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研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常见影响要素及预防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常见影响要素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fbfd86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0.png)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常见影响要素及预防
陈海霞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2(31)3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白内障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该院眼科自2010年5月-2011年10月间所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72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感染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344例患眼,在术后5d矫正视力在0.3以上的患眼为328例,约占95.3%,恢复在0.5以上的患眼为104例,约占30.2%.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因素主要包括伤口感染原因、患者自身原因、手术交叉感染等因素,宜从此间进行预防.
【总页数】2页(P6,8)
【作者】陈海霞
【作者单位】成都仁品耳鼻喉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66
【相关文献】
1.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J], 刘娜;余乐明
2.不同浓度的聚维酮碘预防哈萨克族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比较 [J], 邱慧娟;谢迪
3.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分析 [J], 刘媛媛
4.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J], 刘媛媛
5.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J], 王立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
![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5bf6b829d0d233d4b04e6906.png)
白内障属于目前公认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手术是治疗该 病的有效手段 ,但术后可能出现感染 ,不仅对手术结果造成 影响,同时可能对患者视力恢复与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 影响[1]。故采取有效治疗方案以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显得 尤为重要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是目前临床常规预防白内障患 者术后感染的手段 ,其中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 ,有 广谱抗菌效果;聚维酮碘为不稳定型络合物,其杀菌效果强、 毒性低 、稳定性好 、刺激小[2-3]。基于此 ,本研究就聚维酮碘 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 染的预防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0 月就诊于本 院白内障患者 200 例,均行手术治疗,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两组,每组 100 例,本研究已由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 准,患者及家属亦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 49 例,女 51 例;年龄 43~74 岁,平均(58.36±9.62)岁;体重指数 18.7~ 24.1 kg/m2,平均体重指数(21.47±0.59)kg/m2;学历:初中 31 例 ,高中 48 例 ,大专及以上 21 例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85 例,并发性白内障 9 例,外伤性白内障 6 例。观察组男 46 例, 女 54 例 ;年龄 45~74 岁 ,平均(58.61±9.74)岁 ;体重指数 18.9~23.9 kg/m2,平均体重指数(21.52±0.63)kg/m2;学 历:初中 30 例,高中 47 例,大专及以上 23 例;其中老年性白 内障 87 例,并发性白内障 7 例,外伤性白内障 6 例。两组临 床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对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 白内障者 ;②接受手术治疗者 ;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 史者。排除标准 :①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出血者 ;②合并其 他眼部疾病(结膜炎、泪囊炎、青光眼);③不耐受本研究治疗 方案者;④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⑤凝血功能障碍者;⑥ 术前 7 d 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或者冲洗泪道者;⑦合并免
聚维酮碘二次消毒对结膜囊细菌的杀灭作用
![聚维酮碘二次消毒对结膜囊细菌的杀灭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9e217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f.png)
聚维酮碘二次消毒对结膜囊细菌的杀灭作用张红花;冯建国;吕旭青;刘瑶【摘要】目的探讨聚维酮碘二次消毒对结膜囊细菌的清除效果.方法采取比较性研究,选择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259例(259只眼)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在以下时间点采集结膜囊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A组:未使用任何药物之前的基准培养;B组: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商品名:可乐必妥)1 d后;C组:术前手术区皮肤及结膜囊第1次聚维酮碘消毒后;D组:0.05%聚维酮碘消毒液(0.5%聚维酮碘原液10倍稀释)再次冲洗结膜囊后.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各组间培养阳性率的比较.结果A、B、C、D四组的结膜囊培养阳性率分别是96%、28.6%、3.77%、0%.应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两两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抗生素预防用药以及在术前常规消毒后再进行二次结膜囊冲洗消毒有助于结膜囊细菌的彻底清除.【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13(021)006【总页数】3页(P527-529)【关键词】氧氟沙星眼液;聚维酮碘;结膜囊;白内障【作者】张红花;冯建国;吕旭青;刘瑶【作者单位】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内眼术后眼内炎常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统计报道[1]目前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累积发病率为0.128%。
病原体一般来源于眼表(角膜、结膜)和眼附属器(泪器、眼睑、眼外肌),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2]引起眼内炎。
因此,术前结膜囊菌群的彻底消除,对于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预防具有关键性意义。
为此,我们尝试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结膜囊聚维酮碘的二次消毒,探讨其在结膜囊菌群消杀的作用,以降低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中的几率。
白内障摘除手术前使用国产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的抑菌作用及对角
![白内障摘除手术前使用国产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的抑菌作用及对角](https://img.taocdn.com/s3/m/9af0c9fcaf45b307e9719773.png)
