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论文
番茄灰霉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精)
第26卷第2期2005年6月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I 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Vol.26No.2Jun.2005文章编号:1009-3575(200502-0125-04番茄灰霉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3张智1,2,李君明1,宋燕1,云兴福2,徐和金1,周永健1(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010019摘要:本文对番茄灰霉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菌株系划分、病菌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综述,对番茄抗灰霉病育种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生物学特性;株系划分;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S641.2文献标识码: AAN OVERVI E W ON THE GRAY MOLD(B OTR YTI S C I NEREA AN D THE CONTR OL OF I T I N T OMAT OZHANG Zh i1,2,L I Jun-m i n g1,S O GN Yan1,Y UN X i n g-fu2,XU He-ji n1,ZHO U Y ong-ji a n1(1I nstitute of Vegetable of Fl owers,CAAS,Beijing100081,China;2College of Agr onomy,I nner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utt ot 010019,ChinaAbstract:The bi ol ogical characters,strains is olati on,the forecast in the field and the integrated manage ment of botrytis cinerea in t omat o was revie wed in this paper.The p r ogress of t omat o breeding with resistance t o the patho2 gen was als o p resented.Key words:T omat o botrytis cinerea;bi ol ogical characters;strains is olation;integrateal contr ol 番茄不仅可以鲜食而且还可用于加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食品之一。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控
2022年第11期 13土肥植保·农技推广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控番茄灰霉病在湖南省发生频率高、危害越来越严重。
因该病易引起烂果,会给菜农(尤其是设施栽培的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这一病害的主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1.症状 番茄苗期及成株期均可受害,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
番茄幼苗染病,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渍状腐烂,然后干枯,严重时可扩展到幼茎,使幼茎产生灰黑色病斑,病部缢缩、腐烂折断,湿度大时发病部位产生灰霉(图1)。
成株期叶片染病,叶缘或叶尖感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浅褐色病斑,病斑多呈“V”字形(图2),并逐渐向内发展,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潮湿时病部长出厚厚的灰霉。
花期受害,常使花朵萎蔫枯死,花梗随之缢缩枯萎。
果实染病,多从蒂部残留的花瓣或脐部残留的柱头开始发病,后向果面和果柄发展,受害果实初呈灰白色水渍状,后逐渐软腐,湿度大时病部会出现灰色霉层(图3)。
2.发生规律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为灰葡萄孢真菌,该病原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在气温18~23℃、相对湿度90%以上、长时间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较重;番茄最宜感病的生育期为始花期至坐果期。
通风不良、连作多年、种植密度过大、管理差、有机肥偏少、氮肥偏多等种植环境均会加重灰霉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大棚温度。
②及时清除病残体。
在蘸花后7~15天,摘除幼果上残留的花瓣和柱头是防治番茄果实灰霉病较为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含有病斑的花瓣、柱头、病果、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防止病原菌进一步扩散到植株其他部位。
③化学防治。
点花时用药。
在配好的2,4-二氯苯氧乙酸或对氯苯氧乙酸稀释液中,加入浓度为0.1%的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然后再蘸(喷)花。
发病前用药预防。
植株定植前,秧苗集中喷施代森锰锌等保护性药剂,用腐霉利等烟剂对设施种植棚进行熏蒸消毒处理。
发病初期用药防治。
在灰霉病发病初期,可选用腐霉利、嘧霉胺、唑醚·氟酰胺、甲硫·乙霉威、啶酰·腐霉利、氟菌·肟菌酯、腐霉·福美双等药剂防治。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研究进展樊平声;沙国栋;陈益芹;冯伟民;卢昱宇【摘要】@@%就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番茄灰霉病抗源品种的筛选和利用、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及其抗性水平、生物防治和生物源诱抗剂等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对番茄灰霉病的安全高效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4【总页数】3页(P133-135)【关键词】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治;抗药性【作者】樊平声;沙国栋;陈益芹;冯伟民;卢昱宇【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江苏省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江苏赣榆 222100;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 侵染引起的番茄灰霉病是番茄设施栽培的主要病害,该菌可侵染番茄叶、茎、花、果实等不同部位,发病后传播速度快,对番茄生产的威胁极大[1-3]。
番茄灰霉病是设施栽培中高危害、高损失且影响蔬菜产量、品质、安全的最主要病害之一[1-3]。
在我国,番茄灰霉病是设施蔬菜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为20%左右,严重的在50%以上[1]。
国内外学者对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对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安全高效控制技术在选育抗病品种,化学农药防治、农业措施控制技术,生物农药、生物源诱抗剂和内生菌防治等几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因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番茄灰霉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1.1 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条件灰葡萄孢菌的菌丝在2~31 ℃之间均能生长,20~25 ℃的条件最为适宜,10 ℃以下和30 ℃以上生长明显减弱;在日光灯和黑暗各12 h交替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好;最适pH值为5。
温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古仁刚
2015.01近几年以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蔬菜灰霉病由原来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该病除危害番茄外,还可侵染茄子、黄瓜、韭菜、莴苣、甜椒、菜豆、西葫芦等,发生早、传播快、危害重。
1症状番茄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可危害植株的叶、茎、花和果实,但以花器和幼嫩果实受害最重。
1.1苗期症状苗期多从子叶和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一般叶片先从叶尖开始,形成大型“V”字形病斑,向内扩散,病斑初期成水浸状,边缘不明显,浅灰褐色,后期干枯,潮湿时表面出现灰色霉层,以叶背较多。
1.2花果症状往往先从花开始发病,并从花器蔓延到果实上,果实被害多以青果为主,主要在果顶、果蒂两处发生,多数先侵染青果上残留的花瓣和花托。
花和幼果呈水浸状,淡褐色或褐色,以后病部软腐,表面生有大量灰褐色霉状物,被危害的花和果实脱落。
1.3茎蔓症状常造成茎节腐烂、折断,病部产生灰褐色霉层。
2发生规律番茄灰霉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
来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露珠及农事作业传播蔓延,尤其是病果采摘后随意扔弃,最易使孢子飞散传播危害。
蘸花是重要的人为传播途径。
花期是侵染的高峰期。
该病发育适温为20~30℃,最高31℃,最低2℃。
番茄生长的各个生育期都能遭受灰霉病,以花期、幼果期受害最重。
在秋季9—10月和春季4—5月最易流行,造成花和幼青果腐烂脱落,甚至整棚毁掉。
据近年观察,灰霉病属高湿性病害,天阴多雨,田间光照不足,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该病发生。
