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病例分析2

合集下载

(自己整理供参考)细菌-医学微生物案例分析

(自己整理供参考)细菌-医学微生物案例分析

医学微生物案例案例1:小儿3 岁,高热3 天,皮肤有玫瑰疹,出现呕吐、头痛、颈项僵直等脑膜炎刺激征。

问题: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脑膜炎奈瑟菌(奈瑟菌是胞内菌)3.为什么病人会出现这种表现?病菌经飞沫传播进入咽喉部繁殖,后入血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引起全身症状、恶心呕吐、出血性皮疹;细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产生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炎刺激症状。

4.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采集脑膜炎、血液做标本,如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格兰阴性双球菌,可做初步诊断;抗原-抗体检查(ELLSA 法)。

案例2:某男,9 岁,因张口困难,肌肉酸痛而就诊: 3 天前开始感到不适、头痛发热: 就诊检查过程中逐渐发生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脚弓反张。

追问亲属证实 2 周前到废旧回收厂玩,不小心脚被牛锈铁钉钉伤,伤口现已基本愈合。

(1) 该患者可能患了什么疾病?破伤风(2) 该疾病可能是什么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感染的发生机制是什么?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高度亲和,封闭了抑制性神经纤维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脚弓反张。

(3) 如何防治该类病原菌的感染?对伤口较深的可疑伤口做积极清创,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胞繁殖;用TAT(破伤风抗毒素)做紧急预防;对易感人群接种百白破(DTP)三联疫苗。

案例3:8 岁儿童李某,放学淋雨后第2天咽喉疼痛,发热。

服用维生素C和板蓝根,症状未见好转,1周后出现脸面部浮肿,同时尿少,有血尿。

排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问题:1.李某可能感染什么细菌?引起什么疾病?A群链球菌,引起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炎。

2.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p98)3.如何防治?预防:及时治疗病人,减少传染源(飞沫传播)。

治疗:使用青霉素G药物治疗。

34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

34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

34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临床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学分析,可以确定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以一例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病例背景:患者为一名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持续时间为2周。

患者没有其他明显不适,没有咳血、胸痛等症状。

患者近期无旅行史,无接触过禽类动物。

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淋巴细胞比例10%,嗜酸性粒细胞比例5%。

2.胸部X光片:双肺纹理增多,未见明显实变影。

基于以上检查结果,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细菌性肺炎。

为明确致病菌的种类,需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方案:1.咳痰涂片:采集患者咳痰标本,制备涂片进行染色观察。

发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细菌,提示细菌感染。

2.细菌培养:将咳痰标本进行无菌处理后,采用血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

发现培养基上有多个菌落,进一步鉴定。

3.细菌鉴定:从菌落中挑选单个菌株进行进一步鉴定。

采用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等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4.药敏试验:对已鉴定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确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微生物学检验结果:1.咳痰涂片染色观察: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

2.细菌培养:从培养基上分离出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

3.细菌鉴定:经过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确定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4.药敏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等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对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等有一定敏感性。

根据以上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可以确定该患者患有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较高,对氟喹诺酮类等药物有一定敏感性。

临床治疗建议:1.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等。

医学微生物学临床病案

医学微生物学临床病案

医学微生物学临床病案讨论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 患者,男,42岁。

三年前右足跟烫伤,伤口不愈,并逐渐向深部软组织发展,有脓性分泌物。

半年前,全身发热,右足红肿,到某医院应用青霉素静脉输液20d,创面间断换药,并从中取出一小块死骨,住院2个月后出院,伤口未愈,有脓性分泌物,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均欠佳。

现以右踝骨骨髓炎收住院治疗。

取脓液分别接种于普通血平板和L型培养基,仅L 型培养基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思考题:(1)细菌L型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当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被破坏或合成障碍时,在高渗环境中仍可存活的细菌,形成细菌L型。

(2)细菌L型有何特点?呈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革兰染色多为阴性;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生长繁殖缓慢,形成荷包蛋样细小菌落;某些L型细菌仍有致病力,常引起慢性感染,如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

2.男性,23岁,高烧、咳嗽3天急诊入院。

3天前因淋雨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

咳嗽,咳痰,痰呈铁锈色,WBC18.5×109/L,X线胸片发现右肺中叶有大片阴影。

(1)试问其诊断依据有哪些?诊断依据:青壮年男性,高烧、咳嗽3天急诊入院;3天前因淋雨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咳嗽,咳痰,痰呈铁锈色,WBC18.5×109/L,X线胸片发现右肺中叶有大片阴影。

