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暨第一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概述
演艺大世界:大有乾坤
“100 多年来,上海大世界一直有一个核心 精神,就是做最热辣滚烫的演艺——从这个意
如 今, 上 海大 世 界的忠实用户大 部分是 30 岁以下 的年 轻 人,包括 不少高中生和初 中生。这 家百年 老 店 从 2023 年 3 月起 启 动 了一 个重 要转 型 :拥 抱“年轻化”。
始建于 1917 年的上海大世界,是一个世纪
前上海的娱乐中心,有“不到大世界,枉来大
上海”之说。占地 1.4 万多平方米的大世界里,
既有京剧、昆曲,也有沪剧、越剧、扬剧等地
方戏剧,还有三弦拉戏、太平歌词等特色戏种,
后来还增加了魔术杂技以及西洋哈哈镜、高空
飞船、电光游戏等当时最新潮的娱乐花样,成
为上海乃至全国最负盛名的游乐场。
39 2024.03.07
ORIENTAL OUTLOOK
演艺大世界:大有乾坤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戴闻名 编辑金明大
2018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推进环人民广场演艺集聚区建设,并将其定名为“演艺大 世界”,对标全球最知名的两大演艺集聚区——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
位于上海心脏地带的环人民广场地区,是 一个非常“有戏”的地方。上世纪初,上海开 埠之后,这一弹丸之地内剧场云集、剧种荟萃、 名角辈出、中西交融,一时间领全国风气之先, 被誉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戏码头”,更成为近代 中国戏剧和演艺的发源地。
1925 年建成的天蟾舞台由英籍设计师设计,
观众席分设四层,共有座位 3917 个,不但是当
中华学子的戏剧盛会——漫评中国校园戏剧节
70 ┸ 艺海在线2016年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圆满落幕。
作为一个曾经有幸参加过这个戏剧节的初创工作、并实际参与过前几届运作的戏剧人,此时此刻,确实感慨良多。
中国校园戏剧节,始创于2008年。
在此之前,筹备工作也有两年之久。
记得自首届起,该节便已落地上海。
当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相关领导十分重视,并给予了极为具体的关怀。
创建这个戏剧节的初衷,是为了积极营造“向真、向美、向善、向上”的校园文化,正确引领、活跃校园生活,从而达到让戏剧更年中华学子的戏剧盛会——漫评中国校园戏剧节文/陈达明轻、让校园更和谐、让青春更美丽的目的。
其实,中国的校园戏剧,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从来就不是一项单纯的自娱自乐活动。
特别是自“五四”以来,在我国高等学府出现的新兴演剧活动,一直具有与民族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鲜明特色。
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学子,他们通过波澜壮阔的课余演剧活动,探访中外戏剧经典,反思中华历史留痕,深情关注国运民生,勇敢面对当下时弊,抒发了令人动容的家国情怀和生机勃发的青春斗志。
应该说,中国校园戏剧节,正是在传承中国校园戏剧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将中华学子的戏剧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自首届至今,时间已经八年,盛会已逾五届,可谓硕果累累,令人欣慰。
纵观八年来举行的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这样几点:首先,是规模宏大,覆盖面广。
确实,搭建这样一个为全国大学生展示、交流他们戏剧成果的平台,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平台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学子,几乎无一例外地参与了他们自己的戏剧盛会。
而且,参与热情之高、参演剧目之多,也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印象。
记得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举办期间,正值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时,为此,戏剧节被迫分为两段举行。
对于突然的变化,对于由此造成的种种困难,广大参演的学子们毫无怨言,仍然想尽办法攻难克艰,确保演出任务完满完成。
戏剧全球化与本土化
戏剧全球化与本土化作者:格奥尔吉·玛尔格维拉什维利来源:《艺术评论》 2012年第7期栏目策划:贾舒颖围绕文化全球化对各民族戏剧之影响这一话题,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家藉由2012年第七届ATEC(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暨第二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盛会,对此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他们都认同全球化拥有难以逆转的趋势,也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其对民族戏剧的种种冲击,怀着各自的热爱与忧思,他们在实践的碰撞中,一边关照着民族戏剧困苦的坚守,一边寻找着平衡全球化与民族戏剧关系的那个扑朔迷离的支点。
20世纪末下半叶至今,一体化的整个进程已经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纵观全局,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早已跨越了不同国家和文明之间的界限。
然而,成功实现全球化是一个充满阻碍的艰难过程。
全球化的出现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而其现阶段的进程远远超出了人们对这些影响的全方位思考和评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是一个完全自然的过程,并不是从20世纪下半叶才出现。
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也有人认为,这一进程与人类传统文化一同发展,起源于古代。
然而,在随后的历史中,全球化超出了传统文化的界限,并常常对文化的发展起到破坏性作用。
在对全球化的讨论中,常常出现灾难性视角和启发性视角。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全球化是历史上不可避免的、同时又具有开拓性的综合时机;另一方面,一些人则强调全球化所具有的危险本质,因为不同文化与文明不仅具有差异性,其各自的发展也有所不同。
从本质上讲,全球化意味着不同种族、社会、政府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共同繁荣,也意味着在同一个和平世界中能够和睦相处(显然,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问题是,全球化在理论层面上的理想模式与现实世界中的世纪进程颇为不同。
现实告诉我们,全球化正在推动并决定着所有文化的统一,而不是通过文化的多样性来促使不同文化共同繁荣。
这一现象必将导致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价值走向毁灭与趋同。
越剧小镇的融合与创新
26上海戏剧•••••••••SHANGHAI THEATRE看台越剧小镇的融合与创新□丽 莎首个以戏剧小镇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国际联盟,关注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在当下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探讨戏剧小镇这一形态对于演出艺术发展所引起的公众效应和艺术成果,其会址永久落户于嵊州越剧小镇。
