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充满魅力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充满魅力
思想政治课有三难:其一,概念原理抽象,学生畏学;其二,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假大空,学而无用,因而厌学;其三,上课讲条条,考试考条文,学生不愿学。
为纠正学生偏见,提高其兴趣,我一方面寓教于需,在学生内化上下功夫,使学生从为用而学到越学越有用,再到越学越想学,形成学——用——学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我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趣,让思想政治课也充满魅力,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课。
一、寓教于需
首先,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
初中正值风华正茂,有着丰富的精神需要。
他们求知、求真、求美、求友谊、求有价值的人生。
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
我克服思想上的偏见,把这些不排除在教学视野外,不加以压、禁限、防,而是因势利导,给以放、引、疏、导。
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我感悟到,外部教育因素触及了学生的内在的精神需要的时候,才能使学生处一种积极的接受状况中,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
其次,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
理论是如此,思想政治课也当然如此。
学生的精神需要时多方面的,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精神需要相融洽的路,也应是很宽的。
比如:近年来很多想当一名企业家。
针对这种现象,我在公民在经济活动的权利和义务的教学中,我作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同学们相当企业家吗,想在未来的市场经济活动中
立于不败之地吗?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宪法规定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享有权利,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在经济活动中的义务。
初中生渴望成才,如果能用认识论的原理指导他们探索成才,解决遇到的各种矛盾,学生就会感到,我们所讲的道理是他们需要的东西,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就会产生,政治教育的形象也会发生变化。
学生的精神需要还表现在他们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上,对热点的关注上。
如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原则,改革问题,反腐败问题,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在讲授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时,学生当时就提出“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之间是什么关系”、“公民享有权利有自愿性,那么,公民履行义务,有没有随意性”等诸多问题。
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问题,我一再感受到,不能笼统地说学生厌恶思想政治课,只能说厌恶空洞的说教和没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不能说思想政治课不受欢迎,而是我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精神需要。
思想政治课要解决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的问题,还必须解决学生的思想方法问题。
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我深深感到,初中生关心政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但是缺乏正确的思维方法。
他们认识分析问题也容易走向极端化,从而导致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待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便结合有关知识教育,注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从而符合学生的精神需要,强化了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内驱力。
如当前初中生存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错误认识,在“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教学中,我着重在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相信真理,追求真理学生以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为指导观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便划清了罪与非罪、合法与违法的界限,也划清了追求理想社会,把社会理想化的界限,从而使学生树立鲜明的是非观念。
寓教于情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经说过:爱之者,人爱之;尊之者,人尊之。
魏老师的话给我启示:思想政治课改变学生厌学情绪,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投给学生一份爱,学生就会回报老师一份情。
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的感情越深,就越爱听他的课。
“亲其师而受其道”就是如此,我利用自己是班主任的优势,把业余时间全部花在学生身上,常常与学生谈心,力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有困难时,我鼓励其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学生痛苦时,我替他分忧,学生危难时,我伸出援助之手。
尽量做到学生,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
教师感情投入得到的必然是学生真情回报。
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张老师的政治课不能不上,不能不学,不好意思不学。
”
二、寓教于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使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注意集中,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同时也能保持肯定的情感经验和坚强的毅力。
学习兴趣不高是思想政治课教
学的重要障碍。
因此,日常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为舟”。
根据教学内容,我运用了幽默生趣的方法,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为能为人所接受,更能增强政治课的魅力。
比如,我讲述“公民应遵守纪律”时,先清晰讲述“公民遵守纪律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后,走下讲台,径直走出教室,学生面面相觑,先是小声议论,彼此猜疑,继而华声四起。
一分钟后,我慢慢地回到讲台,面对激动的学生满怀激情说:“如果我在上课时擅离岗位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有的同学不遵守纪律,难道就不应该受到谴责吗?”学生们沉默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在这种强烈的兴奋情绪下获取新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活的知识,它不易遗忘。
“我,一个盲人,向你们有视力的人作一个暗示,给那些不愿用眼睛的人提一个忠告:想到你明天可能变成瞎子,你就会好好使用你的眼睛。
”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这段话所提出的换位思考给我的启示:只要每位政治教师在教学中都应以“假如我是学生”的姿态出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情,寓教于趣,就定能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