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塑料-聚乙烯的共混改性

合集下载

EVA共混改性HDPE

EVA共混改性HDP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混改性高密度聚乙烯(HDPE)一、实验目的通过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共混性能及聚合物制备的方式方法;了解标准件的制备方法;了解并简单掌握聚合物材料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为毕业论文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聚乙烯(HDPE)是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产量居各种塑料之首。

聚乙烯品种有HDPE、LDPE、LLDPE、VLDPE等,这些品种由于在结构上的差异,使性能不同。

PE最通常的生产方法是通过淤浆或气相加工法,也有少数用溶液相加工生产。

所有这些加工过程都是由乙烯单体、a-烯烃单体、催化剂体系(可能是不止一种化合物)和各种类型的烃类稀释剂参与的放热反应。

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高密度聚乙烯是种白色粉末颗粒状产品,无毒、无味,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介电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亦较好。

硬度、拉伸强度和蠕变性优于低密度聚乙烯;耐磨性、电绝缘性、韧性及耐寒性均较好,但与低密度绝缘性比较略差些。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混物(EVA),为具有甜的醚味的无色易燃液体,可用于有机合成,主要用于合成维尼纶,也用于粘结剂和涂料工业等的化学试剂;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弹性,在鞋材上可以发泡成型做鞋底,也可用于鞋材化工油墨和胶水,也可用于医药用品。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是由美国人H.F.马克在1928年首次用低压法获得的,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曾于1938年发表了高压聚合法制造的专利,但直到60年代初才从美国开始有工业产品。

工业生产方法因醋酸乙烯酯含量而异。

含量在 5%~40%者,一般用类似于低密度聚乙烯所用的高压本体聚合法生产,所用压力也在100~200MPa 范围内;含量在40%~80%者采用溶液聚合法,压力10~40MPa,溶剂可用叔丁醇;含量在60%~95%者可用乳液聚合法,压力0.1~20MPa。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在工农业中应用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塑料是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PP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应该有良好的韧性。

因此对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开展改性研究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前言众所周知,PP和PE是重要的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但脆性和低温抗冲击性能差。

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化学性、耐低温性和良好的加工流动性等特点,但耐热性差、耐大气老化性能差以及易应力开裂等缺点也相当突出。

因此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改性研究已经成为目前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的共混改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1 聚烯烃概述1.1 聚丙烯聚丙烯(即)是非常重要的廉价通用高分子材料,它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广泛用于薄膜、管材、板材、注射产品及中空制品中。

聚丙烯相对低的价格和适宜的特性提高了它的市场效能,不仅用做其他材料的替代物,而且也不断地开发出一些新的应用[1]。

1.2 聚乙烯聚乙烯工艺化已有60多年的歷史,聚乙烯现在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品种繁多的最重要的合成树脂之一。

其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现在已能生产各种类型和品级的聚乙烯树脂,可以做成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系列制品。

在满足最终用途的前提下,与其他聚合物和非聚合物材料相比,聚乙烯树脂以其价廉质优而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已发展成生产量大、用途宽广的最重要的一类通用树脂。

2 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方法2.1 塑料增韧PP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改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低廉。

常见通用塑料简介

常见通用塑料简介

改善途径:提高PE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散性、分子链交联
2.1聚乙烯
(3)聚乙烯的加工工艺
在熔融状态下进行,如注塑、挤出、吹塑、压制等
加工时注意点:
加工前原料可以不必干燥
PE的吸湿性很低
在190℃下聚乙烯熔体在 21.2N的压力下每10min挤出 的质量,单位:克/10min
注意选择合适的熔融流动速率(MFR) 注塑和薄膜吹塑成型:PE熔体流动速率要高,分子量分 布要窄,支链要少; 挤出和中空吹塑成型:PE熔体流动速率要低,分子量分 布要宽,以保证制品表面光滑
热形变温度低 (102 ℃) 收缩率大
改性方法:
聚丙烯合金(与HDPE、乙丙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共混— —韧性、耐寒性、耐磨性) 填充聚丙烯(CaCO3、CaSO4、滑石粉等各种填料) 硬度、热形变温度、成型收缩率及线膨胀系数都有所改善
增强聚丙烯(玻璃纤维)
2.2聚丙烯 聚丙烯的增韧改性 常用乙丙橡胶作增韧剂:
•电负性较强的Cl-的引入:增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链的
刚性也增大;并赋予优良的阻燃性能
2.4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的物化性能
CH2-CH Cl
n
白色坚硬粉末或糊状,密度为1.35~1.45g/cm3; 力学性能: 与PE相比,其强度、刚度和硬度都比较高。 电性能——较好 极性聚合物——电绝缘性能不如聚烯烃 热稳定性差:Tg为80℃,Tm为160℃,140℃开始分解HCl PVC耐气侯变化性强于PE、PP,但长时间也发生降解,脱 出HCl,使制品变黄 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 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且不适用与芳香烃、
压制成型:硬板、鞋底等
2.4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常用的改性品种: 高聚合度聚氯乙烯

茂金属聚乙烯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的应用_孙东成

茂金属聚乙烯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的应用_孙东成

工业评述茂金属聚乙烯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的应用孙东成*王志沈家瑞(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茂金属聚乙烯(mP E)与通用塑料及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

关键词:茂金属聚乙烯聚合物共混改性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已成功合成了一系列的茂金属聚烯烃(m-PO),如,m-LDPE、m-LLDPE、m-U LDPE、m-H DPE、m-HMH DPE、m-iPP、m-sPP、m-sPS、m-COC、茂金属A-烯烃共聚物和热塑性弹性体等[1]。

其中茂金属聚乙烯近年已形成工业规模生产,其产品品种、牌号日渐增加,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本文拟重点综述mPE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的应用。

1mPE与通用塑料的共混改性mPE与通用塑料的共混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第一代mPE的分子质量窄、难加工的缺点而开展的共混改性,二是以POE作为增韧剂改性刚性通用塑料,提高刚性通用塑料的韧性或通过共混提高通用聚乙烯的性能。

采用mPE与传统PE共混的方法既简单、有效地解决了第一代mPE加工困难的问题,也弥补了传统PE膜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不足。