相对湿度低于60%~70%时,病害停止发展。
冬春茬番茄不加温的中、小棚和改良棚发病重,常在4月出现中心病株,5月中下旬流行,此时如遇阴雨天气,气温低、光照少、通气不及时,病害会严重发生。
另外,植株密度大、偏施氮肥病情也会加重。
3综合防治技术灰霉病的病原菌极易产生抗药性,药剂复配的效果也不稳定。
探究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DOI:10.16661/ki.1672-3791.2020.13.074探究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王欣凯 王硕(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摘 要: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由灰葡萄孢菌感染造成的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不仅能导致番茄果实的腐烂,而且还会对植株的茎、叶、花产生坏影响,对番茄种植地构成极大的威胁。
番茄灰霉病自发现以来,在我国各番茄种植地均有发生,并逐渐成为番茄培育的重要限制性因素。
该文通过分析番茄灰霉病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措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并展望了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 生物防治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5(a)-0074-02番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植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中所富含的大量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在种植过程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番茄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其中灰霉病作为破坏最严重的一种病害,不但影响番茄的健康成长,还会对所种植地造成严重的生产威胁。
灰葡萄孢菌是番茄灰霉病的源头,在温度气候适宜时能够形成真菌性病害,侵染番茄的根、茎、果实,导致番茄减产或绝收。
为减少病害的侵害,提升番茄的生产量,使用生物防治手段对病害进行控制,因该方法有诸多优点所以成为近年来抵抗治疗灰霉病的有效办法,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 生物学特性1.1 番茄灰霉病病原菌丝萌发条件灰葡萄孢菌是诱发番茄灰霉病的罪魁祸首,当环境不利时以菌丝或者菌核的方式产生休眠体,寄生在病原菌中过冬,并在合适温度与合适气候条件下,萌发病原菌丝,借助生产活动进行病菌的传播。
经研究发展,灰葡萄孢菌在2℃~30℃之间均能萌发与生长,其中19℃~26℃的外部条件生长最快,10℃以下与30℃以上生长减缓。
且灰葡萄孢菌的生长需要光线的照射,以12h交替光照或黑暗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最适应的酸碱值为5。
西红柿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西红柿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摘要:西红柿的营养含量是非常丰富的,是当前蔬菜品种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因此选择西红柿进行种植的种植户也越来越多,西红柿种植过程中要想能够获得较高的种植收益,除了要不断对种植技术进行完善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各类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处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导致西红柿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灰霉病是西红柿生长中感染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且该类病害的发生会对西红柿的产量以及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加强对于西红柿灰霉病的控制,对于种植户的经济收益保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西红柿灰霉病的防治要求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西红柿种植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西红柿;灰霉病;综合防治西红柿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日常饮食食材,其内部含有的独特番茄素是为人们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基础,番茄素的食用能够起到抑制细菌作的作用,而柠檬酸、苹果酸以及糖类的支持,有助于提升人体的消化水平,具有非常优质的食用价值,灰霉病的发生会对西红柿的正常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要想能够实现高质量的防治管理,需要对该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病症状况等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来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处理。
1灰霉病发病原因及症状1.1发病原因灰霉病的病菌主要传播的环境为高湿、低温环境,因此每年的春季早期以及秋季晚期均是西红柿灰霉病发病的主要时期,此时期气温的温度一般维持在20℃左右,且空气的整体湿度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是西红柿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重要时期,且此时期的空气环境变化,也会加重西红柿灰霉病孢子的传播速度,大部分情况下,灰霉病病菌的侵入首选位置为开败的西红柿花朵,且该类病菌孢子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在整个西红柿种植区域内进行大范围的漂移传播,如此时期存在强烈的空气流动或者有农事工作开展,则会加重其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1]。
灰霉病感染之后其果实会出现严重腐烂,无任何商业价值,一旦出现大范围发病,将会给种植户的经济收益产生严重的影响。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药剂防治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病害,在番茄等蔬菜及水果上常见。
该病害的严重程度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且很难被完全控制。
采用药剂防治是降低病害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本文中将关注该病害的发生原因、特征及药剂防治方法。
一、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原因番茄灰霉病是由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风、水、虫媒等。
由于该病菌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和繁殖,所以番茄灰霉病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多种有害影响。
此外,番茄植株的受损程度、果实的成熟程度都会影响番茄灰霉病的发生。
二、番茄灰霉病的特征番茄灰霉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病原菌在果实或植株水分丰富的部位形成灰白色霉斑,常出现在腐烂或破碎的部位。
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霉斑会蜕化并形成黑色肉质结构。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菌还会通过感染茎、花和叶片等植物器官导致叶片的损伤、茎高部的腐烂和果实萎缩等问题。
因此,番茄灰霉病会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和经济影响。
三、药剂防治方法为了控制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药剂防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番茄灰霉病的初期阶段,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1.使用抗病毒品种。
扩大抗病品种的种植范围是减少番茄灰霉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2.合理的灌溉条件。
在生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植物的水分,避免为病原菌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
3.切勿自己将病菌带入种植区,保持商品制品的高质量。
4.及时垃圾清理。
在生长季节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植株及周边垃圾,以避免引发次年发生。
此外,药剂防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主要原理是在发病前或初期采取药物进行预防或控制。
4.常用的药品(1)腐霉灵腐霉灵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药物,能够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发生。
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植物生长状态调整使用剂量和时机。
(2)硫酸铜硫酸铜可以对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正确使用硫酸铜可以有效地防止茎部受到病菌的感染,进而达到控制病害和减少产量损失的目的。
(3)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番茄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其使用方法也和其他药剂类似。
