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用什么药好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研究
在第 一次 喷药 前 观察 病 情 记 录病 级 , 后在 以
每 次喷药 后 7d于下次 喷药前 进行 观 察 上次 喷药 后 的防治效果 并记 录叶 片 的病 级 , 同时 考 查 药 剂
对 实验 作物 的安全 性 , 观察 施 药 后对 实 验 作 物 生
长、 叶色 的影响 情 况 。总体 试 验 结 束后 统 计 防 治
多抗 霉 素可湿 性粉 剂处 理后 的 防治效果 均显 著地 高于 对 照 7 代 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处 理 后 的防 0 治效 果 。 由 此 表 明 6 春 雷 霉 索 可 湿 性 粉 剂 和 3 多抗霉 素 可湿 性 粉 剂 是 防治 番 茄 灰霉 病 良好
农药 。
效果 算 出平 均值列 表分 析 , 对春雷 霉 素 、 并 多抗 霉 素 、 森锰 锌 防 治番 茄 灰 霉病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褥 代
茄 灰霉病病 情分 级标 准为 :
0级 :叶 片 无 病 斑 l : 片 出 现 零 星 小 病 斑 级 叶 2级 : 斑 面 积 占 叶 面 积 的 t G 14 病 / 一 / 3级 : 斑 面 积 占叶 面 积 1 4 12 病 / — /
l6 0 液喷 洒) 处 理 2 8 0倍 液 喷洒 ) 处 理 3 (0 倍 、 (0 、
( 0 10 0倍 液喷洒 ) 一个 对 照 C 喷清 水 ) 、 K( 。每个
处 理 区选 3 O个样 进行 观察记 录 。
2 2 施 药 时 间 及 方 法 .
行 , 期 使 用一 种 农 药 , 原 菌 也 极 易 产 生 抗 药 长 病
1 3 防治对 象 .
番 茄灰霉 病 病株
药效计 算公式 :
9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24
农业研究与应用
仅调查果实。每小区随机取 5 点调查,每点调查 2 株,调查全部果实,分别记录各级病果数,计算病 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showed that after application the fungicides at recommended dosage for three times, the con-
trol effects of 400 g / L pyrimethanil SC, 250 g / L azoxystrobin SC and 50% procymidone WP were 86.4% , 82.3% and 80.5% ,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ested fungicides.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above three fungicides by turns in produc-
和复配药剂),有效成分主要为异菌脲、啶酰菌胺、
腐霉利、咯菌腈和嘧霉胺等,此外还包含丁子香酚、
香芹酚、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等植物源农药或生防
菌剂。由于灰霉病菌产孢量大,生长速度快,为控
制病害发展,生产上杀菌剂的使用非常频繁,带来
了产生抗药性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近年来各地陆续
监测到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嘧霉胺产生不同程
农业研究与应用
啶酰菌胺,专治抗性灰霉病、白粉病、腐烂病、根腐病等病害
啶酰菌胺,专治抗性灰霉病、白粉病、腐烂病、根腐病等病害由于温度高,湿度大,作物很容易发生病虫害,尤其是灰霉病,危害逐年加重,已经成为棚室蔬菜栽培中最难根除的病害之一。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个防治灰霉病的优秀药剂--啶酰菌胺。
对灰霉病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
1、作用机理啶酰菌胺是由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型酰胺类杀菌剂,商品名:“凯泽”。
主要通过抑制病菌的线粒体内的能量物质琥珀酸脱氢酶合成,使氨基酸、糖等物质无法合成,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
对灰霉病、菌核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具有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
2、主要特点(1)杀菌谱广:啶酰菌胺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能有效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白粉病、根腐病、早疫病等10多种病害都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尤其对灰霉病特效。