2019年3月第二届国际戏剧小镇联盟论坛在越剧小镇举行,此次论坛探讨的主题是“世界戏剧的融合性发展与表现”,来自9个国家的十多位理事在论坛上各抒己见。
罗马尼亚锡比乌戏剧节主席康斯坦丁•基里亚克发表了题为《出于爱与激情,我们建立信任,培养给予的艺术》的演讲,他说:“基于爱、激情建立起来的信任,我来到这里。
我们被给予了最大的礼物,就是生命本身,所以对每个人来说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给予我们自己。
我们以友谊之名,可以制作更好的内容、建立更好的信任。
”关于世界戏剧融合性发展与表现的主题,郭小男导演在论坛的总结性发言中谈道:“说融合离不开差异,说发展离不开传承,说表从乡野泥土中走出、善于集众家所长的艺术提供了全新的创作灵感和土壤。
2018年12月30日,越剧小镇举行了开园大典,开园大戏是越剧全明星阵容《山河恋》以及史无前例齐聚的越剧十大剧团一起“回娘家”。
20世纪40年代演出的《山河恋》在历史上留下了越剧十姐妹的佳话,而十姐妹中有七个人就是在越剧小镇所在的嵊州出生,小镇以此戏作为开台演出,具有传承越剧经典的重要意义。
连续五天的开园大典盛况空前,还有来自6个国家的10台精彩节目作为祝贺演出。
2018年3月,国际戏剧小镇联盟(ITTA )成立,由中国当代著名戏剧导演郭小男担任主席,中央戏剧学院著名教授沈林担任学术顾问,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郭晨子担任秘书长,理事会成员分别来自12个各自拥有悠久文化传承的国家,包括国际知名艺术节艺术总监、独立策展人、戏剧学者、戏剧评论家和媒体观察者等。
国际戏剧小镇联盟是全世界暮色里,旧时戏,氤氲在水袖剪影,沉浸于越音袅袅……越剧小镇坐落于剡溪之畔,那里是越剧的故乡,在那里山水与戏剧相融,在那里生活与艺术相合。
亚洲戏剧的发展与演进
亚洲戏剧的发展与演进亚洲戏剧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演进历史悠久。
在亚洲各国的戏剧传统中,不仅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之处。
本文将探讨亚洲戏剧的发展与演进,以及其对当代戏剧的影响。
亚洲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戏曲作为亚洲戏剧的重要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皮影戏、木偶戏,到后来的京剧、豫剧等,中国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这些戏曲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音乐风格,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比如,京剧中的唱、念、做、打,以及豫剧中的念白和唱腔,都是中国戏曲独有的表演形式。
这些传统元素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也影响了东亚地区的戏剧发展。
日本的戏剧形式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日本的能剧和歌舞伎剧是其代表作品。
能剧起源于13世纪,是一种以舞蹈和音乐为主的戏剧形式。
它注重形体动作和面具表演,以及特殊的音乐伴奏。
相比之下,歌舞伎剧则更加注重角色扮演和故事情节的展示。
这两种戏剧形式都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韩国的传统戏剧形式主要有舞剧和面具戏。
舞剧是一种以舞蹈和音乐为主的戏剧形式,强调舞蹈动作和表情的表演。
而面具戏则通过面具的运用,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这些传统戏剧形式在韩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受到了现代戏剧的影响。
东南亚地区的戏剧形式也各具特色。
印度的卡塔克舞剧是一种以舞蹈和音乐为主的戏剧形式,它融合了印度古典舞蹈和音乐的元素,以及宗教和神话的故事情节。
泰国的皇家剧院戏剧则是一种结合了戏剧、舞蹈和音乐的综合艺术形式,它呈现出泰国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宫廷艺术。
亚洲戏剧的发展与演进不仅体现在传统戏剧形式上,也涉及到当代戏剧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亚洲各国的戏剧也在不断进化。
现代戏剧形式的出现,使亚洲戏剧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比如,中国的话剧和音乐剧,日本的现代剧和实验剧,韩国的现代舞剧和互动剧等,都是亚洲戏剧发展的新方向。
亚洲戏剧的发展与演进不仅对亚洲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戏考研复试班-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艺术硕士(戏剧)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戏考研复试班-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艺术硕士(戏剧)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央戏剧学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总部、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总部和世界戏剧院校联盟秘书处所在地,世界戏剧院校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节活动基地,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戏剧教育席位,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
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49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正式开办;1950年4月2日,中央戏剧学院成立大会召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中央戏剧学院有2个校区(东城校区、昌平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下辖10个教学系,开办7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2199人(截至2014年9月),专任教师244人.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艺术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MFA)是一项在世界范围内艺术相关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学位,通常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修读完毕。
课程上以艺术为主,包括各种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
艺术硕士学位(MFA)是全球性的,国际认可的艺术领域学位。
艺术硕士(MFA)最常见的主修为设计、动画、摄影、舞蹈、视觉艺术、电影制作、戏剧、创意写作等等艺术相关专业。
继艺术硕士(MFA)后,世界全球性的艺术领域最高学位为艺术博士(Doctor of Fine Arts;DFA)。
复试科目与人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202俄、203日选一;③ 612综合基础二④ 802导演构思计划招生人数6人复试时间地点1、 4月9日(星期一)上午9:30至10:30在昌平校区办公楼122室报到(需携带身份证、准考证、体检表),并缴纳复试费100元。
礼花与兰花———评说全本《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
收稿日期:2023-03-24作者简介:孙玫,博士,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研究方向:中国戏曲文化。