棚室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控技术
人 群 来说 ,养成 良好 的生 活方 式 对预 防 疾病 也 尤 为 重要 。 平 时应 加 强体育 锻炼 ,多休息 ,避免 过度 劳 累 ,尽 量少 去 空气 不流 通和人 群聚 集 的公共 场所 ,尽 量避 免少 接触 动 物 和鸟类 ,保持 良好 的个人 卫生 习惯 等等 。 三 是感 情 与科 学 的关 系 。随 着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 提 高 , 人们 的文 化 、经 济 条件好 了 ,饲 养宠物 已成 为 年轻 人追 求 时 尚和 老年人 情感寄托 的趋势 。为满足 精神生 活 ,玩 动物 、 养 鸟 、亲 近动 物无 可厚 非 ,但 不要 顾此 失 彼 ,损坏 动物 自 由 ,不 讲科学 。人 们应 尊重 科学 ,爱护 动物 ,人 与动物 和 谐相 处 ,保持 一个 文 明 、环 保 、清洁 、卫 生 、和 谐的地 球 家 园 。如 城 市饲 养犬 类 ,应 严格 执行 当地 政 府制 定 的有 关
XI NNONGC UN
2 20 O1 . 2
有炭疽 病 原体 的畜 产 品 ,通过皮 肤 、呼 吸道 和消 化道 等 途 化 处理 ,以确保 消费者健康 和防止 人畜共 患疾病 的传播 。 径感染 。人 患炭 疽常 引起 皮肤 、肺脏 和肠道 的急性 感染 。 5与宠 物 “ . 亲密 有间 ” 4由真菌 引起 的人 畜共 患疾病 . 宠物 由于 与人 接触 密切 ,且流 动性 强 ,一 旦染 疫 ,特 真菌是 一种 比细 菌 更进 化 了的微 生 物 ,能 用抗 真菌 药 物 控制 ,但 人 与宠 物 一旦 感染 这 类疾 病 ,根治 较 为 困难 , 如 皮 、 黼 别是 人畜 共患 疾病 ,必定 会直 接危 及人 体健 康 ,甚 至造 成 人 畜共 患疾 病 的暴 发 和 流行 。平 常 和动 物 接 触要 有 分 寸 ,
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摘要:利用生物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可降低致病菌的抗药性,且对果品安全健康,对环境无污染。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对番茄灰霉病致病菌灰葡萄孢菌拮抗作用的基础上,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二者不同用量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室内对峙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均对灰葡萄孢菌具有拮抗作用,且均对灰葡萄孢菌菌丝有直接的破坏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无菌滤液的抑菌效果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10倍稀释液的抑菌率达到80.95%,50倍稀释液的抑菌率仅为28.57%。
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均对番茄灰霉病具有防治作用,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用量为1125g/hm 2、哈茨木霉用量为18000g/hm 2时防效最好,对叶片的防病效果分别为84.91%和85.85%,对果实的防病效果分别为90.00%和96.00%。
生物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均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拮抗作用;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S436.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24)01-0066-08收稿日期:2023-08-28基金项目:河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冀南高品质蔬菜技术提升岗位项目(HBCT2023100205);石家庄市科技计划项目(229490132N )作者简介:王丹丹(1991-),女,河北沧州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设施蔬菜栽培与生理研究。
E-mail :yuwenhanzhu@126.com 。
通讯作者:耿晓彬(1973-),男,河北赵县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E-mail :*****************。
Control Effects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Trichoderma harzianum on Tomato Gray MoldWANG Dan-dan 1,ZHANG Qing-yin 1,LI Yan 1,TIAN Dong-liang 1,CHEN Chang 2,QI Lian-fen 1,SHI Jian-hua 1,GAO Xi-biao 3,GENG Xiao-bin 1*(1.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2.Institute of Coastal Agricultur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Caofeidian 063200,China ;3.Zhao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Zhao County 051530,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biological agents to control tomato gray mold can reduce the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is safe and healthy for fruits ,without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In order to study the control effects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Trichoderma harzianum on tomato gray mold ,the antagonistic effects of B.subtilis and T.harzianum on the pathogenic bacterium Botrytis cinerea were studied under indoor condition.The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ages of B.subtilis and T.harzianum on tomato gray mold was studied under field condition.The in-door confrontation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B.subtilis and T.harzianum had antagonistic effects on B.cinerea ,and both had a direct destructive effect on its mycelium.The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sterile filtrate from B.subtilis fermentation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dilution ratio.Among them ,the antibacterial rate of 10fold dilution solution reached 80.95%,while the antibacterial rate of 50fold dilution solution was only 28.57%.The results of field control tests showed that both B.subtilis and T.harzianum had control effects ontomato gray mold.Among them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was achieved when the dosage of B.subtilis was 1125g/hm 2and T.harzianum was 18000g/hm 2.The control effectson leaves were 84.91%and 85.85%,respectively ,andon fruits were 90.00%and 96.00%,respectively.Bio-logical agents B.subtilis and T.harzianum can both control tomato gray mold ,reduce the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ensure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fruits ,and have no pollution to environment.Key words :Tomato gray mold ;Bacillus subtilis ;Trichoderma harzianum ;Antagonism ;Control effect王丹丹1,张庆银1,李燕1,田东良1,陈昶2,齐连芬1,师建华1,高西彪3,耿晓彬1*(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41;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曹妃甸063200;3.赵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河北赵县051530)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DOI :10.12148/hbnykx.20240022河北农业科学,2024,28(1):66-73,80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第1期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是世界范围内栽培面积很广的蔬菜作物之一,也是中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12 病原及侵染途径 .
