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型语言文字运用(精选)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f237e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9.png)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4版。
与8年前的第3版相比,近千条新词语被增补,许多字词有了新义项。
“新常态”“弯道超车”“刷屏”……新词、新义像一面镜子,映照出______的时代变迁。
词语也同样存在_____的现象,一些词语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被淘汰。
本次修订就删除了一些过时或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以及个别见词明义、查阅价值不大的词语。
如单放机、八进制、夯机、打柴等。
这样的词汇更新,自汉语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只是速度时快时慢。
就像一条河流,不断有新溪流汇入,也一直有水分蒸发。
新词新义层出不穷,不少网言网语、潮词新语只在一时的热潮中______。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更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
权威辞书的与时俱进,背后是汉语言词汇系统及表达的更新,成为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小题。
最近,刘畊宏火爆全网,凭借健身操直播,收获了一大群追随者——“刘畊宏女孩”。
很多人都是为了减肥跟着刘畊宏跳操,不少网友高呼“瘦了5斤”“腰围缩小了2cm”,但也有人说“吃不消”“没效果”。
那么,刘畊宏的健身操,①?其实长期健身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刘畊宏的操是科学的有氧健身操。
所以这个操减肥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重点问题是:你能跳吗?你现在能跳吗?如果你是真的很喜欢刘畊宏的健身操,想练起来,那么我给你几个建议。
首先,运动之前一定要先热身。
不管做哪项运动,热身必不可少,再忙也得五分钟热身。
高中语文202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练习(共五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练习(共五大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c0232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c.png)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附:参考答案一、18.福厦高铁将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长三角与大湾区的南北贯通。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去掉“带来益处”;二是搭配不当,把“的修建”去掉。
4分。
每处2分)19.(静态验收是)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的过程。
(4分。
单句1分,“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1分,“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1分,“全面检查确认”1分)二、18.①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龙蛇混杂、良莠不齐)②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日千里)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解析:第一处,结合上文“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此处是说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好坏人都有,可以填“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龙蛇混杂)”,“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第二处,结合上文“因时而变”“新陈代谢”,此处是说时代发展快、变化大,可以填“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
第三处,结合上下文“职业因时而变”“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推断此处是说“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要不断创新,可以填“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19.无论是(不管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道理)。
评分标准:①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但是……和……”改成“无论是……还是……”或“不管是……还是……”(如改成其他关联词语,只要符合逻辑,均可酌情给分。
)(2分)②搭配不当,“凝固“要改为“凝结”(如改成其他词语,意思对即可)。
(1分)③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要加上“哲理”或“道理”。
(如写其他词语,意思对即可)(1分)20.①比拟,“守望着……”赋予老行当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地再现了老行当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突出了老行当是国人共同的记忆。
新高考“语言运用”经典题集萃(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言运用”经典题集萃(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978507ce2f0066f4332271.png)
新高考“语言运用”经典题集萃(附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2020 年“双 11”,不少平台都把直播带货作为增加用户、带动销量的发力点。
专家指出,运用“直播+电商”这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消费者对于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于体验互动的认知度、对于商品的兴趣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看网络直播下单购物。
主播们的卖力讲解,真切的体验分享,商品直观的____________,刷屏的评论,也让消费者乐于下单。
不过,中消协投诉部主任陈剑表示,()。
据中消协统计,消费者反映的“槽点”主要有:直播带货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部分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____________存在夸大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产品____________,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部分商品售后无保障,消费者难享“三包”权利等。
为此,中消协提示,坚定理性消费心态,切记量需而入,____________。
要尽量选择正规平台且具有专业选品团队的头部主播,尽量选择有品质保证且有售后保障的商家和商品,同时不要被直播间营造的“超高性价比”“热卖”“抢购”“秒杀”等气氛所感染,避免冲动下单,盲目消费。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表现涉嫌鱼目混珠精打细算B.呈现涉嫌货不对板量入为出C.表现涉及货不对板量入为出D.呈现涉及鱼目混珠精打细算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
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暗藏一些消费陷阱B.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在直播带货“光”的背后,暗藏一些消费陷阱,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C.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暗藏一些消费陷阱,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D.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暗藏一些消费陷阱,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20. 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语言文字运用(3)答题指导+真题+模拟题+答案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3)答题指导+真题+模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5e90e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3.png)
语言文字运用(3)——题型:选择题+简答题一、(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
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① ,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
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