(2)无交互抗性:啶酰菌胺是最新一代酰胺类杀菌剂,与传统的异菌脲、腐霉利、嘧霉胺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是抗性灰霉病治理的首选药剂。
(3)渗透性强:啶酰菌胺具有很好的渗透性,还具有垂直渗透作用,可以通过叶部组织渗透到叶子的背面,达到隔叶治病的效果。
(4)治病更彻底:啶酰菌胺主要是通过抑制病菌线粒体内的能力物质的合成,达到杀灭病菌的作用,对病菌的各个阶段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治病更彻底。
(5)内吸传导性好:啶酰菌胺可通过木质部向顶传输至植株的叶尖和叶缘,可以较好的防治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害。
(6)混配性好:啶酰菌胺能与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腐霉利、咯菌腈等多种杀菌剂,混合使用,不但扩大了杀菌谱,还降低了病菌的抗药性。
3、适用作物主要用于油菜、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葡萄等作物病害的防治。
4、防治对象主要防治灰霉病、白粉病、腐烂病、根腐病、早疫病、菌核病等多种病害。
尤其对番茄、黄瓜、草莓灰霉病、油菜、茄子菌核病等病害有特效。
5、使用技术(1)防治黄瓜、番茄、辣椒、草莓、茄子等棚室蔬菜灰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38%唑醚·啶酰菌悬浮剂30~6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控制住灰霉病的危害和蔓延。
几种新型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2 %3 田间药效试验 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表 %) 表 %( , 金力士 4. ( ### 倍液药后第 ’ 和 "! 天的 明, 防效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 既表现了良好的速效性, 又具有很好的持效性, 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相符, 值 8( , 克 得推广使用。(# , 农利灵 70 " ### 倍液、 得灵 70 " ### 倍液、 !" , 杀菌王 4. " ### 倍液药 后第 ’ 天 的 防 效 与 !# , 施 佳 乐 <. " ### 倍 液、 "# , 宝丽安 70 (## 倍液、 %( , 立佳欣 70 :## 倍 液没有明显差异, 但其第 "! 天的防效明显高于后 & 种药剂, 说明 (# , 农利 灵 70、 8( , 克 得 灵 70、 !" , 杀菌王 4. 均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对照药剂 (# , 速克灵 70 " ### 倍液对番茄灰霉病药后第 ’ 和 "! 天的防效均低于其他药剂处理, 与室内毒力测 定结果一致, 这可能与 (# , 速克灵 70 在本地长期 使用, 番茄灰霉病病菌对其产生抗药性有关。
表 !" 不同药剂处理对温室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药3 剂 %( , 金力士 4. (# , 农利灵 70 8( , 克得灵 70 !" , 杀菌王 4. !# , 施佳乐 <. %( , 立佳欣 70 "# , 宝丽安 70 (# , 速克灵 70 清水 ( ./) 药前病情指数 (2 )’ (2 8’ !2 )( 82 ’! !2 ": 82 )# (2 88 (2 (’ (2 &8 药后第 ’ 天 病情指数 "!2 8! (2 :8 (2 ") 82 !: !2 %& 82 :# 82 #8 )2 #" "82 :’ 防效 9 , ’(2 % 8’2 # 882 ( 8)2 & 8’2 ’ 8:2 ( 8(2 : !:2 & — 药后第 "! 天 病情指数 "!2 :( ’2 !8 82 (( :2 :! ’2 %: ""2 ## "#2 #" "%2 (# %!2 ’# 防效 9 , :%2 ) ’"2 ( ’"2 & ’"2 ( 8%2 % 8(2 ! 8"2 ’ ("2 & —
40%嘧霉胺悬浮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问药效试验结果
在 白粉病 发生 初期 , 田间 病情 指数 达到 O3 当 .
时 , 5 硫铜胶悬剂 50 用 o 0 倍液或 7 甲基托布津 o
可 湿性 粉 剂 50倍 液 进 行 叶面 喷雾 ,4d后 视 病 情 0 1
发 展再 喷 2 ~3次 , 每次 间 隔 7 1 ~ 0d 参考 文献 :
2 7
①表 中病指均为 4 次重 复平均值 。
悬浮剂) 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 。 指示作物为 番 茄品种 上海 98 0 。防治对象 番茄 灰霉病 。
1 2 试 验 方 法 .
