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影像配准及矢量化ppt课件
实验三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

实验三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实验三、影像配准及矢量化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准备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四、实验后思考题班级:资工(基)10901姓名:魏文风一、实验目的1.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L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2.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注意:在基于ArcMap的操作过程中请注意保存地图文档。
二、实验准备数据: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地形图一一70011-1. Tif软件准备: ArcGIS Desktop ------- ArcMap三、实验内容及步骤笫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丄具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丄作顺利进行。
,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一70011-l.TIF增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栏中的丄具被激活。
笫2步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一一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儿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 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 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ffur )ii ・itr刖iF 曲尼 肮“:酬s: rainfflfe/H : u a u & e4- iiarir-^r ▼涓柜® e 矽&■ 庞―—归 30^73 B z Q"一三_fGygRAFE miTcaeni,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 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
注意:在连接表对话框中点击“保存”按钮,可以将当前的控制点保存为磁盘上的文件,以备使用。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

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一、引言配准和矢量化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步骤,它们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应用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实验旨在探索配准和矢量化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有效性。
二、配准方法1. 影像预处理在进行配准之前,我们首先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增强对比度和调整图像亮度等步骤,以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可视化效果。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配准的关键步骤。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或特征线,常用的方法包括SIFT、SURF和ORB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SIFT算法进行特征提取。
3. 特征匹配特征匹配是将待配准图像与参考图像中的特征进行匹配的过程。
匹配的目标是找到两幅图像中相对应的特征点或特征线。
常用的匹配算法有最近邻匹配和RANSAC等。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最近邻匹配算法。
4. 几何变换在完成特征匹配后,我们需要根据匹配结果进行几何变换,将待配准图像与参考图像对齐。
常用的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缩放和仿射变换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仿射变换进行配准。
三、矢量化方法1. 影像分割在进行矢量化之前,我们需要将配准后的影像进行分割,将影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常用的分割算法包括基于阈值的分割、基于边缘的分割和基于区域的分割等。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基于阈值的分割算法。
2. 矢量化矢量化是将分割后的影像转化为矢量数据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自动矢量化方法将影像中的区域转化为矢量多边形。
常用的自动矢量化方法包括边缘追踪、区域生长和形态学操作等。
3. 矢量数据处理在完成矢量化后,我们可以对生成的矢量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例如,可以计算矢量多边形的面积、周长和形状指标,或者进行空间查询和拓扑分析等。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选择了一组高分辨率航拍影像进行配准和矢量化实验。
经过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几何变换等步骤,我们成功地将待配准影像与参考影像对齐,并生成了配准后的影像。
week7_影像配准

所有以上这些扫描的误差引起的几何变形,可看 成平移、旋转、缩放、仿射、弯曲以及各种更 高变形的综合作用结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很难对这些误差一一进行变形改正,只能综合 考虑它们的影响,综合校正。
• 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图形,实际上都是通过 其位置坐标(x,y)来表示,因此校正过程实质 上是找一种数学关系(或函数关系),描述变 换前图形坐标(x,y)与变换后图形坐标(x′,y′)之 间的换算,其数学关系一般描述为 x’=f1(x,y) y’=f2(x,y)
扫描地图的误差来源
GIS中数据的来源主要是对地图图纸的 数字化,扫描数字化过程中引起的误 差主要决定于 • 要素对象 • 软件处理技术 • 扫描仪
• 扫描要素对象 要素本身的宽度、复杂程度、粘连以 及图面的整洁和清晰程度都对扫描数字化 误差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线条的粘连, 结合处易出现较大的误差;线条发虚,会得到 多个实体;图面不整洁引入了噪声,易引 起软件误判;线条不光滑,易出现毛刺等。
仿射变换(1次多项式)
• 仿射变换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几何纠正方式, 只考虑到x和y方向上的变形,仿射变换的特 性是:
– 直线变换后仍为直线; – 平行线变换后仍为平行线; – 不同方向上的长度比发生变化。
• 对于仿射变换,只需知道不在同一直线上 的三对控制点的坐标及其理论值,就可求 得待定系数。但在实际使用时,往往利用4 个以上的点进行纠正,利用最小二乘法处 理,以提高变换的精度。
– 栅格图像中的一条直线变换后然后为直线。 矩形和正方形变换后为平行四边形
③ 检查均方差(RMS)
• 坐标转换的准确程度可以通过比较某 一点在地图中的实际坐标与根据变换 公式得到的坐标来判断。 • 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之差称为残差 (residual error). 通过计算均方差(RMS) 获取控制点总误差。 • 均方差(RMS) 的大小描述了变换公式在 不同控制点间的一致性。 • 可以将残差特别大控制点删除,然后 添加新的控制点。
实验三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