灰 霉 病 病 原 菌 为 半 知 菌 亚 门 的 葡 萄 孢 菌 ( or t B tyi s
c ee es) i ra P r .,除 侵 染 番 茄 外 ,还 可侵 染 茄 子 、 黄 瓜 。 阴 n
病原 菌的抗 药性 也是该病 发生 、蔓延 的原 因之一 。灰 霉病 菌极 易产生抗性 ,致使药效 下降,增加发病机会。 据 初步调查 ,汉克病棚率 1 0 0 %,病株 率9 %,病叶 率 0 作者简介 :徐森富 (99 ) 16 - ,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病
13 发生特 点 .
适宜的温 度 、高湿是 番茄灰霉 病发生的重要 条件 。温
度 1 ~ 1 ℃ ,相 对 湿 度 在9 %以 上 ,是 灰 霉 病 发 生 的 适宜 条 0 5 0
茎发 病分 主干 、枝条和 茎基 发病 主干 、枝条 发病 : 病斑长 椭 圆形 ,边缘深 褐 色 ,病部 以上 枝条萎 蔫 ,枯死 。
24 把 好 育 苗 关 .
选 用 无 病 床 土 育 苗 ,最 好 是 多 年 未 种 过 番 茄 的 葱 蒜 、
5 %多菌 灵可 湿性 粉 ̄ 5o 液 喷淋 番茄 苗 ,要求 无病 苗 0 1o 倍
进 棚 ;在 沽 花 时 带 药 ,做 法 是 第 1 果 开 花 时 ,在 配 好 的 穗 2 4 D或 防 落 素 稀 释 液 中 ,加 入 0 1 5 %速 克 灵 可 湿 性 ,一 .%的 0
菌 。 病 花 和病 果 可 造成 再 次 传 播 ,生 长 期 间 及 时 摘 除 病 果 、
制宜种植产量高 、果 质好 、抗 病力强 的品种 。 目前生产上
还 没有一种 在低 温条件 下不用 激素 处理也 能够 正常 开花 、 坐 果 的 耐 低 温 品 种 。 育 苗 应 选 用 无 病 新 床 土 ,最 好 是 多 年 未 种 过 番 茄 的 葱 、蒜 或 粮 食 作 物 的 土 壤 ,注 意 不 要 在 病 区 棚 室 取 土 育 苗 或 分 苗 ,以防 幼 苗 感 染 病 菌 。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
果实发 病多从果 蒂及果脐2 个部位 开始表现 症状 , 中 其
从 果蒂部 开始 的 占田间发 病果 实 的9 %左右 , 果脐 部发 0 从
病 的 占1 %左 右。 0 受害 果实初 呈灰 白色 、 渍状 软腐 , 斑 水 病
226 光照 通 过对 近几 年气候 因 素的分 析表 明 , .. 2~4 月
2 发病规律
21病 菌来源及 侵染 .
番茄灰 霉病 主要 以菌核 、 菌丝及 分 生孢子 在病 残体 上
或者 在土 壤 中度过 不 良环 境 , 件适 宜 时产 生分 生孢 子 , 条 分生孢 子借气 流及 喷雾 等农 事操作 进行传 播 , 从伤 口或 败
高。
1 发病症状
11 叶 茎 .