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
当然,不是每个人② ,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
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搭配不当,应删去“之一”;第二处,原文“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中,关联词“不但”语序不当。
根据原文,这句话的“疗效”是“立竿见影,令人信服”的主语,但不是“适用范围很广”的主语。
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放到前句开头。
用“不但……而且……”连接,逻辑合理,分别说明了运动治疗的效果和适用范围方面的特点。
所以正确的句子应为: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b6ae5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e.png)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全国甲卷语用题回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18.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1415b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9.png)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题3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难究竟有没有意义?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有两种①______的观点。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个体经历过的所有苦难,终将化为②______的人生财富,让我们变得更优秀,也更顽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苦难是命运不公的副产品,人们不必赋予其过多“意义”,克服苦难的人值得钦佩,但通过努力重新和别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才是成功的基石。
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
苦难就是苦难,没有人天生就该、就愿意承受苦难,但克服苦难的过程并非毫无意义。
③______的是,面对“苦出身”的奋斗者,外界常常赞美其在逆境中与命运搏斗,当事人却往往更倾向于以“平常心”对待经历过的苦难。
从本质上看,前者是对“风雨之后有彩虹”这类社会叙事的构建,以此鼓励尚未走出逆境的人;后者则有助于当事人以稳定的心态,继续前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如果修改为“前者是这类社会叙事的构建,有助于鼓励尚未走出逆境的人;后者则有助于当事人以稳定的心态,继续前行”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默默记录古代历史的竹简木牍,寂寞独守千年沧桑的秦砖汉瓦,用心凝聚民族文化的陶瓷器皿,深情倾诉传统艺术的敦煌壁画……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既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
与文物“对话”,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文化的力量,还能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触摸①的中华文明,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我们理应发挥好博物馆的“大学校”作用,让文物更好融入日常生活。
近年来,各大文博机物馆研制的文创产品“朝珠耳机”曾经③,南京博物馆的富春大岭图也受到很多网友的青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的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3ba93c1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7.png)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
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
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
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
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
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
耿老头能喝酒。
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
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恍惚: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
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
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斩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
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
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
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
类似“哥俩”“姐俩”。
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答案:B解析:分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C、D三项中的“能”意为“能够”。
B项中的“能”意为“会,善于”,与文中的“能”意义与用法相同。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的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ecf0747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7.png)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科技发展① ,这为文艺节目带来了新的气象,科技与文化融合成为电视节目创作的趋势之一,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
这样的例子② 。
例如《中国考古大会》充分挖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优长,针对每座考古遗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唐宫夜宴》以古代名画为背景,把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穿插其中,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一些纪录片用动画还原建筑桥梁构造、展现地质全貌、再现人物动作等,让观众对节目中所介绍的内容③ ;江苏卫视2022年跨年晚会通过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周深合唱,给许多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带来惊喜。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多令人④ 的节目,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
当然,我们不仅要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更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
坚持以优质内容为根本,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开拓时代生活和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展现文艺创新的新境界。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下列各项中引号用法表示强调作用的一项是()A. 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B. 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C. 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D. 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周深合唱【答案】18. ①日新月异②数不胜数③一目了然④耳目一新19.我们不仅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更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20. B 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强调突出;C.表示引用;D.表示特殊含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新型语言文字运用答案
![高考新型语言文字运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7f622001f69e31433294cf.png)
