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设计考察报告
调研报告北京建筑
![调研报告北京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edc4af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e.png)
调研报告北京建筑调研报告:北京建筑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建筑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北京建筑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1. 采访:我们采访了北京建筑专家、历史学家和城市规划师,了解他们对北京建筑的看法和观点。
2. 走访:我们参观了北京的一些代表性建筑,包括故宫、天安门、国家大剧院等。
三、调研结果1. 历史建筑:北京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如故宫、颐和园等。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它们是北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2. 现代建筑: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出现在北京市区。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为城市增添了现代气息。
例如,国家大剧院以其独特的外形和现代的设计成为了北京的新地标,吸引着众多观众。
3. 建筑特点:北京建筑具有独特的特点,如建筑朝向的尊重、黄灰色的外墙、飞檐翘角等。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北京建筑的地域特色,也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4. 建筑保护: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北京的建筑保护面临许多挑战。
一方面,市政府加大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以确保它们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另一方面,建筑活动的快速扩张可能导致建筑的破坏和替代。
因此,保护和传承北京建筑的任务依然严峻。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加强保护力度: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历史建筑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2. 增加建筑保护意识:公众应加强对北京建筑文化的认识和宣传,提高人们对建筑保护的意识,减少人为破坏。
3. 鼓励创新设计:政府和企业应鼓励创新设计,促进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使北京建筑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4. 建立规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规范管理机制,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管,避免建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293c084a7302768e9939e6.png)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报告人:考察目的:了解过去,热爱祖国。
考察方法:到北京故宫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查阅有关书籍。
考察内容:遗迹简介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四面由筒子河环抱。
城四角有角楼。
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宫殿风景名称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神武门(中轴线)养心殿钟粹宫珍妃井故宫九龙壁太极殿钟表馆储秀宫如意馆上书房乾隆花园长春宫慈宁宫漱芳斋景阳宫重华宫宝月楼建福宫雍和宫宁寿宫坤宁宫延禧宫翊坤宫寿康宫永和宫皇极殿体和殿绘画馆青铜馆皇史宬隆宗门故宫角楼三希堂(两翼)宫殿介绍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
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2]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
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北京故宫历史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是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明初主持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人称“蒯鲁班”。
故宫从永乐年间建成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代表。
【最新文档】北京古建筑考察报告-实用word文档 (11页)
![【最新文档】北京古建筑考察报告-实用word文档 (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7cc9c2ebce2f0066f53322fb.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北京古建筑考察报告篇一:北京考察报告北京考察报告古建筑屋顶装饰此次的北京几日游,虽短暂,却也难忘。
每日的行程都安排的满满的,天坛、故宫、十三陵之定陵、长城、颐和园、国家博物馆、鸟巢、水立方。
这几个景点都一一参观。
虽然说有点走马观花,但是也带给心里不小的震撼。
此次行程中,属故宫还有长城最令我震撼,古人真的很伟大,在没有任何高科技技术辅助的情况下,都能建造出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
不过,故宫如此雄伟的建筑中,那屋脊上带有趣味的小兽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凡级别较高的官室殿堂,一般都采用大屋盖、曲面坡、高起脊、深出檐的作法,给人以雄伟庄严、壮丽恢宏的视觉美感,这也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坦荡而庄严、恢宏而持熏的气度,遂而成为自成体系的东方建筑特色。
而罱顶饰件,除起结构力学作用外,则更多的是为建筑美学增色。
屋顶上的吻和兽即为其中之主要部件。
吻,就是屋顶正脊两端凸出于屋脊的装饰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不嗣的历史阶段,它的名称、造型、体重和文化内含也都各异;但是,它又不同于王朝更替那样楚汉分明。
它的发展乃足一个承前启后的渐变过程,犹如父子相承而叉各有千秋.祖孙血脉相传而又各各迥异。
故尔,仅以一吻一兽即为某一建筑精确断代.实有唐突之嫌。
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转引《青箱杂纪》云:“海有鱼,虬尾穆传》亦云:“(前刺史李世哲)多有非法,逼买人宅,广兴屋宇,皆置鸱尾??”足见北朝时.屋宇鸱尾已经“迎风拂云”、普遍施用了。
其造型、其体量已远远超越两汉;其名称日“鸱尾”。
此时之所谓鸱尾倒与《青箱杂纪》十分吻合,仅以似鸱鱼之尾装饰正脊。
所以仅用其尾者,缘其“用以喷则降雨也”,亦乞以降雨灭火故。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鸱尾(明代仿制),不但眼、口、鼻分明,而且还浮雕出牙、须、角等的细部——原先的鸱尾如蛹之化蝶,已彻底蜕变成有首有尾、身体蹋睹之怪兽形状,当已由“尾”名副其实地转化成“吻”。
北京宫殿建筑特色考察报告范文
![北京宫殿建筑特色考察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63d257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4.png)
北京宫殿建筑特色考察报告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著名的宫殿建筑,如紫禁城、颐和园等。
这些宫殿建筑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考察北京宫殿建筑的特色。
首先介绍的是紫禁城,又称“故宫”。