叶片病 斑多呈 “ 字 形扩展 , 斑初 呈水渍 状 , v” 病 后呈 黄
褐色 , 叶 干枯后 在 湿度 高 时可 产生 灰褐 色 霉层 ; 染病 病 茎 初 期 呈水 渍状 小点 , 后扩 展 为长椭 圆形 或 长 条形斑 , 病茎
易折断 , 湿度大时也形 成霉层 。
花瓣染 病后初呈 黄褐色 , 后呈 现灰褐色 , 柱头染 病后呈
方 法对 发病 也有 不 同影 响 , 以带药 蘸花 的发 病 率低 , 接 直
蘸花 的发病率高 。
灰褐 色 ; 湿度大时呈黑 褐色并产生 霉层 , 从而侵染 果脐部 。
1 果 实 . 3
224 茬 口 从发 病程度看 , .. 重茬 地病重 , 轮作 的发病轻 , 老 菜 区发病 重 于新 菜 区 , 而且 番茄 连 片种 植 面积越 大 , 病 发
般 减 产2 % ~ 3 %, 者减 产5 %以上 , 病 在 河 南宝 丰 0 0 重 0 该
番茄内生细菌Eb-28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研究
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馍,艳冬 签字日期: 垆子年乡月7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塑皇垦盎些盘鲎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塑皇垦盎些盘鲎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筵k、.-艳…苎
签字日期: 矽口苫年 6月 穸日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子叶筛选法;内生细菌;抗菌蛋白
Inhibitory effect of endophytic bacteria Eb一28 from tomato on Botrytis cinerea Pers
Author:Jiao Yan—ling Adviser:Professor Cao Ke-qiang
Keywords:Bolryt{s cinerea Pers.;cotyledon screening method;endophytic bacteria; antifungal protein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mm at neutral and alkaline medium(pH range of 6.6-1 0.6),and antifungal crde protein displayed rather good stability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北方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论文
北方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番茄灰霉病是番茄重要病害。
该病侵染番茄多个部位,造成叶片枯死、茎部腐烂、落花和烂果,产量损失达30%~40%。
一、发病特点与规律1.灰霉病病菌腐生性强、寄主广泛该病不仅可侵染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还可危害黄瓜、菜豆、草莓、莴苣、韭菜、西葫芦等多种蔬菜,病源广,病菌生命力强,病果在自然条件下存放1a仍可传病,即使在50?c的温箱条件下,病菌仍可存活10d以上。
分生孢子抗旱力强,在自然条件下经138d仍然具有生活力.2.发病早,发生期长灰霉病从番茄苗期开始即可发病,直接导致死苗。
花期是侵染高峰期,4~5月份正值大棚早春番茄花期.3.气候条件适宜灰霉病病菌发育温度为2~31?c,最适发育温度为20~23?c,28?c以上生长明显减慢,相对湿度90%以上是孢子侵入的必要条件。
因此,灰霉病属于低温高湿病害。
我地春季低温多阴雨气候条件正好满足灰霉病大流行的条件。
此外,棚室外积尘多,棚膜老化,多阴雨光照不足也特别利于此病发生。
4.流行传播快灰霉病从发病到流行危害一般只需7~12d。
病菌借气流、雨水、农事操作等从开败的花器、伤口、坏死组织侵入危害传播。
大棚早春番茄生产中必须从事多次整枝打杈、去老叶、打顶、蘸花,穗果膨大期浇水等农事操作,为灰霉病病菌的传播、流行创造了人为的条件。
二、危害症状1.叶片发病病斑有v字形、不规则形和圆形轮纹斑等3种形状。
(1)“v”字形。
叶片染病后,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边缘水渍状,浅褐色,后叶片干枯。
(2)不规则形。
番茄底部叶片受肥害后易发病,病斑从叶边缘向叶内发展,呈不规则形。
(3)圆形轮纹斑。
番茄开花结果时叶片感染灰霉病,初期为水渍状小点,后发展为浅褐色近圆形轮纹斑。
2.叶柄发病初期为水渍状褐色斑块,然后向内和周围扩展,严重时叶柄折断。
茎发病分主干、枝条和茎基发病。
3.主干、枝条发病病斑长椭圆形、边缘深褐色,病部以上枝条萎蔫,枯死。
4.茎基部发病土壤中的病菌直接侵染番茄的茎基部,最初呈水渍状病斑,然后向周围扩大,表面生大量灰色霉层(菌丝),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引起番茄茎基部腐烂,全株死亡。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直径 1 厘米左右时 , 5 用消毒后的金属镊子, 将此时花 托的花瓣及幼果上的柱头轻轻摘下 , 该处理在头盘果 期就要适时进行。 喷雾处理是从中心病株出现时开始 进行 , 天一次 , 6 共四次。 科学管理 , 跟踪调查, 平行线 抽样 , 每处理调查 10 0 个果实, 统计发病率。 副 点试 验 主 要 采用 药 剂 熏蒸 。用 4 %百 菌清 和 5 2%速克灵烟剂,分别于 5 1 5 8E 5 1 0 月 日、月 t 月 5日 、 在夜间闭棚条件下熏蒸三次。
发 展 的根 本 保 障。
番茄灰霉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发生的重要病 害 。病害发生早 、传播快 ,一般年份平均发病率为 1%, 5 产量损失 2 %以上 , 5 经济损失 4 %左右 。 0 对于该
1 室内药剂筛选及 田间试验 :采用纸碟法对供试 . 3 药剂进行抑菌效果测试 ,D P A培养基 , 纸碟直径 5 毫
专 家 论 坛
抹蔬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于 澜 孙 华 胡成 勇
(. 吉林省通化市公园管理处 )
摘 要: 接种试验表 明 , 菌从初果期即可侵 染致病 , 病 由花器蔓延到果实, 以果实受害最重, 发病率达 2 %左右。 0 通过抑制试验和 田间小 区试验 , 结果表 明 , 用甲霜灵 、 百菌清喷 雾防治, 防效达 7  ̄-9 采用喷雾结合药液蘸 5o7%, /, - 花, 防效 为 8 . %, 63 采用喷雾结合摘 花器 , 2 防效为 9 . %, 51 合理施肥 、 时通风、 6 适 控制 温湿度是 防止病 害发生和