(2)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是什么细菌?该菌是革兰阳性菌还是革兰阴性菌?肺炎链球菌,是革兰阳性菌。

(3)试简要描述该病原菌细胞壁的主要构成?肽聚糖N一乙酰葡萄糖胺聚糖骨架N—乙酰胞壁酸肽聚糖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G—菌没有)肽聚糖多达50层,是一个坚韧的三维立体框架结构。

磷壁酸可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抗原性强,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膜磷壁酸又称脂磷壁酸(LTA),有类似菌毛样的黏附特性,与致病性有关。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某年5月9日,患者因慢性乙型肝炎(中度)、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在某院住院治疗,至5月16日腹腔积液已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医学微生物学病案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病案分析

微生物各论(病案分析)病案一:女性,10岁,咽痛、咳嗽、发热后15天出现全身水肿,尿量减少,血压157/98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5g/L,白细胞5.7*109/L, 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个/HP,管型0个/HP.问题:1)此病人最有可能患何种疾病?2)由何种病原体感染所致?3)应如何做进一步的微生物学检查来确诊?4)如何有效预防此疾病?分析:1)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在咽痛、咳嗽、发热后15D,出现全身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符合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规律。

2)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由A群链球菌引起3)链球菌所致变态反应性疾病取患者血清作抗链球菌溶素O抗体测定,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一般超过400U。

4)对患者的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尤其是儿童,须治疗彻底,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以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首选药物为青霉素G,临床上最好作药物敏感试验。

病案二:男性,7岁。

畏寒、发热1天就诊。

查体:T 390C,P 95次/分,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II 度肿大,表面覆盖有黄白色分泌物,全身皮肤充血潮红,可见有与毛囊分布一致的栗粒疹。

疑为猩红热。

问题:1)此病如何引起的?2)如何预防此病的流行?分析:1)人类猩红热是由A群链球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引起,该毒素具有损害细胞或组织、使病人产生红疹并具有内毒素样致热作用。

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细菌经飞沫传播,粘附于咽部粘膜,产生致热外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故病人有畏寒、发热、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II度肿大、全身皮肤充血潮红,栗粒疹。

2)预防此病的流行:应对病人和带菌者及时治疗;对空气、器械和敷料等消毒;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尤其是儿童,须治疗彻底,以减少传染源。

病案三:男性患者,20岁。

1周前外出遇雨,不久“感冒”,随后畏寒、发热、咳嗽、胸膜剧烈疼痛,咳铁锈色痰。

查体:体温39.70C,右肺呼吸音稍低。

微生物病例讨论

微生物病例讨论
血杆菌等。
血液样本
采集血液,用于检测血 液中的病原菌,如败血 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尿液样本
采集尿液,用于检测尿 路感染的病原菌,如大 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

粪便样本
采集粪便,用于检测消 化道感染的病原菌,如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微生物培养与分离
01
02
03
04
选择适当的培养基
根据不同病原菌的特性,选择 适宜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病例预防与控制建议
个人防护措施
提出针对个人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 接触患者等。
社区防控措施
提出针对社区的防控措施,如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开 展健康教育等。
医疗系统应对策略
提出医疗系统的应对策略,如加强病例监测、提高诊 断能力等。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该文献报道了一个关于某种微生物感染的病例,详细描述了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该文献提供了关 于该病例的全面信息,为其他医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控制培养条件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气体 环境,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
求。
观察微生物生长
通过观察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的 生长情况,初步判断病原菌的
种类。
分离纯化
将病原菌从混合菌群中分离出 来,进行纯化培养,便于后续
鉴定。
微生物鉴定与药敏试验
形态学鉴定
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染色 等特点,初步确定病原菌的种
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不良反应处理
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 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停药、换药等 。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评估患 者的预后情况,如治愈、好转、死亡 等。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病例讨论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病例讨论

第二篇附录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病例讨论(一)一病人高热、咳脓痰。

血白细胞升高,中性93%。

X线胸片示肺脓肿。

一个月前病人背部皮肤脓肿,至今未愈。

(书P109、册P231,金黄色葡萄球菌)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最可能的病原菌为何?2.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二)一新生儿室暴发败血症。