它是中国皇宫的典范,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
紫禁城以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它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宫殿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三开间”式建筑,由三个相邻的房间组成,中间的房间比两侧的房间宽出一倍。
此外,紫禁城还有许多独特的建筑元素,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九龙壁”,以及色彩斑斓的琉璃瓦。
其次是颐和园,它是清代一位皇太后的避暑山庄,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和精湛的建筑技艺闻名于世。
颐和园利用湖面、假山、亭台、树木等自然元素塑造了一幅幅旷世奇观,富含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精髓。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以仿古为主,取材广泛,技艺精湛,彰显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其主体建筑——“万寿山房”,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与西方建筑的手法,结构精妙,装饰富丽。
最后,介绍的是天坛。
天坛是中国古代为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兴建的一处祭天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最负盛名的建筑之一。
天坛的建筑风格简约明快,色彩典雅,充满了宗教和文化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义。
天坛有一处非常独特的建筑叫做“圜丘”,它由三层石板堆积而成,是古代人用石块组合而成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另外,在天坛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建筑——“祈年殿”,它是一座三层木结构建筑,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华丽的装饰,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综上所述,北京拥有众多著名的宫殿建筑,每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特色。
这些宫殿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北京设计考察报告
![北京设计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576e4e69eae009581bec60.png)
设计考察姓名学号靳青(200906014306)专业班级工设093 指导教师孙东阳2012年10月一、实习时间:2012年10月10日——10月20日二、实习地点:北京地区(798艺术社区、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奥林匹克公园、故宫博物院等地)三、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开阔艺术视野,学习不同时期不同艺术类型的风格特征,建构自己的设计素养,提升自我感性认识;进而感悟美、发现美、凝练美。
2、通过参观考察,了解不同时期的优秀设计产品,感知中国工业设计现状,权衡个人的从业方向与发展空间。
3、通过参观博览会和国际设计展,直面优秀设计作品,学习优秀作品的设计理念,感悟设计生活的灵感,培养自我社会实践调研能力。
四、实习内容:(一)感受——人文北京2012年的这个冬天我们怀揣着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怀揣着对艺术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崇敬我们踏上了北京的行程,也迎来了我们大学的第二个集体考察学习计划;这次我们考察学习的地点是北京—个我——直不向往却去过很多次的城市;上次的西递之旅还记忆犹新,置身于大自然中不仅看到了美景还开拓了自己的心胸。
这一切都让我更加期待这次的北京之旅。
北京之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地标建筑——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
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
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古建筑考察报告
![北京古建筑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deba584a7302768e99397b.png)
北京古建筑考察报告篇一:北京考察报告北京考察报告古建筑屋顶装饰此次的北京几日游,虽短暂,却也难忘。
每日的行程都安排的满满的,天坛、故宫、十三陵之定陵、长城、颐和园、国家博物馆、鸟巢、水立方。
这几个景点都一一参观。
虽然说有点走马观花,但是也带给心里不小的震撼。
此次行程中,属故宫还有长城最令我震撼,古人真的很伟大,在没有任何高科技技术辅助的情况下,都能建造出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
不过,故宫如此雄伟的建筑中,那屋脊上带有趣味的小兽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凡级别较高的官室殿堂,一般都采用大屋盖、曲面坡、高起脊、深出檐的作法,给人以雄伟庄严、壮丽恢宏的视觉美感,这也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坦荡而庄严、恢宏而持熏的气度,遂而成为自成体系的东方建筑特色。
而罱顶饰件,除起结构力学作用外,则更多的是为建筑美学增色。
屋顶上的吻和兽即为其中之主要部件。
吻,就是屋顶正脊两端凸出于屋脊的装饰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不嗣的历史阶段,它的名称、造型、体重和文化内含也都各异;但是,它又不同于王朝更替那样楚汉分明。
它的发展乃足一个承前启后的渐变过程,犹如父子相承而叉各有千秋.祖孙血脉相传而又各各迥异。
故尔,仅以一吻一兽即为某一建筑精确断代.实有唐突之嫌。
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转引《青箱杂纪》云:“海有鱼,虬尾穆传》亦云:“(前刺史李世哲)多有非法,逼买人宅,广兴屋宇,皆置鸱尾??”足见北朝时.屋宇鸱尾已经“迎风拂云”、普遍施用了。
其造型、其体量已远远超越两汉;其名称日“鸱尾”。
此时之所谓鸱尾倒与《青箱杂纪》十分吻合,仅以似鸱鱼之尾装饰正脊。
所以仅用其尾者,缘其“用以喷则降雨也”,亦乞以降雨灭火故。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鸱尾(明代仿制),不但眼、口、鼻分明,而且还浮雕出牙、须、角等的细部——原先的鸱尾如蛹之化蝶,已彻底蜕变成有首有尾、身体蹋睹之怪兽形状,当已由“尾”名副其实地转化成“吻”。
佛光寺东大殿鸱尾佛光寺东大殿屋脊兽是指出现在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上的重要构件,它常以实有或虚拟的动物形象出现,如鸱吻、龙、凤、瓦猫、狻猊、鱼、大象、孔雀等。
设计专业故宫考察报告
![设计专业故宫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c614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6.png)
设计专业故宫考察报告摘要本次考察报告旨在通过对北京故宫的考察,了解其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借鉴与启发。
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物展览,我们深入了解了故宫的建筑、园林以及装饰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为深入地认识。
一、简介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自龙潭湖至北海、自天安门至景山,面积达72万平方米。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
二、建筑风格故宫以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为基础,兼收并蓄了中外建筑风格的精华之处。
整个建筑群分为内朝和外朝部分,其中内朝是皇宫禁地,外朝是朝廷行政和外交办公区。