白内障摘除手术前使用国产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的抑菌作用及对角膜上皮的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20-11-06T08:49:02.084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9期作者:唐丽兰黄小婉姚楚容罗懿林勤(通讯作者)[导读] 分析白内障摘除手术前应用国产5%聚维酮碘对结膜囊抑菌作用及角膜上皮的影响。
(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手术前应用国产5%聚维酮碘对结膜囊抑菌作用及角膜上皮的影响。
方法:2018年2月-2020年1月,从在本院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患者中选择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
对照组术前应用安尔碘Ⅲ冲洗结膜囊,试验组使用国产5%聚维酮碘冲洗,比较两组抑菌效果和对角膜上皮的影响。
结果:试验组冲洗后带菌率为5.40%,低于对照组的21.62%,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角膜上皮损伤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5.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白内障摘除手术患者,术前使用国产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抑菌作用理想,且不会增加对角膜上皮造成损伤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国产5%聚维碘酮;结膜囊;抑菌作用;角膜上皮【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9-0064-02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白内障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多接受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较高,多由于结膜囊病原体感染所致,若控制不当会加速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眼球丧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1-2]。
为了预防结膜囊炎症情况,临床多采取术前冲洗方式,但冲洗溶液选择尚存争议,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使用。
本文分析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前国产5%聚维酮碘对结膜囊抑菌作用及角膜上皮的影响,报道如下。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防治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e50209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4.png)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防治杨砚亭(综述);卢国华(审校)【摘要】Endophthalmitis following routine cataract surgery is an uncommon but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which results in severe vision loss and sometimes loss of the eye.Although there are many published case reports,each report is inconsistent in the diagno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Prevention of endophthalmitis following cataract surgery includes proper assessment of risk factors,perfect surgery proce-dures and using antibiotics perioperatively.Good visual outcome of endophthalmitis is correlated with active and correct treatment.To help ophthalmologist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sease,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f the background material on incidence,etiology,risk factors,prophylaxis,and therapeutic options in cases of endophthalmiti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手术的严重并发症,轻者视力下降,重者丧失眼球。
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r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性探究
![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r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性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25f23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49.png)
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r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性探究杨小龙;曾仁华;李佳【摘要】目的探析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96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6例采取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法.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眼内炎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眼内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治疗效果显著,眼内炎感染概率降低,安全性与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作为预防白内障患者眼内炎的主要手段,值得医学推广与应用.【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28【总页数】3页(P136-138)【关键词】白内障;头孢呋辛;感染性眼内炎;预防【作者】杨小龙;曾仁华;李佳【作者单位】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吉安 331500;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吉安 331500;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吉安 331500【正文语种】中文白内障好发于老年人群体中,由于老年人的代谢发生异常、老化以及外伤等因素导致晶状体代谢发生紊乱,直至晶状体蛋白质性质改变,致使眼球混浊,视物模糊[1]。
病情严重者,可致人眼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与生活。
而目前手术是作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
作为我国Ⅰ类清洁型手术,白内障术后也同样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眼内感染,如果不及时根治,致盲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2]。
本文将对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96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3]。
聚维酮碘在眼内手术前结膜囊消毒中的应用
![聚维酮碘在眼内手术前结膜囊消毒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8e9923a26925c52cc5bf95.png)
聚维酮碘在眼内手术前结膜囊消毒中的应用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聚维酮碘在眼内手术前结膜囊消毒中的应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眼科刘昕【摘要】目的:为眼科白内障手术寻找一种有效并且安全的结膜囊消毒冲洗液。