血培养阳性,标本经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书P79,细菌性医院感染)讨论:1.感染是如何发生的?这是一起什么性质的感染?如何明确感染源?2.怎样明确病原学诊断?还要做那些检查?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3.怎样防止新的感染病例的再次发生?(三)一70岁老年妇女患尿路感染,经予以口服氨苄青霉素治疗,5天后尿路感染症状缓解。

为防复发,继续用药一周,结果出现腹泻、发热。

粪检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反而较少,未分离到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菌。

(书P61、册P245-6,菌群失调症)讨论:1.消化道症状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可能的病原体为何?2.怎样明确病原学诊断?还要做那些检查?3.这是什么性质的感染?(四)一旅游团中突然有部分团员出现头晕、恶心、腹痛、呕吐。

追问发现,凡发病者早餐均食用的蛋炒饭。

返回旅店进一步追查发现,前晚值班厨师正患甲沟炎,是他将今晨用于蛋炒饭的冷饭分装后放置4℃冰箱的。

(书P109,金黄色葡萄球菌)讨论:1.旅游团部分团员患的是什么病?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怎样明确病原学诊断?(五)一患儿突然高热39.2℃,6小时后昏迷。

全身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扩散性红斑。

查体时发现咽喉部红肿和扁桃体肿大,但后来仔细检查时发现右脚趾处化脓性病灶。

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89%。

低血压、休克。

无脑膜刺激症。

(书P113,化脓性链球菌)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明确诊断?2.可能的致病因素是什么?致病机理如何?(六)一27岁女性,因头痛3天、发烧、寒战2小时来医院就诊。

查体见体温40.2℃,血压119/80mmHg,四肢有散在红色斑点,无脑膜刺激征,扁桃体红肿,肺部检查未见异常。

微生物病例二

微生物病例二

自身免疫力 低下
肺曲霉 病
烟曲霉感染
烟绿色、絮 状菌落
痰培养结果
边缘白色
放射状沟纹
镜下
单层甁梗 覆盖顶囊2/3
分生孢子梗蓝 绿色、光滑
• 试述可能的病原菌及其理由。
烟曲霉
曲霉特征鉴别
群 烟曲霉 培养 镜检 致病 肺曲霉病 菌落扩延、蓝绿色至 单层甁梗,分生孢子 烟绿色,37~45℃生长 头圆柱形,分生孢子 良好 梗无色或绿色、光滑, 无闭囊壳 菌落表面黄绿色、羊 毛状,有的37℃生长 比25℃好 单层和双层甁梗,孢 子头放射状,有的呈 圆柱状,孢子梗黄绿 色、粗糙 肺、外耳道曲霉病, 甲癣
病例分析题(二)
慢性
• 张某,男,36岁,湖南祁阳县人。因皮肤 巩膜黄染40余天,发热伴咳嗽、血痰3天入 院。入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慢性重型乙 型”。经护肝,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疗 效欠佳。治疗过程中开始低热及咳嗽,咳 血性痰。
慢性肝病
肺部疾病 非病毒、细菌感染
免疫力低下
胸片及CT
片状及结节状磨玻璃 密度影(晕轮症) 合并浸润,空洞 坏死
黄曲霉
黑曲霉

菌落初为白色羊毛状, 单层和双层甁梗,孢 继而黑色或黑褐色, 子头球形放射状、褐 粗绒状 至黑色、孢子梗无色 至褐色、光滑
菌落表面绒状、肉桂 色或褐色 双层甁梗,孢子头紧 密圆柱形,孢子梗紧 密圆柱形,有次生孢 子
外耳道、肺和脓皮症 样曲霉
土曲霉
过敏性曲霉病,皮肤、 指甲和外耳道曲霉病
慢性重型乙型 肝炎

微生物病例

微生物病例

病例资料⏹一般资料:患者女,27岁,职业导游。

渐觉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一年近日加重入院。

平时饮食以素食为主,月经不规律,持续时间较长,量较多。

⏹查体:T 36.6o C,P 110次/min,R 20次/min,BP 14/9.3kpa。

面色苍白,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

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

⏹一般血液检查:Hb 78g/L,RBC 2.8*1012/L,Hct 0.27,MCV 73fl,MCH 23pg,MCHC270g/L,RDW 17.5%,WBC 8.8*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0,嗜酸性粒细胞0.04,网织红细胞0.02,血小板140*109/L。

⏹外周血涂片检查问题1.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贫血?诊断依据有哪些?2.还需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病例资料⏹一般资料:女性患者,41岁,发热,尿频、尿急3天。

