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定位策略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5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定位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定位策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定位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8)
一、重要性 (9)
二、研究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0)
第一节机器人概述 (10)
第二节我国机器人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0)
一、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10)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1)
三、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3)
四、行业的技术水平 (14)
(一)发达国家机器人技术水平 (14)
(二)中国机器人行业技术水平 (15)
五、行业的业务模式 (15)
(1)行业销售模式 (15)
(2)行业生产模式 (15)
(3)行业采购模式 (15)
六、行业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分析 (15)
(1)区域性 (16)
(2)季节性 (16)
(3)周期性 (16)
七、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16)
(1)上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16)
(2)下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17)
第三节机器人产业图谱——基于大数据及产业链验证的创造性分析 (17)
第四节基于四大维度解析,哪些是正在崛起的潜力方向? (21)
一、舆情指数视角:细分机器人行业热度谁更高? (21)
二、成立时间视角:朝阳属性明确,巡检、工业及家庭作业机器人相对成熟 (22)
三、融资行为:机器人投融资活跃,家庭作业、工业及国防机器人融资阶段偏后期 (24)
四、知识产权:家庭作业、工业、场地巡检及娱乐机器人居前,技术创新引擎强劲 (27)
第五节工业机器人:以退为进,国产化孕育巨大机遇 (30)
一、行业空间 (30)
二、驱动因素 (34)
三、竞争格局 (36)
四、产业链图谱 (37)
第六节家庭作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具备较大挖掘空间,激光雷达为创新亮点 (38)
一、行业空间 (38)
三、竞争格局 (41)
四、产业链图谱 (42)
第七节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发展痛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机遇 (42)
一、竞争高度同质化,相比海外龙头而言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布局和积累仍然有限。
(43)
二、付款条件缺乏议价能力,现金流普遍较差 (44)
三、市场份额仍较为分散且处于价值链偏低端,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率较低 (44)
四、较低的收入和利润规模,制约企业进行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45)
五、转机: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正在加强技术研发,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 (46)
六、未来趋势:中国有望在新一轮产业机遇期中诞生世界级机器人企业 (47)
第三章企业市场定位策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50)
第一节企业市场定位的内容及必要性 (50)
一、市场定位的内涵 (50)
二、市场定位的必要性 (51)
第二节企业市场定位策略应用研究 (51)
一、认识市场定位 (52)
二、实施市场定位策略 (52)
三、以市场定位为基础,开展营销组合策略 (54)
第三节市场定位战略决策模型与战略选择 (54)
一、市场定位决策的分析 (54)
二、定位战略决策的选择 (56)
(一)首位策略 (56)
(二)提升战略 (56)
(三)补缺战略 (57)
(四)追随战略 (57)
(五)特色策略 (58)
(六)重新定位战略 (58)
三、定位决策的控制 (59)
第四节在不同市场定位下竞争战略的选择 (59)
一、成本领先战略的选择 (59)
二、差异化战略的选择 (60)
三、目标集聚战略的选择 (60)
第五节企业市场定位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60)
一、对顾客需求的影响 (61)
二、对产品策略的影响 (61)
三、对价格策略的影响 (61)
四、对渠道策略的影响 (61)
五、建立以市场定位为核心的营销理念 (62)
第六节产品市场定位的方法及营销策略的选择创新 (62)
一、产品定位与市场定位 (62)
二、市场定位方法的选择 (62)
(一)准入市场定位 (63)
(二)竞争市场定位 (63)
(三)潜在市场定位 (63)
三、市场定位方法的实际应用 (64)
四、营销策略创新选择的影响因素 (64)
(一)宏观环境因素 (64)
(二)微观环境因素 (64)
六、营销策略创新的方向 (64)
第四章2020-2025年中国机器人企业市场定位策略探讨与建议 (66)
第一节机器人行业市场定位的基本特征 (66)
第二节机器人行业市场定位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66)
一、目标市场定位 (66)
二、商品组合定位 (67)
三、商品价格定位 (67)
四、企业品牌定位 (67)
五、服务功能定位 (68)
第三节企业品牌的定位策略研究 (68)
一、品牌定位的重要性 (68)
二、品牌定位原则 (69)
三、品牌定位策略分析 (70)
(一)抢占先机先定位 (70)
(二)见缝插针关联定位 (71)
(三)找准弱点置换定位 (71)
四、结论 (71)
第四节精准定位理论下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72)
一、企业执行微信营销的必要性和条件以及优势分析 (72)
二、微信精准营销的具体实施 (72)
(一)明确特征清晰的用户群体 (73)
(二)基于LBS定位系统进行位置定位 (73)
(三)合理的微信模块分类提高营销精准性 (73)
三、微信营销在实践中的不足 (74)
(一)一味追求粉丝数量,忽视了质量 (74)
(二)前期大力推广,后期维护不足 (74)
(三)盲目跟风,过度依赖 (74)
四、结论 (75)
第五节实施经营定位应注意的问题 (75)
一、注意规避经营定位决策风险 (75)
二、注意经营定位策略有效性的分析评估 (75)
三、注意经营定位策略的适当调整 (75)
第五章盛世华研总结 (76)
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76)
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76)
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77)
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78)
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8)
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8)
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8)
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9)
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9)
六、小结 (79)
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80)
第一章企业市场定位策略概述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
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未来发展趋势,及全面系统、实用高效的战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机器人行业市场定位策略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在对我国机器人业市场发展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机器人行业市场定位策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炼出一套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为机器人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市场定位策略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机器人行业市场定位策略研究报告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及市场定位策略的了解和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真实原则
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全面原则
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
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
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
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