以求能到最大程度的控制内眼手术前术眼结膜囊内的细菌,预防和减少术后眼内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将180例(眼)眼内手术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聚维酮碘组和聚维酮碘组,观察其冲眼前后的细菌培养结果及术中、术后观察眼部体征并及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结果:与%氯化钠相比,%聚维酮碘组及%聚维酮碘组更能有效清除患者结膜囊内的细菌,但%聚维酮碘眼部刺激症状及上皮细胞脱失高于%聚维酮碘组。
结论:术前使用%及%的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膜囊,能更有效的预防内眼手术后眼内炎的并发症,但%聚维酮碘对病人来说舒适度更高。
【关键词】:内眼手术;眼内炎;聚维酮碘;结膜囊消毒眼内炎是内眼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往往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恢复,其发生率约为%[1]。
大量研究支持来自眼睑和结膜囊的菌群是引起术后眼内炎病原体的主要来源[2]。
眼科手术大多为结膜囊内的无菌手术,所以结膜囊的冲洗及消毒是眼科手术前必要准备的工作。
眼角膜是一透明无血管的组织,并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在表皮损伤时常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正因如此,结膜囊内消毒剂的选择十分局限,通常采用%的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杀菌效果差。
随着内眼手术的飞速发展,对术前结膜囊的冲洗及消毒的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
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PI)是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的络合物,为棕黑色液体,属于碘伏的一种,是一种光谱的高效杀菌剂。
对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3]。
并且其刺激性小,适用于各部位皮肤和黏膜消毒,具有良好的使用安全性。
然而,虽然对于聚维酮碘在眼科消毒中的使用有不少报道,但由于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对眼结膜囊消毒没有统一浓度要求,常发生眼结膜及角膜的刺激作用,引起轻度角膜损伤,严重者可发生角膜上皮细胞脱落[4-7]。
不同浓度聚维酮碘的抗菌能力及对眼表的影响
![不同浓度聚维酮碘的抗菌能力及对眼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5d3867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6.png)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邵东平,曾雪英,黄小娜.不同浓度聚维酮碘的抗菌能力及对眼表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22,42(1):49 53.doi:10.13389/j.cnki.rao.2022.0011【应用研究】不同浓度聚维酮碘的抗菌能力及对眼表的影响△邵东平 曾雪英 黄小娜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邵东平(ORCID:0000 0002 2695 6735),男,1972年3月出生,河南人,硕士。
研究方向: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E mail:shao_dp@163.com通信作者:黄小娜(ORCID:0000 0002 2378 9695),女,1992年10月出生,广东人,硕士。
研究方向: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E mail:948811492@qq.com收稿日期:2021 06 05修回日期:2012 09 10本文编辑:付中静△基金项目:佛山市科学技术局资助项目(编号:2018AB002392)作者单位: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眼科【摘要】 目的 通过眼表综合分析仪和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评估玻璃体内注药术(IVI)术前应用不同浓度(5.0g·L-1、2.5g·L-1)聚维酮碘(PVI)消毒结膜囊不同时间(3min、1min)对眼表组织和结膜囊抗菌能力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研究。
选取IVI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患者60例(60眼),术前根据PVI浓度及作用时间随机分为A组(5.0g·L-1,3min)、B组(5.0g·L-1,1min)、C组(2.5g·L-1,3min)、D组(2.5g·L-1,1min),每组15例。
白内障术前联合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妥布霉素眼液对术后眼内感染的影响
![白内障术前联合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妥布霉素眼液对术后眼内感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0db7385ff00bed5b9f31d9a.png)
白内障术前联合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妥布霉素眼液对术后眼内感染的影响张 敏(开阳县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300)【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为白内障术前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与为其运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对其术后眼内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效果差异。
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将1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为参照组患者术前应用妥布霉素滴眼液,为研究组患者术前运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眼液,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率指标测算值。
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率指标测算值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 在白内障患者手术前为其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眼液,能实现对患者术后眼内感染发生情况的有效控制,适宜临床推广。
【关键词】白内障患者术前;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术后眼内感染;影响效果【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5.140.02遵照眼科临床医学基本规程,为控制和保障白内障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顺利获取到良好效果,应当在手术治疗环节开始之前,预先控制和保障患者的眼部组织满足无菌标准要求[1]。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白内障患者为对象,在其手术前为其运用了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将1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
参照组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介于46~92岁,平均(53.1±4.5)岁。
研究组男性29例,女性36例,年龄介于45~90岁,平均(53.2±4.6)岁。
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以及年龄等方面无差异(P>0.05)。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入选患者均满足白内障临床诊断标准,符合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指征,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过程,明确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过程和完整研究方案,均已获取我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批准。
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浓度和剂量是多少?