实验三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实验三、影像配准及矢量化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准备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四、实验后思考题班级:资工(基)10901姓名:魏文风一、实验目的1. 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2. 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注意:在基于ArcMap 的操作过程中请注意保存地图文档。
二、实验准备数据: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 1:10000 地形图――70011-1.Tif 软件准备: ArcGIS Desktop ---ArcMap三、实验内容及步骤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 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TIF增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第2步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 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
注意:在连接表对话框中点击“保存”按钮,可以将当前的控制点保存为磁盘上的文件,以备使用。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 增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均方差(RMS)后,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更新显示”。
执行菜单命令“视图”,“数据框属性”,设定数据框属性在“常规”选项页中,将地图显示单位设置为“米”在“坐标系统”选项页中,设定数据框的坐标系统为“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西安80投影坐标系,3度分带,东经102 度中央经线,,与扫描地图的坐标系一致 , 更新后,就变成真实的坐标。
《地图配准及矢量化》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 GIS 中的地图投影
1.1 地理坐标系〔Geogrpahic Coordinate System〕
• 地形图中,读取控制点的坐标,图中红色控制点 的坐标为〔564000,2776000〕,单位:米
名词:Georeference
• 地理配准:是为了使 得影像数据可以和 GIS矢量数据集成在 一起,而为影像数据 指定一个参考坐标系 的过程。
影像配准的步骤 〔Register-Rectify〕
① 校准栅格数据 〔选择控制点〕 ② 坐标变换 〔求解二元多项式n次方程〕 ③ 检查均方差〔计算控制点误差〕 ④ 重采样-矫正〔Rectify〕:生成新的影
控制点
• 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即控制点。
• 控制点可以是经纬 线网格的交点、公里网 格的交点或者一些典型地物的坐标。
• 我们可以从 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如果我 们知道这些点在我们矢量坐标系内坐标, 那么直接输入控制点的坐标值,如果不知 道它们的坐标,那么可以采用间接方法获 取-从矢量数据中选取。
我国的GIS系统中应该采用与我国根本比例尺地形图 系列一致的地图投影系统。
• 通过ArcToolbox中数据管理工具中“投 影及变换〞工具定义及进展投影变换。
• 可以实现地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的变 换、地理坐标系间的转换〔北京54- >WGS84,北京54<->西安80〕
• 目前还不支持 WGS84->北京54和西安 80的变换
图像匹配ppt课件

张立华等将待匹配的两个二维点集分别转化成为一个n维空 间中的向量, 对这两个向量中的各元素进行简单的排序来解 决点集匹配问题。
田原等通过建立一种图像点集间距离的描述方法,提出基 于点集不变性匹配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
舒丽霞等用Hausdorff 距离对两特征点集进行匹配, 得到点 集间的仿射变换关系。
一般来说特征匹配算法可分为四步: ➢ 1.特征提取; ➢ 2.特征描述; ➢ 3.特征匹配; ➢ 4.非特征像素之间的匹配。
9
基于特征的配准步骤
在特征匹配前,首先要从两幅图像中提取灰度变化明显的 点、线等特征形成特征集。
在两幅图像对应的特征集中利用特征匹配算法尽可能的将 存在匹配关系的特征对选择出来。
MM
S i, j (m, n) T (m, n)
P
m1 n1
MM
MM
[S i, j (m, n)]2
[T (m, n)]2
m1 n1
m1 n1
根据施瓦兹不等式,0 P 1 ,并且在 S i, j (m, n) T (m, n)
比值为常数时取极大值为1。但实际上两幅不同图像的P值
介于0和1之间,很难达到理想值。根据经验取某个阈值P0, 如果P> P0,则匹配成功; P< P0,则匹配失败。
原始影像作为金字塔影像的底层。
7
金字塔影像匹配的步骤
第一步:顶层的匹配,得到一个平移初始值 。 第二步:根据平移初始值乘以n得到第二层平移量初始值,
在它m×m个像元的邻域内进行模板匹配。 第三步:根据第二层匹配值乘以n得到第三层平移量初始值,
再进行一次模板匹配。 如果影像尺寸不是特别大,可以只用两层金字塔。
3
配准方法分类
影像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

