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理念培养和渗透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理念的培养和渗透摘要:环境问体日益恶化,有识之士纷纷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和意识,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于是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渗透不失为一个环保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实验,生活渗透环保理念。

关键词:中学化学环保理念渗透培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保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
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如何使中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化学教师应尽的义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和渗透:
一、结合教材,强化环保理念
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教学进程中,当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时,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并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白,为了不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

在教学有关物质的性质时可增加环保方
面的知识。

由于工业的发展,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农村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空气、水源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污染的环境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因此在教学中对这些内容不能一带而过,而要尽量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补充典型实例、数据和案例,拓宽学生视野,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例如,在讲到水之时,应明确给学生指出: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足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

我国434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188个,年影响工业产值200多亿元。

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

据2007年的统计显示,我国污水排放约2000亿吨,其中45%来源于城市污水,55%为工业废水。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对532条河流的监测,有436条河流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再比如讲到“硫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可给学生讲解以下内容:40年代英国工业城市伦敦的“酸雨”,50年代美国某工业城市的“酸雨”。

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庆市连续的四嘲黑雨”。

“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

消除措施:①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

②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③优化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
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益。

二、结合实验,进行环保理念的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将环境保护知识贯穿其中,对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起到很
大的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节约药品,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例如:做镁带燃烧的实验,用尽量短的镁带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就行。

不要在意学生说老师小气。

再如,能用小试管就坚决不用大试管。

化学实验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环保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

化学实验废弃物一般由较为纯净的酸、碱、盐以及金属单质组成,在实验课教学中把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又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还可以节约资源,化废为宝、
变害为利。

比如,剧毒品的废液可先加入碱液,使金属离子沉淀而分离,调解酸碱度至6-8,再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搅拌放置,使其氧化为氛酸盐并分解为无毒的n2等。

三、课堂之外,进行环保理念渗透
可以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珍爱生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

比如:节约用水,我国的淡水资源非常珍贵,据估计,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
水量的0.65%左右,因而,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节约用电,充分燃烧煤气等,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不吸烟,倡导不用塑料袋、少用塑料袋,使用布袋子、菜篮子,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作斗争,积极向周围的人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白色污染”正是构成目前城市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少用、不用塑料袋,尽管会令我们不及从前那么“方便”,但这却是我们在为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做也完全能做到的。

教育学生关注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例如:口香糖残胶污染问题是学生常见又从未关注的小事,大量的口香糖残胶被堆在环境中难以消化,污染了环境;涂改液是人们生活中的新产品,一些涂改液生产者不重视中小学学生的身体健康,使用一些有害物质生产,这也是一个新的环境问题。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途径很多,化学教育工作者们应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做到因材施教,适时、适量、适度地将环境保护知识渗透到课堂当中,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把当代中学生培养成具有环
境保护意识的21世纪新型人才。

总之,中学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教育,把环境教育基础知识融入到中学化学教育中,可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
环境意识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环境教育进入化学教育领域,这是教育改革的趋势。

因此在化学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中,应该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王利敏.高中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j].考试周刊.2011.50
[2]杨瑞钗.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教学[j].教育教学论
坛.20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