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之我见
作者:鲍金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第02期
美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素质的基本手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扎根地方,在充分吸吮母体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提高;如何通过挖掘民族民间传统美术文化的遗存并开发利用地方美术资源,将其拓展为可以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如何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资源进行和谐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艺术素养。这是新课程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内容,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积极应对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建设和谐的美育体系
1学校因素。许多农村初中仍面临应试教育的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音、美等“非中考”学科产生了令人心痛的偏见,认为升学考试不考这些学科,在很多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学校虚设美术课或者是不开设美术课。针对如此现状,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向全体学生实施有效的素质型的美育,努力提高国民的美术文化素质。借助于课程改革的契机,发挥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努力完成我们热爱的美术教育教学。
2家庭因素。大部分农村孩子入学前,很多家长以孩子善画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文化成绩来衡量其价值,这就使孩子也认为文化成绩是唯一主要的,其它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了。为转变家长观念,我试着采用以下几个办法:(1)利用开家长会的有效时间,由我和班主任重点针对个别家长进行座谈引导。为家长分担孩子们成才的忧虑,一起展望美术学习的美好前景:①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活动获奖,在学习和生活中增强信心、提高素质;②美术学习报考大学时享受各种优惠政策;③美术是一门科学,美术学习就是铺设了自己成功之路的奠基石,明确艺术与科学的关系;④用自己考入美术大学的成功经验与家长交流,让他们明白美术学习的重要意义和美好前景。(2)开发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构成乡土美术教材。采用家长听课、亲子互动的开放式课堂以及观看成果展等形式转变观念。使学生和家长共同融入学校,整体构建学校与家庭和谐的美育体系。
3社会因素。农村孩子由于道德经验的积累少,认知水平不成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事物认识不清,价值观模糊;盲目追求新潮,崇洋心态;一味享受,不思进取。社会是个大环境,我们很难直接改变,但是作为我——一个农村中学的专业美术老师,只能从自身做起,从课堂内外抓起,上好美术课,做好校园文化,循序渐进的以人格魅力、课堂魅力、校园文化魅力,感染学生、感染学校、感染社会。
二、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新法,建设和谐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东北地区、农村初级中学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选好资源,上好课。教材是统一固定的,但课程资源是灵活多样的。针对偏远山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现状,做到有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南部的伊通河畔,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满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记录了满族人文化发展的全部历程。拥有大量内容独特、类型极为丰富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将满族文化作为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而且更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长期熏陶于这样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与个性。能够选择本民族的文化与艺术结合,适时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着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