影像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影像配准和矢量化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术,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完成实际的操作和应用。
2. 实验环境在本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了ArcGIS软件,该软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地图绘制、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操作。
3. 实验内容(1)影像配准影像配准是指将多幅遥感图像、地图或其他相关的图像进行空间上的对应和重叠,使它们能够准确地融合在一起。
在实际应用中,影像配准可以实现多波段、多时相和多来源图像间的精确对齐和重叠,进一步提升影像的解译和分析能力。
在ArcGIS软件中,影像配准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打开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和参考影像;- 点击“数据管理”菜单中的“地理处理”功能,然后选择“影像拼接”工具;- 在拼接工具中,选择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和参考影像,然后设置正确的配准方式和参数;- 点击“运行”按钮,开始进行影像配准。
完成后,可以查看配准效果并进行相关的后续分析。
(2)矢量化矢量化是指将栅格数据或其他非矢量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矢量化可以帮助我们提取和记录图像中的空间特征和属性,进一步实现精确的测绘、地图制图和空间分析。
4. 实验结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影像配准和矢量化两个实验,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和结果:- 影像配准可以大幅提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能力,确保多时相和多来源图像之间的准确融合和拼接;- 矢量化可以有效提取图像中的空间特征和属性,进一步实现精确的测绘和地图制图,以及空间分析和应用;- 使用ArcGIS软件可以快速、简便地完成影像配准和矢量化,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和应用效率。
5. 实验总结影像配准和矢量化是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图制图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析和利用空间数据。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升处理和分析效果。
试验影像配准及矢量化[指南]
![试验影像配准及矢量化[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3a46d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1.png)
实验影像配准及矢量化一、总结屏幕跟踪数字化过程的基本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必要性。
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必要性: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第2步、输入控制点必要性: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利用它们同名性质列方程,求待定系数来获取其在规定坐标系下的坐标。
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必要性:统一标准,单位m,参考坐标系统80西安坐标系(Xian 1980 Degree GK CM102E),可以求得真实坐标。
第4步、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必要性:矫正,和配准。
使用这些配准后的影像进行分层矢量化。
第5步、分层矢量化-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图层第6步、从已配准的地图上提取等高线并保存到上面创建的要素类中二、分析数字化过程中误差的来源及减小误差的相关方法。
(一)、误差来源:1、数据采集:实测误差,地图制图误差(制作地图的每一过程都有误差),航测遥感数据分析误差(获取、判读、转换、人工判读(识别要素)误差)2、数据输入:数字化过程中操作员和设备造成的误差,某些地理属性没有明显边界引起的误差(地类界)3、数据存贮:数字存贮有效位不能满足(由计算机字长引起,单精度、双精度类型)空间精度不能满足4、数据操作:类别间的不明确、边界误差(不规则数据分类方法引起)5、多层数据叠加误差多边形叠加产生的裂缝(无意义多边形)6、各种内插引起的误差(二)、质量控制方法:1、手工方法:与原始地图或者属性数据比较;2、元数据法:元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有关数据质量的信息,通过它可以检查数据质量,同时元数据也记录了数据处理过程中质量的变化,通过跟踪元数据可以了解数据质量的状况和变化。
3、地理相关法:用空间数据的地理特征要素自身的相关性来分析数据的质量,如利用地表特征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
影像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

影像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影像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引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领域,影像配准和矢量化是两项重要的技术。
影像配准是指将不同时间或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影像进行对齐,以实现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
而矢量化是将影像中的特征提取并转化为矢量数据,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索影像配准和矢量化的方法,并评估其准确性和适用性。
实验方法1. 影像配准1.1 选择两幅不同时间拍摄的卫星影像,分别为A影像和B影像。
1.2 使用影像处理软件,如ENVI或ArcGIS,进行影像配准操作。
1.3 选择合适的配准方法,如地面控制点配准或特征点匹配配准。
1.4 根据配准方法的要求,选择地面控制点或特征点,并进行配准操作。
1.5 检查配准后的影像是否对齐准确,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微调。
2. 影像矢量化2.1 选择配准后的影像,作为矢量化的基础。
2.2 使用矢量化软件,如ArcGIS或QGIS,进行影像矢量化操作。
2.3 根据需要选择矢量化的目标,如道路、建筑物或水体等。
2.4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算法,将影像中的特征提取为矢量数据。
2.5 检查矢量化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实验结果1. 影像配准经过配准操作,A影像和B影像成功对齐,准确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通过对比配准前后的影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地物位置的变化和演变。
这对于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和农业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影像矢量化影像矢量化操作成功地将影像中的特征提取为矢量数据。
通过对矢量化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道路、建筑物和水体等地物的准确位置和形状信息。
这对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与总结影像配准和矢量化是GIS和遥感领域中常用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影像配准是实现不同时间或不同传感器影像对齐的重要步骤。
合适的配准方法和准确的控制点选择对于配准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影像校正》PPT课件