门诊就诊。

既往长期感疲惫,月经量多,每次持续10天左右。

其他无特殊。

否认长期服药。

⏹查体:T 神清,贫血貌。

血压95/66mmHg,双肾区叩痛。

肝、脾、淋巴结未及。

无其他异常⏹一般血液检查:Hb 62g/L,RBC 2.96*1012/L,Hct 0.20,MCV 68fl,MCH 21pg,MCHC309g/L,RDW 21%,WBC 17.2*109/L,PLT 112*109/L中性分叶粒细胞0.69,中性杆状粒细胞0.15,嗜酸性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12,单核细胞0.03。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比重1.031,pH6.2,尿胆原、尿胆红素、尿糖、尿酮体均为阴性。

尿沉渣镜检:WBC10~15/Hp、RBC0~1/Hp,WBC管型3~4/Lp。

⏹血生化检查结果:检测结果正常参考范围Glu 5.6mmol/L (3.9~5.9)mmol/LBUN 4.2mmol/L (3.0~7.2)mmol/LCr 60μmol/L (44~133)μmol/LTIBC 90μmol/L (45~72)μmol/LSI 5.1μmol/L (7.2~26.8)μmol/LTP 68gL (60~80)g/L⏹其他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双肾、肝、胆、胰、脾正常。

[精华版]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精华版]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2.它能引起暴发流行,看来污染最严重,一般 成人吞食10万个才能致病;儿童和有原发 病史者所需菌量则少得多.吞入大量的活 菌,可引起显性感染,菌量很少时常呈暂时 的带菌状态.
各时期不同材料的阳性检出率
实验方案
1.采取病人的粪便. 2.将粪便涂在SS培养基上进行选择
培养.(18小时) 3.挑选无色半透明的不发酵乳糖的
[精华版]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发热的几种常见原因
1.细胞因子(IF-1,IF-6,TNF,IFN), 巨噬细胞免疫蛋白-1
2. G-, G +菌 外毒素 内毒素 3.致热病毒(包膜病毒) 4.真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
体.立克次体的感染
5.抗原--抗体复合物 6.寄生虫(疟原虫)
患者白细胞的含量
2.若只发生上述情况的一种,我 们得考虑是不是试验操作失误, 重做没有发生的错误应重新诊断.
白细胞3×10³/ul ↓ 中性粒细胞40% ↓ 单核细胞12% ↑ 淋巴细胞48% ↑
人体正常白细胞含量
白细胞(4~10) ×10³/ul 中性粒细胞50%~70% 单核细胞3%~8% 淋巴细胞25%~30% 嗜酸粒细胞0.5%~3% 嗜碱粒细胞0~1%
伤寒沙门感染的病理特点
1.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 生.白细胞总数减少.
2.理由:只要检测到了沙门菌的存在我们 就可以肯定的诊断这是此菌感染引起 发热和其他症状.(主要由伤寒杆菌和甲、乙、
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
沙门菌如何让人得病?
1.沙门菌是经粪→口途径传播,故慑入污染
了沙门菌的食物或饮料是唯一的感染方 式.平时沙门菌寄居在哺乳类,爬行类,鸟 类,昆虫及人的胃肠道中,在家禽,家畜,在 喂养,屠宰,运输,包装等加工过程中均有 污染的机会.食品加工制作,乳类及其制品 如冰淇淋,袋装熟食等.

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某学校的学生小张一天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出现了发热、嗓子疼等症状,经过三四天恢复后,又开始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

他前往医院就诊后,医生发现他的白细胞计数偏高,肺部听诊有干湿啰音,初步考虑可能是细菌感染。

医生给小张开了抗生素治疗,但经过3天治疗后,小张的症状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医生决定进行进一步检查。

通过胸部 CT 检查发现,小张的肺部有中央小圆形阴影,伴有小片状阴影,同时还有胸膜增厚。

医生确定小张的病情为支原体肺炎,并让他继续服用抗生素治疗。

支原体是一类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它能够在人的呼吸道、生殖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等多个部位引起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肺部感染,其传染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

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3周,患者在潜伏期内或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会有类似于普通感冒的发热、头疼、咳嗽等症状,然后逐渐发展成为肺炎。

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部 x 光表现为肺门周围斑点状浸润,渗出物集中,纹理模糊,肺纹理明显增加,以及胸膜增厚等。

