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时间
标准时间
☺ 标准时间是指操作熟练程度和技能都达到平均水平的作业人员按规定的作业条件和作业方法,用正常速度生产规定质量的一个单位的产品时所需的时间。
☺标准时间是指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按照适合此作业熟练程度的作业人员按规定的方法及设备,受到此作业培训后体力也适应,能够完成此作业的状态下,用标准速度进行此项作业时,完成一个单位的作业量所需的时间。
☺ 完成一个单位的作业量所需的时间,为此一般在标准时间内以一个、一批、1大批、一次等的单位为基本设定标准速度,即不是以一天为单位发生的所有事项包含在标准时间,而是以一个单位为基础发生的所有需要项目为标准时间的内容。
☺标准时间是以净作业时间和空闲时间来构成。
标准时间=净作业时间+空闲时间=净作业时间*(1+余率)图I5—1(1) 主作业时间:一批(LOT)的加工要素时间,分为净作业时间和空闲时间;(2) 准备作业时间:加工品准备、设备及工具准备、作业现场整理等,加工一批时每次发生的准备及整理时间;(3) 净作业时间:用对象作业的基本内容,规则地、周期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的时间。
(4) 空闲时间:用对象作业所需的内容不规则地偶然发生,分别调查其发生率和平均时间后,加在净作业时间上才能求得主作业时间的作业部分时间。
(5) 主作业时间:作业目的本身在进行中的主体作业时间。
(6) 辅助作业时间:发生在与主要作业时间节拍中的辅助时间。
☺准时间应在任何部门或工厂都是公平的;☺ 标准时间是为达到基本作业目的,是针对理想的作业方法的时间;作业方法不能根据工厂或车间的情况而变化;☺ 此项目是准确无误地运作标准时间时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 比如测试作业人员的作业时,用过去的实际时间或某种代表产品的生产台数来换算是不够充分的;☺ 应保证适合评价目的或使用目的的准确性;☺ 应以科学手法为基础,经营者及所有职工都能接受的,可信赖的标准时间;标准时间应对任何部门或工序都要是公平的。
☺标准作业速度的决定是跟社会的一般水平无关或不能存在特殊的情况;☺如果利用广泛使用的一般的方法设定的标准时间,那应该是跟公司内的各车间或各部门甚至是与其它公司的水平都可以进行比较; ☺ 根据产品种类或购入新的机器设备,即使制造方法有变化也可以作为参考,还可以与几年前的水平作比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时间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时间轴本文档提供《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时间轴》的概要信息。
第一章:夏商周时期出现时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56年内容概述:介绍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等方面内容。
第二章:秦汉时期出现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内容概述:介绍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等方面内容。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时间: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内容概述: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等方面内容。
第四章:隋唐时期出现时间: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内容概述: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等方面内容。
第五章:宋元明清时期出现时间:公元960年-1911年内容概述:介绍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等方面内容。
本文档提供了《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时间轴》的概要信息,内容涵盖了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
对于九年级学生研究历史上册的过程,这个时间轴可作为一个参考工具,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时期。
这个部分将列举《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时间轴》中的重要事件和年份顺序。
公元前208年:___攻下___公元3世纪:三国鼎立时期581年:北朝南北朝时期907年:五代十国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279年:元朝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1636年:清朝建立1912年: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时间轴》中的部分重要事件和年份顺序。
更多内容请参考教材。
这个部分将解释每个事件发生时的历史背景和背后的意义。
在这一部分中,将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时间轴》。