高考新型语言文字运用答案一、1、D[解析]句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就是“借助……取得的”结构混乱,应该就是“就是靠………·取得的”或者“借助……”;第二处就是“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搭配不当,应该改为“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2、B[解析]①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
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句子中对应着“中国文化”,强调的应该就是“陈旧的”,而没有强调“老规矩”,所以这里应该用“抱残守缺”。
②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
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
根据文意,“继往开来”符合语境。
③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瞧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使用正确。
万人ー心:指一万人一条心,众人团结一致。
不符合语境。
④相融相生: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祸福相生:指祸与福就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根据文意,“相融相生”符合文意。
3、C[解析]根据史实可知,丝绸之路本来就就是古代的通商之路,所以“通商之路”应该在前面。
而“文化纽带”作为丝绸之路的又一功能,就是在“通商之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通商之路”与“文化组带”就是递进关系,应该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不就是……而就是…。
…”表并列关系,故选C。
二、1、B[解析]①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简单地说就就是志同道合。
“刎颈之交”与上文“交情”“深厚”照应,使用正确。
②水火不容:水与火就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容。
后多用于比喻人与人之间有深仇大恨,不能在一起。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
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
后文出现的“刀戈相见”这一结果就是由水火不容造成的,故“水火不容”使用正确。
③话不投机半句多: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9507f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3.png)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应用I(本题共3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孙犁先生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仔细想想,倒也①______。
首先,孙犁先生艺术性地反映了时代风云,他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世界,让读者进入之后能②______,割舍不下。
其次是他独特的语言,既来源于生活,又独立于生活,像是从刚刚漫灌大水的菜地里拔出来的新鲜青菜,泥土都被清水洗净了,让读者常读常新。
再次是他独特的阅历和生活,他亲身经历过好几个时代,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等等。
能具备这些经历的人不一定能做好记录,能做好记录的人不一定能具备这么丰富的经历——而孙犁先生恰好兼备丰富阅历与写作才能,两者③______,使他成功。
第四是他有很高的思想境界。
他对国家和民族怀有深厚的感情,写作关注人民的甘苦和命运,而不是坐在屋子里玩弄词句,虚造故事,美其名曰“艺术”。
最后,他有很高的文艺修养,有很独特的艺术感觉与认识。
以上,构成了他作品的主要特征,给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
还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切都那么浮躁,那么眼花缭乱,孙犁先生的作品和能给人以心灵的滋润与沉静,让读者重新积聚冲锋的力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较长的单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应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大山深处的女孩求学艰辛,我心疼她们,也明白【a】大山深处的女孩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不易。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说,“【b】俺是共产党员,只要一息尚存,必孜孜砧,竭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c】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
”21年前,张桂梅从云南大理搬到华坪,是为了在陌生环境里平复丈夫病逝后的心碎。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巩固练习(共十一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巩固练习(共十一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f8850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8.png)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巩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国航天事业怎样才能迎来新的荣光?精心准备,确保发射万无一失;精心组织,确保发射圆满成功;精心实施,确保发射百下百全。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
但牛奶虽好,如果喝错了,①,甚至有害!牛奶不能搭药物,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会影响药物发挥作用。
牛奶不能搭钙片,②,起到的作用就不是1+1=2,反而可能会造成“正正为负”的结果。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离子,而咖啡中的咖啡因和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
长期大量饮用咖啡的人群,骨质疏松的概率高,所以,喝咖啡首先要注意控制好量。
一般成人每天喝2杯以内是可以的。
在控制好量的前提下,两者一起喝虽然会丢失一点钙,不过多喝几口牛奶就可以了。
一些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喝牛奶,觉得牛奶能养胃。
其实不然,反流的原因是胃里有一些带酸性物质,这种朋友喝牛奶可能会导致胃酸增多,加重反流现象。
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段饮用牛奶,并无实质上的差别。
不过,空腹喝牛奶更容易因乳糖不耐受而发生腹胀和腹泻。
另外,晨起空腹只喝牛奶的话,牛奶在胃肠道通过时间会较快,会导致吸收效率降低。
所以,③,要搭配主食和蔬菜。
成人每日最好饮用相当于牛奶300克的奶制品。
针对饮用一袋牛奶(250毫升)后就有腹胀和腹泻的人来说,则建议采用少量多餐,将牛奶的250毫升分2次饮用。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你用疑问句分别为二、三、四段拟小标题。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画横线的两处,第一处主语“你”再三出现,第二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44c52e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f.png)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我们国家和民族①的历史记忆,是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因此让非遗好好“活”下来,真正“火”起来,是当代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让一项项非遗进行创造性、现实性的转化,实现和当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对增进民众的历史文化认同,对筑牢文化自信②。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背后都蕴藏着文明的密码,肩上都扛着让非遗代代相传的沉甸甸的责任。
毋庸置疑,尽管在非遗项目传承与弘扬上,从国家到地方做了许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举措,也让非遗走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国非遗项目③,在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现象。
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本着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做出更多的努力。
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让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活化石再次在当下的生活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文中斜体加粗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高考考场上紧张,或许在所难免,①。