①林肯表演中心(LincolnCenterforthePerformingArts),简称林肯中心(LincolnCenter),是美国第一个将主要的文艺机构集中于一地的表演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艺术会场。
它的影响力在当代的世界艺术中举足轻重。
礼花与兰花———评说全本《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孙 玫/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台湾 桃园 32001摘 要:1999年7月,全本《牡丹亭》首演于美国纽约的林肯表演中心艺术节,堪称是浩大的戏剧艺术制作。
当年它曾先后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巡回演出,后来也在新加坡艺术节举行亚洲首演,可谓轰动一时。
但是,全本《牡丹亭》出现了一些与昆曲无关的内容:部分剧目用苏州弹词(即曲艺)而非用戏曲的方式来表演,一些表演者是地方戏演员而非昆曲演员,出现了不少跟昆曲无关的中国民俗场景。
青春版《牡丹亭》则从编剧、导演、表演、到音乐、舞美等方面,形成了一条龙的精英创作团队,在每一创作环节上都是精益求精。
同时,青春版《牡丹亭》也不像全本《牡丹亭》那样求全、求大,而是只采撷汤显祖《牡丹亭》中的精华部分,彰显了汤显祖原作中最精彩、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虽然青春版《牡丹亭》也有轰动的海外演出,但它更多地是在中华本土大面积地巡回演出,尤其是大学校园,从而使得昆曲扎根于年轻学子的心中,这一举措对于昆曲的薪火相传,无疑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昆曲;全本《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3)04-0081-04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3.04.010 本文所论的全本《牡丹亭》不是指汤显祖的55出《牡丹亭》的文本,而是指美国纽约的林肯表演中心①投下巨资、由美籍华人导演陈士争制作导演、号称全本《牡丹亭》的演出。
2022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
2022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课题组成员:郭必恒本文从国家政策、年度大事、年度焦点等方面对我国2022年高校艺术教育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与往年相比,2022年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状况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发展综述2022年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有新突破,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和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在京成立,另外还成立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在教育部全面提高对外交流水平的工作指导下,今年开展对外艺术交流活动次数较往年有所增加,如中国4所艺术院校百名师生百余幅作品在伦敦摩尔画廊展出。
同时,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师资不足,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落后,学生艺术素养测评指标没有统一标准,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不完善,艺术课程开设不足等问题依然需要得到重视和改善。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平均,高校艺术教育在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发展比较完善,如北京、上海等,这些城市应注意发展自身的个性、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注重整体全面地发展学生的素质。
艺术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则应该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注重与地方特色文化、传统文化的结合,同时积极与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院校进行交流。
大事记1.1月5日,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2.1月5日,第十届亚洲传媒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
3.1月19日,我国高等院校科学与艺术创意联盟在京成立。
4.3月1日,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在京开幕。
5.3月26日,江苏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成立。
6.4月11日,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电影节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影响力与日俱增。
7.4月28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京举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对口协商座谈会。
8.5月10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
9.5月18日,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启动仪式举行。
10.5月23日,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颁奖盛典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华文戏剧节与民族戏剧生命力_吴戈
华文戏剧节与民族戏剧生命力o吴戈内容提要华文戏剧节是一个体现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气韵相通与情感亲和的学术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历届戏剧节学术研讨论题的丰富性与展演剧目的色彩缤纷,显示了华文戏剧/多背景0与/广地缘0的自身优势。
互补性的文化互动,是华文戏剧生命力强大与绵长的内在因素。
而通过戏剧节上民族戏剧从形式到内容的/绚烂的聚合0,更重要的意义,超越了民族戏剧文化内部繁荣的需要,而表现为在世界新秩序下、新格局里突出中华戏剧的文化身份与民族精神的自觉意识、发展策略和主动选择。
华文戏剧的现状存在原创力不足的致命弱点。
关键词华文戏剧节民族戏剧一、伟大的创举我一直认为,华文戏剧节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华文戏剧节在一个特别的平台上以其丰富多彩的风貌和兼容并包的气度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强大与绵长。
事实上,中华民族发展与繁荣的历史,正是一个海纳百川、多样并存、融合发展的历史。
大到整个中华文化,小到中华民族戏剧文化的生存发展状态,其实就是这种历史的投影。
在第一届华文戏剧节开幕式上,当时的中国文联主席曹禺先生在书面致辞中说:/今天,是中国戏剧界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来自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世界各地的华文戏剧家,同我们欢聚在北京。
这是我曾梦寐渴望的,这一天终于盼到了。