故宫的建筑形式严格参照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模式,注重对称与平衡,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这些建筑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严格规定的尺寸,构成了整个建筑群的和谐与美感。
另外,故宫的建筑装饰也十分精美,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技法和材料。
琉璃瓦、飞檐斗拱、镏金花纹等都展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三、园林设计除了建筑本身,故宫还有着独特的园林设计。
故宫内有许多花园、庭院和假山,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点的选择,形成了自然与人工的有机结合。
这种设计手法在传统中国园林中被称为“山水诗意”。
在故宫的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流水、亭台、假山等元素的精心搭配。
这些元素以及树木、花卉的种植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整个园林如诗如画。
四、装饰艺术故宫内的装饰艺术也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
故宫中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了瓷器、绘画、玉器、珠宝等多种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的设计和制作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审美和工艺水平。
通过对故宫文物展览的参观,我们能够学习到中国古代设计的精髓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瓷器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精致的纹饰和形制设计,以及细腻的手工制作。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运用到现代设计中的。
五、总结与启示通过这次对故宫的考察,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入地认识。
建筑设计院考察报告
![建筑设计院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b3a4e510661ed9ac51f374.png)
建筑设计院考察报告篇一:建筑设计院工作总结方案院工作总结2021年已过去大半,转眼间方案院又走过了一季春夏,回顾这半年的工作历程,在全体同仁的努力和实践下,这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优秀而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专业设计,特色服务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方案院以公共建筑方案设计为主,在项目的前期策划、方案设计、工程建设及项目管理多方面为业主提供咨询和服务。
在李文海院长的带领下,全院同事齐心协力,共同协作,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这半年内我院共完成方案设计4项,亚布力熊猫馆、普湾数据处理中心项目、乐椿萱养老社区艺术中心、丹东爱民沟幼儿园等。
目前在进行的方案设计有,新疆石河子城市规划馆、普湾经济区木业产业园综合服务楼、新疆石河子市民健身中心、沈阳熊猫馆等项目。
二、用心沟通,不断学习随着设计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对设计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我院积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专业主管部门或协会组织的培训,并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国内外考察,增长见识,提高专业能力。
为了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了解行业最新设计理念与方法,今年我院多次组织设计人员外出考察与学习。
1. 广州深圳商业项目考察参加人员:文世焕、程龙2. 深圳集装箱建筑考察参加人员:吴迪3.杭州商业项目、酒店项目考察参加人员:文世焕、程龙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不仅保证了设计任务的及时完成,也有利于我院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设计院的活力。
此外,方案院还积极参与一些设计周、设计展。
我们还加入了2021北京大栅栏领航员计划,改造四合院公共空间,参与社会活动,实践设计的大概念,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大。
三、回顾总结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我们存在的不足:1、设计的转型和升级: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建筑设计行业也面临着转型。
北京传统建筑调研报告范文
![北京传统建筑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782c1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9.png)
北京传统建筑调研报告范文北京传统建筑调研报告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传统建筑是北京独特的标志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北京传统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现状,进一步探讨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的意义和方法。
一、历史背景北京传统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但真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在明代。
明代的建筑风格在北京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继承发展到清代。
北京传统建筑的特点主要受到了宫廷建筑和民居建筑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宫廷式建筑风格。
二、传统建筑特点1. 建筑布局:传统北京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大厅和庭院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的空间关系。
院落中的主要建筑物通常为坐北朝南,侧厅、后院、花园等元素常常穿插其中,使整个院落更加宽敞、通透。
2. 建筑材料:传统北京建筑主要使用砖木结构,砖与瓦的运用形成了建筑外观独特的特征。
建筑材料的选择灵活多样,既有硬质材料如青砖、花岗岩、石灰浆,也有软质材料如木材、土等,使得建筑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需求。
3. 建筑装饰:传统建筑的装饰非常重要,精细的雕刻、彩绘和剪纸等工艺常常出现在建筑的柱子、梁头和门窗等部位,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美观而独特。
三、现状和问题尽管北京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1. 建筑物易受损:由于北京地处北方,气候条件恶劣,传统建筑常常受到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土地的开发和建设,更加威胁到传统建筑的保护。
2. 缺乏保护意识:一些传统建筑物的所有者缺乏对其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
一些传统建筑物被私人改建,形成了建筑物原有结构的破坏。
3. 文化传承问题:年轻一代对传统建筑的兴趣逐渐减少,传统建筑相关的手工艺技能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这可能导致传统建筑文化的流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四、保护和传承措施为了保护和传承北京传统建筑的价值,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北京设计实习报告总结