在心理学中,压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倒U型曲线来解释。
如果以完全放松的状态作为零点,那么随着压力的逐步提升,紧张感来袭,人体反而能够逐渐激发出潜在能力,思考和行动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适度的紧张对考生来说是好事。
面对压力,紧张是正常现象,刻意追求过于放松的心态反而违背常理,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紧张焦虑的心态。
②,都要允许一定程度的紧张存在,不要对放松心态过于执着。
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切忌一味地反复劝诫考生不要紧张。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及答案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febe8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0.png)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它总是在空中飘着,漫无目的,任意东西。
”这句话中,
使用了三个并列的动词,形象地描述了杨花在空中飘荡的状态。
而改写后的句子只使用了一个动词,表达的语义相同但是表现力不如原文强。
同时,原文中使用了“漫无目的”这个形容词短语,更加生动地描绘了杨花的状态,使读者更容易产生直观的感受。
因此,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6.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
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
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C.礼部,古代六部之一,主要负责宗教、礼仪、文化等
方面的事务。
D.岭表,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表,“外”的意思,指
方位上的“南”,岭表就是岭南的意思。
语文新型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
![语文新型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e7f8b9ec3a87c24128c422.png)
高考语文新型语言文字运用题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7-19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_。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_____之妙。
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
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妙笔生花差强人意B.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差强人意C.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心满意足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心满意足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最新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4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最新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4大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c4fb1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1.png)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附:参考答案一、1.①比比皆是②参差不齐③浑水摸鱼第一空,根据原文“例如:‘小作坊、添加剂’,是对安全的怀疑……‘图不符、缺斤两’,是对品质的诟病”可知,此处是说生活中,人们对预制菜也有很多顾虑。
故可填“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的意思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第二空,根据原文“然而长期以来预制菜行业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没有完整的产品标准体系和操作规范流程”可知,此处是说产品质量的水平不一,故可填“参差不齐”。
“参差不齐”的意思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
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第三空,根据前文“然而一些平台商家以次充好、甚至‘挂羊头卖狗肉’”和后文“打着现炒的幌子欺骗顾客”可知,此处是说很多商家趁混乱的时候捞一把,故可填“浑水摸鱼”。
“浑水摸鱼”的意思是比喻趁混乱的时候捞一把。
2.预制菜是一种新兴的菜品,需对其原材料进行洗、切、搭配、加工,然后以冷冻或真空等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要简单烹调就可食用。
解答此题方法是划分层次,找出主干句,再把非主干句分成几个层次,每一层作为一个短句出现即可,注意不要丢掉信息,不改变原意。
本句主干句是“预制菜是一种新兴的菜品”,然后将几个非主干句提炼出来,为了起强调作用,可以把“原材料经过洗、切、搭配、加工”单独成句,接着介绍包装保存的方式,即“以冷冻或真空等方式进行包装保存”,然后介绍“消费者购买后只需要简单烹调就可食用”,最后将这几句话连缀成通顺句子即可。
3.连用五个“需要……”句式,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语势;强调了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需要……的……”的句式,五句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了排比结构,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句子的气势,更好地体现表达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结合“需要产品研发的不懈攻关”“需要行业标准的不断落地”“需要行政监管的有力倒逼”“需要餐饮行业的自省自律”“需要你我这些消费者做出的每一次选择”可知,强调了预制菜行业需要凝聚各方合力,加强规范化引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4届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5e71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a.png)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要选精,读得彻底,①()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
②()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这种读法有如蜜蜂采蜜。
好处在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奥研究,使读书成为乐事。
坏处在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明代的学者吴梦祥定了一份学规:“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
如此痛下功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
”事实的确是这样。
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③()专心致志,痛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努力,()有所收获。
最怕的是不能坚持,抓一阵子又放松了,必须要注意克服。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请根据文意,在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括号内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
每句不超过10个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马踏飞燕”玩偶凭借“丑萌”的造型火出了圈。
玩偶上架不到半个月,线上线下订单合计过万,库存已经售罄。
去年河南博物馆、陕西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系列盲盒等等,也让不少消费者表示“真的好想掏钱”。
各类文创产品不断出圈,也许正说明人们对文物或文化的观念在悄然发生变化,公众的热情正在被唤起。
随着越来越热烈的讨论,不但会进一步凸显文创产品的传播社交属性,而且会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价值的关注度,为此,博物馆和相关文化单位需要找准自身定位,从市场发展中寻找答案,不断① ,以适应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那么似乎远在天涯的历史文化,也能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新型语言文字运用答案一、1、D[解析]句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借助……取得的”结构混乱,应该是“是靠………·取得的”或者“借助……”;第二处是“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搭配不当,应该改为“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2、B[解析]①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
