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基础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医药简介
一、蒙医基础知识
蒙药的概念:在蒙古族医学理论指导下配制和应用的药物称为蒙药。它主要来源于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蒙医学以阴阳五行、五元学说理论(与藏药类似)为指导,内容包括三根理论、七素三秽的物质基础、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等。
(一)三根学说
三根指“赫依”、“协日”、“巴达干”。
1、“赫依”含有气、风、神径、经络之意,属中性,助阳则阳盛,助阴则阴盛,是指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生命活动的每一个环都是“赫依”在发挥作用。凡是思维、语言、动作及各脏器的功能活动,皆受“赫依”支配。如果“赫依”的功能失常。主要可以表现为神志异常、失眠、健忘、疲乏、眩晕、麻木、抽搐、瘫痪等脏腑功能减退等。
2、“协日”有火热之意,含有火、热、胆之意,属热性,在脏腑中与胆的关系最为密切。机体的体温、各组织器官的热能及精神的振奋等都是“协日”发挥作用。“协日”偏盛,是发生一切温热病的病理基础。如黄疸、口苦、吐酸、烦渴、神情狂躁等机能亢感的表现,都属于“协日”的失常。
3、“巴达干”是指体内的一种粘液状物质,含有津液、寒、痰之意,属寒性,相当于“土与水”。在生理情况下,“巴达干”能滋润皮肤,濡养组织器官、滑利关节,化为唾液、胃液、痰液等分泌物。“巴达干”的功能失调,除表现为一般寒性征象外,还易导致水液的停滞不化而出现各种分泌物增多的现象,如浮肿、胸水、腹水、痰多、吐清水、妇女白带多等。此外,中医属于痰浊蒙蔽的嗜睡、痴呆及湿困脾胃的清化不良等病证,蒙医也属“巴达干”的病证范围。
在生理情况下,赫依、希日、巴达干三者协调一致,保持相对平衡;如果三者的平衡关系失调,则产生各种病理变化。若以赫依与希日的关系失调为主,则产生阳热元盛一类病变;若以赫依与巴达干的关系失调为主,则出现阴寒及水液不化一类病变。
三根理论认为,人体的生命现象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其中三根的有机配合和协调,使整个生命处于有序的代谢状态。人体内脏与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系,都是三根作用的结果。因此,三根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三根又是导致疾患的内在因素,在内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及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三根的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衰,致使三者失去平衡,人就要生病。由于三根的失常,会给人体带来病害,故又可将其称之为“三弊”。这说明,三根的机能不仅表现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也表现在异常的病理变中。
(二)七素三秽学说
七素指饮食精华、血、肉、脂、骨、髓、红或白精以及滋养和补充七素的滋养七精华的总称。三秽指“稠”、“稀”、“汗”等三种排泄物。七素三秽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分解、吸收、排泄的过程,也就是人体内不断进行的新陈代谢。七素为人体三根赖以生存之物质基础。由食物精华产生的精华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由血、肉等六要素分解产生的精华,称之为滋养七精华,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滋养七精华反转来滋养着七素,以保身体发育成长。
七素、三秽之分解与吸收以及排泻过程,是在人体内不断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此过程叫精华与糟粕的分解。滋养七精华之主要的作用是不断补充三根的损耗。新陈代谢主要在消化系统及七素之生长发育系统进行。而在胃、小肠、大肠、等消化道进行代谢,则靠促进消化的三种力量来完成,简称“消化三能”即食物经过消化道时,为腐熟巴达干所磨碎,同时为消化希拉之热能所溶解,再由调火赫依之煽动所分离,最后生化为食物之精华与糟粕。三秽中粪能使内脏吸收食物的养分,并排出污物、残渣等,尿能使存在于内脏的糟粕排出,汗能使皮肤柔润,还起固表作用。
蒙医学认为人体是由三根、七素、三秽的统一整体。人体生理、病理的全部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跟消化三能有密切关系。依靠消化三能进行精华与糟粕分解成熟,滋养精华排除三秽,补充三根自身损耗,保持三根和七素之间相对平衡关系,从而保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三)治疗原则
1、整体观:在三根七素的作用下,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都以“黑白脉”相连接,生命活动彼此协调,维护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某一部分发
生病变,就会影响到其他部位以至全身(整体),引起平衡失调,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症状。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应从整体出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另一方面,蒙医学认为人和自然界也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感受器,和外界自然环境保持着密切联系,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体内部三根的调节,使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的反应时,就会发生疾病。
2. 辨证论治:蒙医诊治疾病注重辨证论治。证是蒙医治疗疾病的基础单位,是用药方的依据和前提。疾病虽然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蒙医认为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赫依、协日、巴达干、血、黄水(协日乌素)、虫等六种。疾病的本质可归纳为寒热两种。把发病部位可归纳为脏腑、黑脉、白脉、五官等。辩证就是将通过三诊(问、望、切)收集到的资料,按蒙医的基础理论分析归纳,判断出疾病的原因及发病部位的方法。所谓论治,就是辩证的基础上,构思治疗方案,并进行治疗。制定治疗方案时,首先强调“治未病”的原则,要注意“求本”,“扶正祛邪”,“调理三根”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几个方面。还需主病与三时相结合施治,药物、饮食起居、外治、护理要综合进行。
二、蒙药基础知识
蒙药记载在《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藏药分册》和《维药分册》。总计收载法定蒙药制剂167种,药材294种。独具药性强、服用量少的特点。
而蒙药则具有二性(热、寒),六味(甘、酸、咸、苦、辛、涩);八功能(沉、油、寒、钝、锐、轻、燥、热)十七技能(沉、轻、寒、热、钝、锐、油、湿、坚、肠、村、稀、燥、软、粘、凉、温)的性质(与藏药相似)。根据这些性质由不同配伍的方法与组成“三根”的二十个特性相克(压制或相扶“三根”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比如,甘、酸、咸、辛之药可治疗“赫依病”;甘、苦、泻药可治疗“协日病”;辛、酸、咸药可治疗“巴达干”病。药物配伍服后经过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