治疗支原体肺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一般情况下给予喜阿苯米星、罗红霉素等药物。

总的来说,小张的病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肺炎,这种病原体可以在人的各个部位引起感染,一般的症状和流感相似,但肺部 x 光上表现出的斑点状浸润、肺纹理增加等可以帮助医生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支原体肺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如喜阿苯米星、罗红霉素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勤洗手、戴口罩等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并告诉医生相关病史,以便医生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

◆大肠埃希菌4岁男孩在随母亲旅游中,进食小店卖的水果沙拉,回家2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疼痛,腹泻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思考题: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提示:4岁患儿有进食水果沙拉病史,2天后出现严重腹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以上症状提示最可能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O157:H7。

应及时进行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并快速进行毒力和血清型等特征鉴定以确定防治措施。

◆志贺菌属患者,男,23岁。

急性腹痛2天,每天脓血便10次左右,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体温38℃,血压正常,白细胞增高,未见阿米巴原虫。

思考题:1.可初步诊断为哪种疾病?2.采用哪种方法能进行快速诊断?提示:急性腹痛2天,每天10次左右脓血便,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低热等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进行快速诊断显得特别重要。

此案例可根据各医院开展的以上四种快速诊断方法进行快速诊断。

◆沙门菌属患者,女,25岁。

发热6天入院,食欲不振、乏力、腹胀。

查体:体温40℃,相对缓脉,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

血细胞无变化。

便中查到少量脓球和白细胞,但2次血和粪便培养均未发现致病菌。

两次取血做肥达试验,其结果如下:入院时TH1:80,TO:1:80 PA:1:40 PB:1:40;入院 12天TH 1:320,TO:1:320 PA:1:40 PB:1:20 思考题:1.根据此结果可初步诊断为什么疾病?2.为进一步确诊,应首先做什么检查?提示:患者持续发热6天,食欲不振、乏力、腹胀。

体检体温40℃,相对缓脉,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

可初步诊断为肠热症。

对患者进行两次取血做肥达试验,第二次结果较第一次高4倍,考虑伤寒可能性较大。

患者的2次血和粪便中未检出细菌,为进一步确诊,应及时对患者进行骨髓伤寒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微生物病例分析2

微生物病例分析2

微生物病例分析2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2022级口腔一班口腔医学(七年制)谢伟鸿病例回顾:患者男性,19岁,广州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主述:昨晚宵夜食用了生牛肉刺身,今早开始恶心、腹痛,已有1次呕吐,7次腹泻,腹泻量多,呈稀水样。

病史:既往体检无胃肠道慢性炎症或溃疡史,无过敏史,无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近期大便正常,此前4小时突然出现恶心、阵发性腹痛与腹泻,无寒颤。

近期,未曾接触过有此类症状患者,未长期服用过抗生素。

查体:体温38.p1℃,血压134/75mmHg,脉搏100次/分,呼吸16次/分。

腹部无反跳痛,上腹轻微压痛。

肝脾未触及。

心肺正常。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粪便稀液状、色淡、有腥臭,镜检见中性粒细胞,极少红细胞。

血常规:白细胞6.7某109/L,其中淋巴细胞占32.3%,中性粒细胞占58.8%。

问题讨论:1.总结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异常。

2.初步诊断是什么?应与哪些疾病做鉴别?3.可以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主要有哪些?4.取何种标本,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第一题】恶心、腹痛、呕吐(1次),腹泻(7次);腹泻量多,呈稀水样。

发烧(体温38.1℃),脉搏加快(100次/分),上腹轻微压痛。

实验室检查:粪便稀液状、色淡、有腥臭,镜检见中性粒细胞。

【第二题】应该考虑细菌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应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其它病原体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相区别【第三题】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沙门菌属细菌和埃希菌属细菌(大肠杆菌)考虑到粪便水样、有腥臭的特征,鼠伤寒沙门菌的可能性不低。

临床症状大致相似,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起病急,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多,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

常先吐后泻,腹泻轻重不一,每天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水样或黏液便。

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呕吐较剧烈.呕吐物含胆汁,有时带血和黏液。

侵袭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使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粪便呈水样或糊状,有腥臭味,也可见脓血便,部分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病例粪便呈血水样。

微生物案例分析

微生物案例分析

微生物学案例分析案例:患者,女,36岁。

主述:头痛、呕吐、发热10天。

现病史:患者于20多天前因受冷感冒头疼,伴有寒战、高热(体温不详),以后头痛加重,呈刺跳痛,尤其前额部明显。

10天前开始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无血。

当地医院诊断为“流感”,予以相应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2天前自觉双下肢麻木,乏力,急诊入安。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40℃,脉率110/min,呼吸30/min。

