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布里顿声乐套曲《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七首》(作品22)的音乐学分析

合集下载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创作分析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创作分析

6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22此后,作品第二部分则是对于普赛尔主题的多重展开,作曲家运用变奏的手法,通过十三次变奏,以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圆号、小号、长号,大号以及打击乐(定音鼓、大鼓、钹、铃鼓、三角铁、梆子、木琴、响板、铜锣、鞭子)的顺序依次作为作品的主奏声部,将段落的结构设计与其为青少年进行管弦乐队乐器展示的目的极为巧妙地融会贯通。

而到了作品的第三部分,作曲家别出心裁地又将前面介绍过的所有乐器重新“编织”,构筑成一首绚丽多彩的赋格“小品”作为最终的收尾。

此段首先是以短笛奏出赋格曲的主题原型,随之加入长笛重复主题,然后再按照之前第二部分主奏乐器的顺序依次加入各种乐器,并逐渐扩大演奏声部数量直至乐团的全奏,以此将乐曲推向最终的高潮。

而对于此高潮部分,首段中的普赛尔主题更是出人意料地以对位形式再现回归,由雄壮辉煌的铜管组奏出主题原型的扩展变奏,并与赋格主题形成最终的交汇,二者相互映照互为复调,为作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如下图2所示:图2.《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第三部分(赋格曲段落)结构图示:总观《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结构设计,不仅可以清晰捕捉到其中所暗含的三部性经典曲式逻辑,而若从作品自身作为“管弦乐队普及性教材”的创作角度出发,其由变奏曲到赋格曲的整体设计思路则显得更为巧妙,亦正是因为如此的结构安排,才为乐队中各个乐器的“亮相与展示”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与契机,进而成就了作品独特的功能属性。

二、传统调式调性的扩展布里顿虽然处于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浪潮之中,但其始终以调性原则作为创作的核心基点,在保守“调性红线”的同时,似乎又总在想尽办法摆脱传统思维的种种束缚,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对调性进行扩张和游移,从而在听觉上尽可能地模糊调感。

可以说,布里顿音乐的和声背景是传统的、有调性的,但复杂化的和声处理使其中景与前景早已突破了传统和声的束缚,而贴近了现代音乐③。

浅析布里顿乐队歌曲《小夜曲》

浅析布里顿乐队歌曲《小夜曲》

浅析布里顿乐队歌曲《小夜曲》作者:李柳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李柳(呼伦贝尔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海拉尔 021000)摘要:本杰明·布里顿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为男高音圆号及弦乐队而作的乐队歌曲《小夜曲》是其声乐作品中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体现了作曲家成熟的创作风格,充分展示了布里顿高超的创作技法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本文从音乐分析的角度入手,结合《小夜曲》的诗词对作品本身及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

关键词:本杰明·布里顿;《小夜曲》;创作风格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4-0184-02一、歌词内容《小夜曲》由圆号独奏的序曲、尾奏及六个乐章组成,布里顿选择的诗作均是英国不同时期最为著名的作家所作。

这些诗作虽出自不同作家,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充满了关于夜晚、月光和恐惧的意象,以及那些从未敢正面展示的自己的想象。

第一乐章《牧歌》的诗作选自英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查尔斯·科顿的《夜晚》四行诗。

科顿以其描写农村风格的诗歌著称,创作了众多田园风格的诗作,《牧歌》描写了一派天色渐晚、夕阳余照的黄昏景色。

第二乐章选用了罗德·丁尼生的名作《吹吧,号角,吹吧》。

被誉为“英国桂冠诗人”的丁尼生继承并发扬了英国诗歌的悠久传统,其作品技巧精美,格律严谨,声韵和谐,富于音乐美。

这首名为《夜曲》的乐章,描绘了从银光闪闪令人惊栗的瀑布之景,至博大爱情的号角彻响倾城的一幅幅画面,犹如划过黑暗夜空的一颗流星给人想象。

第三乐章《悲歌》选用了英国18世纪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最著名作品之一的《病玫瑰》诗中唱道“玫瑰娇且柔,蜂蝶闹啁啁,雨骤风狂夜,恣意落枝头;莫道爱花好,红颜一命休。

”这首作品如同给藏在玫瑰花蕊中的虫子所作的,像令人难忘而技巧高超的缩微画像。

那是埋藏在美丽中的丑恶,而且它会吞噬和摧毁美丽,作品诗意深刻,耐人寻味。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下篇:第十四单元自由幻想的浪漫乐派第二十七节肖邦》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下篇:第十四单元自由幻想的浪漫乐派第二十七节肖邦》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 音乐鉴赏《下篇:第十四单元自由幻想的浪漫乐派第二十七节肖邦》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通过聆听肖邦的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其作品中独特的浪漫情怀和细腻情感。

2.艺术表现:理解肖邦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艺术表现手法,分析其作品中的波兰民族元素和个人情感表达。