![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浓度和剂量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7415e027581b6bd97e19ea28.png)
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浓度和剂量是多少?自19世纪以来,碘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
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浓度和剂量是多少?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在临床上,碘常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形成复合物,即聚维酮碘(PI)的形式使用,以增加水溶性,减少刺激性和过敏反应。
聚维酮碘通常用作眼科手术或眼内注射的皮肤消毒和术前准备的消毒剂,也可用于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眼内炎及新生儿眼炎的预防。
聚维酮碘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就其在预防眼内炎方面提出了基于循证医学的建议。
02聚维酮碘基础知识2.1白内障手术中消毒聚维酮碘通常在眼科操作前用于皮肤消毒。
以往的研究证实使用聚维酮碘后眼周皮肤和眼表的菌群减少。
往前追溯,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聚维酮碘用于眼表的报道。
世界范围内能在眼科手术消毒广泛应用聚维酮碘溶液,归因于其抗菌谱广,耐药性低,以及更加经济实惠。
1984年,Apt等进行了聚维酮碘作用于眼表的对照试验,结果证实聚维酮碘能显著减少结膜囊细菌种类及计数。
2.2化学结构PVP(也称为聚维酮)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类似于医用和工业用葡聚糖(如上图)。
虽然曾有罕见的严重过敏反应报道,聚维酮通常仍被认为是安全的。
聚维酮碘溶液PH值大约为5,酸性随稀释而下降。
10%聚维酮碘由90%水,8.5%聚维酮和1%碘和碘化物组成。
当聚维酮和碘混合后,两者之间会产生化学反应。
虽然聚维酮碘的化学结构复杂且未被完全理解,但一般认为碘与聚维酮和碘化物是通过两个吡咯键之间的氢键连接,最终大部分形成聚维酮碘复合物,少部分以游离碘的形式存在。
接触有机物会降低聚维酮碘的杀菌活性,因为络合碘被还原成了碘化物。
2.3抗菌谱及作用机理聚维酮碘能作用于多种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
聚维酮是亲水性的,对细胞膜有亲和力,允许它作为载体将碘转移到目标细胞。
将双原子游离碘直接转运到目标细胞表面是杀菌作用的关键步骤。
对于细菌,聚维酮碘主要作用在细胞质膜和细胞质,几秒之内即可产生作用。
感染预防与控制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感染预防与控制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9c30de0c22590102029dbf.png)
感染预防与控制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王和萍(安徽省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安徽 池州 247100)【摘要】目的 探究感染预防与控制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260例(35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176眼)采取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对照组130例(176眼)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再对比两组术后眼内感染率。
结果 术后观察组无一例发生感染,对照组18例发生感染,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 白内障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眼内感染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感染预防;控制;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22.4188.02在临床眼科中,需要对白内障术后进行规范手术管理,进行良好围手术期感染预防[1-2]。
本研究中针对观察组130例(17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0感染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为临床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治疗的260例(35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男134例(188眼),女126例 (164眼),年龄为64~90岁,平均年龄为(74.5±7.3)岁。
其中92例接受双眼手术。
全部患者均为伴有对白内障手术预后有影响的慢性疾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176眼),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具体为如下。
1.2.1 术前预防与控制(1)患者准备:护理人员术前应详尽了解患者全身状态、检查报告,并给予记录。
术前3天给予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5次/d 。
0.5%聚维酮碘术前冲洗结膜囊预防眼前节手术感染的临床观察
![0.5%聚维酮碘术前冲洗结膜囊预防眼前节手术感染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f7f4bf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0.png)
0.5%聚维酮碘术前冲洗结膜囊预防眼前节手术感染的临床观
察
侯海敏;王必铭
【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
【年(卷),期】2012(17)6
【摘要】目的观察0.5%国产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预防眼前节手术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行眼前节手术的1529例(1567眼)患者,术前采用0.5%国产聚维酮碘进行结膜囊冲洗,术中、术后观察角结膜反应情况及眼内炎症情况.结果术前采用0.5%国产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行眼前节手术,术中术后未发现角膜上皮水肿、角膜上皮脱落及球结膜水肿、严重的结膜充血等体征,术后未发现眼内容炎.结论0.5%国产聚维酮碘作为术前冲洗结膜囊预防眼前节手术感染是安全的、有效的,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768-769)
【作者】侯海敏;王必铭
【作者单位】317000,临海,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317000,临海,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6
【相关文献】
1.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杜娟
2.0.025%聚维酮碘在白内障复明手术术前冲洗结膜囊的效果观察 [J], 沈伟莉;杨春;马靖
3.0.5%聚维酮碘与庆大霉素在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效果比较 [J], 刘双林
4.聚维酮碘冲洗液在内眼手术前结膜囊病患者中的消毒效果及舒适度观察 [J], 孙溯荫; 廖丽; 韦兰
5.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应用0.1%聚维酮碘与0.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的临床效果对比 [J], 郑东兴;罗晓芳;孙泳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结膜囊冲洗液消毒效果与白内障手术患者眼部感染状况研究