0又说:/我很赞成大会提出的宗旨:加强中华剧人的团结,促进中华戏剧的繁荣。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又都是戏剧工作者,我们是一家人嘛!0[1]当时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刘厚生先生在开幕词中说:/这是一次中华戏剧的盛会,也是预先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的盛会,更是中华民族血脉相通、文脉相同、血浓于水的证明。
0[2]以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为核心、以同根同源的华语文化为纽带、以艺术品种中最易于使参与者产生亲和力的戏剧艺术为载体来组织世界华人的文化狂欢与情感认同,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加速、文化的多元价值受到关注与强调的格局中保持一份民族文化价值与个性的清醒,格外具有文化运作的意义。
英文学院戏剧之夜简介
阐释名著演绎经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戏剧之夜”2007年12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戏剧之夜'——英文学院英语戏剧大赛”,作为广外大英文学院五大传统赛事之一,是英文学院教学水平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品牌项目,获广外大“十大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荣誉称号。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戏剧之夜”始于1998年,每年于12月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了9届,在校内外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每届都由海内外的英美戏剧专家前来观摩并担任评委,其中2005年,英国Propeller Theatre的专家还专程前来观摩指导。
大赛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吸引了广州的各大媒体前来报道。
中央电视台曾对第六届英语戏剧大赛进行现场采访。
几年来,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电台“城市之声”、羊城晚报、南方周末、新浪网等新闻媒体都对赛事进行过采访报道。
英文学院英语戏剧大赛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品牌形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2一、历史回放,走进“戏剧之夜”英语戏剧大赛具有悠久的历史,至2007年,她已走过了九个春秋,精彩一幕幕上演。
回望历史,让我们一起走进英文学院英语戏剧大赛。
历史从1998年开始书写,“戏剧之夜' ——英文学院英语戏剧大赛”,经典文化,精彩演绎。
1998年,英文学院1996级本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3个班以及1997、1998两个年级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班在毛思慧教授的指导下,分别改编、排练了一部经典英语戏剧,于圣诞节前夕(12月23日)进行公演,为“戏剧之夜”(Drama Night)。
在筹备过程中,学院领导和师生都认识到,英语戏剧活动既可以展示我院学生综合素质,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很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后来经学院讨论并通过,“戏剧之夜”更名为“‘戏剧之夜'——英文学院第一届英语戏剧大赛”,由英文学院主办,英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和1996级年级团总支、学生会承办,毛思慧教授担任指导老师。
中国和美国_全球化时代昆曲的发展_吴新雷
中国和美国:全球化时代昆曲的发展吴新雷 白先勇编者按 为纪念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逝世390周年,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剧组在旅美学人白先勇教授的统筹下,于2006年9月到美国巡回演出。
恰好南京大学吴新雷教授应柏克莱、洛杉矶加州大学之邀,赴美参加《牡丹亭》的学术研讨会。
本刊编辑部特邀吴新雷先生访问了白先勇先生,就昆曲在全球化时代“走出去”的国际动态及昆曲艺术的发展等课题,进行了多次对谈。
白先勇,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教授,旅美昆曲评论家,著名作家,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总策划。
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1957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8年后开始创作,发表了《金大奶奶》、《玉卿嫂》等小说。
1963年到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1965年获硕士学位,担任加州大学教授。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树犹如此》等。
他从小在上海、南京时,就与昆曲结下不解之缘,其小说《游园惊梦》即受昆剧《牡丹亭》的启发而作。
他对昆曲艺术一往情深,自1987年以来为推广昆剧做“义工”,在海内外发表了一系列推崇“昆曲之美”的评论。
出版了《白先勇说昆曲》、《姹紫嫣红牡丹亭》、《牡丹还魂》、《曲高和众》、《青春版〈牡丹亭〉巡演(在国内)纪实》、《圆梦》等专书。
吴新雷,南京大学教授,昆曲史论家,“俞派唱法”研究者。
1933年生,江苏江阴人,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该校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历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长是昆剧学、红学、中国戏曲史、宋元明清文学史。
主要著作有《曹雪芹》、《中国戏曲史论》、《昆曲“俞派唱法”研究》、《二十世纪前期昆曲研究》、《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合著)、《两宋文学史》(合著)、《红楼梦导读》(合著)等,并主编了《中国昆剧大辞典》和《中国昆曲艺术》。
吴新雷:白先勇教授,您好!《文艺研究》编辑部邀我寻找机会访问您,一起谈谈中国昆曲艺术的发扬,以及走向国际、推向世界等课题。
第八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国际论坛召开
第八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国际论坛召开2013年5月17日至20日,第八届“国际论坛”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举办,东道主是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
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英文名称为"ASIA THEATRE EDUCATION CENTRE" 简称"ATEC")是得到了中国教育部办公厅批复的戏剧教育研究机构,成立于2005年10月19日。
研究中心的宗旨是:为了发展亚洲戏剧教育事业、建立一个联系亚洲各戏剧教育机构的有效机制,增进亚洲各国及地区在戏剧教育、学术研究、舞台实践等方面的互相了解和交流,为关心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事业的学生、教职员、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戏剧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本届论坛,有十七个国家,二十二个戏剧院校参加,有二十九名专家学者就《经典剧目的现当代演绎及其教学与训练》的论题做了学术报告。
经典剧目在戏剧院校的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课题,其作用是不必争议的。