充分利用时间轴信息:时间轴是一种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展示的工具。
在阅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时间轴》时,建议读者充分利用时间轴上的信息和日期,以便更好地理解各个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背景。
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对全部t)
▪ 方差 var( yt ) E( yt )2 2(对全部t)
▪ 协方差 k E[( yt )( ytk )](对全部t)
▪ 其中 k 即滞后k旳协方差[或自(身)协方差],yt 是
和 ytk ,也就是相隔k期旳两值之间旳协方差。
6
▪ 三、伪回归现象 ▪ 将一种随机游走变量(即非平稳数据)对另一种
14
▪ I (1)过程在金融、经济时间序列数据中是最普遍 旳,而I (0)则表达平稳时间序列。
▪ 从理论与应用旳角度,DF检验旳检验模型有如下
旳三个:
Yt (1 )Yt1 ut 即 Yt Yt1 ut
(5.7)
Yt 1 (1 )Yt1 ut 即 Yt 1 Yt1 ut
(5.8)
随机游走变量进行回归可能造成荒唐旳成果,老 式旳明显性检验将告知我们变量之间旳关系是不 存在旳。 ▪ 有时候时间序列旳高度有关仅仅是因为两者同步 随时间有向上或向下变动旳趋势,并没有真正旳 联络。这种情况就称为“伪回归”(Spurious Regression)。
7
第二节 平稳性检验旳详细措施
一、单位根检验 ▪ (一)单位根检验旳基本原理 ▪ David Dickey和Wayne Fuller旳单位根检验
34
▪ Johansen协整检验有两个检验统计量:
▪ ①迹检验统计量trace :
g
▪ trace=-T ln(1-ˆi),其中r为假设旳协整关系旳 i=r+1 个数,ˆi 为 旳第i个特征值旳估计值(下同)。 相应旳零假设是:H0:协整关系个数不不小于等
于r;被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H1:协整关系个数不小于r。
yt yt-k+1yt-1+2yt-2+...k-1yt-(k-1)+ut (5.12)
朝花夕拾第五章的时间地点人物
朝花夕拾第五章的时间地点人物
第五章时间:1926年6月23日
第五章地点:作者的家乡浙江
第五章人物:
1、长妈妈——鲁迅的保姆。
主要事件:在床上摆大字;“满肚子是麻烦礼节”;给鲁迅讲“长毛”的故事;害死鲁迅的隐鼠;给鲁迅买《山海经》;(皆出自《阿长与山海经》)为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
(出自《从百草园到书屋》)性格特点: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2、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鲁迅的恩师。
主要事件:为鲁迅添改讲义;给鲁迅指出讲义上解剖图的问题。
(出自《藤野先生》)
性格特点: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有朴素伟大的人格。
3、范爱农——鲁迅的朋友。
主要事件:在日本时与鲁迅起冲突;回国后与鲁迅在乡里学校做事;掉在水里淹死。
(出自《范爱农》)
性格特点:觉醒的知识分子、妥协、懦弱。
4、父亲——作者的父亲。
主要事件:在鲁迅兴高采烈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出自《五猖会》);被江湖庸医耽误而离世。
(出自《父亲的病》)
性格特点:严厉、慈爱。
5、衍太太——作者的邻居。
主要事件:让孩子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书;唆使鲁迅偷卖母亲的首饰。
(出自《琐记》)
性格特点: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虚伪。
第五章 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随机过程
二、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的状态逗留时间和转移速率 命题 以 i 记过程在转移到另一状态之前停留在状态 i 的时 间,则对一切 s,t0 有 P{ i t s | i s} P{ i t } ,因此, 随机变量 i 是无记忆的必有指数分布,其参数设为 v i
证明: P{ i t s | i s}
P{T1 t } 1 e t
P{T1 T2 t } P{T1 T2 t | T1 x } e t dx
0 t
= (1 e 2 ( t x ) ) e x dx (1 e t )2
0
t
P{T1 T2 T3 t } P{T1 T2 T3 t | T1 T2 x }dFT1 T2 ( x )
i 1 n
其中 f 是密度函数(5.3.2)
e (t x) ,0 x t f ( x) 1 et 0, 其它
但因为(5.3.1)是 n 个密度为 f 的随机变量的子样 Y1,Y2,, Yn 的顺序统计量 Y(1),Y(2),, Y(n)的联合密度函数。于是得 命题 5.3.1 一个尤尔过程,其 X(0)=1,则给定 X(t)=n+1 时,出生时刻 S1,S2,, Sn 的分布如同取自密度为(5.3.2)的母体的容量为 n 的子 样 Y1,Y2,, Yn 的顺序统计量 Y(1),Y(2),, Y(n)的分布。
0 1 2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n
2
3
… (n 1)