如,将少量(< 30%)的Exxon化学公司的Exceed系列mPE混入LLDPE中吹膜时,其冲击强度、穿刺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所提高。

Exceed系列mPE混入少量HDPE后,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比中密度聚乙烯(M DPE)薄膜更好。

随着加工设备的改进及新型m PE的开发,这类重点针对第一代mPE加工困难的问题而展开的共混研究已日渐减少。

越来越多的研究是关于POE增韧刚性PP的报道。

Da Silvi[2]研究了POE/PP共混体系并与POE/ EPDM共混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共混体系具有相似的结晶行为,因此,其机械性能相似;但POE/PP共混物较EPDM/PP共混物具有更低的转矩,因此,POE/PP共混物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

作为PP冲击改性剂,POE较EPDM具有明显的价格-性能优势。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改性聚丙烯(PP)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改性聚丙烯(PP)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改性聚丙烯(PP)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聚丙烯的性能以及聚合物共混改性的方法;了解标准试样的制备方法;了解并掌握简单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为毕业论文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聚丙烯(PP)的合成和应用可以追溯到上1950年,一位名叫Natta 教授成功地在实验室合成聚丙烯[1]。

大半个世纪过去,几代科研人员的投入大量精力,已经把聚丙烯从实验室产品开发成为富有功能的合成树脂的主导成员。

现今,聚丙烯是热塑性树脂中发展很成熟的种类之一。

我国对聚丙烯的基础性研究已有半个世纪,生产技术从催化剂的获得到聚合工艺的精进,以及新产品和新应用领域的开发都有很大进步,然而,同国外同行研究成绩相比,我国从聚丙烯产品的开发到应用均还存在差距,因此,聚丙烯领域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空间[2]。

聚丙烯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 组成五大通用塑料,其增长速度最快、开发潜力最大的一类树脂[3]。

聚丙烯作为热塑性树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并且价格低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制造等多个领域到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聚丙烯(PP)具有比重小、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成型加工容易、力学性能优异且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1],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生产和使用,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成为第二大塑料品种[2]。

聚丙烯的优点得以让其迅速发展,但同时聚丙烯的缺点却也限制了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比如聚丙烯强度不高、易老化、易燃、韧性差、耐寒性差、低温易脆断、成型收缩率大、抗蠕变性能差、制品尺寸稳定性差、易产生翘曲变形等等[3]。

因此,对聚丙烯的改性势在必行。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国内外就开始针对聚丙烯的缺点、对其如何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方式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提高了聚丙烯的性能,大大扩展了聚丙烯的应用范围[4-5]。

对聚丙烯的改性方法可划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有共聚、接枝、交联等,物理改性有共混、填充、增强等。

PP共混改性综述

PP共混改性综述

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改性原理及技术论文论文题目:PP共混改性的概述提交论文时间:2018年 12月5日目录第二章PP的共混改性 (4)1.改进PP耐低温冲击性 (4)1.1 PP/EPR、PP/EPDM (5)1.2 PP/SBS (5)1.3 PP/POE (6)1.4 PP/POE/PE (7)2.改进PP透明性 (9)2.1基体树脂的选用 (9)2.2成核剂的选用 (10)2.3成核剂用量的确定 (10)2.4其他助剂对透明性的影响 (11)2.5挤出工艺温度的影响 (11)2.6聚丙烯透明改性后的典型性能分析 (12)3. 改进PP着色性 (12)3.1工艺路线确定 (12)3.2结果与讨论 (13)4. 改进PP亲水性 (13)4.1 亲水助剂 (14)4.2 共混体系相容性 (14)4.3 其它工艺条件 (15)4.4 共混对聚丙烯其它性能的影响 (15)5. 改进PP抗静电性 (15)5.1实验试剂 (16)5.2核一壳结构聚苯胺粉末的制备 (16)5.3聚丙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 (16)5.4测试 (16)5.5 结果与讨论 (16)参考文献 (17)第二章PP的共混改性聚丙烯 ( PP)是由丙烯聚合而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由于其原料丰富, 合成工艺比较简单, 与其他通用热塑性塑料相比, PP 具有相对密度小、价格低, 并有突出的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 近年来发展迅速。

它是通用热塑性塑料中增长最快的品种, 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成为塑料中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 但聚丙烯也存在低温脆性、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成型收缩率大、易老化、耐温性差等缺点。

为了长期使用并扩大应用范围, 需对聚丙烯塑料进行改性。

PP改性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法(共聚、交联、接枝)和物理法(填充和共混)。

国外对接枝等化学改性法研究较多,而且总的来说,化学改性法难度大,对经济技术等要求较高,所生产的树脂牌号较少,满足不了工业上对材料的高抗冲需求,而共混法工艺简单,经济实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聚乙烯共混改性

聚乙烯共混改性

聚乙烯共混改性一摘要:聚乙烯是最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产量居各种塑料首位。

聚乙烯(PE)是由乙烯聚合而得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乙烯分子仅含有C、H两种元素,所以是非极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酸、碱以及耐极性化学物质腐蚀的性质。

聚乙烯(PE)树脂是以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聚乙烯的分子是长链线形结构或支链结构,为典型的结晶聚合物。

在固体状态下,结晶部分与无定形部分共存。

结晶度视加工条件和原处理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密度越高结晶度就越大。

LDPE 结晶度通常为 55%~65%,HDPE 结晶度为 80%~90%。

PE 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但其表面呈惰性和非极性,造成印刷性、染色性、亲水性、粘合性、抗静电性能及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较差,而且其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及耐热等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通过改性来提高其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

其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电气性质和加工性质优良,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包装、汽车、建筑以及家用电器等方面。

也作为泡沫塑料广泛用于绝热保温、包装和民用等各领域。

但是,这些材料都是一次性使用,且质轻、体积大、难降解,用后即弃于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有效合理地回收利用废旧泡沫塑料就显得日益重要。