![北京设计实习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0b8f4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7.png)
北京设计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的设计实习项目。
这次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深入了解和学习了中国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
通过参观多个著名景点和与当地设计师的交流,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首先,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宏伟的规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的外部围护结构与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的结合,展现了中国在现代建筑设计方面的创新和成就。
而大剧院主体建筑在水面上的倒影,更是构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景观。
接着,我们来到了故宫。
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展现了古代中国宫廷建筑的精华。
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两旁展开,角楼座座精巧别致,给人以壮观的视觉享受。
我了解到故宫不仅在建筑上有着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园林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出色。
故宫的人工湖和绿地广场,提供了一个与文化休闲相结合的公共空间,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和体验故宫的美景。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
颐和园的湖光山色和园林建筑的和谐统一,圆明园的废墟和历史的痕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园林的设计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还注重人文景观的融合,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在与当地设计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北京的设计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设计师们既保留了中国传统设计的元素,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他们注重创新,关注用户体验,努力在设计中实现实用性与美学的结合。
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给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设计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建筑和园林设计的知识和技巧,还增强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我深深感受到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表达。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创意相结合,为社会创造更多美好的设计和作品。
总之,这次在北京的设计实习是一次非常宝贵和难忘的经历。
关于北京建筑的调研报告
![关于北京建筑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0146927f1922791688e863.png)
关于北京建筑的调研报告一、实习时间2016年8月6日到15日二、实习内容在北京这段期间里,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从宫殿建筑到皇陵建筑,从文化艺术区到繁华的商业中心,无一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带来的这种感受,来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古都——北京。
三、实习人:张茜葛夷非张敏魏倩倩戚迪游览的建筑景点有:天安门、故宫、长城、天坛、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纪念馆、国家大剧院、明十三陵、颐和园、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中央电视台大楼等。
(一)古代建筑1.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一砖一瓦都在表现着皇权至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北京故宫鸟瞰这条中轴线上。
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
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
2.天坛。
天坛地处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
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天坛正阳门外东侧。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
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
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北京建筑调研报告
![北京建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f534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7.png)
北京建筑调研报告
《北京建筑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摘要: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北京市的建筑风格、历史建筑保护、现代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展开,通过实地走访和室内资料收集,对北京市的建筑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建筑风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现代化的特点。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北京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诸如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维护,成为了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
同样,在现代建筑领域,北京也充满了惊艳的设计,例如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展现了北京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魅力。
此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老旧城区的拆迁和改造、过度商业化对历史建筑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处理,以保护北京的历史和传统建筑。
总结来说,北京市的建筑历史悠久、多元化,传统与现代并存,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未来,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的保护工作和创新设计,让北京的建筑更加美丽、宜居。
北京建筑调研报告
![北京建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cdf3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f.png)
北京建筑调研报告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拥有丰富多样的建筑资源。