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
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
本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机器人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
1、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
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
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
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
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
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
缺点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
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
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论。
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
一方面只有逻辑并不够;另一方面,只有经验观察和资料搜集也不能提供理论或解释。
4、比较研究方法。
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人的行为产生,没有普适的法则套用,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发现差别、解释差别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现象合理的解释。
同时研究影响结果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寻哪些因素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
首先假设有N种可能的结果,假设A结果发生,倒退A结果发生会有哪些具备条件,如果目前条件不具备,即可排除A结果。
通过不断筛选,得出最大可能性的判断。
同时,正推穷尽法和二叉树三叉树结合,与倒推法配合。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定位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永远利于不败之地,它必须有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经营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求得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的
获得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的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和参考;企业战略是为了获得持久优势而对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的积极反应。
一、重要性
市场定位策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主要战略之一,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精准定位是制胜的关键
就企业和消费者而言,现在已不是传统的消费者单方面选择企业、产品,而是双向选择,企业面对差异明显的巨大消费者需求,而消费者同样也面对着大量同类甚至同质产品的选择,信息的不对称增加了双方的选择成本,这些又会变相转嫁到产品价格上,削弱产品竞争力,因而企业的营销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要想在众多同类企业中迅速的抓住目标客户,并将产品信息传递出去,对于企业科学合理的运用精准定位理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研究意义
除了有清晰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外,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还要看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合理。
或者说,企业能否实现高效经营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对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如果经营发展战略选择失误,那么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就必然会满盘皆输。
所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和重要的因素。
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通过对市场定位策略的研究,将为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发展模式提供指导,让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更科学、合理、可行,减少失误带来的损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市场及竞争环境是制定企业市场定位策略的基础
市场及竞争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增长速度、客户群分析、竞争态势分析、技术发展、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分析、政策环境分析等各方面。
第一节机器人概述
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包括视觉、传感、人机交互和机电一体化等。
从应用角度分,智能机器人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其中,工业机器人一般包括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等。
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行业应用机器人和个人/家用机器人。
其中,行业应用机器人包括智能客服、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引领和迎宾机器人等;个人/家用机器人包括个人虚拟助理、家庭作业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儿童教育机器人、老人看护机器人和情感陪伴机器人等。
第二节我国机器人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一、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起步较晚,研发、生产的历史比较短,相关行业的行政管理弱化,基本上遵循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行业的管理与规划等。
机器人均涉及光学、计算机与微电子、机械、控制与自动化等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上述各领域的主管部门,其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相关各行业的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行业正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技术创新等。
截至目前,国内尚未成立智能检测分选装备及相关行业的协会组织,行业内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环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及税务等方面接受国家及地方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2013 年4 月,CRIA 成立,联盟是一个从事机器人产业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应用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用户单位及其他相关机构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目前已有成员单位250 多家。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2016年4月《关于印
发制造业
创新中心
等5大工
程实施指
南的通
知》
工业和信
息化部、
国家发改
委、科技
部、财政
部
其中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提出,“十三五”期
间,关键技术装备实现突破。
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增材
制造装备性能稳定性和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
储装备基本满足1国内需求,具备较强竞争力,关键技术装
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
2016年8月《装备制
造业标准
化和质量
提升规
划》
工信部、
国家标准
委、质检
总局
规划指出,到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
点领域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
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到2025
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
本健全,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质量主体责任意