![两种结膜囊冲洗液消毒效果与白内障手术患者眼部感染状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d9012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f.png)
两种结膜囊冲洗液消毒效果与白内障手术患者眼部感染状况研究李贡辉;郑良娣;陈浩宇;张铭志【摘要】目的探讨5%Ⅲ型安尔碘皮肤粘膜消毒剂稀释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结膜囊的消毒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的方法,将205例(205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104例)和B组(101例),A组手术前30 min,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剂点眼1次,5 min后用5%Ⅲ型安尔碘稀释液20 ml加生理盐水60~100 ml冲洗结膜囊,手术开始前10 min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剂点眼2次,B 组手术前30 min,用0.016%庆大霉素冲洗液冲洗结膜囊,手术开始前15 min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剂点眼3次,其它处理相同.手术当日在清洗处理前、清洗消毒处理后、手术开始前对结膜囊的普通细菌培养.结果洗眼前A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7.34%,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3.86%,经统计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洗眼后A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76%,经χ2检验与洗眼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94%,经χ2检验与洗眼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5%Ⅲ型安尔碘皮肤粘膜消毒剂稀释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结膜囊消毒方法.【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1(011)007【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安尔碘;结膜囊消毒;细菌培养【作者】李贡辉;郑良娣;陈浩宇;张铭志【作者单位】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广东汕头,515041【正文语种】中文眼内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感染性眼内炎[1-2]。
聚维酮碘对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疗效观察
![聚维酮碘对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3a674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0.png)
聚维酮碘对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疗效观察刘丹容;易娟;余时智;易姝【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5% povidone‐iodine on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endophthalmi‐tis in patients with catarac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ataract surgeries be‐tween September 2013 to August 2015 in the hospital .Among the patients ,5% povidone‐iodine was used on 807 eyes of 587 cases in the conjunctiva sac before surgery ,while povidone‐iodine was not used on 947 eyes of 692 case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endophthalmitis ,patients′conscious symptoms and corneal fluorescent stain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Six cases and none patients suffered postoperative endophthalmitis in non povidone‐iodine group and povidone‐iodine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 .131 ,P=0 .034) .A total of 295 patients had com‐plained of ocular irritation after using povidone‐iodine immediately .But the incidence of pat ients′conscious symptoms(χ2 =2 .123 , P=0 .145) and the score of corneal fluorescent staining one day after the surgery (Z=1 .363 ,P=0 .173) and one week after the surgery (Z=0 .569 ,P=0 .570)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 sion 5% povidone‐iodin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endophthalmitis in patients with cataract .%目的:观察结膜囊使用聚维酮碘消毒对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白内障性眼术后感染眼内炎病例讨论
![白内障性眼术后感染眼内炎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41624959aeaad1f347933f6d.png)
眼内炎的分类
眼内炎: 1. 感染性:病原微生物侵入眼内导致的炎症,炎症累及房水、虹膜、
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葡萄膜。当炎症累及巩膜或眼外的眶 周组织,称为全眼球炎。 2.非感染性:包括晶状体皮质过敏、眼内非金属异物及眼内变态反 应性炎症。 感染性眼内炎: 1.内源性:常见于全身感染疾病,如肝脓肿、肺脓肿、消化道或泌 尿系统感染播散 2.外源性:常见于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伤或内眼手术
抗菌素治疗
1.玻璃体腔注射是感染性眼内炎时使用抗生素最有效的途径 一线用药:万古霉素(1.0mg)+阿米卡星(0.4mg)/头孢他定(2.25mg), 两性霉素B 5-10ug
2.前房冲洗液加入妥布霉素、万古霉素。 3.玻璃体切除手术同时注入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时将囊袋完全切除。 4. 全身用药:辅助治疗 一般首选万古霉素+头孢他定,氧氟沙星+亚氨培
角膜:皱褶、水肿 前房:可见前房闪辉和浮游细胞、前房渗出 玻璃体:灰白色脓性混浊、棉絮状混浊 视网膜:细菌毒性反应:网膜面白色结节状浸润斑,视网 膜血管收缩,闭塞、白鞘
按进展速度分类
1. 急性型:通常在术后1~4天突然发病,其最常见致病菌为链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
2. 延迟型:一般在术后5~7天后发作,其最常见致病菌为凝固酶 阴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极少见