消瘦,嗜睡,神志恍惚,合作欠佳,双眼无水肿,瞳孔等大对称,对光反射存在。

四肢可自主活动,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减弱【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受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下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单侧反射消失见于单侧锥体束病损,双侧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急性腹膜炎或腹壁过于松弛者。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变;某一部分腹壁反射消失反映相应脊髓节段的病变,昏迷、急腹症腹壁反射全部消失。

】浅感觉存在,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未引出【双突触反射、单突触反射】,颈强直【颈项强直指由于支配颈部肌群的神经受到刺激后,引起的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和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被动屈曲颈部时有阻抗感,下颌不能贴近胸部。

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逐渐从神情萎靡、嗜睡发展至昏睡、昏迷、深度昏迷。

颅内压增高可有头痛及喷射性呕吐,婴儿则出现前囟饱满和头围增大。

脑膜刺激征以颈项强直最常见。

】。

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布鲁津士征、克尼格式征、颈强征统称为脑膜刺激征。

出现后表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 9.2×109/L,N:0.5,L:0.14。

【WBC:4~10 ×109/L;中性粒细胞N 0.5 ~0.7 淋巴细胞L 0.20 ~0.40 】2、脑脊液:压力高,每分钟80滴↑,细胞数0.2×109/L↑【成人:(0-8)×106/L】,淋巴为主。

病例2 微生物

病例2 微生物

病例2 微生物 2. 肺炎克雷伯菌的鉴定要点?(1)、镜下形态:革兰阴性粗短杆菌,可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排列。

(2)、菌落形态:①血平板:圆形、凸起、灰白色、不溶血、光亮的大菌落。

黏液状,相邻菌落易于融合,用接种环挑起,易拉成丝。

②MAC:红色、凸起的黏液形菌落。

(3)、生化反应:氧化酶阴性,VP 阳性,枸橼酸盐阳性,苯丙氨酸阴性。

KIA :A/A+-,IMVC :-- ++ ,MIU :-- +。

属的鉴定:动力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解鸟氨酸劳特菌阳性) 种的鉴定:肺炎克雷伯菌吲哚阴性,而产酸克雷伯菌吲哚阳性5.β-内酰胺类抗菌素的种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

7.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素的耐药机制①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等)使易感抗生素水解而灭活;② 抗生素与大量的β-内酰胺酶迅速、牢固结合,使其停留于胞膜外间隙中,因而不能进入靶位(PBPs )发生抗菌作用。

此种β-内酰胺酶的非水解机制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泛菌属哈夫尼菌属沙雷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成团 泛菌蜂房哈 夫尼菌粘质 沙雷菌液化 沙雷菌吲哚 - + - - (-) - - - 动力 - - + + (+) (+) + + 赖氨酸 + + + - - + + + 精氨酸 - - - + - - - - 鸟氨酸 - - + + - + + + Dnase - - - - - - + (+) 明胶酶 - - - - - - + + 乳糖 + + + + d - - - 蔗糖 + + + + d - + + 山梨醇+ + + + d - + + 侧金盏 + + + (-) - - d - 阿拉伯糖++++++-+又称为“牵制机制”③PBPs靶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PBPs增多或产生新的PBPs均可使抗生素失去抗菌作用。

临床微生物病例分析【范本模板】

临床微生物病例分析【范本模板】

医学微生物病例分析一、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

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

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A.脑膜炎球菌 B。

杜克嗜血杆菌C。

溶脲脲原体 D。

淋病奈瑟菌E。

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2.治疗首选药物是:A。

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C.强力霉素 D。

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E。

万古霉素3。

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A。

荚膜 B。

菌毛C.外膜蛋白D.IgA蛋白酶E。

脂多糖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A。

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C。

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二、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

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

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

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

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5。

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百日咳杆菌B.流感嗜血杆菌 C。

呼吸道合胞病毒 D。

流感病毒E.白喉杆菌6。

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A。

白喉抗毒素 B。

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C。

红霉素D。

头孢曲松D.金刚烷胺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B.激活膜结合Gi蛋白而提高胞内cAMP水平的毒素C.降解SIgA抗体的IgA蛋白酶D。