3.文化理解:探讨肖邦音乐作品与波兰文化、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潮流的关系,理解其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分析或模仿肖邦的音乐片段,培养创新思维和音乐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深入解析肖邦音乐作品的旋律特色和波兰民族元素。

•理解肖邦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浪漫主义风格。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肖邦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体会其音乐中的细腻情感和复杂心境。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分析肖邦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进行个性化解读。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系统)•肖邦代表作品音频/视频资料(如《夜曲》、《降E大调第一号前奏曲》、《军队波兰舞曲》等)•肖邦生平及创作背景介绍PPT•音乐理论教材及浪漫主义音乐相关文献资料五、教学方法•聆听法:通过播放肖邦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直接感受其音乐魅力。

•分析法:结合音乐作品,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对肖邦的创作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肖邦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促进思维碰撞。

•情境模拟法: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体验肖邦音乐中的情感世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音乐片段导入:播放一段肖邦的《夜曲》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其旋律的优美和情感的细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肖邦的生平、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新课教学•代表作品聆听与分析:•《夜曲》:详细分析其旋律特点、和声运用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宁静与忧伤。

•《降E大调第一号前奏曲》:播放并分段聆听,讲解其结构特点和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激情与冲突。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2单元第22节 勋伯格 课件%28共15张PPT%29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2单元第22节  勋伯格  课件%28共15张PPT%29

我们就要沿着这条长河,继续学习新的音 乐时期
----------现代主义音乐时代 请大家首先聆听古典主义时期《小星星变奏曲》和现代主义音乐时 期《预兆》两首乐曲片段: 1.哼唱两首作品的旋律 2.从旋律出发两首乐曲又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1)《小星星变奏曲》旋律清晰、调性鲜明,大调音乐明朗、活 泼。 (2)《预兆》旋律线不明朗,调性不明,音乐色彩迷蒙空幻,给 人恐惧惊怵的感觉。
勋伯格
截止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脉络
音乐特点巴洛克 :复调、宏伟壮观、充满活 力 古典主义:主调、崇尚理性、形式严谨 浪漫主义: 反对理性崇拜、歌颂本能和情感 印象主义:突出对外界 的主观印象和感受
共同点:均属调性音乐 调性音乐:即有调性的音乐。调中各音对主音有倾向性。在 调性音乐中总存在着一个作为中心的音,和弦的构成和曲调 的进行及收束方式都围绕着这个中心音进行。
个人创作的三个时期
• 晚期:1920年以后为十二音技法时期。经过长期的探索,勋伯 格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组织音乐材料的新方法, 形成了所谓十二音音乐。作曲家用半音阶中的12个音,自由组 成一个音列,音列可以原形使用,也可以逆行、倒置、倒置逆 行。这4种音列形式可移置于半音阶的任何高度,从而可形成48 种样式。音列中的各音(全部或部分)既可相继出现形成曲调,也 可同时出现形成和弦,以此构成全曲。勋伯格后期基本上采用 十二音技法进行创作,重要作品有《乐队变奏曲》(1926-1928)、 《小提琴协奏曲》(1935-1936)、《钢琴协奏曲》(1942)、《华沙 幸存者》(为朗诵、男声合唱及乐队而作,1947)、歌剧《摩西与 亚伦》(1951)等。他在晚年偶尔也写作有调性的作品。
勋伯格和他的音乐
• 勋和伯 理格 论是 家2,0并世在纪其最努有力影下响形的成作了曲一家个之学一派,,也在是2一0名世音纪乐是少教有育的家。 • 生平:勋伯格(1874-1951)生于奥地利维也纳,8岁自学小提琴,

新7年级上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案

新7年级上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案
2、通过引导、分析等方法熟悉作品各部分的表现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感受音乐的
教学重点
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赋格
教学准备
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主题片段视频。请学生回答: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是独奏还是合奏?(学生回答)
通过节奏练习,增强学生对不同节奏的把握,并学会和其他同学合作,体验二声部。
小结
三、小结
请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并请个别学生归纳几个乐器组的乐器及特点。
梳理头绪,巩固所学。
作业布置
板书




七上第六单元 《管弦和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2、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编制、变奏、赋格。
作业布置
板书




七上第六单元《管弦和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大实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
2、理解乐器: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定音鼓。
3、理解音乐家:威尔第、比捷。
教材分析
这个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了解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定音鼓。通过鲜明的音乐形象、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启迪学生的艺术智慧,同时,了解乐器组中的乐器和它们的不同构造、性能、演奏特点、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师:在乐队中哪一个乐器组的人数最多?为什么?
学生:弦乐组的人数多,因为弦乐组的乐器发出的音量相对其他乐器组的乐器发出的音量要弱一些。
进一步延伸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伏笔。
新授

一卉能熏一室香的管弦之音——于京君《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国版》作品评析

一卉能熏一室香的管弦之音——于京君《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国版》作品评析

古有诗云:“天晴空翠满,五指拂云来。

树树奇南结,家家茉莉开。

”如今,这株清雅、幽香的茉莉花在初秋的北京绽放了。

2018年8月30日,上海爱乐乐团2018—2019音乐季开幕音乐会暨第十二届亚太地区交响乐团联盟峰会特别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在这场音乐会中世界首演了华人作曲家于京君创作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国版·茉莉花主题变奏与赋格》。