2 结 果与分 析 试验结 果 ( 1 表 明 ,O, 霉 胺 悬 浮 剂 对 番 表 ) 4 9嘧 6 茄 灰霉 病具 有较 好 的 防效 , 防效 随 喷 施浓 度 的递 其 增 呈抛物 线趋 势 。第 1 药后 7d 处理 ① 、 次 , 处理② 、
维普资讯
2 6
甘 肃农业 科技
20 年 06
第5 期
G nuAg .S ia dTeh . No 5 20 as r c. n cn . 0 6
4 %嘧霉胺悬浮剂防治番 茄灰霉病 0 田问药效试验结果
谢 谦
( 甘肃 省天水 市农 药 管理站 ,甘肃 天水 71 2 ) 4 0 0
番 茄灰 霉病 ( ort.ie ) 番 茄 的一种 常 B t i c ma 是 ys n 发 病 害 , 年来 , 近 随着 面 积的逐 年扩 大和 多年连 作栽 培 , 病在 天水 市有 加重 趋势 。 该 番茄灰 霉 病的抗 药性 显著 增强 , 常规 药剂 防效 不太 理想 , 复配 剂又往往 造
制 剂 。0 4 我 们 引进 了新型 国产 药剂 4 嘧霉 胺 20 年 0 悬浮剂, 并在 天水 市 麦 积 区进 行 了防 治番 茄 灰 霉 病
防治番茄灰霉病用哪些农药效果好?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1 页 共 1 页防治番茄灰霉病用哪些农药效果好?1.第一次用药在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番茄苗,要求无病苗进棚;其次次在沾花时带药。
做法是第一穗果开花时,在配好的2.4一D 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使花器着药;此外,也可单用"保果灵"可湿性粉剂,每克对热水0.5升充分搅拌冷却后沾花,亩用量13克。
第三次把握在浇催果水前1天用药,以后视天气状况确定,正常年份,可停药,如遇连阴雨天气,气温低,可再防1-2次,间隔7-10天。
2.灰霉病始发期,施用特克多烟剂,每100立方米用量50克(1片);或10%速克灵烟剂、45%百菌清烟剂。
每亩次250克熏1夜,隔7-8天1次,也可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10%灭克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天1次,视病情留意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交替使用。
3.于发病初期开头,喷洒50%速克灵(腐霹利)可湿性粉剂2000-2200倍液、45%特克多(醛菌灵)悬浮剂3000-40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2%武突菌素(BO-10)水剂150倍液,隔7-10天1次,共3-4次。
由于灰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应尽量削减用药量和施药次数,必需用药时,要留意轮换或交替及混合施用。
如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有利于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延缓抗药性。
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4级 : 病斑 面积 占叶 面积 1 ~/ / 1 4 2 5级 : 病 斑 面 积 占 叶 面积 1 / 2以上 或 引起
落 叶 药 效计 算公 式 :
病指= 喜 情数 { 曩
防治 处 理 后 的 防治 效 果 均 显 著 地 高 于 对 照
代 森锰 锌 7 %可湿 性 粉剂 处 理后 的防治 效果 。 0
3级 : 病斑 面积 占叶 面积 的 1 ~/ / l 6 4
番茄 喷施 春 雷 霉 素 6 %可 湿 性 粉 剂 ,多 抗 霉 素 3 %可 湿 性 粉剂 ,对 于 番 茄灰 霉 病 有很 好 的防 治 效 果 .可 明 显 抑 制 番 茄 灰 霉 病 的发 生 发 展 与 蔓 延 。 调查 分 析 表 明 番茄 喷施 春 雷霉 素 6 %可 湿
质 肥 沃 ,栽培 前 施有 机 肥 2 3方 ,主 要 是 腐 熟 ~ 的鸡 粪 .还 有 猪 粪 等 ,番 茄 生 长 期 间 追 施 过 少
量 的化肥 。试 验 田内无 杂草 生 长 。
2 试 验 方 法
主 范 罔较 广 ,除 侵 染 茄科 蔬 菜 外 ,还 可 侵染 瓜 类 、甘 蓝 、菜 豆 、莴 苣 、洋 葱 、苹 果 等 作 物 ,
关 键词 :春 雷霉 素 ; 多抗 霉素 ; 番茄灰 霉病 ;防 治效果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4 0 (0 0 5 4 — 2 42 2 4 l9 . 0 2 5 8 2 1 )0 — 8 0
番 茄 灰 霉 病 的 病 原 是 灰 葡 萄 孢 菌 ( ort Bt i ys cn ra iee . ,属 于半 知 菌 的一 种 真菌 。病 菌 寄 )
番茄病虫防治适用农药
番茄病虫害防治适用农药1、番茄早疫病代森锰锌、代森锌、异菌脲、肟菌酯、戊唑醇、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霉胺、百菌清、丙森锌、多菌灵、克菌丹、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多抗霉素、噁唑菌酮、二氯异氰尿酸钠、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丙森锌、琥胶肥酸铜、甲霜灵,唑醚·代森联、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嘧菌·百菌清、异菌·多菌灵、肟菌·戊唑醇、噁酮·锰锌、锰锌·福美双、琥铜·甲霜灵。
2、番茄晚疫病烯酰吗啉、氨基寡糖素、百菌清、精甲·百菌清、霜脲·锰锌、氟菌·霜霉威、多抗霉素、丙森·霜脲氰、寡雄腐霉菌、氰霜唑、丙森锌、三乙膦酸铝、嘧菌酯,锰锌·氟吗啉、甲霜·锰锌、精甲霜·锰锌、唑醚·代森联、烯酰·锰锌、甲霜·百菌清。
3、番茄灰霉病儿茶素、小檗碱、嘧霉胺、木霉菌、腐霉利、异菌脲、丁子香酚、长川霉素、乙烯菌核利、啶菌噁唑、百菌清、己唑醇、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菌核·福美双、乙霉·多菌灵、嘧霉·多菌灵、霉威·百菌清、甲硫·乙霉威、嘧霉·百菌清、腐霉·福美双、啶菌·福美双、多·福·乙霉威。
4、番茄叶霉病小檗碱、甲基硫菌灵、氟硅唑、抑霉唑、多抗霉素、多抗霉素B、嘧菌酯、克菌丹、春雷霉素,甲硫·腈菌唑、多·福、硅唑·多菌灵、甲硫·噁霉灵、春雷·王铜、锰锌·睛菌唑。
