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稻栽培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杂稻栽培技术要点
(以主茎叶数为16叶的超级稻为例)
一、育秧:旱地育秧
l、苗床制作:
(1)苗床地选择:
要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的菜园土或肥力好的冬闲田作苗床。

苗床面积确定:可按平时摆水秧的面积来确定,栽7片叶的面积大点,栽6片叶可面积梢小点。

(2)开厢作床:
按平时所需摆秧的面积确定后,选择无雨天耕地碎土开厢,以方便管理为准,一般厢宽1.2米左右,高10厘米左右,周围开好排水沟。

床面的土要碎细、整平,把草拾干净。

(3)苗床培肥:
在播种前一个月,按每1个平方米的苗床上均匀撤施20斤好、细厩肥,再用4两普钙肥、1两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肥都可以)溶于20斤浓的猪粪水(或人粪尿)中,(用木棍搅拌溶化),均匀泼撒在苗床上,最后用废旧薄膜或旧编织袋等覆盖苗床。

例如:根据自己的承包田需准备10平方米的苗床,则计算的月巴料用量就按:
厩肥=10×20=200斤
普钙肥=10×4两=40两=4斤
钾肥=10×l两=10两=1斤
猪粪水=10×20斤=200斤
照以上方法来推算计划肥料。

(4)盖面土准备:
在眷节前(即播种前40无)按每10平方米准备360斤过筛的细肥±、如40—60斤的细碎粪、3斤普钙肥,8两磷酸二氢钾和适量的稀大粪或猪粪水充分拌匀,喷撤杀菌药(如敌克松,按说明用),充分拌匀后堆积在苗床边,用薄膜盖上堆沤。

2、播种:
(1)种子处理:首先晒种、选种,再用清水将种子淘干净漫泡20分钟至24个小时或36个小时,然后捞出种子沥水,将湿种子慢慢倒入装有旱育保姆的圆桶或脸盆中,边加边搅,一直到旱育保姆均匀地把种子包起来,象拌汤巴颗一样,就可播种。

这里讲的旱育保姆,是一种调酸消毒药,可直接到县农业局去购买。

一般一包可拌2—4斤种予(详细情况按说明书用)。

(2)播种量及密度:若栽7片叶的,可每平方播半两干谷(按未泡水前种子来计算),总之栽得早的可播密一点,栽晚的可播稀一点。

原则上按摆水秧密度。

若栽7一8片叶以上秧苗,平均为1.5寸一颗谷子,要求播稀、播匀。

(3)播种及播种时间:当气温稳定在15℃左右,同时要计算开花、齐穗时间必须躲过下雨秋风来确定播种时间。

播种时先将苗床挖松碎细、刮平,用清水泡透,淋水要淋淌来才行,然后将经过用旱育保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地播在苗床上,并用薄膜包木板把种子轻轻压入土中,再用准备好的益面士撤盖在种子上,撤泥巴的厚度0.6一l厘米,再用早秧净(除草剂)(以l包兑水10斤可喷撒1分地来计算旱秧净月量)喷撤在苗床上。

最后用旧薄膜平铺在苗床上,等水稻立针后揭膜并视天气冷热情况决定是否拱膜。

3、苗床管理:
(1)播种前一周在秧床周围撒上老鼠药,这一工作可找县农业局植保站帮助解决。

(2)苗床温湿度:一般种后5—7天不揭膜,等谷子立针50%以上(这时可定为是出苗期),揭去地摸,让其自然生长,若遇低温拱膜,保持拱内温度25℃(拴一根温度计吊在离苗床面4厘米高的苗床面观察温度,
若超过35℃,揭去拱棚的两头降温及中部降温),出到3片叶时,适合的温度是21℃,超过25℃应通风降温,这时可揭膜炼苗,保持温度在20℃以下。

天气不变可不盖膜。

还耍注意观察湿度:秧苗不卷成筒,苗床泥巴不发白,不要浇水;若需浇水应在下午4点钟左右浇,井且要浇透,保持苗床湿润。

预防青枯病(化苗);秧子长到3片叶后,如秧苗早上不吐水珠,应及时浇水。

(3)追肥:秧苗长到2片叶时,追一次断奶肥,按每1分地用3两尿素,半两磷酸二氢钾:含量在93%以上的)兑水10斤喷施,施后立即用清水喷一遍以防肥料烧苗;移栽前3一5天,施送嫁肥,每分地用3两尿素兑水10斤喷施,同样用清水喷一遍防烧苗;移栽前一天,先把苗床浇透水,以利扯秧,再用三环唑、阿维三唑磷等药(根据当时发生病虫害情况来选择对口农药)防治病虫害一次,这样减少伤根,减少在大田的病虫发生,扯秧时带土,秧苗长得快不黄叶。