这部作品是作曲家受上海爱乐乐团以及艺术总监张艺的委约,借鉴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结构布局,采用中国听众耳熟能详的民歌《茉莉花》作为主题而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

在谈到创作初衷时,于京君说:“张艺指挥最初与我沟通时谈到《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被公认的在西方普及交响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作品,中国的音乐语言如此丰富,也应该有一部这样的作品。

因此《茉莉花》成为了这部交响乐的主题。

”①《茉莉花》在中国是人人皆知的民歌,同时又曾经被意大利伟大的作曲家普契尼引用到歌剧《图兰朵》的音乐中,因此运用这个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能够在中西方的观众中产生共鸣,最为合适不过。

同时,于先生也希望通过熟知的音乐语言向中国的青少年们普及管弦乐队的知识。

作曲家于京君生于北京,197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之后留校任教。

八十年代初考入东京音乐大学,师从于日本著名作曲家汤浅让二与池边晋一郎,也成为了第一批公派留日的中国音乐留学生,1985年定居澳大利亚,目前在墨尔本大学一卉能熏一室香的管弦之音——于京君《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国版》作品评析■吴京津于京君(左一)、吴京津(右一)和维多利亚艺术学院教授作曲。

由于在澳洲生活了三十多年,可能国内的一些人对他并不是十分了解。

实际上,于先生在国外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先后获得了20多次作曲大奖,并且多次应邀为澳洲ABC广播公司、英国BBC广播公司、法国现代室内乐团等世界著名乐团进行音乐创作,多次被选入世界各种音乐词典及名人录中,其中包括格罗夫音乐大辞典以及英国牛津音乐词典等。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二单元《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教案 湘艺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二单元《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教案 湘艺版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教材分析:一、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于1946年为英国音乐教育片《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所作的管弦乐曲。

其副标题是“珀赛尔主题变奏与赋格”。

乐曲的主题选自英国作曲家珀赛尔为《摩尔人的复仇》所作的戏剧配乐。

乐曲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珀赛尔主题;第二部分是珀赛尔主题的变奏;第三部分为赋格。

珀赛尔主题部分初次呈示时先是通过整个乐队的合奏展示出来的。

主题庄重宏伟,气势雄壮。

采用快板速度。

主题奏完之后,按照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弦乐器组、打击乐器组、管弦乐队全部乐器的顺序,先后五次变化重复进行演奏。