5、番茄病毒病盐酸吗啉胍、辛菌胺、宁南霉素、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吗胍·乙酸铜、琥铜·吗啉胍、氮苷·吗啉胍、辛菌·三十烷醇、辛菌·吗啉胍、羟烯·吗啉胍、烷醇·硫酸铜、烯·羟·吗啉胍、混脂·硫酸铜、辛菌胺·吗啉胍。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研究初报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研究初报发布时间:2023-03-24T03:29:11.03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1月1期作者:卢行尚1,黎凤清1,蒙金娥2,黄晓妹3*[导读] 为探明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最佳浓度开展新型农药试验。
结果表明,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25~375g/hm2,对番茄灰霉病叶片和果实防治效果达70%以上,较好地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危害,对番茄生产安全,可在生产中推荐使用和推广。
卢行尚1,黎凤清1,蒙金娥2,黄晓妹3*1.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隆安 532799;2.隆安县农业农村局,广西隆安 532799;3.隆安县植物保护站,广西隆安 532799;摘要:为探明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最佳浓度开展新型农药试验。
结果表明,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25~375g/hm2,对番茄灰霉病叶片和果实防治效果达70%以上,较好地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危害,对番茄生产安全,可在生产中推荐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咯菌腈?啶酰菌胺,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隆安县是广西首府南宁市主要的蔬菜生产产地,番茄灰霉病(Tomato early blight)是当地番茄春季常见病虫害之一,作者采用新型防治药剂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开展番茄灰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同时对试验药剂对试验作物安全性作出评价,为试验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验药剂及试验处理设计番茄灰霉病防治供试药剂及试验处理设计详见表1。
1.2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防治对象为番茄灰霉病。
试验作物为番茄,供试品种为“夏红”。
1.3 试验地点试验在隆安县雁江镇红良村农户的番茄田进行。
该地历年种植多种茄科作物。
该试验田地势平坦较低,田面较平整,易灌溉,能排水。
番茄种植为畦栽,种植规格:大行距1.2米,小行距0.5米,株距0.6米地膜覆盖栽培,植株正常生长。
灰霉病很顽固,难根除,教你几个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灰霉病很顽固,难根除,教你几个最有效的防治方法灰霉病是番茄保护地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各菜区都发生,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灰霉病发展迅速,危害日益严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高达50%左右。
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作物。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吧!症状该病可危害茎、叶、花、果,但主要危害果实,通常以青果发病较重。
叶片染病后,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为浅褐色,稍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边缘逐渐变为黄色,以后叶片干枯,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叶片被害初期症状叶片被害背面症状叶片被害中期症状叶片被害后期症状残花感病,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霉层,并引起落花。
花被害初期症状花被害中期症状花被害后期症状茎部染病后,先呈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长椭圆形斑,潮湿时病斑长出绿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茎被害初期症状茎被害中期症状茎被害后期症状果实染病,先从花器开始,残留的柱头或花瓣被侵染后向果柄、果面扩展,被害处果面变成灰白色,软腐,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病果一般不脱落,失水后变硬。
果实被害初期症状果实被害中期症状果实被害后期症状叶柄被害症状病原番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
灰葡萄孢菌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广,在3-30℃之间都能生长,而最适生长温度为20-23℃,在5℃以下及30℃以上,灰葡萄孢菌生长缓慢。
灰葡萄孢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0℃下1h。
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在8-32℃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0℃左右。
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湿度要求较高,但淹水条件下不利于孢子萌发。
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萌发与空气相对湿度有关,当空气相对湿度≥80%,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才能萌发,当空气湿度低于80%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
灰葡萄孢菌孢子或菌丝的最适侵染温度为12-17℃。
在室温条件下,灰葡萄孢菌的致病力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强。
处于高湿条件下(相对湿度≥85%)8h,灰葡萄孢菌能成功造成侵染。
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2