我在北京进行了一次建筑调研,以下是我的报告:
在北京,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建筑,包括古代的宫殿、寺庙、城墙等,以及现代的高楼大厦、商业综合体、文化设施等。
这些建筑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
首先,我参观了故宫。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建筑的典范之一。
它的建筑布局精确而对称,意味着尊严和权力。
我在故宫里欣赏到了精美的宫殿、花园和雕塑,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美学价值。
其次,我参观了中国国家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
它的外观简洁大方,内部空间宽敞舒适。
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丰富的馆藏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感受到了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承和文化交流中心的重要作用。
另外,我还参观了北京的一些现代建筑,如国家大剧院、中国射电望远镜和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这些建筑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富有创意的外观。
它们展示了中国在建筑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北京的建筑资源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
现代发展的结合。
通过这次调研,我对北京的建筑风貌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建筑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北京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7bd9c89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1.png)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北京篇实习时间:2021年7月10日至7月20日实习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我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为期10天的建筑认识实习。
实习地点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实习单位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观摩和交流,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的实际过程,感受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1. 实地考察:我们参观了北京市内的多个建筑项目,包括住宅、商业、文化、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建筑。
通过实地考察,我深刻了解了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内部空间布局、结构体系、材料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2. 观摩设计过程:在设计院,我们有幸观摩了设计师们的工作过程,了解了他们如何根据项目需求和现场条件进行方案设计、讨论、修改和完善。
这使我对建筑设计的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3. 交流与讨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与设计师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他们分享了设计心得和经验,解答了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此外,我们还就建筑与环境、功能与形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4. 设计实践:在实习的最后两天,我们分组进行了设计实践。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完成了了一个小型建筑项目的初步设计,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
这个过程锻炼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实地考察和设计实践,我对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审美观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和分析不同建筑的风格、造型和色彩,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观。
3. 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对建筑行业的认识:通过与设计师的交流,我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需求等方面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传统建筑调研报告总结
![北京传统建筑调研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8e4c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9.png)
北京传统建筑调研报告总结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传统建筑资源。
本次调研主要对北京传统建筑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北京传统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美学与智慧。
在传统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精工细作的木构结构、雕刻精美的花纹、布局合理的庭院等特点,展现了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尊崇自然的思想。
例如,北京的庙宇建筑中,以天壤之间为中心,以集中式、对称式的布局,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宇宙的敬畏之情。
其次,北京传统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史的演进过程。
在北京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交融与演变。
明代的建筑更注重规矩、统一,而清代的建筑更崇尚雍容华贵。
例如,紫禁城是明代建筑风格与清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典范,它既体现了明代建筑的严谨与平整,又体现了清代建筑的雕琢与精致。
其次,北京传统建筑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
与许多其他地方的传统建筑相比,北京的传统建筑更多地融入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元素。
例如,北京的四合院建筑,不仅是一种居住空间的设计,更是中国传统家庭、社会关系的体现。
无论是建筑的形制、门窗的设计、还是庭院的布局,都彰显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最后,北京传统建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保护问题。
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推进,一些传统建筑被摧毁或改造,从而丧失了其独特的价值。
而正因为其独特的价值,传统建筑的保护任重而道远。
需要政府、学者、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公众对传统建筑保护的意识,使传统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并能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综上所述,北京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美学与智慧,演绎了中国建筑史的丰富与演进,承载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