第二部分——珀赛尔主题变奏,它由十三个变奏组成。

每个变奏犹如一支小曲,由一种乐器演奏主旋律。

音乐性格各有特点,都能生动的表现各自的音乐情感。

[变奏一] 由长笛、短笛演奏。

急板。

两支长笛交替奏出带倚音的装饰音型。

它好像曙光初照时小鸟的鸣啭。

接着,短笛也模仿鸟鸣尖生尖气地鸣叫起来。

[变奏二] 由双簧管演奏。

它那甜美柔润的音色以及优美的旋律、徐缓的速度、和谐流畅的二重奏、丰富的表情,使变奏显得恬静、淡雅。

[变奏三] 由单簧管演奏。

中庸速度。

它好像一段双人舞曲,旋律轻盈明快,使人联想到灵巧的舞步。

[变奏四] 由大管演奏。

进行曲式的主题。

快板速度。

具有诙谐的色彩。

[变奏五] 由小提琴演奏。

它具有华丽的波兰舞曲的节奏特点。

主题富丽堂皇,其柔和明亮的上行旋律,使这一变奏具有雍容华贵的特点。

[变奏六] 由中提琴奏出柔和如歌的旋律。

速度稍慢。

[变奏七] 由大提琴演奏。

缓慢的圆舞曲节拍和大量的切分节奏,使绵绵不断的旋律亲切感人。

[变奏八] 由低音提琴演奏。

这段音乐具有诙谐曲的体裁特征。

开始徐缓,逐渐加快。

到中段,在高把位上奏出了灵活动人的旋律。

[变奏九] 是用竖琴演奏的。

它用竖琴最擅长的琶音及滑奏等技巧,奏出了各种华彩性的乐句。

[变奏十] 由圆号演奏。

呈现出异常绚丽的色彩。

超凡与脱俗的“海上音画”——布里顿《四首海的间奏曲》赏析

超凡与脱俗的“海上音画”——布里顿《四首海的间奏曲》赏析
段 幕 间 曲组 合 而 成 。

、Hale Waihona Puke 海 上黎 明: 原剧 中紧接在序幕 ( 得 ・ 彼 格莱姆斯的受审)之后出现 ,并作为第一幕 第一场 的引子。音 乐描绘 出清 晨大海边 的一派景
象 与情绪 ,令人联想到波涛滚滚、汹涌澎湃,以及海鸥的鸣叫和渺 无人烟 的荒寂海滩 。表现这一场景 的凄凉 、萧索 是由一段 没有 伴奏 的小提琴 和长笛在 高音 区上奏 出的旋律 ,在进行 中不时地插入单簧 管、竖琴和 中提琴 的上下琶音 , 如阵阵海 浪风 犹
声 : [ 例 1 谱 ]
接下来,在持续的低音上, 由铜 管乐器连 续奏 出了许 多与旋律 的调式 、和声相冲突的大三和弦:[ 谱例 2 ]
在上述旋律 、琶音 、和弦的继续进 行中,村 民们上场,音乐也逐渐 开始与台上的人们 联系起来 于是通过 这三个基 本因 素:旋律、琶音与和弦一建立起 了歌 剧的主题 :人 与大海 。
录片和 舞台话剧写音 乐,经过多年 的磨炼和刻苦探索 , 熟练地 掌握 了戏剧音乐写作 的技巧 , 为他今后歌剧创作事业奠定 他 这
了坚 实 基 础 。
布 里顿 的音 乐创作 以歌剧 为主 ,一生 中谱写 了广为流传的歌剧十多部。其中三幕 歌剧 《 彼得 ・ 格莱姆斯 》是其代表作 , 也是二十世纪英国最成功歌剧之一,14 9 5年首演于伦敦 。 剧情取 自英 国诗人克雷布 的诗篇 《 自治市》 。这是一部心理分析剧 , 它 以英国东海渔村为背景,叙述了一段冷酷的故事:渔人彼得 ・ 格莱姆斯性情怪僻 ,与世俗不合 ,他的一个徒弟死于非命 , 众人认为是他的责任,但未对其深究 。不久 ,与之相爱的艾伦带来一名穷苦的男孩当徒工,又被他逼 着在暴风 雨中捕鱼,从 峭壁上摔下死亡 , 这次村 民们再也不能饶恕, 纷纷要求格莱姆斯偿命 。 结果格莱姆斯驾一小船从浓 雾中逃 出村子, 入海 自沉 。 这部歌剧被评论界认为是布里顿 自己和世俗不相容的个性与遭 遇的 自画像 ,它在英 国歌剧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 布里顿在这部歌剧中坚持调性原则, 其创作技法简练 , 队处理灵活 , 乐 音响色彩丰富 , 合唱风格 接近威尔弟的晚期作品。 结构上主要运用咏 叹调 的演唱形式 , 在剧情停顿的抒情片段也用结构 自由的咏叹调, 在与 民俗有关 的场景则有分节歌式 的小 调 出现 。整部剧 中的幕 间音乐承担 了重要的营造氛围任务 ,现在交响音 乐会 上经 常上演 的 《 四首海 的间奏 曲》就是 由剧 中四

浅析布里顿乐队歌曲《小夜曲》

浅析布里顿乐队歌曲《小夜曲》

Vo l.32No .4Apr.2011第32卷第4期2011年4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rnal of C hifeng University (S o c.S ci )一、歌词内容《小夜曲》由圆号独奏的序曲、尾奏及六个乐章组成,布里顿选择的诗作均是英国不同时期最为著名的作家所作。

这些诗作虽出自不同作家,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充满了关于夜晚、月光和恐惧的意象,以及那些从未敢正面展示的自己的想象。

第一乐章《牧歌》的诗作选自英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查尔斯·科顿的《夜晚》四行诗。

科顿以其描写农村风格的诗歌著称,创作了众多田园风格的诗作,《牧歌》描写了一派天色渐晚、夕阳余照的黄昏景色。

第二乐章选用了罗德·丁尼生的名作《吹吧,号角,吹吧》。

被誉为“英国桂冠诗人”的丁尼生继承并发扬了英国诗歌的悠久传统,其作品技巧精美,格律严谨,声韵和谐,富于音乐美。

这首名为《夜曲》的乐章,描绘了从银光闪闪令人惊栗的瀑布之景,至博大爱情的号角彻响倾城的一幅幅画面,犹如划过黑暗夜空的一颗流星给人想象。

第三乐章《悲歌》选用了英国18世纪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最著名作品之一的《病玫瑰》诗中唱道“玫瑰娇且柔,蜂蝶闹啁啁,雨骤风狂夜,恣意落枝头;莫道爱花好,红颜一命休。

”这首作品如同给藏在玫瑰花蕊中的虫子所作的,像令人难忘而技巧高超的缩微画像。

那是埋藏在美丽中的丑恶,而且它会吞噬和摧毁美丽,作品诗意深刻,耐人寻味。

第四乐章选自15世纪佚名作者的《挽歌》,音乐采用分节歌形式,每段歌词相同,弦乐声部采用逐渐加强的形式,咄咄逼人。

歌中反复唱道:“在今晚,在今晚,每一个夜晚里,圣火、炉火和蜡烛火,耶稣基督拯救了你的灵魂。

”第五乐章《圣歌》选自英国著名诗人本·琼森的《月亮女神的赞美诗》。

琼森是继莎士比亚后在戏剧和诗剧两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的第一人,他在诗风上学习古罗马诗歌,具有一种自制精神,热情而不放肆,想象而不怪诞,语言典雅,结构严谨,音韵和谐。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典音乐四曲赏析整理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典音乐四曲赏析整理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典音乐四曲赏析整理1.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音乐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作曲背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晚期的作品,也是他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