若对一切 n, n 0 (即若死亡是不可能的),则生灭过程称为纯 生过程,i 个个体开始的纯生过程,生长率为 n , n i 。
七年级英语时间表达法精品课件全文可读
七年级英语时间表达法精品课件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七年级英语教材第五章“时间表达法”。
具体内容包括:时刻的表示方法,如几点几分;时间段的表达,如上午、下午、晚上;频率副词的使用,如经常、总是;日期和星期的表达,如几月几号、星期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表达方式,能准确表述时刻、时间段、频率和日期。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表达法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时间段的灵活运用,频率副词的用法。
重点:时刻的表示方法,日期和星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时钟、日历。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时钟,让学生回答现在是几点几分,引出时刻的表示方法。
2. 讲解:详细讲解时刻、时间段、频率副词和日期星期的表达方式。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用所学时间表达法进行对话。
4. 例题讲解:分析几个典型例题,解释时间表达法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提问并回答时间相关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时刻表示法:e.g. It's 9:30. It's half past nine.2. 时间段表达:e.g. 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at night3. 频率副词:e.g. always, often, sometimes4. 日期和星期:e.g. May 1st, Monday七、作业设计a. What time is it now?b.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evening?c.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ich day of the week is it?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时间序列分析
n 1
an + 2
时间间隔不等时:加权平均法。 时间间隔不等时:加权平均法。
+ an a + a3 a a1 + a 2 f1 + 2 f 2 + + n 1 f n 1 2 2 2 a = ∑f
式中f1,f2,…,fn-1:相邻时点指标间隔的月(季)数。
序时平均数计算示例
(三)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1.绝对数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绝对数时间序列 时期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 ( 1 ) 时期数列 简单算术平均 法)。
a =
a1 + a
2
+ + a n
n
=
∑
n
a
(2) 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①连续时点数列:逐日登记。 连续时点数列:逐日登记。
未分组资料: 逐日登记,每日都有数据(简单算术平 未分组资料 : 逐日登记 , 每日都有数据 简单算术平 均法)。
某企业2005年上半年统计资料
二月 126 600 三月 124 610 四月 122 640 五月 126 640 六月 128 700 七月 124 700
例5-3答案
时间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分析] 属于时间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采用首末折 分析] 时间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首末折 半法计算。 半法 上半年平均职工人数为:
a =
a1 + a
2
+ + a n
n
=
∑
n
a
分组资料: 逐日登记, 非每日都有数据(加权算术平 分组资料 : 逐日登记 , 非每日都有数据 加权算术平 均法)。
a1 f1 + a 2 f 2 + + a n f n a = = f1 + f 2 + + f n
第五章 停留时间分布
1 1 τ= k 1 − X AN
1 N
− 1
注意! 注意!τ为单釜空时
适用:微观流体
非理想流动模型和非理想反应器的计算
4. 轴向扩散模型
基本假定 径向浓度分布均一 轴向上,流体的流速和扩散系数均为恒定值
第五章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的流动模型
主讲人 张 扬
本章内容
停留时间分布 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 停留时间分布的统计特征值 理想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非理想流动现象 非理想流动模型和非理想反应器 的计算
停留时间分布