切断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的一种表面酶E。

病理免疫损伤8.分离培养该病原体应采用:A.鲍—金培养基 B。

巧克力培养基C.鸡胚接种 D。

吕氏血清培养基E。

罗氏培养基三、一个患镰状细胞性贫血的5岁男童入院治疗.他母亲诉说儿子发病3天,发热、恶心、呕吐和各种疼痛,包括头痛.病人目前苍白无力,病情在加重。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大肠埃希菌4岁男孩在随母亲旅游中,进食小店卖的水果沙拉,回家2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疼痛,腹泻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思考题: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提示:4岁患儿有进食水果沙拉病史,2天后出现严重腹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以上症状提示最可能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O157:H7。

应及时进行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并快速进行毒力和血清型等特征鉴定以确定防治措施。

◆志贺菌属患者,男,23岁。

急性腹痛2天,每天脓血便10次左右,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体温38℃,血压正常,白细胞增高,未见阿米巴原虫。

思考题:1.可初步诊断为哪种疾病2.采用哪种方法能进行快速诊断提示:急性腹痛2天,每天10次左右脓血便,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低热等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进行快速诊断显得特别重要。

此案例可根据各医院开展的以上四种快速诊断方法进行快速诊断。

◆沙门菌属患者,女,25岁。

发热6天入院,食欲不振、乏力、腹胀。

查体:体温40℃,相对缓脉,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

血细胞无变化。

便中查到少量脓球和白细胞,但2次血和粪便培养均未发现致病菌。

两次取血做肥达试验,其结果如下:入院时TH1:80,TO:1:80 PA:1:40 PB:1:40;入院 12天TH 1:320,TO:1:320 PA:1:40 PB:1:20思考题:1.根据此结果可初步诊断为什么疾病2.为进一步确诊,应首先做什么检查提示:患者持续发热6天,食欲不振、乏力、腹胀。

体检体温40℃,相对缓脉,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

微生物病例讨论-病例一分段-病例二分段PPT参考幻灯片

微生物病例讨论-病例一分段-病例二分段PPT参考幻灯片
泡结构破坏与血红蛋白含量低下造成,造成的缺氧导致心血管中枢 对全身循环阻力调节障碍,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PO2降低时刺激肺通气量增加以呼出更多的CO2,以减弱缺O2对 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但因肺通气量增加而额外增加的O2绝对值 并未缓解机体缺氧状态,而CO2排出过多,将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③感染灶控制:尽快寻找、确诊或排除需要采取紧急感染控制措施的感染灶, 进行感染控制时,应当使用对生理影响最小的有效措施。
④继发感染预防:选择性口腔去污染与选择性胃肠道去污染。
⑤血液制品输注:低灌注得到纠正后进行,恢复血红蛋白含量。
⑥加强护理,补充营养:应用静脉葡萄糖等。
⑦设定治疗目标:尽早明确治疗目标,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治疗目标及预后13。
10
• 引起患者感染的可能的病原体是什么?在你所学的病原体中, 哪些可以引起上述症状?
可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的病原体可能为: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原发化脓灶受外力挤压合并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引 起败血症,常导致多器官的化脓性感染; ②大肠杆菌:败血症常由泌尿道或胃肠道感染导致; ③肺炎链球菌:可引起胸膜炎、脓胸等,败血症常由肺炎后继发; ④肺炎克雷伯菌:免疫力低下者易感,病变累及胸膜、心包时,可引起渗 出性或脓性积液; ⑤铜绿色假单胞菌:常为继发感染,多发生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如大面积烧 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可引起皮肤皮疹,脓汁和渗出液等呈绿 色。
病例二
分段[1]
14
患者男性,19 岁,广州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主述:昨晚宵夜食用了生牛肉刺身,今早开始恶心、腹痛,已有1次呕吐,7次腹泻, 腹泻量多,呈稀水样。
病史:既往体检无胃肠道慢性炎症或溃疡史,无过敏史,无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近期 大便正常,此前4小时突然出现恶心、阵发性腹痛与腹泻,无寒颤。近期未曾接触过有 此类症状患者,未长期服用过抗生素。

微生物病例分析(里急后重、下腹部疼痛)

