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word教学案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传统经济模式 资源 废物 污染
系统1 资源
废物
沙棘,俗称“酸柳”、“酸刺”、“黑刺”,属于胡颓子科,为 落叶乔木或灌木。沙棘果维生素含量极高,营养保健价值高。内 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大面积种植沙棘,有 效地控制了沟道水土流失,每年可减少流入黄河泥沙2100万吨。
处理好生物与环 境的协调与平衡
需考虑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
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 群的最大数量
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 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 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资料2 石油农业
地少人多
大量使用化肥、 农药、机械进 行农业生产
资源破坏、农 业环境污染
农药、 化肥 (过量)
作物 利用
未利 用
土壤、水体、食物污染
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
生态位置空缺
其他物种占据
系统结构或功能正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协调与平衡原理
资料分析 氮磷废水排放
水葫芦、藻类疯长
消耗溶解氧,植物体 死亡分解产生毒素
物质能量收支不平衡
西北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 进行防护林建设应选择哪些树种?
几种西北地区特别适宜树种: 沙棘、山杏、刺槐、锦鸡儿、 杜梨、沙枣、合欢、臭椿
杨树不适应当地环境,与其不协调
精品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课件:《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ppt
-8-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二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例2】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于使生态系统的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B.物种多样性原理,是指众多生物通过食物链相互依存,提高系统 生产力,维持系统平衡 C.整体性原理,是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 以生态系统为核心 D.系统整体性原理要求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解析:整体性原理是指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 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 答案:C
-5-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一二三四
三、整体性原理与系统整体性原理 1.整体性原理 (1)含义: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 稳定与平衡。 (2)举例: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 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 2.系统整体性原理 (1)含义:指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即1+1>2。原因是系统保持 很高的生产力,具体是指互利共生的生物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 (2)举例: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地衣植物中的藻类和 真菌等。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3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word教案一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个人札记
引入本节课内容
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质多样性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生态工程的定义是如何提出和发展的?
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学、系统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由于前四个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必修模块中学习过的内容,建议在教学时,用案例引出对原理的学习,再利用原理分析讨论对案例问题的解决。例如,从植树造林中出现的不注意多样性的问题,引出对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阅读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特点,以此为鉴,鼓励学生为当地植树造林设计生态工程。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引用的实例是我国古代“无废弃物农业”,教师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强调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加强民族自豪感教育。整体性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力,教师可以列举学生关注的一些实例,例如,农村的烧柴问题,湿地保护中遇到的农民生活问题等,来帮助学生从整体性上考虑解决生态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模拟决策,把整体性原理学习得更为透彻。在学习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从上面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你认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吗?
提示: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而且往往作用巨大。
【“协调与平衡原理”资料分析】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为振兴西部而提出的宏观决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生态工程建设。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物: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有:以生物措施为主, 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 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怎样解决农 村(尤其是湖区或山区的迁出人员)的能源来 源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 什么问题?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 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 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资料分析二:
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 “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 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 名。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 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由于其投入高, 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它所产生的废弃 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也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 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 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关于生态经济: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 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 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
2、物种多样性原理
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资料分析讨论: 1.为什么樟子松林的松毛虫会肆虐,几十亿 株杨树会毁于一旦?而珊瑚礁区却能够在养 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H.T.奥德姆的学生米奇(W.J.Mitsch)继承其思想, 于1989年编了世界上第一本生态工程专著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 to Ecotechnology),并于1992年主编创办了《生态 工程》杂志。他对生态工程的定义是: Ecological engineering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design of ecosystems for the mutual benefit of humans and nature. 即生态工程是为了人类和自 然的相互利益而进行的一种生态系统设计。
高中生物选修3精品课件4: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概念: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 区域小循环 和 全球地质大循环 ,循环往复, 分层分级利用 ,从而达到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
(3)实例——无废弃物农业。