王正庆
2 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
①、单击“输入图幅 信息”按钮,弹出如 图所示的对话框,输 入图幅号,单击“确 定”;
②、依次确定四个内 图廓点:单击“左上 角”单选按钮,然后 单击标准图幅中相应 的内图廓交叉点,余 者依次类推;
③王、正庆单击“生成GCP” 按钮;
2 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
第二步:单击“镶嵌融合/DRG生产”菜单下的“ 顺序修改控制点”命令,依次调整每个控制点的 位置,并按“空格键”确认修改;
王正庆
2 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
第三步:单击“镶嵌 融合/DRG生产”菜 单下的“逐格网校正 ”命令,保存校正后 的结果文件,单击“ 确定”按钮即可;
图件扫描影像校正图像矢量化输入编辑误差校正投影变换输出打印或输出为其它格式图件扫描影像校正矢量化点线输入编辑误差校正投影变换多图幅拼接接边地图库管理分离文件输入编辑拓扑造区输入编辑录入属性输入编辑或属性库多图幅拼接地图库管理成果应用空间分析或应用到专业系统地图
第2章 影像校正
基础概念: 地图数字化数据来源
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影像”命令,打开 待校正的标准分幅的栅格影像;
王正庆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 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
按
PCBA
键
开关 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 尽量选择平头类的按键,以 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 间隙建议留0.05~0.1mm,以 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 算累积公差,以防按键手感 不良。
影像配准及地图数字化ppt课件

编辑课件
10
所有以上这些扫描的误差引起的几何变形,可看 成平移、旋转、缩放、仿射、弯曲以及各种更 高变形的综合作用结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很难对这些误差一一进行变形改正,只能综合 考虑它们的影响,综合校正。
编辑课件
11
• 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图形,实际上都是通过 其位置坐标(x,y)来表示,因此校正过程实 质上是找一种数学关系(或函数关系),描述 变换前图形坐标(x,y)与变换后图形坐标 (x′,y′)之间的换算,其数学关系一般描 述为
编辑课件
21
控制点
• 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即控制点。
• 控制点的选取:控制点可以是经纬 线网格 的交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或者一些典型地 物的坐标。
• 控制点的坐标:
–如果我们知道这些点在我们矢量坐标系内坐标, 则直接输入控制点的坐标值;
–如果不知道它们的坐标,则可以采用间接方法 获取-从矢量数据中选取。
像文件 (三种重采样算法)
编辑课件
19
编辑课件
20
① 校准栅格数据
• 通常,你会将栅格数据校准到已经存在具有坐 标信息的空间数据 (矢量数据) 。首先假 定矢量化数据中的一些空间要素 (目标数据) 也同时存在于要进行配准的栅格图像上
–比如: 街道、建筑物、河流.
• 地理配准的基本过程是在栅格图像中选取一 定数据的控制点,将它们的坐标指定为矢量 数据中对应点的坐标(在空间数据中,这些 点的坐标是已知的,坐标系统为地图坐标系)
编辑课件
5
3.2.3影像配准
• 栅格数据通常是通过扫描纸质地图或采集航空及 卫星照片获得 。
• 通过扫描获取的影像不包含定义其地理空间位置 所需的信息。
图像配准ppt课件

