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酝酿巨大机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酝酿巨大机会摘要: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有巨大上升空间,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变化为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带来大机会。但是,我国机器人单体及其部件受制于外资,工业机器人企业依赖于集成商模式。期待我国机器人产业链配套的完善,最终实现机器人单体的规模化进口替代。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产业经济进口替代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工业机器人主要的下游行业是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气、金属加工及机械行业。

一、全球市场

工业机器人自上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和德国起步。全球工业机器人存量在1973年为三千台,而2011年已达到115万台。日本起步最早,其存量曾在1997年达到41万台,近年来存量保持在30万台左右。德国和美国的存量保持在在15万台左右。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起步于2000年前后,机器人存量在2011年达到7.4万台。201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2.2万台,占到全球销量的14%,市场地位愈加重要。

二、行业驱动力量

金融危机对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有较大的扰动。但是2010年全球销量实现了100%的反弹。危机后的迅速恢复,昭示着机器人在全

球加快普及的大趋势。机器人不仅可以从事人类不方便从事的特殊工种,而且在一般工种上更能保持产出和质量的稳定性。工业机器人在许多领域都能协助或者代替人类,并创造出更有技术含量的岗位,提高工作效率。

(一)人口结构变化

15~64岁的人口是构成一国劳动力的主要部分。上世纪70至80年代,日德美等发达国家的该年龄段人口比重相继接近极限(65~70%),这意味着战后婴儿潮的人口红利逐步耗尽。这一历史背景促进了发达国家对机器人的研发。作为主导者,日德于70年代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197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存量仅为3000台,十年之后达到了6.6万台。

(二)经济结构转型

发展经济学认为,一国人均gdp达4~6千美元通常意味着工业化中期,许多关键性的转变常在这个阶段发生。1987年,韩国人均gdp达到5千美元,15~64岁人口比重接近临界。进入90年代后,工业增加值占韩国gdp的比重逐步下降,制造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也出现较大下滑。然而,1992至1995年却是韩国工业机器人普及最快的阶段。这一时期,韩国机器人存量年均增长45%,销量年均增长50%。

事实上,经济结构转型给工业机器人带来了两点机遇:对低成本劳动力不足的弥补和对制造技术的升级。

韩国和其他国际经验表明:人口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工业

机器人加大对存量劳动力的替代,并创造出新的、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最终,这将提高一国的生产效率,支持经济结构的成功调整。

三、经济性逐步体现

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为3万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4%左右。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我国已是明显趋势。据ifr的统计,工业机器人单体的价格保持在30万元左右,寿命期约为12年。根据测算,如果我国制造业工资保持14%的增长,那么到2015年,用工业机器人替代劳动力将节省31%的成本。2014至2016年,工业机器人的经济性将在中国得到普遍体现。

四、市场空间巨大

我们可用机器人密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机器人普及度,即:某行业的机器人密度=行业中机器人的保有量/每万名从业人员。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水平越高,汽车产量越高,工业机器人密度就越高。

2011年,日本每万名汽车工人拥有1584台机器人,而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339台。2011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已达1800多万辆,但汽车业机器人密度仅为141台/万人,制造业密度约为20台/万人。

五、国内商业模式

工业机器人单体是指由机械构件、伺服系统、减速机和控制系统构成的机器人本身。该单体需要配备其他周边设备才能够工作,

即形成机器人成套系统。

单体商:主流的机器人制造商包括fanuc 、abb、kuka、安川等等。外资在中国机器人单体市场占绝对主导。fanuc去年在中国的销量约3400台,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

集成商:客户(如汽车厂)通常与集成商签订合同,并指定所需要的机器人和其他设备型号。集成商将通过代理商,或者直接向单体商采购机器人单体,并配齐周边设备,最终形成机器人系统。

(一)核心部件依靠外购,国产单体不具竞争力

中国从1990年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和机械本体实现了国产化。然而,至今我国尚未实现单体的规模化生产。国内企业不具备生产核心部件的能力,机器人伺服系统和减速机只能依靠外购。

(二)依靠低人力成本,国内企业靠集成赚钱

国内集成商在参与成套系统竞标时,报价通常是外资的七五折,仍有少量利润。首先,机器人系统包括大量的的周边配套设备,如夹具和焊枪等。国内这类产品的配套完整,国内集成商就可以在这方面压低成本。其次,国内集成商工程师团队的人力成本较国外低很多,且有本土化优势。因此,国内整车厂九成以上都通过国内集成商来执行项目。

但是,集成商门槛并不高,国内工业机器人集成商接近千家。事实上,一个中小集成项目通常只需3至5人的团队,技术人员流动性大。

六、期待国内核心部件的突破

工业机器人集成商在产业链中处于上游成本刚性、内部竞争激烈、下游客户强势的环节。集成商的渠道和品牌优势都不明显,竞争地位不太理想。201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38%,世界主流机器人公司的相关业务增速都保持在这个水平。但是,国内代表企业——新松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增速却仅为10%。

面对巨大的国内市场机遇,期待国内产业链上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一旦突破,国内集成商的价格优势将更为明显。更重要的是,技术可靠的单体规模化生产将成为可能,行业才能实现规模化的进口替代,获得良性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