1.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闭式系统 2 停留时间分布 年龄分布:对存留在系统的粒子而言,从进 年龄分布:对存留在系统的粒子而言, 入系统算起在系统中停留的时间。 入系统算起在系统中停留的时间。 寿命分布: 寿命分布:流体粒子从进入系统起到离开系 统止,在系统内停留的时间。 统止,在系统内停留的时间。 3 停留时间分布理论的应用 对现有设备进行工况分析 建立合适的流动模型, 建立合适的流动模型,进行非理想反应器的计算 进口 出口
系 统
含示踪剂的流 体(C(∞) )
Q
c(t ) F (t ) = c (∞ )
检测器
c(∞)
c(∞)
c0(t)
输入曲线
c(t)
响应曲线
t=0
0
t
0
t
Q ⋅ c(∞ ) ⋅ F (t ) = Q ⋅ c(t )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
4. 降阶法
主流体Q 主流体
系 统
含示踪剂的流 体(C(0) )
Q
1 − F (t ) =
t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t)
第五章频率及时间测量
的相对误差。
25
第五章 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
将式
N 1 1 、 T fc 代入式
N
N
f xT T
fc
f x N T
fx
N
T
得
f x 1 fc
fx
f xT fc
(5.2-11)
若考虑极限情况,测量频率的最大相对误差应写为
f x fx
1 f xT
fc fc
(5.2-12)
由上式可看出:提高频率测量的准确度措施是:
2
第五章 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
时间的定义: 2)、原子时(AT): 秒定义为:“秒是铯133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
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 期所持续的时间。” 误差:10-14 3)、协调世界时 (UTC):
采用原子时的速率(对秒的定义)通过闰秒方法使原 子时和世界时接近的时间尺度。是一种折衷的产物。
28
第五章 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
本例如选T=10 s,则仪器显示为0 000.000 0 kHz, 把最高位丢了。造成虚假现象。原因是由于实际的仪 器显示的数字都是有限的,而产生了溢出造成的。
所以,选择闸门时间的原则是: 在不使计数器产生溢出现象的前提下,应取闸门 时间尽量大一些,减少量化误差的影响,使测量的准 确度最高。
T Tx
△t1
△t2
图5.2-2 脉冲计数误差示意图
19
第五章 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
下图T为计数器的主门开启时间,Tx为被测信号周期, Δt1为主门开启时刻至第一个计数脉冲前沿的时间(假设 计数脉冲前沿使计数器翻转计数),Δt2为闸门关闭时刻 至下一个计数脉冲前沿的时间。设计数值为N(处在T区
第五章-项目时间管理
案例三:在家请朋友吃饭
拌凉菜 红烧鱼 炒青菜 鸡蛋汤 米饭
5分钟 30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任务)
4:30
下班
(制约条件)
最长工作流程:
• 无项目管理经验——拌凉菜→ 洗鱼→烧鱼→洗米→煮饭→洗 菜→炒菜→做汤。
• 有项目管理经验——合理的工
7:00—10:00加班 电饭煲,双头煤气灶
A
B
C
由一个小组的成员分别对工期做出自己匿名、主观 的估计(成员之间不允许讨论), 然后召集人把所有估计收集起来统计汇总,再把各 种估算的统计分布情况反馈给成员,进行第二轮估 算。 这个过程可以进行三轮或四轮,最后得出大家认为 最有可能的工期。
32
2015/11/1
四、编制进度计划
项 目 时 间 管 理 的 内 容
成 本 估 算
成 本 预 算
成 本 结 算
成 本 控 制
成 本 决 算
地 基 图 纸
框 架 图 纸
· · ·
X 施 工 图
地 基 施 工
框 架 施 工
· · ·
X X 施 工
集 成 计 划
计 划 实 施
变 更 控 制
使用项目分解结构进行项目活动分解的示意图
2.项目活动平台法
编号 0 1 名称/编号
项目活动清单平台示意图
名称/编号 名称/编号 名称 内容
工厂建设项目 设计子项目 1.1 设计项目管理 1.1.1 设计成本管理 1.1.1.1 1.1.1.2 1.2 项目设计工作 1.2.1 XXXX 建筑图纸设计 XXXXX 成本预算管理 XXXXX XXXX XXXX
第五章___时间数列
第五章时间数列一、单项选择题:1. 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A、变量和次数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D、主词和宾词2. 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数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数列3. 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例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A、100%B、400%C、120%D、1200%4. 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A、100%B、400%C、120%D、1200%5. 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增长速度各个的算术和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增长速度各个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D、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增长速度各个的连乘积加16. 以1950年钢产量为最初水平,2007年钢产量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 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 )次方。