那么,在现当代如何对待经典,如何在教学对学生进行教学,自然是各个国家的戏剧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研讨的兴趣和重视。
报告人结合各国的实际,交流了看法和经验。
一排左四为罗锦鳞先生;右七朱添寿、最后一排右七俞维洁博士、二排左四麦勒先生。
南洋艺术学院的俞维洁博士题为《戏剧观的困惑及其教育理念的错位——专业戏剧院系经典作品现当代演绎之奇象研究》的报告尖锐地对戏剧教育和艺术实践中出现的对经典作品演绎中的奇象做了分析和评论,重申了对经典作品的正本清源和理直气壮地坚持斯氏表演体系,告别“后XX戏剧”的主张……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热烈兴趣和赞同。
原澳大利亚国立戏剧学院院长,现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高级主研究员奥布里-麦勒从我们对待经典作品的应有的“自由与责任”论述了演绎经典的标准,可以有一定的自由,但不能离太远。
否则应该更改原作剧名……大会执行主席南洋艺术学院院长朱添寿在总结时指出,在演奏古典音乐家的作品时是不能任意改动音符的。
第七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暨第二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综述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12年第2期总第144期第七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暨第二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综述刘晓村**刘晓村,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报社副编审。
2012年5月1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戏剧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隆重开幕。
中国教育部副总督学杨贵仁、中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戏剧教育中心主席科尼鲁·杜米丘向本次论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辞。
亚洲戏剧教育中心理事长、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翔代表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的各位理事和中央戏剧学院的全体师生欢迎来自各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们,并宣布:经过与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各会员院校协商,本届论坛确定的主题是“世界戏剧与戏剧的民族化”。
参加论坛和大学生戏剧节的中国院校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浙江丽水学院。
外国院校有:日本大学艺术学部、韩国中央大学、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印度国立戏剧学院、韩国青云大学广播艺术学院、越南河内戏剧电影大学、日本桐朋学园艺术短期大学、韩国西京大学艺术学院、蒙古国立艺术文化大学、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菲律宾大学蒂里曼分校、格鲁吉亚国立绍塔·鲁斯塔维利戏剧电影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文莱达鲁萨兰大学、印度尼西亚日惹艺术学院、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哥伦比亚卡利瓦耶大学、日本樱美林大学,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戏剧教育中心。
论坛5月19日,论坛研讨会正式开始。
当日上午的嘉宾主持人为日本大学艺术141学部原一平教授,专家主持人为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奥布里·麦勒教授。
亚洲传统戏剧的剧情演绎
亚洲传统戏剧的剧情演绎传统戏剧作为亚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们以其独特的剧情演绎方式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并在剧场中展现着人们对生活、情感和价值观的诠释。
本文将探讨亚洲传统戏剧的剧情演绎,从三个不同的亚洲国家的戏剧形式进行分析:中国的京剧、印度的卡舍戏剧和日本的能剧。
一、中国京剧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式之一,以其丰富的剧情和精妙的表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它的剧情演绎常常基于历史事件、传说故事或文学著作。
京剧演员通过歌唱、对白、舞蹈和动作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京剧的剧情通常以起承转合四部曲的形式展开,通过起初的引子快速地将观众引入到故事的世界,然后逐渐深化剧情,增添戏剧张力,最后达到高潮和结尾。
二、印度卡舍戏剧卡舍戏剧是印度最具特色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它以宏伟的舞台表演、精美的服装和引人入胜的剧情抓住观众的注意。
卡舍戏剧的剧情演绎通常基于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情节。
在卡舍戏剧中,演员常常通过舞蹈、歌唱和话剧,将故事中的英雄事迹、爱情传奇和神话传说生动地呈现出来。
卡舍戏剧的剧情常常跨越多个场景,通过场景的变换,将观众带入不同的虚幻世界,让他们感受到故事中的不同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日本能剧能剧是日本传统戏剧形式之一,以其宁静、舒缓的表演风格而著称。
能剧的剧情演绎常常基于日本的传说、神话和历史事件。
在能剧中,演员通过面具、舞蹈和音乐等艺术手段,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角色。
能剧的剧情通常运用修辞手法,通过舞台上的动作和表情暗示故事的发展,让观众从中感受到隐喻和象征的意义。
同时,能剧的演出常常配以悠扬的音乐,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不仅增添了剧情的氛围,也给予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综上所述,亚洲传统戏剧的剧情演绎方式在各个国家有着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中国的京剧、印度的卡舍戏剧还是日本的能剧,它们都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和艺术手法,将古老的故事和文化传承下来,并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记第五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
2.文化交流。戏剧教育通过跨国、跨文化的交流,使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观点和思想相互 理解、相互融合,使来自不同国度的戏剧教育工作者得以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获得有价值的 思考。
5月22日,第五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暨第一届亚洲
场,进而开拓戏剧管理的科目。
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