聚乙烯的改性目标聚乙烯的下述缺点影响它的使用,是改性的主要目标。

(1)软化点低。

低压聚乙烯熔点约为Ig0'C。

高压聚乙烯熔点仅高于 0℃,因此聚乙烯的使用温度常低于10 0℃。

(2)J强度不高。

聚乙烯抗张强度一般小于30M Pa.大太低于尼龙6、尼龙66、聚甲醛等工程塑料。

(3)易发生应力开裂。

(4)耐大气老化性能差。

(5)非极性,不易染色、印刷等(6)不阻燃、极易燃烧。

⊙根据密度的不同低密度聚乙烯(LDPE)-其密度范围是0.91∽0.94g∕cm^³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密度范围是0.94∽0.99g∕cm^³中密度聚乙烯(MDPE)其密度范围是0.92∽0.95g∕cm^³⊙根据乙烯单体聚合时的压力低压聚乙烯—压力0.1∽1.5MPa 中压聚乙烯—1.5∽8 MPa 高压聚乙烯压力为150∽250MPa二、PE共混改性的机理(1)有机增韧理论:在塑料技术发展过程中,使用橡胶粒子与塑料进行共混改性即使有机粒子一弹性体作为增韧性,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产生出SBS等一人批新材料,已经在工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如弹性鞋底材料、虽然获得理想的韧性却损害了复合材料宝贵的刚性和强度,劣化了加T流动性和耐热变形性,提高了成本,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2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第2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2017/7/5
7
2.1.5 聚合物共混物的分类 2.1.5.1 按共混物形态分类
均相体系和两相体系,其中,两相体系又可分为 “海-岛结构” 两相体系和“海-海结构”两相体系。 “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在聚合物共混物中是普遍存在 的。工业应用的绝大多数聚合物共混物都属“海-岛结 构”两相体系。 “海-海结构”两相体系,可见诸于聚合物互穿网络 (IPN)之中。此外,机械共混亦可得到具有“海-海 结构”的共混物。
2017/7/5
4
2.1.4 关于相容性的基本概念


2.1.4.1 完全相容,部分相容与不相容
相容性,是指共混物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 均匀材料的能力。不同聚合物对之间相互容纳的能力, 是有着很悬殊的差别的。某些聚合物对之间,可以具 有极好的相容性;而另一些聚合物对之间则只有有限 的相容性;还有一些聚合物对之间几乎没有相容性。 由此,可按相容的程度划分为完全相容、部分相容和 不相容。相应的聚合物对,可分别称为完全相容体系、 部分相容体系和不相容体系。
2017/7/5
25
2.2.4.4 黏度比、剪切应力及界面张力的综合影响

(1) 黏度比λ与分散相粒径的关系
2017/7/5
26
2.2.4.5 其它因素的影响
如前所述,共混组分的熔体黏度及两相间的黏度 比对共混物的形态有重要影响。而聚合物的熔体黏度 是受到熔融温度的影响的,这就使得共混过程中的加 工温度可以通过影响熔体黏度,进而影响聚合物共混 物的形态。共混物的形态,还与共混组分之间的相容 性密切相关。完全相容的聚合物对,可形成均相共混 体系;部分相容的聚合物对,则可形成两相体系。
2017/7/5
17
2017/7/5

常用塑料的概念及回收利用 (1)

常用塑料的概念及回收利用 (1)

一、常用塑料的概况1、GPPS:聚苯乙烯,俗称硬胶。

中文学名通用聚苯乙烯,主要用途:灯罩、仪器罩壳、玩具、磁带盒等。

2、HIPS:高冲击聚苯乙烯,也叫改苯。

主要用途:日用品、电器零件、玩具。

如空调外壳、冰箱部件、卷线盘、包装用吸塑片、影片盘等。

电视机壳、电脑键盘。

3、PP聚丙烯,又称白折胶,主要用于汽车包装、拉丝、日用品、无具,如汽车保险械、仪表台、轮罩、编织袋、箱包、涂料桶、摩托车脚踏板、一次性杯子、薄膜等,洗衣机桶。

4、PE聚乙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主要用于包装、建材、水桶、玩具,如:薄膜、塑料管、沙滩椅、塑料板凳、周转箱、电缆等。

低密度聚乙烯主要用于薄膜、包装胶带、电线等,高密度聚乙烯又称低压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又称高压乙烯(LDPE)。

5、EV A乙烯一乙酸乙烯,俗橡皮胶,主要用于鞋底、薄膜、极片、通管、日用品。

6、ABS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主要用于电器外壳、日用品、高级玩具、运动用品,如电脑壳、摩托车前后罩,电瓶壳,电话机等。

7、PA6尼龙单6,聚酰胺,主要用于轴承、齿轮、油管、容器,如水泵壳体、汽车门把手,增强尼龙还可以做发动机壳体。

8、PA66尼龙双6,聚酰胺66,主要用于机械、汽车、化工电器装置。

9、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俗称有机玻璃,也叫亚克力,主要用于透明装饰材料,灯罩,汽车挡风玻璃,仪器表壳。

如:汽车前后灯壳,挡风玻璃,公交车窗玻璃,透明隔板等。

10、PC聚碳酸脂,俗称防弹胶,主要用于高冲击透明件,高强度及耐冲击的零件,如桶装矿泉水瓶、高级防碎杯子、光盘、汽车前挡风玻璃、汽车灯壳等。

11、AS(SAN)丙烯腈一苯乙烯,主要用于透明器皿,透明家庭电器用品等。

12、PET聚对苯二甲基乙二醇酯,俗称涤纶,主要用于食品、药品、无毒无菌的包装材料、录音带、电脑胶片、轴承、链条,如:食品油瓶、矿泉水及饮料瓶,化妆瓶,电器连接器,电容器外壳,电视机配件等。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作者:赵艳张滨茹杨伟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29期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在工农业中应用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塑料是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PP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应该有良好的韧性。

因此对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开展改性研究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前言众所周知,PP和PE是重要的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但脆性和低温抗冲击性能差。

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化学性、耐低温性和良好的加工流动性等特点,但耐热性差、耐大气老化性能差以及易应力开裂等缺点也相当突出。

因此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改性研究已经成为目前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的共混改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1 聚烯烃概述1.1 聚丙烯聚丙烯(即)是非常重要的廉价通用高分子材料,它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广泛用于薄膜、管材、板材、注射产品及中空制品中。

