覆盖与支撑 当然,这是一个神话,15世纪在西方建筑界非常流 行的神话,与神话对应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