3.关于戏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场隆重举行,第一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评奖委员会代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兰姆瑟先生认为,舞台监督是舞台 表、中国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女士宣布了荣获第一届亚洲
第五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以“戏剧管理的教学与实践”为主题,会议安排紧凑、 成果丰富,新老朋友畅所欲言。本届论坛参会院校多达22所,共涉及7个国家,参会人数达到了 300多人,是自论坛开办以来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一次。
论坛举办五年来,在推动亚洲戏剧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国内外戏剧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 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令”,1945年后,技艺精湛且经验丰富的舞台监督人才变得供不 演员的表演也能激发出观众对于剧本主题的深层思考。韩国中央
应求,由于认识到培养舞台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学院为戏剧从业 大学校媒体公演影像大学演剧映画学部带来的《费德尔》,是由
者开设了包括舞台管理等多门戏剧技术培训课程;韩国青云大学 该校的学生通过课余时间自己排练完成的,演出较为完整地保留
本届论坛共有来自国内外22所艺术院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者围绕“戏剧管理 的教学与实践”的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同时举办的大学生戏剧节共有7个国家的9台精彩剧 目在中央戏剧学院上演。
2020年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设计研究考研导师介绍(宋旸 )以及考研权威机构
参考书——《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院中国美术教研室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的前身《中国美术简史》系大专教材, 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集体编写。原系主任薛 永教授主持,原中国美术教研室主任李树声教授协助主持。1989年 12月完稿,1990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21万字,图三 百余幅,简明扼要,以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为纲,以各美术门类 在同一时期的演进为纬。注意了四个结合:普中国美术史基本知识 与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呈示中国美术各门类的发展演变与阐 述重要的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和美术作品相结合,显现中 国美术的自身发展与揭示美术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相关因 素相结合,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与使用可靠的美术文物(包括新发现 的重要作品)相结合。
导师介绍(李威 )
张武,男,副教授。1974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我院舞美系舞 台设计教师。 所授课程: 戏曲舞台设计、效果图技法、采风、社会实践等课程 研究方向: 戏曲舞台设计理论及实践 论文著作: 1、论文《舞台美术设计作品的展示》收录于《共同舞台》2011年 2、论文《舞台美术地狱性审美》收录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论文集》2013年 3、论文《让舞台美术具有纪念碑性》———《河南戏剧》2012年第三期 4、论文《视觉引导戏剧发展》——《山花》2011年8月 5、论文《创作方法决定作品样式》——《大家》 2011年8月 6、专著《引导视觉》(6万字)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主要荣誉: 1、2013年,中国第十届艺术节舞台美术文华奖 2、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优秀班主任
参考书——《西方美术史教程》
《西方美术史教程》 李春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 版社出版
精彩创意别样舞台——首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舞美设计评析
精彩创意别样舞台——首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舞美设计评析孙大庆;田君【摘要】对若干剧目舞美设计中有特色的地方进行评析,展示专业院校学生对当代戏剧舞美设计理解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期刊名称】《演艺科技》【年(卷),期】2010(000)007【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当代戏剧;舞美设计;戏剧院校;教学实践【作者】孙大庆;田君【作者单位】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北京,100710;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北京,100710【正文语种】中文5月18日~23日,第五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暨第一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在中央戏剧学院举行。
戏剧节为期5天,共有来自7个国家的9台剧目参加演出。
本文对部分剧目的舞美设计进行评析,以此展示剧目中体现的当代戏剧舞美样式、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各国学生对戏剧艺术理解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大气时尚的《名扬四海》作为整个戏剧节的预热开场,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演出的音乐剧《名扬四海》片段赢得一致好评。
《名扬四海》是美国百老汇经典音乐剧,这是中央戏剧学院与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北京东方百老汇国际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美国百老汇凤凰音乐剧制作公司的一次友好合作,也是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表演教学实践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巨大的金属楼体结构在舞台上运动自如,镂空的铁架饰以变化丰富的灯光显得格外绚丽,很好地阐释了“我要成名”的主题。
舞台灯光异常耀眼,随着音乐的变换而变化,效果极其丰富。
设备上不仅运用了200多台常规灯具,还使用了44台电脑灯,包括10台染色灯和34台图案灯,为舞台增加了诸多美妙的变化。
该演出音乐欢快,主题积极向上,灯光相应地以鲜艳的纯色为主。
尽管只是作为开幕式的欣赏片段,观众依然可以领略到大气时尚的舞台魅力。
与观众一起演的《潜在的支出》本届亚洲大学生戏剧节的开篇剧目《潜在的支出》,由中国中央戏剧学院精彩上演。
该剧讲述21世纪莫斯科一对兄妹的故事,他们从小相依为命,当哥哥被漂亮的银行职员说动了心,贷款买下一套期房,而妹妹要借腹生子却被情夫推托时,兄妹二人陷入了深不见底的困境之中。
王匡做演员让我有机会体验不同的人生
王匡做演员让我有机会体验不同的人生和王匡的采访定在了下午两点,按照约定时间打过去:“喂,你好!”一个略微慵懒的声音从另一边传过来。
“嗨,你好!”起初的短暂应酬过后,他接了一杯水,似乎是在暗示我,他已经准备好接受我的提问了。