配准算法的一般步骤—特征提取
• 点特征提取方法
--Harris (Harris Corner Detector)算法 受信号处理中相关函数的启发,给出与自相关函数相联系的矩阵
M,M矩阵的特征值是自相关函数的一阶曲率,如果两个曲率值 都高,那么就认为该点是角点,此方法对图像旋转、亮度变化、 视角变化和噪声的影响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1.刚体变换模型
刚体变换是平移、旋转与缩放的组合,适用于具有相同视角,但 拍摄位置不同的来自同一传感器的两幅图像的配准。刚体变换模 型下,若点 (x1, y,1) (x2分, y2别) 为参考图像和待配准图像中对应的两点, 则它们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x2 y2
cos s in
- sin cos
图像配准技术
郑雪梅
1
内容概要
1.图像配准介绍 2.图像配准的分类 3.图像配准的一般步骤 4.图像配准的主要方法 5.部分配准算法的实验结果 6.图像配准的评价
2
图像配准介绍----图像配准的定义
• 什么是图像配准? 图像配准可以视为源图像和目标图像关于空间和灰度的映射关系:
I 2 (x, y) g(I1( f (x, y)))
图像配准介绍图像配准的意义4ppt课件图像配准介绍图像配准的应用领域?计算机视觉视频监控对跟踪的目标区域进行配准人脸识别5ppt课件图像配准介绍图像配准的应用领域?医学不同模态的ctmrt配准后进行融合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单模态同一病人不同时间不同病人之间的6ppt课件图像配准介绍图像配准的应用领域?遥感不同时间不同视角不同传感器信息融合环境监视图像拼接天气预报以及地图更新等7ppt课件图像配准介绍图像配准的应用领域?军事变化检测运动目标指示视点稳定大视场重构多通道融合地形定位和导航8ppt课件图像配准的分类?按图像的维数分类2d2d
配准与矢量化操作