A 、56B 、57C 、58D 、597. 某地从2002—2007年各年12月31日统计的人口资料如下:则该地区2003—2007年的平均人数为( )。
(万人)、3.24522625252423223=+++++A (万人)、6.2452625252423=++++B (万人)、7.195226252524223=++++C (万人)、25.20622625252423223=+++++D8.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期()的平均数。
A、发展水平B、环比增长速度C、环比发展速度D、定基发展速度9. 在具有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的情况下,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
A、平均发展速度B、总增长速度C、定基增长速度D、定基发展速度10、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随机变动11、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A、环比增长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C、年度增长速度D、增长1%绝对值12、在使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如果时间序列比较平稳,则平滑系数α的取值()A 、应该小些B 、应该大些C 、等于0D 、等于113、对某一时间序列拟合的直线趋势方程为bt a y t +=∧,如果该数列中没有明显的长期趋势,则b 的值应该( )A 、接近1B 、小于1C 、接近0D 、小于0 14、某银行投资额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10%,2005年比2003年增长了15%,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 )A 、15%÷10%B 、115%÷110%C 、(110%×115%)+1D 、(115%÷110%)-1 15、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上涨了5%,两天累计涨涨幅达()A 、15%B 、15.5%C 、4.8%D 、5%16、某市近五年各年T 恤衫销售量大体持平,年平均为1200万件,7月份的季节比率为220%,8月份月平均销售量比7月份低45%,正常情况下8月份的销售量应该是( )A 、1452万件B 、121万件C 、220万件D 、99万件二、多项选择题:1. 用于分析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有( )A 、发展速度B 、发展水平C 、增长量D 、增长速度E 、平均增长量2. 序时平均数是( )A 、平均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速度C 、平均增长速度D 、动态平均数E 、平均增长量3. 应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一条理想的趋势线要求满足的条件是( )4. 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
第五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41页PPT文档
法) 留数法 (围线积分法)
部分分式展开法(Haviside展开法)
F (s)N D ((s s))b a m ns sm n a b n m 1 1 s sn m 1 1 ... . .a .b 1 1 ss a b 0 0
m >= n,先通过长除将其变为一个关于s 的真分式和多项式的和
例: f(t) e te t (t) e te t ( t)
f (t)
e t
f1(t)f(t)et
F1( j) f1(t)e jtdt f (t)ete jtdt
f (t)e( j)tdt
f (t)estdt
其中s j
F(s)
F(s)Ldf(t) f(t)esd t t
一、傅里叶变换
频域分析法 物理意义明确,系统响应求解方便。
存在傅里叶变换的条件:
f
(t
)
满足绝对可积的条件
f
(t)dt
二、拉普拉斯变换
对于某些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的信号f (t) ,可 以乘以指数 e t ,使得 f (t)et 满足绝对可积的条件。
二、从FT到LT
例: f(t)et e t (t)
单边和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F(s)Lf(t) f(t)esd t t 0
f(t)L 1 F (s)1 j F (s)esd t s(t) 2j j