然而,传统建筑也面临着保护的挑战。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研究,使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绽放独特的魅力。
北京公寓设计考察报告
![北京公寓设计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22ad6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a.png)
北京公寓设计考察报告1. 引言本篇报告旨在探讨北京公寓设计的相关问题,并针对目前的设计趋势进行分析和讨论。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公寓设计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通过对各个方面的考察和分析,可以为未来的公寓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 市场需求分析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公寓成为人们选择的热门房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居住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
因此,公寓设计需要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提供高品质的居住体验。
根据目前购房者的需求,人们对公寓设计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空间利用率高:北京的房价较高,购房者往往希望以较小的空间获得最大的使用价值。
- 设施齐全:居住者希望公寓配备先进的设施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如智能家居系统、高品质家具等。
- 绿色环保: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购房者更加注重公寓的环境友好性,如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等。
3. 设计趋势分析3.1 空间设计通过对北京市内多个公寓项目的考察,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寓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开放和连续性。
采用开放式的厨房和客厅设计,使得整个公寓空间看起来更加通透,也能提升居住者的舒适感。
此外,功能性设计也是当前公寓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例如,电视墙可以旋转,实现不同角度的观看;入户玄关处设计储物空间,方便居民放置鞋帽和背包等物品。
3.2 设施配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设施在公寓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家居系统使得居住者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提升了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此外,公寓设计还注重为居住者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比如健身房、游泳池、公共花园等。
这样的配置不仅能提供居民一个放松娱乐的场所,也有助于提升公寓整体的价值。
3.3 环保设计在环保方面,公寓设计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和使用可再生材料。
通过采用节能灯具、太阳能供暖系统、高效隔热材料等手段,可以降低公寓的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室内设计北京考察报告
![室内设计北京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09c8dca8956bec0875e38a.png)
室内设计北京考察报告篇一:北京考察报告目录前言 (2)参观中央美术学院有感 (2)宜家看设计与生产、市场的关系 (3)宋庄看设计师的地位与作用 (4)798艺术区设计师与各部门的关系见闻感想 (5)鸟巢,水立方,设计方法感想 (6)三里屯街道参观考察 (8)结束语 (8)一前言:1、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感性认识和理解企业、公司和设计单位。
学习和掌握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同材料的性能及运用,以及与市场的关系等内容。
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检验并提高自已的设计实践能力。
开拓眼见2、实习地点: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宜家家居-----宋庄-----798艺术区----鸟巢,水立方,三里屯3、实习时间安排:由老师带领同学去北京。
实习5天。
第一天休息自由活动。
第二天去中央美术学院,宜家家居参观考察第三天去宋庄参观考察第四天去798艺术区参观考察第五天去鸟巢,水立方,三里屯参观考察二、正文:我们先是去了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于1950年4月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成立,由毛泽东为学院题名。
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18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下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
徐悲鸿、江丰、吴作人、古元、靳尚谊等著名艺术家先后担任院长。
现任党委书记为杨力同志,现任院长为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潘公凯教授,现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著名油画家靳尚谊教授。
我们先后去了。
美术馆、设计大楼、雕塑馆。
感觉到这所学校的氛围很好。
师资雄厚。
艺术气息很浓。
不过学生的专业教室。
不能进去。
我们只能在走廊里看一些。
放出来的作品。
看到他们的作品。
心中有些感想。
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色彩、素描,用笔认知和理解。
然后去了宜家。
宜家是一家来自瑞典的家居超市。
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现代设计,新奇,新颖,时尚,第一次真真正正的触摸到了国外的产品设计。
关于北京建筑的调研报告
![关于北京建筑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ac6c154a7302768e993971.png)
关于北京建筑的调研报告一、实习时间2016年8月6日到15日二、实习内容在北京这段期间里,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从宫殿建筑到皇陵建筑,从文化艺术区到繁华的商业中心,无一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带来的这种感受,来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古都——北京。
三、实习人:张茜葛夷非张敏魏倩倩戚迪游览的建筑景点有:天安门、故宫、长城、天坛、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纪念馆、国家大剧院、明十三陵、颐和园、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中央电视台大楼等。
(一)古代建筑1.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一砖一瓦都在表现着皇权至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北京故宫鸟瞰这条中轴线上。
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
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
2.天坛。