早熟栽培,单穴定植,一般每667m栽植4000~5000 株,株距30~35cm。 5.3 合理施肥
施用有机肥作基肥,增施磷钾肥,注意氮、磷、钾 肥的施用比例,防止偏施氮肥,以免引起植株徒长, 影响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植株抗性。 5.4 清洁田园
重点抓好三点:一是整地前清除上茬残枝败 叶,减少病菌来源。二是大棚定植前,高温闷棚和熏 蒸消毒。在夏秋休闲高温季节,密闭大棚,温度升到 45℃以上持续2~3d,利用高温杀灭残留的病菌,或
1.湖北省咸宁市植保站,湖北 咸宁 437100;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武汉 430070;3.湖北省通城县农业局,湖北 通城 437400;4.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植保 站,湖北 咸宁 437000;5.湖北省嘉鱼县农业局,湖北 嘉鱼 437200
. All 灰R霉ig病h是t大s棚R番e茄se生r产v中e的d.主要病害之一,近
大棚固定的栽培形式、重茬、连作,间作、套作 等,有利于病菌的积累、传播和流行。偏施氮肥,浇 水过勤,植株生长过旺,不及时整枝、打杈,植株郁 闭,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栽培密度大,灰霉病发生 重,烂果率高,防治困难。
5 防治方法
5.1 选用良种,严把育苗关 选用抗病良种可提高番茄对灰霉病的抗病能
力。应选用无病新床土育苗,最好是在多年未种过 番茄的葱、蒜或粮食作物的土壤中育苗,不要在病 区棚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止幼苗感染病菌。 5.2 合理密植
3 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 上越冬或越夏。病菌经气流、浇水及农事操作、病 果、病残体传播。在农事操作中,番茄蘸花是主要的 人为传播途径,花期是发病高峰期。始花期至坐果
种植技术-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种植技术-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灰霉病是番茄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特别是冬春季节保护地内低温、高湿,内外气候条件变化较大,往往发病严重,造成减产20%-40%。
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地上部位均可发病。
幼苗发病,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渍状腐烂,之后干枯,表面产生灰霉,严重时可扩展到幼茎,使幼茎产生灰黑色病斑,腐烂折断。
成株期叶片发病,叶尖开始时出现水渍状浅褐色病斑,病斑呈“V”字形,并逐渐向内发展,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边缘不规则,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
防治办法: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放入塑料袋内拿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尤其在番茄坐果后及早摘除残留的花瓣。
浇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马上关闭通风口,使棚温升到33℃,保持1小时,然后迅速放风排湿3-4小时后。
通风换气,控制棚室内的温、湿度,白天档棚室温度达33℃时,开始放风,使上午温度下降至25-28℃,下午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
在日落后应短时间放风,当温度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时夜间温度保持在15℃左右。
在番茄苗定植移栽前喷一次药,以确保无病苗进入棚室。
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定植后结合蘸花施药,在蘸花稀释液里,加入0.1%的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后再进行蘸花。
管催果水前或发病初期,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次氯酸对番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次氯酸对番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林勇文(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次氯酸水溶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效果,用浸泡法测定次氯酸水溶液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通过一系列生测,比较不同有效氯含量的次氯酸水溶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效果及对番茄灰霉病菌防效。
结果表明,次氯酸水溶液对灰葡萄孢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也相应增强;次氯酸水溶液对番茄灰霉病也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有效氯含量为40mg/L的次氯酸水溶液处理组防效最高,达到83.92%。
本研究为蕃茄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防治和保鲜方法,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次氯酸;番茄果实;采后;灰霉病;灰葡萄孢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23-24-0118-05Effects of chlorine dioxide on gray mold disease in postharvest tomato fruitLIN Yongwen(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zhou363000,China)Abstract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hlorine dioxide water solution on Botrytis cinerea was determined by the inhibition zone method,while the disease control