聚丙烯相对低的价格和适宜的特性提高了它的市场效能,不仅用做其他材料的替代物,而且也不断地开发出一些新的应用[1]。

1.2 聚乙烯聚乙烯工艺化已有60多年的历史,聚乙烯现在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品种繁多的最重要的合成树脂之一。

其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现在已能生产各种类型和品级的聚乙烯树脂,可以做成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系列制品。

在满足最终用途的前提下,与其他聚合物和非聚合物材料相比,聚乙烯树脂以其价廉质优而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已发展成生产量大、用途宽广的最重要的一类通用树脂。

2 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方法2.1 塑料增韧PP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改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低廉。

PVC的共混增韧改性

PVC的共混增韧改性

第20卷第6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o l.20,N o.6 2004年11月POLYM ER M AT 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 v.2004PVC的共混增韧改性何 洋,梁国正,於秋霞,任鹏刚,宫兆合(西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72)摘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PV C共混增韧的各种方法,并对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聚氯乙烯;共混;增韧改性中图分类号:T Q3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55(2004)06-0006-05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通用塑料,也是目前仅次于聚乙烯(PE)的第二大树脂品种。

但因其韧性差、缺口冲击强度低、耐热性差、加工流变行为不佳、增塑作用不稳定等缺点制约了其在性能要求较高领域的发展,为了扩大PVC的应用领域,使PVC树脂高性能化,各种增强增韧、共混改性的研究十分活跃[1,2]。

尤其是对PVC的增韧改性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PVC的增韧改性可以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大类[3]。

化学改性主要是通过分子设计在PV C的分子链上接枝或共聚引入柔性链段,从而达到增韧目的。

物理改性主要是共混。

聚合物必须具有一定的相容性是共混改性的前提。

按共混物的不同可以将共混增韧改性分为两大类:弹性体增韧改性和非弹性体增韧改性。

此外,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纳米增韧,自增强增韧也是研究的热点。

1 弹性体增韧改性1.1 弹性体增韧改性机理弹性体增韧改性PVC的理论较多,主要有网络增韧机理和“海-岛”增韧机理两种[4,5]。

1.1.1 网络增韧机理:一种是由于弹性体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将PVC初级粒子包围在中央,受冲击时,弹性体网络可以起到传递、分散、缓冲和吸收能量的作用,避免局部应力集中产生裂缝。

而且弹性体很高的断裂延伸率可引发银纹和剪切带吸收能量使材料不会轻易被冲击破坏而达到增韧目的。

另一种是弹性体和PVC为双连续相,在材料中共同构成线形互穿网络(IPN),在外力作用下,网络发生大形变,吸收外界能量,起到增韧作用。

尼龙6 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6 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1999-09-15。

作者简介:钟明强,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尼龙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钟明强 刘俊华(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杭州,310014) 摘要: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用聚乙烯、聚丙烯、PVDF 、PAR 、PET 、PVOH 、ABS 、PC 、PPO 、SAN 、弹性体、TLCP 等改性尼龙6的系列方法、研究成果及其性能,并提出了反应挤出共混改性和无机纳米材料改性尼龙6的设想。

关键词: 尼龙6 共混改性 进展 述评 尼龙6(PA6)具有力学性能优良、耐磨、自润滑、耐油及耐弱酸弱碱等优良的综合性能。

但因其极性强、吸水性大、尺寸稳定性差、抗蠕变性差,不宜在高于80℃、潮湿及高负荷下长期使用。

提高PA6性能的方法包括共聚、共混、填充、增强、分子复合等手段,其中共混改性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方法之一,并以其投资小、见效快、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

PA6可以与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弹性体、液晶高分子等材料共混改性。

1 与通用塑料共混111 PA6/PE PA6属极性高聚物,而PE 属非极性高聚物,PE 的掺入有利于降低PA6的吸湿性,但两者不具有热力学相容性,必须加入相容剂或通过机械共混的强烈剪切作用才能得到满意的共混效果。

B.J urkowski [1]等用静态混合器熔融共混PA6/LDPE 。

通过热力学方法测试表明,试样在结构上可达到分子水平分布,说明静态混合器熔融共混能实现机械增容,使分散相非常细微[2]。

Kang Yeol Park [3]等研究了LDPE 接枝HI (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共聚物与PA6的熔融共混体系。

测试表明在熔融共混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态分析进一步表明用HI 官能化LDPE 使PA6/LDPE -g -HI 分散相颗粒比PA6/LDPE 的细,PA6/LDPE -g -HI (50/50)相间存在有连接点。

PVCABS合金配方设计

PVCABS合金配方设计

聚氯乙烯(PVC)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是经通用塑料PVC和塑料ABS共混改性而成的一种新型高分子合金材料,它不仅具有冲击强度高、耐热性好、易于成型加工等PVC所欠缺的优点,而且阻燃性能良好。

但PVC/ABS合金成本较高,不利于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轻工家电和建筑等行业。

无机填料是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很好的方法,选用粒状的碳酸钙(CaCO3)和片状的滑石粉(Talc)加入PVC/ABS合金中,在保证各性能的同时最大幅度地降低其成本。

CaCO3的加入可以较好地减缓PVC/ABS合金的冲击性能的下降, Talc 可以大幅度的提高PVC/ABS合金的维卡软化温度。

综合两者,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选取CaCO3和Talc总的份数为70份,通过CaCO3和Talc不同份数的复配,力图获得成本低廉、缺口冲击强度高、拉伸强度好和耐热性优良的PVC/ABS合金。

试验配方:PVC-SG5型树脂, 100份;ABS, 75份;复合稳定剂, 4份;聚乙烯蜡, 1.0份;硬脂酸钙, 2份;CaCO3和Talc 为变量。

pp增韧及pp、pe共混

pp增韧及pp、pe共混

PE/PP共混改性研究摘要: PE 增韧P P 的效果取决于共混物中PE 的用量, 当PE 质量分数达到25%~40 %时,共混物既有良好的韧性和拉伸强度,又有较好的加工性能.使用橡胶或者热望性弹性体与PP共混增韧效果最为明显。