“《脑海深处》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一部真正的医疗剧,而‘岱一山让我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艰辛,以及他背后所要承当的责任。
”最近在网上热播的剧《脑海深处》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部作品主打行业医疗剧,可以说是中国近年来极其少见的一部真正的职业剧。
《脑海深处》中的很多故事都取材于真实案例,在推进剧情的同时也进行着医疗科普。
每一集的片尾更是邀请业内大咖出镜,向观众传递更专业的医学知识。
而作为这部剧的双男主之一,王匡所饰演的角色“岱一山”是一位出色的神经外科医生,海归博士后,专业技术过硬。
对于“岱一山”,王匡坦言这个角色太有难度了。
“如果不是剧本吸引我,我觉得自己很难有勇气去挑战。
”“其实在我的印象里,医生一直都是看似很近,却离我们很远的一个群体,读书都要读七八年,甚至十年。
硕士是根底,博士是标配。
”但是当王匡真正要去演绎一名医生时,在了解他们的过程中,他发现其实医生也和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懦弱有坚强,也要面对种种选择。
“但是作为医生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每天面临的都是生与死的考验,他们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判断,都会引导着病情的走向,引发不同的结果,而每一个结果都牵动着一条生命和一整个家庭。
”不同于以往的医疗剧,王匡觉得《脑海深处》它的專业性是硬核,节奏也更加紧实有力。
拍摄时,很多戏份都要求台词的节奏和手上的动作保持高度一致。
而大量专业术语的叠加,语速和快节奏的操作也曾让他一度“十分混乱”。
“死记硬背呈现出来的效果会与人物不符,所以必须要非常熟悉并且熟练整个过程。
”为了完成好这个角色,开拍之前王匡深入到医院学习。
“我们跟实习生一样,跟着一名指导医生,去做观察、了解、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观看大量的病例、手术,包括去手术室里观看真实的手术操作过程,然后听医生们的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10年第2期总第136期155第五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暨第一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概述刘晓村**刘晓村,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报社副编审。
2010年5月1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戏剧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隆重开幕。
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中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戏剧教育中心主席科尼鲁·杜米丘向本次论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辞。
亚洲戏剧教育中心理事长、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翔代表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的各位理事和中央戏剧学院的全体师生欢迎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们,并宣布:经过与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各会员院校协商,本届论坛确定的主题是“戏剧管理的教学与实践”。
参加论坛和大学生戏剧节的中国院校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香港演艺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浙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外国院校包括:日本大学艺术学部、韩国中央大学校、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印度国立戏剧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桐朋学园艺术短期大学、韩国青云大学、蒙古国立艺术文化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国立艺术学院、越南河内国立戏剧电影大学、菲律宾大学蒂利曼分校戏剧系、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以及国际剧协戏剧教育中心。
论坛5月19日,论坛研讨会正式开始。
当日上午的嘉宾主持人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罗锦麟,专家主持人为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兰姆瑟。
发言的专家及他们的论文题目分别为: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教授松原刚的《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演剧学《戏剧》2010年第2期156科“企划·制作”研究的开始与现状》、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教授商尔刚的《中国艺术管理教育现状》、韩国中央大学校媒体公演影像大学演剧学科教授金钟佑的《跨学科教育对培养戏剧策划制作人才的必要性》、乌兹别克斯坦国立艺术学院艺术评论系教授图利亚霍扎耶娃·穆哈巴特·图拉波夫娜教授的《戏剧管理:教学和实践》、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俞唯洁的《学生在戏剧制作管理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戏剧系演出与制作管理的教学过程》、菲律宾大学蒂利曼分校戏剧系教授亚历山大·库特兹和戏剧系主任贝伦·克林格申的《从宏微观角度分析学院派戏剧教育在管理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菲律宾大学蒂利曼分校戏剧系和Dulaang UP剧团案例分析》、中央戏剧学院管理系副教授陈珂的《艺术管理系〈演出制作学〉的构思、展望和实施》、中国戏曲学院讲师胡娜的《论戏剧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发言,与会者提出的主要问题有:1.民营艺术院校管理系与公立艺术院校管理系的课程设置有何不同;2.艺术管理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3.剧场管理与制作管理的区别;4.如何引导和规范艺术管理系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取向;5.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艺术类和非艺术类课程比例如何分配;6.艺术管理系教学中营销类内容和艺术类内容如何平衡。
19日下午研讨会的嘉宾主持人为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教授原一平,专家主持人为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教授朱添寿。
发言的专家及他们的论文题目分别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兰姆瑟的《(舞台)管理:最终促成者和(微妙)影响力》、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教授户田宗宏的《艺术管理的现状以及与大学的伙伴关系》、韩国中央大学校媒体公演影像大学教授李惠贞的《策划制作的培训与创意性》、韩国青云大学校广播艺术学院教授李松的《表演教学法》、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演剧学科外聘教师水谷内助义的《剧团与艺术管理之间的关系及其必要性》、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副教授宋震的《艺术法教学模式的重构与思考———以〈艺术法案例〉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副教授孙亮的《关于演出制作专业开展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