无废弃物农业— —我国古代传统 农业的辉煌成就 之一,是生态工 程最早和最生动 的一种模式。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 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 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3.运用生态工程可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4.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现“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 污染物,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物资源 \ 化。 5.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 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和工程学原理。
工程应运而生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工程以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
的产品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协调统一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本题考查对生态工程概念的理解,A选项为生 态工程产生的背景,B、D选项为生态工程的意义,C项描述会 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不是可持续发展,明显错误。
(3)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 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资料分析2: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均土地、水等资源占有量远低 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 了占世界21%的人口,但由于受到西方“石油农业” 模式的影响,加上人口压力以及缺乏生态环境意识, 所造成的资源破坏和农业环境污染,已经对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五第1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课件(共18张PPT)(完美版课件)
蚕 蚕沙 鱼塘鱼
⑴该生态工程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等生 态工程的基本原理。(选答两项) 甘蔗
塘泥 糖厂
糖渣
猪粪 猪
⑵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提高传统生
糖
态工程的效益,要通过基因工程培 育抗病甘蔗,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 技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就是遵循自然界 物质循环 规律,充分 挥 资源的生产潜力, 防止 环境污染,达到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的同步发展。
3、生态工程的特点: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4、生态工程的调节机制: 人工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5、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因分析: 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⑴弊端: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 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将导入了目的基因的甘蔗细胞培养成植株。若要检测转基因甘蔗细胞染 色体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DNA分子杂交 技术。
⑶为大量繁殖良种猪,可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该技术,首先要对母猪注 射 促性腺激素,做超数排卵处理,以获得更多的良种猪卵母细胞,然后 培养到 MⅡ中期,与经过 获能 处理的良种猪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将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注意:
①不同系统的生态工程建设遵循的基本原理可能不同。 ②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 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生态效益同 步发展。
典例 1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C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早期胚胎移植到本地母猪体内发育成小猪。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 基本上不会发生 免疫排斥反应,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bec4449f2d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00
(2)系统整体性原理: ①理论基础: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②合理应用:系统的各组分之间要有 适当的比例 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 转换和流通 , 并且实现 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的效果,即“1+1>2”。
1.阅读我国古代“无废弃物农业”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图, 分析下列问题:
5.1
专 题
生态 工程 的基
5 本原
理
理解·教 材新知
把握·热 点考向
应用·创 新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检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建设
[自读教材·夯基础]
1.目的 遵循自然界 物质循环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 防止环境污染,达到 经济效益 和 生态效益 的同步发展。 2.特点 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 少消耗 、多效益、 可持续 的工程体系。
2.我国的植树造林运动在世界上规模最大,因而人工林 面积占世界首位,请你对我国的植树造林提出建设性意见。
提示:植树造林时,要根据生物多样性原理和协调与平衡 原理,树种绝不能单一,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 因地制宜地植树。
3.你能举出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例子吗? 提示: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就是一例。固氮菌为豆 科作物提供氮素,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 者的共生使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当把它 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
(3)意义: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 局部与整体 、 开发与环境建设 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①理论基础: 分布式 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②合理应用: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 的结构,通过改变和 优化结构 ,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在 分布式 的结构中,一般局部故障,不至于造成整个网络的 瘫痪。
人教版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课件
用之不竭的效果。
级
没有物质循环的系统,就会产生废弃物,造成__环__境_污__染___,并最 终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专题5 生态工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经济的 迅猛发展、技术的革新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传统经 济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资料分析1 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
讨论: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
“石油农业”是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 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即 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
理解: a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 b优点: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c缺点:它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 染等问题。
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__生__产__原__料___,从而实现废 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___生__态__工__程____。
原 特手 则 点段
生态工程的概念(P99)
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 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 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 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理论基础 生态学和系统学 技术手段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主要任务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生态工程建设
• 【例1】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 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