5-3 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区间
一、函数的LT存在的条件
存在 使 f1(t)f(t)et 满足Direchlet 条件
二、收敛区间的定义
三、单边LT的收敛区
s js j
2Ketcos(t)(t)
指数类函数的拉式变换
第五章+反应时间(reaction+time)
2020/1/22
6
• 1969年,Sternberg在相减法的基础上发展了 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相加因素法假定, 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 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
(2)在这些因素中又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影响 反应时间的附加因素,亦为非交互作用的因素, 这类因素称之为影响反应的附加因素,另一类因 素为影响同一阶段的因素,这类因素为交互作用 的因素。
• 因此,斯顿伯格认为,一旦找到交互作用和附加 因素的模型,心理学家也就揭示了加工阶段是怎 样相关的。
2020/1/22
–第一阶段接受刺激信息和信息上性传导过程;第二阶段 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进行加工和决策过程;第三阶段大脑 皮层将信息加工后作出判断下行传递给效应器,并作出 相应行为反应。
2020/1/22
2
• 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说,刺激-反应的过程是 个体识别刺激、反应准备(反应选择与组 织)以及反应执行的过程。研究表明,人 类对特定的刺激做出特定的动作或反应前, 大脑内部有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这种在 未反应前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称作心理潜 伏期。一般说来,心理潜伏期是通过反应 时来测量的。反应时因此可定义为触发反 应的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在 复杂任务中,心理潜伏期可划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2020/1/22
13
Posner等的短时记忆编码实验
• 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 编码两个连续阶段
• Posner 等(1990)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 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者看,或 者中间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要被试者指 出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作出反应, 记下反应时。
_时间序列分析
相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
1. 先分别求出构成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ai 和分母 bi 的平均数
2. 再进行对比,即得相对数或平均数序列的 序时平均数 3. 基本公式为
(i=1,2,…,n)
3. 各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最末期的累积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
(概念要点)
• • 1. 观察期内各逐期增长量的平均数 2. 描述现象在观察期内平均增长的数 量
•
3. 计算公式为逐期增长量之和 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个数 累积增长量 观察值个数 1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发展速度
=( ( 1 25%) ( 1 25%) 1 20%) 1 87.5% 1999年定基增长速度 = 1+87.5% 1 15% 1 115.6% 2000年环比增长速度 = 1+132.5% 1 115.6% 1 7.8%
2、时点序列 如果统计指标是时点指标,则这种时间序列称为时 点序列。时点序列的特点: (1)不可加性,即时点序列中各时点上的同一空间 的数值不具有可加性。 (2)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的长短无直接关系, 即不具有时间长度。 (3)指标值一般采用间断登记的办法获得。
时间序列的分类
时间序列
绝对数序列
解: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数
103442.3 a 20688.46 (亿元) n 5 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数
i 1
a
n
i
327447.3 b 65489.46 (亿元) n 5 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所占平均比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时间由天文定位原理可知,获取观测时刻的天体位置是实施天文定位的条件之一。