于18.1.214:30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 右眼玻璃体切除+玻璃 体腔注药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予Ⅱ级护理,侧卧 位,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输液q12h,万古霉 素滴眼液 OD q2h,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ODqd,0.5%左氧氟沙 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潇来威眼水ODqid,溴芬 酸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ODbid , 布林 佐胺滴眼液ODtid ,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ODtid 。
白内障病人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白内障病人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77a5dd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3.png)
3、术后预防与控制 术后访视。告知术后注意事项,观察术
眼有无不适,出现眼痛、视力下降、复视 等及时告知医生,保护术眼避免受到外力 冲击,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滴眼药方法。 定期白内障专科复查,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结果: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 12月,357例(436眼)老年性白内障行 超声乳化或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人工 晶体植入手术患者,通过上述预防措施无 一例出现感染症状。手术切缘经过两天的 细菌培养,无一例出现细菌生长。
规范重症监护室护理行为 控制可控的医院感染
江苏省宿迁市人民医院朱芸623800
一、IcU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的相关 因素
l、护士手的污染。医务人员的手是造 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ICIJ病区的空气 中、接触物上都有大量的病菌存在,这些 病菌难免会污染工作人员的手。在医疗护 理过程中,护士是具体的操作执行者,与 患者频繁接触,如果护士在各种操作前后 不重视洗手,手上残留细菌随之带到医疗 器械或患者身上,形成接触——污染—— 携带——传播的过程造成交叉感染。护士 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是否严格遵守无 菌技术原则、接触每例患者前后、执行每 项操作前后是否洗手或对手进行消毒都是 院内感染的人为因素。加强手的清洁与消 毒,能大大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四、讨论:超声乳化时角膜内皮损害 的因素有超声波振动伤、能量转换的热灼 伤、晶状体碎片和器械创伤、灌注液理化 毒性损害4大因素。超声乳化时间越长, 能量越大,超声头越接近角膜对内皮损伤 越重。手术中预防和控制感染对保障医疗 护理安全十分重要。本文对白内障患者实 施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达到了零感染的 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取决于以下方面:
聚维酮碘冲洗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及黄斑水肿的效果观察
![聚维酮碘冲洗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及黄斑水肿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a120ed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5.png)
聚维酮碘冲洗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及黄斑水肿的效果观察符春艳;符小林;陈建志【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6(038)017【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eventive effects of povidone iodine rinsing combined with pranoprofen ophthalmic solution on infections and macular edema of patients after receiving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cataract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digits table.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povidone iodine rinsing only, however,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povidone iodine rinsing combined with pranoprofen ophthalmic solution.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flare value of anterior chamber, the thickness of the anterior chamber, thickness of central fovea of macula,total scores of ocular signs and infection statu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besides, the incidences of macular edema were observed after 3-month follow-up.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 ( P <0. 05). The flare value of anterior chamber, thickness of the macular and total scores of ocular sig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 P <0. 05).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5. 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25. 00% in control group ( P <0. 05). The incidence of macular edema in observation group on 1w,1m,3m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 P >0. 05). Moreov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povidone iodine rinsing combined with pranoprofen ophthalmic solu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infection and macular edema after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which is beneficial to patient's prognosis,thus it is worth using widely in clinical practice.%目的:探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及黄斑水肿的效果。