微生物病例分析(里急后重、下腹部疼痛)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细菌性检查
设计思路:
2.2 糖发酵实验: 产酸的判断:指示剂溴甲酚紫(PH5.2为黄色,PH6.8 为紫色),当发酵产酸时,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
在葡萄糖发酵细菌培养管中接种细菌,经过培养之后。 两种细菌试管都为黄色。但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试管中倒 置的德汉氏小管有气泡,痢疾杆菌没有气泡。
临床表现
急性面容:
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 苦。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比如肺炎球菌肺炎,疟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注意:不是以上所有都出现才叫急性病容,而是出现 一项就可以形容是急性病容。
微生物学 检查
细菌性检查
生化反应对比:
IMViC (吲哚、甲基红、伏普、柠檬酸):
埃希菌属:⊕⊕⊕⊕⊕ 【产酸产气】
志贺菌属:+ -
【产酸不产气】
细菌性检查
设计思路:
2.3 IMViC 实验: 吲哚实验: 用于检测细菌能否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靛基质)的能 力。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能产生色氨酸水解酶,分解蛋白 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 甲醛结合,生成红色的,为阳性反应,而痢疾杆菌为阴性 反应。
埃希菌属:+ + - 志贺菌属:- +/- - -
细菌性检查
设计思路:
2.3 IMViC 实验: 甲基红实验: 检测细菌能 否分解葡萄糖产生有机酸的能力。当细菌 代谢糖产生有机酸时,使加入培养基中的甲基红指示剂由 橘黄色(pH 6.3)变为红色(pH4.2),即甲基红反应。
埃希菌属:+ + 袭型大肠埃希菌引 起的急性腹泻作出明确的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
(1) 肠道侵袭型大肠埃希菌致急性腹泻病人的全身表现与 消化道表现轻重程度不一致, 全身情况相对比较轻。病人 消化道症状非常明显, 甚至比较重, 但是病人的精神状态 尚好, 精力与发病前差别不大, 体力活动受影响也不很明 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病例二分段[1]-第12周讨论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2014级口腔一班口腔医学(七年制)谢伟鸿
病例回顾:患者男性,19岁,广州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主述:昨晚宵夜食用了生牛肉刺身,今早开始恶心、腹痛,已有1次呕吐,7次腹泻,腹泻量多,呈稀水样。

病史:既往体检无胃肠道慢性炎症或溃疡史,无过敏史,无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近期大便正常,此前4小时突然出现恶心、阵发性腹痛与腹泻,无寒颤。

近期,未曾接触过有此类症状患者,未长期服用过抗生素。

查体:体温38.p1℃,血压134/75 mmHg,脉搏100次/分,呼吸16次/分。

腹部无反跳痛,上腹轻微压痛。

肝脾未触及。

心肺正常。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粪便稀液状、色淡、有腥臭,镜检见中性粒细胞,极少红细胞。

血常规:白细胞6.7×109/L,其中淋巴细胞占32.3%,中性粒细胞占58.8%。

问题讨论:
1.总结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异常。

2.初步诊断是什么?应与哪些疾病做鉴别?
3.可以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主要有哪些?
4.取何种标本,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第一题】
恶心、腹痛、呕吐(1次),腹泻(7次);腹泻量多,呈稀水样。

发烧(体温38.1℃),脉搏加快(100次/分),上腹轻微压痛。

实验室检查:粪便稀液状、色淡、有腥臭,镜检见中性粒细胞。

【第二题】
应该考虑细菌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
应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其它病原体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相区别
【第三题】
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沙门菌属细菌和埃希菌属细菌(大肠杆菌)
考虑到粪便水样、有腥臭的特征,鼠伤寒沙门菌的可能性不低。

临床症状大致相似,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起病急,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多,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

常先吐后泻,腹泻
轻重不一,每天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水样或黏液便。

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呕吐较剧烈. 呕吐物含胆汁,有时带血和黏液。

侵袭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使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粪便呈水样或糊状,有腥臭味,也可见脓血便,部分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病例粪便呈血水样。

变形杆菌还可发生颜面潮红、头痛、荨麻疹等过敏症状,病程短,躲在1-3天恢复,极少数可达1-2周。

【第四题】
首选粪便,主要是粪便的培养。

如果还有残余的食物和呕吐物最好,也要做培养。

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患者有进食变质食物、海产品、腌制食品、未煮熟的肉类、蛋制品等病史。

共餐者在短期内集体发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为急性胃肠炎症状,病程较短,恢复较快。

(三)实验室检查
收集吐泻物及可疑的残存食物进行细菌培养,重症患者做血培养,留取早期及病后两周的双份血清与培养分离所得可疑细菌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双份血清凝集效价递增者有诊断价值。

怀疑细菌毒素中毒者,可做动物试验,以检测细菌毒素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