但由于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加,体系在冲击强度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刚性等性能的损失。

此外,还就近年发展起来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研究工作进展和机理研究情况作了介绍。

关量词: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聚丙烯(PP)是通用热塑性树脂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PP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有着优异的综合性能。

而其亟待克服的最为突出的缺点是它的缺口敏感性显著,即缺口冲击强度较低,尤其在低温时更为突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增韧。

PP共混增韧方法以其效果显著、工业化投资少且迅速易行等特点而广为应用。

共混增韧改性是指用其他塑料或弹性体等作为改性剂与PP共混,以此改善PP的韧性。

常用的改性材料主要分为塑料、橡胶或弹性体以及无机刚性粒子等几类.1。

塑料增韧PP体系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较为低廉。

应用较多的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I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聚酰胺(PA)等。

但由于他们与PP的不相容性,要使体系达到较高的韧性往往需要加大改性剂用量或添加相容剂。

1.1PP/聚乙烯(PE)1.1.1 高密度聚乙烯结构、性能及应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在每1000个碳原子中含有不多于5个支链的线型分子所组成的聚合物.在所有各类聚乙烯中,HDPE的模量最高,渗透性最小,有利于制成中型或大型的装运液体的容器。

HDPE的渗透率低,耐腐蚀,并具有良好的刚度,使其适于作管材.HDPE良好的拉伸强度使其适于制作短期载重用膜,如购物袋等。

HDPE良好的劲度、耐久性和质轻的特性,适于制作商业和运输业常用的周转箱、码垛托盘和提桶及药品瓶、化妆品瓶和一般容器,也可用以制作玩具。

POE与HDPE对PP的协同增韧改性

POE与HDPE对PP的协同增韧改性

1. 前言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纯PP存在低温脆性高、成型收缩率大、缺口敏感度高及缺口冲击强度低等缺点,限制了PP的进一步推广应用[1,2]。

为了改善PP性能上的不足,国内外对PP进行了大量的增韧改性研究,在共混改性和多相共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3]。

对PP的增韧改性可以通过共混改性[4]、共聚改性与添加成核剂来实现[5,6],近年来共混改性和填充增韧改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7]。

但单纯加入改性材料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刚性[8,9],如在PP中加入高密度聚乙烯(HDPE)可使PP在保持一定强度的前提下提高PP的低温抗冲击强度[10],但因HDPE与PP的相容性有限,两者间的界面粘附较弱,使HDPE/PP混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通过添加相容剂有助于改善HDPE/PP的相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共混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及综合力学POE与HDPE对PP的协同增韧改性苏羽航1,3林渊智1,2林爱琴1,2陈美燕1(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2.食品软塑包装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福州市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摘要:以两种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三种聚烯烃弹性体(POE)为增韧剂,对聚丙烯(PP)进行共混改性,探讨增韧剂结构和含量对PP韧性和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佳混合比。

实验发现:POE和HDPE有增韧效果,POE的效果优于HDPE;但降低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

当POE:HDPE:PP为25:15:60时,三元复合体系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为74.21KJ•m-2,较纯PP提高了13倍。

关键词: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烯烃弹性体增韧改性Toughening modification of PP by POE/HDPESu Yuhang1,2Lin Yuanzhi1,2Lin Aiqin1,3Chen Meiyan1(1.Fuqing Branch of Fujing Normal University;2.Fuji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of Soft Plastic Packaging Technology for Food;3.Technical Creation Center for Packaging Engineering in Fuzhou)Abstract:Two kinds of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and three kinds of polyolefin elastomer (POE) as toughening agent were blended with polypropylene (PP) for toughening. The effects of the structureand content of modifiers on the modification were studi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blend content ratio. Itis found that the toughening effect of POE was better than HDPE while the melt mass flow rate(MFR) de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toughening agent. When POE:HDPE:PP was 25:15:60, thenotch impact strength of simply supported beams in ASP system was 74.21kJ•m-2, which was 13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PP.Keywords:Polypropylen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olefin elastomer Toughening modification性能。

PP-EPR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PP-EPR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PP-EPR共混体系的相容性PP/EPR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摘要:利用橡胶类聚合物二元乙丙(EPR)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是PP常用的增韧改性手段。

共混体系中PP连续相与EPR橡胶相分散成具有良好相界面作用的“海-岛”结构,EPR对PP的增韧机理主要是“银纹-剪切带屈服”理论。

虽然EPR与PP都含有丙基,根据相似相容性原理,它们之间应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但是在实际的共混中,EPR在基体PP中的分散状态还要取决于共混的工艺条件。

在相同的共混组成条件下,当PP与EPR具有相近的熔融粘度时,所制得共混物的形态结构较均匀。

在PP/EPR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后,部分DOP分散在PP/EPR两相界面上,可以降低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而使共混物的强度降低;另外加入第三组份PE后的三元共混物,可以通过控制PP、EPR、PE的含量,使EPR起到PP和PE的相容剂的作用,使体系形成一种特殊的“核-壳”结构。

关键词:聚丙烯二元乙丙橡胶共混增韧相容性聚丙烯(PP)是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的通用塑料。

与其他通用热塑性塑料相比,PP 具有密度小、力学性能优良、且易于加工,热变形温度高,价格低等优点,但纯PP脆性比较高,且韧性差,限制了PP的在某些方面的应用。

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要求,提高PP的韧性成为必要。

PP的增韧改性主要有共聚改性、共混改性及添加成核剂等方法。

其中共混改性是PP常用的增韧改性手段。

按共混物组成可分为塑-塑共混及塑-橡共混体系,塑-塑共混体系中较常见的是PP/ HDPE(高密度聚乙烯)、PP/ LDPE(低密度聚乙烯)、PP/ PA(尼龙)等体系,塑-橡共混体系有PP/EPR(乙丙橡胶)、PP/EPDM(三元乙丙橡胶)、PP/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PP/BR(顺丁橡胶)和PP/IBR(聚异丁烯)等。

PP还可以形成PP/EPR/PE三元共混体系,体系中某些共混改性剂对改善PP的脆化温度有协同效应,因而表现为三元共混体系的抗冲击性能及其他各项力学性能均优于二元体系。