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16750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0.png)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李雁朋;曾晓峰【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用聚维酮碘进行冲洗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感染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为3.12±1.01d和5.54±2.6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02±1.72d、7.55±3.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水平,缩短术后感染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7(028)023【总页数】3页(P4326-4328)【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白内障;术后感染;预防【作者】李雁朋;曾晓峰【作者单位】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江西九江 332000;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江西九江 3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6.1白内障是常见眼科疾病,可出现视力降低甚至失明,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风险也随之升高。
近年来,白内障手术快速发展和成熟,解决了临床许多难题,但术后感染仍是白内障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需加强预防,以免影响术后视力恢复[1]。
本研究分析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
骨髓液稀释的原因及其预防
![骨髓液稀释的原因及其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b54359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5.png)
骨髓液稀释的原因及其预防
赵继贤;张本初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9(010)003
【摘要】1 引言骨髓细胞的辨认并据以作出骨髓象诊断,必须取材满意。
我院自1977至1986年共做骨穿2769例次,其中报告骨髓液为外用血稀释者计267例次,占9.64%。
由此导致重复穿刺,增加了病人痛苦,延缓了确诊时间。
2 稀释原因分析本组根据病历记载,可供分析者共52例,其稀释原因如下。
2.1 吸取髓液量过多:吸入了血窦甚至营养血管中的血液(16例次,30.77%)。
2.2 抽吸或涂片动作迟缓:血液部分凝固后勉强以剩余血水涂片(11例次,21.15%)。
【总页数】1页(P176)
【作者】赵继贤;张本初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1.3
【相关文献】
1.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效果观察[J], 李琳
2.骨髓穿刺检查1058例骨髓稀释原因分析及对策 [J], 袁巧玲;朱雨;陈铭霞
3.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液稀释细胞形态学的差异对比 [J], 马少康
4.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效果分析
[J], 韦兰;孙溯荫;廖丽
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效果观察 [J], 门大伟;常文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研究臧学超
发表时间:2016-03-09T16:40:30.36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臧学超
[导读] 山东省莘县中医医院眼科白内障手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科手术,虽然疗效确切,但是术后容易出现感染。
臧学超山东省莘县中医医院眼科山东莘县252400
【摘要】目的探析白内障患者术后运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预防, 对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白内障患者术后聚维酮碘冲洗和左氧氟沙星滴眼联合预防感染,可以降低细菌培养阳性率,避免发生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聚维酮碘、左氧氟沙星、白内障、术后感染【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14-01
白内障手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科手术,虽然疗效确切,但是术后容易出现感染,对术后视力恢复和手术成功造成严重影响,所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术后感染是确保白内障手术成功的一个关键[1].通常情况下,临床上在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时,术前运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中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效果好,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因此,本文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运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中60例为男性,50例为女性,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为(62.89±9.12)岁,其中15例为并发性白内障,80例为老年性白内障,15例为外伤性白内障;观察组中64例为男性,46例为女性,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为(62.93
±9.17)岁,其中16例为并发性白内障,82例为老年性白内障,12例为外伤性白内障.入选标准:①存在典型白内障症状;②经B超排除视网膜脱离或者玻璃体出血者;③入院前7d,没有运用抗菌药物冲洗泪道.排除标准:①合并泪囊炎、青光眼、结膜炎以及角膜病等眼部疾病者;②合并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③药物过敏史、眼部手术史者;④依从性差者;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⑥精神疾病者.两组在手术方式、疾病类型等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前,按照眼科常规方法, 对患者进行检查,其中给予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治疗,即术前3d,运用0.3%左氧氟沙星眼药水(生产厂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327,规格5ml:15mg),4次/d,连续治疗3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聚维酮碘联合治疗,即运用5%聚维酮碘(生产厂家: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231,规格100ml:10g)冲洗结膜囊.术前15-30min,运用0.3%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滴眼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0.5%聚维酮碘对患者的结膜囊进行冲洗,持续时间控制在30s左右, 然后运用平衡液10ml进行冲洗.