- 赏析:- 这首交响曲由四个乐章构成,其中第四乐章是以合唱的形式呈现,被称为“合唱交响曲”。

- 该乐章包含了歌词来自弗里德里希·师勒(Friedrich Schiller)的诗歌《欢乐颂》。

-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被视为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它表达了对人类团结和和平的渴望,被广泛认为是贝多芬最重要作品之一。

2.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音乐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作曲背景:《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在他短暂但辉煌的生命中创作的最后一首交响曲。

- 赏析:- 这首交响曲的乐章结构传统而典型,包括快速的第一乐章,优美的第二乐章,活泼的第三乐章和充满活力的最后一乐章。

-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被认为是莫扎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展示了莫扎特早期古典主义风格的巅峰。

3. 《舒伯特幽默曲》- 音乐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 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作曲背景:《舒伯特幽默曲》是舒伯特为钢琴所作的独奏曲。

- 赏析:- 这首幽默曲以其活泼欢快的旋律和轻松的节奏而闻名。

- 它展示了舒伯特的独特音乐创作风格,将幽默和忧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4. 《巴赫赋格曲》- 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时期:巴洛克时期- 作曲背景:《巴赫赋格曲》是巴赫为键盘所作的一种音乐形式。

- 赏析:- 赋格曲是一种音乐结构,以其复杂的对位技巧而闻名。

- 巴赫的赋格曲描绘了一种音乐中的有序和对称,同时也展示了他的作曲天赋和独特的音乐语言。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表现主义音乐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具有反传统因素:旋律无连贯性,节拍无规律性,力度极端变化,和弦音响尖锐不谐和,结构不明确,最重要的是运用了十二音体系。

因此,在表现主义音乐中找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古典主义音乐的逻辑性、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美感,显得离奇怪诞。

表现主义音乐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反义词,从它们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这两个流派在音乐表现上的各自特征:印象主义音乐描绘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外部瞬间的感受,关注自然界的色彩、光线和气氛,是对自然现实的模仿与再现;而表现主义音乐则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绘,强调把内心体验表达出来,直接追求内心深处的感觉,主张音乐要表现人们的思想本质和内在灵魂。

表现主义音乐有三位代表人物: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他们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一)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洛杉矶。

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

作为作曲家,勋伯格主要靠自学成名。

1901年赴柏林,在一个酒馆乐队任指挥,后到斯特恩音乐学院任教。

此后,来往于维也纳和柏林两地,几乎没有中断过教学活动。

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和韦伯恩(他们师生三人常被称作“新维也纳乐派”)。

1933年,纳粹上台后移居美国。

1935-1944年先后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入美国籍。

1951年,勋伯格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77岁。

代表作品: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乐队变奏曲》《一个华沙幸存者》歌剧《从今天到明天》管弦乐曲《五首管弦乐曲》等。

创作于1909年的《五首管弦乐曲》是勋伯格从调性音乐转向无调性音乐的重要作品之一,音乐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的五首乐曲的标题分别是:“预兆”“往事”“湖边晨夏色彩”“突变”和“带伴奏的宣叙调”。

《月迷彼埃罗》根据颓废诗人A·吉罗的诗写成,描写一个神经质的诗人皮埃罗望月狂想中的种种情景,忽而是绞刑架,忽而是老太婆疯狂的情欲,忽而是狂想者之际当了祭司,主持“血色的弥撒”,掏出血淋淋的心脏,祈求神的赐福。

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20首

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20首

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20首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译“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桑西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有《大卫》《创世纪》等。

他的父亲是洛多维科·迪·莱昂纳多·博那罗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亲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内里·德尔·米尼亚托·迪·锡耶纳(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

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来表达后人对他的尊敬。

罗曼·罗兰写过《米开朗琪罗传》,归入《名人传》中。

米开朗基罗是人类天才、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他的光荣与成就属于全人类。

作为文艺复兴的巨匠,以他超越时空的宏伟大作,在生前和后世都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

他和达芬奇一样多才多艺,兼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于一身。

他得天独厚活到 89 岁,超越了古稀之年,度过了 70 余年的艺术生涯,他经历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带有戏剧般的效果、磅礴的气势和人类的悲壮。

米开朗基罗在雕塑、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当中均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上,还是绝无仅有的。