针对以上发言,与会者提出的主要问题是:1.大学教育如何弥补学生在管理实践方面的不足;2.日本新剧的现状及与其起步阶段的异同;3.制作人在资金、剧场和观众之间起何作用;4.如何让学生体悟制作人在工作中的困难;5.艺术院校进行法学教育的目的;7.《艺术法案例》教学的实践操作困难体现在哪些方面;8.艺术管理教学中如何定义“全才”学生,“全才”的弊端在哪里。
19日晚上继续展开学术演讲及讨论。
当晚嘉宾主持人是韩国中央大学校教授朴东祐,专家主持人是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院长邓树荣。
发言的专家及他们的论文题目分别是:越南河内国立戏剧电影大学教育和培训系主任阮停诗的《越南戏剧/舞台管理》、韩国青云大学校广播艺术学院教授李源基的《戏剧写作是培养戏剧分析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蒙古国立艺术文化大学教授那依丹敬·冈胡雅克的《宗教艺术中的制作元素》、韩国青云大学广播艺术学院教授林第五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暨第一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概述157昌周的《极简主义在歌剧〈茶花女〉中的体现———谈2010年在大邱歌剧院上演的歌剧〈茶花女〉》。
针对以上发言,与会者提出的主要问题是:1.越南国内的演艺现状及趋势;2.如何评定表演系学生的剧本写作水平;3.萨满教仪式表演接近戏剧还是接近宗教表演;4.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如何才能被社会接受。
发言结束后,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商尔刚和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教授户田宗宏共同主持论坛总结会。
商尔刚教授对20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综合概括和评述。
他认为专家们主要围绕艺术院校管理系在课程设置、办学理念、社会实践活动三大方面阐明观点,进行讨论。
管理专业在各个艺术院校都属新型专业,同时又是当下社会演艺事业亟需的热门专业。
专家们在论坛中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观念,新的教学和实践方法,值得我们思考和运用。
户田宗宏教授认为艺术家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未来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学子们要以认真吃苦的态度来学习和磨砺自己,将来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引导观众、影响观众,从而为观众艺术素质的提高尽自己一份力。
戏剧演出第一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共有七个国家九所院校的九台戏剧演出。
戏剧节设有表演奖。
参加演出的院校和它们的剧目分别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潜在的支出》、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艺术学院的《德古拉》、韩国中央大学校的《费德尔》、印度国立戏剧学院的《十二怒汉》、越南河内国立戏剧电影大学的《伊索》、蒙古国立艺术文化大学的《契诃夫戏剧集锦》、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演剧学科的《春香》、韩国青云大学的《严密监视》、日本桐朋学园艺术短期大学的《蟠龙》。
中央戏剧学院的《潜在的支出》为导演系毕业演出剧目。
编剧维克托丽娅·尼基福罗娃[俄],导演丁如如、杨硕。
《潜在的支出》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俄罗斯当代青年的精神侧面,其构成细节正是青年人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如工资待遇、购买房屋、还贷、超前消费、代孕等,很有生活气息和现实性。
《潜在的支出》的主人公挣扎在现实困境和内心理想之间,左右突围。
他们不甘堕落,却无法拒绝享乐,只得以青春的蛮力应对金钱社会的冷漠。
也许只有在多年后,他们才能明白他们付出的灵魂的“潜在支出”。
《潜在的支出》形式轻松幽默,创作者“远距离”揶揄“冷酷现实”,理解剧中人的处境,极力在喧嚣算计的生存之中发现点滴的美和温情。
该剧舞台设计简洁大气,翻转式道具的运用既便利又扩展了舞台空间,可谓匠心独运。
演员们热情真诚,将人物命运的逆转揭示得层次分明,引人深思。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演出的《德古拉》改编自布拉姆·斯托克的经典小说,导演比尔·沃尔特斯。
《德古拉》保留了原作中维多利亚风格的吸血鬼特点,同时大胆引入不同以往的吸血鬼领地。
编剧麦克·韦尔曼是美国当代举足轻重的编剧《戏剧》2010年第2期158之一,他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以富有挑战性而著称,敢于独树一帜、突破别人眼中“标准”或“优秀”戏剧的概念。
《德古拉》陌生而刺激,怪诞而疯狂,它的主题并不明晰,喻示了生活本身的不可预知性。
《德古拉》的舞台氛围营造得很到位,气场强大。
其钢架结构的舞台装置、舞台后区乐队的现场弹奏,幽暗、吊诡、神秘的气氛很适合表现吸血鬼的出没。
演员们极其投入,身体能量充沛,表演风格夸张浓烈。
导演让两位演员同时出场扮演同一角色,人物的一个自我身处其中,另一个自我置身事外,旁观自己的经历。
这种表现人物心理分裂的手段并不算新颖,用在该剧中却很贴切,富有象征性。
韩国中央大学校演出的拉辛名剧《费德尔》,导演白信荣。
导演认为人类内心都深藏着不为人知的欲望。
理性时代的到来,使我们很自然的压制内心的欲望,但欲望以各种方式潜伏在我们内心中。
不仅是主人公费德尔,剧中的其他人物也有凌驾于理性之上的疯狂欲望。
这种人物在规定情境中强烈迸发的情感行为一向被艺术家偏爱。
《费德尔》相对单纯的情节、人物激烈的内心冲突非常适合用肢体语言诠释。
韩国中央大学的这个版本在动作以外更辅以面具处理。
该剧艺术总监白楠永是形体戏剧专家,对面具在戏剧中的作用也很有研究。
在《费德尔》中他让歌队使用面部表情为零的中性面具,突出了动作的表现力,他们以各种跃动的姿态衬托主人公疯狂的情绪,形成强烈的戏剧张力。
饰演主要人物的演员在空旷的舞台上身着单色袍服,在鼓声的“煽动”下,以强劲丰富的形体动作冲破纱布围拢象征的“束缚”、用反复浸水“浇灭”欲念和焦虑,这些舞台处理手段渲染了人物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和情感冲动,颇具视角冲击力。
印度国立戏剧学院演出的《十二怒汉》是一出现实主义戏剧。
编剧冉杰特·卡普尔,导演凯尔蒂·简。
该剧讲述的是陪审团对一起谋杀案的审议过程。
19岁的贫穷男孩被控杀害了自己的父亲,由十人组成的陪审团将对这个一级谋杀案进行审议。
如果罪名成立,男孩将会被判处死刑。
剧作家借陪审团成员们对男孩犯罪心理的解读,表达对贫穷、犯罪、青少年文化、人与人相处等社会问题大相径庭的体认。
《十二怒汉》主题尖锐而有现实意义,戏剧构成巧妙,以小见大,涉及的思想分歧尤其让人深思。
演员表现自然细腻,纯朴真挚,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遗憾的是舞台手段较为单一,未能更多面、更舞台化地揭示人们面对积重难返的现实时矛盾而困惑的心境。
越南河内国立戏剧电影大学演出的《伊索》由巴西剧作家吉列尔梅·菲格雷多创作,导演黄事。
吉列尔梅·菲格雷多从古希腊著名的寓言故事讲述者伊索身上获取灵感,并根据伊索讲述的故事创作了这部西班牙语戏剧。
人类争取自由的道路复杂艰辛,常常伴随着牺牲,伊索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身为黑人奴隶,伊索的精神却是高贵的,他以智慧战胜愚蠢和贪婪,他是被压迫者聪慧、磊落、顽强的形象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