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法国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对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说史期中考察(论文)
论文题目:浅论法国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对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学生姓名:陈方舟
学生学号:11091401
专业班级:经济学(3)班
指导教师:陈韶华
二零一三年五月
浅论法国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对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
陈方舟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18世纪50~70年代,重农学派在法国兴起,其提出的经济理论及主张对于农业生产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自然秩序理论、“纯产品”学说等理论以及发展大农业生产、主张自由贸易、处理好政府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的经济主张, 对解决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文试图以重农学派的这些理论及观点为基础, 在生产模式、城镇化建设、政府政策及科技发展等方面, 谈谈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重农学派;重视农业;我国“三农”问题
一、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和我国农业发展的背景比较
(一)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1、封建制度,摇摇欲坠
十八世纪中叶的法国正值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法国的封建制度摇摇欲坠,重农学派就是在反对重商主义和法国旧政权的封建特性的过程中产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2、连年征战,人口锐减
由于路易十四时期,战乱频发,加上对异教徒的迫害,法国人口急剧下降,自1660年到1715年减少了400万人,劳动力人口随之锐减。

3、经济危机,政策失误
由于路易十四对外连年征战和大肆挥霍,法国债台高筑,加之,路易十四的继任者继承了祸国殃民的重商主义政策,社会经济每况愈下。

期间,约翰罗企图以金融证券投机致富的改革也以惨败告终,法国经济陷入了一片混乱。

4、强国崛起,内外交困
路易十五在对奥地利、俄国、英国等国家的战争中接连失败,海外市场多被夺走,此时,普鲁士日益壮大起来,成为新兴国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而法国的实力大大削弱,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二)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背景
1、体制改革,水深火热
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既得利益集团成为改革阻碍。

2、强势治军,保障国防
领土争端仍然存在,新一代领导人强势治国治军,巩固国家安全。

3、经济形势不明朗,人口红利或衰减
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人口红利或衰减,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人数逐步减少。

4、世界格局多极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超多强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存在,中国加入WTO已经十余年,依旧面临全球化浪潮的挑战,考验着我国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综上,我们可以分析得出,重农学派产生的背景和我国“三农”问题的背景有以下
四点共同点:第一、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第二、劳动力的缺失与不足;第三、经济危机的冲击与影响;第四、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大。

接下来,我们来进一步了解重农学派具体的经济理论及主张。

二、重农学派的基本原理和经济主张
(一)重农学派的基本原理
1、基本理念:自然秩序
重农学派的基本理念是“自然秩序”。

他们认为,社会秩序分为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

魁奈把“自然秩序”理解为一切事件的运行规则和一切人类行为的规律。

人为秩序则是指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政府的各种制度、规章和法令。

重农学派主张人为秩序必须符合自然秩序,社会才会处于健康状态,人类才会幸福;反之,社会就会处于病态。

因此,魁奈认为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目标在于通过研究保证人类社会能够使支出再生和持续的自然规律,以使支出达到可能的最大的再生产。

其实,也就是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核心思想:“纯产品”学说
重农学派认为“纯产品”的创造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关键。

关于“纯产品”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具体表现为每年收获产品中除去种子、肥料、人力、农具、商力等成本之后的余额。

如此看来,农业便成为了创造“纯产品”的唯一部门了。

重农学派认为“纯产品”来自于自然的恩赐和农业劳动的创造。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学说,关于“纯产品”来源问题的讨论,魁奈认为,“纯产品”来自于“土地的恩惠”。

而杜尔阁则将“纯产品”的生产和劳动联系起来,指出农业劳动者是“唯一的这样的一种人,他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超过了他的劳动工资”。

杜尔阁认为,“纯产品”是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剩余劳动生产物。

他认为,农产品是由劳动创造的。

3、其他理论:社会均衡生产理论
布阿吉尔贝尔的观点认为,要维持社会普遍富裕,社会生产各部门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均衡地发展。

一种行业的失调会立刻地或逐渐地反映到其他一切行业上去,他们之间是链条式的关系,只有连接在一起时才有价值,只有均衡发展才能维持经济协调。

他还提出,一切贸易往来必须均衡发展,是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同样的好处,这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重农学派的经济主张
1、重视农业,积极发展资本主义大农业
第一,农业是其他产业部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