天坛地处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
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天坛正阳门外东侧。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
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
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建筑设计实训考察报告
![建筑设计实训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58014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0.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提高我国建筑设计的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建筑设计人才,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建筑设计实训考察活动。
本次考察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本次实训考察的报告。
二、考察目的1. 了解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
三、考察内容1. 考察地点:某知名建筑设计公司、施工现场、博物馆、公园等。
2. 考察内容:(1)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流程、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2)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3)博物馆、公园等公共建筑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4)建筑材料的选用、施工技术和环境保护。
四、考察过程1. 第一天:抵达考察地点,与建筑设计公司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公司概况、设计理念和项目案例。
2. 第二天:参观施工现场,实地观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同时,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流,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第三天:参观博物馆、公园等公共建筑,学习其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同时,与设计人员进行座谈,了解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第四天: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考察报告。
五、考察成果1. 学生们对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
2. 学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拓宽了视野。
3.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
4. 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
六、考察心得1. 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环境、功能、技术、经济等。
2.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人沟通,听取各方意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施工过程中,要关注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 建筑设计要与时俱进,关注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2 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
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
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
场馆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
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艺术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
巨大的绿色公园之内,一泓碧水环绕著椭圆型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色调变幻莫测。
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观众从水下通道进入其中。
从远处眺望,水波中的倒影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弧线型的中央玻璃天篷像是打开的幕布,显露出内部金碧辉煌的歌剧厅和色调如古乐器那样深沉的漆木饰空间。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明晰又隐秘的肌体。
它广泛地采用了玻璃制造、面墙装饰、复合结构方面的高新科技。
在大剧院巨大的外壳下,覆盖着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艺术展厅、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商店、停车场以及各种各样的设施。
3个主要演出场所设有大约6000个观众座席和非常现代化的舞台设施,它们由道路区分开,彼此以悬空走道相连,剧院的“街道”和公共大厅宽敞明亮,人来人往,使得整个剧院就像一座生机四溢的都市。
歌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顶上是从建筑内部能够看到的永恒天空。
作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国家大剧院造型独特的主体结构,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首都博物馆位于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6号,05年建成。
建设用地面积2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68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
建筑物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
博物馆坐北朝南,整体呈现方形。
东西面的不对称因地制宜呼应两条街的转角。
北边设计有倾斜的广场,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烘托出建筑的宏伟感、凝重感。
博物馆的南北都是又玻璃墙面和灰色砖块以及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组成。
大量的玻璃墙面保证了室内大厅自然光线的充足,并且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感。
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
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中央大厅是结合东区和西区和办公区的枢纽宽广的大厅也正符合了大人流量的要求。
紧接着西区和办公区的是室内竹园,竹园的绿色点缀了空旷的大厅,也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
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
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
中国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图书馆分为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古籍馆,总馆南区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
外观整体以尊重仪器老馆的姿态出现,在周围喧嚣的城市环境中展现出简约,安静,内敛,凝重的一面。
建筑主体呈方形,在用地范围内略后退,在主入口前退让出一个广场作为城市干道与图书馆的过渡。