聚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相容性改善方法综述

聚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相容性改善方法综述
Ab s t r a c t : T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t h e p r o p e  ̄i e s o f p o l y me r ma t e ia r l s t h r o u g h b l e n d i n g mo d i i f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o n e o f t h e i mp o r t a n t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s o f
Ke y wo r d s : p o l y s t y r e n e ;h i g h d e n s i t y p o l y e t h y l e n e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mo d i ic f a t i o n
为 充 分利 用现 有资 源 改善 高分 子材 料 的性能 ,拓 展 高分 _ f 材 料 的应 用 领域 , 目前有 关 聚合物 共 混改 性与 合金 化 的研 究变 得越 来 越活 跃 。聚 苯 乙烯 ( P s ) 和 高 密度 聚 乙烯 ( H D P E ) 作 为通 用塑 料 广 泛 应用 于 多个 行业 。P S具有 良好 的刚性 和 成型 加工 性 ,但是 其极 性 较弱 ,机 械 强度 低 ,脆性 大 等特 点 ,与其 他 聚合 物的 相容 性较 差 。H D P E 具有 良好 的化 学稳 定性 ,但 其 抗冲 击性 能不 高 ,耐环 境 应力 开裂 性较 差 ,受 热 易变 形 ,不适 宜作 为 结构材 料 使用 。若 将P S和 H DP E进行 简 单共混 ,因其相 容 性极 差 ,基本 没有 实 用 价 值 。然而 随 着包 含 P s和 H D P E在 内 的大量 塑料 回收 综 合利 用 技 术 的不 断发 展 , 可 实 现废 旧 P S和 HD P E的 改性 与合 金化 处理 , 制 成具 有优 异 力学 性能 的 复合 材料 ,满 足轨 道 交通 轨枕 等结 构材 料 的 需要 。其 中提 高 P S与 H D P E 的相 容 性研 究成 为关 键 问题 。 本文 从非 反应 性 共混 和反 应性 共混 两方 面 ,结 合挤 出共 混 设 备对 材料 聚集 态结 构 、分 散混 合状 况 及力 学性 能与 相容 剂应 用 等方 面 综 述 了 国 内外 多种改 善 聚合物 相 容性 技术 在 P S / H DP E 不 相容 共 混 体 系 中的应 用 。

高分子材料改性综述

高分子材料改性综述

高分子材料改性综述在当今的社会中,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 是现代工业和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由于材料单体的种类有限, 而且材料单体的单一的某的些性能比较差, 不符合人们所求, 所以要对其材料经行改性。

所谓的改性是通过物理, 机械和化学等作用使搞分子材料原有的性能得到改善。

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即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在终多的改性方法中, 共混改性是最简单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他可以在各种加工设备中完成, 通过共混改性可以使高分子材料得到比较好的性能上的提升。

并且是现在应用最广的改性方法之一。

化学改性可以赋予高分子材料更好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现在常用的有无轨共聚, 交替共聚, 嵌段共聚, 接枝共聚, 交联和互穿聚合物网络等技术, 化学改性能得更高的性能比物理改性, 但化学改性比物理改性的成本一般会更高, 而且工艺过程更复杂, 设备的要求更高。

还有填充与纤维增强改性, 表面改性, 共挤出复合改性, 对于公挤出复合改性一般用于管材等应用会比较多一高分子的共混改性高分子共混改性的目的和作用有: 1可以从各高分子组分的性能中取长补短, 获得更优越的性能的材料, 2还可以改善其高分子的加工性能。

3或者还可以制备新型的高分子材料, 聚烯烃与壳聚糖共混可以获得抗菌功能的材料。

4还可以使一些材料原本比较贵, 通过改性在不降低其原有的材料性能上可以使材料的成本更低。

在高分子的改性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材料共混时他们的相容性, , 两种高分子能否相容就取决他们共混工程的自由能的变化, △Gm=△Hm-T△Sm≤0由于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共混的过程熵变化很小, 如果高分子之间不存在特殊的相互作用, 共混过程通常是吸热过程, 也就是△Hm>0,因此绝大多的高分子共混时不能达到分子水平的共混,因此要他们自由相容是很困难的,这样我们就要借助其他方法来使他们相容,如增容剂.增溶剂是能使不相容的两种高分子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稳定的共混物.增容剂大体可以分为反应型和非反应型的.反应型指共混时伴随化学反应与共混组分生成化学键,而非反应型只是起到乳化剂的分散作用,可以降低其相界面的张力,从而达到增容的目的.非反应型的有A-X-B,A-C.D-B.C-D等其中A-X-B具有A,B两种链段的嵌物, A-X-B型可以对多种共聚物增容.对于非反应型的增容剂: 1嵌段共聚物比接枝共聚物更有效2,二嵌段共聚物优于三段的.3接枝共聚物增容效果优于星型和三嵌段.4当共聚物的链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或等于其均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效果比较好,反应型增容剂,有高分子和低分子两种,对于所有的低分子都是反应型,而高分子有反应型和非反应型增容剂.反应型增容剂主要是有一些可以与共混组分反应的官能团的共聚物,他们适合相容性差的又带有反应官能团的高分子之间的增容.反应增容剂对于他们参加反应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 1反应性曾容剂与共混高分子组分反应而增容, 2使共混高分子先有官能团在凭借他们相互反应而增容。

EVA改性通用塑料简介

EVA改性通用塑料简介

EVA改性通用塑料简介(2008-01-06 17:15:43)EVA改性通用塑料简介EVA即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实际上是一种橡胶状态共聚物,自60年代以来发展非常迅速,一直垄断着乙烯共聚物市场。

近年来除美国EVA产量有所下降外,世界各国EVA生产都在不断发展。

国外对EVA的需求量很大,其产量以年均3.3%的速度递增。

EVA主要应用于包装、电线和电缆绝缘、涂覆和混料,以及作为浓色母料的载体树脂。

未改性的塑料树脂由于自身结构特点的局限,导致了产品性能的应用范围以及在加工成型等方面必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目前单一的未改性塑料树脂应用范围呈缩小的趋势。