灰略 显 浅 黄色 ,在 气 温 干燥 或 温度 在 2 ℃以上 的条 8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摘要介绍了番茄灰霉病的症状识别方法、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发生;防治中图分类号s436.412.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4-0167-01番茄灰霉病是保护地番茄栽培的重要病害,各种类型棚室都能发生,在北方保护地内发生尤为普遍,常造成大量烂果,一般减产20%~30%,流行时损失更为严重。
1症状识别1.1幼苗期受害幼苗受害后,叶片和叶柄初呈水浸状,渐变褐腐烂,表面密生灰霉;严重时可扩展到茎,茎部产生褐色至暗褐色病斑,病部收缩、折断,造成猝倒死苗。
1.2成株期受害成株期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以果实发病多而重。
①病害先从青果上残留的柱头、花瓣、花托侵染,然后向果面、果柄蔓延,致使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状;后期在果实、花托和果柄上出现灰绿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
②从果实脐部发病的病斑呈灰褐色,边缘有一深褐色的带状圈,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线。
③叶片发病多由叶尖开始侵染产生“v”字形向内扩展的黄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有深浅相同的轮纹,致使病叶干枯。
④茎部染病最初呈水浸状小斑点,向上下扩展后,变成长圆形或条状病斑,浅褐色,潮湿时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变灰褐色,病斑以上枝叶枯萎死亡。
2病原和传播途径番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类葡萄孢属真菌侵染而发病。
温暖、潮湿是灰霉病流行与危害的主要条件。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靠气流、雨水、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
保护地内无越冬现象,仍可继续发病。
病果采摘后随地扔放,最易使孢子分散传播危害,病菌也可以菌核形式留在土壤中越冬。
病菌除侵害番茄外,还侵害黄瓜、茄子、菜豆、青椒、莴苣、草莓等多种果蔬。
3发病条件低温多湿的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条件,有利于病菌的侵染蔓延,加之番茄生长弱,发育慢,植株抗病能力差,为病菌提供了适宜的寄生条件。
冬春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发生与防治
冬春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摘要介绍了冬春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发病原因;防治方法;冬春中图分类号 s436.4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149-01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为茄科草本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
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利用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发展番茄反季节生产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冬春保护地番茄生产中,灰霉病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需选择合理的防治方法才能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1-2]。
1 发病症状灰霉病是冬春保护地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最易发病的时期是花期,最易侵染的部位是残留的柱头、雄蕊或花瓣,感病最重的部位是番茄果实的果蒂凹洼部位。
果实染病,先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开始,后向果柄或果面扩展,病部初呈灰白色软腐,后长出大量灰色霉层,造成落花落果;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形向内扩展,初呈边缘不规则的浅褐色水浸状,湿度大时病部有灰色霉层,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茎部染病,初呈水渍状小斑,扩展后呈长椭圆形,病部淡褐色,表面生灰白色霉层,往往会引起病部上端的茎、叶枯死[3]。
2 发病原因2.1 品种选用不当叶片较大、生长势过旺、不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抗灰霉病能力较差;果形扁圆,果蒂凹洼易存水的品种抗灰霉病能力较差;萼片肥大上翘,蘸花后花柱和花瓣不易干蔫脱落的品种抗灰霉病能力较差。
2.2 田间管理不科学定植过密,株行距过小,放风不及时,不利于通风透光,不利于叶面的结露散发,易引发灰霉病。
氮肥施用过多或缺肥,植株生长衰弱等,易诱发灰霉病。
2.3 环境因素棚内外温差大,棚膜滴水是诱发灰霉病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
棚顶部近于0 ℃的冷水,滴在番茄叶片、萼片花瓣和果蒂凹洼,易造成组织损伤,果洼的积水又引发了灰霉及杂菌的滋生和侵染[4]。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作者:陈思来源:《吉林农业》2018年第24期摘要:番茄灰霉病严重影响番茄的生产质量。
采取科学的番茄灰霉病防治措施,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番茄产量的目的。
本文就番茄灰霉病防治技术应用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更好地保障番茄种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症状;发病规律;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 S436.4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8.24.048番茄栽培面积大,产量与经济效益高,但连年栽培导致番茄病害越来越严重。
其中,番茄灰霉病是栽培过种中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叶片及茎。
低温、高湿环境发病严重,导致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下降[1]。
1 症状番茄叶片边缘首先染病,呈V字形向内扩展,病斑边缘为浅褐色、呈水浸状,最后导致整个叶片干枯死亡。