efficacy of chlorine dioxide water solution on postharvest tomato gray mold was measured using the soaking pare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chlorine dioxide water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effective chlorine concentrations on B.cinerea and the disease control efficacy on tomato gray mold through a series of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orine dioxide water solution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B.cinerea,an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increased correspondingly with the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The chlorine dioxide water solution also exhibited significant control efficacy against tomato gray mold,with the highest efficacy of 83.92%observ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an effective chlorine concentration of40mg/L.This study provide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serva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which was expected enhance fruit quality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Keywords chlorine dioxide;tomato fruit;postharvest;gray mold;Botrytis cinerea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番茄种植和产量会造成严重危害。
西红柿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西红柿灰霉病的综合防治西红柿灰霉病是主要危害西红柿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着西红柿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为了有效地控制西红柿灰霉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从病原特点、病害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灰霉病的病原特点西红柿灰霉病的病原菌是灰色霉菌(Botrytis cinerea), 它对温度的要求较宽,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0~25℃,在15~18℃时发病最为严重。
该菌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范围寄生,形成各种不同的菌核。
病原菌主要通过空气、水、土壤和种子传播,也可通过工具、昆虫和人为传播。
二、西红柿灰霉病的防治技术1. 选择抗病品种:通过选育抗性品种,可以有效降低西红柿灰霉病的发生。
根据自身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病情情况,选择相应的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2. 清除病残体:在病害爆发期和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残体和落叶,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3. 合理种植密度:适当增加西红柿的种植密度,可以增强植株的通风透光性,减少湿度,降低灰霉病的发生风险。
4. 及时修剪与通风:定期对植株进行疏剪,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性。
避免植株密集,促使株体上下通风,减少湿度积累。
5. 合理施肥与浇水: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植株的综合抗病能力;注意浇水的时间和量,避免积水和湿度过高。
6. 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合理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使用生物农药,如枯草杆菌、链格孢菌等,来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7. 化学药剂防治:病害爆发期或防治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使用剂量和喷洒时间,且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以减少病菌对药剂的抗性。
三、灰霉病的管理措施1. 做好田间管理:定期对田间进行病害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加强对农田的管理,保持田间的整洁和通风透光性。
2. 种苗管理:使用健康的种子和健康的苗木,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对苗木进行适当的检疫和处理,定期更换育苗基质。
3. 控制昆虫和病虫害:昆虫和病虫害是灰霉病的传播媒介,采取措施控制昆虫和病虫害的发生,如适时进行农药防治和培育天敌等。
秋冬茬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技巧.doc
秋冬茬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技巧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仁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
此病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主要为害果实,往往造成极大的损失。