识显著提高,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标准和质
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打造一批“中国制造”金字
品牌。
2016年9月《智能硬
件产业创
新发展专
项行动
(2016-
2018
年)》
工业和信
息化部、
国家发改
委
意见提出,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
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
建成标准开发、产品及应用
检测、产业供给能力监测三大支撑平台,智能硬件标准化及
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6年11月《“十三
五”国家
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
展规划》
国务院
规划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
合,开展集计算、通信与控制于一体的信息物理系统(CPS)
顶层设计,探索构建贯穿生产制造全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
期,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
行等特征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
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供重点行业
整体解决方案,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建设测试验证
平台,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16年12月《智能制
造发展规
划
(2016-
2020
年)》
工信部、
财政部
规划指出,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
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
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集成开发一批重大成套设备,推进
工程应用和产业化。
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推进生
产线自动化改造,开展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试点应用。
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
机制,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
2018年4月《关于促
进首台
(套)重
大技术装
备示范应
用的意
见》
发改委、
科技部、
工信部、
司法部、
财政部、
国资委、
国家市场
意见指出,到2020年,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体系、首台套
检测评定体系、示范应用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全面形成,保
障机制基本建立。
到2025年,重大技术装备综合实力基本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满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
2018年8月《国家智
能制造标
准体系建
设指南
(2018年
版)》
工信部、
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
员
指南指出,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
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
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
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
加快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深
化智能制造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标准对制造业的整体
支撑作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信息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技术壁垒
机器人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品。
技术先进性、质量可靠性、效果稳定性,以及性价比高低均是用户选择产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而上述因素主要由产品的技术含量决定。
因此,进入机器人行业,不仅需要各门学科的专业人才在各个领域持续进行研发、创新,也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参与产品测试与试验,同时需要研发领军人才集成各方面的研发成果,使产品技术含量、性能、质量各方面均达到最优的效果。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快速开发出高品质的新产品。
综上,机器人较高的技术含量,成为行业潜在进入者很难逾越的门槛,也是行业竞争优胜劣汰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2、人才壁垒
人才是机器人行业竞争的关键,对企业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支持等方面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国内既掌握较高理论知识又了解机器视觉、机器人前沿技术的相关研发技术人员比较匮乏,尤其是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系统集成等领域。
目前不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企业,上述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非常有限,人才主要由企业在研发实践中培养,人才培养成本非常高。
因此,是否拥有或培养出优秀的研发人才队伍,是决定能否成功进入机器人行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3、营销网络与服务体系壁垒
机器人产品具有专用性和高技术特征,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及时、持续的技术服务。
所以,是否拥有健全的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是用户选择机器人的重要考虑因素。
而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充裕的资金作后盾,同时还需要有相当规模的业务作支撑。
因此,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成为限制后来者进入机器人领域的一道较高的门槛。
4、资金壁垒
机器人行业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的开发、技术持续升级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资金支持;同时,建设全国性、全球性的营销网络与服务体系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为实现赶超国际先进企业,需要在研发与销售上进行大量的投入。
因此,进入机器人行业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四、行业的技术水平
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具备精细制造、精细加工以及柔性生产等技术特点,是继动力机械、计算机之后,出现的全面延伸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新一代生产工具,是实现生产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重要手段,是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最高体现。
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集中并融合了多项学科,涉及多项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机器人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块化程序设计、智能测量、建模加工一体化、工厂自动化以及精细物流等先进技术。
(一)发达国家机器人技术水平
机器人诞生于美国,在日本、德国等国家得到应用推广,上述国家机器人水平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
美国是机器人的诞生地,经过50 多年的发展,美国现已成为机器人强国之一,基础雄厚,技术先进。
目前美国在机器人体系结构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具体体现在:机器人性能可靠,功能全面,精确度高;机器人语言研究发展较快,语言类型多、应用广,水平高居世界之首。
日本素有“机器人王国”之称,其机器人的发展令人瞩目,无论是机器人的数量还是密度都位居世界前列。
日本机器人产业早在上世纪90 年代就已经普及了第一代和第二代机器人,并达到了其机器人发展史的鼎盛时期。
日本下一代机器人发展重点有:低成本技术、高速化技术、小型和轻量化技术、提高可靠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化技术、高精度化技术、视觉和触觉等传感器技术等。
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德国政府采用的积极行政手段为机器人的推广开辟了道路,为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