•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 C.生态工程以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 产出更多的产品
•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 ①模式内容: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 生产模式。
• ②弊端: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成本, 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 (2)建立生态经济—循环经济
• 模式:实现原料产品的生产体系,实现废弃物的 资源化。
• (3)生态工程与传统农业的比较
基本原理
调节机制
与环境的关系为辅助下的自我调
节 协调 太阳能 得到保护
传统农业 工程学
人为调控
破坏环境 化学能 减少
• 2.生态经济
• (1)概述: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 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 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 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 (4)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 (5)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 【巩固1】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 )。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
改善
• B.防止环境污染
•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建设目标,只有C项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 课程标准
• 列举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 课标解读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原理:基因重组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不同点连接的DNA 双链单链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连接的对象2个DNA片段单个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已存在的单链DNA片段上相同点作用实质形成磷酸二酯键化学本质蛋白质3.“分子运输车”——运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2.人工合成。
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首都北京等地频繁出现了“沙尘暴”,源头主要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
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
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另外,我国在西北植
树造林方面依据生态工程的
原理,要注意树种不要过
于单一。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解析:本题考查了必修教材内容中决定生物的生态因素之一:非生 物因素——水;联系西北地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得出。还考查了生态工程 建设中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应用,“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物种多样性的 同时,植被具有的特殊生态功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 随之体现,改善了西北气候,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答案:(1)水 (2)物种多样性原理 自动调节能力
(3)防风固沙 物种多样性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合作探究KETANG HEZUO TANJIU
“石油农业”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 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 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 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它所产生的废弃物 和有害物质的数量也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 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高中生物专题五第1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选修3
所以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 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 等系统的影响力。
“三北”防护林 建设中的问题, 珊瑚礁生态系统 的生物多样性问 题
协调 与平 衡原 理
生物与环境的 协调与平衡
整体 社会、经济、 性原 自然构成复合 理 系统
系统 性和
工程 学原 理
系统的结构决 定功能原理: 分布式优于集 中式和环式
系统整体性原 理:整体功能 大于部分之和
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 境承载力,可避免系 统的失衡和破坏
栏 目 链 接
A.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栏 目
解析: 在无废弃物农业中,通过将粪便、人粪 链
接
尿等一些原本为分 解者利用的物质重新进入系统循 环,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该图所体现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C
名师点睛: 从社会 —经济—自然三个系统之间的 关系理解整体性原理,可以用下图表示:
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
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对造成污染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
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
展。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
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目 链
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生要态的工手程段之一就是
接
__________。
三、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生 态 工 程 所 遵 循 的 基物本质循原环再理生有
______物__种__多__样__性原 理 、协调__与__平__衡______ 原整理体、性 栏
高中生物选修3第5章课件: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六、物种多样性原理:
• 1.基本内容: • 2.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
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 生态系统。
• 3.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 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生态工程的兴起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 would be grounded in the technology available from natural systems so that the human engineering required would be
supplementary rather than primary
四、讨论:
•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 2.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什
么? • 3.生态工程是一门生态学、工程学、 • 系统学 和 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
科。 • 4.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五、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1.基本内容: • 2.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 1)水循环线路:
(overhead).” 即以从自然系统获得的技术为基础,解决人类 社会环境问题的一门工程分支科学,它所需的 人类工程技术仅仅起辅助作用,而不是起主要 作用;或“人类应用主要来自自然的能源作为 辅助能对环境的控制”;或“对自然的管理就 是生态工程,更好的措施是与自然结成伙伴关 系”。
H.T.奥德姆的学生米奇(W.J.Mitsch) 继承其思想,于1989年编了世界上第 一本生态工程专著(Ecological
系统的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三专题5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学习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教学建议1.课时数:本节教学建议用2课时。
2.课时侧重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教学策略新课的引入可采取三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充分地利用题图进行课堂讨论,思考这个电脑合成作品的寓意。
认真阅读引言,分析“地球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的含义,从而引出主题。
另一种方法是:教师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或课本中提供的信息,如利用第二节的“思考与探究”第1题的资料分析内容,讨论如何使受损环境修复,从而引出生态工程这一主题。
第三种方法是:让学生说出当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再进一步引出生态工程的概念。
《科技探索之路──生态工程的兴起》,从人们的认识发展变化的角度写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工程的含义。