因为“君主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

因为财富的增加能保证人口的增加,有了人和财富,就能使农业繁荣,商业扩大,工业活跃,财富永久持续地增加。

国家行政的成功,都依靠这个丰富的源泉。

”重农学派关于财富源泉的观点很明确,只有农业是既能生产物质产品,又能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为物质财富量的增加的,而工业只是变更或者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则是变更其市场的时间与地点,不创造财富。

第二,农业的繁荣是社会其他部门存在和繁荣的基础。

布阿吉尔贝尔指出:“耕种者的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的财富的必要基础”,“一切财富都来源于土地耕种。

”所
以,他大力反对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商业的重商主义,呼吁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主张政府保护农业。

2、改革税制,合理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
重农学派将税收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用于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是十分正确的。

魁奈主张将各种税收废除,统一实行单一的地租税。

因为按照“纯产品”学说,“纯产品”只能来源于农业,而全部“农产品”都会作为地租交与土地所有者,那么,将税制简化为单一地租税,既没有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又可以节省大量征收费用,并且在实际上减轻了地主的负担。

杜尔阁任法国财政大臣期间,主张用赋税制度代替徭役制度,且规定特权阶级也要进行纳税。

值得一提的是,杜尔阁还主张大规模削减政府支出。

他的主张十分有利于各阶级经济利益的调节,结束了对农民的强制劳动,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3、实行自由贸易,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
魁奈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杜尔阁在改革时也实行了国内谷物自由贸易政策。

魁奈认为自由贸易是符合自然秩序要求的。

实行自由贸易之后,商品充分流通,工业品价格会有所降低,农产品价格会有所提高,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向农业,促进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三、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主张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
(一)关于农业:重视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协调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
重农学派的核心主张就是重视农业,反对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商业。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应该从战略上重视农业的发展,改变工业与农业之间存在的工业发展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获取大量物资积累的现状。

进一步保障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扭转城乡二元格局。

重农学派主张发展大农业经济,把土地集中形成大农业经营便于使用大型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进而生产出更多“纯产品”。

这启示我们,应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打造集约型机械化农业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从而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重农学派提出的社会均衡发展论,即强调社会各个部门均衡发展,对当代中国有借鉴意义。

中国应该统筹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在重视发展农业的同时,形成各个产业之间的产业链条,是各个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二)关于农村: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控制农村劳动力流失,加强农村社会结构转型
重农学派的基本理念,即“自然秩序”,倡导人为秩序不能违反自然秩序。

实质上与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发展,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由于,缺乏科学的生产规划和指导,农村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林地锐减,山地水土流失,湿地面积锐减,耕地面积减少等现象不容忽视。

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农村着手,大力改善。

重农学派在关于“纯产品”学说的论述时,提出一个建设性的观点——农产品由劳动创造。

这说明了劳动是价值的来源之一,理所当然,劳动力,则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

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具体表现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等。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化。

此时,我国应加强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创新农村社会管理,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加快城乡融合的发展。

(三)关于农民:加大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实行户籍制度改革
重农学派认识到税收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

他们通过改革税制,减轻了农业生产者的负担,提高了其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我国在2006年正式取消了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旧较大,再加之,没有完善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流通对称的交易信息,农民收入没有有力保障机制,农民的收入水平仍旧不够高。

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制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民的支持。

重农学派在社会均衡论中提到,一切贸易往来必须均衡发展,是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同样的好处,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所以,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十分有必要。

这有利于解除户籍对农民从事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的束缚,消除城乡居民待遇不平等,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四)关于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交易机制,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重农学派倡导自由竞争,主张自由贸易政策,在当时的法国起到了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需求处于刚性增长的状态。

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

因此,当今的中国,从国内来看,应该建立健全农产品交易机制,保证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性,促进农产品贸易。

从国际形势来看,我国已经加入WTO已经十余年,应该进一步推进农业国际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更应该强化竞争意识,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力度,注重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产品质量,从以价格优势竞争为主转化质量优势与技术优势结合的全方位竞争,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颜鹏飞:《西方经济思想史》[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法]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法]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谷物论、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张世贤:《西方经济思想史》[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6]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1).
[7]陆学艺:统筹城乡发展,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J].经济学家,2008,(2).
[8]张晶:重农主义经济思想评述[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9]刘世炜:浅论重农主义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45).
[10]常明明:论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代意义[J].学术论坛,2007,(3).
[11] 李军:重农学派税收思想对我国统一城乡税制的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12] 谭长红、冉晓东:论重农学派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问题的启示[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2).
[13] [美]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14]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经济评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12月3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