实验2:Arcgis栅格数据配准与矢量化一、实验数据1、给定一幅扫描格式为tiff的地形图或jpg地图;2、进行栅格数据的配准和矢量化。
二、实验过程与基本步骤(一)Arcgis配准栅格图1、打开配准图像。
2、右键工具栏打开Georeferencing工具条,进行图像的配准工作。
3、这里只找了4个点进行配置(可以找更多的点),从左到右从下到上,逆时针编号为1、2、3、4;在ArcMap中单击Georefercning工具条上的Add Control Ponit工具,添加大于4个点控制点。
4、然后单击“Georeferecning下拉菜单的Auto Adjuest”图像即进行校正这时可看到参差值这里是0.00175(Total RMS)非常小说明配准较为精确。
单击Save按钮可将控制点信息保存到文件,单击Load按钮可从文件加载控制点坐标。
5、给校准后的地图选择适合的坐标系,右键Layers打开Properties对话框属性对话框选择投影坐标系,这时配准工作即完成,在状态栏就可以看到正确的坐标单位了。
6、最后保存校正重新生成采样数据,单击“Georeferencing”工具条的“Rectify”菜单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7、打开“Save As”对话框设置保存参数和保存的校正栅格图像格式、保存位置等信息;其中“Resample Type”指定重新采样的类型,有三种选项Nearest Neighbor(for discreate data)自然邻近内插(不连续数据)、Bilinear Interpolation(for continuous data)双线性内插(连续数据)、Cubic Convolution(for continuous data)立方卷积内插(连续数据);这里选择了第二项,确定生成新的栅格数据,然后加载到ArcMap中进行下一步矢量化工作。
配准后导入(二)Arcgis配准矢量图1、首先在Arc catalog下面对需要配准的矢量图设置投影方式(右键点击该图,在shapefile 属性表的shape字段属性中,定义相应的投影方式;2、通过excel或记事本建立一个文本文件,输入几个控制点的坐标值,x表示经向,y为纬向,可以是公里网格坐标,和上面的定义的投影方式对应,保存;3、在ArcMap里面打开矢量图,在“编辑器”(Editor)里设为“开始编辑”;4、在“空间配准”(Spatial Adjustment)里把“设置配准数据”(set adjust data)定为“选择这些层中的所有要素”(All features in these),然后在“链接”(link)里打开上面建立的控制点文件;5、先双击控制点文件中的坐标值,再在矢量图中找到对应的点双击,即建立了第一个链接,依照此法,建立数个链接;6、点击“空间配准”下面的“配准”(已由灰变黑可用),则配准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软件准备: ArcGIS Desktop ---ArcMap
整理课件
2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第1步 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 工具
• 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 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 工作顺利进行。
• (4) 进一步练习线要素的其它操作,比如线 段的合并、分割、编辑顶点等操作
• (5) 可参照以上步骤,从地图中提出多边形 要素(比如居民地),并进一步熟悉多边 形要素编辑的相关操作。
整理课件
10
• 第7步 根据GPS观测点数据配准影像并矢量 化的步骤
• 数据:扫描地图-昆明市旅游休闲地图 (YNKM.JPG)、 Garmin 手持GPS野外 采集数据(gpsdata.dbf)GCS_WGS_1984 地理坐标系 (1). 打开 ArcMap,添加扫描地图-YNKM.JPG,打 开“影像配准”工具栏(在ArcMap的工具 栏的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 “影像配准”)
• 第3步 设定数据框的属性
• 增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均方差(RMS) 后,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更新 显示”。执行菜单命令“视图”-“数据 框属性”,设定数据框属性
整理课件
4
在“坐标系统”选项页中,设定数据框 的坐标系统为 “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西 安80投影坐标系,3度分带,东经102度中 央经线),与扫描地图的坐标系一致
Xian 1980-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prj)。
• (7)建新的属性字段。“高程”,类型设 置为“Float”用来存储等高线的高程值。
整理课件
8
• 第6步 从已配准的地图上提取等高线并保存 到上面创建的要素类中
• (1) 切换到ArcMap中, 将新建的线要素图 层,加载到包含已配准地形图的数据框中, 保存地图文档为Ex3.mxd
• 第5 步 分层矢量化-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线 要素图层
• 该数据采用的是西安80坐标系统、3度分带
• (1) 打开ArcCatalog.在指定目录下,鼠标右击, 在“新建”中,选择“个人 Geodatabase”。并修 改该Geodatabase数据库的名称(例如 test3.mdb)。
实验三、影像配准及矢量化
一、实验目的
• 1. 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 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
• 2. 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 形要素的数字化)。
• 注意:在基于ArcMap 的操作过程中请注意 保存地图文档。
整理课件
1
二、实验准备 • 数据:昆明市西山区 普吉 地形图 1:10000
• 更新后,就变成真实的坐标。
• 第4步 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
• 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矫正”, 对配准的影像根据设定的变换公式重新采 样,另存为一个新的影像文件。
整理课件
5
加载重新采样后得到的栅格文件,并将原始的栅 格文件从数据框中删除。后面我们的数字化工作 是对这个配准和重新采样后的影像进行操作的。
整理课件
13
• (5)在TOC中右键选择图层――GPS,在出现 的菜单中点击“缩放到图层”,并将其放大到某 一尺度下,并移动地图,可以方便地找到第1个控 制点 (6) 在地图显示区中,我们可以看到第1 组同学在野外采集的GPS控制点,找到与扫描地 图中对应的那个GPS控制点,点击鼠标。
• (2) 打开“编辑器”工具栏,在“编辑器” 下拉菜单中执行“开始编辑命令”,并选 择前面创建的“等高线”要素类。确认编 辑器中:任务为――新建要素,目标为 ――等高线,设置图层――等高线的显示 符号为红色,并设置为合适的宽度。
例下,从中跟踪 一条等高线并根据高程点判读其高程,输 入该条等高线的高程。
• 在TOC 面板中“显示”视图下,右键选 择图层“gpsdata事件”,从右键菜
整理课件
12
• 单中执行“数据”->“导出数据”,将其导 出成为一个新的Shape文件-名称为 gps.shp
• 将GPS.shp 添加到当前的数据框中
• (3) 在TOC中右键选择图层――YNKM.JPG, 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缩放到图层”,并 将其放大到某一尺度下 (4) 对比第一组 同学在进行GPS数据采集时所使用的纸质 地图,在地图显示区中找到第1个控制点。
整理课件
11
• (2) 参考练习2中最后一步的内容,根据 gpsdata.dbf中的内容,将其转换为一个新 的图层:GPS.shp,并将其添加到当前数据 框中。
• 添加gpsdata.dbf
• 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添加X,Y数据>, 在出现的菜单中指定坐标系统为地理坐标: GCS_WGS 1984, X坐标指定为经度(E), Y坐标指定为纬度(N)
• 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TIF增 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 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整理课件
3
• 第2步 输入控制点
• 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 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 取几个点。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 够均匀分布。
• (2) 下面将为该Geodatabase创建新的要素类,首
先创建一个“等高线”要素类来存储等高线要素。
在ArcCatalog中,鼠标右击test3这个个人
Geodatabase,在“新建”中选择“要素类”.
整理课件
6
(3) 输入创建的要素类的名称“等高线”,点 击下一步。
• (4) 点击下一步。
• (5) 点击Shape字段。在对话框中将显示详 细的选项,我们首先点击“几何类型”, 并将要素类型选择为我们需要的类型(我 们现在要创建等高线这个要素类,所以应 该选择线).
整理课件
7
• (6) 点击“空间参考”选项后面的按钮,在 “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中的“坐标系” 选项页下,将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点击 “选择”按钮。在(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目录下,选择Gauss Kru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