底部叶片产生肥害后,染病叶片的病斑呈不规则形。
叶片感染灰霉病初期,叶片中部有水浸状小点,最后叶片出现轮纹斑,呈浅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显,有时叶片的病斑破裂。
叶柄感染灰霉病初期,叶柄处为褐色斑块、呈水浸状,之后向周围和叶柄深度扩展,严重时叶柄折断。
茎部感染灰霉病初期,茎部有小点,呈水浸状,后成长为椭圆形病斑,边缘为深褐色。
茎基部感染灰霉病初期,有水浸状病斑,病斑扩大后,表面产生大量的灰色霉层,严重时茎基部腐烂。
番茄的花感染灰霉病,灰霉病菌多从花瓣或柱头处侵染,染病的花会腐烂,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
从残留花瓣、果实的柱头、萼片、病果处感染灰霉病,最后导致烂果。
番茄的灰霉病菌直接由果面侵入,在果实上形成外缘白色,中央绿色的圆形病斑,直径为3~8mm,俗称“花脸斑”。
发生番茄灰霉病花脸斑症状轻时,不影响果实商品价值,严重时则受一定的影响[2]。
2 发病条件及规律番茄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
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以及分孢梗随病残体落在土中越夏或者越冬,条件适宜时即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可通过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鲁北地区番茄灰霉病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是 加强 棚 室管理 。 通风 换气 , 控制 棚室 内 的温 湿度 是
控 制灰 霉病 发 生后 扩 展 的重 要措 施 。 白天 当棚 室温 度 达 3 3
℃时 , 始 放 风 , 上 午 温 度 控 制 在 2 ~ 8℃ , 午 用生 态 防冶 辅 以化 学 防 治相 结 合 的综
清除 病 残体 。 番茄 灰霉 病除 在苗 期及 时 剔除病 叶 以外 , 应 还
当 在 果 实 开 始 膨 大 时 摘 除 败 落 的 花 瓣 和 柱 头 。 果 实 发 病 当
成茎 局 部枯 死 , 后抱 茎 , 植 株 上部 死 亡 。 茄 灰霉 病 菌 主 使 番
要危 害 花及 果 实 。 害花 的花瓣 及 萼 片处 变 软 , 被 萎缩 腐烂 , 表面 生霉 , 重 时整 株花 死 亡 , 向其他 的花 上蔓 延 , 整 严 并 使 穗 花死 亡 。 在果 期 不同 的阶段 病菌 都可 以侵 染 。 主要 通 过败
落 的花瓣 及柱 头进 入果 实 。 时还 可 以直接从 界 面侵 入 , 有 在
后 , 结合 疏 果 及 时 将 病 果 摘 除 掉 。 收 获 后 要 及 时 清 除 应 在
病残 株 . 携 出田 间 、 室外深 埋或 销毁 并 棚 。 33 蘸 花 防 病 .
番 茄灰 霉病 主 要 由花器 侵入 , 防 治时 一般 使 用“ 在 局部 二期 联防 ” 为 合理 。 较 即将药 剂施 到 主要 侵染 点上 ( 花瓣 、 如 柱 头 ) 花 期与果 期 各用 1 药 , 点保护 花瓣 及柱 头 。 期 。 次 重 花 用药 可 将 杀 菌剂 与 蘸 花 生长 素混 在 一 起 , 2次 工 作 1 完 次 成。 是, 但 必须 将 药喷 蘸 在 花瓣 及 柱 头上 , 不要 采 用涂 抹 的
番茄灰霉病的病状和防治
目 录•番茄灰霉病简介•番茄灰霉病的病状•番茄灰霉病的传播途径•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方法•防治实例分析•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番茄灰霉病简介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定义病菌主要侵染番茄的花、果实和叶片,造成不同程度的症状。
症状定义和症状番茄灰霉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是番茄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
该病可导致番茄产量大幅下降,同时对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产生影响。
分布和危害危害分布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是导致番茄灰霉病的病原菌。
病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气流、雨水、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
传播途径病原菌番茄灰霉病的病状010203叶尖焦枯病菌侵染叶片,导致叶尖出现焦枯现象,严重时叶片上半部分枯死。
叶片腐烂病菌蔓延至叶片内部,引起叶片腐烂,并伴有灰色霉层。
大型斑点叶片上可形成大型不规则的斑点,颜色呈深褐色或黑色,斑点上也会产生灰色霉层。
叶片病变茎部表皮受到病菌侵袭,出现腐烂现象,严重时表皮脱落。
表皮腐烂折断灰色霉层由于茎部病变部位的组织变得脆弱,病株容易折断。
在病变部位上也会形成灰色霉层。
030201茎部病变灰霉病对果实的影响最为严重,可导致果实软化、萎缩、腐烂。
病果表面也可见灰色霉层。
果实病变番茄灰霉病的传播途径风雨传播风雨传播是番茄灰霉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病菌可以通过风雨吹送到附近的番茄植株上,从而感染健康的番茄植株。
特别是在连续阴雨天气,风雨传播更加容易。
由于灰霉病菌具有附着性,它们可以附着在番茄植株的表面,尤其是老叶和残花上,从而引起感染。
农事操作传播农事操作过程中,如种植、收获、运输和储藏等环节,都可能传播番茄灰霉病。
例如,在种植过程中,带菌的土壤、肥料和水源等都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而在收获和运输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包装材料不干净,也可能导致病菌的传播。
种子带菌传播种子带菌是番茄灰霉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带菌的种子可以在其他地方萌发和生长,并将病菌传播到新的地区。
冬春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为茄科草本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
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利用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发展番茄反季节生产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冬春保护地番茄生产中,灰霉病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需选择合理的防治方法才能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1-2]。