当秋冬季番茄进入转色期的时候,极易引起灰霉病的发生和流行,所以我们应做好防治措施。
防治番茄灰霉病最主要的措施如下:
首先,搞好大棚内的通风、透光、降湿,同时还要保持温度不要太低。
其次,要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长势健壮防止早衰。
第三,及时摘除粘附在果实上的花瓣和柱头。
第四,发现病株、病果应及时清除销毁。
可选下列药剂防治: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
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要注意病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在一个生长期内不可使用同一种药剂,需将上述药剂轮换使用。
当秋冬茬番茄开始进入转色期,由于这个季节外界气温低、日照短,使得棚内温度较低,空气湿度较大,光照不足,加之大棚需要保温,很少通风,密封程度较高,使棚内空气湿度大的问题更为突出,这个时候的番茄灰霉病尤为严重,我们要加强防治。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生态防治:保护地主要是控制棚室温湿度。
一般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当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以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之间,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
栽培管理:定植时施足底肥,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应放风排湿,发病后控制浇水,病果、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拉秧后清除病残体,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染病。
药剂防治:重点抓住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关键用药。
1、移栽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幼苗。
2、沾花药。
定植后结合沾花施药,即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0.2%-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
近几年来单用“保果灵1号”可湿性粉剂效果良好,即每克兑热水0.5升充分搅拌,冷却后沾花。
3、喷雾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4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4、烟雾施药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3%噻菌灵烟剂,每亩每次250克。
5、粉尘施药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用丰收5型或10型喷粉器喷粉,每7-10天用一次,连施2-3次。
- 1 -。
番茄灰霉病防治要点
番茄灰霉病防治要点1、病害症状该病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对叶、茎、花、果实均可为害。
苗期发病多从苗的上部或曾经受伤害部位开始,病部灰褐色,腐烂,表面密生灰色霉层。
成株期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向叶内呈∨字形发展。
初为水渍状坏死斑,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迅速发展成不规则形,有深浅颜色相间如轮纹的大病斑,表面生灰霉。
花期病菌由开败的花萼处或花托部位侵入,渐向果实发展,使果实蒂部呈水渍状灰白色软腐,并产生灰色霉层。
果实膨大时,病菌沿残留柱头或从脐部侵染,初为凹陷的小黑点,逐渐呈水渍状发展、扩大、腐烂,并生灰色霉层,导致病果脱落。
2、发病特点病菌属灰葡萄孢真菌。
该菌有很强的抗逆性,0-42℃均可成活,最适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
当温度低于4℃,高于30℃时,病害停止发展。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或以菌核在土中越冬。
借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传播。
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湿度是发病的关键。
田间有6小时以上的结露,病害流行。
当田间温度在15℃以上,相对湿度80%时就会发病;当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95%以上时,灰霉病严重发生。
田间种植密度过大、生长旺盛、荫蔽、连阴天多、光照不足、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结露时间长,病害发生严重。
3、防治方法抓好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两个关键期防治,可取得省工、省药的效果。
①清洁田园,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花、病果,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
②苗床土消毒,旧床土用50%福美双粉剂结合播种撒施。
每亩用1-1.5千克。
也可在整地时间用50%福美双4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喷洒土壤。
③加强田间管理,调节好棚内温、湿度,要保温,散湿,通风透光。
上午尽量保持在30℃以上,下午加大放风,降低湿度,夜间适当提高棚温,避免叶面结露。
④药剂防治,用番茄灵或2,4-D蘸花时,可加入0.3%的速克灵或扑海因,预防灰霉病效果好。
在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
西红柿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西红柿灰霉病的综合防治西红柿灰霉病是西红柿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严重影响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
综合防治灰霉病是保障西红柿健康生长的关键之一。