他的成就如此杰出,以至于在他37岁时,世人就把他尊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

布里顿的生平

布里顿的生平

乐谱欣赏
吉它夜曲
对吉它喜爱的同学可以参音乐密切结合,伴奏中运用装饰音,大多 数声乐作品为特定的表演家(皮尔斯爵士)而作. 皮尔斯爵士) (2)兼收并蓄的音乐风格 (3)在创作中尊重本民族的传统,又大胆吸收和运用 现代派的风格,技巧.作品具有鲜明的英国气质.
《彼得格赖姆斯》(Peter Grimes) 彼得格赖姆斯》 Grimes)
序幕:彼得格赖姆斯生 彼得
性孤僻,他的小徒工在捕鱼 时死去,全村人认定他是罪 魁祸首.市长斯瓦娄再三叮 嘱格赖姆斯,不要雇佣新帮 手.彼得要求法庭公开审理, 使他有机会为自己作无罪辩 护,但无人理睬.寡妇艾 伦奥福特是一位年轻女教 师,彼得对她想入非非.
二,布里顿的作品
(1)歌剧:
《保罗班扬》(1941) 保罗班扬》 1941) 《彼得格赖姆斯》(1945) 彼得格赖姆斯》 1945) 《卢克莱修受辱记》(1946)《阿尔贝》(1951) 卢克莱修受辱记》 1946) 阿尔贝》 1951) 《格格里阿纳》(1953) 格格里阿纳》 1953) 《旋螺丝》(1954) 旋螺丝》 1954) 《仲夏夜之梦》(1960) 仲夏夜之梦》 1960) 《欧文温格雷夫》(1970) 欧文温格雷夫》 1970) 《命终威尼斯》(1973) 命终威尼斯》 1973) 《保罗布尼安》 保罗布尼安》 《比利巴德》 比利巴德》 《格罗丽安娜》(该剧本为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典礼而作) 格罗丽安娜》 还有《让我们来演一部歌剧》 还有《让我们来演一部歌剧》,《挪亚洪水》,《熊熊烈火》 挪亚洪水》 熊熊烈火》 《浪子》和《乞丐歌剧》的改编本 浪子》 乞丐歌剧》
野.
一,布里顿的生平
1930年,布里顿进皇家音乐家学院,学习 1930年,布里顿进皇家音乐家学院,学习 钢琴与作曲.在钢琴方面,布里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而在作曲方面,由于他已受过布里奇的启蒙与系统的 训练,音乐学院似乎不中以激励他的理想,再说,作 为学生的布里顿又很难找到演奏自己作品的机会,他 感到十分沮丧,终于在1934年辍学.1935年,为自己 感到十分沮丧,终于在1934年辍学.1935年,为自己 的才能找到了新的出路:他为邮政总局监制的一些纪 录片写配乐,同时,他还写出一些重要的弦乐作品, 其中以《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 其中以《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最为著名,这是 布里顿自1934年以《简易》 布里顿自1934年以《简易》交响曲崭露头角以来获得 的一大成功,有人还认为布里顿就是以这部作品而跻 身于优秀作曲家之列的.

布里顿声乐套曲《冬日之言》初探

布里顿声乐套曲《冬日之言》初探

2015-6陕西教育(高教)【摘要】布里顿的声乐套曲《冬日之言》代表了20世纪英国声乐创作的最高水平,它结合了哈代的诗作和当时先进的艺术歌曲创作技法。

国内声乐教学和实践应从中汲取营养,在学习德奥艺术歌曲的同时亦对英国声乐的经典作品加以关注。

【关键词】本杰明·布里顿《冬日之言》托马斯·哈代声乐套曲布里顿声乐套曲《冬日之言》初探侯高翔在西方音乐的发展中,艺术歌曲历来以德奥体系为主流,声乐套曲亦不例外。

贝多芬在1816年所写的《致远方的爱人》首开声乐套曲创作之先河,自此音乐舞台上就常出现以声乐套曲集为主题的曲目,并大多以德语系的舒曼及舒伯特声乐套曲为主。

相比较而言,国内无论是舞台演出还是教学实践,鲜有英国声乐套曲作品的表演及相关研究。

因此,笔者便以英国作曲家布里顿及其杰出的声乐套曲作品《冬日之言》来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国内对英国声乐作品的关注。

布里顿及其声乐作品创作特征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 1914-1976),是20世纪上半叶继马勒之后,创作声乐套曲最多、影响力最为深远的英国作曲家。

究其一生,除了创作钢琴曲、协奏曲及室内乐外,数量最多的便是其歌剧、合唱作品及独唱作品等声乐体裁作品。

目前,大多数音乐史学家均认为布里顿是继普赛尔之后,第一位将作曲重心放在声乐作品的英国作曲家。

他所创作的声乐作品包括声乐套曲集、艺术歌曲、改编的民谣歌曲、合唱曲、神剧及清唱剧等,其中独唱曲约有百首以上。

布里顿对英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最大贡献,是融合英国诗人的作品和19世纪独唱艺术歌曲的特质。

他认为,人声配上钢琴伴奏是展现歌词意境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他的声乐创作大多以套曲来诠释。

声乐套曲的创作贯穿于他一生的各阶段,其第一部声乐套曲集《我们的狩猎祖先》( Our Hunting Father, Op.8 ),完成于1936年他23岁时,最后一部作品《这些孩子们是谁》( Who are These Children, Op.84)完成于1971年,前后约三十六年。