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句子中对应着“中国文化”,强调的应该是“陈旧的”,而没有强调“老规矩”,所以这里应该用“抱残守缺”。
②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
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
根据文意,“继往开来”符合语境。
③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使用正确。
万人ー心:指一万人一条心,众人团结一致。
不符合语境。
④相融相生: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祸福相生:指祸与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根据文意,“相融相生”符合文意。
3、C[解析]根据史实可知,丝绸之路本来就是古代的通商之路,所以“通商之路”应该在前面。
而“文化纽带”作为丝绸之路的又一功能,是在“通商之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通商之路”和“文化组带”是递进关系,应该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不是……而是…。
…”表并列关系,故选C。
二、1、B[解析]①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简单地说就是志同道合。
“刎颈之交”与上文“交情”“深厚”照应,使用正确。
②水火不容: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容。
后多用于比喻人与人之间有深仇大恨,不能在一起。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
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
后文出现的“刀戈相见”这一结果是由水火不容造成的,故“水火不容”使用正确。
③话不投机半句多: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形容一方有意一方无意,多用于形容恋爱中的“单相思”或“暗恋”现象。
此处不存在“单相思”或“暗恋”现象,故“话不投机半句多”使用正确。
④唯利是图:指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
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此处未涉及“义”,故“唯利是图”使用正确。
2、C[解析]这句话重点是强调“能互补”,以期与后文“很难交为朋友”形成对比,故排除B项;根据文中语境可知,“秉性不同,关系不大”,朋友间能够互补,故选C项。
3、C[解析]原文语序不当,“人生路上”应该做状语,修饰“能有”,故排除A、D。
“几位”,量词,修饰“伙伴”,语序为“几位同行的伙伴”,故选C项。
三、1.D(主要考查词义和搭配问题。
“取诸”就是“取之于”的意思,不能说“取诸于”。
对“文化”只能用“挖掘”,不能用“融合”,“文化与旅游”才用“融合”。
另外,“挖掘”的状语是“深入”,“融合”的状语是“深度”。
)2.C(第二段主要在谈打造旅游项目时融入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文化是魂”。
第三句是对第二句的解说,所以应是“创新性改造”。
)3.C(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此处强调“发展”这个过程,不强调发展的结果,所以用“方兴未艾”。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此处不合语境。
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
符合语境。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贬义)。
此处不合感情色彩。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符合感情色彩。
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到,没有遗漏。
此处强调“没有遗漏”,所以用“面面俱四、1.D【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A项,语序不当,同一主语,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的后面;B项,搭配不当,介词使用不当,将“给”改为“让”或“使”;C项,关联词位置错,应当是“这些作品不仅”,介词使用不当,将“给”改为“让”或“使”。
2.B【解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结合语境,按时间顺序:先古后今;按工艺流程:先继承学习,后创新发展;按语言艺术:“传承”与“循古”对仗,“创新”与“发展”对仗,气势更足,更加积极向上。
3.C【解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励精求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第一空的对象为“工匠精神”,不指国家,故应选用“精益求精”;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对象指人。
第二空的对象为“作品”,不指人,故应选用“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美景多得看不过来,强调“美”。
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强调“量”。
第三空所言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故应选用“美不胜收”。
到”。
)六1.【答案C】第一处: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
第二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
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
第三处:扶摇直上:形容地位。
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
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
第四处: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
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
故选C。
2.【答案D】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文中划线句子“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
A、B两项,“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形。
不能并提。
C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
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
D项的修改最恰当。
故选D。
3.【答案B】题干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仔细阅读文中括号上下文内容与四个选项,根据括号所在的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说“天气晴朗。
”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故选B。
七、1.A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
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
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
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2. C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
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
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3. D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排除AC;同时,“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排除AB。
八、1.B(3分)2.D(3分)3.A(3分)九、1.(3分)A(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
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
不厌其烦:不嫌繁琐与麻烦,形容耐心。
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2.(3分)B3.(3分)C十、1.C.(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
也比喻罕见的人才。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2.B.(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或“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
成分赘余:“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
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3.C.(根据语句内在的逻辑顺序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