1发病症状灰霉病是冬春保护地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最易发病的时期是花期,最易侵染的部位是残留的柱头、雄蕊或花瓣,感病最重的部位是番茄果实的果蒂凹洼部位。
果实染病,先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开始,后向果柄或果面扩展,病部初呈灰白色软腐,后长出大量灰色霉层,造成落花落果;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 ”形向内扩展,初呈边缘不规则的浅褐色水浸状,湿度大时病部有灰色霉层,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茎部染病,初呈水渍状小斑,扩展后呈长椭圆形,病部淡褐色,表面生灰白色霉层,往往会引起病部上端的茎、叶枯死[3]。
2发病原因2.1品种选用不当叶片较大、生长势过旺、不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抗灰霉病能力较差;果形扁圆,果蒂凹洼易存水的品种抗灰霉病能力较差;萼片肥大上翘,蘸花后花柱和花瓣不易干蔫脱落的品种抗灰霉病能力较差。
2.2田间管理不科学定植过密,株行距过小,放风不及时,不利于通风透光,不利于叶面的结露散发,易引发灰霉病。
氮肥施用过多或缺肥,植株生长衰弱等,易诱发灰霉病。
2.3环境因素棚内外温差大,棚膜滴水是诱发灰霉病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
棚顶部近于0℃的冷水,滴在番茄叶片、萼片花瓣和果蒂凹洼,易造成组织损伤,果洼的积水又引发了灰霉及杂菌的滋生和侵染[4]。
棚内长时间低温高湿弱光,是灰霉病发病主要因素,冬春季节,持续低温(白天20℃左右,夜温10℃左右)阴雨,棚内湿度较大(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叶面和果面常结露而不散,光照不足又造成植株的光合作用下降,根系吸收受阻,使植株的抗病性降低,加重了灰霉病的发病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重要病害。
该病侵染番茄多个部位,造成叶片枯死、茎部腐烂、落花和烂果,产量损失达30%~40%。
一、发病特点与规律
1.灰霉病病菌腐生性强、寄主广泛
该病不仅可侵染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还可危害黄瓜、菜豆、草莓、莴苣、韭菜、西葫芦等多种蔬菜,病源广,病菌生命力强,病果在自然条件下存放1a仍可传病,即使在50?c的温箱条件下,病菌仍可存活10d以上。
分生孢子抗旱力强,在自然条件下经138d仍然具有生活力.
2.发病早,发生期长
灰霉病从番茄苗期开始即可发病,直接导致死苗。
花期是侵染高峰期,4~5月份正值大棚早春番茄花期.
3.气候条件适宜
灰霉病病菌发育温度为2~31?c,最适发育温度为20~23?c,28?c以上生长明显减慢,相对湿度90%以上是孢子侵入的必要条件。
因此,灰霉病属于低温高湿病害。
我地春季低温多阴雨气候条件正好满足灰霉病大流行的条件。
此外,棚室外积尘多,棚膜老化,多阴雨光照不足也特别利于此病发生。
4.流行传播快
灰霉病从发病到流行危害一般只需7~12d。
病菌借气流、雨水、农事操作等从开败的花器、伤口、坏死组织侵入危害传播。
大棚早
春番茄生产中必须从事多次整枝打杈、去老叶、打顶、蘸花,穗果膨大期浇水等农事操作,为灰霉病病菌的传播、流行创造了人为的条件。
二、危害症状
1.叶片发病
病斑有v字形、不规则形和圆形轮纹斑等3种形状。
(1)“v”字形。
叶片染病后,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边缘水渍状,浅褐色,后叶片干枯。
(2)不规则形。
番茄底部叶片受肥害后易发病,病斑从叶边缘向叶内发展,呈不规则形。
(3)圆形轮纹斑。
番茄开花结果时叶片感染灰霉病,初期为水渍状小点,后发展为浅褐色近圆形轮纹斑。
2.叶柄发病
初期为水渍状褐色斑块,然后向内和周围扩展,严重时叶柄折断。
茎发病分主干、枝条和茎基发病。
3.主干、枝条发病
病斑长椭圆形、边缘深褐色,病部以上枝条萎蔫,枯死。
4.茎基部发病
土壤中的病菌直接侵染番茄的茎基部,最初呈水渍状病斑,然后向周围扩大,表面生大量灰色霉层(菌丝),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引起番茄茎基部腐烂,全株死亡。
5.花部发病
病菌侵染花瓣,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引起落花和烂花。
6.果实发病
引起“花果面斑”和烂果。
灰霉病直接在果面侵入,果实上形成外缘白色、中央绿色、直径3~8mm的面斑,俗称“花果面斑”。
病菌侵染番茄果上残留的花瓣或果的柱头,再扩展到果上,引起落果和烂果。
三、防治措施
1.保护地番茄采用生态防治法,加强通风管理。
具体作法为变温管理:即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温迅速升高,当棚温升至33℃,再开始放顶风,31℃以上高温可减缓该菌孢子萌发速度,推迟产孢,降低产孢良。
当棚温降至25℃以上,中午继续放风,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5~20℃;棚温降至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
2.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过量,每次浇水后,加强管理,防止结露。
3.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严防乱扔,造成入为传播。
4.关键期用药。
①第一次用药在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番茄苗,要求无病苗进棚;第二次在沾花时带药。
做法是第一穗果开花时,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铜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使花器着药;第三次掌握在浇催果水前1天用药,以后视天气情况
确定,正常年份,可停药,如遇连阴雨天气,气温低,可再防1~2次,间隔7~10d。
②在棚室番茄灰霉病始发期,施用10%速克灵烟剂、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g熏1夜,隔7~8d1次,视病情注意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交替使用。
③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22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600~800倍液,隔7~10d1次,共3~4次。
由于灰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应尽量减少用药量和施药次数,必须用药时,要注意轮换或交替及混合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