下面将介绍西红柿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一、合理选种和管理1.选择抗性强的品种种植。
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西红柿抗灰霉病的品种,如“早红一号”、“云英番茄”等。
2.合理调整密度。
西红柿的株行间距一般控制在50-70厘米,株间距控制在30-40厘米,有助于更好的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
3.定时打顶。
西红柿在生长过程中,要进行适时的整枝打顶,保持植株整齐,加强通风,降低病害的发生。
4.合理施肥和浇水。
施肥要根据土壤情况和生长期需求,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引起植株衰老。
浇水要适量,避免积水,可以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二、病源防治1.土壤消毒。
西红柿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消毒,用160克氯化二戊(50%毒死蜱可湿性粉剂)或200克氯气化铝(50%氯气化铝可湿性粉剂)每亩用水调成800-1000倍液进行浇施。
2.及时病斑处理。
发现患病的西红柿叶片、果实等,要及时剪除和销毁,避免病斑的扩散。
三、药剂防治1.化学药剂防治。
在西红柿发病初期,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
使用时要按照剂量比例,均匀喷雾,注意安全用药。
2.生物药剂防治。
生物药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常用的生物药剂有拮抗细菌草链霉素,铜胺短单胞菌等。
四、增强抗病能力1.叶面喷肥。
使用叶面肥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可以使用复合微量元素肥水溶液,可有效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追肥补充养分。
在西红柿生长过程中,要适时进行追肥,科学补充养分,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综合防治西红柿灰霉病,需要综合运用以上措施,科学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进行适量的防治。
还应保持田间环境卫生,注意定期清除田间杂草,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只有综合防治,才能更好地保护西红柿的生长,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几天有个农户跟我说,他这个番茄生病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的,就是叶片上还有部分茎秆上有这个褐色病斑,去农药店之后人说是晚疫病。
结果打完之后不见好,反而严重了,就拍了几张照片让我看一下到底是什么病,照片上霉层是灰色的,而晚疫病的霉层是白色的,并且受害的果实成软腐状,晚疫病则是硬的僵果,所以判断是灰霉病。
番茄再膨果期是灰霉病高发期,应注意施药防治,此间如遇连阴雨,可以间隔7-10天打一次药,可以有效的预防灰霉病的发生。
在配药上应该选择保护性和治疗性杀菌剂一起使用,效果好。
1.症状:番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
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
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
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
病、健组织界线分明。
茎染病时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条状病斑,浅褐色。
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致病部以上枯死。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此病由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
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是该病发生的适宜条件。
保护地一般从12月至翌年5月易发病。
病菌借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
沾花是主要的人为传播途径,病菌从伤口、衰老器官等枯死的组织上侵入,开花期是侵染高峰期。
3.防治方法生态防治。
保护地主要是控制棚室温湿度。
一般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当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以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之间,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
加强栽培管理,定植时施足底肥,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应放风排湿,发病后控制浇水,病果、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拉秧后清除病残体,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染病。
药剂防治,抓住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关键用药。
喷雾可选用德国进口品萃灰霉病专用套餐,二次稀释后兑水120斤~150斤叶面喷施。
采用“335”方法进行治疗新型配方见效快,效果好,没有抗药性。
植物内源外源双重治疗效果加倍。
产品功效:
1: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对灰霉病有效!
2:抑制病菌孢子新陈代谢,控制细胞再次分裂和分化,同时螯合离子被萌发的病源菌孢子吸收,直接在病源菌内部杀死孢子细胞。
对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严密的保护药膜,与植物亲和力较强,耐雨水冲刷;药膜缓慢释放杀菌的因子,有效抑制病菌的萌发和侵人,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或常规药剂有抗药性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4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