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3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07丝!兰童篁!塑!竺竺生!!曼竺!皇!堑呈堡!竺堑!堡!垫!竺堑塞塑!竺!皇!!!!!呈!12至窒!坌垒堕皇:呈

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

魏明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在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文化体现为一种“软实力”,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是保障国家凝聚力的必备要件;第二,文化的调控导向功能是永葆国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第三,文化的教育塑造功能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保证;第四,文化的传播辐射功能强化和延伸了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力量。

【关键词】文化;综合国力;实力;硬实力;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7)02—0025—0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又明确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正确认识文化的力量.科学分析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培育和提升国家的文化竞争力以及确立文化的战略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是一种生产力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文化是与经济、政治、社会一起构成社会有机体的要素之一。毛泽东将这个要素表述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并强调“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删。这里的文化,即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弼。从文化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是国家力量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发现.那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随着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1坦-。他在《资本论》手稿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大生产力观,他指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分工造就了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的分离.于是社会生产分化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物质生产中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形成了物质生产力;在精神生产中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形成了精神生产力,也就是文化生产力。很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两种生产力是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于文化生产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物质性,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4】弼卅。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关于“文化生产力”的重要阐述科学地预测了全球信息化时代文化与经济的基本格局。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建设和经济建

[收稿日期]2006—05—24

[作者简介】魏明(1970-),男,湖北公安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教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4卷

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关系。不仅表现为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而且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交融”。一方面.传统生产力向智力型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生产力的转型凸现了文化因素在物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和知识的精神生产已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精神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文化产业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主导产业。在现代社会,“知识的生产力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知识已经成为首要的产业,这种产业为经济提供必要的和重要的生产资源”【5】∞。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日益重要无疑把文化生产力的作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文化生产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实际存在的综合力量.它既包括一个国家在物质力量层面所拥有的经济、军事、资源等力量,同时又包括国家在精神力量层面所拥有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力量。文化是精神力量的代表。它以精神财富的形式.以对别国进行文化辐射的影响力来显示综合国力。作为国家精神力量层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凝聚力: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是保障国家凝聚力的必备要件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而文化则体现出了人的这一本质特征。人的社会行为,都是在文化环境中发生的。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的序言中指出:“我们必须把个体理解为生活于他的文化中的个体.把文化理解为由个体赋予其生命的文化。”(6】2本尼迪克特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人作为个体与其文化之间的一体化关系.以致于我们可以把人的本质界定为文化的表现形式。

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不仅需要制度作保障,更需要精神的契合。作为一个民族长期的精神积淀,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以协调、整合各行为主体的力量,从而形成和强化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正是因为文化具有整合社会各行为主体的功能,因而一个国家或一民族的文化传统,能给这一国家或民族的人民带来归属感、安全感和自豪感。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继承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又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因素,是保障民族生生不息、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力量。

2.生命力:文化的调控导向功能是永葆国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的变革与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社会历史进程.是国家朝气蓬勃和事业进步的重要保证.是国家的生命线工程。一方面,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对社会变革具有先导和推动作用。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本质上不只是对现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而且包含着对现行社会的评价与批判。实践证明,当旧的制度、体制阻碍社会发展的时候,文化对新的制度、体制建立的先导作用十分明显。纵观历史,思想文化的解放.常是国家政治经济急剧变革的先兆。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近代的“西学东渐”以至于“五四运动”,那些蕴涵着新思想的先进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并逐渐渗入到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当中,从而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巨大力量。因此。人类历史上新的制度或体制战胜旧的制度或体制,文化起到了内燃机的作用。

另一方面,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是保证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的制度、新的体制建立后.社会在一定秩序中运行发展就是社会常态的表现。文化作为社会常态的调控器的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维持社会稳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71搅毛泽东在谈到报纸的作用和力量时也强调了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性。邓小平更是指出。要使我们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在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如果不坚持以本阶级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那么它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统治地位也坚持不住。例如前苏联在思想理论文化建设方面的落后,结果导致西方国家一枪不放,就瓦解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协调社会矛盾。由于社会是人的社会.而社会个体的需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常态中的社会仍然会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各种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妥善解决,这个社会的常态就会被打破。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人们解决这些矛盾常常采取多种手段,而依靠文化的力量去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