1.3观察指标对两组冲洗前、后即术后第2d的细菌培养阳性结果进行评估,于运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前、术前及术后第2d分别对患者的眼部标本进行采集.采集与培养标本:采集标本时,叮嘱患者向上注视,在拭子上蘸上无菌生理盐水,对患者眼睑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将上眼睑和下眼睑分开,使下睑穹窿部充分暴露,在无菌拭子上蘸上生理盐水,轻轻扭转擦拭结膜囊,对标本进行采集,完成标本采集后,在无菌血琼脂培养基中放入标本,将孵化箱的温度调节至37°C,进行48h培养,并对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判断.同时,对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包括眼部刺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异物感以及角膜混浊等,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运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组间对比,以P<y@_?>_廛G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冲洗前后细菌阳性率对比冲洗前,两组的细菌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后和术后第2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细菌阳性率明显较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白内障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疗效确切,手术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坚持无菌原则,不然术后发生眼部感染的风险较高,尤其是细菌性眼内炎,是比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种白内障术后感染,不仅影响手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2].当前临床上在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时,术前冲洗结膜囊或者运用抗菌药物眼液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的给药方法,并且抗菌药物也较多,不同药物的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给药方案对确保手术成功和预防术后感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与冲洗前相比,两组患者冲洗后和术后第2d的细菌阳性率均较低,说明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灭菌效果,能够使眼内细菌阳性率降低.左氧氟沙星作为氧氟沙星的一种左旋体,可以对非分裂细胞产生作用, 使其存活能力丧失,还可以对分裂细胞产生作用,将细菌蛋白质和RNA 合成阻断,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被杀灭,与氧氟沙星相比,其抗菌活性更大[3].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细菌阳性率较低,说明左氧氟沙星滴眼和聚维酮碘冲洗能够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使细菌培养率降低.结膜是位于眼球表面和眼睑内面的一种黏膜组织,其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常眼结膜囊内容易存在细菌,大部分为条件致病菌或者正常菌群, 一般出现眼外伤或者进行眼科手术时,破坏了眼球壁的结构,结膜囊内的细菌容易进入眼内而诱发感染[4].虽然运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可以有效杀灭睑缘睫毛根部和眼睑表面等部位细菌,但是不能将结膜囊内的细菌彻
底清除,无法使结膜囊达到无菌状态.聚维酮碘作为以表面助溶剂和活性剂为载体的一种不定型络合物,术前对结膜囊进行冲洗,能够将部分细菌去除,并且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以及刺激小等优点,杀菌效果好,能够将芽胞杀灭[5].同时,临床研究资料发现,运用高浓度的聚维酮碘对结膜囊进行冲洗,在短时间内容易使患者的不适症状增加,而稀释后者可以将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减轻,一方面可以将结膜囊细菌彻底清除,另一方面还能使患者的眼表损伤体征或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不适感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6].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白内障患者术后聚维酮碘冲洗和左氧氟沙星滴眼联合预防感染,可以降低细菌培养阳性率,避免发生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1] 李荣新.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46例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4,21:26-27. [2] 周一龙,庞昕,李勤杰,杨卫华.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2:2840[ -2842.3] 刘曦,姜兴华.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血清及泪液中炎性指标、NO 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07:125-127. [4] 池其洪,王彦,陈钢锋.妥布霉素联合聚维酮碘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前瞻性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32:73-74+76. [5] 施葓.眼外伤围手术期左氧氟沙星不同给药途径预防感染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2):175-177. [6] 瑶华.孙佳黎.吴海滔.等.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6038-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