由于天体视运动的存在,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随着时间不断变化。
因此,获取天体的实际位置,首先需要掌握时间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时间单位与时间计量时间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物质运动过程来计量时间。
选择不同的物质运动过程来计量时间,就相应地得到不同的时间单位。
一、恒星日与恒星时春分点周日视运动一周,即春分点连续两次上中天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日。
由天体周日视运动的成因可知,恒星日事实上即为以春分点(春分点并不真实存在,实际上取某一非常遥远的恒星代替)为参照物所度量的地球自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亦即天球相对于恒星周日视运动360︒所经历的时间。
出于计量上的需要,常将一个恒星日等分为24个恒星小时;一个恒星小时等分为60个恒星分;一个恒星分等为成60个恒星秒,即1恒星日=24恒星小时;1恒星小时=60恒星分;1恒星分=60恒星秒。
2.恒星时春分点上中天后所经历的时间(以恒星日为基本时间单位度量),称为恒星时,用S表示。
恒星时以春分点上中天为计量起点,此时春分点的西行时角为0︒,恒星时为0恒星小时(一56个恒星日的开始);当春分点向西转动15︒,即春分点西行时角为15︒时,恒星时为1恒星小时;当春分点向西转动90︒,即春分点西行时角为90︒时,恒星时为6恒星小时;当春分向西转动360︒,即春分点回到上中天时,恒星时为24或0恒星小时(一个恒星日的结束或下一个恒星日的开始)。
显然,如图5-1-1所示,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以小时为单位的春分点西行时角,即W S t =。
在图5-1-1中,α和W t 分别表示恒星B 的赤经和西行时角。
可见,某一瞬间恒星时在数值上亦等于天体的西行时角与天体的赤经之和,即α+=W t S (5-1-1)显然,当恒星B 上中天时,0W t =︒,由式(5-1-1)可得S α=。
可见,任一时刻的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此刻上中天恒星的赤经。
据此,可借助观测某一已知赤经的恒星的上中天,进而得到此恒星上中天时刻的恒星时。
3.恒星时不能用于日常生活用于日常生活的时间计量,除其所用的时间单位需等长外,还应当与太阳周日视运动所导致的昼夜交替现象基本保持一致,以符合人类的生活习惯。
恒星时虽然使用长短均匀的恒星日作为时间单位,但其度量起点——春分点上中天与昼夜之间的关系并不固定,因此不能用于日常生活。
导致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太阳除作周日视运动外还同时作周年视运动(在天球上每个恒星日东移约1︒),因此地球上的测者每天所见的昼夜交替现象各不相同。
具体分析如下:设某一瞬间太阳和春分点同时上中天,则恒星时0小时(一个恒星日的开始)对应于中午时分;经过一个恒星日后,春分点再次上中天,但太阳由于东移约1︒并未再次到达上中天,即恒星时0小时(下一个恒星日的开始)对应于中午前的某一时刻;当太阳再次上中天时,春分点必定已经向西转动约1︒(4分钟),即恒星时为4分钟(下一个恒星日)。
上述分析说明,春分点每天比太阳提前约4分钟上中天,即恒星时0小时(新恒星日的开始)相对于太阳每天提前4分种。
以此类推,三个月后,太阳东移约90︒,即太阳时圈与春分点在天赤道上相隔的弧距约为90︒,太阳位于测者真地平圈附近,则恒星时0小时(新恒星日的开始)对应于日出时分。
由上可知,恒星时与昼夜之间的关系并不固定,将其用于日常生活,将有悖于人类的生活习惯,给生活作息带来极大的不便利,因此不能用于日常生活。
在天文学中,恒星时常用于计算恒星的时角。
二、太阳日与视时 1.太阳日考虑用于日常生活的时间计量应当与昼夜交替现象基本一致这一需求,可以选择太阳视运动这一决定昼夜关系的运动过程来计量时间。
太阳周日视运动一周,即太阳连续两次下中天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太阳日。
显然,太阳日即为以太阳为参照物所度58 量的地球自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太阳下中天为参照定义太阳日,目的在于贴合人类的日常生活习惯,人类常把太阳下中天,即所谓的子夜时分,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
此外,类似于恒星日,为满足计量上的需求,太阳日同样被等分成24个太阳小时,每个太阳小时等分成60太阳分,每太阳分等分成60太阳秒,简记为时、分、秒。
2.视时(真太阳时)太阳下中天后所经历的时间(以太阳日为基本时间单位度量)称为视时,或称真太阳时,用T 表示。
当太阳下中天即太阳位于子圈时,视时为0或24时(一个太阳日的开始或结束);当太阳位于午圈时,视时为12时。
由图5-1-2可知,视时亦等于从子圈起算,沿天赤道向西度量到太阳时圈,以时、分、秒表示的弧距。
如图5-1-2所示,太阳西行时角W t 从午圈起算,则视时与太阳西行时角的关系为180W T t =±︒ (5-1-2)式中:当180W t <︒时,取正(+)号;当180W t >︒时,取负(-)号。
3.太阳日长短不固定虽然视时以太阳日为时间单位,具有与昼夜之间的关系相对固定的优点,但由于在周年视运动中,太阳的赤经日变量不等,所以太阳日长短不一,并不固定。
因此,视时用作日常生活的时间计量,同样存在着所用时间单位不等长的缺陷。
如图5-1-3所示,当太阳位于1S 时,与恒星B 同时下中天。