利用各种助剂对树脂进行适当的改性,可拓宽树脂的原有特性的应用空间,还可以改进混合物料的总体性能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制品。

由于EVA具有良好的挠曲性、柔韧性、弹性、耐候性、耐应力开裂性和粘接性能,主要用作聚合物的抗冲改性剂,还可以和多种助剂协调使用,改善聚合物流变性、加工性,提高聚合物制品的综合性能。

乙酸乙烯(VAe)含量低的EVA有一定的结晶度。

通常用于共混改性的EVA,要求结晶度低,所以应该采用乙酸乙烯含量为40%-70%的EVA。

本文简要介绍几种通用树脂与EVA的共混改性的发展情况。

1 PE/EVA共混物聚乙烯(PE)是世界塑料品种中产量最大的,约占世界塑料总量的30%强。

而且PE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室温下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能耐酸、碱、盐等的腐蚀,脆性温度低,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而且加工性能好,质轻价廉,因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替代PVC,用于制造洗衣机、抽油烟机、吸尘器等所需的波纹管。

但是纯聚乙烯软化点低、强度不高、耐大气老化性能差、易应力开裂,这些不足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

为了提高制品的屈挠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可用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弹性体对PE进行共混改性。

采用EVA共混改性的PE/EVA共混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加工性、透气性和印刷性,用途较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LDPE中掺入HDPE增加了密度,降低了药品渗透性,也降低了 透气性和透汽性。此外,上述共混聚乙烯的刚性较好,刚性对 于生产包装薄膜、容器是必须具备的性质。由于刚性和强度的 提高,包装薄膜的厚度可减少一半,因而降低成本。
4.不同密度的聚乙烯共混可使熔化区加宽,而当熔融物料冷却时, 又可延缓结晶,这使发泡过程更易进行,对聚乙烯泡沫塑料的 制取很有价值。控制不同密度聚乙烯的共混比例,就能够获得 多种性功能的泡沫塑料。当低密度聚乙烯的加入量越多,泡沫 塑料就越柔软(如下表)
• 2.PE/EVA中EVA比例增加所 产生的改性效果如右图。
1.4-EVA含VAc18%(重量),熔体指数146 2.5-EVA含VAc28%,熔体指数147, 3.6-EVA含VAc28%,熔体指数49
• 由图我们可以看出:PE/EVA共 混物熔体流动性随EVA含量的 变化显示有极大值和极小值的
聚乙烯应用领域
• LDPE 50%以上用途用于薄膜。 • LDPE主要用于制造农用膜、地膜,另外少部分
用于各种轻、重包装膜,如食品袋、货物袋、工 业重包装袋、复合薄膜或编织内衬、涂层、各种 管材、电线绝缘层等。 • HDPE 主要用于注射、吹塑制品,鱼网丝。 • HDPE的出现,大大开拓了聚乙烯的用途,不仅 用于薄膜和包装,还用于中空吹塑和注塑容器、 鱼网丝、管材、机械零件、代木产品等等。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用于工程塑料,加工困难。
• 电绝缘性能良好,不受温度和频率的影响(不 含极性基团)。
• 力学性能 聚乙烯的品种不同性能有所差别, HDPE的熔点、拉伸强度及硬度较高,而LDPE的断 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较高,韧性稍好。
• 热 性 能 , Tm=110-135℃, 最 高 使 用 温 度 : ≯100℃,最低使用温度≮-70℃,着火温度340℃,
• Zieger-Natta引发体系
• 茂金属引发体系
☆根据聚合压力的高低曾经是聚乙烯分类的主要方法, 因为聚合方法,即聚合压力的高低,与聚乙烯的类别 存在一一对应的联系,如高压低密度,但现在这种对 应的联系已不存在。如LLDPE既可在低压条件下生产, 也可在高压条件下生产,且同一装置能生产LLDPE、 也能生产LDPE和HDPE,因此,根据聚合压力的分类 方法已经不实用了。
由上图可知:含氯较少的氯化聚乙烯,其性质与聚乙烯相近。随氯 含量增加,氯化聚乙烯柔软性增加而成为胶状物质,所以氯化聚乙 烯可以是硬塑料,也可以是软弹性体。通常生产氯化聚乙烯是氯含 量为30%~40%的非结晶或微结晶的橡胶类物质。这种拉伸特性与 氯含量的关系如下:
从图中可以 看出当CPE中氯含量 为45%、55%时,它与HDPE相 容性较好,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基 本与HDPE相同。
3.
右上图表明了PA在HDPE中的含量及形
HDPE/PA中PA含量及形状 对其阻隔性的影响(相对值
状对该共混物阻隔性的影响。可以看到,)
随 PA 含 量 的 增 加 和 PA 分 散 相 的 层 化 , ○ - 粒状分散体系 △ - 层状
HDPE/PA共混物的阻隔性明显提高。。 分散体系
• 4. 右上图为给出在一定的剪切速 率γ下,两种聚合物组分粘度与温 度的关系,根据该图可选择恰当的 加工温度。可以看到一定剪切速率 下,PA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快速 降低,而HDPE的粘度随温度升高, 基本保持不变。两条曲线的交点左 侧,PA的粘度比HDPE的要高,比 较适合制备阻隔性良好的 HDPE/PA共混物。
茂金属引发剂相对传统引发剂有三个主要特征:
(1)单活性中心优势,可合成极均一的均聚物和共 聚物,分子量分布和组成分布窄; (2)单体选择和立体选择优势,能使α-烯烃单体聚 合,且生成立构规整度极高的等规或间规聚合物; (3)可以控制聚合物中乙烯基的不饱和度。
茂金属材料可以通过气相法、溶液法和本体法工 艺得到。目前主要茂金属聚乙烯是mLLDPE、和 mHDPE。
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共混