湘教版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分析

湘教版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分析

湘教版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唱出心中的歌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演唱和表现本课作品音乐剧是美国的一种喜剧形式。

定义详见八年级上第四单元。

第二单元:零点乐队构建起点为零的乐队学会演奏一种简单的乐器并能参与器乐合奏,能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性参与伴奏,从中体验与他人合奏的愉悦感,了解器乐演奏中“加花”(本课重点)的含义,能在演奏中即兴创作。

第三单元:美妙的人声音乐欣赏是一听觉感受为主的感受性实践活动。

人声的分类、声乐演唱形式以及贺绿汀的介绍为本课知识点。

人声的特点和音域(略)贺绿汀:贺绿汀(1903-1999),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湖南邵阳人,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管弦乐《晚会》、《森吉德玛》,钢琴《牧童短笛》第四单元:流动的音符本课属音乐创造领域,音乐创造分为两类: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

认识和体验音级组合的一般规律,通过遵循音乐材料组合的基本规则和模仿民歌实例,尝试进行2-4小节的曲调创作。

(从模仿开始)第五单元:班级演唱组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熟悉和喜爱的歌曲,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与风格,采用组合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已经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当中演唱所学歌曲。

第六单元:七彩的管弦本课属感受与鉴赏领域——器乐欣赏课。

能够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运用各种形式(如手势、画线条或色块、律动等)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记住主题音乐或者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听后的感想。

格罗非:美国作曲家。

《百老汇之夜》、《马克*吐温》组曲、《好莱坞》组曲、《大峡谷》组曲等。

巴托克: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民族音乐学家《弦乐、打击乐、钢片琴音乐》、舞剧《奇异的满大人》、小提琴协奏曲、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等。

本杰明*布里顿:英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第七单元:音乐在我身边鼓励学生在探索、发现身边以虐的基础上,能大胆、自信地讲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让大家分享。

第八单元:少年好时光组织一次班级联欢会。

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教案4

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教案4

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教案4 教材分析:一、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于1946年为英国音乐教育片《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所作的管弦乐曲。

其副标题是“珀赛尔主题变奏与赋格”。

乐曲的主题选自英国作曲家珀赛尔为《摩尔人的复仇》所作的戏剧配乐。

乐曲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珀赛尔主题;第二部分是珀赛尔主题的变奏;第三部分为赋格。

珀赛尔主题部分初次呈示时先是通过整个乐队的合奏展示出来的。

主题庄重宏伟,气势雄壮。

采用快板速度。

主题奏完之后,按照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弦乐器组、打击乐器组、管弦乐队全部乐器的顺序,先后五次变化重复进行演奏。

第二部分——珀赛尔主题变奏,它由十三个变奏组成。

每个变奏犹如一支小曲,由一种乐器演奏主旋律。

音乐性格各有特点,都能生动的表现各自的音乐情感。

[变奏一] 由长笛、短笛演奏。

急板。

两支长笛交替奏出带倚音的装饰音型。

它好像曙光初照时小鸟的鸣啭。

接着,短笛也模仿鸟鸣尖生尖气地鸣叫起来。

[变奏二] 由双簧管演奏。

它那甜美柔润的音色以及优美的旋律、徐缓的速度、和谐流畅的二重奏、丰富的表情,使变奏显得恬静、淡雅。

[变奏三] 由单簧管演奏。

中庸速度。

它好像一段双人舞曲,旋律轻盈明快,使人联想到灵巧的舞步。

[变奏四] 由大管演奏。

进行曲式的主题。

快板速度。

具有诙谐的色彩。

[变奏五] 由小提琴演奏。

它具有华丽的波兰舞曲的节奏特点。

主题富丽堂皇,其柔和明亮的上行旋律,使这一变奏具有雍容华贵的特点。

[变奏六] 由中提琴奏出柔和如歌的旋律。

速度稍慢。

[变奏七] 由大提琴演奏。

缓慢的圆舞曲节拍和大量的切分节奏,使绵绵不断的旋律亲切感人。

[变奏八] 由低音提琴演奏。

这段音乐具有诙谐曲的体裁特征。

开始徐缓,逐渐加快。

到中段,在高把位上奏出了灵活动人的旋律。

[变奏九] 是用竖琴演奏的。

它用竖琴最擅长的琶音及滑奏等技巧,奏出了各种华彩性的乐句。

[变奏十] 由圆号演奏。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11)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11)

2021年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1一、单选题(共30题)1.撰写《东西乐制之比较》《东方民族之音乐》等论著,被誉为我国近代比较音乐学先驱的是()。