(4)病害防治:当秧苗长到1叶半至3时时,发生烂根和苗叶起黑点,所以用敌克松和三环唑兑水喷雾(按说明)。

如用敌克松防冶立枯病(烂根杆)可用2.5克兑水3斤喷施来预防,啼完后再用少量清水喷一遍,这样可防治药害,伤害秧子。

(5)虫害防治:
秧苗期发生虫害,如稻象甲、蝼蛄、蚂蚁、根蚜等可用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兑水30-40斤泼撒秧床;如是稻杆蝇、稻象甲、飞虱可用进口氟氯氰、阿维三唑磷进行喷施,喷药后用少量清水喷一下防药伤秧苗。

早育秧的优点:不争地,不抢劳力,许多工作可在春节前做好,既省工又省力,节约成本。

管理方便,可在屋前房后的菜园土中育秧。

最主要的好处是秧子的质量好,岔口安排灵活,能做到秧等田,田等秧,有效解决“抢收抢栽”问题,也有效解决农民弯腰摆秧的困难,大大解决劳动力。

尤其解决高坡缺水田的无水育秧和天气不好引起的低温烂秧等危害问题。

二、栽秧:
1、施底肥:草粪2000—2300斤,或菜枯之类的饼肥100斤,并施尿豢15—18斤,善钙肥60斤,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16一20斤,锌肥(硫酸锌)4斤,黄泥田之类的酸性稻田,可施100斤硅钙肥。

先把草粪撒匀在田头,然后将化肥均匀地撒在草粪上再型田。

2、犁田:要三犁三耙,做到田平、泥烂、肥匀、水浅、糊好田坎,开好背沟(排水沟),清洁田埂(防杂草带病虫传染秧子)。

3、栽秧:
(1)移栽秧苗以6片至7片叶为好,铲秧带土移栽。

(2)要做到宽窄行定距栽培,宽行1.2尺、窄行6寸,退步行6寸,错窝栽培,栽两粒谷秧,每粒谷秧带3个头以上,保证每亩育11100穴左右。

要求浅水栽秧,水深2厘米左右。

栽秧后遇到低温、天气冷,灌水稍深保温,天睛立即放水晒苗。

4、田间管理:
(1)施发蔸肥:栽后5—6天,亩撒尿素20斤,最好是用40斤复合肥(氯、磷、钾含量为l 5:15:的)加6—8斤尿素、20斤钾肥,加3斤杀虫双颗粒剂和1包除草剂湿匀撒藤。

如果足砂田,漏水田等不保肥的田,分成2次施,但必须在栽秧后15天内施结束。

如果底肥不足,在发蔸期间(栽秧后10—15天之内)秧苗生长不整齐,还需要重点补施。

(2)栽秧后27一30天,秧发蔸已够就放水晒田,目的是控制毛蔸、壮杆、长穗。

肥田、粘重田、大肥田、烂泥田重晒,晒开裂长出白根为止。

沙田、漏水田不晒,一般的田轻晒,酌情掌握晒日时间为5-7天,以长出白根为标准。

(3)晒田后即栽秧后35—37无,灌水施穗肥(长谷线肥),这次施肥要根据天气和秧苗长势来确定,如果苗壮、杆硬,阳光充足、天气好,一般施10斤尿素、
20斤左右钾肥。

若天气不好、阴雨、时片披散,不要撤肥。

长势一般,天气也还好、无病害的一般施20—30斤复合肥(氨、磷、钾含量为15:15:15的)。

(4)壮籽肥:在栽秧后65-70天施壮籽肥。

齐穗后对落黄过早的田每亩补施4—5斤尿素。

对生长正常的田,按1斤尿素兑水100斤的比例喷施。

(5)喷施叶面肥:用3—4两磷酸二氢钾、硼砂1—2两兑水100斤在齐穗期和灌浆期各喷一次(即齐穗朗喷后隔7无再喷一次),这段时间要湿湿干干,以湿为主,不断水。

(6)收割:以主穗全黄,发蔸穗有3/4的谷子变黄时就可收割。

收害8过早,青米、碎米多,品质不好。

过晚收割,谷子易落,损失大。

在收割前5—7天开沟放水晒田,防止过早断水。

(7)病虫防治:抓住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彻底扑灭病虫害。

栽秧后,主要防治稻飞虱、叶蝉、蓟马、卷叶螟(裹叶虫)、二化螟、三化螟(钴心虫、使水稻成白穗的虫)、稻苞虫等,用扑虱啉、吡虫啉、阿维三唑磷、进口氟氯氰等对口农药防治。

病害有稻叶瘟、穗颈瘟、纹桔病(花脚杆)等病害。

花脚杆病防治:注意观察,一般在发蔸够苗期和齐穗期用井崩霉索各喷1次,直接喷在秧蔸叶杆上。

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在抽穗有5%时
即破口期、齐穗期各喷1次(可与叶面肥混台一起喷),对口农药有春雷霉素生物药、三环唑、富士1号等化学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