• 1.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共 聚物(EVA:是乙烯和醋酸乙
烯的无规共聚物,目前采用高压法, 按游离基反应历程进行聚合,一般 工艺条件为29MPa~39MPa、90 ℃并以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为引
发剂。)的共混物具有优良的 柔韧性、加工性,较好的透 气性和印刷性,受到广泛重 视。
低压HDPE 高压LDPE LLDPE
mLLDPE
LCBPE
图2 各类PE链结构的示意图
LCBPE是Dow Plastics采用单活性中心引发体系生产的长链支化聚乙烯 (Long—Chain Branched PE)。
聚乙烯的缺点
1.软化点低。HDPE熔点约为130 ℃,LDPE熔点仅 稍高于100 ℃,因此聚乙烯的使用温度常低于100 ℃,若承受载荷,使用温度则更低。
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
1.LDPE较柔软,但因强度及气密性较差不适宜制取各种 容器和齿轮、轴承等零部件;另一方面HDPE硬度大, 缺乏柔嫩性不宜制取薄膜等软制品。将两种密度聚乙烯 共混可制得软硬适中的聚乙烯材料,从而适应更广泛的 用途。
2.由下表可以看出两种密度不同的聚乙烯按各种比例得到 的一系列中间性能的共混物额物理性能和药品渗透性。
聚乙烯与聚酰胺的共混
1. HDPE与PA的共混,可以提高HDPE对 氧及烃类溶剂的阻隔性。
2. HDPE/PA共混体系要具有良好阻隔性, 其 PA 必 须 以 层 状 分 散 于 HDPE 中 。 为 获 得理想阻隔性形态的HDPE/PA共混物, 必 须 保 证 加 工 温 度 下 PA 熔 体 粘 度 大 于 HDPE。
• ULDPE作为添加剂,可改善薄膜的抗冲击强度、 抗撕裂强度、柔软性、低温热封口性能。
茂金属聚烯烃
茂金属是指过渡金属与环戊二烯(Cp)相连所形成 的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现在研究配位体的范围已扩大 到茚环与芴环。常用的金属是锆、钛、铪。助催化剂( 共引发剂)为甲基铝氧烷(MAO)。现在开发应用的 茂金属催化剂有三种基本结构:普通茂金属结构、桥链 茂金属结构和限定几何构型茂金属结构。以茂金属作为 催化剂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茂金属材料。
聚乙烯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
1. 聚乙烯大量用于生产包装、装饰薄膜, 但其印刷性不良,因此要设法提高聚乙烯 与油墨的粘结力。提高聚乙烯印刷性的措 施有:
(1)用硫酸、铬酸的高浓度水溶液浸 渍聚合物表面,由于酸的氧化作用使聚合 物表面生成羧基等极性基团。
(2)用热空气和火焰加热氧化聚合物 表面。
(3)电晕放电处理聚合物表面。 (4)聚合物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7. 介绍一种用于与HDPE共混生产阻隔性聚合物共混物的PA: 美国Du Pont公司生产的SELAR-RB,它实际上是一类加有增 容剂的特殊的PA。
8. 下表是HDPE/SELAR-RB共混物的透氧性数据。可以看到, 单一HDPE的透氧系数很大,而含15%RB421时,共混物的透 氧系数最小,阻氧性能最好。此外,表格也反映了,RB的规格 不同,透氧系数和对HDPE阻氧性提高的倍数也不同。(如含 15%RB300和含15%RB421的透氧性数据对比)
特殊现象,这是由于两组份共
有的乙烯基间的部分相容以及
乙烯基与醋酸乙烯基的部分分
离,因而导致的特殊混合形态 所致。例如HDPE/EVA中若 EVA占10%和70%时,流动性 出现极大值,而EVA占30%和 90%时流动性出现极小值。所 用EVA的熔体指数越高,这种 出现极值的倾向越显著,但VAc 在EVA中含量对此现象无显著 影响。
• 5. 这类阻隔性能突出的共混物,目 前已在农药、食品、燃料(汽油、 煤油)、各种化学品的包装容器制 造上采用。
PA及HDPE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6. 下表是HDPE/PA制的容器与其他塑料制品的容器 对溶剂的阻隔性数据。可以看到HDPE/PA制的容器 和多层(EVOH)制的容器对溶剂的阻隔性非常理想; PAN制的容器,和单一使用HDPE制的容器,阻隔性 能较差;PVC制的容器对溶剂阻隔性最差。
•对HDPE/EVA共混物力学 性能与共混组成关系的测 定结果如下:
拉伸测试数据处理
冲击测试数据处理
相容性分析
聚乙烯与氯化聚乙烯的共混
• 1.将氯化聚乙烯(CPE)掺入聚乙烯可以改进聚乙烯的印刷性、 耐燃性和韧性。
• 2.氯化聚乙烯的特性随原料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分子 支化度及氯化聚乙烯氯含量、氯原子在大分子链上的分度以及剩 余结晶度等因素而不同,下表指出各种氯化聚乙烯的性能及用途。
根据密度的不同
低密度聚乙烯(LDP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 其密度范围是0.91~0.94g/cm3
高密度聚乙烯(HDP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 其密度范围为0.94~0.99g/cm3
中密度聚乙烯(MDPE) Middle Density Polyethylene
• LLDPE主要用于吹塑薄膜、编织袋、管材、中空 制品、复合薄膜及交联发泡制品,还可与一些橡 胶或其他塑料(如LDPE、HDPE、PP等)进行 掺混。
• VLDPE目前可以代替热塑性聚氨酯、EVA做管、 瓶、桶内衬、密封件、垫圈、电缆、玩具等;还 可代替聚氯乙烯作医用软管、热收缩膜、拉伸包 装膜等。也可以作为抗冲击改性剂,提高其他材 料的抗冲击、耐穿刺和柔韧性。
HDPE/CPE的屈服强度与共混 比例及CPE中氯含量的关系 如下图: 由图可见,采用CPE含氯 量较高者作为HDPE的改 性剂时效果较好。
CPE具有优良的耐燃性, 所以将其掺入PE可以提高 后者耐燃性,若同时加入 三氧化二锑,则耐燃改性 的效果更显著。
HDPE/CPE共混物的屈服强度
1-CPE-5Βιβλιοθήκη 2-CPE-45 3-CPE-30,35,40
2.强度不高。聚乙烯拉伸强度一般小于30MPa大大 低于尼龙6、尼龙66,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