A:杨荫浏B:王光祈C:吕骥D:青主【答案】:B【解析】:知识点:王光祈的作品。

王光祈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音乐理论家。

进行了有关中国音乐、东方音乐,以及有关中国音乐比较的研究,主要著述有:《东西乐制之比较》《东方民族之音乐》《千百年间中国与西方的音乐的关系》。

B项正确。

A项:杨荫浏,是公认的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

他编著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天韵社曲谱》、《关汉卿戏曲乐谱》、《语言音乐学初探》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吕骥,创作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歌曲广为传唱。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廖尚果,即青主,他的代表性论著有美学性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还创作出《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与题干不符,排除。

2.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律的人是()。

A:蔡元定B:朱载堉C:黄自D:冼星海【答案】:B【解析】:朱载堉是我国明朝音乐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律的人。

A选项:南宋蔡元定是中国古代较有影响的乐律学家,他因创研了较为实用的改良律制──三分损益十八律而著名。

故排除A选项。

C选项:黄自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

黄自先生的作品主要是声乐,他的抒情歌曲是他全部创作中特别有艺术价值的部分、《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都是他艺术歌曲的代表作。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C选项。

D选项: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倾诉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抒发投入斗争的热切情感。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D选项。

3.“刘老师让学生欣赏了胶州秧歌《春天》的视频后,引导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动作,最后让学生分组创编秧歌并表演。

”上述教学活动属于高中音乐课程的哪一个模块?()A:音乐鉴赏B:创作C:音乐与戏剧D:音乐与舞蹈【答案】:D【解析】:知识点:对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了解。

初中音乐易考知识点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

初中音乐易考知识点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

初中音乐易考知识点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初中音乐易考知识点: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导言:西方古典音乐作为一门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形式,拥有丰富的表达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在初中音乐学习中,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分析和欣赏的方式,介绍几部广为人知的西方古典音乐代表作品。

篇章一: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认为是音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之一。

《平均律钢琴曲集》由两卷组成,每卷包含24首前奏曲和赋格组成的组合。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精巧的音乐构思,更是巴赫对于音乐理论和技巧的巧妙展示。

例如,其中的C大调前奏曲及赋格以及D小调前奏曲及赋格,都被广泛认为是巴赫音乐的高峰之作。

篇章二: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古典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第四十号交响曲》是他最受欢迎和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

《第四十号交响曲》以其独特的展示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它由弦乐器和管乐器组成,运用了多样的主题和变奏技巧。

其中的第一乐章具有强烈的音乐冲突和曲调变化,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篇章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命运交响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古典乐坛最受欢迎的交响乐曲之一。

《命运交响曲》以其宏大的声音,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音乐构思而闻名于世。

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以其有力的开场和庄严的音乐叙事,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命运沉重而激动人心的旋涡之中。

篇章四: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是19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俄罗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天鹅湖》是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剧,被视为西方古典音乐的杰作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杰明·布里顿声乐套曲《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七首》(作品22)
的音乐学分析
在西方声乐发展史中,德奥艺术歌曲的地位一直都是不可撼动的,这一浪漫主义时期蓬勃发展起来的音乐体裁备受十九世纪音乐家们的青睐。

英国艺术歌曲起步虽比较晚,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几经坎坷,然而英国音乐家却一直都没有忘记本民族在音乐上的悠久传统,以其“英伦岛国”的独特气质,向世人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歌曲面貌。

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Edward Benjamin Britten,1913-1976),作为继普塞尔之后英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从小即拥有过人的音乐天赋,他集作曲家、指挥家、钢琴演奏家多个头衔于一身,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包括歌剧、教堂寓言剧、管弦乐、合唱、独唱和钢琴/吉他/竖琴、室内乐、电影戏剧配乐等,创作体裁涉猎广泛、成绩斐然。

声乐作品的创作贯穿布里顿的一生,而其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也独具个人特色和艺术价值,先后将独唱艺术歌曲搭配乐队、钢琴、竖琴、吉他进行创作,为英国艺术歌曲在西方二十世纪音乐发展史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声乐套曲《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七首》(Op.22,1939-1940)是布里顿于1940年在美国期间完成的作品,套曲中的七首歌曲将诗歌与音乐完美融合,一经首演反响热烈,具有极高的可听性和艺术价值。

本论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具体音乐分析与研究,探寻布里顿早期音乐创作的艺术风格以及其精神内涵。

本论文以声乐套曲《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七首》为切入点,按照音乐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

绪论的主要内容是对本选题的选题由来、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来进行说明。

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介绍这部套曲的一般情况,包括布里顿的生平与创作、米开朗基罗与十四行诗的创作、英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希腊神话与绘画及诗歌的关系。

第二章对本套曲进行本体艺术分析,分别从文学本体和音乐本体进行阐释。

在诗歌文本分析中对诗歌的内容及主题、表达方式及表现、修辞手法方面进行分析;在音乐本体分析中对旋律、和声、曲式结构、调式调性、钢琴伴奏织体进行分析,通过对音乐与诗歌的分析,剖析其创作技法的运用以及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

第三章分别从英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布里顿所处环境的影响和这部作品的特点与内涵进行分析。

结论部分结合时代背景与音乐美学思想,总结概述该套曲深层艺术内涵及研究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