当天球向西旋转一周(360︒),恒星B 再次下中天时,因存在周年视运动,太阳已由1S 沿黄道运动到2S ,天球还需继续向西转过一个等于太阳赤经日变量α∆的角度后,太阳才第二次下中天。
因此,一个太阳日的长度为一个太阳日 = 天球转动(360︒+α∆)所需的时间= 一个恒星日+α∆ (5-1-3)由于太阳赤经日变量α∆在53.8'~66.6'之间变化,将α∆的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代入式(5-1-3),可得最长的太阳日比最短的太阳日约长51秒。
数值虽小,但已不能满足科学上的需要。
三、平阳日与平时为利用视时与昼夜之间的关系相对固定的优点,同时弥补太阳日长短不固定的缺陷,在天文学中引进了一个假想的天体——平太阳,并以平太阳的周日视运动过程来计量时间。
1.平太阳沿天赤道以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平均速度,匀速59向东作周年视运动的假想天体,称为平太阳,符号⊕。
显然,平太阳周年视运动与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相同,即365.2422天,则平太阳赤经日变量恒为360/365.242259.1α⊕'∆=︒= (5-1-4)2.平阳日平太阳连续两次下中天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平阳日。
显然,平阳日即为以平太阳为参照物所度量的地球自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
由式(5-1-4)可得平阳日的长度为一个平阳日 = 天球转(360︒+α⊕∆)所用时间 = 360︒+59.1'= 一个恒星日+3m 56s .56为满足计量上的需求,同恒星日和太阳日,平阳日也被划分为时、分、秒等时间单位。
3.平时平太阳下中天后所经历的时间(以平阳日为基本时间单位度量),称为平时,用T 表示。
当平太阳位于子圈时,平时为0或24时(一个平阳日的开始或结束);当平太阳位于午圈时,平时为12时。
由图5-1-4可知,平时亦等于从子圈起算,沿天赤道向西度量到平太阳时圈,以时、分、秒表示的弧距。
如图5-1-4所示,平时T 从子圈起算,平太阳西行时角W t ⊕从午圈起算,两者相差180︒,因此,平时和平太阳西行时角之间的关系为180W T t ⊕=±︒ (5-1-5)式中:当 ︒<⊕180W t 时,取正(+)号;当 ︒>⊕180W t 时,取负(-)号。
4.时度换算关系在解算天文航海问题时,经常进行时间单位的时(h )、分(m )、秒(s )与角度单位的度(︒)、分(')、秒('')之间的换算。
不论是恒星日、太阳日还是平阳日,一日都等于相应时间系统中的24小时,而且,在一日中,计量时间所用春分点、太阳和平太阳的西行时角均变化360︒,亦即1日=24小时与相应的参考天体自东向西视运动360︒对等。
因此,时度之间的换算关系为24h =360︒;1h =15︒;4m =1︒;1m =15';4s =1';1s =0'.25=15''。
5.时差及时差曲线60 平太阳沿天赤道以真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平均速度向东作周年视运动,显然,在周年视运动中,真太阳的运动速度有时大于平太阳的运动速度,有时则小于平太阳的运动速度。
反映在天球上,平太阳的赤经值有时比真太阳的赤经值大,即平太阳时圈位于真太阳时圈东边,有时则比真太阳的赤经值小,即平太阳时圈位于真太阳时圈的西边。
因此,在同一瞬间视时与平时常常不等。
如图5-1-5所示,同一时刻视时与平时之差称为时差(η),我国规定T T η=- (5-1-6) 按时间与时角的关系亦可写为W Wt t η⊕=- (5-1-7)或者按式(5-1-1)和W S t =得()()W W t t ηαααα⊕⊕=---=- (5-1-8)由于一年中太阳赤经日变量逐日不同,因此时差值也逐日变化。
此外,时差值的变化也具有以一年(365.2422天)为周期的周期性。
图5-1-6为2011年时差变化曲线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日期,纵坐标表示时差值。
在横轴以上为正时差,横轴以下为负时差。
由图可知,一年中,有4次时差值等于0;两次正时差值最大,分别为+3m 41s 和+16m 26s ;两次负时差值最大,分别为-14m 16s 和-6m 28s 。
上述数值说明,由于太阳赤经日变量在53.8'~66.6'之间变化,平太阳时圈和真太阳时圈相距不会太远,亦即视时与平时之间的差值最大不超过17分钟。
因此,平时具有既使用长短固定的时间单位,又与昼夜保持基本稳定关系的特性,是用于日常生活的理想时间计量。
时差η(分钟)图5-1-6 时差变化曲线图616.视时与平时的换算《航海天文历》中刊有每天的时差值。
由式(5-1-6)可知,当时差值已知时,视时和平时的换算关系为T T η=+ 或 T T η=-例1.已知2011年10月16日平时为10h 20m 30s ,求该时的视时。
解:自《航海天文历》查得2011年10月16日的时差为+14m 16s ,由T T η=+计算可得T 10h 20m 30s 10.1 +)η + 14m 16sT ⊙ 10h 34m 46s 10.1例2.求2011年1月25日太阳上中天时的平时。
解:自《航海天文历》查得1月25日的时差为-12m 07s 。
太阳上中天的视时h 12T =,由T T η=-计算得:T ⊙ 12h 00m 00s 3.16 -)η -12m 07sT 12h 12m 07s 3.16四、原子时1.平阳日的不均匀性平阳日为平太阳周日视运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亦即以平太阳为参照物所度量的地球自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