作为一个体量较大的建筑物,新馆入口坡度与高度适中,摆出友好亲和的姿态。
主入口作为交通枢纽的入口大厅。
起始空间低矮亲切,但马上长直的电梯和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幕墙映入眼帘,使人的感官发生改变,这很像传统设计手法中的欲扬先抑。
阅览室作为图书馆的核心部分,也是整栋建筑的灵魂。
一个全开放的50mx50m的阅览中庭,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低矮空间体验。
阅览中庭向上逐层扩大,全部由梨花木书架形成的书墙围合。
这样一个退台形式的贯穿空间,保证了每层都有来自天窗的自然能光。
10.23天坛天安门故宫恭王府故宫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以其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的布局闻名于世。
它平面呈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的长方形。
占地72万多平方米。
故宫由“前朝”及“内廷”两大部分组成。
前朝正中的三大殿是宫中前部的重点,大气壮美,结构伟岸。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仍采用左右对称的格局。
故宫的设计很讲究,它是一种人间秩序,它的严格与精美是由一系列的秩序,围合经造出来的,既同时体现了中国“家”的文化与帝王的尊贵霸气,也深深蕴含了周礼与儒家的经典思想,“天地人合一”。
天坛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一座古代皇家祭天建筑,它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南方,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祭天祭雨的地方。
天坛的建筑形象特点为圆形,天坛内的祭坛圜丘是三层圆形平台,圜丘下面的围墙亦为圆形。
皇帝祈谷用的祈年殿顶部为三层圆形建筑,祈年殿的基座也是三层圆形平台,祈年殿外面的围墙也是圆形,天坛整个外围围墙北部亦为圆形。
因此圆形是天坛建筑的突出特点。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
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恭王府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
恭王府内各厅堂的空间根据使用功能划分,格局多样,其主要厅堂既有肃穆、庄严的开敞式大空间,又有私密性的小空间,既有对称式的,也有非对称式的,还有可以灵活组合的。
有的适合接待高级宾客,有的适合起居生活,有的作为寝息,不同的空间需求各得其所。
从恭王府的装修遗留物件中可知皆使用硬木,用材异常讲究,加工的木料可以作出细小的截面,雕刻花纹起伏精确,而且使用圆形或曲线拼出各种华格,只有在精细的加工之基础上才能完成,施工难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10.24中央美术馆 798美术馆中央美术馆新美术馆位于中央美院校园内,是中国最具现代化标准的美术展览馆之一。
美术馆建筑呈微微扭转的三维曲面体,天然岩板幕墙,配以最现代性的类雕塑建筑,展现中央美术学院内敛低调的特质,同时也与校园内吴良镛先生设计的深灰色彩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物充分融合及协调。
美术馆总面积为14777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二层,局部地下一层。
其中二层为固定陈列展,企划展厅设置在三层及四层,均为天光围幕的敞开式现代化展厅。
三层11米高的展厅可为当代艺术展览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间。
美术馆藏品库房位于地下二层,1120平方米。
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位于一层,其中报告厅可容纳380人,为学术研讨、专题讲座及新闻发布会等提供了便利场所。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还有服务台、咖啡厅、书店等。
新美术馆坐落在弧形场地,立体外形为幕墙与屋顶曲线过渡形成壳体,似立体回旋镖。
三个出入口以回旋镖的翅尖和弯角切割而成,出入口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同时又满足了采光的需要。
美术馆外墙覆盖灰绿色的岩板,跟建筑的灰砖颜色相协调,协调中富有变化,整个外部结构整齐和谐、层次分明。
建筑物内部,中间没有立柱,形成大面积展厅,展厅采光利用壳体的一个水平剖面形成类似月牙形合三角形采光顶,以自然采光满足对光线的要求。
整个建筑外形独特,布局合理。
10.25鸟巢水立方中国科技馆奥运工程建设馆鸟巢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由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现已完成20根桁架柱整柱及2根下柱吊装。
鸟巢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水立方“水立方”位于奥林匹克公园B区西侧,和国家体育场‘鸟巢’隔马路遥相呼应,建设规模约8万平方米,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外围形似水泡的ETFE膜ETFE膜是一种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他的内部是一个多层楼建筑,对称排列的大看台视野开阔,馆内乳白色的建筑与碧蓝的水池相映成趣。
这个看似简单的“方盒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
中国人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制定出来的规矩做事,就可以获得整体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方形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形态,它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以纲常伦理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规则。
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位于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临亚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建筑整体为单体正方形,由若干积木般块体相互咬合,整个外形呈现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理念,也寓意科学的众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中国科学技术馆工程占地面积4.8万㎡,长228m,宽182m,总建筑面积10.23万,建筑总高度45m。
地下一层,主要为动感影院、4D影院、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四层、局部五层,设有出入大厅、中央大厅、主题展厅、穹幕影院、巨幕影院、报告厅、多功能厅及办公用房等。
10.26滨海图书馆西开教堂意式风情街滨海图书馆滨海图书馆是天津滨海文化中心的一部分,天津的文化地标,在设计上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形式和阅读方式,空间的造型、材料以及色彩的设计营造出现代、科技、未来之感。
结合社会状态设计,让阅读者在遨游书海的同时感受文化的地位。
滨海图书馆的外观是一个方形的大盒子,经过的行人可以透过透明的玻璃幕墙看到图书馆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玻璃藏书阁,呈现长椭圆状,好比一只巨大的眼睛,让人不仅思考阅读和眼睛的关系。
内部采用连续的曲线,阶梯式上升和下沉,形成具有层次感的连续曲面,“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里被完美的表现出来,空间中央为一个巨大的白色球体屏幕,可以变换多种颜色,给空间营造出科技未来之感。
西开教堂西开教堂始位于天津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坐西南朝东北,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主持修建;建筑面积1891.9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人,平面呈十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