建议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并搜集有关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资料,布置展板,进行学习交流。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查阅的资料,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入手,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中的漫画。
还可以模拟历史上的关于“增长极限”的讨论,在课堂上举行小型辩论会。
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为什么提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工程。
可持续发展的最初定义来自《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文翻译可能有些拗口,学生可以和原文对比学习,理解这一定义。
此外,教师应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参考书。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的教学,建议从资料分析中总结出建设生态工程的意义。
可以用教材提供的两则资料分析讨论问题。
一则是1998年长江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图“被洪水淹没的大地”,让学生感受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再通过搜集长江沿岸湖泊面积减少的资料和有关长江成为悬河的资料(最好是图片),引入对问题的分析讨论。
课前(或课后)可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最近几年来,我国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防治洪灾,从而提出生态工程是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另一则是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上存在的一些环境污染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可采取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对这两则资料的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理解通过生态工程实现“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这一思路。
另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或学生可搜集本地区的资料,从本地区发生的事件或其他热点实例入手,认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这部分教材着力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必须推行“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这一思想,但没有给这两个词一个严格的定义,主要是因为学生从媒体中可以接触到这些词,从字面上也能够理解其含义。
L.R.布朗的一段话,寓意深刻,希望教师能阅读一些有关的参考书,与学生共同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和认识。
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学、系统学和工程学的原理。
由于前四个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必修模块中学习过的内容,建议在教学时,用案例引出对原理的学习,再利用原理分析讨论对案例问题的解决。
例如,从植树造林中出现的不注意多样性的问题,引出对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阅读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特点,以此为鉴,鼓励学生为当地植树造林设计生态工程。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引用的实例是我国古代“无废弃物农业”,教师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强调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加强民族自豪感教育。
整体性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力,教师可以列举学生关注的一些实例,例如,农村的烧柴问题,湿地保护中遇到的农民生活问题等,来帮助学生从整体性上考虑解决生态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模拟决策,把整体性原理学习得更为透彻。
在学习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最后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教师应该早做计划和安排,调查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沼气工程,了解沼气工程的基本原理,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并且通过调查理解我国推广沼气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也可以将此活动组织成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分成不同的课题小组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达标检测1.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2.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质目的是( ) A.减少生产消耗,增加生产效益B.减少环境污染,发挥资源潜力C.征服自然世界,主宰经济发展D.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3.人们为了解决某些在农、牧、渔业等生产中产生的生态问题而采取了下列各项措施,其中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是( )A.更好的人口控制方法B.制造更强、更有效的农药C.合理地放养牲畜D.把科学的耕作技术运用于海洋4.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5.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系统整体性原理6.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
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B.整体性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以上都不是7.下列结构示意图中,最能体现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是( )8.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9.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 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
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 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0.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
这种做法体现了(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B.低消耗,多效益的原则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11.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成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用的措施是(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C.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地干扰12.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野生生物的保护只需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不需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1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是泰州某地尝试的生态农业模式图。
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既刺激了水稻生长,又促进了土壤中原有农药的分解;水稻的秸秆,用作养猪、养鸭、培育蘑菇、生产沼气,鸭粪、沼渣等肥田,从而生产出无污染大米与蛋肉类。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原理。
(2)储存在生产者体内的能量最终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为典型的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优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菌床和排泄物的杂屑最终回田,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_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从图中分析,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
(4)某人分析此图发现秸秆共进行了三级利用,为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秸秆中的能量,他认为级数应该越多越好,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D 3.B 4.C 5.C 6.B 7.D 8.C 9.B 10.C 11.D 12.A 13.(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2)流向下一级营养级、流向分解者(3)氮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4)水稻、杂草、蔬菜14.(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2)物质循环再生CO2(3)食用菌和蚯蚓(4)不赞成,因为秸秆中所含的能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